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2553C - 用于电接线盒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接线盒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2553C
CN100452553C CNB2004100791589A CN200410079158A CN100452553C CN 100452553 C CN100452553 C CN 100452553C CN B2004100791589 A CNB2004100791589 A CN B2004100791589A CN 200410079158 A CN200410079158 A CN 200410079158A CN 100452553 C CN100452553 C CN 10045255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ontact
contact terminals
bend
arrangement
electrical conta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91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9147A (zh
Inventor
竹内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99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9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25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255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01R4/2416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 H01R4/242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the contact members being plates having a single slot
    • H01R4/2425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Abstract

在一种压力接触端子装置中,每个压力接触端子(1)包括电接触部(2)、弯曲部(4)以及用于与电线连接的压力接触部(3)。电接触部(2)排成一行,弯曲部(4)朝着垂直于该行的方向交替地前后弯曲,以朝着不同方向交替地布置压力接触部(1)。每个压力接触端子(1)具有相同的形状。在另一布置中,压力接触端子(17),(18)分别包括较短弯曲部(19)和较长弯曲部(18)。电接触部(26)排成一行。弯曲部(19),(20)朝着一个方向且垂直于该行弯曲,同时交替地布置该弯曲部(19),(20)。在另一布置中,压力接触端子(1)的相邻压力接触部(2)沿着与所述压力接触端子(1)的排列行相垂直的方向相互叠加。

Description

用于电接线盒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
本专利申请建立在优先权申请日本专利申请No。2003-324448的基础上,在此引入该优先权申请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接触端子装置,这种布置用于在紧密地布置压力接触端子时防止它们的宽线接触部相互干扰。
背景技术
图8至10表示本申请的申请人以前采用的一种传统压力接触端子装置。
压力接触端子41经由冲孔并弯曲一种导电金属板形成。如图9所示,该压力接触端子41包括位于其下部的压力接触部42、位于其上部的销式电接触部43以及位于其中部的梯状弯曲部44。
压力接触部42比电接触部43宽。如图9所示,压力接触部42包括一对沿其横向设置的压力接触件45、以及设置在该压力接触件对45之间用于与电线压配合并割开该电线的外皮的插槽46。压力接触部42和电接触部43借助近似曲柄状的弯曲部44成为一整体。
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连接器的端子,压力接触端子41并排设置在电接线盒47内一种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的基片48上。例如,一种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器护罩接纳每个压力接触端子41的销式电接触部43,然后与一种匹配连接器(未表示)啮合,这样每个电接触部43就与该匹配连接器的阴端子电连接。
对于另一例子,每个电接触部43插入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器护罩内,并与该连接器护罩内的一种阴连接端子(未表示)连接。由此,预定的压力接触端子41就经由该连接端子相互连接。如上所述,依据例如电路特性适当地修改该连接器的构造。
每个压力接触部42都插入或者压配合在基片48的一孔49内。压力接触部42的基部固定在基片48上。弯曲部44设在位于孔49上缘处的支承面上,例如图8右侧内的水平槽50的上表面上。电接触部43自基片48起垂直竖立。
一种被覆绝缘线(未表示)在基片48的下方与压力接触部42压力接触。即,利用位于压力接触件对45的内端处的刀片割开该电线的绝缘覆层,同时把该电线的导电芯线压配合在插槽46内。电线设置在基片48的底面侧。
另外,图8中的电接线盒47有时上端朝下地安装在一种运载工具上,即,电接触部43自电接线盒47起朝下设置。通常,当电线压配合在压力接触部42内时,该压力接触部42朝上设置,且该电线压配合在具有刀片工具(未表示)的压力接触部42的上方。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传统压力接触端子装置中存在一问题。近来,与连接器和电接线盒的小型化相对应,需要缩短电接触部43之间的间距。但是,这种小型化导致比电接触部43宽的压力接触部42相互干扰。结果,该电接线盒的绝缘性能变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用以防止在紧密地布置压力接触端子时它们的较宽接线部相互干扰。这种布置确保它们与电线的电连接,并可以缩小压力接触端子之间的间距。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所述布置的连接器和电接线盒,以实现连接器和电接线盒的进一步小型化。
发明内容
为实现该目的,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接触端子装置,
该布置包括压力接触端子,每个压力接触端子都具有电接触部、弯曲部以及与电线连接的压力接触部,
其中,电接触部排成一行,弯曲部朝着与该电接触部的排列行相垂直的方向交替地前后弯曲,以朝着不同方向交替地布置压力接触部。
依据这种布置,由于相邻压力接触部之间的间距增大,可防止该压力接触部之间的干扰。此外,电线能分别容易且可靠地与压力接触部压接触。能以较窄的间距布置阳压力接触部。提高电接触部的电连接可靠性。
依据本发明,优选的,提供压力接触端子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压力接触端子具有相同的形状。
依照这种布置,可减少压力接触端子的种类数。从而降低依照这种布置的产品的制造成本。
为实现该目的,依据本发明,还提供另一压力接触端子装置,其中,每个压力接触端子都具有电接触部、弯曲部以及用于压接触电线的压力接触部,
其中,采用弯曲部具有两个长度不同的至少两种压力接触端子,该压力接触端子的电接触部排成一行,弯曲部朝着一个方向且与该电接触部的排列行相垂直地弯曲,具有较长弯曲部和具有较短弯曲部的压力接触端子交替地布置。
依据这种布置,由于相邻压力接触部之间的间距增大,可防止该压力接触部之间的干扰。此外,由于压力接触部从各自的电接触部起朝着一个方向布置,电线能分别容易且可靠地与压力接触部压接触。由此,提高电接触部的电连接可靠性。能以较窄的间距布置阳压力接触部。此外,由于每个弯曲部都朝着同一方向弯曲且每个压力接触部自电接触部起朝着同一方向偏移,设置在两行内的压力接触端子的电接触部可背对背地设置。由于压力接触部从各自的电接触部起朝着一个方向布置,能有效地组装压力接触端子。
依照本发明,优选的,提供压力接触端子装置,其中,所述压力接触端子的相邻压力接触部沿着与所述压力接触端子的排列行相垂直的方向相互叠加。
依照这种布置,用于与电线压接触的每个压力接触部设在相邻压力接触端子之间的死空间处,该压力接触部比每个电接触部和弯曲部宽。从而,在压力接触端子的布置方向上即每个压力接触端子的宽度方向上使压力接触端子装置进一步小型化。
依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任何一种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连接器。
依照这种组合,由于电接触部之间的间距缩小,能使接纳压力接触端子的电接触部的连接器小型化。当连接器具有这样一种布置,即在该布置中,相邻弯曲部具有不同长度,且弯曲部如上所述排成一行并朝着一个方向弯曲,这时,两连接器可相互邻近平行地布置且两连接器内的电接触部背对背地布置。另外,一个连接器能接纳两行压力接触端子且排成两行的电接触部背对背地布置。由此,可制成多路连接器。这种连接器包括若干压力接触端子和用于接纳这些压力接触端子的连接器护罩。于是,这些连接器可以应付多样化的连接线特性或者增大接线电路的数目。
依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连接器的电接线盒。
依照这种组合,可通过采用小型化连接器,使电接线盒小型化。该电接线盒包括压力接触端子安装于其上的基片(电路板)、分别与压力接触部压接触的电线、以及用于覆盖这些元件的外盖。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图1所示压力接触端子的透视图;
图4表示通过对图1和2所示压力接触端子装置进行修改的一种布置的平面图;
图5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是图5所示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平面图;
图7表示通过对图5和6所示压力接触端子装置进行修改的一种布置的平面图;
图8表示一种传统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透视图;
图9是图8所示传统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透视图;以及
图10是图8所示传统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1至3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这种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特征在于压力接触端子1的若干电接触部2垂直于该压力接触端子1的弯曲部4的弯曲方向紧密地排成一行,且与这些电接触部2接续的所述弯曲部4交替地前后布置,从而防止该压力接触端子1的压力接触部3相互干扰。
如图2所示,电接触部2垂直于电线(未表示)以均匀间隔排成一行。压力接触端子1的弯曲部4交替布置,例如,图2右端的弯曲部4朝下弯曲,自该右端起的第二个弯曲部4沿着与右端弯曲部4相反的方向朝上弯曲,以及自该右端起的第三个弯曲部4沿着与右端弯曲部4相同的方向朝下弯曲。
如图3所示,弯曲部4基本垂直地与下压力接触部3接续。压力接触部3插入或压配合在图1和2所示孔6内,该孔6交替形成于一种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的基片5(电路板)的前侧和后侧处。压力接触端子1与图8,9和10中所示传统压力接触端子基本相同。
即,压力接触端子1包括:较宽且垂直的压力接触部3,其具有一对压力接触件7和形成在所述接触件7之间用于压配合电线的一个插槽8;中间的宽底部(substrate)9,自该压力接触部3起在一个平面内延伸;呈梯状的弯曲部4,自该底部9起垂直且陡然弯曲地延伸,其宽度与底部9相同;垂直竖立的基部(base)10,自该弯曲部4起延伸且其宽度逐渐减小;以及销式电接触部2,自该基部10起在一个平面内延伸。弯曲部4像一个梯阶用于支承压力接触端子1。压力接触部3和电接触部2形成在不同平面上且相互平行。在这个实施例中,弯曲部4的长度基本等于压力接触部3的宽度,而其宽度大于电接触部2的宽度。
由于孔6交替地设置在绝缘基片(电路板)5上,所以可防止各压力接触部3相互干扰。在把每个压力接触部3插入基片5的孔6内后,每个压力接触部3都与电线压配合。由于压配合电线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同,所以将省略有关所述方法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比基片5的表面10低的狭窄矩形凹腔11形成在该基片5上。该凹腔11的表面用作支承压力接触端子1的弯曲部4的水平支承面12。呈细长狭缝形的孔6自支承面12起垂直于凹腔11延伸以插入压力接触部3。
如图2所示,用以插入压力接触部3的孔6的宽度大于位于支承面12上的弯曲部4的宽度。在平面图中,孔6与支承面12或者压力接触部3与弯曲部4的组合形成为近似T形。作为隔离物且型面高度不大的绝缘肋13凸起于凹腔11的表面且设置在各压力接触端子1之间。所述近似T形的支承面12与孔6沿着电线的纵向绕销式电接触部2交替地前后布置。电接触部2排成一行。设在垂直于电线纵向的每行上的孔6的间隔宽度略窄于弯曲部4的宽度。
类似于传统布置,每个电接触部2容纳在一种绝缘连接器护罩(未表示)内,并与该连接器护罩内的阴端子或连接端子(未表示)连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护罩和压力接触端子。
利用螺纹固定、啮合等把连接器护罩固定到基片5上。例如,电接线盒可包括连接器、基片5、若干电线(未表示)、母线电路板、继电器、保险丝、电子单元及外盖。该电接线盒至少包括具有压力接触端子1和连接器护罩的连接器、基片5、以及分别与该压力接触端子1连接的电线。
另外,可用与弯曲部4具有基本相同宽度的翼片式(tab-type)电接触部(未表示)代替销式电接触部2。销式及翼片式电接触部2均限定为阳电接触部。
依照这种实施例,通过交替地布置作为传统压力接触端子的压力接触端子1,可以低成本防止宽压力接触部3相互干扰。
图4表示具有压力接触端子1的小型连接器和小型电接线盒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将排成一行的每个压力接触部3沿它们的厚度方向叠加在排成另一行的相邻压力接触部3上,使所述连接器和电接线盒小型化。
每个压力接触端子1具有相同的尺寸、形状及如图1和2所示的布置,但为便于说明,图4中示出的压力接触部3比图2中的压力接触部3宽。通过沿着压力接触部3的宽度方向叠加设置布置成两行的压力接触部3,使设置在下行的压力接触部3的一侧部3a与设置在上行的压力接触部3的另一侧部3b相互面对,且下行的另一侧部3b与上行的一侧部3a相互面对。
图5和6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5所示,这种压力接触端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两种长度的弯曲部19,20,每种弯曲部19,20都在基片(电路板)21上朝相同方向弯曲,具有较短弯曲部19的压力接触端子17和具有较长弯曲部20的压力接触端子18交替地布置,即如图6所示,两相邻压力接触部22的偏移长度相互不同,从而防止压力接触部22相互干扰。
如图5和6所示,压力接触端子17,18排成两行。在每行内,交替地布置具有两种偏移长度即弯曲长度的压力接触端子。设置在两行内的压力接触端子对称地背对背布置。
位于图6中右端的压力接触端子17具有较短弯曲部19,该较短弯曲部19同图3中压力接触端子1的弯曲部4一样短。位于图6中右端第二个压力接触端子18具有较长弯曲部20,该较长弯曲部20短于或等于图3中压力接触端子1的弯曲部4长度的两倍。位于图6中右端第三个压力接触端子17具有较短弯曲部19,该较短弯曲部19与位于右端的压力接触端子的弯曲部19相同。由此,具有较短弯曲部19和较长弯曲部20的压力接触端子17,18分别交替地布置。
如图5所示,一种用于把压力接触端子17,18排成一行且近似盒形的块状件23与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基片(电路板)21形成一体。该块状件23的顶端处具有用于支承压力接触端子17,18的弯曲部19,20的水平槽状支承面(未表示)。块状件23还分别具有垂直于支承面且用以插入或与压力接触端子22压配合的垂直孔24。
对应于弯曲部19,20的长度,交替布置分别具有较长长度和较短长度的支承面。在平面图中,一对支承面和孔24构成近似T形。每个孔24都与一垂直狭缝25连通。电线(未表示)可与该狭缝25内的压力接触部22压配合。电线通常沿着压力接触端子17,18的厚度方向,即弯曲部19,20的弯曲部方向延伸。
同样在这种实施例中,电接触部26排成一行以适应例如匹配连接器的阴端子的布置或者连接器护罩的连接端子的布置。
在这种实施例中,压力接触部22的偏移使得压力接触端子背对背地排成两行。这两行压力接触端子17,18可容纳在一个连接器护罩内。此外,这两行可分别由两个连接器护罩容纳。此外,这两行可分别与两个匹配连接器连接。该连接器包括若干压力接触端子17,18和一连接器护罩。
压力接触端子17,18的每个电接触部26从其底部起至其中部都具有的翼片形部分,从其中部起至其顶端都具有销状细长形部分,该翼片形部分具有同弯曲部19,20相同的宽度。每个电接触部26都是插入式。如图5中的插入孔24所示,压力接触部比弯曲部19,20和电接触部26宽。压力接触部22的基部固定在孔24内,在没有压力接触件的情况下该基部就是压力接触端子的基部。弯曲部19,20稳定地设置在作为水平槽的支承面上。
利用螺纹固定、啮合等把连接器护罩固定到基片21上。例如,电接线盒可包括连接器、基片21、若干电线(未表示)、母线电路板、继电器、保险丝、电子单元及护盖。该电接线盒至少包括具有压力接触端子17,18和连接器护罩的连接器、基片21、以及分别与该压力接触端子17,18连接的电线。
依照本发明,由于压力接触端子17,18的压力接触部22共同朝一个方向紧密地布置,可以提高电线压接触的可操作性。此外,通过背对背地紧密布置成两行电接触部26,能够提高连接器连接的可操作性。
图7表示具有压力接触端子17,18的小型连接器和小型电接线盒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将排成一行的每个压力接触部22沿它们的厚度方向叠加在排成另一行的相邻压力接触部22上,使所述连接器和电接线盒小型化。
每个压力接触端子17,18具有相同的尺寸、形状及如图5和6所示的布置,但为便于说明,图7中的压力接触部22表示得比图6中的压力接触部22宽。通过将设置成两行的压力接触部22沿其宽度方向叠加,使设置在下行的压力接触部22一侧的部分22a与设置在上行的压力接触部22的另一侧的部分22b相互面对,同时使下行的另一侧的部分22b与上行的一侧的部分22a相互面对。

Claims (5)

1.一种压力接触端子装置,
包括压力接触端子,每个所述压力接触端子都具有电接触部、弯曲部以及与电线连接的压力接触部,
其中,所述电接触部排成一行,所述弯曲部朝着与所述电接触部的排列行相垂直的方向交替地前后弯曲,以在不同方向上交替地布置所述压力接触部,
所述压力接触端子的相邻压力接触部沿着与所述压力接触端子的排列行相垂直的方向相互叠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压力接触端子具有相同的形状。
3.一种压力接触端子装置,每个所述压力接触端子都具有电接触部、弯曲部以及用于压接触电线的压力接触部,
其中,采用弯曲部具有两个不同长度的至少两种所述压力接触端子,所述压力接触端子的所述电接触部排成行,所述弯曲部在一个方向且与所述电接触部的排列行相垂直地弯曲,具有较长弯曲部和具有较短弯曲部的压力接触端子交替地布置,
所述压力接触端子的相邻压力接触部沿着与所述压力接触端子的排列行相垂直的方向相互叠加。
4.一种连接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
5.一种电接线盒,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
CNB2004100791589A 2003-09-17 2004-09-15 用于电接线盒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25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4448/2003 2003-09-17
JP2003324448A JP2005093216A (ja) 2003-09-17 2003-09-17 圧接端子の配列構造とそれを備えたコネクタ及び電気接続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9147A CN1599147A (zh) 2005-03-23
CN100452553C true CN100452553C (zh) 2009-01-14

Family

ID=3421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915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2553C (zh) 2003-09-17 2004-09-15 用于电接线盒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86890B2 (zh)
JP (1) JP2005093216A (zh)
CN (1) CN100452553C (zh)
FR (1) FR2859827B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4796Y (zh) * 2000-07-26 2001-06-1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用电连接装置
US20030045162A1 (en) * 2001-08-31 2003-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w noise IDC terminal/pin arrangement for flat ribbon cable connec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1009A (en) * 1987-08-31 1991-08-20 Amp Incorporated Daisy chain connector and method
US4902243A (en) * 1989-01-30 1990-02-20 Amp Incorporated High density ribbon cable connector and dual transition contact therefor
CA1310086C (en) 1989-01-30 1992-11-10 Wayne Samuel Davis Strain relief for ribbon cable connectors
TW417853U (en) * 1999-02-11 2001-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ble wire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4796Y (zh) * 2000-07-26 2001-06-1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用电连接装置
US20030045162A1 (en) * 2001-08-31 2003-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w noise IDC terminal/pin arrangement for flat ribbon cable connect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859827B1 (fr) 2006-12-29
US20050059274A1 (en) 2005-03-17
CN1599147A (zh) 2005-03-23
FR2859827A1 (fr) 2005-03-18
JP2005093216A (ja) 2005-04-07
US7086890B2 (en) 2006-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9774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2790306B (zh) 电连接器
US9525223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38431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liabl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2324639B (zh) 电连接器
EP0899819B1 (en) Solderless mountable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CN100361352C (zh) 连接器
US7510425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wire management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17912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US6746283B2 (en) Terminal housing for a communication jack assembly
CN107069262B (zh) 电连接器
US7134907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low profile
EP2184810B1 (en) Board connector
US654052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060128204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US80211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 module
US821087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68285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29054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357679B2 (en)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US6383025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100452553C (zh) 用于电接线盒的压力接触端子装置
US20050112924A1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JPH06176808A (ja) プリント基板用の表面実装電気コネクタ
JPH11250958A (ja) 端子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