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2895C - 同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2895C
CN100472895C CNB2004100564227A CN200410056422A CN100472895C CN 100472895 C CN100472895 C CN 100472895C CN B2004100564227 A CNB2004100564227 A CN B2004100564227A CN 200410056422 A CN200410056422 A CN 200410056422A CN 100472895 C CN100472895 C CN 10047289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axial cable
coaxial
jockey
female connec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64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81601A (zh
Inventor
山根雅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81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1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28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28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03Connection between two cable e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6Means for preventing chafing or fracture of flexible leads at outlet from coupling part
    • H01R13/567Traverse cable outlet or wire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9/00Electrical connectors
    • Y10S439/901Connector hood or shell
    • Y10S439/902Angularly disposed contact and conductor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同轴连接器,公连接器及母连接器均为直角。将连接于第1同轴电缆的第1连接器与连接于第2同轴电缆的第2连接器连接,以将第1同轴电缆与第2同轴电缆进行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第1连接器在与第1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第2连接器在与第2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通过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将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直接连接,使第1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与第2连接器的连接装置相互连接。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在连接后也可以相互转动自如。本发明可缩短结合长度,节省收容空间,容易变更同轴电缆的方向,可以减轻轴向电缆的损伤。

Description

同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轴连接器,尤其涉及可以将形成同轴连接器的连接器彼此相互直接地连接的直角型的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同轴连接器例如由一对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构成。这些连接器从其形状来看,大致可以区分为直线型及直角型。
所谓直线型,是用于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的电气连接的连接装置、例如连接销或弹簧构件沿着连接在这些连接器上的同轴电缆的轴向固定,且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沿着同轴电缆的轴向相互连接。图11显示直线型的同轴连接器9的一例。其中,91是母连接器,92是公连接器。
所谓直角型,是用于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的连接的连接装置沿着譬如与连接在这些连接器上的同轴电缆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固定,且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沿着与同轴电缆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相互连接。
以往的直角型同轴连接器如日本特开2002-170638号前述,用于与中继基板连接,不像直线型同轴连接器那样不通过中继基板而将公连接器及母连接器彼此直接连接。
同轴连接器在各领域被广泛利用。例如,制造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时也利用同轴连接器。以往制造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时,只有显示部或是操作部一方预先组装同轴电缆,将公连接器或母连接器与延伸至该一方构件外部的同轴电缆一端连接,并且在制造另一方构件的过程中,在已组装至另一方构件内部、连接了另一方连接器的基板上,连接上述一方的连接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7062号揭示直线型的同轴连接器。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70638号揭示直角型的同轴连接器经过中继基板连接。
直线型的同轴连接器因为其公连接器及母连接器沿着同轴电缆的轴向相互连接,所以当同轴电缆沿轴向被拉伸时,其拉伸力会直接地影响公连接器及母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为了承受这种拉伸力,一般直线型同轴连接器中要在公连接器及母连接器之间设置完全锁定机构,而这种完全锁定机构会使各连接器、特别是使它们的接合部(嵌合部直径)大型化。尤其是当连接在各连接器上的同轴电缆较细时,同轴连接器要比同轴电缆大得多,因此尽管同轴电缆本身并不需要太大的收容空间,然而为了同轴连接器仍需要很大的收容空间。
另外,例如在用于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时,用于连接显示部及操作部的公连接器及母连接器最终是完全收容在显示部或是操作部内部,而直线型同轴连接器因其轴向较长,所以需要在预定方向形成长度比较大的空间,而且在此空间内很难变更同轴电缆的方向,向操作部内的组装作业很烦杂。尤其是,收容空间小时,难以变更同轴电缆的方向,因此当同轴电缆的长度太长时,无法进行同轴电缆的组装,当在轴向受到意外的力时会对同轴电缆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在较小的收容空间内也不容易变更同轴电缆的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短结合长度、节省收容空间的同轴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同轴电缆的方向相互容易变更、可减轻轴向电缆的损伤的同轴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同轴电缆的中继、延长、在较小的收容空间内也可自由变更同轴电缆长度的同轴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使用可直接连接的直角型同轴连接器,更具体是说,是公连接器及母连接器都是直角型的,并将它们直接连接。
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是将连接于第1同轴电缆的第1连接器与连接于第2同轴电缆的第2连接器连接,以将第1同轴电缆与第2同轴电缆电气连接,其特征为:前述第1连接器在与前述第1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前述第2连接器在与前述第2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通过在与前述轴向交叉的方向将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直接连接,使第1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与第2连接器的连接装置相互连接。由此,可将同轴连接器收容于小空间内。
在上述同轴连接器上,前述第1连接器和前述第2连接器可以通过圆筒形嵌合部连接。由此,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在连接后也可相互转动自如。
在上述同轴连接器上,前述第1连接器和前述第2连接器的本体部可以通过冲切薄金属板并曲折加工而形成。
在上述同轴连接器上,可以通过在从第1零件的内部朝外部延伸的第1同轴电缆上连接前述第1连接器、在从第2零件的内部朝外部延伸的第2同轴电缆上连接前述第2连接器、并将前述第1连接器与前述第2连接器连接,使前述第1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与前述第2连接器的连接装置相互连接。由此,第1零件与第2零件间的组装非常容易。
在上述同轴连接器上,前述第1连接器与前述第2连接器之间隔着固定于前述第2零件内部的定位装置而相互连接。由此使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容易定位。
在上述同轴连接器上,前述第1零件是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显示部或操作部,前述第2零件是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操作部或显示部。
在上述同轴连接器上,可以在前述第2连接器的圆筒形嵌合部的外周的一部分设置突起。由此,当将同轴电缆安装到连接器本体部上时,同轴电缆容易定位。此突起还可用于防止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过度嵌合。
在上述同轴连接器上,前述第2连接器的本体部具有通过对薄金属板进行冲切并曲折加工形成的与前述第1连接器连接的圆筒形嵌合部,在前述圆筒形嵌合部处的前述金属板彼此间的结合部形成的凸部与设在前述本体部上的构件的凹部嵌合。由此防止金属板的结合部的打开。
本发明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是通过在从显示部的内部延伸到外部的第1同轴电缆上连接第1连接器、在从操作部的内部延伸到外部的第2同轴电缆上连接第2连接器、并在外部将前述第1连接器与前述第2连接器连接,使前述第1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与前述第2连接器的连接装置相互连接,其特征为:前述第1连接器在与前述第1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前述第2连接器在与前述第2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通过在与前述轴向交叉的方向将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直接连接,使第1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与第2连接器的连接装置相互连接。由此使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非常容易组装。
本发明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是在从显示部的内部延伸到外部的第1同轴电缆上连接第1连接器,在从操作部的内部延伸到外部的第2同轴电缆上连接第2连接器,将前述第2连接器固定设置于前述第2零件的内部,以在前述第2零件的内部将前述第1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与前述第2连接器的连接装置连接,其特征为:前述第1连接器在与前述第1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前述第2连接器在与前述第2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通过在与前述轴向交叉的方向将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直接连接,使第1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与第2连接器的连接装置相互连接。由此使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非常容易组装。
本发明的连接器用于同轴连接器,前述同轴连接器将连接在一方同轴电缆上的连接器与连接在另一方同轴电缆上的连接器加以连接,以将前述一方同轴电缆与前述另一方同轴电缆连接,其特征为:前述连接器在与前述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通过在与前述轴向交叉的方向将前述连接器彼此直接连接,使前述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彼此相互连接。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可缩短结合长度,节省收容空间。
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可使固定在同轴连接器上的同轴电缆的方向自由变更,因此不易在轴向承受意外的力,且同轴电缆的长度容许度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的公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的母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显示组装前的密封壳。
图5显示公连接器的组装程序。
图6是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整体的概念图,显示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中的应用例。
图7是连接器连接的概念图,显示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中的应用例。
图8显示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中的实际用例。
图9是连接后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及其变形状态。
图10显示连接器的定位构造的一例。
图11显示直线型的同轴连接器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显示本发明的直角型同轴连接器。图1是此同轴连接器的公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其母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在连接状态下的侧面剖视图。
1.公连接器的结构
首先说明公连接器的结构。公连接器2整体具有L字形状,具备:形成本体外部的密封壳(插头状外部导体)21、及配置于其内部的端子绝缘体22,在这些构件上固定有成为中心导体的中心接触件45及同轴电缆4。
密封壳21通过对薄金属板进行冲切和曲折加工形成。因为不进行切削加工,所以可更容易且便宜地制造公连接器2。图4显示组装前的密封壳的状态。其中a)是正视图,b)是剖视图,c)是后视图,d)是仰视图。
密封壳21由以下部分构成:具有嵌合部功能的密封壳圆筒部23、从该密封壳圆筒部23沿大致正交方向延伸的侧面部24、及通过窄幅部25而与密封壳圆筒部23连接并从密封壳圆筒部23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延长部26,延长部26还具有:相对于延长部26而分别沿大致正交方向延伸的同轴电缆绝缘体压合部29、密封导体压合部30、外皮压合部31。
1-1.密封壳圆筒部
在密封壳圆筒部23的背面侧大致中心附近存在结合部28,该结合部28是在为了形成圆筒部23而将金属板接合时产生的。可以想象,在此结合部28相互重叠合的金属板的2个叠合面因只是将金属板弯曲,所以会受到与母连接器之间插拔时的负荷而有朝外侧打开的倾向。为了不在结合部28的叠合面产生大的偏离,使形成完全密合状态,在结合部28的上部设有可与端子绝缘体22的凹部(图5中的39)嵌合的凸部38。
在密封壳圆筒部23的前端附近的外周部,设有与母连接器锁定用的环状凹部36。
在比此环状凹部36更远离密封壳圆筒部23前端的一侧,且在密封壳圆筒部23的正面侧外周的大致中心附近设有突起37,在使用工具(未图示)将同轴电缆定位时利用该突起37。以往这种同轴电缆的定位不用这种突起37,而利用设于密封壳一部的缺口等(例如设于图2的母连接器6的密封壳21′上的缺口47等)。但是,在例如以公连接器为基准而将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嵌合时,应尽可能防止公连接器的变形,在这种场合,在母连接器6上设置缺口47就不理想。为此,本发明是设置突起37来取代此缺口,并以此突起37为基准来将同轴电缆定位。该突起37如后所述,在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嵌合时还可作为止动块发挥作用。
1-2.端子绝缘体
端子绝缘体22装设于密封壳21的内部,大致完全地收容于其中。端子绝缘体22上对应密封壳21的结合部28的凸部38而设有凹部39。在将端子绝缘体22装设到密封壳21上时,在密封壳21的结合部28,在金属板的叠合面密合的状态下,通过将端子绝缘体22的凹部39嵌入结合部28的凸部38,至少在密封壳21的凸部38处可以完全防止结合部28朝外侧打开。不过,也可以暂且将端子绝缘体22装设在密封壳21上,然后利用密封壳21的结合部28的叠合面向外侧打开的力,使密封壳21的凸部38与端子绝缘体22的凹部39密合。
1-3.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4在其前端侧剥除外皮41而使内侧的密封导体42露出,且在最前端将外皮41、密封导体42、及同轴电缆绝缘体43全部剥除,使中心导体44露出。露出的密封导体42在其周围与密封壳21作电气的、物理性的连接,在露出的中心导体44上,在与同轴电缆4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在正交方向,焊接销状的中心接触件45。同轴电缆4或中心接触件45装设于端子绝缘体22的内部。同轴电缆4或中心接触件45隔着端子绝缘体22而定位在密封壳21上。特别是同轴电缆4的中心导体44,被端子绝缘体22从二个方向夹持着定位,中心接触件45则是贯通端子绝缘体22、特别是端子绝缘体圆筒部32的中心而被定位。
1-4.组装程序
接着参照图5说明公连接器的组装程序。图5是从正面看密封壳时的局部剖面侧面图。
如图5的a)、b)所示,首先将端子绝缘体22配置于密封壳21的预定位置。这时,密封壳21的凸部38被压入设在端子绝缘体22上的凹部39内。在端子绝缘体22完全装在密封壳21上时,端子绝缘体22的端子绝缘体圆筒部32插入到密封壳21的密封壳圆筒部23的一部,端子绝缘体22的从端子绝缘体圆筒部32附近大致沿正交方向延伸的部分33的侧面基本上被密封壳21的侧面部24覆盖。
接着如图5的c)所示,将同轴电缆4装设在端子绝缘体22上,使固定于其前端部附近的中心接触件45贯通设在端子绝缘体22的端子绝缘体圆筒部32中心的贯通孔34。
之后,以窄幅部25为中心,将密封壳21的延长部26向接近密封壳圆筒部23的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折成直角,以覆盖同轴电缆4的上部侧面,然后分别将从延长部26延伸的同轴电缆绝缘体压合部29、密封导体压合部30、外皮压合部31弯折,以将同轴电缆4的侧面及底面包围。
不过,在将密封壳21的延长部26弯折时,作为端子绝缘体22的一部分而一体形成的端子绝缘体22的延长部35也同时弯折。结果,端子绝缘体22的延长部35在密封壳21的内部覆盖同轴电缆4的上部侧面,由此将同轴电缆4的内侧构件、即中心导体44或中心接触件45与外侧构件、即密封导体42之间的电气连接完全切断。
2.母连接器的结构
接着说明母连接器的结构。母连接器6也与以上说明的公连接器2同样,整体具有L字形状,具备:形成本体外部的密封壳(插头状外部导体)21′、配置于其内部的端子绝缘体22′,在这些构件上固定成为中心导体的夹持弹簧62及同轴电缆4′。母连接器6的结构与公连接器2的结构近似,所以只说明其特征的部分。凡与公连接器同样的构件用「′」表示。
母连接器6的端子绝缘体22′沿着密封壳21′的整个密封壳圆筒部23′内部延伸。因此,不存在公连接器2的密封壳圆筒部23那样的壳部(图1中27)。在端子绝缘体22′的中心设有接触件插入孔61,在此接触件插入孔61中,沿着孔(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并排配置2枚一组的板状夹持弹簧62。这些夹持弹簧62在上部与中心弯曲的板状导体63连接,中心弯曲的板状导体63的端部焊接在同轴电缆4′的中心导体44上。
3.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的连接
从图3可知,在本发明中,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相互直接连接。
连接公连接器2和母连接器6时,设在公连接器2的密封壳圆筒部23前端附近的环状凹部36与设在母连接器6的密封壳圆筒部23′前端附近的环状凸部64紧密嵌合。这时也可通过例如钩爪锁定之类的简易锁定将两者连接。此时,突起37作为止动块发挥作用,可以防止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6因过深嵌合而破损。但是,此处无需螺合等完全锁定。因为在本发明中,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6是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彼此连接,由于其特殊的连接方向,所以其本身在轴向具有较大的连接力。因此,本发明的直角型同轴连接器只需设置小型的简易锁定(甚至不设置),即可获得充分的耐拉伸力。
在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6连接时,母连接器6的端子绝缘体22′的前端的一部分与公连接器2的壳部27嵌合。公连接器2的中心接触件45克服夹持弹簧62的弹力而插入它们之间。由此使母连接器6的夹持弹簧62与公连接器2的中心接触件45相互电气连接,更具体地说,是使连接在夹持弹簧62上的母连接器侧同轴电缆4′与连接在中心接触件45上的公连接器2侧同轴电缆4相互电气连接。
显然,通过使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6直接连接,连接点只有1处,结果是,与利用中继板的方法相比,同轴电缆间的特性劣化、例如反射损失或传送损失更少。
在本发明中,公连接器2和母连接器6双方为了相互连接而沿同轴电缆4、4′的轴向连接,因此可降低结合尺寸的高度,即,可缩小为了相互连接而与同轴电缆4、4′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可节省收容空间。
在本发明中,公连接器2和母连接器6经过各自的圆形嵌合部、即密封壳圆筒部23、23′而转动自如地连接。此旋转角度不受任何限制,可在360度的任何连接方向连接。结果,为了装入小收容空间,即使同轴电缆的长度过长,只要是某程度的长度,就可通过变更同轴电缆的方向而在不缩短同轴电缆的长度、不损伤同轴电缆的情况下允许该长度。而且通过使公连接器2和母连接器6转动自如,即使在同轴电缆的轴向施加勉强使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6对合的力,也因为可相应地自由变更同轴电缆的方向而可减少对同轴电缆的损伤。另外,即使在与同轴电缆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施加使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6之间相互对合的的力,也由于设在公连接器2的密封壳21上的突起37会与母连接器6的密封壳圆筒部23′抵接,可避免公连接器2过深地嵌合到母连接器6的内部。
4.在个人计算机上的应用例
参照图6至图11说明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上的应用例。图6、图7是显示此应用例的概念图,其中图6是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整体概念图,图7是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6连接的概念图。
从图6可知,在用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1制造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7时,显示部71和操作部72分别在不同的生产线上制造,在组装的最终阶段,将固定在从显示部71和操作部72各自的内部向外部延伸的同轴电缆4、4′各自的前端上的公连接器2和母连接器6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7的外部进行连接。图6是在显示部71上配置2个天线73的分集型。
将公连接器2和母连接器6连接时,如图7所示,同轴电缆4′与同轴电缆4经过同轴连接器1而进行电气连接,该同轴电缆4′从设在显示部71上的天线73直接延伸,该同轴电缆4与配置有操作部72侧各种装置74的装置基板75连接。至于与装置基板75之间的连接,如图7的概念图所示,对于装置基板75也可使用与本发明的母连接器6同样的连接器。
显然,图6、图7所示的方法可增加制造上的自由度。因为此制造方法可以用不同生产线制造显示部71和操作部72,因此可根据顾客需要事先准备各种显示部71和操作部72,并依据需要将那些不同种类的显示部71和操作部72自由组合,可当场制造各种个人计算机。另外,依据图6、图7所示的方法,还可分别制造设在显示部71上的同轴电缆4和设在操作部72上的同轴电缆。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使那些同轴电缆直径互不相同。可在内部空间多余的部位增大同轴电缆的直径,以防止传送特性劣化。当然,在以上实施例中,对于显示部71和操作部72中哪一个使用公连接器还是母连接器并无特别限定。
图8、图9显示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7的实际使用例。图8a)是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收容于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操作部的小空间内时的状态,b)是被收容的该同轴连接器周边部分横截面的部分扩大图,图9是图8b)所示连接状态的俯视图及其变形状态。
如图8a)所示,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1最终是收容于操作部72的空间76内,在这种场合,如图8b)所示,公连接器2和母连接器6是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连接的,因此该同轴连接器1不像直线型同轴连接器那样要在预定方向(图中左右方向)留有一定长度的空间,可收纳于图中所示的小空间76内。图8b)所示的连接状态对应于从上所见的图9a)的状态。此状态是沿轴向相互对合的状态,由于本发明中的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6是转动自如地连接,因此也可实现图9b)所示的连接状态。可见,采用本发明,同轴电缆的方向可自由变更,而方向的变更对于小空间特别有效。
最后参照图10说明将同轴连接器1定位于预定空间用的定位构造。图10a)是此定位构造的俯视图,b)是其横截面图。为了将公连接器2或是母连接器6定位于预定位置,使用例如薄片等制作的定位板80。定位板80固定在将配置公连接器2和母连接器6的小空间内。在定位板80上至少开2个孔81、82,公连接器2和母连接器6夹着孔81而相互固定,孔82则供螺栓贯通(未图示)等,以将定位板80固定于预定空间的预定位置。
例如,只要预先配置公连接器2,使之与固定在空间内的定位板80的孔81对齐,然后夹着该定位板80,将母连接器6与公连接器2连,即可通过定位板80而将公连接器2及母连接器6在空间76内定位。当然,也可变换公连接器2和母连接器6的安装次序,先将母连接器6通过定位板80配置。也可以不另外设置定位板,而是在个人计算机本身的框架或基板上设孔,以将公连接器2和母连接器6定位。
5.其它
以上的实施例是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应用例对本发明作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中使用,还可用于与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同样具有显示部及操作部的移动电话、PDA、及其它可以分为第1零件及第2零件的各种电子设备。
另外,在同轴连接器上,外部导体、中心导体的公母连接器可自由组合。中心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的连接不限于以上说明的焊接方式,也可经过压合等进行。而且只要是同轴状的,不仅是同轴电缆,还可用于光缆的连接。因此,本发明不限于电气连接。
本发明包括以上全部的应用例。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不占空间,容易变更方向,适用于要将同轴连接器收纳于小空间的场合。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还可用于同轴电缆的中继、延长。

Claims (6)

1.一种同轴连接器,是将连接于第1同轴电缆的第1连接器与连接于第2同轴电缆的第2连接器连接,以将所述第1同轴电缆与所述第2同轴电缆进行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器在与所述第1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
所述第2连接器在与所述第2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
通过在与所述轴向交叉的方向将所述第1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器直接连接,使所述第1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第2连接器的连接装置相互连接,
所述第1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器通过圆筒形嵌合部连接。
所述第1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器的本体部通过对薄金属板进行冲切并曲折加工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从第1零件的内部向外部延伸的第1同轴电缆上连接所述第1连接器、在从第2零件的内部向外部延伸的第2同轴电缆上连接所述第2连接器、并将所述第1连接器与所述第2连接器连接,使所述第1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第2连接器的连接装置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与所述第2连接器之间隔着固定于所述第2零件内部的定位装置而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零件是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显示部或操作部,所述第2零件是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操作部或显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连接器的圆筒形嵌合部的外周的一部分设置突起。
6.一种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通过在从显示部的内部延伸到外部的第1同轴电缆上连接第1连接器、在从操作部的内部延伸到外部的第2同轴电缆上连接第2连接器、并在外部将所述第1连接器与所述第2连接器连接,使所述第1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第2连接器的连接装置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器在与所述第1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
所述第2连接器在与所述第2同轴电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连接装置,
通过在与所述轴向交叉的方向将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直接连接,使第1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与第2连接器的连接装置相互连接。
CNB2004100564227A 2003-08-08 2004-08-06 同轴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28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90122 2003-08-08
JP2003290122A JP4053950B2 (ja) 2003-08-08 2003-08-08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コネクタ及びノート型パソコ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1601A CN1581601A (zh) 2005-02-16
CN100472895C true CN100472895C (zh) 2009-03-25

Family

ID=34114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642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2895C (zh) 2003-08-08 2004-08-06 同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6945818B2 (zh)
JP (1) JP4053950B2 (zh)
KR (1) KR100752082B1 (zh)
CN (1) CN100472895C (zh)
TW (1) TWI2648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7242U (en) * 2006-07-14 2007-03-01 Insert Entpr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of microwave connector for RF communication
JP4916024B2 (ja) * 2006-12-11 2012-04-11 株式会社ヨコオ 中継コネクタ
JP4394708B2 (ja) * 2007-07-04 2010-01-06 Smk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
US8002582B2 (en) * 2007-10-09 2011-08-23 J.S.T. Mfg. Co., Ltd. End connector for a shielded cable
JP5370276B2 (ja) * 2009-08-25 2013-12-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同軸コネクタ用レセプタクル
EP2568536A4 (en) * 2010-05-07 2014-01-08 Shenzh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echnology Ltd ELECTRIC COAXIAL PLUG WITH BENDING MECHANISM
JP2012230820A (ja) * 2011-04-26 2012-11-22 Daiichi Seiko Co Ltd 同軸型電気コネクタ
JP5763007B2 (ja) * 2012-04-19 2015-08-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4002990A (ja) * 2012-06-21 2014-01-09 Yazaki Corp 同軸電線の端末と端子との接合構造及び接合方法
TWM475045U (zh) 2013-09-23 2014-03-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線纜連接器
DE102014116236A1 (de) * 2014-11-07 2016-05-12 Endress + Hauser Conducta Gesellschaft für Mess- und Regeltechnik mbH + Co. KG Sensoranordnung, Sensor und Kabel zum Einsatz in der Prozessautomatisierung
GB2543509B (en) * 2015-10-19 2020-10-14 Creo Medical Ltd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CN111536465A (zh) * 2020-06-03 2020-08-14 Tcl华瑞照明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0244A (en) * 1980-05-12 1982-11-23 Amp Incorporated Miniature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DE8617227U1 (de) * 1986-06-27 1986-08-14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Verlängerungskabel für ein mit einer Fahrzeugantenne verbundenes Antennenkabel
US5037329A (en) * 1990-09-27 1991-08-06 Gte Products Corporation Angular connector for a shielded coaxial cable
JP3309240B2 (ja) 1994-07-22 2002-07-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
US6074217A (en) * 1995-05-25 2000-06-13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axial connector receptacle
EP1094565A1 (de) * 1999-10-22 2001-04-25 Huber+Suhner Ag Koaxialer Steckverbinder
JP4430214B2 (ja) * 2000-08-25 2010-03-10 日本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L型回転同軸コネクタプラグ
JP2002170638A (ja) 2000-11-30 2002-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6837743B2 (en) * 2002-04-05 2005-01-0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end connector having good insulation function
US6607400B1 (en) * 2002-10-22 2003-08-1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ow profile RF connector assembly
US6860761B2 (en) * 2003-01-13 2005-03-01 Andrew Corporation Right angle coaxial connector
US6712645B1 (en) * 2003-04-22 2004-03-30 Input Output Precise Corporation Cable fixture of coaxi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18614A (ko) 2005-02-23
US7025631B2 (en) 2006-04-11
KR100752082B1 (ko) 2007-08-27
CN1581601A (zh) 2005-02-16
US20050032421A1 (en) 2005-02-10
JP4053950B2 (ja) 2008-02-27
US20050255747A1 (en) 2005-11-17
JP2005063738A (ja) 2005-03-10
US6945818B2 (en) 2005-09-20
TWI264850B (en) 2006-10-21
TW200507352A (en) 2005-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2895C (zh) 同轴连接器
EP0727842B1 (en) One-piece receptable terminal
CN100511868C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EP3134943B1 (en) Terminal fitting
CN102332645B (zh) 接地连接装置以及线束
US6077131A (en) Male terminal
JP5896531B2 (ja) 端子
JP5227599B2 (ja) コネクタ
US20020187660A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20070021013A1 (en) Dual beam receptacle contact
US7645151B2 (en) Sh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shunt therefore
EP2606536B1 (en) Electrical male terminal
CN105531882A (zh) 电力端子连接器
US2006020526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CN101243585B (zh) 阳电端子
JP5007161B2 (ja) 電子部品内蔵コネクタ
JP4531572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106058577B (zh) 连接器组件
JP7204310B2 (ja) コネクタ、及び、該コネクタを備えた電線付コネクタ
JP4764776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589748Y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4727464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EP1478052B1 (en) Sheath stripping pressure contact terminal
JP2005149936A (ja) 圧接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7484662B2 (ja) コネクタの端子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