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7537C -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7537C
CN100487537C CNB200410007732XA CN200410007732A CN100487537C CN 100487537 C CN100487537 C CN 100487537C CN B200410007732X A CNB200410007732X A CN B200410007732XA CN 200410007732 A CN200410007732 A CN 200410007732A CN 100487537 C CN100487537 C CN 10048753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type backlight
location division
direct type
diffus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77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60678A (zh
Inventor
朱启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4100077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7537C/zh
Publication of CN1560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60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75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753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扩散板、一框架、一反射板、以及至少一光源。光扩散板侧边具有第一定位部。框架具有对应于光扩散板的一沟槽,沟槽内具有对应于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反射板设置于框架的一侧,与光扩散板之间具有一空间,光源设置于空间内。

Description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扩散板可直接抽换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技术的演进,显示装置已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不断演进而产生各种新式的显示装置。其中,液晶显示装置(LCD)具备轻薄、省电、低辐射等优点,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今常见的显示装置之一,可广泛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数字相机、摄录像机、移动电话等通讯、信息或消费性电子产品之中。
液晶显示装置主要是以一液晶面板(LCD panel)进行显示,由于液晶面板本身并不会发光,因此必须供应亮度充分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此一供应光源的功能即由背光(backlight)模块来进行。背光模块可依其结构的不同,而分为侧光式背光模块以及直下式(或称平板式)背光模块两种。另外,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结合后,通常使用一外框将其覆盖住,以保护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的组件。
侧光式背光模块系将光源设置在背光模块的侧面,利用光扩散板设计来加强对光线行进方向的控制,然而由于光线行进方向控制不易,因此显示效果通常较差。相比较而言,直下式背光模块的设计将做为光源的灯管置于背光模块正下方,因安置空间变大,故可使用两支以上的灯管来增加光源强度,因而较适用于对可移植性及空间要求较不挑剔的一般液晶显示器。
请参见图1,其显示一现有直下式背光模块的结构。图1所显示的现有直下式背光模块具有反射板110、光扩散板(light guide plate,LGP)120、做为光源的灯管130、以及用以支撑灯管130的支撑结构140。另外,一般直下式背光模块中可能还设置有其它未图标的光学膜片,例如棱镜片、保护扩散片等,以提高其光线利用率或增进其扩散率,在此不特别说明。
然而,由于上述现有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各组件厚度较小,因此必须依序叠放组装,且不易进行固定,增加组装的困难度;同时,在进行可靠度破坏实验或是搬运的过程中,容易对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内部组件,例如灯管或光学膜片等产生损坏,此时若要更换损坏的组件,必须要将整个直下式背光模块拆卸后,再重新进行组装,使得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造维修成本与时间无法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将直下式背光模块中的光扩散板设计为可插入固定且可抽换的组件,以简化直下式背光模块的组装及拆卸动作,如此可便于组装,且可降低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造维修成本与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通过可抽换的光扩散板的固定导槽设计,可提高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整体刚性,以降低在进行可靠度破坏实验或是搬运的过程中产生组件损坏的机率。
本发明揭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扩散板,侧边具有第一定位部;一框架,具有对应于光扩散板的一沟槽,沟槽内具有对应于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一反射板,设置于框架的一侧,反射板与光扩散板之间具有一空间;以及至少一光源,设置于空间内。
另外,本发明还揭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组装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光扩散板,侧边具有第一定位部;其次,提供一框架,具有对应于光扩散板的一沟槽,沟槽内具有对应于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然后将光扩散板插入框架的沟槽中,并通过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的卡合而使该光扩散板与该框架相对固定,以组成一光扩散板模块;最后,将光扩散板模块与一反射板以及至少一光源组合,使光源位于光扩散板模块与反射板之间,而构成直下式背光模块。
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中,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可为多个对应的定位孔及定位销。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直下式背光模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3A为上述实施例中光扩散板与框架的立体图;
图3B为上述实施例中定位孔与定位销结合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2、图3A与图3B,以一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本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反射板10、一光扩散板20、至少一光源(灯管)30、支撑板40、以及一框架50。以下分别说明各组件。
如图2所示,反射板10设置于框架50的一侧(图2的下方),与光扩散板20之间具有一空间,以供光源(灯管)30设置于空间内。另外,在光源30与反射板10之间设置有支撑板40,用以支撑灯管30,并固定灯管30与反射板10。
另外,如图3A所示,光扩散板20侧边具有做为第一定位部的定位孔22,而框架50则具有对应于光扩散板20的一沟槽54,沟槽54内具有对应于定位孔22(第一定位部)的定位销52,以做为第二定位部。图3B即显示定位孔22与定位销52的结合方式。如此,光扩散板20即可插入沟槽54内,通过定位孔22与定位销52的卡合而使光扩散板20与框架50相对固定,以构成一光扩散板模块。
在此必须说明,上述实施例中,光扩散板20侧边的第一定位部为定位孔22,而框架50的沟槽54内的第二定位部则为对应于定位孔22的定位销52。然而,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也可设置成其它配合的卡合件方式,且其数量可依光扩散板20的尺寸大小而决定;举例而言,可将第一定位部做成定位销,而第二定位部则为对应于定位销的定位孔。
请再参见图4,说明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组装方法的流程。
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在进行组装时,首先必须先提供如图2所示的光扩散板20(步骤S10)以及框架50(步骤S20),然后,将光扩散板20插入框架50的沟槽54中,通过定位孔22与定位销52的卡合而使光扩散板20与框架50相对固定,以组成光扩散板模块(步骤S30);最后,即可将光扩散板模块与反射板10以及光源(灯管)30等其它组件组合,使光源(灯管)30位于光扩散板模块与反射板10之间的空间,而构成直下式背光模块。
通过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由于光扩散板20设计为可插入固定且可抽换的形式,因此可简化直下式背光模块的组装及拆卸动作;同时,若直下式背光模块在进行可靠度破坏实验或是搬运的过程中,内部组件如灯管或光学膜片等产生损坏而需要更换时,只需将光扩散板20由框架抽出,即可更换内部组件,不需要将整个直下式背光模块拆解。因此,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便于组装,且可降低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造维修成本与时间。
另外,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由于在框架50上设置有供光扩散板20插入的沟槽54设计,因此使得框架50的形状具有较高的刚性,连带使得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整体刚性提高,如此可降低在进行可靠度破坏实验或是搬运的过程中产生组件损坏的机率。
虽然结合以上具体的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一些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
一光扩散板,侧边具有第一定位部;
一框架,具有对应于该光扩散板的一沟槽,该沟槽内具有对应于该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
一反射板,设置于该框架的一侧,该反射板与该光扩散板之间具有一空间;以及
至少一光源,设置于该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还包括多支撑板,设置于该光源与该反射板之间,固定该光源与该反射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定位部包括多个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二定位部包括对应于该各定位孔的多个定位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定位部包括多个定位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二定位部包括对应于该各定位销的多个定位孔。
7.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组装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光扩散板,侧边具有第一定位部;
提供一框架,具有对应于该光扩散板的一沟槽,该沟槽内具有对应于该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
将该光扩散板插入该框架的该沟槽中,并通过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的卡合而使该光扩散板与该框架相对固定,以组成一光扩散板模块;以及
将该光扩散板模块与一反射板以及至少一光源组合,使该各光源位于该光扩散板模块与该反射板之间,而构成该直下式背光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组装方法,其中该第一定位部包括多个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组装方法,其中该第二定位部包括对应于该各定位孔的多个定位销。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组装方法,其中该第一定位部包括多个定位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组装方法,其中该第二定位部包括对应于该各定位销的多个定位孔。
CNB200410007732XA 2004-03-05 2004-03-05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8753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7732XA CN100487537C (zh) 2004-03-05 2004-03-05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7732XA CN100487537C (zh) 2004-03-05 2004-03-05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0678A CN1560678A (zh) 2005-01-05
CN100487537C true CN100487537C (zh) 2009-05-13

Family

ID=34439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7732X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87537C (zh) 2004-03-05 2004-03-05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753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7200C (zh) * 2005-05-27 2008-06-25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
KR101255296B1 (ko) * 2005-06-29 2013-04-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프리즘 시트와 이를 이용한 백 라이트 유닛
CN100412653C (zh) * 2006-08-08 2008-08-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的反射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0678A (zh) 2005-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2589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716044B (zh) 具有改善的散热结构的背光组件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01614352B (zh) 背光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CN100517018C (zh) 背光模块
CN102162597B (zh)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CN101025507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0483217C (zh) 背光模块
CN101639185A (zh) Led背光模组
US8226286B2 (en) Edge-lit backlight module
CN101089700A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202394014U (zh) 液晶显示模组
TWI327667B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0487537C (zh)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CN10155153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79240A (zh) 直下式led背光源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US9905169B2 (en) Display device
CN201401698Y (zh) 背光模组
CN101509640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装置
CN101418917A (zh) 背光模块结构及其显示装置
CN202452309U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1299109A (zh) 具有楔型对接式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101666463B (zh) 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211698522U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0399140C (zh) 双面液晶显示器及其发光模块
KR20120075137A (ko) 장착부재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