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7301C - 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7301C
CN100457301C CNB2006100110882A CN200610011088A CN100457301C CN 100457301 C CN100457301 C CN 100457301C CN B2006100110882 A CNB2006100110882 A CN B2006100110882A CN 200610011088 A CN200610011088 A CN 200610011088A CN 100457301 C CN100457301 C CN 10045730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soil
fiber crops
water fiber
contaminated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110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3459A (zh
Inventor
刘晓海
高云涛
贺彬
王志芸
宁平
曾向东
王伟
陈同斌
廖晓勇
董琨
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filed Critical YUNNA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iority to CNB2006100110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57301C/zh
Publication of CN1903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3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73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730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特别涉及利用超富集植物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方法。本发明是在含污染物铅的土壤上种植水麻柳,通过水麻柳的根系吸收污染土壤中的铅,并将铅转移至茎和叶等地上部器官,当植物长到花开期或成熟期时,将植物地上部分从污染土壤上移走。本发明通过水麻柳吸收提取土壤中的铅,永久性地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修复铅污染土壤,具有能耗较低、费用低廉,可操作性强,不破坏环境理化性质,不引起二次污染,能大大减少运行费用,既不破坏污染现场土壤结构,又大大降低了修复费用,可以大面积在污染土壤上使用。

Description

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特别涉及利用超富集植物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方法。
技术背景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途径通常有以下两种:一是金属矿开采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污染类型主要有坑口周围土壤中矿床矿物在水、气、热等环境因素长期作用下而形成的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土壤;采矿废石堆放过程中因淋滤等原因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含有较高浓度重金属的矿山含有较高浓度重金属的矿山废水对土壤造成的污染等。二是工业污水灌溉农田引发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铅污染土壤的现象在我国部分地方比较普遍,云南省在某些有色金属矿区及冶炼厂周边地区也尤为严重,典型的如滇东南有色金属矿区土壤中铅平均含量达500~18096mg/kg,远远超过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临界值为≤500mg/kg,超标率达60-100%,污染指数3.47-33.66,土壤铅污染相当严重。又如北衙地区农田耕作土壤中铅含量为850.7-4790.1mg/kg,超过非铅土壤均值的127-1388倍。
铅是气一种积累性毒物。土壤中的铅能被生物吸收而向生物体转移,人则通过食物链摄取铅。铅能侵犯神经系统,易激动,血象红细胞增多,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减退、疲乏,进而发展为狂躁、失明、神志模糊、昏迷,严重导致脑血管缺氧而死亡。铅及其化合物会导致心悸,且具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目前,通常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技术有:农业生态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农业生态措施包括两方面:一是农业生态调控,如调节土壤PH值,土壤水分、氧化-还原电位(Eh)等;二是农艺修复措施,该种方法的主要机理为固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增加土壤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对减少重金属被作物吸收具有一定作用,降低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但是这种方法无法从根本上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
工程措施包括土壤化学淋洗、电动修复、电热修复、改土法、固化技术等。土壤化学淋洗是有效处理难挥发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效手段之一,选择合适的提取剂是该项技术的关键,但是无论哪种提取剂都存在回收、二次污染等还未解决或完善的技术问题;电动修复特别适合于低渗透性的黏土和淤泥土,经济合理,但是由于土壤系统组分的复杂性,经常出现实际应用与实验结果相反的现象,如土壤的缓冲性能、组分、离子组成、污染金属离子的种类等都会影响电动修复的效果,金属电极本身容易被腐蚀,也会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电热修复的不足之处在于土壤有机质和结构水易遭到破坏,驱赶土壤水分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改土法对小面积土壤污染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不适用于大范围土壤污染治理,且对换出去的土壤依然存在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的问题;固化技术具有一定效果,原位固化重金属,大大降低成本,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只是改变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对土壤长期稳定性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甚了解,目前也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生物措施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能够较快地吸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与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相比,具有安全、费用低廉、效果好等优点,被称为一种新的环境友好替代技术。但微生物修复也面临一定的难题,一方面微生物生物量小,吸收的金属量较少;另一方面因其生物量很小而难于进行后处理;植物修复:是利用自然生长植物或遗传工程培育植物修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总称。这一技术核心是绿色植物的超常作用,以太阳能为驱动力,以其潜在的高效、经济及其生态协调性等优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超积累植物(Hyperaccmulator)也叫超富集植物,是指能超量吸收和积累重金属的植物,这一定义最初是由Baker和Brooks等提出的。超积累植物应同时具备三个特征:一是植物地上部,如茎或叶,金属含量是普通植物在同一生长条件下的10-500倍,其临界含量为1000mg/kg;二是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大于根部该种金属含量;三是植物的生长没有出现明显的毒害症状。生活在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高土壤上地上部生物量没有显著减少是超积累植物区别于普通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超积累植物所具有的区别于普通植物的超强忍耐性的表现特征之一。而对于普通植物而言,虽有些植物在这种情况下也能生存生长,但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往往会明显降低,通常表现为植株矮小,有的生物学特性还会改变,如叶子,花色变色等。由于土壤中铅的移动性较弱,且容易以硫酸盐或磷酸盐形式被土壤胶体或植物根际吸附固定,不利于植物吸收。因此,目前有关植物吸收富集铅及耐铅胁迫的研究较少。国外已报道的铅超积累植物,有遏蓝菜属(Thlaspi rotundilolium)、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爱遏蓝菜(Thlaspi caerulescens)等约14种。国内报道了土荆介(Chenopodiumambrosioides)、绿叶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紫穗槐(Sophora japonica)和羽叶鬼针草(Bidens maximowicziana)等4种铅超积累植物。另外,东南景天(S.alfredii)和酸膜(Rumex acetosa)等植物对土壤中的铅也有一定的吸收富集作用。但已发现的铅超累积植物大多生物量较小,生长缓慢,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修复铅污染土壤方面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费用低廉,可操作性强,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不引起二次污染,对修复铅污染土壤有良好效果的利用超富集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其方法是在含污染物铅的土壤上种植水麻柳,种植前在土壤中施入基肥,当植物长到花开期或成熟期时,将植物地上部分收割并从污染土壤上移走,通过水麻柳的根系吸收污染土壤中的铅,并将铅转移至水麻柳的地上部器官,再移走植物地上部分从而实现除去土壤中污染物铅的目的。
所述的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水麻柳的种植方法为扦插。
所述的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水麻柳的种植方法为播种。在播种前,用50-60℃温水浸种半小时,晾干后播种,播期3月至4月。
所述的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含污染物铅的土壤上种植水麻柳之前,在土壤中施入农家肥作基肥,施用量根据土壤肥力的不同,一般控制在6000-15000kg/hm2。在不具备施有机肥的地方可用普钙代替,施用量为150-500kg/hm2,一次性施入。在水麻柳生长过程中进行追肥,追肥为尿素,其用量为200-300kg/hm2,使地上面部分的水麻柳植物量增加,从而提高对污染土壤中铅的提取率。
所述的利用铅富集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所述在含污染物铅的土壤上种植水麻柳,待开花期或成熟期时可收割,再种植第二茬,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彻底除去土壤中超标的铅。
所述的利用铅富集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收割后可以用焚烧发电、回收金属、堆肥、压缩填埋中的一种方法进行处理。
水麻柳Debregeasia edulis auct.non.(Sieb.et Zucc.)Wedd.),灌木,高1.5-4米;小枝有贴生或近贴生的短毛。叶片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或细牙齿,上面疏生短糙毛,常有不规则的泡状隆起,下面密被白色、灰白色或蓝灰色毡毛,托叶披针形,背面有短柔毛。雌雄异株;花序生于去年生枝条和老枝叶腋,长1-1.5厘米,总梗短或无。果序球形,直径3-7毫米;花期3-4月,果期5-7月。除滇西及西南外全省各地均产,生于海拔600-3600米的溪谷荫湿处;多分布于400-1600米海拔的山间林缘和溪涧道边,喜湿耐阴,但适应性较强,在向阳山坡上也有分布,甚至于在干燥的石灰岩土壤上也能生长。再生能力强,枝条易生不定根,分枝、压条、扦插成活率较高,一年生硬枝扦插成活率在73%。贵州、四川、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湖南、广西和台湾均有生长,亦见于日本。茎皮纤维可代麻用和作人造棉原料;果可食用和酿酒;叶作饲料;根、叶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湿、止泻和止血之效。
只有能够大量吸收并富集铅的植物才能被用于修复铅污染的土壤,因此,在超积累植物品种的筛选过程中,植物体内的铅含量是最关键的指标。根据试验结果,水麻柳体内铅含量最高达2000-4000mg/kg,对铅具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且由根部向地上部转移铅的能力也较强,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大于根部该种金属含量,且水麻柳的生物量没有减少,生长没有出现明显的毒害症状,在受铅污染环境中较为常见,生长状况较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在鹤庆北衙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据资料非铅异常土壤中铅含量为2-100mg/kg,平均10mg/kg;受铅污染的农田耕作土壤中铅含量为850.7-4790.1mg/kg,超过非铅异常土壤铅含量均值的84-478倍;污染源下风向山地土壤中铅含量高达4157.3-6810mg/kg,受到严重污染。检测该地区受铅污染的作物,主要粮食水稻和玉米铅含量最高达17.5mg/kg和16.1mg/kg,青菜和蒜苗为160.5mg/kg和120.3mg/kg,而水麻柳的铅含量高达1903.11mg/kg。水麻柳体内富集的铅是同一受污染地区在同种生长条件下其它作物最高含铅量的12-118倍,是同一地区非铅异常土壤作物铅含量的380-950倍,非铅异常土壤作物含铅仅为2-5mg/kg,体现出水麻柳在受到铅严重污染土壤的超富集作用;同时非铅异常的水麻柳体内铅含量一般为5-10mg/kg,而在受铅污染土壤上生长的短萼灰叶发挥出其对铅超富集的能力,体内铅含量达到原来的200倍左右。
本发明通过铅富集植物水麻柳吸收提取土壤中的铅,永久性地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修复铅污染土壤,具有能耗较低、费用低廉,可操作性强,不破坏环境理化性质,不引起二次污染,能大大减少运行费用,可以大面积在污染土壤上使用。实验证明水麻柳是一种超富集植物,本发明利用水麻柳对铅金属的超富集提取作用,通过在铅污染土壤上种植这种超积累植物,能够在稳定污染土壤,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及不引起地下水二次污染的同时,使污染土壤得到修复,可以永久性地解决土壤铅污染的问题,对环境扰动小,是可靠的、环境相对安全的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既不破坏污染现场土壤结构,对土壤及种植条件要求不高,具有广泛性和可操作性,又大大降低了修复费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某铅污染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为800mg/kg。在该土壤中施入6000kg/hm2的农家肥作为基肥,于3月将水麻柳种子用50℃温水浸半小时后播种到该土壤中,任其自然生长,花开期后,收割其地上部,经分析测定,地上部中铅含量为1400mg/kg,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由原来的800mg/kg降低到700mg/kg,相当于使土壤中的铅含量减少了12.5%,收割物送废物填埋场安全填埋。
实施例2
某铅污染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为800mg/kg。在该土壤事施入15000kg/hm2的农家肥作为基肥,于4月将水麻柳种子用60℃温水浸半小时后播种到该土壤中,在水麻柳生长过程中用尿素进行追肥,施用量为200kg/hm2,任其自然生长,长至结果期后,收割其地上部。经分析测定,地上部中铅含量为1850mg/kg,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由原来的800mg/kg降低到620mg/kg,相当于使土壤中的铅含量减少了22.5%。收割后可以用焚烧发电。
实施例3
某铅污染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为800mg/kg。在该土壤中施入10000kg/hm2的农家肥作为基肥,于3月将水麻柳种子用50℃温水浸半小时后播种到该土壤中,任其自然生长,花开期后,收割其地上部,经分析测定,地上部中铅含量为1400mg/kg,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由原来的800mg/kg降低到700mg/kg,相当于使土壤中的铅含量减少了12.5%,收割后进行回收金属处理。
实施例4
某铅污染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为800mg/kg。在该土壤中施入200kg/hm2的普钙作为基肥,于3月将水麻柳种子用50℃温水浸半小时后播种到该土壤中,任其自然生长,花开期后,收割其地上部,经分析测定,地上部中铅含量为1400mg/kg,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由原来的800mg/kg降低到700mg/kg,相当于使土壤中的铅含量减少了12.5%,收割后可以用焚烧发电、回收金属、堆肥、压缩填埋中的一种方法进行处理。
实施例5
某铅污染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为800mg/kg。在该土壤中施入500kg/hm2的普钙作为基肥,于3月将水麻柳种子用50℃温水浸半小时后播种到该土壤中,任其自然生长,花开期后,收割其地上部,经分析测定,地上部中铅含量为1400mg/kg,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由原来的800mg/kg降低到700mg/kg,相当于使土壤中的铅含量减少了12.5%,收割后可以用焚烧发电、回收金属、堆肥、压缩填埋中的一种方法进行处理。
实施例6
某铅污染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为800mg/kg。在该土壤中施入200kg/hm2的普钙作为基肥,于4月将水麻柳种子用60℃温水浸半小时后播种到该土壤中,在水麻柳生长过程中用尿素进行追肥,施用量为300kg/hm2,任其自然生长,长至结果期后,收割其地上部。经分析测定,地上部中铅含量为1850mg/kg,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由原来的800mg/kg降低到620mg/kg,相当于使土壤中的铅含量减少了22.5%。收割物送废物填埋场安全填埋。
实施例7
某铅污染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为800mg/kg。按实施例1的方法种植水麻柳,水麻柳种植第二茬花开期后,收割其地上部分。经分析测定,地上部中铅含量为2200mg/kg,地上部对土壤中的铅的吸收富集量随其生长期增长而增多,土壤中的铅含量有不断恢复正常土壤中的铅含量水平(<100mg/kg)的趋势,从而比较经济有效地达到了消除土壤中铅污染的目的。
实施例8
某铅污染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为800mg/kg。在该土壤中施入6000kg/hm2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将水麻柳硬枝扦插到该土壤中,任其自然生长,花开期后,收割其地上部,经分析测定,地上部中铅含量为1400mg/kg,土壤中的铅含量平均值由原来的800mg/kg降低到700mg/kg,相当于使土壤中的铅含量减少了12.5%,收割物送废物填埋场安全填埋。

Claims (8)

1、一种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是在含污染物铅的土壤上种植水麻柳,种植前在土壤中施入基肥,当植物长到花开期或成熟期时,将植物地上部分收割并从污染土壤上移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麻柳的种植方法为扦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麻柳的种植方法为播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前,用50-60℃温水浸种半小时,晾干后播种,播期3月至4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前在土壤中施入农家肥作基肥,施用量在6000-15000kg/h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前在土壤中施入普钙作基肥,施用量为150-500kg/hm2,一次性施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麻柳生长过程中用尿素追肥,其用量为200-300kg/h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污染物铅的土壤上种植水麻柳,待开花期或成熟期时收割,再种植第二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植物收割后用焚烧发电、回收金属、堆肥、压缩填埋中的一种方法进行处理。
CNB2006100110882A 2006-07-31 2006-07-31 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730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10882A CN100457301C (zh) 2006-07-31 2006-07-31 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10882A CN100457301C (zh) 2006-07-31 2006-07-31 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3459A CN1903459A (zh) 2007-01-31
CN100457301C true CN100457301C (zh) 2009-02-04

Family

ID=37672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1108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7301C (zh) 2006-07-31 2006-07-31 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5730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4886A (zh) * 2010-12-03 2011-07-20 天津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能源柳2号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2939836B (zh) * 2012-11-21 2013-11-27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红麻的方法
CN103464454B (zh) * 2013-10-11 2015-04-08 南开大学 一种利用四季春花卉修复镉、铅和砷多重污染土壤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5933A (zh) * 2004-01-05 2004-12-22 浙江大学 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
CN1593797A (zh) * 2004-06-30 2005-03-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方法
CN1623933A (zh) * 2004-11-09 2005-06-08 中山大学 利用圆锥南芥治理土壤和水体铅、锌、镉污染的方法
WO2006028201A1 (ja) * 2004-09-10 2006-03-16 Chubu Electric Power Co., Inc. 重金属類含有土壌の浄化方法
JP2006075821A (ja) * 2004-08-09 2006-03-23 Kochi Univ 土壌中重金属の除去及び回収方法
CN1806951A (zh) * 2006-02-23 2006-07-26 上海交通大学 利用假俭草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5933A (zh) * 2004-01-05 2004-12-22 浙江大学 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
CN1593797A (zh) * 2004-06-30 2005-03-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方法
JP2006075821A (ja) * 2004-08-09 2006-03-23 Kochi Univ 土壌中重金属の除去及び回収方法
WO2006028201A1 (ja) * 2004-09-10 2006-03-16 Chubu Electric Power Co., Inc. 重金属類含有土壌の浄化方法
CN1623933A (zh) * 2004-11-09 2005-06-08 中山大学 利用圆锥南芥治理土壤和水体铅、锌、镉污染的方法
CN1806951A (zh) * 2006-02-23 2006-07-26 上海交通大学 利用假俭草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3459A (zh) 2007-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Effect of cadmium on growth, photosynthesis, mineral nutrition and metal accumulation of an energy crop, king grass (Pennisetum americanum× P. purpureum)
Nakbanpote et al. Potential of ornamental plants for phytoremediation and income generation
CN103736721B (zh) 通过生物修复水体与土壤及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
Jia et al. Microbial biomass and nutrients in soil at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secondary forest succession in Ziwulin, northwest China
CN104289506B (zh) 镉、锌、铅、铜离子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CN100457300C (zh) 一种利用超富集植物短萼灰叶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887457A (zh) 超富集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的应用及其方法
CN103947326A (zh) 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尾砂地改良及植被复垦的方法
CN100427227C (zh) 一种治理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
Sun et al. Contour hedgerow intercropping in the mountains of China: a review
CN103302087A (zh) 利用富集植物黑麦草结合猪粪修复铅、锌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2085527A (zh) 一种利用镉超富集植物五色梅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7159694A (zh)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El-Keblawy et al. Artificial forests as conservation sites for the native flora of the UAE
CN108856282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复合修复方法
CN105080950A (zh) 一种酸性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联合修复方法
Chen et al. Plant traits for phytoremediation in the tropics
CN108817069A (zh) 一种重金属活化剂及其在土壤联合修复中的应用
Ai et al. Effects of biochar on the physiology and heavy metal enrichment of Vetiveria zizanioides in contaminated soil in mining areas
CN100457301C (zh) 利用超富集植物水麻柳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Zhang et al. Effects on Heavy Metals in Karst Region Soil and the Enrichment Characteristics of Rice-Rape Rotation.
CN101670360B (zh) 蒲儿根在修复矿山土壤及污泥的重金属铜污染中的应用
CN105921502B (zh) 一种利用耐寒冬油菜品种冬季修复镉铅污染农田的方法
Aslantas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f sewage sludge application on sour cherry (Prunus cerasus L.)
Fontanilla et al. Growth of Jatropha curcas L. seedlings in copper-contaminated soils amended with compost and 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 Rifa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