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2849C - 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 - Google Patents

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2849C
CN100582849C CN200710139188A CN200710139188A CN100582849C CN 100582849 C CN100582849 C CN 100582849C CN 200710139188 A CN200710139188 A CN 200710139188A CN 200710139188 A CN200710139188 A CN 200710139188A CN 100582849 C CN100582849 C CN 1005828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mirror group
pivot
group unit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39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9796A (zh
Inventor
黄敦揆
陈淙泽
薛春育
何嘉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Opt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Opt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to CN200710139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2849C/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9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9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28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2849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包含:基座单元、第一筒件单元、第一镜群单元及第二镜群单元,该基座单元包括对应光轴的感光组件及两个第一导滑面,该第一筒件单元具有两个导滑沟及顶推部,该第一镜群单元具有两个导引滑块及第一镜片组,该第二镜群单元具有枢接部、凸轮面及第二镜片组,当该第一筒件单元相对该基座单元沿该光轴移动时,该第一镜群单元可被这些导滑沟导引移动而退避,且该第二镜片组可绕该枢轴摆动而退避,通过该第一、第二镜群单元同时退避,使该镜头在收纳时更加地薄型化。

Description

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焦的镜头结构,特别是一种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参阅图1、2、3所示,在申请号为92103422的中国台湾发明专利中公开已知一种装设于相机(图未示)内变焦镜头1的部份组件。
该变焦镜头1包括底座11、具有凸轮面121且连接于该底座11的凸轮柱12、镜群摆动单元13、对焦镜群单元14,及直进筒15,其中,该凸轮面121是呈斜面状。该镜群摆动单元13是枢接于该直进筒15内,并具有枢接部131、导滑块132,及扭力弹簧133。
当该直进筒15被带动沿光轴Z1靠近该底座11时,该导滑块132将于该凸轮面121上滑动,使该镜群摆动单元13以该枢接部131为中心于该直进筒15内摆动远离该光轴Z1而退避(图未示),同时并扭动该扭力弹簧133而储存弹性位能,该相机是在关机收纳状态。相反地,当该直进筒15被带动远离该底座11时,该扭力弹簧133产生的弹性恢复力,将带动该镜群摆动单元13以该枢接部131为中心摆动靠近光轴Z1,该相机是在开机状态。该镜头1于收纳时虽可薄型化,然而却存在着以下缺点:
该镜头1于收纳时,只有该镜群摆动单元13摆动退避,然而该对焦镜群单元14却无法退避,使该镜头1无法更有效地薄型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镜头无法薄型化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使镜头更薄型化的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包含基座单元、第一筒件单元、第一镜群单元、第二镜群单元、弹性组件,及复位件。
该基座单元包括对应光轴的感光组件,及两个呈斜面状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滑面。该第一筒件单元可相对该基座单元沿该光轴移动,该第一筒件单元具有两个导滑沟及顶推部。该第一镜群单元具有两个分别被该第一筒件单元导滑沟导滑的导引滑块,及第一镜片组。
该第二镜群单元具有枢接于该基座单元的枢接部、对应该顶推部的凸轮面,及第二镜片组。该弹性组件是连接于该第一筒件单元与该第一镜群单元之间,该弹性组件可驱使该第一镜片组恒保持由远离该光轴的退避位置回复至对应该光轴的拍摄位置的趋势。该复位件是抵接于该第二镜群单元,该复位件可驱使该第二镜片组恒保持由该退避位置摆动回复至该拍摄位置的趋势。
其中,当该第一筒件单元相对该基座单元沿该光轴移动,且该第一镜群单元的导引滑块与该基座单元的第一导滑面滑接时,该第一镜群单元是被该导滑沟导引而可由该拍摄位置移动至该退避位置,当该第一筒件单元相对该基座单元沿该光轴移动,且该第一筒件单元的顶推部顶推该第二镜群单元的凸轮面时,该第二镜片组可由该拍摄位置摆动至该退避位置。
本发明功效在于该第一、第二镜群单元可同时退避,使该镜头于收纳时更加地薄型化。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已知一种变焦镜头部份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已知该镜头部份组件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已知该镜头部份组件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的较佳实施例不包含前端镜群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基座单元立体分解图;
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第二镜群单元、复位件、枢轴,及背隙消除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局部立体示意图,说明枢轴、导螺杆是枢接于该基座单元的固定架,且该背隙消除件是抵接该固定架与该第二镜群单元之间;
图8是剖视示意图,说明第一、第二镜群单元相对光轴是在拍摄位置;
图9是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第二镜群单元相对该光轴是在退避位置;
图10是局部立体示意图,说明该镜头对焦时,该第二镜群单元的导杆被该基座单元的对焦导引沟导引;
图11是侧视示意图,说明于该拍摄位置时,该第一镜群单元的导引滑块不与该基座单元的第一、第二导滑面接触,该镜头可进行变焦;
图12是侧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二镜群单元的凸轮面被第一筒件单元的顶推部顶推而摆动退避;
图13是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二镜片组相对该光轴是在该拍摄位置;
图14是另一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二镜片组相对该光轴是在该退避位置;
图15是局部立体示意图,说明该第二镜群单元摆动时,该导杆被该基座单元的摆动导引沟导引;
图16是侧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镜群单元的导引滑块于该第一筒件单元的导滑沟内滑动,且该导引滑块分别与该基座单元的第一导滑面滑动接触;
图17是类似图16的视图,说明该导引滑块分别与该基座单元的第二导滑面滑动接触;
图18是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镜群单元相对该光轴是在该拍摄位置;及
图19是另一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镜群单元相对该光轴是在该退避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4的立体分解图及图8、图9的剖视图,本发明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的较佳实施例是可装设于相机(图未示),该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包含基座单元20、第一筒件单元30、第一镜群单元40、第二镜群单元50、前端镜群单元60、弹性组件70、复位件80、对焦驱动单元90,及背隙消除件100。
配合参阅图5的局部立体分解图,该基座单元20包括底板21、连接于该底板21的固定架22、两个间隔连接于该底板21的导滑板23、枢接于该底板21及该固定架22之间的枢轴24、对应光轴Z的感光组件25,及导引部26。每一导滑板23具有呈斜面状的第一导滑面231,及连接该第一导滑面231的第二导滑面232,该感光组件25是设置于该底板21,且用来感应影像,并将影像转换成可供后续处理的影像信号。该导引部26是形成于其中一个导滑板23,并具有摆动导引沟261,及垂直连通该摆动导引沟261的对焦导引沟262。
该第一筒件单元30可相对该基座单元20沿该光轴Z前、后移动,并具有筒身31,及装设于该筒身31内的快门组件32。该筒身31具有两个彼此平行的导滑沟311,及顶推部312,该快门组件32具有朝向该第一镜群单元40可供该弹性组件70其中一端钩接的钩接部321。
该第一镜群单元40具有本体41,及装设于该本体41的第一镜片组42。该本体41具有两个分别被该第一筒件单元30的导滑沟311导滑的导引滑块411,及朝向该快门组件32的钩接件412。这些导引滑块411可分别于该第一筒件单元30的这些导滑沟311内滑动,该钩接件412可供该弹性组件70另一端钩接,该第一镜片组42具有多片第一镜片421。当该第一筒件单元30沿该光轴Z移动时,该第一镜群单元40是被该筒身31的导滑沟311导引,且这些导引滑块411可分别被这些导滑板23的第一导滑面231导滑而朝靠近、远离该第二导滑面232滑动。
配合图6的立体分解图,为该第二镜群单元50周边结构的立体分解图,该第二镜群单元50具有框体51、连接该框体51的凸轮柱52、连接该框体51的导杆53、枢接推片54,及装设于该框体51的第二镜片组55。该框体51的一侧具有与该基座单元20的枢轴24枢接的枢接部511、位于该枢接部511内的横槽512,及位于该枢接部511一侧的凹槽513。该凸轮柱52具有朝向且对应该第一筒件单元30顶推部312的凸轮面521,该导杆53可沿该基座单元20的摆动导引沟261、对焦导引沟262滑动。该枢接推片54是枢接于该基座单元20的枢轴24,并藉由该枢轴24与该枢接部511连接,该枢接推片54具有供该枢轴24穿过且容置于该枢接部511横槽512内的枢孔部541、与该枢孔部541间隔设置的螺孔部542,及钩脚543,该第二镜片组55具有第二镜片551。当该第二镜群单元50沿该光轴Z移动时,该导杆53是于该基座单元20的对焦导引沟262内移动。
配合图8的剖面示意图,该前端镜群单元60是邻设于该第一筒件单元30远离该感光组件25的一侧,并具有前端镜片组61。本实施例中,该前端镜群单元60及该第一镜群单元40是作为变焦(Zooming)用途,该第二镜群单元50是作为对焦(Focusing)用途。
该弹性组件70是钩接于该第一筒件单元30及该第一镜群单元40之间。该弹性组件70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弹性件71,这些弹性件71是彼此平行地钩接于该第一筒件单元30快门组件32的钩接部321、该第一镜群单元40的本体41的钩接件412之间,藉由该弹性组件70的弹性拉力,可使该第一镜群单元40恒保持由远离该光轴Z(见图19)的位置朝该光轴Z靠近(见图18)的趋势。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71实质上是采用拉伸弹簧。
如图4、6、7所示,其中,图7为局部立体示意图,该复位件80具有供该枢轴24穿过的中心孔81、抵接该第二镜群单元50框体51的凹槽513的第一扭段82,及抵接该第二镜群单元50枢接推片54的钩脚543的第二扭段83。藉由该复位件80的扭转弹力,可驱使该第二镜群单元50的框体51恒保持由远离该光轴Z(见图14)的位置旋转朝该光轴Z靠近(见图13)的趋势。本实施例中,该复位件80实质上是采用扭力弹簧。
该对焦驱动单元90具有驱动组件91,及枢接于该基座单元20底板21、固定架22之间的导螺杆92。该驱动组件91具有驱动马达911及多颗被该驱动马达911带动的减速齿轮组912,该导螺杆92是螺接于该枢接推片54的螺孔部542且被这些减速齿轮组912带动旋转,当该导螺杆92被带动枢转,该枢接推片54是带动该框体51于该导螺杆92上螺进、螺退。该背隙消除件100是抵接于该第二镜群单元50的枢接部511与该基座单元20的固定架22之间,藉以消除该第二镜群单元50、该导螺杆92、该基座单元20之间的背隙(Back lash),本实施例中,该背隙消除件100是采用压缩弹簧。
如图8、9所示,该第一、第二镜群单元40、50可在拍摄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于该拍摄位置时,该相机是在开机状态且该前端、第一、第二镜片组61、42、55均是沿该光轴Z设置;于该退避位置时,该相机是在关机状态,该第一、第二镜片组42、55均是远离该光轴Z。
接下来,将该变焦镜头的对焦、变焦,及退避的操作动作说明如下:
一、对焦:参阅图4、7、10,其中,图10是局部立体示意图。当该相机位于该拍摄位置时,该对焦驱动单元90的驱动马达91可带动该导螺杆92枢转,进而带动该枢接推片54沿该导螺杆92上、下移动而顶推该枢接部511,使第二镜群单元50框体51内的第二镜片组55靠近、远离该感光组件25而进行对焦。此时,连接于该框体51一侧的该导杆53是于该基座单元20的对焦导引沟262内滑动(见图10),该第二镜群单元50被该对焦导引沟262导引而稳定地沿该光轴Z移动对焦。
二、变焦:如图8所示,当该相机位于该拍摄位置,该相机的回转筒110藉由凸轮沟111旋转带动该第一筒件单元30及第一镜群单元40沿该光轴Z前、后移动,同时,该前端镜群单元60也是被类似的凸轮沟(图未示)带动而沿该光轴Z前、后移动,而该第一镜群单元40、前端镜群单元60的位移可以执行变焦的动作。如图11的侧视示意图所示,值得说明的是,在变焦过程中,该第一镜群单元40的导引滑块411未接触该基座单元20的第一、第二导滑面231、232,也就是说,该第一筒件单元30与第一镜群单元40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三、退避:首先以图12~15说明该第二镜群单元50的退避操作,其中,图13、14分别表现该第二镜片组55于该拍摄位置、退避位置的示意图。接着,再以图16~19说明该第一镜群单元40的退避操作,其中,图18、19分别表现该第一镜群单元40于该拍摄位置、退避位置的示意图。
如图12~14所示,其中,图12是该第二镜群单元50的凸轮面521可被该第一筒件单元30的顶推部312顶推的示意图。该相机关机时,该第一筒件单元30被带动朝该基座单元20移动,该第一筒件单元30筒身31的顶推部312将接触、顶推该第二镜群单元50呈斜面状的凸轮面521,使该第二镜群单元50的框体51以该枢接部511为中心摆动,该第二镜片551由该拍摄位置远离该光轴Z而摆动至该退避位置。于该退避位置时,该复位件80的第一扭段82因被该第二镜群单元50的框体51扭动而产生弹性恢复力,该弹性恢复力将使该第二镜群单元50恒保持由该退避位置摆动回复至该拍摄位置的趋势。再如图15的局部立体图所示,该第二镜群单元50在退避摆动过程中,该导杆53是被该摆动导引沟261导引。
如图16、18所示,其中,图16是该第一镜群单元40的导引滑块411与该第一导滑面231滑动接触的示意图。当该第二镜群单元50朝该退避位置摆动的过程中,同时,该第一镜群单元40的导引滑块411也开始接触该基座单元20的第一导滑面231,且该第一镜群单元40的导引滑块411被该第一筒件单元30的导滑沟311导引,使该第一镜片组42由该拍摄位置沿这些导滑沟311逐渐远离该光轴Z而朝向该退避位置(见图19)移动。
如图17、19所示,其中,图17是这些导引滑块411与该第二导滑面232滑动接触的示意图。该第一筒件单元30持续靠近该基座单元20的过程中,该第一镜群单元40的导引滑块411也将由该第一导滑面231下滑至该第二导滑面232,使该导引滑块411被该第二导滑面232导引,直到该第一镜群单元40下降抵达如图9所示的该退避位置。此时,该弹性件71随着该第一镜群单元40的移动被拉伸而产生弹性恢复力,该弹性恢复力将驱使该第一镜群单元40恒保持由该退避位置回复至该拍摄位置的趋势。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发明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参阅图9、14、19,本发明的该第一镜群单元40可移动退避,该第二镜群单元50均可摆动退避,因此本发明相较于已知可以更加地薄型化。
二、参阅图10,通过该对焦导引沟262于对焦的过程中导引该导杆53,使该第二镜群单元50的框体51沿该光轴Z上、下移动的过程更加稳定,以避免该第二镜片组55对焦时产生的晃动,进而达成镜头成像稳定的效果。
归纳上述,本发明的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镜头,是通过该第一筒件单元30下压这些导滑板23而导引该第一镜群单元40靠近、远离该光轴Z,再通过该第一筒件单元30的顶推部312顶推该第二镜群单元50的凸轮柱52,使该第二镜群单元50摆动而靠近、远离该光轴Z,藉此达成该第一、第二镜群单元40、50于关机收纳时均可退避,而使镜头更加地薄型化,故确实能达到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单元,包括对应光轴的感光组件,及两个呈斜面状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滑面;
第一筒件单元,可相对该基座单元沿该光轴移动,该第一筒件单元具有两个导滑沟,及顶推部;
第一镜群单元,具有两个分别被该第一筒件单元的导滑沟导滑的导引滑块,及第一镜片组;
第二镜群单元,具有枢接于该基座单元的枢接部、对应该顶推部的凸轮面,及第二镜片组;
弹性组件,是连接于该第一筒件单元与该第一镜群单元之间,该弹性组件可驱使该第一镜片组恒保持由远离该光轴的退避位置回复至对应该光轴的拍摄位置的趋势;及
复位件,是抵接于该第二镜群单元,该复位件可驱使该第二镜片组恒保持由该退避位置摆动回复至该拍摄位置的趋势;
其中,当该第一筒件单元相对该基座单元沿该光轴移动,且该第一镜群单元的导引滑块与该基座单元的第一导滑面滑接时,该第一镜群单元是被这些导滑沟导引而由该拍摄位置移动至该退避位置,当该第一筒件单元相对该基座单元沿该光轴移动,且该第一筒件单元的顶推部顶推该第二镜群单元的凸轮面时,该第二镜片组由该拍摄位置摆动至该退避位置。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单元更包括底板、枢轴、连接于该底板的固定架、两个间隔设置于该底板的导滑板,及两个分别连接这些第一导滑面的第二导滑面,该感光组件是设置于该底板上,该枢轴是连接于该底板与该固定架之间,该第一、第二导滑面是分别形成于该导滑板上。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镜群单元更具有供该第二镜片组装设的框体,及连接该框体的凸轮柱,该枢接部是位于该框体的一侧且枢接于该基座单元的枢轴,该凸轮面是形成于该凸轮柱,且朝向该第一筒件单元的顶推部。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镜群单元更具有连接该框体的导杆,该基座单元更具有位于其中一个导滑板用来导引该导杆的导引部,该导引部具有摆动导引沟,及垂直且连通该摆动导引沟的对焦导引沟,当该第二镜群单元沿该光轴移动时,该导杆于该对焦导引沟内移动,第二镜片组于该退避、拍摄位置之间摆动时,该导杆于该摆动导引沟内移动。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镜群单元更具有枢接推片,该枢接推片是枢接于该枢轴,并藉由该枢轴与该枢接部连接,该枢接推片具有供该枢轴穿过且容置于该枢接部的横槽内的枢孔部,及钩脚,该复位件是扭力弹簧,并具有供该枢轴穿过的中心孔、抵接该第二镜群单元框体的凹槽的第一扭段,及抵接该枢接推片的钩脚的第二扭段。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枢接推片更具有与该枢孔部间隔设置的螺孔部,该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更包含对焦驱动单元,该对焦驱动单元具有驱动组件,及枢接于该基座单元底板与固定架之间的导螺杆,该驱动组件具有驱动马达及多颗减速齿轮,该导螺杆是螺接于该枢接推片螺孔部且被该齿轮带动旋转,于该拍摄位置时,该驱动组件带动该导螺杆旋转,使该枢接推片沿该导螺杆轴向移动,并推动该第二镜群单元沿该光轴移动对焦。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背隙消除件,该背隙消除件是抵接于该第二镜群单元枢接部与该基座单元固定架之间的压缩弹簧。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弹性件,该第一筒件单元更具有筒身,及装设于该筒身内的快门组件,该第一筒件单元的导滑沟、顶推部是位于该筒身,该快门组件具有钩接部,该第一镜群单元更具有钩接件,该弹性件分别是钩接于该钩接部、钩接件之间,且该弹性件是采用拉伸弹簧。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前端镜群单元,该前端镜群单元是邻设于该第一筒件单元远离该感光组件的一侧,并具有前端镜片组。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前端镜群单元、该第一镜群单元用于变焦。
CN200710139188A 2007-07-19 2007-07-19 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 Active CN10058284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39188A CN100582849C (zh) 2007-07-19 2007-07-19 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39188A CN100582849C (zh) 2007-07-19 2007-07-19 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9796A CN101349796A (zh) 2009-01-21
CN100582849C true CN100582849C (zh) 2010-01-20

Family

ID=4026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9188A Active CN100582849C (zh) 2007-07-19 2007-07-19 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284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1151B (zh) * 2011-03-11 2014-09-01 Asia Optical Co Inc 變焦鏡頭模組
CN102890325B (zh) * 2011-07-21 2016-03-16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装置及其镜头模块
TWI509309B (zh) * 2014-01-06 2015-11-2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Telescopic lens module
KR101843240B1 (ko) * 2016-01-04 2018-03-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외장형 렌즈 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9796A (zh) 200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2849C (zh) 可使镜群退避的薄型化变焦镜头
US7324291B2 (en) Retractable type lens barrel
CN102967913B (zh) 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CN113691700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3238096A (zh) 透镜镜筒和凸轮机构
JP2006058455A (ja) 鏡筒駆動機構
CN101819311A (zh)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CN1661409A (zh) 透镜镜筒
CN101738703B (zh) 变焦镜头
CN101713853B (zh) 可防止泄光的伸缩镜头
TW201321825A (zh) 鏡頭前蓋模組及其攝像裝置
CN100366057C (zh) 镜头回缩机构及其回缩方法
CN102313960B (zh) 镜筒
CN112285870A (zh) 红外双视场切换镜头及工作方法
CN103329018B (zh) 熔接接合装置及熔接接合方法
JP2003121720A (ja) レンズ鏡胴
CN100428047C (zh) 可翻转收纳镜头组
CN2844953Y (zh) 可翻转收纳镜头组
CN103091941A (zh) 具有感光组件退避功能的镜头
CN1996085B (zh) 全群对焦结构
JP2005221889A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CN102841429A (zh) 变焦镜头
CN2718918Y (zh) 数字式照相机
JP2006133544A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JP2005265992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