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3169C - 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3169C
CN100523169C CNB2005100452298A CN200510045229A CN100523169C CN 100523169 C CN100523169 C CN 100523169C CN B2005100452298 A CNB2005100452298 A CN B2005100452298A CN 200510045229 A CN200510045229 A CN 200510045229A CN 100523169 C CN100523169 C CN 1005231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ulina
nutrient solution
booth
glass
j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452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07571A (zh
Inventor
杨维国
杨磊
李凤林
王伟志
宋伟国
夏增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UANG FU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UANG FU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UANG FU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UANG FU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452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23169C/zh
Publication of CN1807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7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31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316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包括修建螺旋藻的养殖环境、配液、养殖过程中的护理、螺旋藻的采集收获、保存,首先修建螺旋藻的养殖环境;然后再配制培养液:培养液的成分及重量比例为:NaHCO310~15Kg,KH2PO40.1~0.9Kg,微量元素1~8Kg,纯生水1吨;培养条件:水温保持在25℃~35℃,湿度保持在40°~60°,24小时冲氧并保证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2小时;采收:将过滤后的螺旋藻冲洗,用pH试纸测试,显示中性时为合格;补充养料:连续采收后,按比例剂量将各种营养物质流入养殖缸内,保证藻体得到充足的养料,当培养液pH值升到11时,补加NaHCO3,使培养液pH的值保持在8-11内,连续培养和收获,使螺旋藻保持一定的密度,采用NaHCO3补加,使培养液的PH值稳定,促进培养液中的藻体迅速生长繁育。

Description

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的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
背景技术
螺旋藻是一种光能自养型生物,目前螺旋藻产品已经应用于人类食用领域,螺旋藻具有较好的抗病毒能力,能够有效降低血糖、胆固醇,是一种价值较高的医疗保健用品。
目前大规模的螺旋藻养殖方式,基本采用露天式养殖,利用天然湖泊或修建大型养殖池进行养殖,这种养殖方式的优点成本低,然而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单位产量较低,而且容易受环境和季节的影响。
1995年2月8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名称为“螺旋藻生产的新方法及其装置”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采取沟渠式养殖装置,该技术方案采用沟渠加搅拌器促使培养液流动,然后加装过滤网抬高液面,同时过滤较大螺旋藻藻体,改方案相比原先仅用方形池养殖螺旋藻,产品质量和产量有明显改进,而且成本低,易于推广,但是改方案不能有效改变养殖螺旋藻时易受环境影响的缺陷,而且露天养殖容易受污染,这种大池混合养殖方法,局部污染后影响到整体藻群的产量和质量,该方案无法对螺旋藻进行有效的人工控制。
2003年2月5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家养食用新鲜螺旋藻的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使用洁净容器进行螺旋藻养殖,该方案中包括电动搅拌和温度控制装置,容器可以在室外和室内进行养殖,室内养殖时需要增加光照,该方案结构简单,适合于家庭养殖,能够适度进行人工控制,然而对于大规模养殖螺旋藻,该方案还不完善。
1994年7月27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名称为“螺旋藻的封闭式培养方法及装置”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利用管道生产螺旋藻的装置,该管道包括由多个U型管连通组成的养殖管道,采用气举方式让培养液循环,并放置在温室中培养,根据需要增加光照和温度控制,该方案较好的解决了室外养殖容易受到污染和季节环境变化影响的问题,且能较好的进行人工控制,能够大规模连续生产,但该方案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而且不能解决局部污染后藻群整体受影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生产养殖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受环境和季节的影响,螺旋藻的产量和质量较高,而且不易污染,能够大规模连续生产的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养殖方法,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修建螺旋藻的养殖环境、配液、养殖过程中的护理、螺旋藻的采集收获、保存,其特征在于:
(1)修建螺旋藻的养殖环境:首先,选择日光照射充足的地点修建温室大棚,大棚内设置阶梯式支架,阶梯式支架的上面放置用来养殖螺旋藻的玻璃养殖缸,所述大棚内设置供暖装置、排风装置、送风装置、照明装置、湿度调节装置。
(2)配制培养液:首先在配种反应釜内配好培养液,打开阀门管道上的阀门,将配置好的培养液输入玻璃养殖缸内,所述培养液的成分及重量比例为:NaHCO310~15Kg,KH2PO40.1~0.9Kg,微量元素1~8Kg,纯生水1吨。
(3)培养条件:向玻璃养殖缸内放入原始藻种后,开启电磁式空气泵冲氧,并24小时冲氧,调节大棚内设置的供暖装置、排风装置、送风装置、照明装置、湿度调节装置,使水温保持在25℃~35℃,湿度保持在40°~60°,并保证24小时内光照时间达到12小时。
(4)采收:用40倍放大镜观测螺旋藻,当40倍视野中有35~45条螺旋藻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将装有300目的过滤网放在塑料箱上,开启玻璃养殖缸底部的排泄阀门,使螺旋藻培养液缓缓的经过过滤网过滤,将大的螺旋藻体留在过滤网上边,小的螺旋藻体通过过滤网随同培养液流入塑料箱内,当螺旋藻培养液放至一半时,关闭阀门,待水分过滤干,过滤网上只留有螺旋藻时,用去离子水将过滤网上的螺旋藻冲洗,冲洗后的螺旋藻用PH试纸测试PH值,显示中性时为合格,将冲洗好后的螺旋藻装入真空包装袋内,用电子秤测出重量后放入冰箱冷冻保存,过滤后放入塑料箱内的培养液,用抽料泵打入玻璃养殖缸内。
(5)每个玻璃养殖缸连续采收5kg螺旋藻后,经配种反应釜,分别按比例剂量将各种营养物质流入养殖缸内,用以保证培养液中的藻体能得到充足的养料,当螺旋藻培养液PH值升到11时,向培养液中补加NaHCO3,使培养液PH的值保持在8-11的范围。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更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玻璃养殖缸设有冲气装置,所述冲气装置包括设置在玻璃养殖缸内的鱼缸用曝气头和与鱼缸用曝气头气连通的电磁式空气泵,所述电磁式空气泵具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大棚供暖装置为设置在大棚东、西、北三侧支撑墙上的散热器片,所述排风装置为安装在大棚前部的引风机,所述进风装置为设置在大棚后墙上的风洞,所述照明装置为防水型日光灯,所述湿度调节装置为水喷淋装置,所述培养液的成分及重量比例为:NaHCO312Kg,KH2PO40.5Kg,微量元素6Kg,纯生水1吨,水温保持在30℃,湿度保持在50°,并保证24小时内光照时间达到12小时。
本发明所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较背景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流加各种营养物质,使螺旋藻始终保持在各种营养成分充足的环境里快速生长。
2、阶梯式养殖充分利用了大棚的空间形式,充分利用光照条件和工艺操作的优化,几排养殖缸阶梯式升高,可以最好的获取光照。
3、采用电磁式空气泵和鱼缸用曝气头相结合的方式,电磁式空气泵进气部分有过滤装置,所供气为无油洁净的空气,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鱼缸用曝气头产生的气泡均匀、平稳,不会对藻体造成伤害和充分搅拌。
4、取藻用木制过滤器无味无毒,滤完后用纯化水冲洗到PH在7-8之间。
5、由于是连续培养和连续收获,可使培养液中的螺旋藻保持在一定的密度中,就不会因藻体密度过高产生反馈和抑制作用,降低螺旋藻的生长速度,采用NaHCO3补加,使培养液的PH值稳定,促进培养液中的藻体迅速生长繁育。
6、采用大棚养殖,整体形成一个密闭养殖方式,相比开放式养殖,螺旋藻不容易受到污染,更好解决了病虫害的危害,克服了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7、大棚顶部覆盖透明膜,可以充分利用光照;供暖装置:散热器的设置可以根据季节和棚内温度的需要提供热水循环有效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排风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中在大棚前部加装方形引风机向外引风,用于降温、降湿时向外排出热气和湿气,引风机外罩双层防虫网,可以有效避免昆虫进入大棚;进风装置:在大棚后墙开风洞,当湿度,温度过高时开启,配合前面设置的引风机向棚内供应凉爽干燥的空气;照明装置:在棚顶加装防水型日光灯,使平均光照强度达到2500-3000lux,便于在阴天时补充光照,保证正常生产;水喷淋部分:在大棚内后部加装水喷淋装置,向地面洒水,用于降湿和增加空气湿度。
8、附属建筑:在大棚相连接部分加盖附属建筑,如缓冲间,更衣室等以保持大棚内部的清洁。
9、大棚内养殖部分
阶梯式养殖:阶梯式养殖充分利用了大棚的空间形式,充分利用了光照条件和工艺操作的优化,几排养殖缸阶梯式升高,可以最好的获取光照;
充气部分:采用电磁式空气泵和鱼缸用曝气头相结合的方式,电磁式空气泵进气部分有过滤装置,所供气为无油,洁净的空气,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鱼缸用曝气头产生的气泡均匀平稳,不会对藻体造成危害,而且充分搅拌。
10、养殖缸:采用12cm厚浮法玻璃和进口玻璃胶制造,用玻璃宽条和三角加固,阶梯式支架上分列多个养殖缸,这种分开式养殖可以相互之间最大程度减少污染。
11、操作部分:取螺旋藻时用无味,无毒的木制过滤器,滤完后用纯化水冲洗至ph在7-8之间后立即取出称重,冷冻保藏,操作人员穿三白工作服白大褂,白色卫生帽,白口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养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养殖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本方法包括修建螺旋藻的养殖环境、配液、养殖过程中的护理以及螺旋藻的采集收获、保存,首先,选择日光照射充足的地点修建温室大棚8,大棚8内设置有阶梯式支架20,阶梯式支架20的上面放置用来养殖螺旋藻的玻璃养殖缸1,玻璃养殖缸1设有冲气装置,冲气装置包括设置在玻璃养殖缸1内的鱼缸用曝气头15和与鱼缸用曝气头15气连通的电磁式空气泵2,电磁式空气泵2具有空气过滤装置,大棚8内东、西、北三侧设置有支撑在墙上的散热器片,在大棚8前部安装有引风机16用以排风,在大棚8后墙上设置有风洞,在大棚8顶部安装有防水型日光灯17,大棚8内设置有水喷淋装置18来调节大棚8内的湿度,然后在配种反应釜3内配好培养液,培养液的成分及重量比例为:NaHCO3 10Kg,KH2PO4 0.6Kg,微量元素4Kg,纯生水1吨,用磁力泵6将原料沿进料管5输送到配种反应釜3内,搅拌器4将原料搅拌均匀,打开阀门管道上的阀门9,磁力泵7将配置好的培养液输入玻璃养殖缸1内,向玻璃养殖缸1内放入原始藻种后,立即开启电磁式空气泵2冲氧,并24小时冲氧,调节大棚8内设置的供暖装置、排风装置、送风装置、照明装置、湿度调节装置,使水温保持在32℃,湿度保持在45°,并保证24小时内光照时间达到12小时,采收阶段,用40倍放大镜观测螺旋藻,当40倍视野中有40条螺旋藻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将装有300目的过滤网12放在塑料箱11上,开启玻璃养殖缸1底部的排泄阀门10,使螺旋藻培养液缓缓的经过过滤网12过滤,将大的螺旋藻体留在过滤网12上边,小的螺旋藻体通过过滤网12随同培养液流入塑料箱11内,当螺旋藻培养液放至一半时,关闭阀门10,待水分过滤干,过滤网12上只留有螺旋藻时,用去离子水将过滤网12上的螺旋藻冲洗,冲洗后的螺旋藻用PH试纸测试PH值,显示中性时为合格,将冲洗好后的螺旋藻装入真空包装袋内,用电子秤测出重量后放入冰箱冷冻保存,过滤后放入塑料箱内的培养液,用抽料泵打入玻璃养殖缸内,每个玻璃养殖缸1连续采收5kg螺旋藻后,经配种反应釜3,分别按比例剂量将各种营养物质流入养殖缸1内,用以保证培养液中的藻体能得到充足的养料,当螺旋藻培养液PH值升到11时,向培养液中补加NaHCO3,使培养液PH的值保持在8-11的范围。
实施例2,如附图1、2所示,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本方法包括修建螺旋藻的养殖环境、配液、养殖过程中的护理以及螺旋藻的采集收获、保存,首先,选择日光照射充足的地点修建温室大棚8,大棚8内设置有阶梯式支架20,阶梯式支架20的上面放置用来养殖螺旋藻的玻璃养殖缸1,玻璃养殖缸1设有冲气装置,冲气装置包括设置在玻璃养殖缸1内的鱼缸用曝气头15和与鱼缸用曝气头15气连通的电磁式空气泵2,电磁式空气泵2具有空气过滤装置,大棚8内东、西、北三侧设置有支撑在墙上的散热器片,在大棚8前部安装有引风机16用以排风,在大棚8后墙上设置有风洞,在大棚8顶部安装有防水型日光灯17,大棚8内设置有水喷淋装置18来调节大棚8内的湿度,然后在配种反应釜3内配好培养液,培养液的成分及重量比例为:NaHCO3 12Kg,KH2PO4 0.5Kg,微量元素6Kg,纯生水1吨,用磁力泵6将原料沿进料管5输送到配种反应釜3内,搅拌器4将原料搅拌均匀,打开阀门管道上的阀门9,磁力泵7将配置好的培养液输入玻璃养殖缸1内,向玻璃养殖缸1内放入原始藻种后,立即开启电磁式空气泵2冲氧,并24小时冲氧,调节大棚8内设置的供暖装置、排风装置、送风装置、照明装置、湿度调节装置,使水温保持在30℃,湿度保持在50°,并保证24小时内光照时间达到12小时,采收阶段,用40倍放大镜观测螺旋藻,当40倍视野中有40条螺旋藻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将装有300目的过滤网12放在塑料箱11上,开启玻璃养殖缸1底部的排泄阀门10,使螺旋藻培养液缓缓的经过过滤网12过滤,将大的螺旋藻体留在过滤网12上边,小的螺旋藻体通过过滤网12随同培养液流入塑料箱11内,当螺旋藻培养液放至一半时,关闭阀门10,待水分过滤干,过滤网12上只留有螺旋藻时,用去离子水将过滤网12上的螺旋藻冲洗,冲洗后的螺旋藻用PH试纸测试PH值,显示中性时为合格,将冲洗好后的螺旋藻装入真空包装袋内,用电子秤测出重量后放入冰箱冷冻保存,过滤后放入塑料箱内的培养液,用抽料泵打入玻璃养殖缸内,每个玻璃养殖缸1连续采收5kg螺旋藻后,经配种反应釜3,分别按比例剂量将各种营养物质流入养殖缸1内,用以保证培养液中的藻体能得到充足的养料,当螺旋藻培养液PH值升到11时,向培养液中补加NaHCO3,使培养液PH的值保持在8-11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修建螺旋藻的养殖环境、配液、养殖过程中的护理、螺旋藻的采集收获、保存,其特征在于:
(1)修建螺旋藻的养殖环境:首先,选择日光照射充足的地点修建温室大棚(8),大棚(8)内设置阶梯式支架(20),阶梯式支架(20)的上面放置用来养殖螺旋藻的玻璃养殖缸(1),所述大棚(8)内设置供暖装置、排风装置、送风装置、照明装置、湿度调节装置;
(2)配制培养液:首先在配种反应釜(3)内配好培养液,打开阀门管道上的阀门(9),将配置好的培养液输入玻璃养殖缸(1)内,所述培养液的成分及重量比例为:NaHCO3 10~15Kg,KH2PO4 0.1~0.9Kg,微量元素1~8Kg,纯生水1吨;
(3)培养条件:向玻璃养殖缸(1)内放入原始藻种后,开启电磁式空气泵(2)冲氧,并24小时冲氧,调节大棚内设置的供暖装置、排风装置、送风装置、照明装置、湿度调节装置,使水温保持在25℃~35℃,湿度保持在40°~60°,并保证24小时内光照时间达到12小时;
(4)采收:用40倍放大镜观测螺旋藻,当40倍视野中有35~45条螺旋藻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将装有300目的过滤网(12)放在塑料箱(11)上,开启玻璃养殖缸(1)底部的排泄阀门(10),使螺旋藻培养液缓缓的经过过滤网(12)过滤,将大的螺旋藻体留在过滤网(12)上边,小的螺旋藻体通过过滤网(12)随同培养液流入塑料箱(11)内,当螺旋藻培养液放至一半时,关闭阀门(10),待水分过滤干,过滤网(12)上只留有螺旋藻时,用去离子水将过滤网(12)上的螺旋藻冲洗,冲洗后的螺旋藻用PH试纸测试PH值,显示中性时为合格,将冲洗好后的螺旋藻装入真空包装袋内,用电子秤测出重量后放入冰箱冷冻保存,过滤后放入塑料箱内的培养液,用抽料泵打入玻璃养殖缸内;
(5)每个玻璃养殖缸(1)连续采收5kg螺旋藻后,经配种反应釜(3),分别按比例剂量将各种营养物质流入养殖缸内,用以保证培养液中的藻体能得到充足的养料,当螺旋藻培养液PH值升到11时,向培养液中补加NaHCO3,使培养液PH的值保持在8-11的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养殖缸(1)设有冲气装置,所述冲气装置包括设置在玻璃养殖缸(1)内的鱼缸用曝气头(15)和与鱼缸用曝气头(15)气连通的电磁式空气泵(2),所述电磁式空气泵(2)具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大棚供暖装置为设置在大棚(8)东、西、北三侧支撑墙上的散热器片,所述排风装置为安装在大棚(8)前部的引风机(16),所述送风装置为设置在大棚(8)后墙上的风洞,所述照明装置为防水型日光灯(17),所述湿度调节装置为水喷淋装置(18),所述培养液的成分及重量比例为:NaHCO3 12Kg,KH2PO4 0.5Kg,微量元素6Kg,纯生水1吨,水温保持在30℃,湿度保持在50°,并保证24小时内光照时间达到12小时。
CNB2005100452298A 2005-11-28 2005-11-28 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316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452298A CN100523169C (zh) 2005-11-28 2005-11-28 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452298A CN100523169C (zh) 2005-11-28 2005-11-28 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7571A CN1807571A (zh) 2006-07-26
CN100523169C true CN100523169C (zh) 2009-08-05

Family

ID=36839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4522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3169C (zh) 2005-11-28 2005-11-28 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23169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4364B (zh) * 2010-05-12 2012-05-30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作为螺旋藻生长调节剂的鱼类下脚料蛋白酶解液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9937A (zh) * 2011-02-28 2012-08-29 广西科学院 一种高效培养纤维藻的方法
CN103305436A (zh) * 2013-04-11 2013-09-18 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藻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05985910A (zh) * 2015-03-05 2016-10-05 华东理工大学 微藻培养的新补碳方法与流程
CN106613075A (zh) * 2016-09-28 2017-05-10 遵义盛远盈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种植柴胡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maxima)培养液的筛选. 徐结红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期. 1996 *
螺旋藻(S.platensis & S.maxima)培养液的筛选. 徐结红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期. 1996
螺旋藻(S.platensis &amp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4364B (zh) * 2010-05-12 2012-05-30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作为螺旋藻生长调节剂的鱼类下脚料蛋白酶解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7571A (zh) 2006-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6146A (zh) 一种密闭式螺旋藻养殖装置
CN111248139B (zh) 一种高密度轮虫的培养装置及方法
CN106577410B (zh) 水蛭庭院式立体养殖方法
CN104430125B (zh) 一种高效水产养殖系统和方法
CN100523169C (zh) 一种养殖螺旋藻的方法
CN109122443B (zh) 澳洲淡水龙虾循环水抱卵孵化系统及育苗方法
CN105918171A (zh) 南美白对虾室内工厂化培育方法及培育装置
CN114680070A (zh) 一种养殖装置、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106614209A (zh) 一种仿刺参工厂化养殖的投饲系统及投饲方法
CN109197691A (zh) 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
CN206196724U (zh) 一种枝角类生物饵料的收集捕捞装置
CN205658206U (zh) 超高密度工厂化鲶鱼养殖系统
CN2856054Y (zh) 一种密闭式螺旋藻养殖装置
CN110447580B (zh) 一种可循环型淡水珍珠养殖方法
CN114946717B (zh) 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7736283B (zh) 蓝礼服海胆的节能减排育苗方法
CN107155983B (zh) 一种高成活率的水蛭养殖方法
CN206078624U (zh) 仿刺参工厂化养殖的投饲装置
CN208639368U (zh) 一种大批量养殖腐食性双翅目成虫的养殖装置
CN104031866B (zh) 一种葛仙米的生态养殖方法及其生态养殖系统
CN208908889U (zh) 水产养殖系统
CN109169470B (zh) 一种青蟹种蟹培育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8402913U (zh) 一种恒温鱼池
CN112106727A (zh) 一种黑斑蛙的人工养殖方法
CN207927565U (zh) 新型自动补水养殖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