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2895C - 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2895C
CN100512895C CNB2007100282722A CN200710028272A CN100512895C CN 100512895 C CN100512895 C CN 100512895C CN B2007100282722 A CNB2007100282722 A CN B2007100282722A CN 200710028272 A CN200710028272 A CN 200710028272A CN 100512895 C CN100512895 C CN 10051289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deep vein
sheath
vein puncture
epithec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282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7986A (zh
Inventor
袁福利
黑子清
陈秉学
赵宏
赵阳
Original Assignee
YUAN FULI ZHAO 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 FULI ZHAO YANG filed Critical YUAN FULI ZHAO YANG
Priority to CNB2007100282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12895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57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7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28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289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包括内针和外鞘。特征为:内针的尖端为笔尖式,有侧孔,钝性分离血管壁,并且内针外径小,0.1mm~0.5mm(外径为0.5mm时,横截面积为常用的18G深静脉穿刺针横截面的14.8%,相同时间创口的出血量为常用18G穿刺针的2.19%),从而大大减轻了误伤动脉时的损伤;外鞘比内针短,有圆锥状尖端及侧孔,套在内针外。内针尖端刺入深静脉后,外鞘可沿内针送入深静脉,经外鞘内腔及侧孔将导引钢丝送入深静脉,以便放置深静脉导管,操作简便、精确、安全。内针和外鞘的外壁都设置有刻度,便于穿刺时准确判断进针深度,且都有可连接注射器的尾端。

Description

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仪器,特别是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深静脉穿刺放置深静脉导管,是进行快速输血、输液、静脉营养支持、监测中心静脉压的重要途径。常用的深静脉穿刺方法有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等。这些穿刺方法中,通常使用18G深静脉穿刺针,该类型的深静脉穿刺针的尖端为中空的斜面形,外径约为1.3mm。穿刺时斜面形中空的尖端切开皮肤及血管壁,因此对人体有较大创伤。而且在临床应用中,穿刺时误伤动脉的几率高达5%~20%,如果穿刺时误伤动脉,可引起局部严重血肿,甚至导致失血性休克或压迫肺组织,引起呼吸困难,危及生命。作为其改进,先采用外径小的注射器针头试穿刺,穿刺成功后再在注射器针头附近用通常使用的18G深静脉穿刺针穿刺,常常很难与注射器针头穿刺的方向、深度一致,故也无法准确刺入深静脉,甚至仍会损伤动脉。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现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深静脉穿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其包括:内针,所述内针包括:一个尖端和形成于距所述尖端0.1~5mm处的一个侧孔;所述内针外径为0.1mm~0.5mm且设有可接注射器的尾端;该深静脉穿刺装置还包括外鞘,所述外鞘套在所述内针外并与该内针滑动配合,所述外鞘比所述内针短且亦设有可连接注射器的末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鞘包括:鞘尖和与所述鞘尖的一端连接的鞘体;其中,所述鞘尖的内径比所述内针的外径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鞘包括:鞘尖和与所述鞘尖的一端连接的鞘体;其中,所述鞘尖的内径与所述内针的外径相等。所述鞘体的内径大于所述鞘尖的内径。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鞘距所述鞘尖0.5~5mm处形成有一侧孔,所述外鞘内壁对应该侧孔的位置有一弧形面。所述外鞘比所述内针短5~6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所述内针和/或外鞘上设有刻度。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所述内针内套有增加所述内针强度的针芯并与所述内针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针的尖端为实心圆锥状,与中空的斜面形针尖切割血管壁不同,钝性分离血管壁,创口容易止血及愈合。
本发明的深静脉穿刺装置,与常用的中空的斜面形针尖切割血管不同,该针体尖端很细,可钝性分离血管,即从血管纤维间穿过,创口容易止血及愈合。另外,内针外径小,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其横截面积为较常用的18G深静脉穿刺针的14.8%,相同时间创口的出血量为常用18G深静脉穿刺针的2.19%,从而大大减轻了误伤动脉时对动脉的损伤。而且,所述内针和所述外鞘的外壁都设置有刻度,便于穿刺时准确判断进针深度。所述外鞘套在所述内针的外面,内针尖端刺入深静脉后,外鞘可沿内针送入深静脉,经外鞘内腔及侧孔将导引钢丝送入深静脉,以便放置深静脉导管,操作简便、精确、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深静脉穿刺内针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深静脉穿刺装置的内针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的深静脉穿刺装置的外鞘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深静脉穿刺装置的内针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的深静脉穿刺装置的外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深静脉穿刺装置的针芯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深静脉穿刺装置的内针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的深静脉穿刺装置的外鞘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A~C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A为现有技术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对血管造成损伤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对血管造成损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深静脉穿刺装置100,包括穿刺针102、中空的斜面针尖101、可接注射器的尾部103。操作时,尾部103连接一个注射器(图未示),推进深静脉穿刺装置100,使中空的斜面针尖101刺入皮肤,穿刺过程中抽吸注射器,观察是否有血液吸出。如果没有血液吸出,则显示针尖101未刺入血管;如果吸出血液,则针尖101已刺入血管,此时通过观察血液颜色或检测血压,确认穿刺的是否是目的静脉。如是,将导引钢丝(图未示)经穿刺针内腔放入目的静脉,退出穿刺针,再沿导引钢丝放置扩张器(图未示)后,退出扩张器,将中心静脉置管(图未示)插入血管,则可以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此穿刺过程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穿刺过程中使用的装置100,其针尖101为中空的斜面,穿刺皮肤和血管时要切开皮肤组织和血管壁,给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如果误伤到动脉,可引起局部严重血肿,甚至导致失血性休克或压迫肺组织,引起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参考图2A~2B,本发明提供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包括内针20、套在内针20外面并与其滑动配合的外鞘30。
内针20包括针尖201、针尖顶点203、侧孔202、一个可接注射器的尾端204以及形成于尾端204上的侧孔标记205。其中侧孔202与针尖顶点203的距离为5mm,内针20的外径d2为0.5mm,内针长度L3为15cm,且内针20上设有刻度。
外鞘30包括鞘尖301、鞘尖顶点303、鞘体306、侧孔302、一个可接注射器的尾端304以及形成于尾端304上的侧孔标记305。其中侧孔302与鞘尖顶点303的距离为5mm,鞘尖301部分的内径为0.51mm,鞘体306部分的内径为0.9mm,外径为1.2mm,长度L4为9cm,且鞘体306上也设有刻度,同时外鞘30的内壁相对所述侧孔302的位置有一弧形面309。
下面描述本发明深静脉穿刺装置的操作方法。
首先,将外鞘30套在内针20上。外鞘30的尾端304与内针20的尾端204相互卡合。由于内针长度L3比外鞘长度L4长6cm,故内针20可从鞘尖301穿出且伸出6cm,且此时鞘尖301的内径大于内针20的外径。穿刺时,内针尾端204接有注射器(图未示),推进内针20,使其刺入皮肤。穿刺过程中抽吸注射器,观察是否有血液吸出。如果没有血液吸出,则显示针尖201尚未刺入血管;如果吸出血液,则表示针尖201已刺入血管,此时通过观察血液颜色或检测血压,确认穿刺的是否是目的静脉。如确定是目的静脉,则固定内针20,沿内针20推进外鞘30,使鞘尖301及侧孔302插入目的静脉,退出内针20,在外鞘30的尾端304接注射器(图未示),按上述同样方法检测外鞘30插入的是否为目的静脉。确认插入的为目的静脉后,将导引钢丝(图未示)沿外鞘内壁插入血管,可将导引钢丝的“J”型尖端朝向与侧孔方向一致,当其沿外鞘内壁延伸至外鞘侧孔302时,便于从侧孔302穿出并进入静脉血管。侧孔302的尺寸应足以使导引钢丝从中穿出。退出外鞘30,再沿导引钢丝放置扩张器(图未示)后,退出扩张器,并沿所述导引钢丝将中心静脉置管(图未示)插入血管,则可以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输液。在本实施例中,侧孔标记205和305分别用来标记所述侧孔202和302的方向,以方便使用者判断侧孔的位置。
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深静脉穿刺装置,首先,由于内针和外鞘是套合在一起使用的,从而大大提高了穿刺的命中率,降低了误伤动脉时的损伤,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其次,所述深静脉穿刺装置使用的穿刺用内针外径只有0.5mm,相对于传统的深静脉穿刺装置所使用的穿刺针(外径约为1.3mm)、具有很大的优势:内针较细,当其进入皮肤或血管时,是通过钝性地分离皮肤组织或血管纤维,而非常规通过中空的斜面针尖切割皮肤或血管壁,即使误伤到动脉,创口也能很容易地愈合并止血,并且其横截面积为较常用的18G深静脉穿刺针的14.8%,相同时间创口的出血量为常用18G深静脉穿刺针的2.19%,从而大大减轻了误伤动脉时对动脉的损伤,提高了深静脉穿刺装置的安全性能。
参考图3A~3B,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包括内针20、套在内针20外面并与其滑动配合的外鞘30。
内针20包括针尖201、针尖顶点203、侧孔202、一个可接注射器的尾端204以及形成于尾端204上的侧孔标记205。其中侧孔202与针尖顶点203的距离为0.5mm,内针20的外径d3为0.3mm,内针长度L5为7cm,且内针20上设有刻度。同时,针尖201为实心圆锥状。另外,所述内针20内还套有增加所述内针强度的针芯50并与所述内针滑动配合。
外鞘30包括鞘尖301、鞘尖顶点303、鞘体306、侧孔302、一个可接注射器的尾端304以及形成于尾端304上的侧孔标记305。其中侧孔302与鞘尖顶点303的距离为1mm,鞘尖301部分的内径为0.31mm,鞘体306部分的内径为0.6mm,外径为0.8mm,长度L6为4cm,且鞘体306上也设有刻度,同时外鞘30的内壁相对所述侧孔302的位置有一弧形面309。
此实施例提供的深静脉穿刺装置的操作方法如以上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特别地,由于内针20和鞘体306上都设有刻度,更方便使用者在穿刺过程中掌握进入深度,能显著提高穿刺的准确性。而且,由于外鞘30的鞘尖钝性分离血管壁,与常用的穿刺针斜面形中空的针尖切割血管壁不同,所以,此时鞘尖301进入静脉血管时所造成的创伤要比目前的穿刺针小得多。另外,外鞘30的内壁相对所述侧孔302的位置有一弧形面309,更方便导引钢丝从所述侧孔302穿出。
参考图4A~4C,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包括内针20、套在内针20外面并与其滑动配合的外鞘30。
内针20包括针尖201、针尖顶点203、侧孔202、一个可接注射器的尾端204以及形成于尾端204上的侧孔标记205。其中侧孔202与针尖顶点203的距离为0.1mm,内针20的外径d1为0.1mm,内针长度L1为2cm。
外鞘30包括鞘尖301、鞘尖顶点303、鞘体306、侧孔302、一个可接注射器的尾端304以及形成于尾端304上的侧孔标记305。其中侧孔302与鞘尖顶点303的距离为0.5mm,外鞘30的内径为0.3mm,外径为0.5mm,长度L2为1.5cm。
图5为此实施例提供的深静脉穿刺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内针20可从鞘尖301穿出且伸出0.5cm。该深静脉穿刺装置的操作方法同上述实施例。特别地,在其内套设针芯50,可以进一步增强内针20的强度,使其在穿刺致密组织时不容易弯曲。所述针芯50可在内针20尖端进入静脉血管后退出,并在内针20的尾端204接上注射器,则后续操作如上所述。
临床应用中,深静脉穿刺装置的尺寸规格可依各年龄段而不同。成人用内针外径约0.5mm,内针长度在7~15cm;儿童用内针外径约为0.3mm~0.4mm,内针长度在4~7cm;婴幼儿用内针外径约为0.1mm~0.2mm,内针长度在2~4cm。
图6A为现有技术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对血管造成损伤的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对血管造成损伤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现有技术是直接切开血管壁,其切口的直径为D1,而本发明是钝性分离血管壁,不切开血管壁,分离造成的孔径为D2,由图中可看出,D1明显大于D2,所以现有技术对血管造成的损伤远大于本发明。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大大提高了穿刺的命中率,降低了误伤动脉的可能性,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所述深静脉穿刺装置使用的穿刺用内针极细,具有很大的优势:当其进入皮肤或血管时,是通过钝性地分离皮肤组织或血管纤维,而非常规通过中空的斜面形针尖切割皮肤或血管壁,即使误伤到动脉,创口也能很容易地愈合并止血,并且其横截面积为较常用的18G深静脉穿刺针的14.8%,相同时间创口的出血量为常用18G深静脉穿刺针的2.19%,从而大大减轻了误伤动脉时对动脉的损伤,提高了深静脉穿刺装置的安全性能。

Claims (10)

1、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针,所述内针包括:
一个尖端和形成于距所述尖端0.1~5mm处的一个侧孔;
所述内针外径为0.1mm~0.5mm且设有可连接注射器的尾端;
外鞘,所述外鞘套在所述内针外并与该内针滑动配合,所述外鞘比所述内针短且亦设有可接注射器的末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包括:
鞘尖和与所述鞘尖的一端连接的鞘体;
其中,所述鞘尖的内径比所述内针的外径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包括:
鞘尖和与所述鞘尖的一端连接的鞘体;
其中,所述鞘尖的内径与所述内针的外径相等。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体的内径大于所述鞘尖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距所述鞘尖0.5~5mm处形成有一侧孔,所述外鞘内壁对应该侧孔的位置有一弧形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比所述内针短5~6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设有刻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设有刻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内套有增加所述内针强度的针芯并与所述内针滑动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的尖端为实心圆锥状。
CNB2007100282722A 2007-05-29 2007-05-29 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289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282722A CN100512895C (zh) 2007-05-29 2007-05-29 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282722A CN100512895C (zh) 2007-05-29 2007-05-29 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7986A CN101057986A (zh) 2007-10-24
CN100512895C true CN100512895C (zh) 2009-07-15

Family

ID=38864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2827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2895C (zh) 2007-05-29 2007-05-29 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1289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7103A (zh) * 2013-07-09 2013-10-23 夏敏 一种深静脉穿刺针
CN105902304A (zh) * 2016-05-27 2016-08-31 武夷山捷安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锥尖式深静脉穿刺针
CN106039529A (zh) * 2016-06-17 2016-10-26 李之印 内镜下血管插管系统
EP3579907A4 (en) * 2017-02-10 2020-12-16 Texas Medical Center TRANSCATHETER DEVICE FOR INTERAURICULAR ANASTOMOSIS
CN108201465A (zh) * 2018-03-02 2018-06-26 南通市第人民医院 一种改进型深静脉穿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7986A (zh) 200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2556Y (zh) 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
US3608539A (en) Method for the biopsy of subcutaneous masses
CN100512895C (zh) 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
US6623456B1 (en) Needle member with off-set flash chamber and/or display member
AU2018311081A1 (en) Needle and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WO20190283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A NEEDLE FOR CATHETER INSTALLATION
CN201768251U (zh) 急救用快速引导深静脉穿刺套件
CN202801754U (zh) 一种中心静脉穿刺针
CN210056178U (zh) 快速中心静脉置管针
CN209360850U (zh) 一种新型深静脉穿刺引导管
CN209122251U (zh) 采血针
CN210144717U (zh) 一种简易深静脉置管组套
CN202554635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
CN213309903U (zh) 一种脑脊液采样针
CN216724854U (zh) 一种用于实验大鼠颈动脉插管的装置
CN206342532U (zh) 新型超声引导用防针道转移甲状腺穿刺装置
CN204582254U (zh) 动脉穿刺套针
CN212395018U (zh) 一种套管式侧孔可引导深静脉穿刺针
CN211609808U (zh) 一种新型防弹出的静脉采血针
CN215228226U (zh) 一种内瘘短针
CN211634562U (zh) 一种皮下包埋式无腔血透留置针
CN214911774U (zh) 具有采血功能的留置针
CN201572144U (zh) 改进型放血笔
CN202289178U (zh) 中心静脉导管插入装置
CN215194513U (zh) 一种留置针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UAN FULI; APPLICAN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UAN FULI

Effective date: 200712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1228

Address after: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Whampoa\u3000 hospit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183 East Whampoa\u3000 Road, Whampoa\u3000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510700, China

Applicant after: Yuan welfare

Co-applicant after: Zhao Yang

Address befor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Whampoa hospit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183 East Whampoa Road, Whampoa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510700, China

Applicant before: Yuan Fuli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