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2953C -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2953C
CN100572953C CNB2004100192135A CN200410019213A CN100572953C CN 100572953 C CN100572953 C CN 100572953C CN B2004100192135 A CNB2004100192135 A CN B2004100192135A CN 200410019213 A CN200410019213 A CN 200410019213A CN 100572953 C CN100572953 C CN 10057295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shell
indoor
ai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192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3791A (zh
Inventor
刘善日
赵尚昱
李尚允
赵强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192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2953C/zh
Publication of CN1693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3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29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29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属于空气调节。它包括室外窗和室内窗、外壳、风扇;其室外窗和室内窗各自位于建筑物外墙的内外两侧可自由开放;外壳支撑室外窗和室内窗或者支撑室外窗和室内窗中的某一个;风扇位于所述外壳内部而向外壳内部强制吸入空气。这样设计的本发明,建筑物内部空间可顺畅地换气,并减少设置费用,而且适当改善建筑物外墙上的密闭型窗户结构,可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楼的窗户而使换气方便,可提高空气调节性能、增进用户方便性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城市中心的高层建筑物有增多的趋势。这些高层建筑物,外墙一般完全封闭以保障居住者安全,而且集中供暖以及供冷气,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图1是以往建筑物的外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高层建筑物的外墙上设置透明的封闭性窗户(1),保障居住者安全,并且方便居住者欣赏外面景色以及采光。尤其,封闭性窗户(1)完全隔开建筑物内部和外部,所以,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到建筑物内部。因此,当居住者要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时要到建筑物的楼顶或者一层的出入口,故极为方便。
另外,以前的高层建筑物上也要建立某种状态的空气调节系统,给居住者的生活提供方便。但是,建筑物的结构及状态不同,所以有制约。
图2是以往高层建筑物空气调节系统示意图。参照图2说明适用于以往高层建筑物上的空气调节系统。如图所示,建筑物外墙上形成有完全封闭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封闭性窗户(1),另外建筑物的楼顶上有室外机(3)。
室外机(3)通过冷媒流路(5)向建筑物内部的各个室内空间里供给冷媒。通过冷媒流路(5)流入的冷媒在室内机(2)进行热交换,而调节室内温度。室内机(2)和室外机(3)是热交换机。因此,利用上述结构可调节建筑物内部的温度。
另外,空气调节系统形成有换气管道(6),向外部强制排出被灰尘等污染物污染的室内空气;换气管道(6)与室内的换气口(4)连通,使外部空气流入室内或者使室内空气向外部排出。另外,为了通过换气管道(6)强制换气,在建筑物的内部要安装大容量电机和风扇,进行空气的吸入/排出运转。但是,设置换气管道(6)的时候,建筑物的内部形成复杂的空气流路结构,而且设置空气流路时需要大量的费用以及占用大量的空间。
另外,为了通过换气管道(6)强制换气,在建筑物的内部要安装大容量电机和风扇。安装大容量电机以及风扇时占用一些建筑物的内部空间。
如上所述,当设置换气系统时占用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故建筑物的利用率下降。
尤其是高层建筑物主要位于大城市的地价昂贵的地段,因此这些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非有效使用已成为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使建筑物内部空间换气顺畅,并可降低换气装置安装费用的空气调节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建筑物外墙上的窗户结构,可提高室内空间使用面积,并增加居住者的换气舒适感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在窗户的本来功能上增加空气调节装置功能,可进一步增加使用功能、效率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为了达到所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室外窗和室内窗、外壳、风扇;其中分别位于建筑物外墙的内侧和外侧的室外窗和室内窗,其中所述室外窗和室内窗均能自由开放,外壳支撑室外窗和室内窗,或者支撑室外窗和室内窗中的某一个,被导向引导的滑片另一端与室内窗连接,支撑室内窗的变位状态,所述风扇位于外壳内部并向外壳内部强制吸入空气。
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风扇分别位于外壳下侧和上侧的一个角落,或者只位于外壳下侧和上侧中的一个角落。
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风扇从外壳一角落形成在整个长度上。
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风扇是贯流风扇。
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外壳的内侧面设有吸入空气的吸入格栅。
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外壳的前面设有排出空气的排出格栅。
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风扇排出的空气从外壳到室内窗的反方向排出,防止排出的空气向室内窗回流。
一种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括位于窗框内周面的外壳,风扇,分别位于建筑物外墙的内侧和外侧的室外窗和室内窗,其中所述室外窗和室内窗均能自由开放,其外壳支撑室外窗和室内窗,被导向引导的滑片另一端与室内窗连接,支撑室内窗的变位状态,外壳上下两侧边上各自设有向外壳内部强制吸入经过室外窗和室内窗的空气、并从外壳前面排出空气的所述风扇。
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外壳上下两侧边上各自设有经过室外窗和室内窗中的某一个向外壳内部强制吸入空气、并从外壳前面排出空气的风扇。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可提高室内空气的换气效果以及室内空气调节效果,而且可使居住者感觉到更加舒适。
根据本发明,建筑物内部空间能容易换气、降低换气装置的安装费用、改善建筑物外墙上的窗户结构,因此可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
另外,可直接吸入外部空气,因此可增加居住者的换气舒适感。
另外,本发明在窗户的基本功能上增加空气调节装置的功能,因此更进一步增加使用功能、效率。尤其本发明可提高建筑物使用面积。
另外,本发明可强制循环空气,因此具有进一步增加用户舒适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建筑物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以往高层建筑物空气调节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设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室内窗运转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9是扩大图7中空气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外壳下侧部的外壳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1a至图11c是本发明各种换气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设置形状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A”部分的扩大图。
图1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具备独立的吸入口的空气调节部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至图2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各个部位驱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主要部分标记的说明:
10:窗框          11:室外窗
12:百叶窗        13:室内窗
14: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没有限定在提出的实施例当中。因此,在相同的技术思想范围内,理解本发明思想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提出多种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的设置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若在外面观察适用本发明技术思想的高层建筑,如图3所示,不仅能观察到封闭性窗户,而且还能观察到本发明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室外窗(11)、窗框(10)以及百叶窗(12)。室外窗(11)形成跟封闭性窗户几乎相同的形状,窗框(10)可稳固地固定室外窗(11),百叶窗(12)向室外窗(11)内侧形成。
室外窗(11)向外侧开放,而使外面的空气流入到室内。另外,百叶窗(12)挡住阳光,可增加室内居住者的居住便利性。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示为从室内侧观察到的一面。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窗框(10)、外壳(14)、室内窗(13)、百叶窗(12)组成;外壳(14)位于窗框(10)内周面的指定位置,室内窗(13)位于外壳(14)内侧面,百叶窗(12)位于室内窗(13)的外侧。当然,也可以把百叶窗(12)设置在室外窗(11)外侧。
更具体地说,窗式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排出导向(15)、吸入部(16)、操作部(17)组成;排出导向(15)位于外壳(14)的上下两侧而排出空气,吸入部(16)位于外壳(14)内侧面的下侧,操作部(17)控制窗式空气调节装置运转。当然,也可以在室内窗(13)的另一侧安装一般的封闭性窗户(18),而封闭室内。在这里,不排除再安装一个相同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室内窗(13)向室内侧,即地面为基准向外侧移动,因此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出现间隙,使空气通过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出现间隙流动。例如,从所述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的间隙流入的空气,通过吸入部(16)流入,并进行一定的空气调节过程之后通过排出导向(15)流出。吸入部(16),不仅可以设置在外壳(14)下侧,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4)上侧。
另外,外壳(14)的内部可以安装有调节空气的机器。比如,外壳(14)里安装过滤空气中污染物的过滤器以及冷却、加热、加湿空气的空气调节装置。另外,外壳(14)的上下两侧设置排出导向(15),在室内窗为基准时,使空气从上侧和下侧排出。
百叶窗(12)由多个百叶形成,该结构及运转适用于一般结构,而遮挡太阳光。对于百叶窗(12)的结构及运转在下面具体说明。
参照图5至图8具体说明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各部位的具体结构及运转。
图5是本发明的纵剖结构示意图。为了防止说明时混乱,图5只表示出跟室内窗以及百叶窗(12)相关的部位。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窗框(10)、外壳(14)、室内窗(13)、室外窗(11)、百叶窗(12)组成;外壳(14)位于窗框(10)的内侧,室内窗(13)和室外窗(11)各自位于外壳(14)的内外两侧,百叶窗(12)垂直安装在室内窗(13)和室外窗(11)之间的空间里。另外,外壳(14)的上下两侧边上各自设有进行一些空气调节功能的空气调节部(70)。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至少一部分固定在外壳(14)的两侧内面的导向(19)、被导向(19)引导的滑片(20)组成。滑片(20),至少一端安装在导向(19)上,另一端与室内窗(13)连接。因此,滑片(20)可使导向(19)向某一个方向流畅地移动。在室内窗(13)的两侧,滑片(20)和导向(19)各自具备2个,而稳固地支撑室内窗(13)的重量。导向(19)和滑片(20)也可以具备2个以上。另外,窗式空气调节装置还具备把室内窗(13)固定在关闭状态或打开状态位置上的挂起手段,使室内窗(13)的前后移动,即打开的运转和关闭的运转稳定进行,以及支撑室内窗(13)的变位状态。
空气调节部(70)包括吸入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吸入部(16)、过滤通过吸入部(16)吸入的空气中的污染物的过滤器(21)、强制流动空气的电机(未图示)和风扇(23)、位于外壳(14)前面的排出导向(15)组成。另外,风扇(23)是圆柱形状的贯流风扇。贯流风扇从轴的连接方向吸入空气,然后向轴的另一个接线方向排出空气。外壳(14)的内部还具有流路导向(22),流路导向(22)引导由风扇(23)产生的流动空气。排出导向(15)向室内窗(13)的反方向形成扇叶,防止排出的空气向室内窗(13)回流。即在排出导向(15)中,上侧的排出导向(15)扇叶朝上,下侧的排出导向(15)扇叶朝下。
外壳(14)的上下两侧各自设有一个空气调节部(70),因此离空气调节装置远的人和离空气调节装置近的人可以同时享受空气调节效果。
过滤器(21)可以使用高效除尘器、等离子过滤器或者使用氧化钛触媒的触媒型过滤器等多种类型的过滤器。
百叶窗(12)是为选择性照射太阳光而设置的,可以采用多个百叶用绳子绑住之后呈上下运转的状态。另外,百叶窗(12)也可以采用绳子绑着多个百叶呈左右运转的状态;以及把多个百叶固定在外壳(14)上,使其以百叶中心部的轴为中心转动,由此调整遮阳程度的状态。只要能选择性遮住太阳光,百叶窗(12)可以采用任何状态。另外,为了方便居住者眺望室外,可使百叶全部打开或关闭。
图6是本发明室内窗运转状态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室内窗(13)如图6所示,在关闭时接触在外壳(14)上,在打开时隔外壳(14)一定距离。因此,在室内窗(13)关闭的时候,室外空气不能流入到室内,并且室内空气也不能循环;在室内窗(13)打开的时候,室外空气能流入到室内,并且室内空气也能循环。
室内窗(13)的运转说明如下:室内窗(13)由一侧支撑在导向(19)上的滑片(20),依其滑动运转来向外侧转动。更具体地说,导向(19)的一部分固定在外壳(14);滑片(20)的一部分固定在室内窗(13)。然后,当室内窗(13)受到用户施加的外力或者人为动力时,室内窗(13)移动,而且室内窗(13)运转被滑片(20)和导向(19)引导而流畅地移动。附图中的箭头是说明滑片(20)的并进运动。
室内窗(13)的某一侧具备固定销(24),使室内窗(13)向一个方向掀开。固定销(24)是与室内窗(13)内侧面凸出来的凸出部(25)一起插入到滑片(20)里的部件。整齐排列凸出部(25)的孔和室内窗(13)的孔之后,固定销(24)插入在整齐排列的孔里面。另外,固定销(24)的上端形成按一定角度弯折的形状,插入固定销(24)后把固定销(24)的位置固定在插入的位置上。
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内部修理或替换过滤器的时候,需要打开室内窗(13)。此时,从孔中拔出固定销(24),然后以另一侧滑片上的铰链(未图示)为中心掀开室内窗(13)。附图中的箭头是表示室内窗(13)的旋转方向。
图7是本发明的纵剖结构示意图。重点图示与室外窗相关的部位,为了便于说明,其它部位构件在附图中省略了。图7中的窗框(10)、室内窗(13)、吸入部(16)、过滤器(21)、排出导向(15)、风扇(23)、外壳(14)以及流动导向(22)与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相同。
室外窗(11)是以窗框(10)为中心、上端为支点可转动另一端的结构。为了实现这样的运转,室外窗(11)包括铰链(26)、齿条(28)以及小齿轮(29);铰链(26)连接室外窗(11)的上端和窗框(10),支持室外窗(11)转动;齿条(28)以及小齿轮(29)平稳打开室外窗(11)下侧的开启端(27)。齿条(28)形成稍微弯曲的形状,而且一端位于外壳(14)的内部、另一端固定在开启端(27)上,使室外窗(11)下端的开启端(27)平稳地转动。另外,齿条(28)跟外壳(14)内部的小齿轮(29)啮合。小齿轮(29)连接在指定的电机上,并且利用外部的驱动源进行旋转运动;齿条(28)是由小齿轮(29)的旋转运动来推出或者收进。因此,开启端(27)打开或关闭时移动的距离跟齿条(28)移动距离相等。打开室外窗(11)时也利用相同的原理移动室外窗(11)。在本发明中,还可以使用齿条(28)和小齿轮(29)之外的其他驱动源。
当室外窗(11)打开的时候,外部的空气流入,流入的外部空气经过过滤器(21)净化后流入到室内。另外,室外窗(11)和室内窗(13)同时打开的时候,室外空气不经过过滤器(21),而是通过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的间隙可自然流入到室内侧。
另外,为了使齿条(28)能进入到外壳(14)的内部,过滤器(21)和风扇(23)并没安装在外壳(14)下侧整个部位上,过滤器(21)或者风扇(23)从齿条(28)进入的位置上撤销或减少。
图8是本发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室外窗(11)被齿条(28)推动,故开启端(27)向室外侧移动。由于室外窗(11)被推开,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开启端(27)和外壳(14)之间的间隙流入到室内。另外,也可以运转风扇(23),通过开启端(27)和外壳(14)之间的间隙强制吸入空气,而且也可以打开室内窗(13),使空气自然流入到室内。
图9是扩大图7中空气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由于风扇(23)旋转时产生压差,可吸入空气。更具体地说,空气从吸入部(16)流入,并经过过滤器(21)的过滤之后,通过排出导向(15)流入到室内。
流入到吸入部(16)里的空气是通过室内窗(13)流入的室内空气或者通过室外窗(11)流入的空气。
图中的箭头是空气被风扇(23)推动的流动方向。
图10是本发明外壳下侧部的外壳下外观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外壳(14)、流动导向(22)、风扇(23)、排出导向(15)。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吸入格栅(161)、凹陷部(141)、驱动电机(231)、排出格栅(151);吸入格栅(161)形成吸入口(16),凹陷部(141)可使吸入格栅(161)和过滤器(21)安装在外壳(14)内部,驱动电机(231)驱动风扇(23),排出格栅(151)在排出导向(15)的前面具备有多个,引导空气排出的方向。而且,风扇(23)使用贯流风扇,通过位于风扇左右两侧的吸入部(16)吸入外部空气。
由于风扇(23)旋转而产生压差,空气通过吸入格栅(161)流入。而且,流入的空气经过过滤器(21)时,过滤空气中含有的灰尘颗粒,然后通过排出格栅(151)排出到室内。
如图所示,由于风扇(23)使用左右长度很长的贯流风扇,空气通过外壳(14)下侧的整个长度可顺畅排出。
图11a至图11c是本发明各种换气状态示意图。
如图11a所示,室内窗(13)向室内侧移动而被打开;由于开启端(27)向室外侧移动,室外窗(11)也被打开。如上所述,当室内侧的室内窗(13)和室外侧的室外窗(11)同时打开的时候,室外的空气能自由流入到室内,而且室内的空气也自由排出到室外。其结果,当室外和室内开放的时候,两者间出现自由的空气流动。因此,这种状态称之为“室外自然换气运转”。
这种状态是在外面空气清新或室外空气好的时候可以采用,因此在像春天或秋天,天气好的时候采用这种状态。
如上所述,在室内窗(13)和室外窗(11)全部打开的状态下,打开百叶窗(12),使几乎全部的太阳光进入到室内。
如附图11b所示,室内窗(13)关闭,室外窗(11)已打开。此时,室外空气不能直接进入到室内,但是可以经过风扇(23)和过滤器(21)流入到室内。即,室外空气被风扇(23)强制流动,通过吸入部(16)流入;流入的空气在过滤器(21)过滤后通过排出导向(15)流入到室内。因此,这种状态称之为“室外强制换气运转”。
采用这种状态时室外空气不好。在煤尘严重的城市中心,当不可以直接从室内引入外部空气,而是通过过滤器过滤室外空气中的异物质后引入室内时采用这种状态。
如附图11c所示,室内窗(13)打开,室外窗(11)关闭。此时,室外空气不仅不能直接进入到室内,而且经过风扇(23)和过滤器(21)之后也不能进入到室内。在室内窗打开的状态下,只有室内空气可以通过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的间隙流动。即,室内空气被风扇(23)强制流动,通过吸入部(16)流入。此时,流入的空气可通过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的间隙流入。然后,通过吸入部(16)流入的空气在过滤器(21)过滤污染物后,通过排出导向(15)可流入到室内。通过排出导向(15)流入到室内的空气是过滤污染物之后的空气,故可增加用户的舒适感。因此,这种状态称之为“室内强制清新运转”
当室外空气不好,而且室内空气中污染物也不少,需要过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后重新排出到室内的时候采用这种状态。另外,在室外空气温度过低或过高的冬天和夏天,首选这种运转状态。
而且,构成排出导向(15)的各个扇叶呈非水平弯曲,在“室内强制清新运转”状态下,使空气在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的空间顺畅的流动,而且防止通过排出导向(15)排出的清新空气直接向过滤器(21)流动。即,以外壳(14)为基准,上侧排出导向的各扇叶向上侧弯曲,下侧排出导向的各扇叶向下侧弯曲。
以上所图示的实施例,只具备转换室外和室内空气的功能,因此有不能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缺点。
图12至图20是为克服所述缺点,图示本发明思想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思想的另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空气温度及湿度的空气调节装置。
图12中,本发明另一实施形态是高楼“一拖多”空气调节装置形态,用一个或二个室外机运转多个室内机的空气调节系统应用在原发明窗式空气调节装置上。因此,建筑物上至少设置一个以上室外机(11),而且冷媒在室外机(11)里热交换后,经过冷媒流路(31)流入到各个窗式空气调节装置里。另外,为了向个别空气调节装置里供给适量的冷媒,在个别空气调节装置的入口端上设有分配器(32)。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具备换气功能之外,还增加了空气调节功能。譬如,增加了调节空气温度的功能。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如图所示,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相同,包括百叶窗(12)、室外窗(11)、室内窗(13)。这些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或大同小异,因此在这里省略了对它的具体说明。
只是,在本发明另一实施形态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上,增加设置了热交换器(33)和膨胀阀(60),热交换器(33)和膨胀阀(60)利用通过冷媒流路(31)供给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即,冷媒在室外机(30)压缩以及冷凝,然后通过冷媒流路(31)流入到室内侧空气调节装置里,然后在膨胀阀(60)膨胀并在热交换器(33)进行热交换。膨胀阀(60)不必一定设置在图示的位置上,可以设置在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别的部位上。
由于具备上述结构,通过吸入部(16)和过滤器(21)吸入的空气,不仅在过滤器(21)过滤异物质,而且在热交换器(33)冷却或加热而调节温度之后流入到室内。
图14是图13中“A”部分的扩大图,图示出吸入部(16)、过滤器(21)以及位于过滤器(21)下侧的热交换器(33)。空气在热交换器(33)加热或者冷却之后通过排出导向(15)排出,因此还可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由于热交换器(33)两端向下侧折曲形成,可使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接水结构顺利排出到外部。另外,流入到热交换器(33)里的冷媒,在热交换器(33)蒸发之前,在膨胀阀(60)经过膨胀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只有在必需打开室内窗(13)或者室外窗(11)时,才能运转空气调节装置,因此有不方便的缺点。
图15是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又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只在空气调节部形成单独的吸入口。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第1吸入流路(42)、前面门(41)、前面过滤器(44)、过滤器支撑座(45);第1吸入流路(42)在空气调节部(70)前面的机壳(43)加工形成,并由多个孔形成;前面门(41)位于第1吸入流路(42)前面;前面过滤器(44)位于机壳(43)后面的前部;过滤器支撑座(45)支撑前面过滤器(44)。
而且,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吸入部(16)、上面过滤器(46);吸入部(16)在外壳(14)的下侧形成有第2吸入流路(47);上面过滤器(46)位于吸入部(16)下侧面。
另外,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热交换器(33)、膨胀阀(60);热交换器(33)调节通过前面过滤器(44)和上面过滤器(46)流入的空气温度;膨胀阀(60)可使流入到热交换器(33)里的冷媒膨胀。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应该还具备强制流动空气的风扇(50)和流路导向(49)。
更具体地说,前面门(41)是可自由开闭的状态,下侧端与机壳(43)铰链结合而能转动。另外,前面过滤器(44)和上面过滤器(46)可使用以上述多种状态的过滤器。
更具体地说,热交换器(48)应具备覆盖前面过滤器(44)排出部和上面过滤器(46)排出部整个面的大小。
具体说明所述实施例的运转,由风扇(50)产生压差,因此空气通过吸入部(16)和上面过滤器(46)以及机壳(43)和前面过滤器(44)同时吸入。吸入的空气在热交换器(48)热交换后通过排出导向(51)排出到室内。
图1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空气调节部如图16所示,包括具有吸入流路(42)的机壳(43)、在机壳(43)前面与机壳(43)下端铰链结合的前面门(41)、位于前面门(41)下侧的排出导向(51)、由过滤器支撑座(45)支撑的前面过滤器(44)、支持风扇(50)的风扇支持区(54)、与风扇(50)向长度方向连接结合而旋转风扇(50)的风扇驱动电机(52)(未图示)、风扇(50)运转时使空气顺畅地流动的流路导向(49)、位于风扇(50)的前面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48)。
另外,过滤器支撑座(45)支撑前面过滤器(44),而且还分隔设有热交换器的内部空间和室内空间。因此,过滤器支撑座(45)可防止热交换后的空气逆流到室内侧,故具有可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功能。
另外,热交换器(48)从膨胀阀(61)导入冷媒,进行热交换,并且还具有所设的接水结构,使冷凝水排出。
此外,虽然没有图示,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方向指示栅、排出冷凝水的排水泵;方向指示栅位于排出导向内部,调整排出空气的方向。
图17至图20是各自图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驱动状态。
图17示出“室外自然换气运转”状态,是室内窗(13)和室外窗(11)全都打开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可自由换气的状态,故空气调节部(70)不会进行强制运转,使室外空气可自由出入室内。
图18示出“室外强制空气调节运转”状态,是室内窗(13)关闭、室外窗(11)打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时室内空气不能流入,室外空气通过第2吸入流路(47)和吸入部(16)流入,尤其风扇(23)(50)和热交换器(33)(48)强制运转,因此从室外强制吸入空气而进行换气,并且可调节流入的空气温度。
另外,也可以停止运转热交换器(33)(48),只运转风扇(23)(50),从室外侧强制吸入空气而进行换气。这种运转状态跟上述说明的“室外强制空气调节运转”状态类似。
在“室外强制空气调节运转”状态下,虽然热交换器(33)(48)没有运转,但从室外吸入的外部空气在过滤器过滤,因此可使室内的空气清新,且可增加用户的舒适感.
另外,在“室外强制空气调节运转”状态下,打开空气调节部(70)前面的前面门(41),可使室内空气通过第1吸入流路(42)流入。只是,附图中示出前面门(41)关闭的状态。
图19示出“室内强制空气调节运转”状态,是室内窗(13)打开、室外窗(11)关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时室外空气不能流入,室内空气通过第2吸入流路(47)和吸入部(16)流入,尤其风扇(23)(50)和热交换器(33)(48)进行强制运转,因此从室内强制吸入空气,进行空气调节。
另外,热交换器(33)(48)停止运转,而且只运转风扇(23)(50),因此从室内强制吸入空气而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这种运转状态与上述说明的“室内强制清新运转”状态类似。
在“室内强制空气调节运转”状态下,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在过滤器过滤,因此可使室内的空气清新,且可增加用户的舒适感。
而且,在“室内强制空气调节运转”状态下,打开空气调节部(70)前面的前面门(41),可使室内空气通过第1吸入流路(42)流入。
图20是示出又一“室内强制空气调节运转”状态的不同运转状态的图面,关闭室内窗(13)和室外窗(11)后打开前面门(41),因此只从第1吸入流路(42)吸入室内空气。此时的运转状态可看作与普及型窗式空调相同的状态,但是室内窗(13)和室外窗(11)全都关闭,因此具有可降低外部噪音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括位于窗框内周面的外壳,风扇,分别位于建筑物外墙的内侧和外侧的室内窗和室外窗,其中所述室外窗和室内窗均能自由开放,其特征在于外壳支撑室外窗和室内窗,还包括导向,滑片,所述导向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外壳两侧的内面,所述滑片的一端安装在导向上,另一端与室内窗连接以支撑室内窗的变位状态,外壳上下两侧边上各自设有向外壳内部强制吸入空气、并从外壳前面排出空气的所述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扇分别位于外壳下侧和上侧的角落,或者只位于外壳下侧和上侧中的一个角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扇从外壳一角落形成在整个长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扇是贯流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内侧面设有吸入空气的吸入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前面设有排出空气的排出格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扇排出的空气经排出导向从外壳到室内窗的反方向排出,防止排出的空气向室内窗回流。
8.一种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括位于窗框内周面的外壳,风扇,分别位于建筑物外墙的内侧和外侧的室内窗和室外窗,其中所述室外窗和室内窗均能自由开放,其特征在于外壳支撑室外窗和室内窗,还包括导向,滑片,所述导向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外壳两侧的内面,所述滑片的一端安装在导向上,另一端与室内窗连接以支撑室内窗的变位状态,外壳上下两侧边上各自设有向外壳内部强制吸入经过室外窗和室内窗的空气、并从外壳前面排出空气的所述风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扇是位于外壳下侧和上侧,并形成在整个长度上的贯流风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上下两侧边上各自设有经过室外窗和室内窗中的某一个向外壳内部强制吸入空气、并从外壳前面排出空气的所述风扇。
CNB2004100192135A 2004-05-09 2004-05-09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95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192135A CN100572953C (zh) 2004-05-09 2004-05-09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192135A CN100572953C (zh) 2004-05-09 2004-05-09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3791A CN1693791A (zh) 2005-11-09
CN100572953C true CN100572953C (zh) 2009-12-23

Family

ID=35352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1921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953C (zh) 2004-05-09 2004-05-09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295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0037A (zh) * 2020-12-31 2021-04-27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基于伯努利效应的隐式加温换气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3791A (zh) 2005-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03801B1 (ko) 창문형 스마트 환기청정기
KR100617085B1 (ko) 초박형 환기장치
CN103307696B (zh) 节能型窗台嵌入式空气换气机
CN111895509A (zh) 一种空调的室内机及空调
CN107560050A (zh) 室内湿度调节装置及窗
KR20070095575A (ko) 창문형 공조장치
CN104896644A (zh)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CN100572953C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CN1693785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CN111549899B (zh) 一种房屋通风系统
KR20060098281A (ko) 환기시스템
CN1693786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KR20050055316A (ko) 창문형 공조장치
CN210485895U (zh) 一种新型带滤网净化并可调节新风、回风风量的新风空调
CN1693784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693789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KR100604476B1 (ko) 창문형 공조장치
CN100513907C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100604478B1 (ko) 창문형 공조장치
CN218722035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热回收空气处理机组
CN1693787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KR100934897B1 (ko) 창문형 공조장치
KR100604008B1 (ko) 창문형 공조장치
KR200345323Y1 (ko) 창문형 공조장치
KR100577479B1 (ko) 창문형 공조장치 및 그 공조 장치가 이용되는 공조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