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0100C - 蜈蚣褥疮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蜈蚣褥疮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0100C
CN100560100C CNB2005101176825A CN200510117682A CN100560100C CN 100560100 C CN100560100 C CN 100560100C CN B2005101176825 A CNB2005101176825 A CN B2005101176825A CN 200510117682 A CN200510117682 A CN 200510117682A CN 100560100 C CN100560100 C CN 10056010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centipede
treatment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176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1930A (zh
Inventor
乔丽霞
李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5101176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60100C/zh
Publication of CN1961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1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01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010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见效快;减少换药疼苦;快速成膜抗菌;成痂、生肌快、提高抗感染2-3倍;瘢痕小或不留瘢痕的液体外用药酒:蜈蚣褥疮液及其制备方法。由60度以上的白酒和药物组成,药物的各组成成份及其重量配比是:蜈蚣20%-40%、当归10%-30%、黄柏20%-40%、黄连10%-30%、蜈蚣褥疮液采用了传统的泡制工艺,利用了中草药的互补,把中药的性质完全的发挥出来。中药素有一药多效之能,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这也是中医在临床中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按照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毒性等方面归纳总结了中药的性能,通过炮制,转化药物的性能,降低毒副作用,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该药还具有治疗烧烫伤、湿疹、皮炎、癣的作用。

Description

蜈蚣褥疮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褥疮和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褥疮是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患部受压迫,生成的慢性溃疡。多见于昏迷,半身不遂,下肢瘫痪或卧床不起的病人,好发于易受压迫处,如背脊、尾骶、髋,足跟等骨突部位。轻者常规治疗多用褥疮膏由一定疗效,重者溃烂,经久不愈合。起初受压迫部位的皮肤有破损面或小褐色红斑;逐渐形成黑色腐肉;四周皮肤暗红,缺乏光泽和弹性;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脓水不多,不易收敛,自觉有疼,有不疼,坏死组织与周围形成明显分界,周围肿势平塌散漫,进而坏死皮肤与正常组织分界处渐液化溃烂,形成环周状溃烂区;滋水腐烂自环周向坏死组织,下方扩大,使死皮脱落,形成巨大的溃疡面。溃疡初呈腐烂,有脓液,有坏死脓臭味。可深及筋膜、肌层、骨膜后,腐烂组织逐渐脱落,出现红色肉芽,疮面深至骨的部位,肉芽组织出现缓慢。若创面干净,肉芽组织鲜红,周围皮肤生产较快,褥疮可望愈合,若坏死腐烂组织蔓延不止,溃疡面日渐扩大,周围肿势继续发展,溃疡面绿色或脓水腥臭稀薄,或如粉浆污水,而患者又体弱形瘦,较难治愈。
烧烫伤是由于外界的电热、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因素作用于人体而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疾病。属中医水火烫伤。其特征是:损害多在皮肤,甚至可伤及肌肉、骨骼,严重时可因火热毒邪内攻脏腑而危及生命。烧烫伤平时和战时均可发生,平时以火焰和热液伤多见。
现在的常规用药主要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防腐生肌的角度考虑治疗药物,如:解毒烧伤膏、烧伤止痛药膏药等。但这些药物都存在着如:见效慢、需换药或易留疤痕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褥疮的药物,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减少换药疼苦;快速成膜抗菌;成痂、生肌快、提高抗感染2-3倍;瘢痕小或不留瘢痕的液体外用药酒:蜈蚣褥疮液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药物还具有治疗烧烫伤、湿疹、皮炎、癣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蜈蚣褥疮液,由60度以上的白酒和药物组成,其中药物的各组成成份及其重量配比是:蜈蚣20%-40%、当归10%-30%、黄柏20%-40%、黄连10%-30%。
作为优选,其中药物的各组成成份及其重量配比是:
蜈蚣25%-35%、当归15%-25%、黄柏25%-35%、黄连15%-25%,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取干燥、洁净的上述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配伍中药物原料分别碾成粉末;
B、将上述中药均匀混合,泡制于70%的乙醇或60度以上的白酒中,密闭浸泡72小时;
C、将上述药液过滤去渣,即可使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蜈蚣褥疮液采用了传统的炮制工艺,利用了中草药的互补,把中药的性质完全的发挥出来。中药素有一药多效之能,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这也是中医在临床中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按照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毒性等方面归纳总结了中药的性能,通过炮制,转化药物的性能,降低毒副作用,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具体说来,本发明的药品可以达到以下功效:
1、促进成膜,创面清洗后即可施药,3-12小时成膜,比常规治疗成膜时间短,见效快,提高2-3倍。创面形成薄薄的一层透明胶膜,牢牢地贴附在创面表面,固有一定的透气性,不会在膜下形成积液,可减少创面水分蒸发量,对创面有良好保护作用。可减轻疼痛,又不致因创面暴露,干燥而促创面加深,可减轻换药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因此,浅II度创面可在膜下痊愈。
2、加速成痂:适用于II度创面,施药后有助于减少渗出水份加速成痂,每日擦用2-4次,可促使痂皮变厚变硬,浅II度和偏浅的深II度创面可达到痂下愈合,偏深的深II度创面常规下治疗有坏死组织溶解时出现痂感染,用本品对深II度及对III度创面有良好的保痂作用。
3、创面抗菌:避免感染,提高药效,减少细菌在创面的生长繁殖,以便赢得时间使深II度创面自愈和III度创面通过植皮封闭创面。
4、促进创面愈合:创面补足锌是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途径,本发明的药物可持续在创面上释放锌,以满足上皮修复离子,促进细胞新陈代谢。
5、使用方便:减少换药的痛苦,无需经常换药,患者清洁伤口过后直接外用,见效快,能够快速成膜抗菌、抗感染。创面愈合快,透气性好,基本无瘢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蜈蚣褥疮液,其中药物的各组成成份及其重量配比是:蜈蚣20%-40%、当归10%-30%、黄柏20%-40%、黄连10%-30%。
本发明制品的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生肌。主治褥疮和烧烫伤,对湿疹、皮炎、癣也有一定疗效。
本发明各组份的炮制作用及功效:
蜈蚣:蜈蚣有毒,多外用。焙后降低毒性,质酥易碎,便于调剂,可供内服。
功能与主治: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疮疡肿毒,治疗溃烂以及顽固性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黄连:洁净药物,提高煎出效果。吴茱萸炒;抑制其苦寒之性,使其寒而不滞,清肝、胆郁火。酒炒:引药上行,清头目之火。姜炒,缓和苦寒之性而止呕。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治热盛心烦,痞满,消渴,热痢腹痛,里急后重,目赤肿痛,痈肿疮毒,口疮。
黄柏:盐制可缓和生品枯燥之性,增强滋阴降火,退虚热的作用。酒制可降低苦寒之性,免伤脾阳,并借酒力引药上行,清焦之热。炒炭:使黄柏具收敛止血之效。
功能与主治:黄柏生品泻火解毒,燥湿。多用于湿热痢,黄疸,热淋,足膝肿痛,疮疡肿毒、湿疹等。盐黄柏滋阴降火,退虚热力强。多用于阴虚发热,骨蒸盗汗,遗精,足膝萎软,咳嗽咯血等。酒黄柏清上焦之热,多用于热瘥上焦诸证,亦可用于赤、白带下。黄柏炭多用于便血,崩漏下血。
当归:洁净药物,分开药用部位,酒炒增强活血行瘀作用。土炒:补血、补脾止泻。炒炭:和血、止血。
功能与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治血虚头痛月经不调、经闭腹痛、崩漏、大便秘结、症瘕。补血用归身,破血用归尾活血用全当归。
蜈蚣褥疮液采用了传统的泡制工艺,利用了中草药的互补,把中药的性质完全的发挥出来。具体说来,经过配伍、处理后,达到以下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及副作用:
部份中药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其毒性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则需要通过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历代对有毒性药物的炮制都非常重视,各代都有较好的除毒方法,如浸、漂、煮、蒸,加辅料等炮制方法,以降低毒性。本发明就是以酒泡制来达到上述目的的。
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中医采用寒、热、温、凉及辛、酸、苦、咸、甘表达中药的性能。性和味如果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会给病人带来不利的一面,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酸损齿伤筋,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肋满,过辛损津耗气,过咸肋痰湿等。
3、增强药物的疗效:
中药通过适当的炮制,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一方面是可以提高其溶出率,并使溶出物易于吸收而增强疗效,另一方面是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起到增强疗效的效果,如款冬花和紫苑等化痰止咳作用的药物,经蜜炙后其作用倍增。本发明的药物之间,经此科学配伍之后,药效明显加强,具有通常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促进成膜,加速成痂,愈后无瘢痕。
以100克药物原料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分别选取:蜈蚣35克、当归15克、黄柏35克、黄连15克;
实施例2:分别选取:蜈蚣20克、当归30克、黄柏20克、黄连30克;
对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依照下述制备方法制本发明制品。
A、干燥、洁净的上述中药物原料分别碾成粉末;
B、上述中药均匀混合,泡制于2KG的70%的乙醇或60度以上的白酒中,密闭浸泡72小时;
C、上述药液过滤去渣,即可使用。
用法用量:外用。创面先用新洁尔灭消毒液清洗后,再用本品涂于创面;或将本品事先做成药物纱布,覆盖在创面上,根据创面分泌物情况,每日搽药2-4次,至创面愈合。
注意事项:创面大于5%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放于避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具体病例:
1、丁玉香女63岁黑龙江人
病因:此患者因车祸小腿骨折,髋骨粉碎性骨折,产生褥疮。
部位:尾骶和足跟部产生了褥疮,拳头大小。
程度:中期,自觉有疼感。
治疗:尽可能剪去坏死组织,来减少溃疡面积,用清水洗清疮面,涂上蜈蚣褥液,日搽药两次,第二天疮面成膜,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层透明的胶膜,牢牢地贴附在创面表面,有一定透气性,不会在膜下形成积液,可减少创面水分蒸发量,对创面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加快成痂速度,每日搽药3-4次,促使痂皮厚变硬,一周痊愈。
2、王树和男47岁煤矿井下工人
病因:井下塌方,砸坏了腿部。
部位:足跟部,背患褥疮,拳头大小。
程度:后期,自觉无疼痛。
治疗:足跟部位的坏死皮肤与正常组织分界处渐液化溃烂,形成坏周状溃烂区,滋水腐烂自环周围向坏死组织下方扩大,当日搽用蜈蚣褥疮液3次,次日见效,溃烂表面成膜,以后日用3-4次搽蜈蚣疮液,腐烂组织脓渐好转,出现红色肉芽,肉芽组织鲜红,周围皮肤生产较快成痂。背脊褥疮坏死腐烂组织蔓延不止,拳头大小,溃疡面日渐扩大,周围肿势继续发展,溃疡面脓水腥臭稀薄,如粉浆污水,而患者又能体弱形瘦,当日搽用蜈蚣褥疮液4次,疮面成膜,次日继续搽用蜈蚣褥疮液3-4次后3日成痂,8周痊愈。
3、刘燕女81岁
病因:右腿脉管炎
部位:髋骨
程度:初期自觉无疼痛感
治疗:髋骨处有小褐色红斑,手掌大小,当日用了蜈蚣褥疮液,搽药无膜,无痂,共用药两次,3日痊愈。
4、王阳男45岁煤矿井下工人
病因:此病人是地表层小煤矿的瓦斯爆炸烧伤造成。
部位:烧伤部位为暴露部位。
面积:15%浅II度烧伤程度达真皮浅层。
治疗:病人有剧痛,水疱饱满,基底均匀红色,潮湿,局部肿胀。先去除创面的异物、污垢、先用新洁尔消毒,再用本发明的蜈蚣褥疮液,搽药在水疱低位剪小口引流,或用注射器,将疱液吸出。留下疱包对创面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减少水分蒸发,减轻疼痛,不会因干燥使创面加深,保护创面不易被污染,也减少了细菌感染的机会,搽蜈蚣褥疮液3次,次日烧伤创面成膜,日见烧伤创面范围缩小,成痂,没有感染,2-3日痊愈,没有瘢痕。
蜈蚣褥疮液用于治疗褥疮32例,痊愈31例,其中1例施行了:皮瓣转移术。
本发明还可以按上述的药物和配比制成粉状、液体及膏状。

Claims (3)

1、一种蜈蚣褥疮液,由70%的乙醇或60度以上的白酒和药物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药物的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配比是:蜈蚣20%-40%、当归10%-30%、黄柏20%-40%、黄连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蜈蚣褥疮液,其特征在于:其中药物的各组成成份及其重量配比是:
蜈蚣25%-35%、当归15%-25%、黄柏25%-35%、黄连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蜈蚣褥疮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选取干燥、洁净的上述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配伍中药物原料分别碾成粉末;
B、将上述中药均匀混合,泡制于70%的乙醇或60度以上的白酒中,密闭浸泡72小时;
C、将上述药液过滤去渣,即可使用。
CNB2005101176825A 2005-11-09 2005-11-09 蜈蚣褥疮液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010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176825A CN100560100C (zh) 2005-11-09 2005-11-09 蜈蚣褥疮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176825A CN100560100C (zh) 2005-11-09 2005-11-09 蜈蚣褥疮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1930A CN1961930A (zh) 2007-05-16
CN100560100C true CN100560100C (zh) 2009-11-18

Family

ID=38081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768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0100C (zh) 2005-11-09 2005-11-09 蜈蚣褥疮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6010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0534B (zh) * 2012-11-15 2016-04-13 张来胜 治疗褥疮的中药膏剂
CN105943610A (zh) * 2016-06-25 2016-09-21 吴益婷 杀手足癣真菌的中药配方
CN107753521A (zh) * 2016-08-23 2018-03-06 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蜈蚣提取物及有效部位在创面修复领域的应用
CN108904678A (zh) * 2018-09-30 2018-11-30 河南飞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药褥疮膏治疗褥疮55例. 韩素娥.中国民间疗法,第10卷第7期. 2002
中药褥疮膏治疗褥疮55例. 韩素娥.中国民间疗法,第10卷第7期. 2002 *
应用解毒烧伤膏治疗49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观察. 贺润明等.中华烧伤杂志,第19卷第2期. 2003
应用解毒烧伤膏治疗49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观察. 贺润明等.中华烧伤杂志,第19卷第2期. 2003 *
褥疮局部治疗进展. 陈书琴等.护理研究,第19卷第1期. 2005
褥疮局部治疗进展. 陈书琴等.护理研究,第19卷第1期. 20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1930A (zh) 2007-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1769A (zh) 治疗外伤的中药复方凝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619362A (zh) 一种痔疮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504A (zh)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6047A (zh) 一种治疗毒蛇咬伤的外敷解毒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60100C (zh) 蜈蚣褥疮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7303B (zh)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膏剂
CN104116936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的膏药
CN110075258A (zh) 一种糖尿病足溃疡外用药
CN105770347A (zh) 一种纯中药配方的烧烫创疡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52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304A (zh) 一种治疗湿热毒蕴型慢性皮肤溃疡的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105C (zh) 化癌药液
CN103638205A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99377A (zh) 治疗烧伤的中药
CN108159381A (zh) 一种治疗艾滋病呼吸系中药组合物
CN111840497B (zh) 一种治疗疤痕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6105A (zh) 三度烧烫伤修复膏
CN102028876B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液
CN101721588B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外敷中药组合物
CN101357153B (zh) 无疤烧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7938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1366A (zh)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2976A (zh) 一种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疼痛的中药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4627A (zh) 一种手术专用中药麻醉剂及制备方法
CN110585398A (zh)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