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7998C - 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7998C
CN100527998C CNB200710100739XA CN200710100739A CN100527998C CN 100527998 C CN100527998 C CN 100527998C CN B200710100739X A CNB200710100739X A CN B200710100739XA CN 200710100739 A CN200710100739 A CN 200710100739A CN 100527998 C CN100527998 C CN 10052799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omach
herbal cuisine
medicine
pro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1007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2333A (zh
Inventor
朱西杰
杨利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7101007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27998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32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2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79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799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该药膳是由珍珠、乌梅、山药、山楂、麦芽、半枝莲、龙胆草、铁心甘草、没药、元胡、三七和穿山甲,按照3~5∶3~5∶2~4∶2~4∶1~3∶1~3∶1~3∶1~3∶0.5~2∶0.5~2∶0.5~2∶0.5~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上述所有原料均为微粒状。该技术遵循胃肠同治的原理,运用“治、修、护、养”四位一体疗法进行养护。本发明的微粒药膳对胃肠道有特殊的亲和力,具有高效、速效、长效的治疗特点,对各种胃肠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3.3%以上,治愈率50%以上。并且复发率低,即使复发,其症状也较以前明显减轻,服药后可迅速取效。服用本方有效剂量小,携带、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保持了中药的原汁原味。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
背景技术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调查发现,每年死于胃肠疾病的人数在1000万以上,中国有4/5的人患有胃肠病,居世界首位。由于急性胃肠病治疗方法不当,就会转变成慢性胃肠病。长期的慢性疾病又因为有害菌分泌大量的毒素,导致胃肠道内腐败物质增多而引起胃肠粘膜糜烂、溃疡,甚至穿孔,更可怕的是容易引起癌症。所以胃肠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已引起世界医学家的重视。
现代临床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有很多,但大多作用单一,治胃不治肠,治肠不治胃。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胃肠病患者,多数胃肠同病,因此应当胃肠同治,才能取得满意疗效。但现有技术中没有这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及特效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该技术遵循胃肠同治的原理,运用“治、修、护、养”四位一体疗法,彻底清除胃肠道有害物质,修护保护胃肠黏膜,全面改善恢复提高胃肠功能,从而提高人体体质,从根本上解决胃肠道炎症反复发作的困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该药膳是由珍珠、乌梅、山药、山楂、麦芽、半枝莲、龙胆草、铁心甘草、没药、元胡、三七和穿山甲,按照3~5∶3~5∶2~4∶2~4∶1~3∶1~3∶1~3∶1~3∶0.5~2∶0.5~2∶0.5~2∶0.5~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上述所有原料均为微粒状;
上述微粒的粒度为60~120目;
所述药膳中至少有三种粒度的微粒。
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的药理药性分别为:
1.山药
山药补脾气,益脾阴,健脾胃,止泄痢。可作成食品长期服用,是一味营养调补佳品。山药中含粘液质、糖蛋白、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淀粉酶等。实验证明:山药对实验大鼠脾虚模型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离体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2.山楂
山楂能消食化积,尤善促进油腻肉食消化,还略有行气止痛与治痢之功,尚可用于泻痢腹痛或疝气等。山楂中含多种有机酸,如山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等,并含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山楂核含有脂溶性成分。实验研究表明:山楂可增加家兔血清溶菌酶含量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对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等在体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所含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所含多种有机酸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使肉类易被消化。
3.麦芽
麦芽消食化积之力较佳,可用于各种食物引起的食积证,尤长于“消化一切米、面、诸果食积”(《本草纲目》),故最适宜于过食米面薯芋之食滞证。麦芽中所含的消化酶及维生素B有助消化作用,麦芽煎剂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4.乌梅
乌梅止泻痢,安蛔,生津,涩肠止泻痢的作用较强。亦为安蛔要药,可杀死胃中幽门螺杆菌。乌梅煎剂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证明,乌梅对宋内氏痢疾杆菌等多种细菌及须疮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抗菌谱较广;有脱敏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增加胆汁的分泌,并使胆汁趋于酸性。
5.龙胆草
龙胆草能清泻胃火,可用于治疗胃火壅盛所致的口疮及吐血、便血等证。龙胆草尚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功效,对热毒痈肿有一定疗效。能促进胃液分泌,使游离酸增加,还能明显促进胆汁分泌;并有抗炎、抑制抗体生成等作用。
6.铁心甘草
铁心甘草为甘草的根和根茎,木质部中质地坚硬呈紫黑色的部分,但它的色泽、硬度与普通甘草迥然有别,在功效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铁心甘草除具有疗效高,镇痛好,作用范围广,毒副作用小等特点。铁心甘草对大鼠肠袢静、动脉微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可显著增加固定区域内毛细血管的交叉点,即说明铁心甘草具有明显改善、促进肠道微循环的作用。
7.三七
三七辛散而善化瘀止痛,药效卓著,有止血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对胃脘及腹部瘀滞肿痛者尤为适宜。
8.元胡
元胡辛散温通,作用温和,尤长于止痛,《本草纲目》称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止痛良药,无论何种痛症,均可配伍应用。元胡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为主,并含挥发油、树脂、粘液质等。具有镇痛作用,延胡索的醇提取物,特别是去氢延胡索甲素可明显抗溃疡作用。
9.没药
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用于心腹瘀痛。没药含树脂25%~35%,挥发油2.5%~6.5%,树胶57%~65%,并含氧化酶等成分,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10.穿山甲
穿山甲善于走窜行散,活血通络、祛瘀散结之力较强,能内达脏腑经络,通过其活血而收软坚散结、通经活络之效,可治胃肠中癥瘕积聚;既能活血祛瘀,又善消肿排脓,治胃肠中痈肿。穿山甲含多种氨基酸、硬脂酸、角蛋白、挥发油等,具有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缺氧耐受力的作用。
11.珍珠
珍珠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含有十九种氨基酸、近二十种矿物质和高活性生物牛磺酸与丰富的珍珠蛋白及大量的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抗衰老因子SOD和氨基酸载体GSH-PX的活性,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护肝、调理肠胃、补充钙制、补充微量元素之功效;通过调节人体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
12.半枝莲
半枝莲有清热解毒、祛风散血、行气利水、通络破瘀的作用。
本发明将上述药物和药食两用的药物,经低温干燥、研磨成至少具有三种粒度的微粒,混合制成缓释微粒药膳,通过久蒸(干蒸2小时左右)久晒(或烘干),减轻毒副作用,增强胃肠亲和能力,用钴60消毒后备用,在临床中针对不同的胃肠疾病,并根据年龄、体质不同,成年以每人每次口服6g(儿童酌减),每日3次,饭后调成粥样或在奶锅中加热成药粥服用(煮法即先用旺火煮至滚开,再改用小火将粥汤慢慢收至浓稠),使药物能迅速持久的发挥止痛、制酸、消炎、修复等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发明充分运用“治、修、护、养”四位一体疗法,彻底清除胃肠道有害物质,修护保护胃肠黏膜,全面改善恢复提高胃肠功能,从而提高人体体质,从根本上解决胃肠道炎症反复发作的困扰。其中
治:选用半枝莲、龙胆草等具有杀菌、消炎功能的药物,用于改善胃肠道功能,修复胃肠道黏膜损伤,愈合溃疡面,快速改善腹痛、腹泻等症状。
修:选用的铁心甘草为宁夏道地植物药,用于治疗胃肠道损伤性疾病,可迅速止痛、消炎,消除消化道症状,并且明显改善、促进肠系膜微循环。
护:选用的珍珠制成散剂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可直达胃肠黏膜,具有制酸敛疮的功用,还可保护胃肠黏膜免受再损害。
养:组方中有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山楂、乌梅、山药等,持久药力能改善脾胃虚弱和长期受药物刺激出现的胃肠功能下降,从而提高胃肠动力。同时具有改善胃肠道吸收功能,使萎缩的组织细胞再生修复,迅速提高胃肠道免疫力,增强胃肠道的抗病能力。
2.胃肠道内有胃酸、胃肠激素及大量细菌等,药物进入胃肠后,有效成份易于遭到破坏,等药物到达肠道,其有效成份逐渐减少,治疗作用逐渐减弱。据此,设计了本发明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具体就是根据中药不同的物理(质地)特性及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特点,把药物制成不同直径的微粒(如山药、山楂、麦芽、乌梅质地疏松、易碎,加工后易形成极细粉末,所以入胃后直接附着于胃粘膜,可迅速发挥疗效。而珍珠、白及、元胡、三七、铁心甘草质地较硬,加工后有粗、细不同的微粒,入胃不易附着,可进入肠道,在肠道分段缓释,分段发挥作用;同时珍珠还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可吸附胃肠道有害物质,并排出体外),由于药物微粒大小不同,进入胃肠道,在不同部位吸收有异,微粒越小容易吸收,微粒越大,吸收较慢,所以形成了不同微粒在胃肠道分段吸收,分段释放,从而延长了药物在胃肠道中的排放速度,增强了药物的生物活性,提高了药物在胃肠的靶向治疗作用。
3.本发明的分段缓释作用,即可达到胃肠同治的目的。
4.本发明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保持了中药的原汁原味,无任何添加剂,无任何毒副作用。
5.本发明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可提高生物利用度,从而使中药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并且减少了用药量,节约中药资源,降低了中药的毒副作用。
6.粥一直为中国人所喜爱,并百吃不厌。粥可调节胃口,增进食欲,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它味道鲜美、润喉易食,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是养生保健之佳品。本发明根据中国人胃肠特点,将中药制成粥剂内服,有利于吸收,并明显增强药物利用度,而且携带方便,在中医药防治胃肠道疾病之领域属于独创。
7.本发明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拓宽了中药的适应症,形成了全方位提高胃肠功能的新产品,即对口腔、食道、胃、肠的各种炎症及损伤均有良好的治疗及修复作用。
8.本发明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适用于各种人群,携带、服用方便。
下面为本发明药膳对常见几种胃肠道疾病586例疗效对照分析:
(一)本发明微粒药膳与摩罗丹治疗萎缩性胃炎64例对照表
1.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
Figure C2007101007390007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两组治疗前后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
Figure C20071010073900072
治疗组胃粘膜腺体萎缩34例,治疗后萎缩20例,临床治愈14例,治愈率41.2%;对照组胃粘膜萎缩30例,治疗后萎缩25例,临床治愈5例,治愈率16.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3两组疗效比较(见表3)
表3两组疗效比较
Figure C20071010073900073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二)本发明微粒药膳与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90例对照表
2.1治疗结果  见表4。
表4中西医治疗FD的疗效(例)
Figure C2007101007390007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中西医治疗FD主要症状改善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从表4、表5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改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胃肠功能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三)本发明微粒药膳与正肠生胶囊治疗肠道易激综合症(IBS)95例对照表
3.1治疗结果  见表6
表6中、西医治疗IBS的疗效(例)
Figure C20071010073900082
x2 0.05(2)=5.99,x2=8.08,P<0.05
(四)本发明微粒药膳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36例)疗效分析
1.治疗效果
1.1近期疗效优(2日内疼痛缓解,3日内溃疡愈合者)24例;良(3日内疼痛缓解,5日内溃疡愈合者)6例;好转(4日内疼痛缓解,7日内溃疡愈合者)4例。无效(不论疼痛是否缓解,7日内溃疡不愈合者)2例。近期总有效率94.44%。
1.2远期疗效(随访2年)优(年复发次数及病情均减轻80%以上者)10例。良(年复发次数及病情均减轻50%以上者)20例。好转(年复发次数及病情减轻不足50%者)2例。无效(病情无改善者)4例。远期总有效率为88.29%。
(五)本发明微粒药膳治疗慢性胃炎(300例)疗效分析
本组病例以临床症状消失、镜检基本正常为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和大部分消失、镜检好转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镜检无变化为无效。结果:所治300例,服药1~2剂后,大便变稀,次数有不同程度增加,症状亦随之减轻。最短2个疗程,最长9个疗程,平均3个疗程。治愈160例,占53%;有效120例,占40%;无效20例,占7%。总有效率为93%。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微粒药膳对胃肠道有特殊的亲和力,具有高效、速效、长效的治疗特点,对各种胃肠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3.3%以上,治愈率50%以上。并且复发率低,即使复发,其症状也较以前明显减轻,服药后可迅速取效。服用本方有效剂量小,携带、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保持了中药的原汁原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首先将珍珠、乌梅、山药、山楂、麦芽、半枝莲、龙胆草、铁心甘草、没药、元胡、三七和穿山甲,在低温下干燥,研磨成60~120目的微粒(保证至少应当有三种粒度直径的微粒),然后按照4∶4∶3∶3∶3∶3∶3∶3∶1∶1∶1∶1的重量比混合即成。
实施例2:
首先将珍珠、乌梅、山药、山楂、麦芽、半枝莲、龙胆草、铁心甘草、没药、元胡、三七和穿山甲,在低温下干燥,研磨成60~120目的微粒(保证至少应当有三种粒度直径的微粒),然后按照3∶5∶2∶4∶1∶3∶1∶3∶0.5∶2∶2∶2的重量比混合即成。
实施例3:
首先将珍珠、乌梅、山药、山楂、麦芽、半枝莲、龙胆草、铁心甘草、没药、元胡、三七和穿山甲,在低温下干燥,研磨成60~120目的微粒(保证至少应当有三种粒度直径的微粒),然后按照5∶3∶4∶2∶3∶3∶3∶1∶2∶0.5∶0.5∶0.5的重量比混合即成。
实施例4:
首先将珍珠、乌梅、山药、山楂、麦芽、半枝莲、龙胆草、铁心甘草、没药、元胡、三七和穿山甲,在低温下干燥,研磨成60~120目的微粒(保证至少应当有三种粒度直径的微粒),然后按照4∶3∶2∶3∶2∶1∶3∶1∶1.5∶1.5∶1.5∶1.5的重量比混合即成。

Claims (1)

1.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其特征在于该药膳是由珍珠、乌梅、山药、山楂、麦芽、半枝莲、龙胆草、铁心甘草、没药、元胡、三七和穿山甲,按照3~5∶3~5∶2~4∶2~4∶1~3∶1~3∶1~3∶1~3∶0.5~2∶0.5~2∶0.5~2∶0.5~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上述所有原料均为微粒状,所述微粒的粒度为60~120目,且药膳中至少有三种粒度的微粒。
CNB200710100739XA 2007-04-11 2007-04-11 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99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00739XA CN100527998C (zh) 2007-04-11 2007-04-11 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00739XA CN100527998C (zh) 2007-04-11 2007-04-11 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2333A CN101032333A (zh) 2007-09-12
CN100527998C true CN100527998C (zh) 2009-08-19

Family

ID=38729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0073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998C (zh) 2007-04-11 2007-04-11 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2799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76608A0 (en) * 2006-06-28 2006-10-31 Lycored Lt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nd preventing 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CN107929550A (zh) * 2018-01-12 2018-04-20 宁夏医科大学 一种保护、修复胃黏膜的活性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6516A (zh) * 2018-01-12 2018-06-01 宁夏医科大学 具有解毒排毒清理胃肠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药膳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消化性溃疡的药膳疗法. 李媛媛.食品与健康,第9期. 2006
消化性溃疡的药膳疗法. 李媛媛.食品与健康,第9期. 2006 *
温胃止痛药膳. 彭铭泉等.药膳食疗,第10期. 2003
温胃止痛药膳. 彭铭泉等.药膳食疗,第10期. 20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2333A (zh) 2007-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5660B (zh) 一种保护、提高胃肠功能的中药缓释微粒胃肠伴侣
CN101502633B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52920A (zh) 一种消食和胃的中药组合物
CN101130023A (zh) 党参温胃散
CN101757336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配方
CN100527998C (zh) 一种保护胃肠黏膜的胃肠缓释微粒药膳
CN103381266B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
CN103989955A (zh) 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多发性胃溃疡、糜烂性胃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CN103055111B (zh) 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41144A (zh) 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
CN101439149B (zh) 治疗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中药组合物
CN103211946B (zh) 一种治疗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CN104998041A (zh) 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胃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0534507C (zh) 一种内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277571C (zh) 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
CN1509747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608B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2000295B (zh) 一种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0134B (zh)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复方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CN102370772A (zh) 治疗胃病的苗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7960535A (zh) 一种防治肉牛胃肠炎的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31587A (zh)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4706866A (zh) 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399038A (zh) 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5139A (zh) 一种养胃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