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6157C - 等离子体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66157C CN100466157C CNB200310106766XA CN200310106766A CN100466157C CN 100466157 C CN100466157 C CN 100466157C CN B200310106766X A CNB200310106766X A CN B200310106766XA CN 200310106766 A CN200310106766 A CN 200310106766A CN 100466157 C CN100466157 C CN 10046615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air
- illuminating device
- cooled enclosure
- coo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照明装置,为了冷却等离子体照明装置流入的空气能够向后方排出,在外壳上设置从外壳的前端部向后方连接的空气流路装置,所述的空气流路装置包括:与外壳间隔一定距离并包裹外壳而形成的冷却外壳;使流入外壳内部的空气流通冷却外壳和外壳之间的间隙,在外壳的前端部上形成的通风部;使流入冷却外壳和外壳之间的空气向照明装置的后方流出而在冷却外壳和外壳的后方上形成的空气排出部。本发明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容易实现向上设置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的防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照明装置,尤其是能够使冷却空气向后方排出,在户外设置时使防水等容易实现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等离子体照明装置是使无电极灯上充填的气体磁化而变换成等离子体的状态而发光的装置,并且其使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如图1所示,等离子体照明装置是在一定形状形成的外壳1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发生高电压的高电压发生装置2,并与高电压发生装置2间隔一定距离在外壳1上安装有微波发生装置3。其中微波发生装置3从高压发生装置2得到高电压发生微波。另外在微波发生装置3和高电压发生装置2之间结合有引导所发生的微波增幅的波导管4,共振器5向外壳1的外侧突出的同时,连通波导管4结合在外壳1上,共振器5使波导管4上引导的微波产生共振。另外由共振器5上共振的微波而使内部充填的气体磁化进而发光的无电极灯6贯通波导管4,并结合在共振器5的内部,为了放出从无电极灯6上散发出的热量,在无电极灯6的端部结合有旋转无电极灯6的灯电机7。
另外在共振器5的内部安装有反射无电极灯6上发生的光的镜子8,将无电极灯6上发生的光集聚起来反射出去的反射罩9包裹无电极灯6而结合在外壳1上。
为了散发在高电压发生装置2和微波发生装置3上发生的热量,在外壳1上具备有形成空气流入口14的空气导向管道10,为了能够通过空气导向管道10流入外部的空气,在空气导向管道10上安装有冷却风扇11及风扇电机12,并在外壳1的前面形成排出流入内部的空气的排出口13。
如上所述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的作用如下:
首先,随着电源的输入,在高电压发生装置2上发生高电压,由高电压在微波发生装置3上发生微波。在微波发生装置3上发生的微波通过微波发生装置3的天线A放射到波导管4上,放射到波导管4上的微波流入共振器5的同时,在共振器5上发生共振。共振器5上共振的微波使充填在无电极灯6上的气体磁化变成等离子体状态,同时发出光,且无电极灯6上发出的光由镜子8和反射罩9反射。
与此同时,随着灯电机7的启动,无电极灯6旋转,使由等离子体而加热的无电极灯6进行冷却,另外风扇电机12的启动使冷却风扇11旋转。使空气产生流动,通过由空气导向管道10吸入的外部空气的流动,使放出高电压发生装置2和微波发生装置3上发生的热量进行冷却。
照明装置通常为了对照形物进行照明,在户外向上设置的情况多,如果空气排出口13位于前面时,露天时防水就成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空气排出口位于后方,从而容易实现防水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等离子体照明装置,为了冷却等离子体照明装置流入的空气能够向后方排出,在外壳上设置从外壳的前端部向后方连接的空气流路装置,所述的空气流路装置也可以包括:与外壳间隔一定距离并包裹外壳而形成的冷却外壳;使流入外壳内部的空气流通冷却外壳和外壳之间的间隙,在外壳的前端部上形成的通风口;使流入冷却外壳和外壳之间的空气向照明装置的后方流出而在冷却外壳和外壳的后方上形成的空气排出口。
冷却外壳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冷却片为佳。
外壳的外侧面上形成冷却片也可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为了冷却而流入的空气向后方排出,容易实现主要向上设置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的防水。另外,空气的流路形成在外壳的外周面前面,增加排出流量,能够提高部件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的断面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0,210:空气流路装置;111;通风口;112:空气流出管;113:排出口;120,220:冷却片;211:空气通风部;212:冷却外壳;213:空气排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对于与现有技术构成相同部分赋予同一标号。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包括:构成本体的外壳1,设置在外壳1的前面并由反射罩而包裹的无电极灯6,构成外壳1的后面的后面板21,为了使冷却照明装置流入的空气向后方排出,在外壳1的前端部向后方连接的空气流路装置110。
空气流路装置110包括:在外壳1的外周部上形成的空气流出管112,使外壳1内部的前端和空气流出管112连通而在外壳1的前端侧面形成的通风口111,在流出管112的后方上形成的排出口113。此外,流出管112的内面为了更加有效地传达热量,冷却片120向长度方向形成为佳。这是为了使冷却片120不妨碍空气的流动。图中冷却片120是形成在流出管112的上端面,但是形成在下端面也可能。另外,空气流出管112的前面上为了使冷却空气不从前面流出,设置有前面板114。
在后面板上为了冷却设置有向外壳1的内部流入空气的空气流入口14。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由风扇电机12的启动来旋转冷却风扇11而发生空气的流动时,外部的空气通过空气流路口14流入到内部。流入的空气通过空气导向管道10而吸入进行流动,冷却高电压发生装置2和微波发生装置3上发生的热量。冷却后,通过通风口111流入流出管112,且流入的空气与冷却片120接触重新冷却本体后,通过排出口113向照明装置的后方排出。
如上所述,本发明是使冷却空气的排出口设置于后方,容易实现主要向上设置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的防水。
实施例2
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与第一实施例在空气流路装置210上有所差异,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如图3所示,空气流路装置210包括:与外壳1间隔一定距离并包裹外壳1而形成的冷却外壳212,使流入外壳1内部的空气流通冷却外壳212和外壳1之间的间隙,在外壳1的前端部上形成的通风部211,使流入冷却外壳212和外壳1之间的空气向照明装置的后方流出,在冷却外壳212和外壳1的后方上形成的空气排出部213。另外,在外壳1和冷却外壳212的前面上,为了不使冷却空气从前面流出而设置前面板214。
外壳1和冷却外壳212是成双重壳的形状,通过空气通风部211流入的空气能够通过外壳1的外部的前面流通。
空气排出部213是位于在后面板21上的冷却外壳212和外壳1之间。另外还在后面板上设置为了冷却向外壳1内部流入空气的空气流入口14。
冷却外壳212的内侧面上长度方向形成冷却片220,通过空气通风部211流入的空气向排出部213排出的过程中更加有效的冷却。另外,冷却片220是也可形成在外壳1的外侧面。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由风扇电机12的启动来旋转冷却风扇11而发生空气的流动时,外部的空气通过空气流路口14流入到内部。流入的空气通过空气导向管道10而吸入进行流动,冷却高电压发生装置2和微波发生装置3上发生的热量。冷却后,通过空气通风部211流入外壳1和冷却外壳212的间隙空间,且流入的空气与冷却片120接触重新冷却本体后,通过排出部213向照明装置的后方排出。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是使冷却空气的排出口具备于后方,从而容易实现主要向上设置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的防水。另外,空气的流路形成在外壳的外周面前面,增加排出流量,能够提高部件的冷却效率。
综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举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是不局限在这样的特定实施例上,而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有适当的变更是可能的。
Claims (3)
1、一种等离子体照明装置,为了冷却等离子体照明装置流入的空气能够向后方排出,在外壳上设置从外壳的前端部向后方连接的空气流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气流路装置(210)包括:与外壳(1)间隔一定距离并包裹外壳而形成的冷却外壳(212);使流入外壳内部的空气流通冷却外壳和外壳之间的间隙,在外壳的前端部上形成的通风部(211);使流入冷却外壳和外壳之间的空气向照明装置的后方流出而在冷却外壳和外壳的后方上形成的空气排出部(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其特征是冷却外壳(212)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冷却片(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照明装置,其特征是外壳(1)的外侧面上形成冷却片(2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310106766XA CN100466157C (zh) | 2003-10-30 | 2003-10-30 | 等离子体照明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310106766XA CN100466157C (zh) | 2003-10-30 | 2003-10-30 | 等离子体照明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12286A CN1612286A (zh) | 2005-05-04 |
CN100466157C true CN100466157C (zh) | 2009-03-04 |
Family
ID=34757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0676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6157C (zh) | 2003-10-30 | 2003-10-30 | 等离子体照明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66157C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30182A (en) * | 1984-03-06 | 1986-12-16 | Nippon Kogaku K. K. | Illuminating system |
US6227686B1 (en) * | 1999-04-02 | 2001-05-08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Light source apparatus |
CN1345461A (zh) * | 1999-03-31 | 2002-04-17 | 图象公司 | 冷却弧光灯的方法 |
US6498423B1 (en) * | 2001-06-27 | 2002-12-24 | Welch Allyn, Inc. | Lamp thermal control by directed air flow |
US6575599B1 (en) * | 1998-09-08 | 2003-06-10 | Ushiodenki Kabushiki Kaisha | Light source device for projection apparatus |
-
2003
- 2003-10-30 CN CNB200310106766XA patent/CN10046615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30182A (en) * | 1984-03-06 | 1986-12-16 | Nippon Kogaku K. K. | Illuminating system |
US6575599B1 (en) * | 1998-09-08 | 2003-06-10 | Ushiodenki Kabushiki Kaisha | Light source device for projection apparatus |
CN1345461A (zh) * | 1999-03-31 | 2002-04-17 | 图象公司 | 冷却弧光灯的方法 |
US6227686B1 (en) * | 1999-04-02 | 2001-05-08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Light source apparatus |
US6498423B1 (en) * | 2001-06-27 | 2002-12-24 | Welch Allyn, Inc. | Lamp thermal control by directed air flow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12286A (zh) | 2005-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091596B2 (ja) | 無電極ランプシステム | |
JP2006128074A (ja) | 無電極照明システム | |
KR100393817B1 (ko) | 무전극 조명기기 | |
CN101243541B (zh) | 用于防止等离子发光系统的灯泡内材料泄漏的装置 | |
CN100466157C (zh) | 等离子体照明装置 | |
JP2002245842A (ja) | ランプ冷却構造 | |
KR100451359B1 (ko) | 마이크로 웨이브를 이용한 조명기기 | |
CN100474499C (zh) | 使用微波能的照明设备 | |
JPH09320543A (ja) | マイクロ波無電極放電光源装置 | |
KR20050023887A (ko) | 무전극 조명기기의 발광장치 | |
JP4335813B2 (ja) | プラズマ照明装置の冷却構造 | |
JP2003151301A (ja) | 無電極照明機器 | |
KR100314015B1 (ko) | 마이크로 웨이브 조명기기의 냉각 장치 | |
KR20030072777A (ko) | 마이크로 웨이브를 이용한 조명기기 | |
KR20030080747A (ko) | 무전극 조명기기의 무전극 전구 | |
KR100386250B1 (ko) | 무전극 램프의 케이싱 구조 | |
KR100856779B1 (ko) | 마이크로파를 이용한 조명기기 및 그의 공진기 | |
KR20010019882A (ko) | 마이크로 웨이브 조명장치의 공진기 구조 | |
KR20040057680A (ko) | 플라즈마 조명장치 | |
KR100421395B1 (ko) | 무전극 램프의 냉각장치 | |
KR100539818B1 (ko) | 무전극 램프의 광전송장치 | |
KR100400401B1 (ko) | 무전극 조명기기의 램프 방열구조 | |
CN100533655C (zh) | 无电极照明灯的光输送装置 | |
KR100430012B1 (ko) | 무전극 램프의 열변형 방지장치 | |
JPS645285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1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