CN101009932A - 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9932A
CN101009932A CNA2006101722373A CN200610172237A CN101009932A CN 101009932 A CN101009932 A CN 101009932A CN A2006101722373 A CNA2006101722373 A CN A2006101722373A CN 200610172237 A CN200610172237 A CN 200610172237A CN 101009932 A CN101009932 A CN 101009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network
address
anc
hom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722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9932B (zh
Inventor
鄢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72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09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09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9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09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9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该方法为:漫游网络的接入网络控制器(ANC)将来自用户终端的移动消息发送给网络互联网关(NIG),该消息中有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NIG根据设置的邻网络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家乡网络的ANC地址;NIG与漫游网络的ANC、家乡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建立漫游网络的ANC、家乡网络的ANC之间的数据传输隧道。家乡网络的核心网与该用户终端之间,可以通过家乡网络的ANC、NIG、漫游网络的ANC进行数据流传输。应用本发明,可以使用户终端在不同网络间漫游时,实现在不同接入网络间平滑的快速切换。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网络互联网关、接入网络控制器以及用户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宽带无线接入技术(Bandwidth Wireless Access,BWA)实现了本地局域网内的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高速数据无线传输,实现了“最后一公里覆盖”的完美解决。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IEEE)组织已经定义了一系列的技术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包括802.11,802.16,802.20。802.11协议包括四个子标准,即802.11,802.11a,802.11b和802.11g,它们都采用的是以太网协议(Ethernet protocol)和载波帧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arrier Sense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CSMA/CD)来共享通道。802.11b和80.11g工作在2.4GHz频段覆盖很短的范围,802.11b俗称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技术,采用补偿键移编码(Complementary Code Keying,CCK)可以提供11Mbps数据传输率,802.11g可以提供54Mbps的数据传输率。802.11a应用于移动异步转移模式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OFDM)技术,最大可以提供54Mbps,工作频段在5MHz与6MHz间。
除了WiFi标准外,属于802.16系列标准的微波存储全球互通(Worldwideinteroperation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是目前另外一个热门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包括两个版本,分别为固定类802.16d标准和移动类802.16e标准。IEEE802.16e发布了WiMAX的媒体接入层(Media AccessControl,MAC)和物理层(Physical,PHY),WiMAX论坛的(network workingground,NWG)组织发布了端到端的协议层。网络架构包括接入服务网络(Access Service Network,ASN)和连接服务网络(Connection Service Network,CSN),ASN提供无线接入,包括基站(Base Station,BS)和ASN网关(ASN-GW);CSN提供与外网的IP连接,包括路由器(Router)、鉴权、认证、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AAA),用户服务器和网络网关。WiMAX、WiFi等WLAN技术与传统的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和新兴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码分多址(CDMA)等移动通信系统相比,在核心网上不同程度的采用IP包交换及控制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更高、通信容量更大、通信质量更好、数据传输速率更高和全球漫游等特点。基于固定和移动接入的各种应用可以相互补充和共存的,并相互融合,例如:第三代(3G)通信网络可以利用WLAN高速数据传输的特点以弥补自己数据传输速率受限的不足,而WLAN不仅可利用3G网络完善的鉴权与计费机制,而且可结合3G网络广覆盖的特点进行多接入切换功能。这样就能实现WLAN与3G的融合。包括移动终端的融合,如支持WLAN/3G双模芯片等。
由于不同接入技术的协议和标准所指定组织的不同,多种接入技术在网络融合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具体技术问题,而切换是必须和关键的问题,实现业务在不同接入技术网络中的平滑切换是根本要求。比如WLAN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UMTS技术体制和协议设计不兼容,用户终端在两个异网间漫游(Roaming)时,因为WLAN与GSM/UMTS没有通信协议连接关系,IP连接会中断,IP地址需要重新分配,这导致会话层业务,比如WWW,多媒体业务等数据业务造成干扰。
IP技术本身是基于固定位置模式而设计,不支持移动性。而移动IP技术能允许一个节点从一条链路移动至另外一条链路而不需要改变移动节点的IP地址。在移动网络系统中,基于移动IP技术的IP数据核心网络除了包括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分组数据业务节点(PDSN),认证服务器之外还应包括移动家乡代理(HA)。同时在移动IPv4中GGSN/PDSN还应增加外地代理(FA)的功能。移动用户在不同的GGSN/PDSN所属的无线网络之间进行切换时,可以保持IP地址不变,传输层和应用层的连接在移动过程中不中断,保持通信的连续性。当用户终端离开它的家乡网络,根据在外地网络上的路由器宣告,可以生成一个或多个转交地址。获取转交地址之后,用户终端会进行HA发现过程。通过该过程,得到家乡网络上的HA信息,确定HA之后,用户终端会向选定的HA进行注册,告知HA家乡地址和转交地址的对应关系。在HA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隧道。HA在家乡网络替用户终端截获发往家乡网络的报文,通过隧道发送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发往CN的报文,首先也要通过该隧道发送到HA,HA解封装后发往CN。此后,用户终端可以直接同CN进行通信,而不需要HA的帮助。
然而,移动IP技术要求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中包含有HA功能的网元,而现在的通信网并不具备该功能。也就是说,利用上述方法实现用户终端在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需要在GSM/UTMS核心网进行大改动,比如:在GPRS支持节点(SGSN)或GGSN增加HA功能,因此,这就需要对现有核心网中的网络设备进行重新设计,会给移动运营商带来很大的投资和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使其不需要对核心网进行改动,即可使用户终端在多制式网络间进行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包括:
A.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接入网络控制器(ANC)收到该用户终端的移动消息后,将该移动消息发送给网络互联网关(Network Interoperation Gateway,NIG),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
B.NIG根据所述位置参数和预先设置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位置参数所对应的家乡网络的ANC地址,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邻网络的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
C.NIG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建立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之间的数据传输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家乡网络、漫游网络以及用户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家乡网络建立无线连接,从所述家乡网络移动到所述漫游网络时,与所述漫游网络建立无线连接,并向所述漫游网络发送移动消息,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
所述家乡网络包括核心网以及一个以上家乡网络的ANC,其中,所述核心网,用于为该用户终端提供业务;所述家乡网络的ANC用于为用户终端提供无线资源管理,在所述用户终端移动到所述漫游网络时,与NIG进行切换协商;
所述漫游网络包括一个以上漫游网络的ANC,所述漫游网络的ANC用于收到所述用户终端的移动消息时,将该移动消息发送给NIG,并与NIG进行切换协商;
所述NIG,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消息中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和预先设置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位置参数对应的家乡网络的ANC地址,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邻网络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互联网关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保存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邻网络的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
归属设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来自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的移动消息中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位置参数对应的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ANC地址;
切换协商单元,用于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络控制器包括:
资源管理单元,用于为接入的用户终端进行资源管理;
移动消息转发单元,用于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移动消息时,将该消息发送NIG,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
协商单元,用于与NIG进行切换协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与所述家乡网络建立无线连接,从所述家乡网络移动到所述漫游网络时,与所述漫游网络建立无线连接,
改向单元,用于在发生漫游时,向所述漫游网络发送移动消息,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中的位置参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在不同制式网络的接入网络间设置用于存储邻网络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的NIG,当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收到来自该用户终端的含有家乡网络中的位置参数的移动消息后,将该移动消息发送给NIG;NIG根据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确定该位置参数所对应的家乡网络的ANC地址,并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后,建立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之间的数据传输隧道,进而实现业务切换后的数据传输。
应用本发明,可以使用户终端在不同制式网络间漫游时,在接入网络间实现业务的平滑切换。由于本发明采用在接入网络间实现业务切换,因此,在业务切换过程中,不需要与核心网交互,进而避免了由与核心网交互所引起的时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种利用核心网实现业务切换的方法来说,业务切换的速度快。而且,本发明对核心网侧没有改动,接入网层需要有支持NIG功能的网元,而且,只需要对现有接入网络中的ANC网元做必要的软件升级即可,对接入网侧现有设备影响很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制式网络间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相邻网络间切换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地址转换技术实现切换后数据传输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IP-in-IP技术实现切换后数据传输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GPRS与WLAN网络间切换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网络拓扑图和业务切换前后的数据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NIG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NC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用户终端在网络间的切换,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在两个接入网络间设置NIG,用于存储邻网络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当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收到该用户终端的移动消息后,将该移动消息发送给NIG,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NIG根据预先设置的邻网络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所对应的家乡网络的ANC地址;NIG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建立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之间的数据传输隧道。因此,家乡网络的核心网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可以通过所述家乡网络的ANC、所述NIG、所述漫游网络的ANC进行数据流传输。这里,位置参数是指能唯一对应ANC位置标识符的参数。邻网络是指相邻的网络,一个网络与其相邻的网络间具有重叠覆盖区域,用户在两个相邻网络间移动可以发生切换。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用户终端接入第一网络,以下将第一网络简称为家乡网络,当该用户终端移动到第二网络覆盖区时,收到第二网络的广播消息,该用户终端向第二网络发送接入请求,第二网络为该用户终端分配一个新的IP地址,即该用户终端接入第二网络,这里将第二网络称为漫游网络。
步骤101:用户终端收到漫游网络分配的新的IP地址后,向漫游网络发送移动消息,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中的位置参数。
比如:GPRS网络中,位置参数可以是CGI参数,该参数对应唯一分组控制单元(Packet Control Unit,PCU)/基站控制器(BSC)地址;WLAN网络中,位置参数可以是ASN-GW网元IP地址,该地址可以唯一标识ASN-GW位置。
步骤102:漫游网络的ANC收到该用户终端的移动消息后,将该移动消息发送给NIG。
步骤103:NIG根据预先设置的邻网资源配置信息和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确定所述位置参数所对应的家乡网络的ANC地址,所述邻网资源配置信息为预先设置的第一对应关系,即为邻网络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
步骤104:NIG与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以及漫游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建立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与漫游网络的ANC间的数据传输隧道。
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用户身份标识,则步骤104中进行切换协商的步骤可以这样实现:NIG向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发送含有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漫游通知;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收到该漫游通知后,记录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并且,NIG还向所述漫游网络的ANC发送含有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改向通知;所述漫游网络中的ANC收到该改向通知后,记录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为改向用户。这里,所述家乡网络的ANC收到该漫游通知后,可以删除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中分配的无线接入资源。
步骤105: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通过所述家乡网络的ANC、所述NIG、所述漫游网络的ANC,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进行数据流传输。
这里,NIG需要与不同网络ANC通信的协议栈,并具备协议适配功能,以实现不同接入网络控制器间的数据传输隧道。
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进行数据流传输的过程包括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上行数据传输包括:用户终端将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漫游网络的ANC,如果确定该用户终端是改向用户,则所述漫游网络的ANC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NIG;NIG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该家乡网络的ANC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家乡网络的核心网。
下行数据传输包括: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将下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家乡网络的ANC,如果确定该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所述家乡网络的ANC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NIG;NIG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
为减小对提供业务的核心网侧的改动,在NIG转发上行或下行数据包时,可以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技术或IP嵌套(IP-in-IP)技术进行地址转换处理。
这需要在所述移动消息中还包括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以及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则在步骤103中,NIG还可以进一步保存第二对应关系,即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与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例如,采用NAT技术实现数据传输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包中源IP地址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则NIG收到该上行数据包后,在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前,NIG可以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将该上行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转换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
而且,当NIG收到的来自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时,如果该下行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中的IP地址,则在NIG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前,可以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将该下行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
再如,采用IP-in-IP技术实现数据传输过程中,用户终端可以将包头为自身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上行数据包压缩,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的包头地址为自身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并将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漫游网络的ANC。在漫游网络的ANC将该上行数据包转发给NIG时,所述NIG可以将收到的该上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得到包头为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上行数据包;NIG将解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家乡网络的ANC。
当NIG收到需要发送给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包时,可以根据第二对应关系和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获得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并将该下行数据包进行压缩后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压缩后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用户终端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后,对该下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处理,即可得到目的IP地址为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下行数据包。
下面举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2所示,用户终端在相邻网络间切换的信令流程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201~202:当用户终端从家乡网络的RAN-0移动到漫游网络的RAN-1后,用户终端检测到RAN-1下发的广播消息后,开始向RAN-1发起接入请求。
步骤203:RAN-1中的ANC-1收到该接入请求后,将该接入请求发送给CN-1。
步骤204:CN-1给用户终端分配一个新的IP地址,并通过RAN-1将该IP地址发送给用户终端。这里,CN-1中给用户终端分配IP地址的网元可以是GGSN/PDSN、AAA或DHCP。
步骤205:用户终端收到该新的IP地址后,向RAN-1中的ANC-1发送移动消息(Mobility Message,MM)消息;ANC-1收到该MM消息后,将该MM消息透传给NIG。
这里,MM消息中包含了用户终端的用户身份标识和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用户终端的用户身份标识可以是手机号码、手机识别码,手机IP地址;家乡网络位置参数依据可以具体网络广播位置消息不同而不一样,比如GPRS网络中位置消息包含参数全球小区识别码(Cell Global Identification,CGI),在WLAN网络中,家乡网络位置参数可以是网元的IP地址等。位置参数是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中时,网络通过系统广播消息或与用户终端信令交互过程中,用户终端得到并存储在用户终端内部,位置参数标识了用户终端归宿的小区,路由区等信息。邻网络配置表保存有邻网络中的ANC地址与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
步骤206:NIG检测到用户终端上报的MM消息,并依据该MM消息中的位置参数和邻网络配置表,得到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0地址。
步骤207~208:NIG分别与ANC-0,ANC-1进行切换协商。
切换协商的步骤包括:NIG向ANC-0发送该用户终端发生漫游通知,ANC-0收到该漫游通知后,释放用户终端在其接入侧的无线资源,并记录该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以使ANC-0收到CN-0发给该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包时,将该下行数据包转发给NIG;并且,NIG需要向ANC-1发送该用户终端的改向通知,ANC-1收到该改向通知后,记录该用户终端为改向用户,当使ANC-1收到来自该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包时,根据自身的记录,确定该用户终端为改向用户,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NIG。同时,NIG需要进行必要的协议转换/适配,从而建立起从ANC-0到ANC-1间的数据通道。
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时会重新得到网络分配的新IP地址,为保证与用户终端相关数据包在用户终端的原归宿CN与Internet接口处数据包的IP地址不变,NIG需要通过NAT或则IP-in-IP技术来实现对用户终端上下行数据的转发处理。这里,原归宿CN即为家乡网络的CN。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NAT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301~302:用户终端向RAN-1中的ANC-1发送上行数据包,ANC-1收到该上行数据包后,确定该用户终端为改向用户,则向NIG转发该上行数据包。其中,该上行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为该用户终端新的IP地址。
步骤303:NIG收到该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包后,根据保存的该用户终端的原IP地址与新IP地址的对应关系,获得该新IP地址对应的原IP地址,将该用户终端的新IP地址转换为原IP地址。
步骤304~305:NIG将该上行数据包通过RAN-0中的ANC-0发送给CN-0。
步骤306:CN-0将给该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RAN-0中的ANC-0。
步骤307:RAN-0中的ANC-0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后,确定该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则将该下行数据包向NIG发送。
步骤308~310:该NIG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后,根据保存的该用户终端的原IP地址与新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原IP地址转换为新IP地址,然后再将地址转换后的下行数据包通过RAN-1中的ANC-1转发给该用户终端。
上述方法是实现采用NAT技术,进行新旧地址转换,进而实现数据转发的方法。如果采用IP-in-IP技术,需要终端用户终端支持IP-in-IP功能。
参见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IP-in-IP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401~403:用户终端将包含原IP地址的数据包压缩成用新IP地址标识的数据包,向RAN-1中的ANC-1发送上行数据包,RAN-1中的ANC-1收到该上行数据包后,向NIG转发该上行数据包。
步骤404~406:所述NIG收到该上行数据包后,将其解压缩处理,去掉含有该新IP地址的包头,剩下即为用原IP地址标识的数据包,NIG再将解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通过RAN-0中的ANC-0发送给CN-0。
步骤407~409:CN-0将向用户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包发送给RAN-0中的ANC-0,其中该下行数据包的目的标识为该用户终端的原IP地址;ANC-0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NIG;NIG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后,根据保存的该用户终端的原IP地址与新IP地址的对应关系,获得该原IP地址对应的新IP地址,并利用该原IP地址对该下行数据包进行压缩处理。
步骤410~411:NIG通过RAN-0中的ANC-0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终端,压缩后的下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为新IP地址。用户终端收到该下行数据后,进行解压缩处理,去掉新IP包头剩下用原IP地址标识的下行数据包。
NIG是逻辑网元,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物理实体,也可以成为一个网络实体的模块组件或单板。
下面以用户终端从GPRS切换到WLAN网络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法。
在图5中,用户终端实现在GPRS和WLAN网络间切换时,NIG除必要的NAT/IP-in-IP功能外,其协议栈还需要包括支持与ASN-GW相连的R4接口(WLAN中R4接口是ASN-GW间的接口),与PCU相通的BSSGP(BSS GPRSProtocol)协议等。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实现用户终端从GPRS切换到WLAN网络的信令流程如下:
步骤501~502:用户终端从GPRS网络漫游到WLAN网络后,用户终端检测到WLAN网络中AP的广播消息后,向该AP发起接入请求。
步骤503~505:AP收到该接入请求后,向WLAN网络中的CSN发送该接入请求,CSN收到该接入请求后,给该用户终端分配一个新IP地址;用户终端收到该IP地址后,发送MM消息给AP,AP将该MM消息透传给NIG。
步骤506~508:NIG收到该MM消息后,获得该MM消息中的位置参数CGI,通过CGI参数和邻网络配置表,获得该CGI参数对应的原PCU地址。NIG与原PCU、ASN-GW进行切换协商,随后原PCU会释放原来分配给用户终端的无线资源并终结G-Abis口与用户终端相关数据的传输处理。
在切换前,原GPRS接入网侧数据流是
Figure A20061017223700231
在切换后,接入侧数据流变成
Figure A20061017223700232
同样,当用户终端从WLAN网络漫游到GPRS网络后,用户终端检测到PCU下发的系统消息时,向该PCU发送接入请求,GPRS网络重新给用户终端分配新的IP地址,用户终端获取到新IP地址后,给BSS网络发送MM消息,BSS将该MM消息透传给NIG处理。MM消息包含了ASN-GW的IP地址和新IP地址,NIG获得MM消息后,获得ASN-GW的地址。NIG与PCU和ASN-GW进行切换协商,ASN-GW释放掉该用户终端在AP中所占有的无线资源,并终结与用户终端相关数据在R6接口的传输,其中R6是BS和ASN-GW间的接口。由于PCU和ASN-GW协议栈不同,NIG需要进行必要的协议转换处理。
在切换前,WLAN接入网侧数据流是
Figure A20061017223700233
在切换后,接入侧数据流变成
Figure A20061017223700234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网络在逻辑上都可以细分为接入网和核心网。接入网包括接入点、ANC。核心网接入到Internet网。
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两个网络,即第一网络、第二网络以及用户终端,第一网络包括CN-0和RAN-0。第二网络包括CN-1和RAN-1。用户终端接入第一网络,当用户终端移动到第二网络时,收到第二网络的广播消息,向第二网络发送接入请求,第二网络为该用户终端分配一个新的IP地址。这里,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网络称为家乡网络、第二网络称为漫游网络。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与所述家乡网络建立无线连接,从所述家乡网络移动到所述漫游网络时,与所述漫游网络建立无线连接,并向所述漫游网络发送移动消息,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
所述家乡网络包括核心网以及一个以上家乡网络的ANC,其中,所述核心网,用于为该用户终端提供业务;所述家乡网络的ANC用于为用户终端提供无线资源,在所述用户终端移动到所述漫游网络时,与NIG进行切换协商。
所述漫游网络包括一个以上漫游网络的ANC,所述漫游网络的ANC用于收到所述用户终端的移动消息时,将该移动消息发送给NIG,并与NIG进行切换协商。
所述NIG,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对应关系和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确定所述位置参数对应的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ANC地址,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并在所述家乡网络的ANC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该用户终端间转发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络与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邻网络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用户身份标识时,所述NIG还用于向该用户终端家乡网络的ANC发送含有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漫游通知,并向所述漫游网络的ANC发送含有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改向通知。所述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收到漫游通知后,记录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进一步地,还可以删除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分配的无线接入资源。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收到改向通知后,记录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为改向用户。
所述用户终端,还用于将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接收来自所述漫游网络的ANC的下行数据包。
所述漫游网络的ANC,还用于收到上行数据包后,如果确定该用户终端是改向用户,则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NIG;将收到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
所述NIG,用于将收到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家乡网络的ANC;将收到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
进一步地,该家乡网络的ANC,还用于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家乡网络中的核心网;如果确定该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所述家乡网络的ANC将该收到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NIG。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用于将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家乡网络的ANC。
一种情况下,所述移动消息中还包括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以及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所述NIG还用于保存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与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这样,所述NIG在将收到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前,当该上行数据包中源IP地址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确定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将该上行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转换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在NIG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前,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确定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并将该下行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
另一种情况下,所述NIG,也用于在所述移动消息包括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以及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时,保存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与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将包头为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上行数据包压缩,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的包头地址为自身在漫游网络中的IP地址标识,并将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漫游网络的ANC;在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后,对该下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处理。
当收到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的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获得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并将该下行数据包进行压缩后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压缩后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将收到的该上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得到包头为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上行数据包,并将解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家乡网络的ANC。
参见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NIG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701,用于保存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邻网络的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
归属设备确定单元702,用于根据来自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的移动消息中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位置参数所对应的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ANC地址;
切换协商单元703,用于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
该NIG还包括:传输中继单元704,用于在所述家乡网络的ANC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间转发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络与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
所述切换协商单元703包括:
第一协商单元,用于向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发送含有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漫游通知;
第二协商单元,用于向所述漫游网络的ANC发送含有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改向通知。
当所述移动消息中还包括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以及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所述NIG还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705,用于保存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与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所述传输中继单元704包括:
第一上行数据收发单元,用于当收到的上行数据包中源IP地址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时,根据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将该上行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转换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将地址转换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
第一下行数据收发单元,用于收到下行数据包后,该下行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根据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将该下行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
所述移动消息中还包括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以及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所述NIG还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保存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与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所述传输中继单元704包括:
第二上行数据收发单元,将收到的该上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得到包头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上行数据包,并将解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家乡网络的ANC;
第二下行数据收发单元,用于当收到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的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IP地址,获得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并将该下行数据包进行压缩后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压缩后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
参见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接入网络控制器包括:资源管理单元800、移动消息转发单元801、协商单元802。
资源管理单元800,用于为接入的用户终端进行资源管理;
移动消息转发单元801,用于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移动消息时,将该消息发送NIG,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
协商单元802,用于与NIG进行切换协商;
该接入网络控制器还包括:传输中继单元803,用于在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包后,如果根据协商结果确定该用户终端为改向用户,则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NIG;当收到核心网向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时,如果根据协商结果确定该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则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NIG。
所述资源管理单元800包括:资源分配单元和资源释放单元。
资源分配单元,用于为发起接入请求的用户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资源释放单元,用于根据协商结果确定该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则释放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无线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终端包括:连接建立单元901、改向单元902。
连接建立单元901,用于与所述家乡网络建立无线连接,从所述家乡网络移动到所述漫游网络时,与所述漫游网络建立无线连接,
改向单元902,用于在发生漫游时,向所述漫游网络发送移动消息,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
该用户终端还包括:数据发送单元903以及数据接收单元904。
数据发送单元903,用于将包头为在家乡网络中的IP地址的上行数据包压缩,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的包头地址为自身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标识,并将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漫游网络的ANC;
数据接收单元904,用于在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后,对该下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处理。
参见图6所示,切换前处于RAN-0和CN-0网络覆盖的用户终端与CN-0之间的数据流路径是
Figure A20061017223700281
当用户终端漫游到相邻网络RAN-1区域后,业务在接入侧实现切换,数据路径变为
Figure A20061017223700291
核心网侧CN-0数据链路和隧道没有变动。同理,当用户终端在RAN-1网络时,数据路径是
Figure A20061017223700292
当用户终端漫游到相邻网络RAN-0区域后,业务在接入侧实现切换,数据路径变为
Figure A20061017223700293
核心网侧CN-1数据链路和隧道没有变动。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在不同制式网络的接入网络间设置用于NIG,用于存储邻网络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当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收到来自该用户终端的含有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的移动消息后,将该移动消息发送给NIG;NIG根据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确定该位置参数所对应的家乡网络的ANC地址,并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后,建立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之间的数据传输隧道,进而实现业务切换。家乡网络的核心网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可以通过所述家乡网络的ANC、所述NIG、所述漫游网络的ANC进行数据流传输。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在接入网络间实现业务切换,因此,在业务切换过程中,接入网络不需要再与核心网进行交互,进而避免了由与核心网交互所引起的时延。因此,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业务切换的速度快,而且,不需要对核心网侧进行改动,只需要对现有接入网络中的ANC网元做软件升级即可,因此对接入网侧现有设备影响很小,成本低。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接入网络控制器ANC收到该用户终端的移动消息后,将该移动消息发送给网络互联网关NIG,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
B.所述NIG根据所述位置参数和预先设置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位置参数所对应的家乡网络的ANC地址,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邻网络的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
C.所述NIG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建立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之间的数据传输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用户身份标识,则步骤C中进行切换协商的步骤包括:
所述MG向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发送含有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漫游通知;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收到该漫游通知后,记录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并且,
所述NIG向所述漫游网络的ANC发送含有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改向通知;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收到该改向通知后,记录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为改向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乡网络的ANC收到该漫游通知后,进一步包括:
该家乡网络的ANC删除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中分配的无线接入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D.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通过所述家乡网络的ANC、所述NIG、所述漫游网络的ANC,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进行数据流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包括:
用户终端将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漫游网络的ANC,
如果确定该用户终端是改向用户,则所述漫游网络的ANC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NIG;
所述NIG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
该家乡网络的ANC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家乡网络的核心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包括:
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将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家乡网络的ANC,
如果确定该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所述家乡网络的ANC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MG;
所述NIG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
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以及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
则步骤B中进一步包括:所述MG保存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与所述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包中源IP地址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
则在所述MG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NIG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确定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并将该上行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转换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以及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
则步骤B中进一步包括:所述NIG保存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与所述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中的IP地址,
则在所述NIG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NIG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确定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并将该下行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将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漫游网络的ANC的步骤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将包头为自身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上行数据包压缩,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的包头地址为自身在漫游网络中的IP地址,并将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漫游网络的ANC;
所述MG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的步骤包括:
所述NIG将收到的该上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得到包头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上行数据包;所述NIG将解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家乡网络的ANC。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
则步骤B中进一步包括:所述NIG保存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与所述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则所述NIG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的步骤包括:
NIG根据第二对应关系和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确定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并将该下行数据包进行压缩后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压缩后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
并且,所述用户终端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后,对该下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处理。
1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家乡网络、漫游网络以及用户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家乡网络建立无线连接,从所述家乡网络移动到所述漫游网络时,与所述漫游网络建立无线连接,并向所述漫游网络发送移动消息,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
所述家乡网络包括核心网以及一个以上家乡网络的ANC,其中,所述核心网,用于为该用户终端提供业务;所述家乡网络的ANC用于为用户终端提供无线资源管理,在所述用户终端移动到所述漫游网络时,与NIG进行切换协商;
所述漫游网络包括一个以上漫游网络的ANC,所述漫游网络的ANC用于收到所述用户终端的移动消息时,将该移动消息发送给NIG,并与NIG进行切换协商;
所述NIG,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消息中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和预先设置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位置参数对应的家乡网络的ANC地址,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邻网络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用户身份标识,
所述MG,还用于向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发送含有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漫游通知,并向所述漫游网络的ANC发送含有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改向通知;
所述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还用于收到该漫游通知后,记录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
所述漫游网络的ANC,还用于收到该改向通知后,记录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为改向用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家乡网络的ANC,还用于收到该漫游通知后,删除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中分配的无线接入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终端,还用于将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接收来自所述漫游网络的ANC的下行数据包;
所述漫游网络的ANC,还用于收到上行数据包后,如果确定该用户终端是改向用户,则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NIG;将收到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
所述NIG,用于将收到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将收到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
该家乡网络的ANC,还用于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家乡网络的核心网;如果确定该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所述家乡网络的ANC将该收到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NIG;
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用于将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家乡网络的ANC。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消息中还包括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以及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
则所述NIG,还用于保存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与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在将收到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前,当该上行数据包中源IP地址为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确定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并将该上行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转换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在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前,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确定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并将该下行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将包头为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上行数据包压缩,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的包头地址为自身在漫游网络中的IP地址,并将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漫游网络中的ANC;在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后,对该下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处理;
所述NIG,用于在所述移动消息包括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以及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时,保存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与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当收到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的下行数据包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确定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并将该下行数据包进行压缩后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中的ANC,所述压缩后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将收到的该上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得到包头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中的IP地址的上行数据包,并将解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
17、一种网络互联网关,其特征在于,该网络互联网关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保存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邻网络的位置参数与该邻网络的ANC地址的对应关系;
归属设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来自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的移动消息中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位置参数对应的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ANC地址;
切换协商单元,用于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家乡网络的ANC进行切换协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互联网关,其特征在于,该网络互联网关还包括:
传输中继单元,用于在所述家乡网络的ANC与所述漫游网络的ANC间转发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络与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互联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协商单元包括:
第一协商单元,用于向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发送含有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漫游通知;
第二协商单元,用于向所述漫游网络的ANC发送含有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改向通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互联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消息中还包括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以及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
所述网络互联网关还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保存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与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所述传输中继单元进一步包括:
第一上行数据收发单元,用于当收到的上行数据包中源IP地址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时,根据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将该上行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转换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中的IP地址,将地址转换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家乡网络的ANC;
第一下行数据收发单元,用于收到下行数据包后,该下行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根据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将该下行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转换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互联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消息中还包括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以及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
所述网络互联网关还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保存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与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所述传输中继单元包括:
第二上行数据收发单元,将收到的该上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得到包头为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上行数据包,并将解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该用户终端家乡网络的ANC;
第二下行数据收发单元,用于当收到所述家乡网络的核心网的下行数据包时,根据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并将该下行数据包进行压缩后发送给该用户终端的漫游网络的ANC,所述压缩后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为该用户终端在漫游网络的IP地址。
22、一种接入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包括:
资源管理单元,用于为接入的用户终端进行资源管理;
移动消息转发单元,用于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移动消息时,将该消息发送NIG,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的位置参数;
协商单元,用于与NIG进行切换协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还包括:
传输中继单元,用于在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包后,如果根据协商结果确定该用户终端为改向用户,则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给NIG;当收到核心网向用户终端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时,如果根据协商结果确定该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则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NIG。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管理单元包括:
资源分配单元,用于为发起接入请求的用户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资源释放单元,用于根据协商结果确定该用户终端已发生漫游,则释放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无线资源。
25、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用户终端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与所述家乡网络建立无线连接,从所述家乡网络移动到所述漫游网络时,与所述漫游网络建立无线连接,
改向单元,用于在发生漫游时,向所述漫游网络发送移动消息,所述移动消息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终端在家乡网络中的位置参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用户终端还包括: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包头为在家乡网络的IP地址的上行数据包压缩,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的包头地址为自身在漫游网络中的IP地址标识,并将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漫游网络的ANC;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在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后,对该下行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处理。
CN200610172237A 2006-12-30 2006-12-30 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01009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72237A CN101009932B (zh) 2006-12-30 2006-12-30 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72237A CN101009932B (zh) 2006-12-30 2006-12-30 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9932A true CN101009932A (zh) 2007-08-01
CN101009932B CN101009932B (zh) 2010-05-19

Family

ID=38697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72237A Active CN101009932B (zh) 2006-12-30 2006-12-30 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09932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3284A1 (fr) * 2007-09-29 2009-04-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ntité de réseau et terminal pour le transfert entre réseaux sans fil hétérogènes
CN101867982A (zh) * 2009-04-17 2010-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终端业务请求的方法、终端、网络基站、系统
CN102821424A (zh) * 2011-06-09 2012-12-12 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移动数据分流的方法及通信装置以及移动装置
CN103067994A (zh) * 2011-10-19 2013-04-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使无线终端在两种无线网络之间切换的方法与系统
CN103517452A (zh) * 2013-09-29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US9232452B2 (en) 2008-10-31 2016-01-05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an inter rat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068039A (zh) * 2015-04-23 2016-11-02 汤姆逊许可公司 转发方法和对应的通信网络设备、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
CN106255162A (zh) * 2016-08-29 2016-12-21 北海爱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自动切换方法
CN103188752B (zh) * 2011-12-31 2016-12-28 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新型路由体系下移动终端零丢包的网络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02C (zh) * 1994-12-23 2002-01-30 诺基亚电信公司 到国外移动用户的国际呼叫的路由选择方法
US5978678A (en) * 1996-06-07 1999-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ular telephone network rou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nationally roaming mobile stations
KR100414933B1 (ko) * 1999-01-26 2004-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홈-존 서비스를 위한 핸드오프 제어방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3284A1 (fr) * 2007-09-29 2009-04-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ntité de réseau et terminal pour le transfert entre réseaux sans fil hétérogènes
US9232452B2 (en) 2008-10-31 2016-01-05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an inter rat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867982A (zh) * 2009-04-17 2010-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终端业务请求的方法、终端、网络基站、系统
CN102821424A (zh) * 2011-06-09 2012-12-12 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移动数据分流的方法及通信装置以及移动装置
CN102821424B (zh) * 2011-06-09 2015-02-18 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移动数据分流的方法及通信装置以及移动装置
CN103067994A (zh) * 2011-10-19 2013-04-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使无线终端在两种无线网络之间切换的方法与系统
CN103188752B (zh) * 2011-12-31 2016-12-28 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新型路由体系下移动终端零丢包的网络切换方法
CN103517452A (zh) * 2013-09-29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WO2015043494A1 (zh) * 2013-09-29 2015-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3517452B (zh) * 2013-09-29 2017-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6068039A (zh) * 2015-04-23 2016-11-02 汤姆逊许可公司 转发方法和对应的通信网络设备、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
CN106255162A (zh) * 2016-08-29 2016-12-21 北海爱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自动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9932B (zh) 201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9932B (zh) 一种多制式网络间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222117B1 (en) Means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handover of integrat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Jaseemuddin An architecture for integrating UMTS and 802.11 WLAN networks
US7551576B2 (en) Access system for an access network
FI114840B (fi) Yhteysvastuun vaihtaminen
Lee et al. A framework of handoffs in wireless overlay networks based on mobile IPv6
KR100842624B1 (ko) 셀룰러 망과 무선 랜간의 연동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50025164A1 (en) Seamless hand-off of mobile node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KR100680749B1 (ko) 이종 무선 네트워크를 사용하는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핸드오버 장치 및 방법
CN100542311C (zh) 增强cdma2000 1x的数据业务能力的方法及系统
Wang et al. Mobile context handoff in distributed IEEE 802.11 systems
CN1910836B (zh) 在异步通信网络与同步通信网络的混合网络中用于分组数据服务的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KR100937321B1 (ko) 이종망간의 모바일 아이피 고속 핸드오버 방법
KR100706893B1 (ko) 비동기망과 동기망이 혼재된 이동통신망에서 패킷 데이터서비스를 위한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핸드오버 방법
Benkaouz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WiFi/WiMax vertical handover based on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EP1761084B1 (en) Access system for an access network
CN100414911C (zh) 一种接入网络切换的优化方法
Kim et al. Integrated handoff scheme of FMIPv6 and MAC protocol in 4th generation systems
KR101586087B1 (ko) 무선 아이피 프로토콜 버전 6가 적용된 무선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핸드오버 과정을 단축시키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0920302B1 (ko) 이종망간의 모바일 아이피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Pawar et al. A Brief Reviewof Handover schem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ay Mobility Management in UMTS
Wang et al. Construction of IP-based multi-tier network for mobil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ervices
KR20060102017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망연동 시스템 및 방법
Gordon et al. Integration of WWAN and WLAN in Hot-Spo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