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8844C - 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8844C
CN100568844C CNB200710165118XA CN200710165118A CN100568844C CN 100568844 C CN100568844 C CN 100568844C CN B200710165118X A CNB200710165118X A CN B200710165118XA CN 200710165118 A CN200710165118 A CN 200710165118A CN 100568844 C CN100568844 C CN 10056884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t
node
loop network
professional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1651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0479A (zh
Inventor
王振宇
董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B2007101651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68844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50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0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88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8844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包括:在环形网络中的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第一连接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将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分别朝向彼此进行倒换,将倒换后承载第一连接上子波长业务的连接作为第一连接的保护连接;在环形网络中的除了第一连接之外的两个节点之间的第二连接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将第二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分别朝向彼此进行倒换;在对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进行倒换后,如果环形网络中的子波长业务无法实现,则通过将无法实现的子波长业务两端的节点针对无法实现的子波长业务的端口关闭来进行阻错。通过使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子波长业务粒度的通道共享保护倒换和相应的错连阻错。

Description

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采用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的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squelching/prevent misconnections)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光传输网络中,环形网络结构以其良好的自愈存活能力已经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同。随着环形网络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两纤通道共享环形网络保护技术以其倒换快捷、网络波长利用率高等特点,已经在光通讯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对于目前业界的通道共享环形网络保护的技术实现和应用而言,由于所对应的环形网络承载的业务粒度上主要为波长业务(一个波长的带宽容量只分配给一个业务),所以环形网络保护倒换所对应的资源粒度也同样对应波长粒度,对应的保护倒换操作也就直接在波长业务的上、下路节点实现倒换即可。
然而,随着光网络应用中越来越多的承载子波长汇聚业务,基于充分利用传输网络提供的物理带宽的目的,如图1所示,对于同一波长的容量通过子速率汇聚方式同时承载多个低带宽的子速率业务,但是由于同一波长承载的多个子波长业务的上、下路节点可以互不相同,这样倒换操作就不能简单的在业务波长的上、下路节点倒换的方式实现了。
对于通道共享环形网络保护的业务阻错的处理方式,业界目前大多数是根据现有行业标准。首先,根据环形网络业务在环形网络中的分布情况判断出业务在倒换发生后是否可能出现错连情形;然后,通过关断业务发送端设备的方式实现业务阻错处理,这种错连阻错方式对于环形网络承载业务的粒度为波长级别的情形比较适用,但是对于环形网络所承载业务的粒度为子波长级别(即,一个波长容量可以同时承载多个业务)的情形就不能适用了,主要原因在于:
一方面,同一波长中承载的多个子波长业务的分布情况(主要指的是业务在环形网络中的上路节点、下路节点)可能不同(例如,可以是图3中所示的情况),这样从每个业务的角度对是否需要阻错的判断结果也就会各不相同,所以需要针对每个子波长业务的分布分别进行阻错处理,而这是目前所无法实现的;
另一方面,由于在同一波长中并行传送的多个子波长业务发送端共用的是同一个上路发送激光器设备,这样也就不能通过直接关断上路发送设备的方式实现某个子波长业务的阻错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案,该方案可支持子波长业务粒度的通道共享环形网络保护倒换和阻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
该方法包括:在环形网络中的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第一连接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将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分别朝向彼此进行倒换,将倒换后承载第一连接上子波长业务的连接作为第一连接的保护连接;在环形网络中的除了第一连接之外的两个节点之间的第二连接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将第二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分别朝向彼此进行倒换;在对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进行倒换后,如果环形网络中的子波长业务无法实现,则通过将无法实现的子波长业务两端的节点针对无法实现的子波长业务的端口关闭来进行阻错。
在对第一连接和/或第二连接进行倒换之前,进一步包括:对环形网络中每个节点的自动保护倒换控制器配置保护组信息。
其中,保护组信息包括保护类型、返回方式、等待恢复设置、环形网络节点组网拓扑信息、自动保护倒换检测单板、自动保护倒换执行单板的物理地址端口信息、保护组涉及的业务信息模型。
此时,业务信息模型是环形网络中各个子波长业务在环形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上的分布状态。并且,在指定的基准波长方向下,当环形网络中各个子波长业务在环形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存在任一子波长上路,并且不存在任一子波长下路和直通的情况下,节点的状态为上路;当环形网络中各个子波长业务在环形网络中的节点存在任一子波长下路,并且不存在任一子波长上路和直通的情况下,节点的状态为下路;当环形网络中各个子波长业务在环形网络中的节点同时存在任一子波长上路和任意子波长下路、或者同时存在任一子波长上路和任意子波长直通、或者同时存在任一子波长下路和任意子波长直通的情况下,节点的状态为上下路。
此外,在该方法中,根据包括节点状态的保护组信息来判断需要倒换的节点、以及需要阻错的节点,并由自动保护倒换控制器执行倒换。
并且,对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进行倒换的方式为:将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朝向彼此的通道倒换为朝向其本身的通道。
另外,对第二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进行倒换的方式为:将第二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朝向彼此的通道倒换为朝向其本身的通道。在进行阻错时,关闭无法实现的子波长业务两端节点的接收设备中对应于无法实现的子波长业务的业务解汇聚的下路端口。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基于子波长业务粒度的通道共享保护倒换和相应的错连阻错。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两纤通道共享环网中波长承载子波长业务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纤通道共享环网承载子波长业务分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的处理实例的流程图;
图5是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的环形网络的构造实例1的示意图;
图6是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的环形网络的构造实例2的示意图;以及
图7是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的环形网络的构造实例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包括:步骤S202,在环形网络中的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第一连接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将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分别朝向彼此进行倒换,将倒换后承载第一连接上子波长业务的连接作为第一连接的保护连接;步骤S204,在环形网络中的除了第一连接之外的两个节点之间的第二连接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将第二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分别朝向彼此进行倒换;步骤S206,在对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进行倒换后,如果环形网络中的子波长业务无法实现,则通过将无法实现的子波长业务两端的节点针对无法实现的子波长业务的端口关闭来进行阻错。
在对第一连接和/或第二连接进行倒换之前,进一步包括:对环形网络中每个节点的APS控制器配置保护组信息。
这里说的保护组的含义是指对一个节点内的某一类型的保护配置的自身属性、涉及单板的地址和端口的统称。保护组信息包括保护类型、返回方式、等待恢复设置、环形网络节点组网拓扑信息、APS检测单板、APS执行单板的物理地址端口信息、保护组涉及的业务信息模型。
上述业务信息模型是指环形网络所包含的各个节点的业务操作类型(业务在当前节点的上路、下路和直通状态),即,环形网络中各个子波长业务在环形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上的分布状态。考虑环形网络承载的工作业务一般是双向的,因此以某一波长方向(环形网络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这里两个方向的工作波长不一定是同一波长)的业务为基准定义(业务在当前节点的上路、下路和直通状态情况)。在指定的基准波长方向下,当环形网络中各个子波长业务在环形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存在任一子波长上路,并且不存在任一子波长下路和直通的情况下,节点的状态为“上路(Add)”;当环形网络中各个子波长业务在环形网络中的节点存在任一子波长下路,并且不存在任一子波长上路和直通的情况下,节点的状态为“下路(Drop)”;当环形网络中各个子波长业务在环形网络中的节点同时存在任一子波长上路和任意子波长下路、或者同时存在任一子波长上路和任意子波长直通、任一子波长下路和任意子波长直通的情况下,节点的状态为“上下路(AddDrop)”。
此外,在该方法中,根据包括节点状态的保护组信息来判断需要倒换的节点、以及需要阻错的节点,并由自动保护倒换控制器执行倒换。
并且,对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进行倒换的方式为:将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朝向彼此的通道倒换为朝向其本身的通道。
对第二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进行倒换的方式与对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进行倒换的方式类似,即,将第二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朝向彼此的通道倒换为朝向其本身的通道。在进行阻错时,关闭无法实现的子波长业务两端节点的接收设备中对应于无法实现的子波长业务的业务解汇聚的下路端口。
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结合图3的举例进行描述。
在图3所示的环形网络的实例中,网络保护的每个波长中包含4个子波长,实线表示对应子波长承载业务,虚线表示对应子波长没有承载业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环形网络两个方向的工作波长并不是同一波长。
首先,确定环的顺时针环方向(方向箭头从左至右)为基准方向,来判断各个节点的业务操作类型。在A节点,所有子波长承载的业务都是上路的,不存在子波长承载的业务下路或者直通,所以节点A的业务操作类型定义为“上路(Add)”。在节点B,存在一个子波长承载的业务下路,其它两个子波长承载的业务直通,所以节点B的业务操作类型定义为“上下路(AddDrop)”。在节点C,存在一个子波长承载的业务上路和两个子波长业务直通,所以节点C的业务操作类型定义为“上下路(AddDrop)”。在节点D,存在两个子波长承载的业务直通,一个子波长承载的业务先下路、然后上路,所以节点D的业务操作类型定义为“上下路(AddDrop)”。在节点E,所有的子波长承载的业务都是直通的,不存在子波长承载的业务上路或者下路,所以节点E的业务操作类型定义为“直通(Pass)”。在F节点,所有子波长承载的业务都是下路的,不存在子波长承载的业务上路或者直通,所以节点F的业务操作类型定义为“下路(Drop)”。此外,在节点G,当前节点工作波长的子波长没有承载任何业务,由于这种情形不影响倒换处理,节点G的操作类型定义为“无业务”。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业务信息并不是具体针对环的工作波长的子波长所承载的某一条业务而言的,而是针对环的工作波长的所有子波长而言所承载业务的综合信息。
结合图4,在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倒换和阻错方法时,具体可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1),根据之前判断的结果,对每个节点处的APS控制器进行保护信息配置;
步骤(2),APS控制器实时监控所在环形网络节点的故障状态,当接收到网络故障上报的告警消息后启动环形网络的APS协议(遵循ITU G.841协议),每个节点结合上面步骤(1)中所述的节点业务操作类型信息,在单一跨段故障情形下依据在距离故障跨段最近的业务上、下路节点的故障相邻侧进行双端波长倒换的方式进行保护倒换;
步骤(3),对于环形网络多跨段情形下通道共享环形网络倒换的业务错连阻错处理,将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的波长环根据所包含子波长数目划分成多个子波长环,遵循ITU-T G.841协议的判定原则,在子波长环的业务分布信息基础上进行判定,对于需要阻错的子波长业务,通过关闭该子波长对应的接收端设备的业务解汇聚输出支路下路端口的方式实现。
下面将结合具体场景的实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实例1
在图5所示的两纤环网共享环网的波分复用光网络中,保护组涉及的环网工作波长通道承载的信号速率为STM-64帧格式,在每个节点通过子速率汇聚的方式可以同时承载4路STM-16帧格式的子波长业务信号。图中标明的子波长业务是以双向业务的形式来描述的,例如,业务T1表示节点A、B之间工作波长上承载的子波长1的双向业务。图中的标号①,②表示故障发生的先后顺序。
对于图5中所示的场景,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通过网管对网络中每个节点的APS控制器进行保护组信息配置。根据环网工作波长上承载的子波长业务分布情况确定环网中各个节点的业务操作类型为:节点A为“上路(Add)”;节点B、C、和D为“上下路(AddDrop)”;节点E为“直通(Pass)”;节点F为“下路(Drop)”;节点G为“无业务”;
第二步,APS控制器实时监控所在环网节点的故障状态,当接收到网络故障上报的告警消息后启动环网的APS协议(遵循ITUG.841协议),每个节点结合上面第二步描述的节点业务操作类型信息,依据在距离故障跨段最近的业务上、下路节点的故障相邻侧进行双端波长倒换的方式进行保护倒换。对于图4所示的环网保护示例,跨段AB(节点A和节点B之间的跨段)首先发生故障①后,通过发起和执行保护倒换协议确定倒换执行情况:节点A执行波长通道右侧(故障跨段AB的相邻侧)倒换,节点B执行波长通道左侧(故障跨段AB的相邻侧)倒换,也就是说,将原本从A传递到B的业务折回A,从另外一个方向到达B,同时将原本从B传递到A的业务折回B,从另外一个方向到达A,此时,另外一个方向可以称作相对于之前A和B之前的双向业务通道的保护通道;
随后,在跨段BC(节点B和节点C之间的跨段)发生故障②后,通过发起和执行保护倒换协议确定倒换执行情况:B节点由于两侧均发生故障,两侧均需要执行波长通道倒换等价操作为取消倒换操作;节点C执行波长通道左侧(故障跨段BC的相邻侧)倒换;
接下来,对于环网多跨段情形下通道共享环网倒换的业务错连阻错处理,将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的波长环根据所包含子波长数目划分成4个子波长环,遵循ITU-T G.841协议的判定原则,在子波长环的业务分布信息基础上进行判定:
(1)对于子波长号为1的子波长环来说,由于没有子波长业务受到故障影响可能发生错连,所以不需要业务阻错处理;
(2)对于子波长号为2的子波长环来说,由于子波长业务T1的工作通路和保护通路上均发生故障可能发生业务错连,所以需要分别在节点A和节点B关闭T1所代表的双向业务对应的接收设备的业务解汇聚的下路端口的方式实现业务错连阻错;
(3)对于子波长号为3的子波长环来说,由于受故障影响的子波长业务T4均是工作通道受到影响,所以不需要业务阻错处理;
(4)对于子波长号为4的子波长环来说,由于受故障影响的子波长业务T6均是工作通道受到影响,所以不需要业务阻错处理。
实例2
在图6所示的两纤环网共享环网的波分复用光网络中,与实例1类似,保护组涉及的环网工作波长通道承载的信号速率为STM-64帧格式,在每个节点通过子速率汇聚的方式可以同时承载4路STM-16帧格式的子波长业务信号。图6中标明的子波长业务是以双向业务的形式来描述的,例如,图6中的业务T1表示节点A、B之间工作波长上承载的子波长1的双向业务。图6中的标号①,②表示故障发生的先后顺序。
对于图6中所示的场景,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通过网管对网络中每个节点的APS控制器进行保护组信息配置。根据环网工作波长上承载的子波长业务分布情况确定环网中各个节点的业务操作类型为:节点A为“上路(Add)”;节点B,C,D为“上下路(AddDrop)”;节点E为“直通(Pass)”;节点F为“下路(Drop)”;节点G为“无业务”;
之后,APS控制器实时监控所在环网节点的故障状态,当接收到网络故障上报的告警消息后启动环网的APS协议(遵循ITU G.841协议),每个节点结合上面第二步描述的节点业务操作类型信息,依据在距离故障跨段最近的业务上、下路节点的故障相邻侧进行双端波长倒换的方式进行保护倒换;
对于图6所示的环网保护示例,跨段AB(节点A和节点B之间的跨段)首先发生故障①后,通过发起和执行保护倒换协议确定倒换执行情况:节点A执行波长通道右侧(故障跨段AB的相邻侧)倒换,节点B执行波长通道左侧(故障跨段AB的相邻侧)倒换。随后在跨段EF(节点E和节点F之间的跨段)发生故障②后,通过发起和执行保护倒换协议确定倒换执行情况:在距离故障跨段最近的业务上、下路节点分别为节点D和节点F,节点D执行波长通道右侧(故障跨段EF的相邻侧)倒换;节点F执行波长通道左侧(故障跨段EF的相邻侧)倒换;
然后,对于环网多跨段情形下通道共享环网倒换的业务错连阻错处理,将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的波长环根据所包含子波长数目划分成4个子波长环,遵循ITU-T G.841协议的判定原则,在子波长环的业务分布信息基础上进行判定:
(1)对于子波长号为1的子波长环来说,由于子波长业务T2的工作通路和保护通路上均发生故障可能发生业务错连,所以需要分别在节点C和节点F关闭T2所代表的双向业务对应的接收设备的业务解汇聚的下路端口的方式实现业务错连阻错;
(2)对于子波长号为2的子波长环来说,由于子波长业务T1的工作通路和保护通路上均发生故障可能发生业务错连,所以需要分别在节点A和节点B关闭T1所代表的双向业务对应的接收设备的业务解汇聚的下路端口的方式实现业务错连阻错;
(3)对于子波长号为3的子波长环来说,由于受故障影响的子波长业务T4均是工作通道受到影响,所以不需要业务阻错处理;
(4)对于子波长号为4的子波长环来说,由于子波长业务T6的工作通路和保护通路上均发生故障可能发生业务错连,所以需要分别在节点A和节点D关闭T6所代表的双向业务对应的接收设备的业务解汇聚的下路端口的方式实现业务错连阻错;由于子波长业务T7的工作通路和保护通路上均发生故障可能发生业务错连,所以需要分别在节点D和节点F关闭T7所代表的双向业务对应的接收设备的业务解汇聚的下路端口的方式实现业务错连阻错。
实例3
在图7所示的两纤环网共享环网的波分复用光网络中,类似地,保护组涉及的环网工作波长通道承载的信号速率为STM-64帧格式,在每个节点通过子速率汇聚的方式可以同时承载4路STM-16帧格式的子波长业务信号。图7中标明的子波长业务是以双向业务的形式来描述的,例如业务T1表示节点A、B之间工作波长上承载的子波长1的双向业务。图7中的标号①,②表示故障发生的先后顺序。
对于图7所示的场景,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将支持子波长通道共享环保护倒换的APS软件下载到传输系统节点的APS控制器内;
然后,通过网管对网络中每个节点的APS控制器进行保护组信息配置。根据环网工作波长上承载的子波长业务分布情况确定环网中各个节点的业务操作类型为:节点A为“上路(Add)”;节点B,C,D为“上下路(AddDrop)”;节点E为“直通(Pass)”;节点F为“下路(Drop)”;节点G为“无业务”;
之后,APS控制器实时监控所在环网节点的故障状态,当接收到网络故障上报的告警消息后启动环网的APS协议(遵循ITU G.841协议),每个节点结合上面第二步描述的节点业务操作类型信息,依据在距离故障跨段最近的业务上、下路节点的故障相邻侧进行双端波长倒换的方式进行保护倒换。对于图6所示的环网保护示例,跨段GA(节点G和节点A之间的跨段)首先发生故障①后,通过发起和执行保护倒换协议确定倒换执行情况:由于环网工作波长上没有任何任务受故障影响,所以故障相邻阶段G、A不需要执行任何倒换。随后在跨段CD(节点C和节点D之间的跨段)发生故障②后,通过发起和执行保护倒换协议确定倒换执行情况:在距离故障跨段最近的业务上、下路节点分别为节点C和节点D,节点C执行波长通道右侧(故障跨段CD的相邻侧)倒换;节点D执行波长通道左侧(故障跨段CD的相邻侧)倒换。
第四步,对于环网多跨段情形下通道共享环网倒换的业务错连阻错处理,将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的波长环根据所包含子波长数目划分成4个子波长环,遵循ITU-T G.841协议的判定原则,在子波长环的业务分布信息基础上进行判定:
(1)对于子波长号为1的子波长环来说,由于子波长业务T2的工作通路和保护通路上均发生故障可能发生业务错连,所以需要分别在节点C和节点F关闭T2所代表的双向业务对应的接收设备的业务解汇聚的下路端口的方式实现业务错连阻错。
(2)对于子波长号为2的子波长环来说,由于没有子波长业务受到故障影响可能发生错连,所以不需要业务阻错处理。
(3)对于子波长号为3的子波长环来说,由于子波长业务T4的工作通路和保护通路上均发生故障可能发生业务错连,所以需要分别在节点A和节点F关闭T4所代表的双向业务对应的接收设备的业务解汇聚的下路端口的方式实现业务错连阻错。
(4)对于子波长号为4的子波长环来说,由于子波长业务T6的工作通路和保护通路上均发生故障可能发生业务错连,所以需要分别在节点A和节点D关闭T6所代表的双向业务对应的接收设备的业务解汇聚的下路端口的方式实现业务错连阻错;由于子波长业务T7仅仅是保护通道受到故障影响,所以不存在可能错连,也就不需要阻错处理。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基于子波长业务粒度的通道共享保护倒换和相应的错连阻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环形网络中的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第一连接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分别朝向彼此进行倒换,将倒换后承载所述第一连接上子波长业务的连接作为所述第一连接的保护连接;
在所述环形网络中的第二连接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将距离所述第二连接最近的每个业务上、下路节点分别朝向彼此进行倒换;
在对所述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和距离所述第二连接最近的每个业务上、下路节点分别进行倒换后,如果子波长业务的工作通路和保护通路上均发生故障,则通过将无法实现的所述子波长业务两端的节点针对无法实现的所述子波长业务的端口关闭来进行阻错;
其中,在指定的基准波长方向下,当所述环形网络中各个子波长业务在所述环形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存在任一子波长上路,并且不存在任一子波长下路和直通的情况下,所述环形网络中的节点的状态为上路;当所述环形网络中各个子波长业务在所述环形网络中的所述节点存在任一子波长下路,并且不存在任一子波长上路和直通的情况下,所述环形网络中的节点的状态为下路;当所述环形网络中各个子波长业务在所述环形网络中的所述节点同时存在任一子波长上路和任意子波长下路、或者同时存在任一子波长上路和任意子波长直通、或者同时存在任一子波长下路和任意子波长直通的情况下,所述环形网络中的节点的状态为上下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和距离所述第二连接最近的每个业务上、下路节点进行倒换之前,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环形网络中每个节点的自动保护倒换控制器配置保护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信息包括保护类型、返回方式、等待恢复设置、环形网络节点组网拓扑信息、自动保护倒换检测单板、自动保护倒换执行单板的物理地址端口信息、保护组涉及的业务信息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信息模型是所述环形网络中各个子波长业务在所述环形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上的分布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包括所述节点状态的保护组信息来判断需要倒换的节点、以及需要阻错的节点,并由所述自动保护倒换控制器执行倒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进行倒换的方式为:将所述第一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朝向彼此的通道倒换为朝向其本身的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进行倒换的方式为:将所述第二连接两侧的两个节点朝向彼此的通道倒换为朝向其本身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阻错时,关闭无法实现的所述子波长业务两端节点的接收设备中对应于无法实现的所述子波长业务的业务解汇聚的下路端口。
CNB200710165118XA 2007-10-29 2007-10-29 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 Active CN10056884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65118XA CN100568844C (zh) 2007-10-29 2007-10-29 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65118XA CN100568844C (zh) 2007-10-29 2007-10-29 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0479A CN101150479A (zh) 2008-03-26
CN100568844C true CN100568844C (zh) 2009-12-09

Family

ID=39250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65118XA Active CN100568844C (zh) 2007-10-29 2007-10-29 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6884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600B (zh) * 2008-08-21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交叉方式实现子波长通道共享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2638733B (zh) * 2011-02-15 2017-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保护组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0479A (zh) 2008-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92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grated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network capacity on an optical network
US7649847B2 (en) Architectures for evolving traditional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s and methods of optimization therefor
CN1820438B (zh) 在通信网中向附加业务路径提供连接保护的方法、相关网络
JP4723355B2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光通信装置及び光通信方法
US7483629B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including optical protection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US7369765B2 (en) Optical network with selective mode switching
US75158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optical light-trails
US7321729B2 (en) Optical ring network with selective signal regeneration and wavelength conversion
US778776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optical light-trails
US20040179472A1 (en) Shared path pro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200602457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ping traffic in optical light-trails
JP2002026990A (ja) ルーティング方法および光スイッチ
US2006022811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traffic in optical light-trails
JP2006020308A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及び光トラフィックを通信する方法
US7483637B2 (en) Optical ring network with optical subnets and method
KR20180030172A (ko) 단일 섬유 스트랜드를 통한 2-방향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CN101981844B (zh) 有阻交叉网络实现源路由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68968A (zh) 用于波分接入保护环的基于监控波长的波分接入保护方法
US861500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onfiguration of a circuit switched ring to a packet switched ring
CN100568844C (zh) 用于光传输环形网络的子波长倒换和阻错方法
US20110052190A1 (en) Discovery of an Adjacent Network Element within a Network Data Plane
CN1753341B (zh) 一种基于sdh/sonet的数据业务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US2006013380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ed optical protection
CN100407641C (zh) 多路千兆以太网汇聚节点处理链路故障的方法
Saracino Which core technology for your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