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1201C -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 - Google Patents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1201C
CN100561201C CNB2006101239602A CN200610123960A CN100561201C CN 100561201 C CN100561201 C CN 100561201C CN B2006101239602 A CNB2006101239602 A CN B2006101239602A CN 200610123960 A CN200610123960 A CN 200610123960A CN 100561201 C CN100561201 C CN 10056120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in oxide
indium tin
conductive glass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239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8617A (zh
Inventor
李红
姚夙
许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6101239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61201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08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8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12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120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由盖板、电极槽、底座、对电极、参比电极和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共同连接构成。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上有贮液池,贮液池内部的铟锡氧化物作为反应时的工作电极。其相互连接关系为:盖板、电极槽和底座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对电极和参比电极与盖板之间活动连接,垂直高度可调;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与电极槽之间活动连接。本检测池消耗发光试剂少,价格便宜,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属于分析检测仪器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电致化学发光技术作为一种分析测试手段已经日趋成熟。商品化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一般是将三电极体系装入一个较大体积的检测池之中,需要消耗的发光试剂很多,但实际反应需要的发光试剂极少。而且往往采用铂电极作为工作电极。而铂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存在着氧化电势范围狭窄,价格昂贵,每次使用需要研磨抛光等缺点。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它可以克服目前商品检测池消耗发光试剂多,铂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氧化电势范围狭窄,价格昂贵,每次使用需要研磨抛光等缺点。
具体的讲,本发明由盖板、电极槽、底座、对电极、参比电极和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共同连接构成。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表面用环氧树脂涂覆形成一个圆圈,作为盛放发光试剂液滴的贮液池;导电玻璃与发光试剂液滴接触的部分即贮液池内部的铟锡氧化物同时作为反应时的工作电极。各组件的相互连接关系为:盖板、电极槽和底座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对电极和参比电极与盖板活动连接,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一端进入电极槽中,垂直高度可调;电极槽上有一个与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相配套的导槽,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从导槽进入电极槽中,通过推或拉可以调整导电玻璃和贮液池在电极槽中的水平位置;导槽的位置与对电极和参比电极在垂直方向上相对应,保证在电致化学发光测试时,通过调整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的水平位置和对电极与参比电极的垂直高度,可以使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一端插入贮液池内的发光试剂液滴中,而不接触工作电极。
在上述发明中,盖板、电极槽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可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卡位固定连接或胶粘等方式。盖板、电极槽和底座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
对电极和参比电极与盖板之间通过螺纹活动连接,通过旋转对电极或参比电极即可调整它们的垂直高度;对电极和参比电极一般安装在盖板靠近中心的位置,但也并不局限于此,只要与通光孔(底座上有通光孔)对齐即可。
导槽一般位于电极槽的中央,以保证经过调整后,贮液池与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位置相对应,如果对电极和参比电极不在盖板靠近中心的位置,导槽的位置就要相应调整。
此外,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上还有一个用于固定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的压紧螺钉,它与盖板之间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一端进入电极槽中,通过旋转压紧螺钉可以调整其垂直位置,以便压紧或松开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为了方便向贮液池添加溶液,在盖板上靠近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地方增加了一个加注溶液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该检测池工作时发光试剂只覆盖工作电极的表面,可以大量节省发光试剂,只需加入50微升发光试剂即可使用。
2、以铟锡氧化物作为工作电极,工作电极氧化电势范围较宽。
3、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价廉易得,如失去活性,更换一片即可。
4、该检测池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操作简便。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检测池的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检测池的透视图。
图3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以及它表面的贮液池和工作电极的示意图。
图7是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7中,1为盖板,2为电极槽,3为底座,4为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5为对电极,6为参比电极,7为压紧螺钉,8为压紧螺钉螺纹孔,9为对电极孔,10为参比电极孔,11为加注溶液孔,12为连接螺栓孔,13为导槽,14为通光孔,15为贮液池,16为工作电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由盖板1、电极槽2、底座3、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对电极5、参比电极6和压紧螺钉7共同连接构成。其相互连接关系为:盖板1、电极槽2和底座3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与电极槽2通过导槽13(如图4)活动连接,通过推或拉沿导槽13的方向调整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可以控制贮液池15在电极槽2中的水平位置;对电极5和参比电极6与盖板1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它们的一端进入电极槽2中,通过旋转可以调节它们进入溶液中的深度;压紧螺钉7与盖板1通过螺纹活动连接,通过旋转压紧螺钉7可以调整其垂直位置,以便压紧或松开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
如图3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盖板1的形状为圆柱体,中心位置钻有三个围绕中心均匀分布的螺纹孔,分别是对电极孔9、参比电极孔10和加注溶液孔11。用于旋入对电极5和参比电极6以及向贮液池15中加注其他液体。盖板1靠近边缘的位置钻有一个用于旋入压紧螺钉7的压紧螺钉螺纹孔8。
如图4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极槽2的形状为割去了一部分的圆柱体,形成一个槽状结构即导槽13,以插入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压紧螺钉7从导槽13中穿过以压紧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
如图5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底板3的形状为圆柱体,用于支持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其中空部分作为反应时的通光孔14,使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上的发光试剂液滴发出的光线能够直接被下面的光电倍增管接收。通光孔14的直径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为底板3直径的1/3~1/4。
盖板1、电极槽2,底板3分别在边缘相对应的位置钻有连接螺栓孔12(一般2个以上),以便使用连接螺栓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如图6所示,插入电极槽2中的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上用环氧树脂涂覆了一个圆圈,该圆圈即是贮液池15,用来贮存发光试剂液滴,同时只有圈内的一块铟锡氧化物和溶液相接触而成为工作电极16。
对电极5采用铂电极,参比电极6采用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如图7所示,对电极5和参比电极6的外壁均车有螺纹,可分别旋入盖板上的对电极孔9和参比电极孔10中,通过旋入的过程可以调节和固定它们在发光试剂液滴中的深度。
当进行电致化学发光测试时,先向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上的贮液池15中加入50微升发光试剂形成发光试剂液滴,再将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由导槽13推进电极槽2中。当贮液池15正处在检测池的中心时,用压紧螺钉7将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的位置固定。然后将对电极5和参比电极6分别旋进对电极孔9和参比电极孔10中,调节它们的位置使它们可以浸入发光试剂液滴之中而不致于接触到工作电极16表面。将整个检测池放到适当的位置以使通光孔14对准光电倍增管即可开始电致化学发光测量,如果要加入其它液体,可以通过加注溶液孔11用微量进样器加入发光试剂液滴中。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对本发明实质相同的变通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比如改变本发明的外观形状(如改为方柱体或其它形状),改变盖板、电极槽和底座的固定连接方式,改变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与电极槽的活动连接方式,或者改变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的固定方式等均属于对本发明实质相同的变通或替换。

Claims (5)

1、一种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其特征在于:它由盖板(1)、电极槽(2)、底座(3)、对电极(5)、参比电极(6)和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共同连接构成,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表面用环氧树脂涂覆形成贮液池(15),用于盛放发光试剂液滴,贮液池(15)内部的铟锡氧化物作为反应时的工作电极(16),其相互连接关系为:盖板(1)、电极槽(2)和底座(3)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对电极(5)和参比电极(6)与盖板(1)之间活动连接,对电极(5)和参比电极(6)的一端进入电极槽(2)中,垂直高度可调;电极槽(2)上有一个与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相配套的导槽(13),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从导槽(13)进入电极槽(2)中,通过推或拉可以调整导电玻璃(4)和贮液池(15)在电极槽(2)中的水平位置;导槽(13)的位置与对电极(5)和参比电极(6)在垂直方向上相对应,保证通过调整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的水平位置和对电极(5)与参比电极(6)的垂直高度,可以使对电极(5)和参比电极(6)的一端插入贮液池(15)内的发光试剂液滴中,而不接触工作电极(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1)、电极槽(2)和底座(3)之间的连接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卡位固定连接或胶粘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电极(5)和参比电极(6)与盖板(1)之间通过螺纹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检测池上还有一个用于固定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4)的压紧螺钉(7),压紧螺钉(7)与盖板(1)之间通过螺纹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检测池,其特征在于:在盖板(1)上靠近对电极(5)和参比电极(6)处还有一个用于向贮液池(15)添加溶液的加注溶液孔(11)。
CNB2006101239602A 2006-12-01 2006-12-01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120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239602A CN100561201C (zh) 2006-12-01 2006-12-01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239602A CN100561201C (zh) 2006-12-01 2006-12-01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8617A CN101008617A (zh) 2007-08-01
CN100561201C true CN100561201C (zh) 2009-11-18

Family

ID=3869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2396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1201C (zh) 2006-12-01 2006-12-01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6120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7322B (zh) * 2010-08-17 2012-01-1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用于电化学发光检测的流通池及其系统
CN101995430B (zh) * 2010-09-21 2012-08-29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离子跨膜迁移数跟踪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2680458B (zh) * 2012-03-08 2016-04-13 宁波大学 基于特种工作电极的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检测装置
CN102680459B (zh) * 2012-04-23 2015-11-25 宁波大学 一种功能延伸的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检测装置
CN103499571B (zh) * 2013-10-14 2016-03-23 南京大学 一种电致化学发光检测装置
CN103529098B (zh) * 2013-10-23 2016-08-17 江南大学 适用于平板电极的恒温电化学工作池
CN105136676A (zh) * 2015-08-25 2015-12-09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光电化学反应装置
CN109060688A (zh) * 2018-08-27 2018-12-21 南京采薇且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纳米传感器及其应用
CN110579519A (zh) * 2019-09-19 2019-12-17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电化学控制的cod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8617A (zh) 200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1201C (zh)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池
CN106442493B (zh) 集聚氨气的低浓度氨氮检测方法与装置
CN210954069U (zh) 一种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
CN104330452B (zh) 一种软材料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362313U (zh) 全自动九联样品池装置
CN205538858U (zh) 一种便携式离子色谱仪
CN201163177Y (zh) 钢化玻璃表面平整度检测仪
CN112415063A (zh) 一种重金属检测仪
CN100451626C (zh) 微量电化学发光检测池
CN204405548U (zh) 一种便携式sers检测平板
CN101592594A (zh) 农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用多功能样品架
CN214097250U (zh) 一种重金属检测仪
CN204536205U (zh) 基于原位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芯片的电化学池
CN203337600U (zh) 平板测试电解池
CN208188473U (zh) 一种显微镜下表面分析仪的试块安装装置
CN218727150U (zh) 一种方便观察试剂消耗的微量水分测定仪
CN211856427U (zh) 一种便携式酸度计
CN111624167B (zh) 氙灯型超微量光度计装置
CN211206535U (zh) 一种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的试剂卡托盘机构
CN112730859A (zh) 一种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
CN212610613U (zh) 一种用于医学检验的培养基取样装置
CN208013173U (zh) 一种便携式pH计
CN210954075U (zh) 一种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的天车机构
CN216350760U (zh) 一种转盘式检测装置
CN2521584Y (zh) 镀锡量测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