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8896C - 用于电机的换向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机的换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8896C
CN100578896C CN200480033578A CN200480033578A CN100578896C CN 100578896 C CN100578896 C CN 100578896C CN 200480033578 A CN200480033578 A CN 200480033578A CN 200480033578 A CN200480033578 A CN 200480033578A CN 100578896 C CN100578896 C CN 10057889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tator
bridge
interference
interference element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33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3102A (zh
Inventor
路德维克·库马
乔兹·波托克尼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lektor Group doo
Original Assignee
Kolektor Group do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lektor Group doo filed Critical Kolektor Group doo
Publication of CN1883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3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88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889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02Details for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 H01R39/04Commut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02Details for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 H01R39/46Auxiliary means for improving current transfer, or for reducing or preventing sparking or arcing
    • H01R39/54Auxiliary means for improving current transfer, or for reducing or preventing sparking or arcing by use of impedance between brushes or seg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02Details for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 H01R39/04Commutators
    • H01R39/06Commutators other than with external cylindrical contact surface, e.g. flat commu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2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suppre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2K11/028Suppressors associated with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3/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with motors or generators, e.g. brush mounting plates or connections to windings; Disposition of current collectors in motors or generators;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mmutation
    • H02K13/10Arrangements of brushes or commut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roving commut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3/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with motors or generators, e.g. brush mounting plates or connections to windings; Disposition of current collectors in motors or generators;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mmutation
    • H02K13/10Arrangements of brushes or commut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roving commutation
    • H02K13/105Spark suppressor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mut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 Y10T29/49011Commutator or slip ring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 Rectifiers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 Dc Machin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换向器,其包括一个由绝缘模压塑料制成的支承体、多个围绕换向器轴线均匀地设置在该支承体上的金属导体段以及一个抗干扰装置,金属导体段带有在其上设置的用于转子绕组的连接元件,以及所述金属导体段与抗干扰装置导电地相连,其中,所述抗干扰装置包括与所述导体段(3)数量相等的相应数量的单个地围绕所述换向器轴线(2)设置的抗干扰元件(10′)和同样多数量的触桥(11′),这些触桥分别将两个相邻的抗干扰元件(10′)导电地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触桥(11′)分别具有两个向内指向的、沿周向有弹性的、与所述两个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导电连接的侧腿(20′)以及一个向外指向的、与所述对应配设的导体段导电连接的根部段(21′)。

Description

用于电机的换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换向器,其包括一个由绝缘的模压塑料制成的支承体、多个围绕换向器轴线地设置在该支承体上的金属导体段以及一个抗干扰装置,所述金属导体段带有在其上设置的用于转子绕组的连接元件,以及所述金属导体段与所述抗干扰装置导电相连,其中,所述抗干扰装置包括与所述导体段数量相等的各个围绕所述换向器轴线设置的抗干扰元件和同样多数量的触桥,这些触桥分别与一个对应设置的导体段导电地连接以及将两个相邻的抗干扰元件相互导电地连接并使它们与所述对应设置的导体段导电地连接。
背景技术
不同结形状式(筒式换向器、平面型换向器)的换向器已知存在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为了避免由于在换向器上产生火花而损坏在相关的装有该换向器的电机附近安装的电子组件,换向器尤其在设计为筒式换向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时候要装备用于抑制火花的装置(抗干扰装置)。
这样的抗干扰装置迄今为止广泛地设计为由具有取决于电压的电阻的材料制成的环形抗干扰片,这些抗干扰片与所述导体段导电地相连。其中,该相应的抗干扰片既可以沿径向设置在电刷接触面之外(例如参见US5895990A、US 5717270A、GB 2183933A和US 5796203A)或者也可以径向设置在电刷接触面之内(例如参见US 6285106B1、DE 19953231A1)。此外,已知抗干扰的筒式换向器的特殊形状,其中,所述导体段在外部安置在圆柱形的抗干扰套筒上(参见DE 2055648和DE 3614869C2)。最后,欧洲专利EP 364292B1公开了一种带有一个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支承体的筒式换向器,其中,沿径向在连接片之下设有一隔热的加强环,该加强环可以带有抗干扰的涂层或者一个独立的抗干扰环相邻地设置;其中,该加强环与必要时设置的抗干扰环一样安置在所述支承体的一个支座上,在那里它通过从所述导体段伸出的接片固定。
与专门设置抗干扰片无关,在所有的其抗干扰装置包括一个环形抗干扰片的换向器中存在的缺点是抗干扰装置需要可观的成本。因为制造这类抗干扰片的陶瓷材料是极其昂贵的,以及在从一种多层的金属-陶瓷板中切割制得环形抗干扰片的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料。
由于受到可供各换向器利用的空间的限制,通常已知的采用一个抗干扰片的抗干扰的筒式换向器对于许多用途而言只能考虑使用结构紧凑的带有沿径向设置在电刷接触面之内的抗干扰片的筒式换向器。由于由陶瓷材料制成的抗干扰片与该有关的换向器的其他组件相比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特性,而引发在这类带有沿径向设置在电刷接触面之内的抗干扰片的筒式换向器中存在其他问题。也就是说,相应的热应力导致由于抗干扰片断裂和/或由于导体段与抗干扰片之间连接的损坏而使换向器提前失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德国专利申请DE 19953231A1中建议,将所述带有弹性粘接剂的抗干扰片与所述支承体连接以及通过细金属丝将所述导体段连接到所述抗干扰片上,这些金属丝一侧钎焊在对应设置的导体段的连接片上以及另一侧钎焊在抗干扰片的对应设置的金属化区域上。按照其中公开了一种上述类型的筒式换向器的美国专利US 6285106B1,为了将所述导体段与抗干扰片导电地触点接通而设有板簧,这些板簧安置在一个由所述支承体、导体段及一个环形盖限定的并且所述抗干扰片也安装其中的环形空腔内。这些既允许抗干扰片也允许其他换向器构件具有不同的沿径向绝热特性的板簧尤其可以固定在所述环形盖上。
在上面论述的两种已知的带有沿径向设置在电刷接触面之内的抗干扰片的筒式换向器中特别不利的是,基于抗干扰片高的制造成本,而使相应的筒式换向器具有与市场竞争力相对立的高制造成本。
从日本专利申请JP 9-51659A中已知一种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带有各单个抗干扰元件的换向器。其中,分别在两个相邻的抗干扰元件之间夹紧一个带有一个弹性的可导电体的触桥,其中,该导电体以一个略微沿径向向内弯曲变形的中间部段从外侧贴靠在所属对应设置的导体段上。在触桥端侧设有向内弯折的末端段,这些末端段平面地贴靠在相关的抗干扰元件上。
这种已知的换向器的缺点也是具有所不希望的大尺寸。
发明内容
因此,从上面所提到的现有技术的观点出发,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寿命长且可靠地抗干扰的换向器,该换向器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大批量地生产,同时应该能够特别有利地达到,制造一个具有与同样设计的一个无抗干扰特性的换向器基本上相同尺寸的抗干扰换向器。
按照本发明,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得以解决,即,所述触桥分别具有两个向内指向的、沿周向有弹性的、与所述两个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导电连接的侧腿以及一个向外指向的、与所述对应配设的导体段导电连接的根部段,其中,所述触桥在其侧腿的区域内与所述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焊接或者粘接并且在其根部段的区域内与所述对应配设的导体段焊接或者粘接。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换向器一个首要的特征是,所述抗干扰装置不包括一个环形的抗干扰片,而是一些与所述导体段数量相等的单个抗干扰元件;这些作为多层式电容器尤其可以具有长方六面体形状的各单个抗干扰元件可以不会产生明显多的下脚料以及因此特别经济地用一种多层式金属-陶瓷片制成。另外,按照本发明的换向器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两个相邻的抗干扰元件分别通过一个触桥相互导电地连接,其中,将所述触桥的两个与两个所述抗干扰元件导电相连的侧腿设计成沿周向可相对挠曲变形。“挠曲变形”具有这样的含义:使所述触桥沿周向变形所需的力小于触桥与抗干扰元件连接的强度。代表本发明换向器特征的抗干扰装置按这种方式由一些单个的抗干扰元件和触桥组成,将它们以交替的顺序拼合起来,以便构成一个环形结构。在此,触桥所具有的挠曲性使所述相关的环形结构不是刚性的;确切地说,环形结构作为整体沿周向具有挠曲性,因此它可以抵消由于热膨胀而引起的换向器尺寸的变化。其中,在考虑抗干扰装置的环形结构挠曲性和强度的条件下优化地选择材料和尺寸,由此基本上可以不受限制地相宜地与所描述的功能相协调地实现制造作为独立构件的触桥。
触桥在已安装状态下的可变形性一方面源于其具有挠曲性的设计结构以及另一方面源于触桥的侧腿处于自由状态,也就是说,侧腿在换向器处于通常热膨胀状态下是可变形的,而不会被换向器的相邻构件阻碍。
按照本发明,借助于简单的钎焊连接或者也可以借助于粘接连接在接触点区域内将触桥与抗干扰元件连接起来。相应地也适用于触桥与导体段分别在与相关导体段接通的根部段区域内的连接。与此相关业已证明,在侧腿区域内在接触极和/或触桥的区域内在抗干扰元件上适当地涂敷金属(例如用银或锡涂敷),是有利的;与此相关,用铜、黄铜或者一种含有这些金属的合金制造所述触桥也是有利的。触桥与所述抗干扰元件及/或所述导体段(该导体段与所述抗干扰元件一样由于所述触桥沿周向可弹性变形的设计只承受较小的机械负荷)的这样持久的连接,业已证明在将按照本发明的换向器应用在腐蚀性环境中时是特别有利的。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重要的是,所述触桥与所述各两个相邻的抗干扰元件的接触极或接触面之间的“导电连接”也适合于传导机械力。为了补偿各换向器构件的不同热膨胀特性,所述触桥可以变形,由此在不会对换向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实现直接将所述触桥与抗干扰元件电接通。
因此显然在应用本发明时基于按照本发明的换向器特征的组合可以实现以最小的生产成本制造极为价廉的、寿命长的且结构紧凑的抗干扰换向器。本发明可以用于不同的换向器结构类型,也就是说,不依赖于电刷接触面的具体设计方式。带有碳质接触面的换向器可以特别有利地按照本发明实施,如同将其用于驱动汽车的燃油泵的情况那样。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项不同的扩展设计,所述抗干扰元件设计为长方六面体形的多层式电容器以及沿一个等边多角形的棱边等间距地围绕所述换向器轴线地设置,也就是说,相宜地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导体段之间的间隙上。这尤其有利于以简单的方法以及因此经济地制造按照本发明的换向器。
对此在本发明范围内有关触桥结构方面的设计存在一种较大的缝隙,尤其可以根据换向器结构类型利用该缝隙满足规格及特殊要求。本发明就这方面而言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触桥在空间上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抗干扰元件之间以及与所述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在接触面的端侧区域内相连。其中,所述触桥尤其分别由一条弯曲的金属带构成,在此可以把所述触桥的基本形状描述为大致V形。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项不同的扩展设计规定,所述触桥安置在一个与所述抗干扰元件沿轴向错开的平面内以及与所述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在侧向设置的接触面区域内相连。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触桥在形状方面尤其可考虑一种带有在其上设置根部段的马蹄铁形状,所述触桥用一种平面金属板材制造,这在节约成本方面证明是特别有利的。所述触桥的这样一种设计结构对于按照本发明的换向器的制造方式也具有有利的影响。
当基于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有利地转化用在不同结形状式(筒式换向器、平面型换向器)和不同设计电刷接触面(例如直接在金属导体段上或者带有碳质接触面)的换向器中时,在将换向器设计为带有一个圆柱形电刷接触面的筒式换向器的情况下通过本发明可达到的优点尤其突出。因为本发明允许一种特别紧凑的结形状式,这是由于所述电刷接触面可以沿轴向延伸超出所述抗干扰装置。
在有关连接元件设计方面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扩展设计的特征在于,连接元件设计为连接片,在将换向器设计为筒式换向器的情况下这些连接片设置在换向器的与所述抗干扰元件相对置的端面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在将转子绕组焊接到连接片上时损坏触桥与导体段以及与抗干扰元件之间的连接的危险最小。
为了即使在安装期间也固定抗干扰元件的位置,将所述抗干扰元件特别有利地分别插入到所述支承体的一个沿轴向下沉到该支承体内的支座中。为了沿径向、沿周向以及沿轴向支撑所述相关的抗干扰元件,这样一种支座的边界壁与所述抗干扰元件的径向内、外面、两个端面以及一个侧面相对。其中,所述支座特别优选沿径向内侧以及沿周向分别以一个带肋环为界,而沿径向外侧由所述支承体的模压塑料凸起限定边界。
与此相关地还要指出,无论如何在上面已详细阐述的将所述触桥在空间上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抗干扰元件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用于抗干扰元件的各支座相互间通过用于所述触桥的安装腔连接,其中,安装腔的构造与触桥的形状相协调。这不是强行要求的,但是如果所述触桥(如同上文已详细阐述的那样)安置在一个与所述抗干扰元件沿轴向错开的平面内以及与所述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在侧向(亦即轴向)设置的接触面区域内相连,则是有利的。
在制造按照本发明的换向器方面,这种制造方法是建立在这样一些已知且在所属工业中应用的用于制造一个支承体以及具有在该支承体中埋入的导体段的换向器坯料的方法。在这样的范围内本发明以充足的现有技术为基础,因此就这方面而言不需要再作阐述。但是与迄今所采用的用于制造已知换向器的方法不同,有针对性地在制造所述支承体时在该支承体中造型有设置在端面的用于所述抗干扰元件的支座以及或许还有用于触桥的将这些支座相互连接起来的安装腔。通常接下来在两个分开的相继连续的步骤中安装所述各抗干扰元件及同样多的触桥。在后续的制造工序流程中首先将所述预先制好的抗干扰元件装入到所述支承体的支座中;之后再这样设计安置所述预制好的触桥,使得通过所述触桥分别将两个相邻的抗干扰元件与一个导体段导电地相互连通。为此,所述触桥可以在其侧腿的区域内与所述两个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钎焊连接或者粘接连接以及在其根部段区域内与所述对应配设的导体段钎焊连接或者粘接连接。
在将所述触桥安装在它们后来与所述抗干扰元件及导体段导电连接的区域中之前,将钎焊剂或粘接剂涂敷到这些触桥上,是有利的。
如同在前面已详细阐述的那样,如果所述触桥用一种平面的带材通过冲压裁制,则所述触桥的形状在冲压时优选与在它所制造的换向器中的形状相同。其中,所述触桥在从所述带材中冲压制成后再将它们重新压入到该带材中,由此使该带材有助于安装所述触桥。在将所述抗干扰元件装入到所述支座中后,通过将所有触桥从该带材中挤压到安装腔中(假如设置有这样的安装腔),而将所有触桥安装到所述换向器坯料上。在该方法中,在将这些触桥重新压入到所述带材中后,将所述钎焊剂或粘接剂优选涂敷到所述触桥上(假如要采用钎焊剂或粘接剂)。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三个在附图中表示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予以详细阐述。附图中:
图1表示一个按照本发明设计的筒式换向器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轴向剖面图;
图2表示图1所示的筒式换向器的端面俯视图;
图3以放大透视图表示按照图1和2所示的筒式换向器在图1中示出的端面的一个局部;
图4表示一个按照本发明设计的筒式换向器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轴向剖面图;
图5表示图4所示的筒式换向器的端面俯视图;
图6以放大透视图表示按照图4和5所示的筒式换向器在图4中示出的端面的一个局部;以及
图7以透视图表示一个按照本发明设计的带有碳质接触面的平面型换向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3表示的筒式换向器包括作为主要构件的一个由绝缘模压塑料制成的支承体1和十个均匀地围绕换向器轴线2设置的导体段3,这些导体段的圆柱形圆周表面定义出所述电刷接触面4。所述支承体1具有一个同心于所述轴线2的孔5,该孔用于将换向器设置在一个图中未示出的转子轴上。
所述导体段3的锚固段6被埋置到所述支承体1的模压塑料中,以便即便在因高转速形成大的离心力时也能可靠锚固导体段。在导体段3的端部设有接线片7,后者以本身早已公知的方式将绕组线连接在换向器上。
仅就上面所描述的而言,图1至3中所示换向器与长期以来已公知的现有技术一样,因此无需更多解释便能理解。
在与接线片7相对置的端侧8区域内,所述换向器具有一个抗干扰装置。该装置包括十个均匀地围绕换向器轴线2设置的由陶瓷制成的长方六面体形抗干扰元件10以及十个触桥11。其中,抗干扰元件10设置在所述导体段3之间的间隙位置处。抗干扰元件10分别具有电容器功能以及分别在两个(鉴于在换向器内的装入位置沿周向)相对置的端面具有金属化的涂层12,该涂层表示所述相关抗干扰元件的接触极13。每个抗干扰元件都安装在所述支承体1的一个袋形支座14内。那些支座14沿径向内侧以及沿周向由一个周面15及一个带肋环17的两个肋条16为界,而该带肋环17是支承体1的一部分;而沿径向外侧分别由支承体1的一个模压塑料凸起18限定了所述用于抗干扰元件10的支座14的外边界。两个导体段3从外侧贴合在每个模压塑料凸起18上;分别将两个相邻的导体段3相互绝缘的空气隙19延伸通入到所述模压塑料凸起18中。
触桥11在空间上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抗干扰元件10之间以及与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在接触极13区域内相连。这些触桥分别由一条为了形成两个侧腿20和一个根部段21而多次弯曲的金属带构成(见图3)。在这种意义上可以把所述触桥的基本形状描述为大致V形。由于所述触桥11的多次弯曲一方面可以使侧腿21大面积地贴靠长方六面体形抗干扰元件10的接触极13上,以及另一方面使触桥具有沿周向和沿径向的弹性挠度。所述触桥11在侧腿20的区域内分别通过钎焊连接22与抗干扰元件10固定连接以及在根部段21区域内通过钎焊连接23与各对应设置的导体段3在该导体段的径向内侧上固定连接。用于抗干扰元件10的支座14相互间通过用于所述触桥11的安装腔24连通,这些安装腔24设计成不防碍触桥11自由变形。
在图4至6中示出的本发明换向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基本结构特征方面相当于按照图1至3所示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重复描述可参阅上面的说明。
但是在按照图4至6的换向器中与按照图1至3的换向器极其不同地构造所述抗干扰装置9′。在此,所述触桥11′由一种平面的金属板料制成;触桥11′的形状大体相当于由两个侧腿20′构成的马蹄形磁铁带有一个在其上顶部安置的根部段21′的形状。所述触桥11′安置在一个与所述长方六面体形抗干扰元件10′沿轴向错开的平面内,其中,触桥的侧腿20′贴靠在抗干扰元件10′的各侧向其上涂敷金属的接触面25的(亦即设置在换向器的一个轴向平面中的)区域内。在那里触桥11′通过钎焊连接26与抗干扰元件10′固定连接。所述导体段3分别在其内侧具有一个槽形的凹穴27,对应设置的触桥11′以其根部段21′嵌入到该凹穴内。在凹穴27的内端部处构造有一个用于对应设置的触桥11′的支承面27a。借助于钎焊连接28分别将触桥11′与导体段3固定地相互连接。
即便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抗干扰元件10′的支座14′相互间也通过用于容纳所述触桥11′的安装腔24′连通,其中,由于沿轴向成梯次地叠置(Staffelung)所述抗干扰元件10′和所述触桥11′,所述用于触桥11′的安装腔24′具有一个比所述用于抗干扰元件10′的支座14′更小的深度。
从在附图中表示的以及上文已阐述的分别涉及一筒式换向器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顺利地推导出按照本发明设计的平面型换向器的相宜设计方案。在图7中表示出了这样一种换向器的实施例。在此,该平面型换向器以本身早已公知的方式包括一个由模压塑料成形的支承体1″和八个埋入到该支承体内的导体段3″。每个导体段3″与一碳段29导电连接,其中,该碳段的端面确定出所述电刷接触面4″。接线片7″在换向器的与电刷接触面4″相对置侧设置在导体段3″上。
同样在换向器的与电刷接触面4″相对置侧具有一个抗干扰装置9″。该抗干扰装置包括八个大致长方六面体形的抗干扰元件10″和八个触桥11″,这些触桥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抗干扰元件10″及所述对应设置的导体段3″导电相连。将抗干扰元件10″插装到相应的成型于支承体1″内的支座14″中。将触桥11″插入到安装腔24″中,这些安装腔24″分别将两个相邻的支座14″相互连通,但是与支座14″相比具有一个减去所述抗干扰元件10″厚度的深度。此外,在图7所示平面型换向器中所实现的抗干扰装置9″也对应于按照图4至6的筒式换向器的抗干扰装置来构造。为了避免重复描述,请参阅有关筒式换向器的说明。有关该平面型换向器的制造,也同样可参阅前面关于筒式换向器的有关说明。

Claims (26)

1.一种用于电机的换向器,其包括一个由绝缘的模压塑料制成的支承体(1,1″)、多个围绕换向器轴线(2)地设置在该支承体上的金属导体段(3,3″)以及一个抗干扰装置(9,9′,9″),所述金属导体段带有设置在其上的用于转子绕组的连接元件,以及所述金属导体段(3,3″)与所述抗干扰装置导电地相连,其中,所述抗干扰装置(9,9′,9″)包括与所述金属导体段(3,3″)数量相等的各个围绕所述换向器轴线(2)设置的抗干扰元件(10,10′,10″)和同样多数量的触桥(11,11′,11″),这些触桥分别与一个对应设置的金属导体段导电地连接以及将两个相邻的抗干扰元件(10,10′,10″)相互导电地连接并使它们与所述对应设置的金属导体段导电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11,11′,11″)分别具有两个向内指向的、沿周向可相对挠曲变形的、与所述两个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导电连接的侧腿(20,20′)以及一个向外指向的、与所述对应配设的金属导体段导电连接的根部段(21,21′),其中,所述触桥(11,11′,11″)在其侧腿(20,20′)的区域内与所述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10,10′,10″)焊接或者粘接并且在其根部段(21,21′,21″)的区域内与所述对应配设的金属导体段(3,3″)焊接或者粘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元件(10,10′,10″)设计为长方六面体形的多层式电容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元件(10,10′,10″)沿一个等边多角形的棱边等距离地围绕所述换向器轴线(2)地设置。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将每个抗干扰元件(10,10′,10″)分别插入到所述支承体(1,1″)的一个支座(14,14′,14″)中,该支座确定了该抗干扰元件沿径向及沿周向的位置。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4,14′,14″)沿径向内侧以及沿周向分别以一个带肋环(17,17′)为界,而沿径向外侧由所述支承体(1,1′)的模压塑料凸起(18,18′)限定边界。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容纳抗干扰元件(10,10′,10″)的支座(14,14′,14″)通过用于容纳所述触桥(11,11′,11″)的安装腔(24,24′,24″)相互连通。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触桥(11)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抗干扰元件(10)之间的间隙空间中以及与所述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的接触极(13)区域相连。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11)由一条弯曲的金属带构成。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11′,11″)安置在一个相对于所述抗干扰元件(10′,10″)沿轴向错开的平面内以及与所述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在其侧向设置的接触面(25)区域内相连。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11′,11″)基本上设计为马蹄铁形以及由一种平面金属板材制成。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11′,11″),是由一块板冲裁出的。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由铜制成。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由黄铜制成。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11,11′,11″)至少局部区域带有银或锡的涂层。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段(3,3″)分别在其内侧具有凹穴(27),所述触桥(11′,11″)的根部段(21′)嵌入到该凹穴内。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设计为带有一个圆柱形电刷接触面(4)的筒式换向器。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接触面(4)沿轴向延伸超出所述抗干扰装置(9,9′),其中,在所述抗干扰装置(9,9′)区域内,在所述电刷接触面(4)之下的所述导体段(3)的径向厚度也大于0.5mm。
18.按照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装置(9,9′)安置在所述换向器的与用于转子绕组的连接元件(7)相对置的端面上。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设计为带有一个平坦的电刷接触面(4″)的平面型换向器,其中,所述抗干扰装置(9″)安置在所述换向器的背对该电刷接触面的端面上。
20.一种用于制造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制造一个具有支承体(1,1″)和金属导体段(3,3″)的换向器坯料,并且该坯料在端侧带有设置在所述支承体内的用于所述抗干扰元件(10,10′,10″)的支座(14,14′,14″);
-制造多个抗干扰元件(10,10′,10″);
-制造与所述抗干扰元件(10,10′,10″)数量相同的触桥(11,11′,11″),这些触桥分别具有两个相对可弹性挠曲的侧腿(20,20′)以及一个根部段(21,21′);
-将所述抗干扰元件(10,10′,10″)装入到所述支承体(1,1″)的支座(14,14′,14″)中;
-这样设计安置所述触桥(11,11′,11″),即,通过所述触桥(11,11′,11″)在其侧腿(20,20′)的区域内与所述两个对应配设的抗干扰元件(10,10′,10″)焊接或者粘接以及在其根部段(21,21′)区域内与一个对应配设的金属导体段(3,3″)焊接或者粘接,使得所述触桥分别将两个相互邻接的抗干扰元件(10,10′,10″)与所述对应配设的金属导体段(3,3″)导电地相互连通。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桥(11,11′,11″)安装在它们的、之后将与所述抗干扰元件(10,10′,10″)及导体段(3,3″)导电连接的区域中之前,将钎焊剂或粘接剂涂敷到这些触桥(11,11′,11″)上。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11′,11″)通过冲裁一个平面的带材来制成。
23.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11′,11″)冲裁出的形状与在它们所制造的换向器中的形状相同,其中,所述触桥(11′,11″)在从所述带材中冲裁制成后再将它们压入到该带材中,并且在将所述抗干扰元件(10′,10″)装入到所述支座(14′,14″)中后,将所述所有触桥(11′,11″)从该带材中挤压出来而一起安装在所述换向器坯料上。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触桥(11,11′,11″)重新压入到所述带材中后,将所述钎焊剂或粘接剂涂敷到所述触桥(11,11′,11″)上。
25.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11′,11″)通过冲裁一个平面的带材来制成。
26.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11′,11″)冲裁出的形状与在它们所制造的换向器中的形状相同,其中,所述触桥(11′,11″)在从所述带材中冲裁制成后再将它们压入到该带材中,并且在将所述抗干扰元件(10′,10″)装入到所述支座(14′,14″)中后,将所述所有触桥(11′,11″)从该带材中挤压出来而一起安装在所述换向器坯料上。
CN200480033578A 2003-11-20 2004-11-17 用于电机的换向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88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54220A DE10354220A1 (de) 2003-11-20 2003-11-20 Kommu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DE10354220.5 2003-1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3102A CN1883102A (zh) 2006-12-20
CN100578896C true CN100578896C (zh) 2010-01-06

Family

ID=3460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335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8896C (zh) 2003-11-20 2004-11-17 用于电机的换向器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7462972B2 (zh)
EP (1) EP1685640B1 (zh)
JP (1) JP4625016B2 (zh)
KR (1) KR20060103511A (zh)
CN (1) CN100578896C (zh)
AT (1) ATE513352T1 (zh)
BR (1) BRPI0416761A (zh)
DE (1) DE10354220A1 (zh)
HK (1) HK1094486A1 (zh)
MX (1) MXPA06004291A (zh)
RU (1) RU2340993C2 (zh)
TW (1) TWI289966B (zh)
UA (1) UA88452C2 (zh)
WO (1) WO20050508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4315B (zh) * 2009-06-16 2014-09-03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换向器及其制造方法
JP5899408B2 (ja) * 2011-08-01 2016-04-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整流子およびこの整流子を用いたモータ
WO2013145009A1 (ja) * 2012-03-29 2013-10-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ナバ回路付き整流子及び製造方法
DE102012014218A1 (de) * 2012-07-18 2014-01-23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Kommutator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DE102013109960A1 (de) * 2012-09-12 2014-03-13 Johnson Electric S.A. Bürstenmotorkommutator mit Funkenunterdrück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KR101585604B1 (ko) * 2015-07-01 2016-01-14 주식회사 아모텍 감전보호용 컨택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CN105429415B (zh) * 2015-12-23 2018-12-18 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向极结构
CN105958296B (zh) * 2016-06-24 2019-08-20 浙江利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向器铜片
CN107332399A (zh) * 2017-06-30 2017-11-07 温州市圣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电源换向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55648B2 (de) 1970-11-12 1972-09-28 Fa. C. Conradty, 8500 Nürnberg Spannungsabhaengiger kollektor fuer klein- oder kleinstmotoren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JPH058789Y2 (zh) 1985-05-02 1993-03-04
JPS6284365U (zh) 1985-11-15 1987-05-29
US5008577A (en) 1988-10-13 1991-04-16 Johnson Electric S.A. Assembled commutator with heat-resisting ring
GB9409375D0 (en) 1994-05-11 1994-06-29 Johnson Electric Sa Noise suppressed commutator
GB9423689D0 (en) 1994-11-24 1995-01-11 Johnson Electric Sa A rotor for an electric motor
JP3497292B2 (ja) * 1995-08-03 2004-02-16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バリスタを備えた整流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GB9614485D0 (en) 1996-07-10 1996-09-04 Johnson Electric Sa A miniature motor
DE19953231A1 (de) 1999-11-04 2001-05-17 Sintertechnik Gmbh Elektromotor mit einem Mittel zur Funkentstörung
JP4358391B2 (ja) 1999-11-22 2009-11-04 株式会社 五十嵐電機製作所 電気モータにおける整流子へのリング状電気雑音防止素子の接続方法と、その方法によって接続された電気雑音防止素子を備える整流子
DE10306516A1 (de) * 2003-02-14 2004-09-16 Kolektor D.O.O. Kommu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416761A (pt) 2007-02-27
EP1685640B1 (de) 2011-06-15
US20070114876A1 (en) 2007-05-24
ATE513352T1 (de) 2011-07-15
US7462972B2 (en) 2008-12-09
KR20060103511A (ko) 2006-10-02
CN1883102A (zh) 2006-12-20
EP1685640A1 (de) 2006-08-02
MXPA06004291A (es) 2006-06-27
TWI289966B (en) 2007-11-11
RU2006110144A (ru) 2007-12-27
WO2005050820A1 (de) 2005-06-02
RU2340993C2 (ru) 2008-12-10
JP2007511997A (ja) 2007-05-10
UA88452C2 (ru) 2009-10-26
DE10354220A1 (de) 2005-06-30
JP4625016B2 (ja) 2011-02-02
HK1094486A1 (en) 2007-03-30
TW200524248A (en) 2005-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8896C (zh) 用于电机的换向器
CN101034824B (zh) 旋转电机
EP0863602B1 (en) A rotor for an electric motor
KR20010024934A (ko) 전기 모터와 제어용 전자 부품을 구비한 조절 구동기
CN1327268A (zh) 具有集成电容器的霍耳效应传感元件
US6285106B1 (en) Commutator
CN100385751C (zh) 用于电机的换向器
CN103427568A (zh) 电机
JP5756179B2 (ja) 可撓性のあるロータ組立体を備える直流電気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19142A (zh) 电机的电刷组及其弹簧和密封布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EP3429067B1 (en) Motor, end ca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477163B1 (ko) 평면 정류자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의 제조에 사용하기위한 도체 블랭크와 카본 디스크
CN100401623C (zh) 电机的筒式换向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换向系统
US20190331121A1 (en) Device for driving a compress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of the device
CN109937516B (zh) 电机的定子、电机以及用于制造这种电机的方法
CN104283376B (zh) 用于将电的结构元件电气触通的夹紧触通机构
CN107546891B (zh) 电机的转子
JP2004510301A (ja) 電子ユニットを備えたランプ口金
CN101233668A (zh) 手持式工具机
CN116387022A (zh) 一种可自由组合容量的通用电容器
GB2246671A (en) Terminal assembly for pmdc motor
TW337050B (en) Variable resonan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448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9448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