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4248C - 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4248C
CN100534248C CNB2004100742648A CN200410074264A CN100534248C CN 100534248 C CN100534248 C CN 100534248C CN B2004100742648 A CNB2004100742648 A CN B2004100742648A CN 200410074264 A CN200410074264 A CN 200410074264A CN 100534248 C CN100534248 C CN 10053424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electrode
organic
pattern
light emission
organic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42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7614A (zh
Inventor
朱文国
安宝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742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34248C/zh
Publication of CN1747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7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42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424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该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包括一基板、一像素结构层、一有机发光层与一阴极图案层,其中像素结构层配置在基板上,而像素结构层包括一有源元件阵列与一阳极图案层。有机发光层是至少覆盖在阳极图案层上,其中有机发光层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阴极图案层是配置在有机发光层上,其中阴极图案层包括对应配置在第一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一阴极图案、对应配置在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二阴极图案以及对应配置在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三阴极图案,且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彼此并未连接在一起。

Description

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Active Matrix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panel,AMOELD panel)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资讯通讯产业已成为现今的主流产业,特别是可携带式的各种通讯显示产品更是发展的重点。而由于平面显示器是人与资讯之间的沟通界面,因此其发展显得特别重要。其中,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OELD)以其自发光、广视角、省电、制程简易、低成本、操作温度广泛、高应答速度以及全彩化等等的优点,使其具有极大的潜力,因此可望成为下一代平面显示器的主流。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一种利用有机发光材料的自发光特性来达到显示效果的显示器,其中依照有机发光材料的分子量分为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Small Molecule OELD,SM-OELD)与高分子电致发光显示器(Polymer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PELD)两大类。两者的发光结构皆是由一对电极以及有机材料层所构成。当施加直流电压时,电洞从阳极(anode)注入有机发光材料层,而电子从阴极(cathode)注入有机发光材料层,因为外加电场所造成的电位差,使得电洞与电子两种载子(carrier)在有机发光材料层中移动并产生辐射性结合(Radiative Recombination)。部分由电子电洞再结合所放出的能量会将有机发光材料分子激发形成单一激态分子。当单一激态分子释放能量回到基态时,其中一定比例的能量会以光子的方式放出而发光,此即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发光原理。
现今一种有源式有机发光显示器(Active Matrix OLED)已在积极的发展中,其是在已形成有多个薄膜电晶体(电晶体即晶体管,以下皆称为晶体管)的基板上依序形成阳极层、有机发光材料层以及阴极层。据此,有机发光显示器是利用薄膜电晶体来驱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阴极层是全面性地形成在有机发光材料层上,因此此种设计是对阴极提供共同的工作电压。然而,由于不同有机材料之间的发光效率、较佳的工作电压与辉度衰减不尽相同,因此此种阴极层的设计方式及阴极操作方法难以满足显示器全彩化的需求。
日本专利编号特开平10-319910是揭露利用扫描电极(scanelectrode)与共通电极(common electrode)间的电流差异,并且比较所侦测的电流讯号(current detection signal)与基准讯号(referencesignal),以决定输入电流大小,进而达成辉度调整(brightnessadjustment)。然而,此种设计的缺点是电路设计相当复杂。此外,日本专利编号特开平11-073158是揭露利用针对不同颜色的像素(pixel)区域使用不同数量的发光元件,以克服发光亮度不同的问题。虽然此种作法可以使得各颜色发光亮度相近,但是像素面积不同将造成的画面比例差异、解析度(resolution)降低及驱动复杂等问题。另外,日本专利编号特开平11-073159提出利用对应表示资料及各材料特性所建立的转换表格,并依据输入信号产生适合材料的相对电压(类似查表法),进而产生较接近的辉度。然而,缺点是由于材料特性变异,此对应表格建立不易。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以改善各种有机材料的发光效率不同所产生的辉度差异,进而提高面板的显示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改善各种有机材料的发光效率不同所产生的辉度差异,进而提高面板的显示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包括:一像素结构层配置在一基板上,该像素结构层包括一有源元件阵列以及一阳极图案层;多数条阴极配线,配置在该基板的上方;一间隔壁结构,配置在该些阴极配线以及该阳极图案层的上方;一有机发光层,至少覆盖在该阳极图案层上,其中,该有机发光层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且该间隔壁结构使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分隔开来;一阴极图案层,配置在该有机发光层上,其中该阴极图案层包括对应配置在该第一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一阴极图案、对应配置在该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二阴极图案以及对应配置在该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三阴极图案,且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彼此并未连接在一起;以及一第一接触开口、一第二接触开口以及一第三接触开口,配置在该间隔壁结构中,其中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是分别通过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而与对应的该阴极配线电性连接,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是配置在该阴极图案层与该间隔壁结构的交会处。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是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操作电压。
前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间隔壁结构更包括将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分隔开来的多个第一间隔壁。
前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间隔壁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间隔壁,其中每个第一间隔壁的上表面宽度大于其下表面宽度。
前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是分别为红光发光材料、绿光发光材料以及蓝光发光材料。
前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有源元件阵列包括一薄膜电晶体阵列。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在一基板上形成一像素结构层,而形成该像素结构层包括依序形成一有源元件阵列以及一阳极图案层在该基板的上方形成多数条阴极配线;在该些阴极配线的上方形成一间隔壁结构,在该间隔壁结构中形成一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在该基板上方形成一有机发光层,至少覆盖住该阳极图案层上,其中该有机发光层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且该间隔壁结构使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分隔开来;以及在该有机发光层上形成一阴极图案层,其中该阴极图案层包括对应配置在该第一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一阴极图案、对应配置在该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二阴极图案以及对应配置在该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三阴极图案,且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彼此并未连接在一起,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是分别通过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而与对应的该阴极配线电性连接,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是位于该阴极图案层与该间隔壁结构的交会处。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是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操作电压。
前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形成该阴极图案层的方法包括进行一阴极沉积制程,且在该阴极沉积制程中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会被该间隔壁结构分离开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又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在一基板上形成一像素结构层,而形成该像素结构层包括依序形成一有源元件阵列以及一阳极图案层;在该基板的上方形成多数条阴极配线;在该些阴极配线的上方形成一间隔壁结构;在该基板上方形成一有机发光层,至少覆盖住该阳极图案层上,其中该有机发光层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且该间隔壁结构使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分隔开来;图案化该有机发光层,以分别在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中形成一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以及在该有机发光层上形成一阴极图案层,其中该阴极图案层包括对应配置在该第一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一阴极图案、对应配置在该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二阴极图案以及对应配置在该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三阴极图案,且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彼此并未连接在一起,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是分别通过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而与对应的该阴极配线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形成该有机发光层的方法包括进行一喷墨制程。
前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形成该阴极图案层的方法包括进行一阴极沉积制程,且在该阴极沉积制程中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会被该间隔壁结构分离开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包括一基板、一像素结构层、一有机发光层与一阴极图案层,其中像素结构层配置在基板上,而该像素结构层包括一有源元件阵列(active device array)与一阳极图案层(anode pattern layer)。此外,有机发光层是至少覆盖在阳极图案层上,其中有机发光层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另外,阴极图案层是配置在有机发光层上,其中阴极图案层包括对应配置在第一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一阴极图案、对应配置在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二阴极图案以及对应配置在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三阴极图案,且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彼此并未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几个步骤。首先,在一基板上形成一像素结构层,而形成该像素结构层包括依序形成一有源元件阵列与一阳极图案层。然后,在基板上方形成一有机发光层,其至少覆盖住阳极图案层,其中有机发光层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接着,在有机发光层上形成一阴极图案层,其中阴极图案层包括对应配置在第一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一阴极图案、对应配置在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二阴极图案以及对应配置在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三阴极图案,且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彼此并未连接在一起。
基于上述,本发明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采用图案化阴极层,以便于针对不同的有机发光材料提供不同的操作电压,以提高面板的显示品质。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包括一基板、一像素结构层、一有机发光层与一阴极图案层,其中像素结构层配置在基板上,而像素结构层包括一有源元件阵列与一阳极图案层。有机发光层是至少覆盖在阳极图案层上,其中有机发光层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阴极图案层是配置在有机发光层上,其中阴极图案层包括对应配置在第一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一阴极图案、对应配置在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二阴极图案以及对应配置在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三阴极图案,且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彼此并未连接在一起。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采用图案化阴极层,以便于针对于各种有机材料的发光效率而输入不同的操作电压,进而使得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具有较均匀的辉度。
2、本发明将图案化阴极层藉由阴极配线电性连接至驱动晶片,因此阴极配线所输入的操作电压可藉由驱动晶片进行调整。
3、由于各种有机材料的衰变效率并不相同,因此当使用者使用过一段时间且显示颜色发生变异时,使用者便可依据显示效果进行各色光的操作电压的微调,以达到较佳的显示品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以改善各种有机材料的发光效率不同所产生的辉度差异,而可提高面板的显示效果。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改善各种有机材料的发光效率不同所产生的辉度差异,而可提高面板的显示效果。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及制造方法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及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制造方法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多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B所示的剖面结构是分别沿图1A的D-D’、E-E’与F-F’剖面线。
图2A是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B所示的剖面结构是分别沿图2A的D-D’、E-E’与F-F’剖面线。
图3是本发明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电路示意图。
100、200、300: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110:基板120:像素结构层
122:有源元件阵列                  124:阳极图案层
130、230:有机发光层               132、232:第一有机发光图案
134、234:第二有机发光图案         136、236:第三有机发光图案
140:阴极图案层                    142:第一阴极图案
144:第二阴极图案                  146:第三阴极图案
150:阴极配线                      152、332:第一阴极配线
154、334:第二阴极配线             156、336:第三阴极配线
160、260:间隔壁结构               162:第一间隔壁
164:第二间隔壁                    160a、232a:第一接触开口
160b、234a:第二接触开口           160c、236a:第三接触开口
310:有源元件阵列电路              322:第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324:第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326:第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D-D′、E-E′、F-F′: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制造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采用图案化阴极层,以便于针对各种有机材料层的材料特性、发光效率与辉度的差异提供不同的阴极操作电压,进而使得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A和图1B所示,图1A是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B所示的剖面结构是分别沿图1A的D-D’、E-E’与F-F’剖面线。请同时参阅图1A与图1B,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10、一像素结构层120、一有机发光层130与一阴极图案层140,其中像素结构层120配置在基板110上。此外,像素结构层120例如包括一有源元件阵列122与一阳极图案层124,其中有源元件阵列122例如是薄膜电晶体阵列(thin filmtransistor array),而阳极图案层124的材质例如是铟锡氧化物(IndiumTin Oxide,ITO)或是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
有机发光层130是至少覆盖在阳极图案层124上,其中,有机发光层130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132、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134以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136。此外,阴极图案层140是配置在有机发光层130上,其中,阴极图案层140包括对应配置在第一有机发光图案132上的一第一阴极图案142、对应配置在第二有机发光图案134上的一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对应配置在第三有机发光图案136上的一第三阴极图案146,并且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彼此并未连接在一起,如图1A所示。
承上所述可知,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100更选择性地包括多条阴极配线150与一间隔壁结构160,其中阴极配线150包括第一阴极配线152、第二阴极配线154以及第三阴极配线156,其是分别与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电性连接,如图1B所示。此外,间隔壁结构160是配置在有源元件阵列122以及阳极图案层124的上方,以使第一有机发光图案1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13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136分隔开来,而且间隔壁结构160更包括将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分隔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间隔壁结构160包括第一间隔壁162以及第二间隔壁164,其中第一间隔壁162是与第二间隔壁164交错,且间隔壁结构160中更包括形成有第一接触开口(contact opening)160a、第二接触开口160b以及第三接触开口160c,其是分别位于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与第二间隔壁164的交会处,因此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能够分别藉由第一接触开口160a、第二接触开口160b以及第三接触开口160c分别电性连接第一阴极配线152、第二阴极配线154与第三阴极配线156,以使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操作电压。此外,第一有机发光图案1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13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136例如分别为红光发光材料、绿光发光材料以及蓝光发光材料。
由于第一有机发光图案1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13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136的较佳的操作电压均不相同,因此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能够针对第一有机发光图案1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13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136提供不同的操作电压,以降低各种有机材料的材料特性所造成的发光效率差异与辉度衰减差异,以使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100能够呈现较均匀的辉度。此外,阴极配线150例如是电性连接至周边电路区上的驱动晶片(图中未示),因此只需在驱动晶片上增加阴极配线150的引脚,而驱动晶片便可分别控制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的操作电压。值得一提的是,各种有机材料的衰变效率并不相同,因此当本发明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100使用过一段时间后,使用者能够针对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100显示情况,以调整有机材料的操作电压,进而达到较佳的显示效果。对于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100的制造方法,其详述如后。
请继续参阅图1A与图1B所示,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100的制造方法包括几个步骤。首先,在一基板110上依序形成一有源元件阵列122与一阳极图案层124,而有源元件阵列122与阳极图案层124是构成一像素结构层120。然后,在基板110上方形成多条阴极配线150,其中形成阴极配线150的方法例如是采用跳线制程(wire jumper process)或增加其他制程步骤,以免阴极配线150电性连接至有源元件阵列122或阳极图案层124。接着,在基板110上方形成一间隔壁结构160,而形成间隔壁结构160的方法例如是先形成一光阻层(图中未示),再对于此光阻层进行曝光制程(exposure process)与显影制程(development process),以形成多个第一间隔壁162与多个第二间隔壁164,并形成一第一接触开口160a、第二接触开口160b以及第三接触开口160c,其分别位于第一阴极配线152、第二阴极配线154以及第三阴极配线156与第二间隔壁164的交会处,如图1A所示。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接触开口160a、第二接触开口160b与第三接触开口160c并不限定于此时形成,其亦可在后续形成有机材料层130之后才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间隔壁结构160的第一间隔壁162的厚度必须足够的厚,以使后续在形成有机发光层130以及阴极图案层140时能够使各层图案分离开来。较佳的是,间隔壁结构160的第一间隔壁162的上表面宽度W1是大于其下表面的宽度W2。另外,第一接触开口160a、第二接触开口160b以及第三接触开口160c是分别暴露出第一阴极配线152、第二阴极配线154以及第三阴极配线156的部分表面。在形成间隔壁结构160之后,在基板110上方形成一有机发光层130,其是至少覆盖住阳极图案层124,其中有机发光层130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132、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134以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136。特别地,间隔壁结构160是分隔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1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13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136。形成有机发光层130的方法可以利用已知的任何方法来形成。在一实施例中,若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100用于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SmallMolecule OELD,SM-OELD),则形成有机发光层130的方法例如包括蒸镀制程(evaporation process)。在另一实施例中,若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100用于高分子电致发光显示器(Polymer Electro-LuminescentDevice,PELD),则形成有机发光层130的方法例如包括旋转涂布制程(spincoating process)或喷墨制程(ink jet process)。
在形成有机发光层130之后,进行一阴极沉积(cathode depositedprocess)制程,以便于在基板110上形成一阴极图案层140。在此,由于间隔壁结构160的第一间隔壁162的厚度足够厚,因此在阴极沉积制程中,阴极图案层140会被间隔壁结构160的第一间隔壁162分隔出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及第三阴极图案146。此外,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是分别对应配置在第一有机发光图案1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134与第三有机发光图案136上。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之后,其分别会藉由第一接触开口160a、第二接触开口160b以及第三接触开口160c而与第一阴极配线152、第二阴极配线154以及第三阴极配线156电性连接,以使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操作电压。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2A与图2B所示,图2A是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B所示的剖面结构是分别沿图2A的D-D’、E-E’与F-F’剖面线。若是第二实施例的标号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者,其是表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所指明的构件是雷同于在第一实施例中所指明的构件,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A与图2B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有机发光图案1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134与第三有机发光图案136的外形为块状(如图1A所示),而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有机发光图案2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234与第三有机发光图案236的外形为条状(如图2A所示)。此外,第一有机发光图案2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234与第三有机发光图案236中是分别形成有第一接触开口232a、第二接触开口234a以及第三接触开口236a,其位于第一阴极配线152、第二阴极配线154以及第三阴极配线156与第一有机发光图案2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234与第三有机发光图案236的交会处。且第一接触开口232a、第二接触开口234a以及第三接触开口236a是分别暴露出第一阴极配线152、第二阴极配线154以及第三阴极配线156的表面,如图2B所示。
承上所述,第二实施例的间隔壁结构260为条状,并且间隔壁结构260不仅分隔第一有机发光图案2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234与第三有机发光图案236,更分隔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可以分别根据第一有机发光图案2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234与第三有机发光图案236的材料特性而电性连接至不同操作电压,以提高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品质。
此外,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200的制造方法,亦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请继续参阅图2A与图2B所示,在形成像素结构层120以及阴极配线150之后,在基板110上方形成一间隔壁结构260,而间隔壁结构260的外形例如是条状,且其厚度必须足够厚,以使后续在形成有机发光层230以及阴极图案层140时能够使各层图案分离开来。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间隔壁结构260的上表面宽度W3是大于其下表面的宽度W4。之后,在基板110上方形成一有机发光层230,其是至少覆盖住阳极图案层124,其中有机发光层230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232、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234以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136。另外,间隔壁结构260是分隔第一有机发光图案2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23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236。
在形成有机发光层230之后,对于有机发光层230进行一图案化制程,以分别在第一有机发光图案232、第二有机发光图案234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236中形成一第一接触开口232a、第二接触开口234a以及第三接触开口236a,其是分别暴露出第一阴极配线152、第二阴极配线154以及第三阴极配线156的部分表面,如图2B所示。然后,在基板110上形成一阴极图案层140。在此,由于间隔壁结构260的厚度足够厚,因此在阴极沉积制程中,阴极图案层140会被间隔壁结构260分隔出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而且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是分别通过第一接触开口232a、第二接触开口234a以及第三接触开口236a与第一阴极配线152、第二阴极配线154以及第三阴极配线156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中,分隔阴极图案层140的方法并不限定必须藉由间隔壁结构260或160来达成,其他可以使阴极层图案化的方法皆可以使用。此外,间隔壁结构260或160的剖面亦不限定于图2A所绘示的样式,只要是可以在阴极沉积制程中使阴极图案分隔开来的样式皆可。另外,阴极配线150并不限定配置在像素结构层120与间隔壁结构260之间,亦可配置在其他适当位置,以使第一阴极图案142、第二阴极图案144以及第三阴极图案146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操作电压。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电路示意图,其是图1A与图1B的等效电路图。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电路300包括一有源元件阵列310、多个第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22、多个第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24、多个第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26、一第一阴极配线332、一第二阴极配线334与一第三阴极配线336。第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22、第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24与第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26是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阴极配线332、第二阴极配线334与第三阴极配线336。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阴极配线332、第二阴极配线334与第三阴极配线336是分别提供不同的操作电压给第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22、第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24与第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2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像素结构层配置在一基板上,而该像素结构层包括一有源元件阵列以及一阳极图案层;
多数条阴极配线,配置在该基板的上方;
一间隔壁结构,配置在该些阴极配线以及该阳极图案层的上方;
一有机发光层,至少覆盖在该阳极图案层上,其中该有机发光层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且该间隔壁结构使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分隔开来;
一阴极图案层,配置在该有机发光层上,其中该阴极图案层包括对应配置在该第一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一阴极图案、对应配置在该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二阴极图案以及对应配置在该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三阴极图案,且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彼此并未连接在一起;以及
一第一接触开口、一第二接触开口以及一第三接触开口,配置在该间隔壁结构中,其中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是分别通过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而与对应的该阴极配线电性连接,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是配置在该阴极图案层与该间隔壁结构的交会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是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操作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间隔壁结构更包括将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分隔开来的多个第一间隔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间隔壁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间隔壁,其中每个第一间隔壁的上表面宽度大于其下表面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是分别为红光发光材料、绿光发光材料以及蓝光发光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有源元件阵列包括一薄膜电晶体阵列。
7、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在一基板上形成一像素结构层,而形成该像素结构层包括依序形成一有源元件阵列以及一阳极图案层;
在该基板的上方形成多数条阴极配线;
在该些阴极配线的上方形成一间隔壁结构,在该间隔壁结构中形成一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
在该基板上方形成一有机发光层,至少覆盖住该阳极图案层上,其中该有机发光层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且该间隔壁结构使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分隔开来;以及
在该有机发光层上形成一阴极图案层,其中该阴极图案层包括对应配置在该第一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一阴极图案、对应配置在该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二阴极图案以及对应配置在该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三阴极图案,且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彼此并未连接在一起,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是分别通过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而与对应的该阴极配线电性连接,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是位于该阴极图案层与该间隔壁结构的交会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是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操作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阴极图案层的方法包括进行一阴极沉积制程,且在该阴极沉积制程中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会被该间隔壁结构分离开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有机发光层的方法包括进行一喷墨制程。
11、一种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在一基板上形成一像素结构层,而形成该像素结构层包括依序形成一有源元件阵列以及一阳极图案层;
在该基板的上方形成多数条阴极配线;
在该些阴极配线的上方形成一间隔壁结构;
在该基板上方形成一有机发光层,至少覆盖住该阳极图案层上,其中该有机发光层包括至少一第一有机发光图案、至少一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且该间隔壁结构使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分隔开来;
图案化该有机发光层,以分别在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中形成一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以及
在该有机发光层上形成一阴极图案层,其中该阴极图案层包括对应配置在该第一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一阴极图案、对应配置在该第二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二阴极图案以及对应配置在该第三有机发光图案上的一第三阴极图案,且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彼此并未连接在一起,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是分别通过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接触开口而与对应的该阴极配线电性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有机发光层的方法包括进行一喷墨制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阴极图案层的方法包括进行一阴极沉积制程,且在该阴极沉积制程中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阴极图案会被该间隔壁结构分离开来。
CNB2004100742648A 2004-09-08 2004-09-08 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424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742648A CN100534248C (zh) 2004-09-08 2004-09-08 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742648A CN100534248C (zh) 2004-09-08 2004-09-08 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7614A CN1747614A (zh) 2006-03-15
CN100534248C true CN100534248C (zh) 2009-08-26

Family

ID=36166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426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4248C (zh) 2004-09-08 2004-09-08 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3424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6710B (zh) * 2011-10-28 2013-09-11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 及其制作方法、透视性单向发光屏体和触摸屏
CN111200004A (zh) * 2020-02-27 2020-05-2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4586165A (zh) * 2020-09-29 2022-06-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掩膜组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7614A (zh) 2006-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2148B2 (en) Quantum dot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642491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US7760165B2 (en) Control circuit for stacked OLED device
CN108400154B (zh) Oled面板
CN107425043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及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US7893610B2 (en) Tandem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N108666349B (zh) 彩色滤光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与woled显示器
KR101703343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4411288B2 (ja) 表示装置
JP2005310782A (ja) 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01894856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CN103021334A (zh) 一种像素结构、像素单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816228A (zh) 主动式发光元件与主动式发光显示装置
KR20080054626A (ko) 유기 전계발광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679953B2 (en) WOLED back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30093187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0061151A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08987431A (zh) 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KR100724483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888120A (zh)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784101A (zh) 双面显示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US11489129B2 (en) Display unit, display substrat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752617A (zh) 一种被动式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34248C (zh) 有源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56677B (zh) 一种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