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9609C - 带有双向铰链的无线电终端 - Google Patents

带有双向铰链的无线电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9609C
CN100539609C CNB2003801055425A CN200380105542A CN100539609C CN 100539609 C CN100539609 C CN 100539609C CN B2003801055425 A CNB2003801055425 A CN B2003801055425A CN 200380105542 A CN200380105542 A CN 200380105542A CN 100539609 C CN100539609 C CN 10053960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erminal assembly
user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55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3678A (zh
Inventor
M·巴维斯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Original Assigne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filed Critical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ublication of CN1723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3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96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960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22Foldable in two directions, i.e. using a two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06F1/1664Arrangements for ergonomically adjusting the disposition of keys of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9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locking or maintaining the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in a fixed position, e.g. latching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the display in a laptop or for the screen protective cover of a PD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7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two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电通信终端(1),包括带有第一用户界面(9,10)的第一终端组件(2,3)、带有第二用户界面(11)的第二终端组件(4)、和连接所述终端组件且具有第一转轴(7)的第一铰链装置(8),终端绕所述第一转轴从闭合位置打开到第一开启位置。终端进一步具有第二铰链装置(5),连接所述终端组件,使得终端可绕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转轴(6)打开到第二开启位置。这样,终端可以蛤壳式在细长延伸部中打开,呈现电话模式定位,且以膝上型方式与细长延伸部横向打开,呈现计算机模式定位。

Description

带有双向铰链的无线电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语音和数据通信的便携式无线电通信终端,例如移动电话或带有音频通信能力的小型计算机等。本发明具体涉及设计为既用作传统电话又用作键盘控制的计算机的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首部商业上引人注目的蜂窝电话或终端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市场。之后,移动电话工业在服务质量和传输能力、以及生产先进的通信终端的技术方面得到巨大发展。凭借电子元件的小型化和更高效的电池发展的巨大帮助,已经在制造更小终端上作出很多努力。仅在几十年前,通信系统已经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同时通信终端的尺寸已经经历了从公文包尺寸到今天的袖珍型电话。目前,许多制造商都提供具有很多性能和服务的袖珍型终端,例如分组传输和多路无线电波段范围等。今天,移动电话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并且尺寸通常认为是终端用户的重要因素。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终端部件小型化成为可能,同时使得终端能执行更先进的功能和服务。新传输方案,即将要使用的所谓第三代移动系统和可能期待十年后出现的第四代的发展也提供了将更先进的数据转换成例如实时视频等无线通信终端的可能性。
终端用户对移动电话有很多相矛盾的要求。主要地,终端应尽可能小而轻。并且,应提供越来越先进的功能,具有长的待机时间,且用户界面友好。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使新的或先前实现的特性小型化,使得终端更小。这涉及例如电池技术和电子学。尽管如此,终端中仍存在很多空间,且为了具有竞争力,必须小心封装终端的元件。不同类型的内建天线已经不必伸出天线元件。
所谓的蚌壳式终端已经通过例如Motorola
Figure C200380105542D0005151246QIETU
和Samsung
Figure C200380105542D0005134211QIETU
销售很多年。蚌壳式设计涉及这样的两个终端组件,它们在各自的短端铰接在一起,以便可打开终端露出其用户界面。蚌壳式终端可具有较大用户界面,例如较大显示屏,而与通常不能折叠的终端相比,不增加折叠时终端的总长度。随着例如图像和视频等先进的数据传输和显现能力的发展的加速,大显示屏将是理想的特性。
直到今天,仍没有将带有用于数据输入的触敏显示屏的蚌壳式终端引入市场。然而,这种特性已经在例如Ericsson
Figure C200380105542D0005151246QIETU
和Nokia
Figure C200380105542D0005151246QIETU
的其它类型的终端中实现。尽管如此,在很多情形下,仍常常希望包括用来更好和更容易地进行数据输入的物理键盘。并且,如果将终端设计为用作计算机,则标准终端键盘将通常被认为是不满意的。然而,迄今呈现的移动电话具有比包含数字键和控制键的传统键盘大的键盘,这样的方案已经导致过大的终端或不方便的用户界面。
发明内容
因此,现今的终端供应商的主要目标是生产非常紧凑的、尺寸和性能之间有平衡关系的移动电话。并且,将消除例如电话等无线电通信终端和袖珍计算机之间的区别,因为两种特性将在一个和相同装置内实现。移动电话工业和邻近工业(包括PC(个人计算机)和例如PDA(个人数字助理)等手持计算机的开发者)、娱乐业等试图确定和开发以引人注目的方式组合这些不同领域的理想特性的用户装置。这种装置所具有的一般性问题是将人机工程学和丰富的用户界面经验组合在小型装置中,而不牺牲其作为电话的性能。因此,本发明的一般性目的是提供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的通信终端,特别是所述一般性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目标通过这样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实现,所述无线电通信终端包括带有第一用户界面的第一终端组件、带有第二用户界面的第二终端组件、和连接终端组件且具有第一转轴的第一铰链装置,终端绕该第一转轴从闭合位置打开到第一开启位置,其中第二铰链装置连接所述终端组件,使得终端可绕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转轴打开到第二开启位置。
优选地,所述终端组件包括大致为平面状的细长本体,其中所述第一轴平行于所述本体的细长延伸部、在所述本体的相应平面上延伸,第二轴垂直于所述本体的细长延伸部延伸。
有利地,将所述终端组件放置为使其所述第一和第二界面在所述闭合位置中彼此面对。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组件包括分别带有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和第二终端组件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组件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铰链装置彼此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组件部分可被偏置,呈现第二开启位置,且带有第一卡锁,该第一卡锁设计为将所述第一终端组件部分可松开地锁定到在与所述第二终端组件部分相同的平面上延伸的位置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与所述卡锁协作的第一锁定件设计在所述第二终端组件部分上,或在所述第二终端组件上。
第一终端组件部分可选地被偏置,呈现第一和第二终端组件部分在同一平面上彼此挨着设置的位置,且第一终端组件部分带有第一卡锁,该第一卡锁设计为将所述第一终端组件部分可松开地锁定到所述第二开启位置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与所述卡锁协作的第一锁定件设计在所述第二终端组件部分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界面包括数据输入界面。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界面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数字键盘,用于终端的电话模式操作,适于在终端的细长延伸部垂直设置的定位中使用。可选地,所述第一界面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触敏显示屏,设计为显示功能数字键盘,该功能数字键盘用于终端的电话模式操作,适于在终端的细长延伸部垂直设置的定位中使用。
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组件的所述第二终端组件部分优选通过所述第一铰链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二终端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组件带有第二卡锁,所述第二卡锁设计为与设计在第二终端组件上的第二协作锁定件可松开地接合,且有利的是,所述第二卡锁设计在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的所述终端组件部分上。
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界面优选包括字母键盘,用于终端的计算机模式操作,适于在定位水平设置的终端的细长延伸部时使用。可选地,所述数据输入界面包括触敏显示屏,设计为显示功能字母数字键盘,该功能字母数字键盘用于终端的计算机模式操作,适于在终端的细长延伸部水平设置的定位中使用。
优选地,所述用于计算机模式操作的字母数字键盘包括所述用于电话模式操作的数字键盘。
所述第一终端组件部分和所述第二终端组件部分可大体上同样长。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组件部分比所述第二终端组件部分长。
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链装置靠近所述第二终端组件的边沿连接,且垂直于所述第二终端组件的细长延伸部延伸。
有利地,所述第二铰链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铰链装置将所述第二终端组件的所述拐角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终端组件,使得第二转轴可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组件优选包括第一卡锁,在所述第二转轴的方向上与所述拐角部分隔开,设计为可松开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终端组件上的第一协作锁定件。
第二终端组件部分可被偏置到呈现所述第二开启位置,且带有第二卡锁,所述第二卡锁设计为将终端可松开地锁定在其闭合位置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二卡锁协作的第二锁定件优选设计在所述第一终端组件上。
在所述第二实施例的改变中,所述第一终端组件包括第二终端组件本体和通过所述第二铰链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二终端组件的框架装置,而所述框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铰链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终端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终端组件本体包括第一卡锁,所述第一卡锁在细长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铰链装置隔开,设计为可松开地连接到所述框架装置上的第一协作锁定件。
并且,所述第二终端组件优选包括第二卡锁,所述第二卡锁垂直于细长方向与所述第一铰链装置隔开,设计为可松开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终端组件上的第二协作锁定件。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组件部分和所述第二终端组件部分优选大体上同样长。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组件部分比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短。
根据第二方面,所描述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实现,所述无线电通信终端用于语音通信,以及用于数据输入和处理,所述终端具有通过双向铰链装置彼此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大致平面状细长终端组件,使得所述终端可折叠到闭合模式,同时所述终端组件设置为面对面接触,且其中终端可以蛤壳式在细长延伸部中打开,呈现电话模式定位,且以膝上型方式与细长延伸部横向打开,呈现计算机模式定位。
详细描述示出关于上述方面的各个实施例的具体特性。
附图说明
参看附图,根据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处于闭合位置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2示意性地示出打开到计算机模式位置或方位的第一实施例;
图3至5示出折叠时的图1的实施例的不同视图;
图6示意性地时出图1的实施例打开到电话模式的视图;
图7示出打开到电话模式的图1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组合的天线和电池实施例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天线装置;
图8至10示意性地示出折叠时、打开期间、和打开到电话模式时图1的实施例的改变的侧视图;
图11至13示意性地示出折叠时、打开期间、和打开到电话模式时图1的实施例的另一改变的侧视图;
图14示出处于闭合位置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15示出打开到电话模式的图14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6示意性地示出打开到计算机模式位置或方位的第二实施例;
图17至19分别示意性地示出在相应于图14至16的方位的第二实施例的改变;
图20至22分别示意性地示出在相应于图14至16的方位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23示出当打开到图2中所示计算机模式时的相应于图1至7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24示出处于电话模式的图23的实施例;
图25示出在图24的终端实施例的电话模式方位中可得到的数据输入界面的部分,当设置为图23中所示计算机模式方位中时也构成终端的数据输入界面的部分;
图26示出当打开到图16中所示计算机模式时的相应于图14至16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以及
图27示出处于电话模式的图26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描述涉及无线电通信终端领域。术语无线电终端或通信终端(在本公开物中也简称为终端)包括设计为用于无线电通信且带有无线电台的所有移动设备,其中所述无线电台也可以是移动终端或例如固定无线电台。从而,术语无线电终端包括移动电话、寻呼机、发信机、电子记事本、智能电话、PDA(个人数字助理)、和DECT终端(数字增强无绳电话)。并且,应当强调,术语包括在用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时表示所包含的特性、元件、或步骤,决不应理解为排除与明确表述的特性、元件、或步骤不同的其它特性、元件、或步骤的存在。
现在将参看附图描述示范性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图1至7中作了公开。图1示出处于其闭合位置的无线电通信终端1的透视图。终端1包括两个终端组件,即包括组件部分2和3的第一终端组件以及第二终端组件4。第一和第二终端组件都大致为细长的,并且为平面状。在其闭合位置中,第一和第二终端组件设置在彼此的顶部上,如图1中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组件2、3和第二终端组件4在设置在其闭合位置时其面向外的部分上没有任何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此处是指显示屏、键盘、扬声器、麦克风等。在此实施例的另一改变中,显示屏或其它用户界面也可设计成在终端1处于闭合位置时设在面向外的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终端1可以传统的电话模式使用,用户借助于音频通信进行操作。并且,相同术语也可用在传统计算机中或膝上型模式中。第二终端组件4通过第一铰链装置8连接至第一终端组件2、3,终端1利用第一铰链装置8可绕转轴7打开。如图2中所示,计算机模式的特征在于,终端绕平行于终端组件2、3和4的细长延伸部的轴7打开。在此方位中,终端1优选通过第一终端组件上的用户输入界面9、10操作,而用户输出界面11设置在从用户方向来看位于第一终端组件2、3上方的第二终端组件4上。
在图1至7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组件4通过所述第一铰链装置8仅连接到第一终端组件的第二部分3。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组件4也可连接到第一终端组件的第一部分2。在此情形下,如下面进一步说明的,该连接通过可松开的锁定装置设置。优选地,卡锁21设置在第一终端组件上,设计为与第二终端组件上的锁定件22协作,用于将终端1锁定在如图1中所示的闭合位置中。
图3至5示出从不同侧面看的图1的实施例。从这些图中显然的是,终端1进一步包括第二铰链装置5,该第二铰链装置垂直于终端的细长延伸部延伸,也垂直于第一铰链装置8延伸。第二铰链装置5连接第一终端组件的两个组件部分2、3。从图6中可看到,第一终端组件的第一组件部分2可因此从终端1的闭合位置绕第二铰链装置5的转轴转动。
图7示出设置在适于电话模式操作的第二开启位置中时终端1的透视图。在此第二开启位置中,露出第一用户界面(优选是第一用户输入界面,例如键盘、触敏显示屏、或麦克风等)的第一部分9,并使其从终端1面向外。同样,将第一终端组件部分2从其闭合位置移走也露出设置在第二终端组件4上的第二用户界面的部分。第二用户界面11优选是用户输出界面,例如显示屏和/或扬声器等。第一终端组件部分2可被偏置,呈现图7中所示的第二开启位置,且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包括协作的锁定件,用于在设置在图1的闭合位置中和图2的计算机模式位置中时将第一组件部分2保持在第二部分的平面延伸部中。当卡锁72和协作的锁定件73设计为彼此接合以保持两个终端组件部分2、3在相同的平面延伸部中时,协作的锁定件可设置在第一终端组件的两个组件部分上。相反,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组件部分2可带有卡锁70,该卡锁70设计为接合设置在第二终端组件4上的锁定件71。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协作的锁定件70、71的接合应优选使得当这些锁定装置70、71接合时,第一终端组件2、3可从第二终端组件部分4绕转轴7转动。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组件部分2可被偏置,呈现图1和2中所示相对于第二终端组件部分3的位置,即,在第二终端组件部分3的平面延伸部中。在此情形下,优选应用用于将第一终端组件部分2锁定和保持在图7中所示第二开启位置中的装置。这种装置在图9和10中示意性地示出,但是也可在图1至7和图11至13中公开的实施例中实现。
图8至10示出先前描述的实施例的改变,且以图3至5的相应视图示出。与先前的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第一终端组件部分82和第二终端组件部分83每个都包括角形部分86和88。这样,通过远离第二终端组件84转动和打开第一终端组件部分82,直到与第二终端组件部分83接合,将第一终端组件部分82的界面侧以与第二终端组件84成一角度设置在图10中所示的第二开启位置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提供与用户耳朵和嘴的更自然的关系。这也意味着,用户更容易将设置在第二终端组件84顶部的扬声器和设置在图10的位置中的第一终端组件部分82的底部的麦克风靠近用户耳朵和嘴放置,从而实现更有效的音频界面。如图10中公开的,设计为在其第二开启位置接合和维持终端1的协作件91的具体实现与本发明无关。并且,根据图8至10的终端实施例当然也可设置为使得第一终端组件部分82在图8的上部位置中被偏置,如上面结合图1至7描述的。
图11至13示出再一具体实施例,类似于图8至10的实施例。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组件部分1102比第二终端组件部分1103长。这样,终端将在如图13中所示其的第二开启位置中较长。并且,设置在第一终端组件部分1102上的第一用户界面的第一部分9将比图1至10的实施例长。同样,在图13中所示的第二开启位置中,用户将易接近设置在第二终端组件1104上的第二用户界面11的较大部分。
图14至16示出本发明的第二一般性实施例。对于图1的实施例,图14所公开的实施例处于其闭合位置中,其中终端的用户界面1400面对面设置。在此实施例中,仅单个第一终端组件1402通过双向铰链装置连接到单个第二终端组件1404。所述双向铰链装置提供了用于将终端1400绕第一转轴1407打开到用于计算机模式操作的第一开启位置,然后绕第二转轴1406到用于电话模式操作的第二开启位置的装置。如通过图15和16可更清楚地看到,双向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铰链装置1408,所述第一铰链装置1408在拐角部分1410处将第一终端组件1402连接到第二终端组件1404。第一铰链装置1408限定第一转轴1407,第二终端组件1404可绕该第一转轴转动到图16中所示的计算机模式中。通过在第二转轴的方向上与拐角部分1410隔开的卡锁1412之间的协作关闭终端1400。所述卡锁1412设计为可松开地连接到设置在第一终端组件上的第一协作锁定件1413。并且,如图16中所示,卡锁1412和锁定件1413之间的接合也提供了与第二终端组件1404集成的第二铰链装置1405和第一终端组件1402之间的接合。在图15中,所示出的终端1400处于适于电话模式操作的第二开启位置中。这里,第二终端组件1404通过第二铰链装置1405绕第二转轴1406转动。第二铰链装置1405也在拐角部分1410处将第一终端组件1402连接到第二终端组件1404。然而,如所述的,卡锁1412和锁定件1413的接合优选提供了设计为甚至在使第二组件部分1404绕转轴1406旋转时保持接合的第二连接点。这种设置可提供处于电话模式操作的终端1400的更稳定的操作。可选地,卡锁1414可设计在第二终端组件1404上,设计为与第一终端组件1402上的协作锁定件1415接合。然而,应指出,图14至16的第二一般性实施例也可实现结合先前的附图描述的功能,即,在闭合位置中或两个开启位置的一个偏置终端组件。
与图1至13的实施例相比,图14至16的实施例利用电话模式操作中的更大的用户界面。举例来说,双向铰链装置可包括设置在拐角位置1410处的Polhem结(knot)。
图17至19示出第三一般性实施例,其中与图14至16的实施例中大致相同,第二终端组件1704以边沿连接到第二铰链装置1705。在此情形下,第一终端组件1702比第二终端组件1704长,且包括边沿部分1703,其中第二终端组件1704通过第二铰链装置1705连接到边沿部分1703。第二铰链装置1705在拐角部分1710处连接第一和第二终端组件,其中在拐角部分1710附近,第二终端组件1704可绕转轴1706转动。然而,如结合图14至16所述的,第二铰链装置1705的卡锁1712优选设计为与第一终端组件上的协作锁定件1713接合,使得在绕第二转轴1706转动期间,通过卡锁1712和锁定件1713的协作在终端组件之间维持接合。卡锁1714可设计在第二终端组件1704上,设计为在图17中所示的闭合位置中与第一终端组件1702上的协作锁定件1715可松开地接合。
图20至22公开第四一般性实施例。此实施例与图14至16的实施例的相似之处在于,在第一终端组件2002的边沿处连接第二终端组件2004。然而,在此情形下,第二终端组件2004包括实质上相应于图15的第二终端组件1404的第二终端组件本体2001和通过第二铰链装置2005连接到第二终端组件本体2004的框架装置2003。卡锁2013设计在第二组件本体2001上,用于优选在与第二铰链装置2005的转轴2006隔开的位置处与框架装置2003上的协作锁定件2014可松开地连接。并且,如图22中所示,框架装置2003与可连接到第一终端组件2002上的第二锁定件2016的第二卡锁2015一起设计。此具体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与图14至16中的实施例相比,提供了更均匀的力负荷。在终端2000的闭合位置中,第二终端组件本体2001和框架装置2003通过协作的卡锁2013和锁定件2014互连。并且,第二终端组件2004通过卡锁2015和锁定件2016的锁定操作与第一终端组件2002接合。当打开终端2002到图21的第二开启位置进行电话模式操作时,框架装置2003通过卡锁2015和锁定件2016的锁定操作与第一终端组件2002保持连接,而第二终端组件本体2001通过第二铰链装置2005绕第二转轴2006转动。所述第二铰链装置2005在沿第二转轴2006的至少两个点处(例如在相对拐角部分2012和2010处)将第二终端组件本体2001连接到框架装置2003。这种设置意味着第二终端组件本体2001对扭转力不敏感。当将终端2000从其闭合位置打开到其第一开启位置或计算机模式位置时,如图22中所示,保持第二终端组件本体的卡锁2013和框架装置2003的锁定件2014之间的接合,使得整个第二终端组件2004通过第一铰链装置2008绕第一转轴2007转动。对于第二铰链装置2005,第一铰链装置2008优选具有至少两个沿第一转轴2007隔开的连接点来接合第一和第二终端组件,提供对扭转不敏感的设计。
图23和24以相应于图1至7的实施例的形状公开了本发明。在图23中,所示出的终端处于其用于计算机模式操作的第一开启位置。包括终端组件部分2和3的第一终端组件分别带有第一9和第二10用户输入界面部分。并且,第一用户界面包括麦克风2302。在计算机模式操作中,第一终端组件部分2、3彼此挨着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一个用于计算机模式操作的大用户输入界面。优选地,所述用户输入界面包括字母数字键盘或设计为呈现字母数字键盘的触敏显示屏,例如传统打字机键盘界面等。在用户输入界面9、10的底部示出的较大键表示空格键的存在。第二终端组件4通过第一铰链装置8绕第一转轴7转动,其中该第一铰链装置连接此终端组件的第二部分3和第二终端组件4。第二终端组件包括用户输入界面11(优选为显示屏)和例如扬声器2301等音频输出。
图24示出与图23中相同的终端,但是定位在用于电话模式操作的第二开启位置中。如前面结合图7公开的,第一终端组件部分2在此模式中通过第二铰链装置5绕第二转轴6转动。这样,用户输入界面的第一部分9以及第二终端组件4上的用户输出界面11的部分面向外。
图25示出定位在图24中公开的电话模式中时用户输入界面9的第一部分。键盘9的单独的键带有表示按压相应键时触发的动作的标识。在每个键的左侧,具有在电话模式操作中定位为红色的标识。这些键因而优选包括移动电话的标准数字键盘的键。当然也可使用其它键。当用在图23中所示的计算机模式中时,用户输入界面的第一部分9转动90°到右边。当在此定位中读时,下部标识表示传统打字机装置的标准字母数字键盘的字母。显然,用户输入界面的第二部分10包括用于字母数字键盘的其它字母的键。可使用用于数字0至9的单独的键,但是优选包括数字锁定功能键,使得图25中所示的键也可在计算机模式中用于数字数据输入。
图23和24的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尽管在计算机模式中整个键盘都可用,但是在电话模式中仅绝对必要的数字键和控制键可用。这样,在打开到图24中所公开的第二开启位置时终端将仍是相当小的。优选地,终端包括带有相关软件的微控制器。在将终端打开到第一或第二位置时,所述微控制器优选设计为改变用户输出界面11上的现有符号、图像、或字符的定位,使得其将被呈现为与设置在用户输出界面11下的用户输入界面9、10一起看到。换句话说,对象或字符将分别在图23和图24中公开的终端的定位中显示在用户输出界面11上。显示控制触点优选连接到第一铰链装置8和第二铰链装置5,设计为感测终端打开到第一或第二开启位置到其中之一中。所述显示控制触点优选通信连接至终端的微处理器系统。并且,为了提供两个终端组件2和4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的相应组件之间的通信,某种数据和电连接形式必须设置在这两个终端组件之间。这样的连接举例来说可通过这两个组件之间的挠性膜提供。
图26和27以与图23和24相似的方式公开图14至16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图示。这些实施例与图23和24中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铰链装置设置在相应的终端组件的外拐角处。第一铰链装置1408将第一终端组件1402连接至第二终端组件1404,使得绕第一转轴1407实现打开。在此计算机模式中,第二铰链装置1405紧跟第二终端组件1404。如图27中所示,当关闭终端且随后在用于电话模式操作的第二开启位置中打开时,第二铰链装置1405优选包括装置1412、1413,装置1412、1413用于沿第二转轴1406在与两个铰链装置1404、1408之间的连接隔开的位置处将第一终端组件1402接合到第二终端组件1404。用户输入界面1409优选包括字母数字界面和麦克风2602,而用户输出界面1411优选包括显示屏和扬声器2601。
此实施例具有结构比图23和24的实施例简单的优点。铰链装置1405和1408可通过包括Polhem结的集成铰链装置提供。优选地,字母数字键盘界面1409包括如图25中公开的键。并且,此实施例也优选包括前述根据呈现的开启位置在用户输出界面1411上定位显示的字符或符号的功能。
上面已经通过实施例的实例或操作模式描述了本发明的原理。然而,不应将本发明解释为限制上述特定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某些实施例公开的特性也可同样在所公开的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实现相同的有利效果。一个这样的特性是用于感测终端呈现何种开启位置的装置,和用于控制用户输出界面上的字符显示到一定位(在所述定位中,当从用户来看输出界面位于输入界面上方时,那些字符能被正确读取)的装置的实现。上述具体实施例因此应认为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且应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改变,而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9)

1.无线电通信终端(1),包括带有用户输入界面的第一终端组件、带有用户输出界面(11)的第二终端组件(4)、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组件以绕第一转轴(7)将终端从闭合位置打开到第一开启位置的第一铰链装置(8)、用于绕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转轴(6)将终端打开到第二开启位置的第二铰链装置(5),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组件包括带有用户输入界面第一部分(9)的第一终端组件第一部分(2)、和带有用户输入界面第二部分(10)的第一终端组件第二部分(3),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铰链装置彼此连接,使得第一终端组件第一部分(2)能打开到第二开启位置,以露出用户输入界面第一部分(9)和用户输出界面(11)的一部分,同时用户输出界面(11)的剩余部分与用户输入界面第二部分(10)面对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组件包括平面状的细长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组件放置为使所述用户输入界面第一和第二部分与用户输出界面在所述闭合位置中彼此面对。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一部分被偏置以呈现所述第二开启位置,且带有第一卡锁(70,72),所述第一卡锁设计为将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一部分可松开地锁定在与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二部分在相同的平面上延伸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卡锁(72)协作的第一锁定件(73)设计在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二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卡锁(70)协作的第一锁定件(71)设计在所述第二终端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一部分被偏置以呈现第一终端组件第一和第二部分在同一平面上彼此挨着设置的位置,且带有第一卡锁(91),所述第一卡锁设计为将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一部分可松开地锁定在所述第二开启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卡锁协作的第一锁定件(92)设计在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二部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界面第一部分包括数字键盘(9),所述数字键盘用于终端的电话模式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界面第一部分包括触敏显示屏,所述触敏显示屏设计为提供功能数字键盘(9),所述功能数字键盘用于终端的电话模式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组件第二部分(3)通过所述第一铰链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二终端组件(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组件带有第二卡锁(21),所述第二卡锁设计为与设计在所述第二终端组件上的第二协作锁定件(22)可松开地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锁设计在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的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二部分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界面第一部分(9)和所述用户输入界面第二部分(10)一起包括字母数字键盘(9,10),所述字母数字键盘用于终端的计算机模式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界面第一部分(9)和所述用户输入界面第二部分(10)包括多个触敏显示屏,所述触敏显示屏设计为一起提供功能字母数字键盘(9,10),所述功能字母数字键盘用于终端的计算机模式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计算机模式操作的字母数字键盘(9,10)包括用于电话模式操作的数字键盘(9)。
17.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一部分(2,82)的长度和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二部分(3,83)的长度是同样长。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一部分(1102)的长度比所述第一终端组件第二部分(1103)的长度长。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组件第一部分(82)和第一终端组件第二部分(83)每个都包括角形部分(86,88),从而第一终端组件第一部分(82)能打开到所述第二开启位置以通过所述角形部分(86,88)与第一终端组件第二部分(83)接合时,第一终端组件第一部分(82)与第二终端组件(84)成一角度设置。
CNB2003801055425A 2002-12-09 2003-10-23 带有双向铰链的无线电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96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2027385A EP1429524B1 (en) 2002-12-09 2002-12-09 Radio terminal with two-way hinge
EP02027385.0 2002-12-09
US60/446,332 2003-0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3678A CN1723678A (zh) 2006-01-18
CN100539609C true CN100539609C (zh) 2009-09-09

Family

ID=32319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554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9609C (zh) 2002-12-09 2003-10-23 带有双向铰链的无线电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429524B1 (zh)
CN (1) CN100539609C (zh)
AT (1) ATE323373T1 (zh)
DE (1) DE60210641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4449A (zh) * 2019-01-30 2019-04-16 合肥陆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展的一体化智能鼠标垫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0067B1 (ko) * 2004-04-29 2006-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피디에이 겸용 이축 힌지 타입 휴대 통신 장치
US7580518B2 (en) * 2004-12-01 2009-08-25 Motorola, Inc. Dual-axes hinge part for hinged components
US7499540B2 (en) * 2004-12-30 2009-03-03 Motorola, Inc. Device having pivotable hinges
TWI291105B (en) * 2005-11-30 2007-12-11 High Tech Comp Corp Multi-configu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GB2453708A (en) * 2007-06-29 2009-04-22 Gary Edward Gedall Modular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ng Device
TWI701987B (zh) * 2018-10-23 2020-08-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704171U1 (de) * 1997-03-07 1997-05-07 Amberg Udo Faltbares Gerät
US6658272B1 (en) * 2000-04-28 2003-12-02 Motorola, Inc. Self configuring multiple element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4449A (zh) * 2019-01-30 2019-04-16 合肥陆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展的一体化智能鼠标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10641D1 (de) 2006-05-24
EP1429524A1 (en) 2004-06-16
EP1429524B1 (en) 2006-04-12
CN1723678A (zh) 2006-01-18
ATE323373T1 (de) 2006-04-15
DE60210641T2 (de) 200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99804B2 (en) Interchangeable covering additions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display and key reorientation
EP1186111B1 (en)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telephone combination device
US6714802B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user interfaces, and an accessory device comprising a keypad and a display for a portable radio telephone
KR100842516B1 (ko) 휴대 단말기
US20030078069A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plit user inputs
US20080125191A1 (en) Transform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629577B2 (ja) 二方向ヒンジを有する無線端末
KR20040021366A (ko) 확장 데이터 입력장치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정보 단말기
KR19990077513A (ko) 가변키보드를갖는전자장치
CN100539609C (zh) 带有双向铰链的无线电终端
US7162282B2 (en) Interchangeable covering additions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display and key reorientation
KR20020016322A (ko) 휴대용 멀티미디어 무선 퍼스널컴퓨터
KR100909548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키패드 결합장치
EP2222058B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transitionable between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EP1509026B1 (en) Folding cellular telephone
JP2003224632A (ja) 携帯通信装置
US7251511B2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data-inputting expansion
KR100447589B1 (ko) 듀얼 키패드가 구비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0467604B1 (ko) 키보드 방식으로 문자 입력이 가능한 휴대전화 단말기
KR100664173B1 (ko) 2단 폴더형 휴대용 단말기
KR200244354Y1 (ko) 컴퓨터용 마우스 기능을 가지는 휴대용 단말기
KR200411616Y1 (ko) 슬라이드형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200282150Y1 (ko) 키 누름이 편리한 셀룰라 폰 구조
CN100444089C (zh) 收纳式键盘
KR20040016001A (ko) 회전하는 본체의 양면에 키패드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