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0980C -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方法及实现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方法及实现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0980C
CN100570980C CN 200710077307 CN200710077307A CN100570980C CN 100570980 C CN100570980 C CN 100570980C CN 200710077307 CN200710077307 CN 200710077307 CN 200710077307 A CN200710077307 A CN 200710077307A CN 100570980 C CN100570980 C CN 1005709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sharing
divider resistance
curren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773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4811A (zh
Inventor
王仕城
吴壬华
李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uoyi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OYING ELECTRICAL TECH Co Ltd BEIJING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OYING ELECTRICAL TECH Co Ltd BEIJING,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OYING ELECTRICAL TECH Co Ltd BEIJING
Priority to CN 2007100773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0980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54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4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09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098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方法及实现电路,该实现电路包括多路电源输出端、均流变压电路、回馈电子负载;所述多路电源输出端分别通过所述均流变压电路并联到相应直流母线上,再经过相应的回馈电子负载回馈电网。该方法采用boost升压均流变压回路,通过数字控制技术进行独立均流控制,将开关电源的多路不同输出电压变换为一路或少数几路电压,然后并联至相应的直流母线上,再通过通用的DC/AC回馈型电子负载回馈电网。该实现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回馈效率高。同时其实现电路设定准确、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方法及实现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源老化能量回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方法及实现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日益恶化,我们对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老化过程中的能量回馈则是绿色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开关电源的老化,如果用纯阻性老化,那将是能量的巨大浪费,也是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大批量、大功率电源的制造上,这种浪费尤其明显。目前的大部分老化还是采用纯阻性老化,而对于老化的能量回馈问题,已经有一些解决方案,但都无一例外的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局限性。
现有的开关电源老化能量回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通信电源的老化能量回馈
如图1所示,对于通信电源的老化能量回馈,其方法比较简单,也很容易实现。因为通信电源是单路输出(48V),且功率一般都比较大(几千瓦)。更重要的是通信电源都自带并联系统,所以很容易实现整机并联后再逆变回馈。
这种能量回馈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方便,回馈效率高。目前主流的通信电源厂商一部分已经采用了这种能量回馈方式。但这种能量回馈的缺点是需要每个模块自带并联功能,并且只对单一输出的大功率电源有效。如果对于多路输出,模块本身又没有并联功能的回馈,这种方式就失去了作用。
二、单对单的能量回馈
如图2所示,这种能量回馈的方式应用对象是单一输出,其功率不大(300瓦左右)。其回馈的基本思路是对每个模块进行DC-DC变换,再统一逆变回馈电网。
这种能量回馈的方式思路简单,目前已经在服务器的电源老化过程中试用。但是实现起来却是非常复杂,由于每个模块都需要相应的DC/DC对应,所以从老化柜到逆变模组间就需要大量复杂的连接线,不仅实现起来不方便,成本也比较昂贵。而且此种回馈方式只对应于单路输出,对于多路输出,例如等离子电视电源其输出多达十几路,其连接会变的极其复杂而无法实现,成本也会剧增。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方法及实现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能量回馈方法,采用boost升压均流变压回路,通过数字控制技术进行独立均流控制,将开关电源的多路不同输出电压变换为一路或少数几路电压,然后并联至相应的直流母线上,再通过通用的DC/AC回馈型电子负载回馈电网。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能量回馈的实现电路,包括多路电源输出端、均流变压电路、回馈电子负载;所述多路电源输出端分别通过所述均流变压电路并联到相应直流母线上,再经过相应的回馈电子负载回馈电网。
其中,将所述多路电源输出端中的一路或几路电源输出端先通过均流变压电路并联到中间直流母线上,再通过第二级的均流变压电路与所述多路电源输出端中的其它电源输出端一起并联到最终直流母线上,后经过一路回馈电子负载回馈电网。
其中,所述均流变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电感(L1)、MOS管(Q1)、单片机(U1)、电流采样电阻(Rs)、运放(U2)、二极管(D1);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二分压电阻(R2)串联后并联在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二分压电阻(R2)的中点与单片机(U1)的第一A/D采样管脚相连;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的正向相连,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单片机(U1)的PWM信号端相连,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1)的第二A/D采样管脚相连,其输入端与电流采样电阻(Rs)的一端相连后再联接在MOS管(Q1)的源极,所述电流采样电阻(Rs)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的反向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其阴极与直流母线的正极相连。
其中,所述均流变压电路还包括第三分压电阻(R3)、第四分压电阻(R4);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3)与第四分压电阻(R4)串联后并联在直流母线上,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3)与第四分压电阻(R4)的中点与单片机(U1)的第三A/D采样管脚相连。
本发明采用boost升压(也可以是buck降压或buck/boost升降压等回路形式)均流变压回路(Constant Current Variable Voltage.以下简称C.C.V.V),通过数字控制技术进行独立均流控制,将开关电源的多路不同输出电压变换为一路或少数几路电压,然后并联至相应的直流母线上,再通过通用的DC/AC回馈型电子负载回馈电网。该实现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而且回馈效率高。同时其实现电路设定准确、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通信电源老化能量回馈原理图;
图2为现有的单对单的能量回馈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均流变压电路控制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均流变压电路的实现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采用boost升压(也可以是buck降压或buck/boost升降压等回路形式)均流变压回路(Constant Current Variable Voltage.以下简称C.C.V.V),通过数字控制技术进行独立均流控制,将开关电源的多路不同输出电压变换为一路或少数几路电压,然后并联至相应的直流母线上,再通过通用的DC/AC回馈型电子负载回馈电网。
此种方法有效的回避了能量回馈的逆变器输入范围窄的问题,所以能够适用于各种多路输出的开关电源。同时还可以减少直流母线种类和DC/AC回馈型电子负载的种类,起到降低系统总成本和提高可靠性的作用。另外,我们还通过改变直流母线的电压等级进一步拓宽能量回馈的输入电压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发明进一步理解,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3所示实施例为平板电视电源的等离子电视(PDP)电源,等离子电视(PDP)电源是典型的多路输出电源,其输出路数一般在6到12路不等。我们以6路输出为例说明。假设电源共有210V,60V,24V,12V,15V和5V六个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出(Vout1~Vout6)。由于每路输出电压都不一样,所以不能直接并联。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均流变压电路(C.C.V.V)后,210V和60V可并联至220V直流母线,24V,15V,12V,5V可并联至24V直流母线。然后再经过回馈电子负载回馈电网。多个被老化电源的输出均可采用这种方式并联至直流母线进行均流老化。
当然,有时候为了减少DC/AC回馈电子负载的输入电流,我们会刻意提高母线的电压。如图3所示,我们可以把24V母线提高至28V母线或者48V母线,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DC/AC回馈电子负载的输入电流。
而且,有时候我们为了节约DC/AC回馈电子负载的个数,我们会采用中间母线的方式,如图4所示。我们还以上述等离子电视(PDP)电源为例,我们可以先把5V,12V,15V,24V先通过均流变压电路(C.C.V.V)并联到中间母线48V母线上,然后再通过第二级的均流变压电路(C.C.V.V)并联到最终母线220V母线上,这样所有输出只共用一根母线,也就只需要一路220V的DC/AC回馈电子负载即可,这样不仅连接简单,而且成本大大降低。
上述均流变压电路(C.C.V.V)的控制原理如图5所示,其中Vdc为电压采样,Idc为电流采样,Iref为电流给定。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信号进入单片机后,通过内部电流数字PI调节器和PWM控制方式控制boost回路开关管的导通占空比,实现电流闭环恒流控制。
具体的均流变压电路(C.C.V.V)的实现电路如图6所示。所述均流变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电感L1、MOS管Q1、单片机U1、电流采样电阻Rs、运放U2、第三分压电阻R3、第四分压电阻R4、二极管D1;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二分压电阻R2串联后并联在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二分压电阻R2的中点与单片机U1的第一A/D采样管脚相连;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的正向相连,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单片机U1的PWM信号端相连,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1的第二A/D采样管脚相连,其输入端与电流采样电阻Rs的一端相连后再联接在MOS管Q1的源极,所述电流采样电阻Rs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的反向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其阴极与直流母线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3与第四分压电阻R4串联后并联在直流母线上,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3与第四分压电阻R4的中点与单片机U1的第三A/D采样管脚相连。
图6中,电源的输出电压通过分压电阻R1,R2分压后送入单片机U1的A/D采样管脚。Rs为电流采样电阻,其电流采样信号通过运放U2进行比例放大和滤波后送入单片机U1的A/D采用管脚。单片机通过数字PI控制计算后生成控制Q1的PWM信号,最后达到控制输入电流的功能。单片机还可通过分压电阻R3,R4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监视,如果母线电压出现异常将进行报警并停止工作。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适合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方法及实现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能量回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boost升压均流变压回路,通过数字控制技术进行独立均流控制,将开关电源的多路不同输出电压变换为一路或少数几路电压,然后并联至相应的直流母线上,再通过通用的DC/AC回馈型电子负载回馈电网。
2、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能量回馈的实现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电源输出端、均流变压电路、回馈电子负载;所述多路电源输出端分别通过所述均流变压电路并联到相应直流母线上,再经过相应的回馈电子负载回馈电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能量回馈的实现电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路电源输出端中的一路或几路电源输出端先通过均流变压电路并联到中间直流母线上,再通过第二级的均流变压电路与所述多路电源输出端中的其它电源输出端一起并联到最终直流母线上,后经过一路回馈电子负载回馈电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能量回馈的实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变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电感(L1)、MOS管(Q1)、单片机(U1)、电流采样电阻(Rs)、运放(U2)、二极管(D1);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二分压电阻(R2)串联后并联在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二分压电阻(R2)的中点与单片机(U1)的第一A/D采样管脚相连;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的正向相连,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单片机(U1)的PWM信号端相连,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1)的第二A/D采样管脚相连,其输入端与电流采样电阻(Rs)的一端相连后再联接在MOS管(Q1)的源极,所述电流采样电阻(Rs)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的反向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其阴极与直流母线的正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能量回馈的实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变压电路还包括第三分压电阻(R3)、第四分压电阻(R4);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3)与第四分压电阻(R4)串联后并联在直流母线上,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3)与第四分压电阻(R4)的中点与单片机(U1)的第三A/D采样管脚相连。
CN 200710077307 2007-09-19 2007-09-19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方法及实现电路 Active CN10057098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77307 CN100570980C (zh) 2007-09-19 2007-09-19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方法及实现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77307 CN100570980C (zh) 2007-09-19 2007-09-19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方法及实现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4811A CN101154811A (zh) 2008-04-02
CN100570980C true CN100570980C (zh) 2009-12-16

Family

ID=39256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77307 Active CN100570980C (zh) 2007-09-19 2007-09-19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方法及实现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098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6733A (zh) * 2010-05-06 2010-09-08 苏州元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能将负载电能回馈电网的系统
CN101944748A (zh) * 2010-09-21 2011-01-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多路并联电能回馈电网式节能电子负载
KR20130044783A (ko) * 2011-10-24 2013-05-0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계통 연계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계통 연계 시스템 및 이의 계통 연계 방법
CN102983764B (zh) * 2012-11-14 2015-03-25 陆东海 多路输入回馈式电子负载系统
CN106300985A (zh) * 2015-06-01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输入电流的均流方法及电路
CN105425170A (zh) * 2015-12-09 2016-03-23 浙江榆阳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老化负载
CN106961223B (zh) * 2016-01-08 2020-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整流器的均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741537B (zh) * 2017-08-23 2020-04-14 广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馈式电子负载测试系统的计算方法
CN109752666B (zh) * 2017-11-01 2022-07-26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共阳极电子负载拓扑结构和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039090A (zh) * 2018-09-03 2018-1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器、空调以及采用直流电向控制器供电的方法
CN109459710B (zh) * 2018-12-29 2020-11-17 四川太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回馈自动并网电子负载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4811A (zh) 2008-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0980C (zh)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方法及实现电路
CN102946194B (zh) 一种高增益交错并联升压型变换器
CN105553266B (zh) 一种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05119482A (zh) 单电感多输出的升降压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10041650U (zh) 一种非隔离型高增益三端口变换器
CN106981987B (zh) 一种基于开关电容电感的直流升压变换器及系统
CN109980918B (zh) 一种反向耦合高增益升压Cuk电路及其模糊控制方法
Gorji et al. Double-input boost/Y-source DC-DC converter for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CN102611355A (zh) 一种光伏阵列汇流箱
CN103904891A (zh) 一种双输入buck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系统
CN103269157A (zh) 双向双输入sepic直流变换器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113098271A (zh) 基于开关电容的高增益三端口dc-dc变换器
CN111342665A (zh) 一种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12168A (zh) 双向双输入zeta直流变换器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Kumar et al. A battery integrated three‐port bidirectional charger/discharger for light electric vehicles with G2V and V2G power flow capability
CN102497102B (zh) 宽输出范围的同步降压-升压型dc-dc转换电路
CN201113457Y (zh)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宽范围能量回馈电路
CN104038056A (zh) 一种双输入buck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系统
CN103346670A (zh) 双向双输入zeta/sepic直流变换器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103390999A (zh) 双向双输入buckboost直流变换器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203745937U (zh) 一种多路电源任意电流分配装置
CN103296879A (zh) 双向双输入cuk直流变换器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101630900B (zh) 用于单电感多路输出系统的控制电路
CN102545637B (zh) 升降压式副边调整三端口直流变换器
CN110611425A (zh) 一种基于串并联Boost变换器的均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0, Beijing,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51, Shen Chang building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two floor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OARI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INRY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Beijing,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51, Shen Chang building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two floor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OARI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INRY TECHNOLOGIE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th Floor, Block A, Incubation Building, No. 7 Fengxian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oyi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INRY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Beijing,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51, Shen Chang building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two floor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OARI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INRY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