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93645C - 自动液压换向阀 - Google Patents

自动液压换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93645C
CN100593645C CN200810024742A CN200810024742A CN100593645C CN 100593645 C CN100593645 C CN 100593645C CN 200810024742 A CN200810024742 A CN 200810024742A CN 200810024742 A CN200810024742 A CN 200810024742A CN 100593645 C CN100593645 C CN 10059364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ntrol
piston
oil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24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5927A (zh
Inventor
薛永东
徐卫
陆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QIZHONG LUBR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QIZHONG LUBR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998854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0593645(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QIZHONG LUBR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QIZHONG LUBR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24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93645C/zh
Publication of CN101265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5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36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364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自动换向液压阀,该液压阀简化了阀体的内部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和难度,换向压力稳定和使用寿命高且适用压力等级最高可至40MPa。该自动液压换向阀包括阀体、液压控制机构、压力表和底座,所述液压控制机构设于阀体上部中央,两只压力表置于阀体上部左右两边的接座上,接座与油路相通,所述阀体前壁设有出油口A和出油口B,阀体后壁设有进油口P和回油口R,所述阀体内部设有两个活塞腔,腔内分别置有主活塞和控制活塞且端部分别留有空隙,所述液压控制机构、主活塞腔与控制活塞腔通过阀体内的油路连通,所述油路分别通向进油口P、出油口A、出油口B和回油口R。

Description

自动液压换向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阀,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换向压力等级可达40MPa的液压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液压换向阀只能运用于20MPa压力等级,而25MPa以上压力的润滑系统就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在国内大多液压阀都采用弹簧给换向阀块的作用力来控制换向,对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所以目前换向阀压力误差高,阀的稳定性、可靠性不够,生产成本也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适用压力等级超过20MPa,且最高至40MPa的自动液压换向阀。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部靠右位置)(中部靠左位置)
自动液压换向阀,包括阀体、液压控制机构、压力表和底座,所述液压控制机构设于阀体上部中央,两只压力表置于阀体上部左右两边的接座上,接座与油路相通,所述阀体前壁设有出油口A和出油口B,阀体后壁设有进油口P和回油口R,其特征是所述阀体内部设有两个活塞腔,腔内分别置有主活塞和控制活塞且端部分别留有空隙,所述液压控制机构、主活塞腔与控制活塞腔通过阀体内的油路连通,所述油路分别通向进油口P、出油口A、出油口B和回油口R。
油路连接关系如下:进油口P与主活塞腔中部连通;所述出油口A和出油口B分别与主活塞腔的中左部(中部靠左位置)和中右部(中部靠右位置)连通,出油口A还与控制活塞腔的左端连通,出油口B还与控制活塞腔的右端连通;回油口R与主活塞腔及控制活塞腔连通;液压控制机构底部与主活塞腔中部连通,以下形成主油路;
液压控制机构的活塞处设有支油路,支油路两端与控制活塞腔中部连通;控制活塞腔的中左部(中部靠左位置)与主活塞腔左端连通,控制活塞腔的中右部(中部靠右位置)与主活塞腔的右端连通。
液压控制机构包括调节螺母、固定螺母、弹簧、调压阀壳体控制阀体和活塞,所述调节螺母和固定螺母与调压阀壳体螺纹连接,弹簧套装调压壳体内,弹簧顶部与调节螺母相抵,控制阀体底部内置有活塞,控制阀体与调压壳体连接活塞侧面与支油路连接,活塞底部主油路连接。
弹簧上、下部分别设有弹簧座I与弹簧座II。
所述阀体的一端连接换向发信器,换向发信器的控制杆相应设置在控制活塞腔的一端,并由运动的控制活塞触动。
本发明阀体内部开凿有两个活塞腔,并分别置有主活塞和控制活塞,所述液压控制机构、主活塞、控制活塞通过阀体内的油路连通,所述油路分别通向进油口P、出油口A、出油口B和回油口R,改变了原有大多液压阀都采用弹簧给换向阀块的作用力来控制换向方式,而采用油路中具有压力的油液推动液压换向阀的自动换向,使换向压力稳定且适用压力等级最高可至40MPa。本发明的阀体内部只设置了主活塞和控制活塞两个活塞结构进行液压换向,简化了阀体的内部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
所述控制阀体左右两侧的油路与控制活塞腔和主活塞腔左或右侧端连通,所述控制阀体两侧油路在开启活塞的情况下与底部油路连通,油路的连通或断开由活塞开启或关闭来控制。
所述控制活塞一端的活塞套固定连接有指示杆,所述指示杆与阀体外侧的换向频率发信器连接,这样现场操作人员带可以通过发信器上透明管直接观察到指示杆的运动情况,及时了解检测液压阀的换向状况。
该阀运用国际最先进的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液压阀的设计思路,打破了目前润滑系统液压换向阀只能运用于20MPa压力等级的枷锁。该阀能适用于各种压力等级的电动终端式集中润滑系统中,该阀自带调压功能并且能自动换向,换向设定压力可以在0~40MPa进行调整。该阀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换向可靠,是一款非常具有实用性的换向阀。
根据客户需求申请人自行研发了这种阀类,该阀运用最新的的设计思路,完全不同于当今同类产品。该阀与同类产品有以下四大特征:
特征一、目前我国的液压换向阀公称压力不超过25MPa压力等级,因自动液压换向阀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所以在25MPa以下的系统,使用客户都比较喜欢采用自动液压换向而25MPa以上压力的润滑系统就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所以我公司花了一年半时间自行研发该系列换向阀。该阀的公称压力已经超过25MPa,最高可达到40MPa。因此该阀公称压力等级高。
特征二、该阀换向压力误差低,与同类产品相比该阀稳定性、可靠性完全超过了其它同类产品。在国内大多液压阀都采用弹簧给换向阀块的作用力来控制换向。而该阀利用压力油控制换向活塞(使压力油直接作用在活塞上)压力油在调节弹簧的作用下自动换向。从而使该阀比一般的阀类稳定可靠、好用。该阀换向压力稳。
特征三、该阀适用性强、效率高。与同类产品相比该阀能适用于各种终端式流量不同等级的集中润滑系统中,且易加工、工序简单等特点。在同类产品中大多流道口都不超过
Figure C20081002474200051
,且斜孔、工艺孔比较多加工难度大,往往稍有误差整体报废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该阀适用性强、易加工。
特征四、该阀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外型美观等特点。该阀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有本质上的区别,在进口阀类中达到同样等级的自动液压换向阀采用三活塞递进式结构形式换向。本发明采用两活塞分配递进式结构形式换向。相比之下本发明设计的阀类结构简单,领先国际同类产品。操作上也相当方便,使用寿命长。该阀结构简单、易操作、使用寿命长。
三、技术参数:
型号   最大流量L/min   公称压力MPa   压力范围MPa   出厂调定压力MPa   环境温度℃ 重量Kg
  ZTF-P4   2.5   40   2.5~35   25   0~80   8
本发明采用具有压力的油液推动两活塞结构换向,并且由控制阀体的活塞控制油路的开启或关闭,该结构形式简化了阀体的内部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和难度,换向压力稳定和使用寿命高且适用压力等级最高可至40MPa。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B-B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1。
图7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2。
其中:1-阀体,2-压力表,3-底座,4-液压控制机构,5-接座,6-出油口A,7-出油口B,8-进油口P,9-回油口R,10-主活塞,11-控制活塞,12-调节螺母,13-固定螺母,14-弹簧,15-调压阀壳体,16-弹簧座I,17-弹簧座II,18-控制阀体,19-活塞,20-油路,21-控制活塞内腔,22-主活塞左侧端,23-主活塞右侧端,24-主活塞内腔,25-控制活塞左侧端,26-控制活塞右侧端,27-主活塞右腔,28-主活塞左腔,29-控制活塞右腔,30-控制活塞左腔,31-活塞套,32-指示杆,33-换向频率发信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7所示,本发明包括阀体1、液压控制机构4、压力表2和底座3,液压控制机构4设于阀体1上部中央,两只压力表2置于阀体1上部左右两边的接座5上,接座5与油路20相通,阀体1前壁设有出油口A6和出油口B7,阀体1后壁设有进油口P8和回油口R9,阀体1内部开凿有两个活塞腔,并分别置有主活塞10和控制活塞11,液压控制机构4、主活塞10、控制活塞11通过阀体1内的油路20连通,油路20分别通向进油口P8、出油口A6、出油口B7和回油口R9。液压控制机构4包括调节螺母12、固定螺母13、弹簧14、调压阀壳体15、弹簧座I 16、弹簧座II17、控制阀体18和活塞19,调节螺母12和固定螺母13与调压阀壳体15螺纹连接,弹簧14固定在弹簧座I 16、弹簧座II17之间的调压阀壳体15内,控制阀体18内置有活塞19,控制阀体18和活塞19上端与弹簧座II17接触,控制阀体18与阀体1连接,控制阀体18两侧油路20在开启活塞19的情况下与底部油路连通,油路的连通或断开由活塞19开启或关闭来控制。控制阀体18左右两侧的支油路为回形油路,并与控制活塞11的内腔21和主活塞左或右侧端22,23连通。当主活塞10和控制活塞11在右侧时,进油口P8通过主活塞内腔24与控制活塞左侧端25和出油A6油路相通,控制阀体18两侧油路与控制活塞内腔21和主活塞右侧端23油路相通,回油口R9与主活塞左侧端22、左腔28、右腔27和控制活塞右侧端26、右腔29、左腔30以及出油口B7的油路相通;当主活塞10和控制活塞11在左侧时,进油口P8通过主活塞内腔24与控制活塞右侧端26和出油口B7油路相通,控制阀体18两侧油路与控制活塞内腔21和主活塞左侧端22油路相通,回油口R9与主活塞右侧端23、右腔27、左腔28和控制活塞左侧端25、左腔30、右腔29以及出油口A6的油路相通。控制活塞11一端的活塞套31固定连接有指示杆32,指示杆32与阀体外侧的换向频率发信器33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阀的油腔通道如图6所示,压力油从进油口P进主活塞10内腔道,内腔道内的压力油经出油口A流出,同时压力油经另一通道作用在控制活塞11左端,使控制活塞11处于阀体右侧,此时主活塞10左腔和左侧与回油口相通,B出油口与控制活塞11左腔和右侧与回油口相通,控制活塞11左侧被压力油封死,当主活塞10内腔上的压力油(出口压力)克服弹簧14对活塞19的作用力后,活塞19压力油打开压力油经控制活塞11内腔作用在主活塞10右侧上,主活塞10左移。
当主活塞10、控制活塞11移到阀体左端后如图7所示。此时主活塞10右腔和右侧与回油口相通,出油口A与控制活塞11右腔和左侧与回油口相通。压力油进主活塞10内腔道经出油口B流出,同时压力油经另一通道作用在控制活塞11右端,使控制活塞11处于阀体左侧。控制活塞11右侧被压力油封死,当主活塞10内腔上的压力油(出口压力)克服弹簧14对活塞10的作用力后活塞10压力油打开,压力油经控制活塞11内腔作用在主活塞10左侧上,主活塞10右移,同时控制活塞11右移。(见图6)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注:如果检测液压阀的换向状况,可以在阀上安装换向发信器,当高压油出口从“出油口A”转“出油口B”时,阀中活塞移动,使发信器触点闭合,当活塞反向移动时,触点断开,用户可根据需要将发信器与控制器或监视装置连接。此外现场操作人员带可以通过发信器上透明管直接观察到指示杆的运动情况。
使用时,将该阀应安装在系统被控主、支管路的前端,且位于通风、干燥便于检查及周围无运动机构干涉的部位。调节螺母右旋设定压力调高,左旋调低。

Claims (5)

1、自动液压换向阀,包括阀体、液压控制机构、压力表和底座,所述液压控制机构设于阀体上部中央,两只压力表置于阀体上部左右两边的接座上,接座与油路相通,所述阀体前壁设有出油口A和出油口B,阀体后壁设有进油口P和回油口R,所述阀体内部设有两个活塞腔,腔内分别置有主活塞和控制活塞且端部分别留有空隙,所述液压控制机构、主活塞腔与控制活塞腔通过阀体内的油路连通,所述油路分别通向进油口P、出油口A、出油口B和回油口R,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连接关系如下:进油口P与主活塞腔中部连通;所述出油口A和出油口B分别与主活塞腔的中左部和中右部连通,出油口A还与控制活塞腔的左端连通,出油口B还与控制活塞腔的右端连通;回油口R与主活塞腔及控制活塞腔连通;液压控制机构底部与主活塞腔中部连通,以下形成主油路;
液压控制机构的活塞处设有支油路,支油路两端与控制活塞腔中部连通;控制活塞腔的中左部与主活塞腔左端连通,控制活塞腔的中右部与主活塞腔的右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机构包括调节螺母、固定螺母、弹簧、调压阀壳体控制阀体和活塞,所述调节螺母和固定螺母与调压阀壳体螺纹连接,弹簧套装调压壳体内,弹簧顶部与调节螺母相抵,控制阀体底部内置有活塞,控制阀体与调压壳体连接活塞侧面与支油路连接,活塞底部与主油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上、下部分别设有弹簧座I与弹簧座I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一端连接换向发信器,换向发信器的控制杆相应设置在控制活塞腔的一端,并由运动的控制活塞触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发信器设有便于观察指示杆运动的透明管。
CN200810024742A 2008-05-04 2008-05-04 自动液压换向阀 Active CN10059364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24742A CN100593645C (zh) 2008-05-04 2008-05-04 自动液压换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24742A CN100593645C (zh) 2008-05-04 2008-05-04 自动液压换向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5927A CN101265927A (zh) 2008-09-17
CN100593645C true CN100593645C (zh) 2010-03-10

Family

ID=39988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24742A Active CN100593645C (zh) 2008-05-04 2008-05-04 自动液压换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9364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9260B (zh) * 2010-03-21 2011-11-23 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 带二位二通液控阀的下车多路换向阀
CN102678643B (zh) * 2012-04-25 2015-02-18 三一重型综采成套装备有限公司 手动换向阀及其密封结构
CN104500478B (zh) * 2014-12-19 2016-06-08 林东亮 气动自动换向阀、气动换向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5822617A (zh) * 2015-01-05 2016-08-03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可实现液压缸自动换向的控制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5927A (zh) 2008-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3645C (zh) 自动液压换向阀
CN108916149B (zh) 一种液压多路阀及设有该多路阀的液压控制系统
AU2016343379B2 (en) Constant power regulation system for duplex axial plunger pump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201306795Y (zh) 稳压膨胀补水设备
CN201225346Y (zh) 自动液压换向阀
CN1325756C (zh) 采用变频技术的闭式回路液压抽油机
CN202356462U (zh) 一种校直机液压控制回路
CN112060670B (zh) 一种液压机流量与压力控制装置
CN208718859U (zh) 一种泵送机械
CN110454460B (zh) 一种具有增压功能的快速油缸
CN106151135B (zh) 一种混凝土泵送液压控制系统及混凝土泵送机械
CN201166021Y (zh) 泵控式电液执行机构
CN108799040A (zh) 一种泵送机械
CN205001135U (zh) 一种变量液压泵、马达的变量控制活塞及液压泵、马达
CN209278248U (zh) 一种新型轧机立辊横梁压紧液压系统
CN205423370U (zh) 一种能实现恒压控制的负载敏感阀
CN107642511B (zh) 一种直驱式电液伺服模锻锤控制系统
CN220566341U (zh) 一种阀后压力补偿负载敏感多路阀
CN207111553U (zh) 一种新型接轴托架液压控制系统
CN215059854U (zh) 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进油联阀体
CN201763584U (zh) 高性能远程自动控制轴向柱塞泵
CN201304571Y (zh) 一种卧式车床上静压中心架手动微调机构
CN213451915U (zh) 一种通过plc控制的减压阀
CN220487975U (zh) 一种叉车多路阀
CN110792584A (zh) 一种柱塞泵的多档输入功率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