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8086C - 数控降温节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控降温节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8086C
CN100498086C CNB2007101078959A CN200710107895A CN100498086C CN 100498086 C CN100498086 C CN 100498086C CN B2007101078959 A CNB2007101078959 A CN B2007101078959A CN 200710107895 A CN200710107895 A CN 200710107895A CN 100498086 C CN100498086 C CN 10049808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tactor
central air
links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1078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8100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7101078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98086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38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8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80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808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式中央空调节能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风冷式中央空调的数控降温节能系统。其包括有喷水降温装置和控制箱,所述的喷水降温装置是把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的机壳顶部,粗细格双层网安装在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之上,粗细格双层网通过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散热翅片的两侧,其顶部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机壳的顶部,其底部则固定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侧面的机壳上,喷水喷头串联安装在上下两排喷水水路水管上,喷水喷头的喷水方向与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散热翅片的进风方向相反,其通过电磁阀精确地控制节能装置的喷头对冷凝器的进风进行逆向间隔喷水降温,提高中央空调COP值,节省电耗。

Description

数控降温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式中央空调节能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风冷式中央空调的数控降温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所有的风冷式中央空调都有一种特性:当它的冷凝器的进风温度越高,制冷机组的耗电越大,并且产生的制冷量反而越小;反之,当它的冷凝器的进风温度越低,制冷机组的耗电越小,并且产生的制冷量反而越大。由此可见,风冷式中央空调系统,当机组运行的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其耗电量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是由其性能特性所决定的。下表是阿尔西风冷式中央空调不同的进风温度所对应的制冷量和压缩机制冷输入功率修正系数表。
修正系数
制冷量修正系数/压缩机制冷输入功率修正系数
Figure C200710107895D0004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根据风冷式中央空调的这一特性,提供一种应用在风冷式中央空调上的降低其冷凝器的进风温度的数控降温节能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发明的目的是:这套节能装置利用对空气进行喷水时,水与空气接触,水蒸发吸收空气的热量可降低空气温度的原理,采用特别设计的专用的智能数码控制器,每隔一段时间采集冷凝器的外部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的数据,由自控程式精确计算出某一时刻的喷水时间和不喷水时间,通过电磁阀精确地控制节能装置的喷水设备对冷凝器的进风进行逆向间隔喷水降温,节省中央空调电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包括有喷水降温装置和控制箱,所述的喷水降温装置是把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的机壳顶部,粗细格双层网安装在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之上,粗细格双层网通过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散热翅片的两侧,其顶部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机壳的顶部,其底部则固定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侧面的机壳上,喷水喷头串联安装在上下两排喷水水路水管上,喷水喷头的喷水方向与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散热翅片的进风方向相反,喷水水路水管均匀分布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散热翅片两侧,在每台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进水入口的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电源线与控制箱中的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的输出口相连,数字温度传感器和数字湿度传感器与控制箱中的智能数码控制器的信号输入口相连。
所述的控制箱包括有智能数码控制器、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和反相交流接触器,其中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的输入口与系统启动电源线相连,系统启动电源线与电源开关输出口相连,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通过控制线与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的输出口相连,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的输入口通过控制线与智能数码控制器的输出口相连,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的控制与中央空调开启信号线相连,智能数码控制器的电源输入与电源开关输出相连,总输入电源与电源开关输入相连,另有一路反相交流接触器的输出通过反相交流接触器控制线与水泵回水水路的电磁阀相连,反相交流接触器的输入口与系统启动电源线相连,反相交流接触器的控制通过控制线与智能数码控制器的输出口相连,在整个系统的总进水水路上安装一台与水压匹配的水泵,水泵的输入电源与水泵电源线相连,水泵电源线与电源开关输出相连,水泵进水水路与蓄水池的出水口相接,在出水水路上并联一水泵回水水路,水泵回水水路上装有回水水路的电磁阀,回水水路的电磁阀出水口返回蓄水池,回水水路的电磁阀通过反相交流接触器控制线与控制箱的反相交流接触器连接,在整套系统的总进水水路上安装一个蓄水池,蓄水池内安装水过滤器。
所述的粗细格双层网的粗格网每方格边长12毫米,细格网每方格边长1毫米,粗格网与细格网用牛筋布包边,通过缝纽机车边组成粗细格双层网,细格网面朝向喷水喷头,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的宽度为0.5米,喷水喷头与粗细格双层网之间距离为0.5米,喷水喷头在粗细格双层网上的覆盖面积为半径为0.3米的圆,每个喷水喷头之间的距离为0.6米,上下两排喷水水路水管之间的距离为0.6米,喷水喷头内置特制的旋转叶片,其喷出的水珠直径小于290um,在标准水压0.2MPa的水压下,喷水喷头喷射角度大于65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节能装置利用对空气进行喷水时,水与空气接触,水蒸发吸收空气的热量可降低空气温度的原理,采用特别设计的专用的智能数码控制器和粗细格双层网的结构,既可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又可使从喷头喷出的水珠在网内延长与空气的接触时间,同时水珠喷在网上后形成水膜,并在网上自上而下形成细薄的水帘,以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延长水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更加有效地起到了降温的作用。另外,根据设定每隔一段时间采集冷凝器的外部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的数据,由自控程式精确计算出某一时刻的喷水时间和不喷水时间,通过电磁阀精确地控制节能装置的喷水设备对冷凝器的进风进行逆向间隔喷水降温,节省中央空调电耗。可以在消耗极少量的水源的条件下,为风冷式中央空调在夏季运行其间节省大量的电。这套本发明与其它节电产品比较,原理和设备结构简单,性价比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风冷式中央空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在风冷式中央空调上安装了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是在风冷式中央空调上安装了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控制箱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多台风冷式中央空调结构图。
图中:1.粗细格双层网;2.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3.喷水喷头;4.喷水水路水管;5.控制箱;6.数字温度传感器;7.数字湿度传感器;8.控制线;9.电磁阀;10.水泵;11.蓄水池;12.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13.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14.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5.智能数码控制器;16.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7.反相交流接触器;18.反相交流接触器控制线;19.总电源线20.水泵电源线21.电源开关22.中央空调开启信号线;23.电磁阀电源线24.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5.系统启动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2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13的机壳顶部,粗细格双层网1安装在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2之上,粗细格双层网1安装在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12的散热翅片两侧,其顶部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13机壳的顶部,其底部固定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13的侧面的机壳上,喷水喷头3喷水方向与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12的散热翅片的进风方向相反,喷水喷头3串联安装在上下两排喷水水路水管4上,喷水水路水管4均匀分布在中央空调机组的冷凝器12散热翅片两侧,在每台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13的进水入口的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9,电磁阀9通过电磁阀电源线23与装有智能数码控制器的控制箱5中的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的输出口相连,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的输入与系统启动电源线25相连,系统启动电源线25与电源开关21输出相连,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的控制与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的输出口相连,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的输入口通过智能数码控制器控制线8与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输出口相连,智能数码控制器15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的控制与中央空调开启信号线22相连,数字温度传感器6和数字湿度传感器7与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信号输入口相连,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电源输入与电源开关21输出相连,总输入电源19与电源开关21输入相连,另有一路反相交流接触器17的输出通过反相交流接触器控制线18与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相连,反相交流接触器17的输入口与系统启动电源线25相连,反相交流接触器17的控制通过智能数码控制器控制线8与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输出口相连,在整个系统的总进水水路上安装一台与水压匹配的水泵10,水泵10的输入电源与水泵电源线20相连,水泵电源线20与电源开关21输出相连,水泵进水水路与蓄水池11的出水口相接,在出水水路上并联一水泵回水水路,水泵回水水路上装有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出水口返回蓄水池,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通过反相交流接触器控制线18与控制箱的反相交流接触器17连接,在整套系统的总进水水路上安装一个蓄水池11,蓄水池内安装水过滤器。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及技术方案如下:
一、高效喷水蒸发吸热降温技术
1.原理及技术方案:根据对空气喷水降温原理可知,降温幅度的大小与水跟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接融时间长短有直接的关系,接触面积越大,接触时间越长,降温幅度就越大。为了提高降温幅度,就必须解决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延长接触时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内置旋转叶片的特制喷水喷头3,喷水喷头3喷出的水珠直径小于290um,在标准水压0.2PM的水压下,使喷水喷头3喷射角度大于65度,喷出的水珠大小均匀、分布均匀、密度大、复盖面积大,增大喷出水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喷水喷头3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12散热翅片的前面,喷咀方向朝向进风方向,使喷出的水珠与冷凝器的进风成逆向,以延长喷出的水珠与空气的接触时间;采用细格网每方格边长1毫米的细格网,在喷头前方制成喷头与网保持0.5米距离的一个拱形的空间,其一这种细格网可以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在喷水和不喷水期间,起到隔离网内低温与网外高温的作用,并在不喷水期间延长网内的低温回升的时间,其二使从喷头喷出的水珠在网内能够延长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同时水珠喷在网上后形成水膜,并在网上自上而下形成细薄的水帘,以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延长水与空气的接触时间。
2.使用材料及安装方法:采用粗细格双层网1的粗格网每方格边长12毫米,细格网每方格边长1毫米,粗格网与细格网用牛筋布包边,通过缝纫机车边组成粗细格双层网1,细格网面朝向喷水喷头3,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2的宽度为0.5米,喷水喷头3与粗细格双层网1之间距离为0.5米,喷水喷头3在粗细格双层网1上的覆盖面积为半径约为0.3米的圆,每个喷水喷头3之间的距离为0.6米,上下两排喷水水路水管4之间的距离为0.6米,内置旋转叶片的特制喷水喷头3喷出的水珠直径小于290um,在标准水压0.2MPa的水压下,喷水喷头3喷射角度大于65度,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2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13的机壳顶部,粗细格双层网1安装在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2之上,粗细格双层网1通过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2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12的散热翅片两侧,其顶部安装在中央空调13机壳的顶部,其底部固定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13的侧面的机壳上,喷水喷头3喷水方向与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12的散热翅片的进风方向相反,喷水喷头3串联安装在上下两排喷水水路水管4上,喷水水路水管4均匀分布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的冷凝器12散热翅片两侧。
二、智能数码控制器全程自动化控制技术
1.原理及技术方案:众知,电源和水源都是十分保贵的资源,也是我国节能的对象。由于本项实用新型是利用喷水蒸发吸热降温来节电的,所以就必须解决水耗的问题,即如何消耗最少的水源而节省最多的电源。本项技术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特别设计的专用的智能数码控制器15,根据冷凝器的外部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由自控程式经过精确分折计算后,精确地控制节能装置的喷水设备对冷凝器的进风进行喷水降温。控制过程是:智能数码控制器15通过其数字温度传感器6和数字湿度传感器7,每隔一时间间隔,采集中央空调外部环境的温、湿度数据,自控程式依据外部环境温度高、相对湿度小时,喷水时间长停喷时间短,外部环境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喷水时间短停喷时间长的原则,采用外部环境温度与目标降温温度的差值的比例、积分算法和湿度限制修正值相结合的综合计算模式,精确地计算出某一时刻外部环境温、湿度所需对应的喷水时间和不喷水时间的数据,然后由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信号输出电路,精确地向控制喷水水路开、关的电磁阀发出对应喷水时间的电流开信号和对应不喷水时间的电流关信号,以控制喷水水路电磁阀的开、关频率,从而控制喷水停、喷水间隔、喷水与不喷水。以实现高温时多喷、低温时少喷;相对湿度低时多喷、相对湿度高时少喷的最佳喷水效果。同时,智能数码控制器15联接中央空调启动和停机信号,实现中央空调启动时自动启动节能装置和中央空调停机时自动关闭节能装置的全过程的自动控制。
2.使用材料及安装方法:在每台中央空调机组13的进水入口的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9,电磁阀9通过电磁阀电源线23与装有智能数码控制器的控制箱5中的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的输出口相连,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的输入与系统启动电源线25相连,系统启动电源线25与电源开关21输出相连,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的控制与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的输出口相连,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的输入口通过控制线8与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输出口相连,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的控制与中央空调开启信号线22相连,数字温度传感器6和数字湿度传感器7与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信号输入口相连,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电源输入与电源开关21输出相连,总输入电源线19与电源开关21输入相连,另有一路反相交流接触器17的输出通过反相交流接触器控制线18与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相连,反相交流接触器17的输入口与系统启动电源线25相连,反相交流接触器17的控制通过控制线8与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输出口相连,在整个系统的总进水水路上安装一台与水压匹配的水泵10,水泵10的输入电源与水泵电源线20相连,水泵电源线20与电源开关21输出相连,水泵进水水路与蓄水池11的出水口相接,在出水水路上并联一水泵回水水路,水泵回水水路上装有水泵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出水口返回蓄水池,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通过反相交流接触器控制线18与控制箱的反相交流接触器17连接,在整套系统的总进水水路上安装一个蓄水池11,蓄水池11内安装水过滤器。
3.控制过程:智能数码控制器15信号输入口与数字温度传感器6和数字湿度感器7相连,外部环境温湿度变化数据经数字温度传感器6和数字湿度感器7输入智能数码控制器15,智能数码控制器15自控程式精确计算出输出220伏电的时间与停止输出220伏电的时间,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输出口通过控制线8与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的输入口相连,在智能数码控制器15在输出220伏电期间:智能数码控制器15经控制线8向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输出220伏电,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的控制与中央空调开启信号线22相连,中央空调开启信号线22输入220伏电,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在收到中央空调开启信号220伏电的同时接通,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的控制与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的输出口相连,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向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输出220伏电,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的输入与系统启动电源线25相连,系统启动电源线25供电220伏,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收到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发来的220伏电后接通,在每台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13的进水入口的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9,电磁阀9通过电磁阀电源线23与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的输出口相连,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通过电磁阀电源线23向电磁阀9输入220伏电源,电磁阀9开启,自来水经电磁阀9向喷水喷头3供水,喷水喷头3喷水降低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12的进风温度,另外反相交流接触器17的输出通过反相交流接触器控制线18与水泵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相连,反相交流接触器17的输入口与系统启动电源线25相连,反相交流接触器17的控制通过控制线8与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输出口相连,智能数码控制器15在停止输出220伏电期间,反相交流接触器17关闭,反相交流接触器17不向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供220伏电源,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关闭。智能数码控制器15在停止输出220伏电期间:智能数码控制器15无220伏电输出,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和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均无220伏电输出,电磁阀9无电源输入而关闭,自来水因电磁阀9关闭不向喷水喷头3供水,喷水喷头3停止喷水,另外智能数码控制器15有220伏电输出,反相交流接触器17接通,反相交流接触器17向水泵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供220伏电源,水泵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开通,自来水经水泵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流回蓄水池11。
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各种风冷式空调机组上。

Claims (3)

1.一种数控降温节能装置,其特征是:其包括有喷水降温装置和控制箱(5),所述的喷水降温装置是把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2)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13)的机壳顶部,粗细格双层网(1)安装在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2)之上,粗细格双层网(1)通过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2)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12)散热翅片的两侧,其顶部安装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13)机壳的顶部,其底部则固定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13)侧面的机壳上,喷水喷头(3)串联安装在上下两排喷水水路水管(4)上,喷水喷头(3)的喷水方向与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12)散热翅片的进风方向相反,喷水水路水管(4)均匀分布在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冷凝器(12)散热翅片两侧,在每台风冷式中央空调机组(13)进水入口的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9),电磁阀(9)通过电磁阀电源线(23)与控制箱(5)中的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的输出口相连,数字温度传感器(6)和数字湿度传感器(7)与控制箱(5)中的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信号输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降温节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箱(5)包括有智能数码控制器(15)、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和反相交流接触器(17),其中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的输入口与系统启动电源线(25)相连,系统启动电源线(25)与电源开关(21)输出口相连,启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24)通过控制线(8)与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的输出口相连,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的输入口通过控制线(8)与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输出口相连,中央空调开启信号交流接触器(16)的控制与中央空调开启信号线(22)相连,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电源输入与电源开关(21)输出相连,总输入电源(19)与电源开关(21)输入相连,另有一路反相交流接触器(17)的输出通过反相交流接触器控制线(18)与水泵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相连,反相交流接触器(17)的输入口与系统启动电源线(25)相连,反相交流接触器(17)的控制通过控制线(8)与智能数码控制器(15)的输出口相连,在整个系统的总进水水路上安装一台与水压匹配的水泵(10),水泵(10)的输入电源与水泵电源线(20)相连,水泵电源线(20)与电源开关(21)输出相连,水泵进水水路与蓄水池(11)的出水口相接,在出水水路上并联一水泵回水水路,水泵回水水路上装有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出水口返回蓄水池,回水水路的电磁阀(14)通过反相交流接触器控制线(18)与控制箱的反相交流接触器(17)连接,在整套系统的总进水水路上安装一个蓄水池(11),蓄水池(11)内安装水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降温节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粗细格双层网(1)的粗格网每方格边长12毫米,细格网每方格边长1毫米,粗格网与细格网用牛筋布包边,通过缝纽机车边组成粗细格双层网(1),细格网面朝向喷水喷头(3),粗细格双层网支撑架(2)的宽度为0.5米,喷水喷头(3)与粗细格双层网(1)之间距离为0.5米,喷水喷头(3)在粗细格双层网(1)上的覆盖面积为半径为0.3米的圆,每个喷水喷头(3)之间的距离为0.6米,上下两排喷水水路水管(4)之间的距离为0.6米,喷水喷头(3)内置特制的旋转叶片,其喷出的水珠直径小于290um,在标准水压0.2MPa的水压下,喷水喷头(3)喷射角度大于65度。
CNB2007101078959A 2007-05-22 2007-05-22 数控降温节能装置 Active CN10049808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078959A CN100498086C (zh) 2007-05-22 2007-05-22 数控降温节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078959A CN100498086C (zh) 2007-05-22 2007-05-22 数控降温节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8100A CN101038100A (zh) 2007-09-19
CN100498086C true CN100498086C (zh) 2009-06-10

Family

ID=38889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078959A Active CN100498086C (zh) 2007-05-22 2007-05-22 数控降温节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808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4875A1 (fr) * 2008-01-28 2009-08-06 Junping Li Équipement économiseur d'énergie à commande numérique qui produit lui-même l'énergie
CN106172173B (zh) * 2016-08-18 2022-05-27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养殖池塘智能降温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8100A (zh) 200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0942B (zh) 新型自供能源数控节能装置
CN108105898B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绝热闭式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CN204757216U (zh) 一种双冷源机房空调系统
CN100356113C (zh) 动态蓄冰节能机组
CN202630282U (zh) 应用于idc机房的闭式冷却塔制冷系统
CN207706610U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绝热闭式冷却系统
CN105135577A (zh) 风冷自然冷却与冷水机组相结合的冷却系统
CN102287875A (zh) 一种节能空调
CN105805904A (zh) 一种机房的制冷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1731710U (zh) 一种使冷库、冷柜、冰箱分时节电的装置
CN202338984U (zh) 一种中央空调的节能系统
CN103411283B (zh) 一种耦合冷淋器水循环和气流冷却器的水空调系统
CN100498086C (zh) 数控降温节能装置
CN107490116A (zh) 精简高效水蓄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2328579U (zh) 一种双作用冷却式机房节能空调
CN211012543U (zh) 一种节水效果好消雾能力强的冷却塔
CN201037676Y (zh) 数控降温节能装置
CN202885131U (zh) 中央空调智能精密节能设备
CN207214321U (zh) 精简高效水蓄冷系统
CN203443026U (zh) 一种冰蓄冷冷冻机房控制系统
CN212930316U (zh) 一种模块式一体化冷水机组
CN109307351A (zh) 一种高效综合节能热泵控制系统
CN201225723Y (zh) 新型自供能源数控节能装置
CN203274101U (zh) 热交换空调一体机组
CN210740587U (zh) 一种基于水蓄冷的新型储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