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9339C - 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光传输线路及光纤 - Google Patents

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光传输线路及光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9339C
CN100449339C CNB2004800214471A CN200480021447A CN100449339C CN 100449339 C CN100449339 C CN 100449339C CN B2004800214471 A CNB2004800214471 A CN B2004800214471A CN 200480021447 A CN200480021447 A CN 200480021447A CN 100449339 C CN100449339 C CN 10044933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wavelength
equal
under
sma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214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9928A (zh
Inventor
笹冈英资
山本义典
藤本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29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9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93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933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构成能够廉价地测定更为正确的连接损耗的光传输线路的方法等。作为该光传输线路的构成要素而待连接的第1及第2光纤的至少一方,以在该第1及第2光纤间满足由波长范围1260nm~1625nm所包含的任一波长为λ的该第1及第2光纤的各端利散射系数、波长λ下的该第1及第2光纤的各模场径以及波长λ下的该第1及第2光纤的各传输损耗所规定的特定关系之方式来进行选择。

Description

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光传输线路及光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多条光纤所构成的光传输线路、可适用于该光传输线路的光纤、以及用于构成该光传输线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传输系统中,从光发射器送出的信号光主要是通过由光纤所构成的光传输线路而得以传输。然后,信号光到达光接收器并通过该光接收器而得以接收。在这种光传输系统中,为了能够高速传输大容量的信息,就要求敷设于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间的光传输线路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例如,为了抑制起因于累积波形分散的信号光波形的劣化,而在通过连接传输用光纤与分散补偿光纤所构成的光传输线路中,将该光传输线路整体中的累积波形分散的绝对值抑制得较小。或者,为了补偿在传输用光纤传送之间信号光受到的损耗,而在连接传输用光纤与放大用光纤所构成的光传输线路中,在放大用光纤中将信号光放大。再者,如上述的那样的分散补偿光纤及放大用光纤有被敷设在中继区间的情形,另外,还有作为卷绕成线圈状的模组被设置于中继台等的情形。
另外,在光传输线路变更以及延长之际,还有相对于已经铺设的光纤进一步连接其他光纤的情形。
在如此通过连接多条光纤所构成的光传输线路中,不仅要求该光传输线路整体的光学特性良好,而且要求构成光传输线路的光纤间的连接点上的损耗(连接损耗)要小。此外,连接损耗可通过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光学时域反射计)试验来进行测定。
OTDR试验是从光传输线路的一端入射脉冲试验光,并在这一端检测此脉冲试验光在光传输线路进行传送间生成于各位置的后方散射光,然后,基于此后方散射光的强度的时间变化,而获得光传输线路的长度方向的损耗的分布。
这样一来,在连接了2条光纤的情况下,通过OTDR试验来测定其连接点前后的散射光强度。然后,如果这些散射光强度之差较小,则判定为连接作业良好地得以施行。另一方面,如果这些散射光强度之差较大,则判定为连接作业失败,并再次施行连接作业。
非专利文献1:OFS″Mixing TrueWaveR RS Fiber with OtherSingle-Mode Fiber DesignsWithin a Network″,[2004年2月27日检索],<URL:http//www.ofsoptics.com/simages/pdfs/fiber/whitePaper/MixingSingle-ModeFibers1002-0702.pdf>
发明人等就由多个光纤所构成的以往的光传输线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如以下那样的问题。即,在意图改善特性而从通过连接多个光纤所构成的光传输线路的第1端入射了脉冲试验光时,即使通过OTDR试验所得到的散射光强度之差较小,有时连接损耗的实际值却较大;反之,即使散射光强度之差较大,有时连接损耗的实际值却较小。这是由于在根据脉冲试验光从光传输线路的第1端入射到该光传输线路时的散射光强度之差所求出的连接损耗的测定值β1中含有误差的原因。
因此,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连接损耗的测定值,还求出根据脉冲试验光从光传输线路的第2端入射到该光传输线路时的散射光强度之差所求出的连接损耗的测定值β2,并以β1与β2的平均值β(=(β12)/2)来求解连接损耗。通过这样取平均就能够获得更准确的连接损耗β(非专利文献1)。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光传输线路两端各侧设置OTDR试验装置,从而有系统成本增高,测定需要时间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构成可廉价地测定更准确的连接损耗的光传输线路方法,这样的光传输线路、以及可适用于该光传输线路的光纤。
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是通过连接满足特定关系的第1光纤与第2光纤而构成光传输线路的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是具备满足特定关系的第1光纤与第2光纤的光传输线路。在波长范围1260nm~1625nm所包含的某一波长λ中,设第1光纤的瑞利散射系数(Reyleigh scattering coefficient)为A1,第1光纤的模场径(mode fielddiameter)为B1,第1光纤的传输损耗(transmission loss)为α1,第2光纤的瑞利散射系数为A2,第2光纤的模场径为B2,第2光纤的传输损耗为α2。
再者,上述波长范围1260nm~1625nm是包含在光传输系统中可以作为信号波段使用的O波段(1260nm~1360nm)、E波段(1360nm~1460nm)、S波段(1460nm~1530nm)、C波段(1530nm~1565nm)以及L波段(1565nm~1625nm)。
而且,定义用以下公式(1a)~(1c)所示的参数K。
[公式1]
X = 1 - 10 - A 1 / &lambda; 4 / 10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1 a )
Y = 1 - 10 - A 2 / &lambda; 4 / 10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1 b )
K = | 5 log 10 ( X Y ) + 10 log 10 ( B 2 B 1 )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1 c )
这时,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是以上述第1及第2光纤满足上述式(1a)~(1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A1与A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03dB/km/μm4的关系之方式来选择第1以及第2光纤的至少一方,然后通过连接满足这种关系的第1光纤与第2光纤来构成光传输线路。此外,该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也可以是以上述第1及第2光纤满足上述式(1a)~(1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之方式来选择第1及第2光纤的至少一方,然后通过连接满足这种关系的第1光纤与第2光纤来构成光传输线路。另外,该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还可以是以上述第1及第2光纤满足上述式(1a)~(1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A1与A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08dB/km/μm4、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之方式来选择第1及第2光纤的至少一方,然后通过连接满足这种关系的第1光纤与第2光纤来构成光传输线路。
理想的情形为: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具备相互连接的第1及第2光纤,这些第1及第2光纤满足上述式(1a)~(1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A1与A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03dB/km/μm4的关系。此外,构成该光传输线路的上述第1及第2光纤也可以满足上述式(1a)~(1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此外,构成上述光传输线路的上述第1及第2光纤还可以满足上述式(1a)~(1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A1与A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08dB/km/μm4、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
理想的情形为:在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中,上述第1及第2光纤满足利用OTDR试验的连接损耗测定的误差(分别由光传输线路两端入射脉冲试验光所得到的连接损耗的测定值β1、β2的平均值β与一方的测定值β1之差的绝对值)为0.2dB以下、且A1与A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03dB/km/μm4的关系。此外,上述第1及第2光纤也可以满足利用OTDR试验的连接损耗测定的误差为0.2dB以下、且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此外,上述第1及第2光纤还可以满足利用OTDR试验的连接损耗测定的误差小于等于0.2dB、且A1与A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等于0.08dB/km/μm4、比(B2/B1)值小于等于0.97的关系。
另外,取代上述式(1a)~(1c)而定义以下的(2a)~(2c)所示的参数K。
[公式2]
X=1-10-(α1-0.02)/10    …(2a)
Y=1-10-(α2-0.02)/10    …(2b)
K = | 5 log 10 ( X Y ) + 10 log 10 ( B 2 B 1 )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2 c )
在此情况下,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也可以是以上述第1及第2光纤满足上述式(2a)~(2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α1与α2之差的绝对值在0.03/λ4dB/km以上的关系之方式来选择第1及第2光纤的至少一方,然后通过连接满足这种关系的第1光纤与第2光纤来构成光传输线路。此外,该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也可以是以上述第1及第2光纤满足上述式(2a)~(2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α1与α2之差的绝对值在0.08/λ4dB/km以上、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之方式来选择第1及第2光纤的至少一方,然后通过连接满足这种关系的第1光纤与第2光纤来构成光传输线路。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中,第1及第2光纤满足上述式(2a)~(2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α1与α2之差的绝对值在0.03/λ4dB/km以上的关系。此外,构成该光传输线路的第1及第2光纤也可以满足上述式(2a)~(2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α1与α2之差的绝对值在0.08/λ4dB/km以上、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
另外,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的上述第1及第2光纤也可以满足利用OTDR试验的连接损耗来测定的误差小于等于0.2dB、且α1与α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03/λ4dB/km的关系。另外,构成光传输线路的上述第1及第2光纤还可以满足利用OTDR试验的连接损耗测定的误差为0.2dB以下、且α1与α2之差的绝对值在0.08/λ4dB/km以上、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
在参数K用上述式(1a)~(1c)来定义的情况下,理想的情形为:在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或光传输线路中,第1光纤的瑞利散射系数A1在0.94dB/km/μm4~1.00dB/km/μm4的范围,第2光纤的瑞利散射系数A2在0.84dB/km/μm4~0.90dB/km/μm4的范围,波长1310nm下的第1光纤的模场径B1在9.0μm~9.5μm的范围,波长1310nm下的第2光纤的模场径B2在8.3μm~9.0μm的范围。另外,理想的情形为:构成该光传输线路之一部分的光纤(与本发明有关的光纤)的瑞利散射系数在0.84dB/km/μm4~0.90dB/km/μm4的范围,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在8.3μm~9.0μm的范围。此外,理想的情形为:在此光纤的包层区域中添加氟。
另一方面,在参数K用上述式(2a)~(2c)来定义的情况下,理想的情形为:在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或光传输线路中,在波长1310nm下,第1光纤的传输损耗α1在0.32dB/km~0.35dB/km的范围,第2光纤的传输损耗α2在0.28dB/km~0.32dB/km的范围,第1光纤的模场径B1在9.0μm~9.5μm的范围,第2光纤的模场径B2在8.3μm~9.0μm的范围。此外,理想的情形为:本发明的光纤是在波长1310nm下,传输损耗在0.28dB/km~0.32dB/km的范围,模场径在8.3μm~9.0μm的范围。此外,理想的情形为:在此光纤的包层区域中添加氟。
再者,更理想的情形为:在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或光传输线路中,上述式(1a)~(1c)或(2a)~(2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1dB以下。另外,在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之一部分是用一般的传输用光纤(可在1.3μm波段中施行高品质多路传送的标准的单模光纤)所构成的情况下,理想的情形为:本发明的光纤在波长1310nm下具有0.28dB/km以上且0.32dB/km以下的传输损耗、并且在波长1310nm下具有8.3μm以上且9.0μm以下的模场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与本发明相关的光传输线路的光传输系统之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差(A1-A2)与比(B2/B1)所形成的2维平面上的参数K的等高线的图。
图3是表示将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光传输线路所准备的样品1~12各自的诸方面进行了汇总的图表。
图4是表示差(α1-α2)与比(B2/B1)所形成的2维平面上的参数K的等高线的图。
图5是表示将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光传输线路所准备的样品13~20各自的诸方面进行了汇总的图表。
图6是用于说明与本发明相关的光纤之构造的剖面图及折射率分布图。
图7是表示与本发明相关的光纤的传输损耗的波长依存性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与本发明相关光纤的波长分散的波长依存性的曲线图。
图9是用于说明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光纤所准备的样品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10是将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光纤所准备的样品A及比较例A各自的诸特性进行了汇总的图表。
图11是表示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光纤的样品A及比较例A各自的传输损耗的波长依存性的曲线图。
图12是以按国际规格(ITU-TG.652)所规定的标准的单模光纤的波长分散特性为基准所示的与本发明相关的光纤的波长分散特性的曲线图。
图13是将分别与样品B~I及比较例B相关的光纤的诸特性进行了汇总的图表。
图14是在以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MFD为横轴、电缆截止波长λCC为纵轴的2维空间上,表示分别与样品B~F及比较例B相关的光纤的(MFD,λCC)的位置,同时还表示等波长分散曲线的曲线图。
图15是在以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MFD为横轴、电缆截止波长λCC为纵轴的2维空间上,表示分别与样品B~F及比较例B相关的各光纤的(MFD,λCC)的位置,同时还表示等分散斜率曲线的曲线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光传输线路
11第1光纤
12第2光纤
13连接点
20光发射器
30光接收器
100光纤
110芯区域
120包层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1~图15详细地说明实施本发明用的最佳实施形态。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于同一要素附以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表示含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的光传输系统之构成的图。在本图1所示的光传输系统中,在光发射器20与光接收器30之间敷设光传输线路10。光传输线路10将第1光纤11与第2光纤12互相融合连接起来。
在此光传输系统中,从光发射器20送出的信号光逐次在第1光纤11与第2光纤12中传送,到达光接收器30。在此,信号光的波长λ包含于波长范围1260nm~1625nm中。另外,也可以传送包含于此波长范围的使多个信道经过多路复用的信号光(多路化信号光)。
第1光纤11及第2光纤12既可分别敷设于光发射器20与光接收器30之间,也可以卷成线圈状的状态被模组化。
例如,第1光纤11是在波长λ中具有正的波长分散的传输用光纤,第2光纤12是在波长λ中具有负的波长分散的分散补偿光纤。在这种情况下,光传输线路10整体的累积波形分散的绝对值会变小,由光传输线路10所传送的信号光的波形劣化被抑制,所以在高速传输大容量的信息上较为理想。
再者,例如,也可以是:第1光纤11是通常的传输用光纤,第2光纤12是光放大信号光的放大用光纤。光纤12既可是添加了Er元素的放大用光纤,也可以是拉曼放大用的光纤。在这种情况下,从光发射器20所送出的信号光在第1光纤11上传送期间虽然会蒙受损耗,但在第2光纤12上传送期间则会被放大,因此,含放大用光纤的光传输线路10整体的传输损耗会变小,适用于长距离传送。
此外,例如,在光传输线路的变更及延长之际,还有通过对已铺设的光纤连接其他的光纤而构成新的光传输线路的情形。
在构成这种光传输线路10时,将种类互异的第1光纤11与第2先纤12融合连接起来。而且,连接作业是否良好地得以进行可根据通过OTDR试验所测定的该连接点13处的连接损耗的大小来加以判定。一般而言,在OTDR试验之际仅使脉冲试验光从光传输线路10的一端(例如光发射器20一侧)入射,由于连接损耗的测定值含有误差,所以有时无法获得准确的连接损耗之值。与本发明相关的光传输线路10及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如以下将说明那样,可以解决这种问题。
光纤的传输损耗α(dB/km)依赖于波长λ(μm),可用下式(3)来表示。此式(3)中的右边第1项表示起因于瑞利散射的损耗,第3项表示紫外吸收损耗,第4项表示红外吸收损耗,第5项表示起因于杂质的吸收损耗。假设此式(3)中的右边第3项、第4项及第5项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时,则式(3)用以下公式(4)来进行近似。
[公式3]
α(λ)=A/λ4+B+C1exp(C2/λ)+D1exp(-D2/λ)+E(λ)...(3)
[公式4]
α(λ)=A/λ4+B                                 ...(4)
将光纤的传输损耗α(λ)适用于上式(4)时的、上式(4)右边第1项的系数定义为该光纤的瑞利散射系数。而且,将第1光纤11的瑞利散射系数设为A1(dB/km/μm4),在波长λ(μm)下,将第1光纤11的模场径设为B1(μm),将第1光纤11的传输损耗设为α1(dB/km)。并且,将第2光纤12的瑞利散射系数设为A2(dB/km/μm4),在波长λ(μm)下,将第2光纤12的模场径设为B2(μm),将第2光纤12的传输损耗设为α2(dB/km)。
根据上式(4),由第1光纤11的瑞利散射所散射的比率X用以下公式(5a)来表示,由第2光纤12的瑞利散射所散射的比率Y用以下公式(5b)来表示。而且,如以下公式(5c)所示那样,利用式(5a)、(5b)来定义参数K。
[公式5]
X = 1 - 10 - A 1 / &lambda; 4 / 10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5 a )
Y = 1 - 10 - A 2 / &lambda; 4 / 10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5 b )
K = | 5 log 10 ( X Y ) + 10 log 10 ( B 2 B 1 )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5 c )
此时,构成光传输线路10的第1及第2光纤11、12将满足上述式(5a)~(5c)所示的参数K的值小于等于0.2dB、且A1与A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03dB/km/μm4的关系。另外,上述第1及第2光纤11、12也可以满足上述式(5a)~(5c)所示的参数K的值小于等于0.2dB、且比(B2/B1)值小于等于0.97的关系。另外,上述第1及第2光纤11、12也可以满足上述式(5a)~(5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A1与A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08dB/km/μm4、比(B2/B1)值小于等于0.97的关系。更理想的情形为:参数K的值为0.1dB以下。
进而,构成光传输线路10的第1及第2光纤11、12还可以满足基于OTDR试验的连接损耗测定的误差为0.2dB以下、且A1与A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03dB/km/μm4的关系。或者,上述第1及第2光纤11、12也可以满足基于OTDR试验的连接损耗测定的误差为0.2dB以下、且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上述第1及第2光纤11、12也可以满足基于OTDR试验的连接损耗测定的误差为0.2dB以下、且A1与A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08dB/km/μm4、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更理想的情形为:参数K的值为0.1dB以下。
作为满足上述式(5a)~(5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A1与A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08dB/km/μm4、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的第1及第2光纤11、12的一例,可列举如以下的第1光纤11及第2光纤12。即,第1光纤11的瑞利散射系数A1的典型值为0.980dB/km/μm4、最大值为0.995dB/km/μm4、最小值为0.965dB/km/μm4;另外,在波长1550nm下的第1光纤11的模场径B1的典型值为10.40μm、最大值为10.55μm、最小值为10.25μm。另一方面,第2光纤12的瑞利散射系数A2的典型值为0.870dB/km/μm4、最大值为0.885dB/km/μm4、最小值为0.855dB/km/μm4;并且,在波长1550nm下的第2光纤12的模场径B2的典型值为9.80μm、最大值为9.95μm、最小值为9.65μm。此时,A1与A2之差的最小值为0.08dB/km/μm4、比(B2/B1)的最大值为0.97。
再者,取代上述式(5a)~(5c)而定义用下式(6a)~(6c)所示的参数K。在该式中,上述式(1)右边第1项以外的项所造成的损耗为0.2dB/km。
[公式6]
X=1-10-(α1-0.02)/10…(6a)
Y=1-10-(α2-0.02)/10…(6b)
K = | 5 log 10 ( X Y ) + 10 log 10 ( B 2 B 1 )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6 c )
此时,构成光传输线路10的第1及第2光纤11、12满足上述式(6a)~(6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α1与α2之差的绝对值在0.03/λ4dB/km以上的关系。此外,上述第1及第2光纤满足上述式(6a)~(6c)所示的参数K的值为0.2dB以下、且α1与α2之差的绝对值在0.08/λ4dB/km以上、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更理想的情形为:参数K的值为0.1dB以下。
再者,构成光传输线路10的第1及第2光纤11、12满足基于OTDR试验的连接损耗测定的误差为0.2dB以下、且α1与α2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03/λ4dB/km的关系。此外,上述第1及第2光纤11、12也可满足基于OTDR试验的连接损耗测定的误差为0.2dB以下、且α1与α2之差的绝对值在0.08/λ4dB/km以上、比(B2/B1)值为0.97以下的关系。更理想的情形为:参数K的值为0.1dB以下。
在涉及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中,是以第1及第2光纤11、12满足上述式的关系之方式来选择第1光纤11及第2光纤12的至少一方,并通过连接满足上述关系的第1光纤11与第2光纤12而构成光传输线路10。
在参数K用上述式(5a)~(5c)来定义的情况下,理想的情形为:在涉及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或光传输线路10中,第1光纤11的瑞利散射系数A1处于0.94dB/km/μm4~1.00dB/km/μm4的范围、第2光纤12的瑞利散射系数A2处于0.84dB/km/μm4~0.90dB/km/μm4的范围、波长1310nm下的第1光纤11的模场径B1处于9.0μm~9.5μm的范围、波长1310nm下的第2光纤12的模场径B2处于8.3μm~9.0μm的范围。另外,理想的情形为:在第2光纤12的包层区域中添加氟。
另一方面,在参数K以上述式(6a)~(6c)加以定义时,理想的情形为:在涉及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或光传输线路10中,在波长1310nm下,第1光纤11之传输损耗α1处于0.32dB/km~0.35dB/km的范围、第2光纤12之传输损耗α2处于0.28dB/km~0.32dB/km的范围、第1光纤11的模场径B1处于9.0μm~9.5μm的范围、第2光纤12的模场径B2处于8.3μm~9.0μm的范围。另外,理想的情形为:在第2光纤12的包层区域中添加氟。
如以上所述那样,在光传输线路10或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中,即便使脉冲试验光仅从光传输线路10的一端侧入射来施行OTDR试验,也能够测定更准确的连接损耗。
图2及图3表示设波长λ为1550nm时的测定结果及具体例。图2是表示差(A1-A2)与比(B2/B1)所形成的2维平面上的参数K的等高线之图。在此图2中,曲线G210表示K=0dB之等高线,曲线G220表示K=0.1dB之等高线,而且,曲线G230表示K=0.2dB之等高线。另一方面,图3是将作为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10所准备的样品1~12各自的诸特性汇总起来的表。在此图3中,就各样品表示出第1光纤11的瑞利散射系数A1、第2光纤12的瑞利散射系数A2、差(A1-A2)、第1光纤11的模场径B1、第2光纤12的模场径B2、比(B2/B1)、以及上述式(5a)~(5c)所示的参数K的值或连接损耗测定误差。
进而,图4及图5是表示波长λ为1310nm时的测定结果及具体例。图4是表示差(α1-α2)与比(B2/B1)所形成的2维平面上的参数K的等高线之图。在此图4中,曲线G410表示K=0dB之等高线,曲线G420表示K=0.1dB之等高线,而且,曲线G430表示K=0.2dB之等高线。另一方面,图5是将作为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所准备的样品13~20各自的诸特性汇总起来的表。在此图5中,就各样品表示出第1光纤11之传输损耗α1、第2光纤12之传输损耗α2、差(α1-α2)、第1光纤11的模场径B1、第2光纤12的模场径B2、比(B2/B1)、以及上述式(6a)~(6c)所示的参数K的值或连接损耗测定误差。
在这些任一样品中,上述式(5a)~(5c)或(6a)~(6c)所示的参数K的值或连接损耗测定误差均在0.2dB以下。且在若干样品中,参数K的值或连接损耗测定误差均在0.1dB以下。
其次,分别利用图6~图15详细地说明可适用于上述光传输线路的光纤(本发明涉及的光纤)的各实施例。此光纤(本发明涉及的光纤)为与国际规格(ITU-TG.652)所规定的标准的单模光纤的互换性优异(可在1.3μm波段中执行高品质的多路传送)、在1.55μm波段中也可以执行高品质的多路传送的、适合于更宽波段下的信号传输的光纤。尤其是,以下将说明的光纤在光传输线路10中的第1光纤11用标准的单模光纤所构成的情形下可以作为可进行更低损耗下的连接的第2光纤12来适用。
图6是用于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光纤之构造的图。图6中所示的(a)是表示垂直于光纤100之光轴的剖面构造的图,图6中所示的(b)是表示光纤100的折射率分布图。如在图6中(a)所示,光纤100具备在中心具有圆形剖面的外径2a的芯区域110、和包围此芯区域110的外周的包层区域120。另外,在图6中(b)所示的光纤100的折射率分布图中,芯区域110相对于包层区域120的比折射率差为Δn。
光纤100是以石英玻璃为主成分,最好是在包层区域120中添加有氟,在芯区域110中没有添加GeO2的纯石英玻璃。在这种情况下,在降低传输损耗上情况较好。另外,光纤100的电缆截止波长在1260nm以下。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纤的传输损耗的波长依存性(波长相关性)的曲线图。由于光纤100是以石英玻璃为主成分,如本图7所示,在波长1550nm附近,传输损耗最小。此外,将波长1550nm下的传输损耗表示为α1550。在光纤100中,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α1310小于等于0.32dB/km以下。在波长1380nm中起因于OH基的损耗增加量Δα1380小于等于0.3dB/km。
在此光纤100中,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α1310较小,在波长1380nm中起因于OH基的损耗增加量Δα1380也较小。进而,由于此光纤100的电缆截止波长在1260nm以下,所以在由O波段至L波段的宽信号波段中,将保证信号光的低损耗且单模下的传送。
在光纤100中,若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α1310小于等于0.30dB/km则更为理想。此时,能够以更低的损耗且长距离地传送该波长1310nm附近的信号光。
在光纤100中,波长1380nm下的传输损耗α1380小于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α1310较为理想。此时,在低损耗且长距离地传送波长1380nm附近的信号光上较好合适。
在光纤100中,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α1310减去波长1550nm下的传输损耗α1550后的值Δα(=α15501310)以小于等于0.13dB/km较为理想。此时,两波长间的传输损耗之差较小,所以可在宽信号波段中实现均品质的信号光传输。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纤的波长分散的波长依存性的曲线图。如本图8所示,波长越长,光纤100的波长分散就越大。并且,光纤100的零分散波长λ0在1300nm以上且在1324nm以下。在此情况下,光纤100的零分散波长与标准的单模光纤的零分散波长为相同程度,所以该光纤100与标准的单模光纤的互换性优异,在分散补偿方面较为合适。
进而,在光纤100中,波长1550nm下的偏振模分散,以在0.5ps/km1/2以下为较为理想。此时,施行高比特率传送之际的偏振模分散所引起的信号传送性能的劣化就可充分得以降低。并且,在光纤100中,最好是在波长1550nm中的弯曲直径20mm下的弯曲损耗以小于等于3dB/m。此时,可降低该光纤被卷成线圈状进行收容之际或卷绕之际宏弯曲所引起的损耗增加量。并且,在光纤100中,波长1550nm下的彼得曼(Petermann)-I模场径以在10.0μm以下较为理想。此时,可降低电缆化之际的宏弯曲所引起的损耗增加量。
其次,将作为本发明的光纤所准备的第1样品(样品A)与第1比较例(比较例A)一起加以说明。
样品A的光纤是具有图6所示的剖面构造及折射率分布,芯区域由纯石英玻璃所构成,包层区域由添加氟的石英玻璃所构成。芯区域的外径2a为7.9μm,包层区域的外径2b为125μm。并且,以包层区域的折射率为基准的芯区域之比折射率差Δn为0.39%。相对地,比较例A的光纤是标准的单模光纤,芯区域由添加GeO2的石英玻璃所构成,包层区域由纯石英玻璃所构成。
本样品A的光纤通过以下将说明的制造方法所制成。即,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光纤所准备的各样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用的工序图。在图9所示的制造工序中,首先,以VAD法合成高纯度的石英玻璃棒,将此玻璃棒在温度约2000℃的加热炉内进行延伸,然后制成外径3mm、长50cm的玻璃条2。加之,以VAD法制成相对于纯石英玻璃之比折射率差为-0.39%的由添加氟的石英玻璃所构成的玻璃管1。玻璃管1外径为20mm,内径为6mm。
然后,如图9中(a)所示那样,在玻璃条2被插入卷绕了带状加热器7的玻璃管1内的状态下,使纯净的N2气体(H2O含有量在0.5体积ppm以下,其他含H气体含有量在0.1体积ppm以下)按标准状态(温度0℃、1气压)换算以流量2000cc/min(以下称之为sccm)从该玻璃管1的第1端侧的管5流向玻璃管1内。另一方面,从玻璃管1的第2端侧的管6真空排气,使玻璃管1内部的气压成为2.5kPa。此时,在其后的杂质除去、密封及实心化的各工序中,利用带状加热器7不仅分别在玻璃管1及玻璃条2中将范围A加热至温度550℃以上,也将含该范围A的两外侧的长度200mm的部分范围B加热至温度200℃。加热范围B被设定为包含在后面的实心化工序中被加热至温度550℃以上的范围。将此状态维持4小时,吹掉并排出上述纯净的N2气。
接着,如图9中(b)所示那样,将去除金属杂质性气体(例如Cl2、SOCl2)由玻璃管1的第1端侧的管5导入玻璃管1内,并借助于热源3将玻璃管1及玻璃条2加热至温度1150℃,由此,除去分别附着于玻璃管1的内壁面及玻璃条2的表面的金属杂质。
接下来,如图9中(c)所示那样,利用热源3加热熔融玻璃管1的第2端侧,将玻璃管1与玻璃条2融合,并密封用箭号S所示的区域。然后,经由作为排气配管的煤气管道8,利用真空泵将玻璃管1内部减压至气压0.01kPa以下的真空状态。其后,将纯净的N2气(H2O含量在0.5体积ppm以下、其他所含H气体含有量在0.1体积ppm以下)由该玻璃管1的第1端侧的管5导入玻璃管1内。此时,通过停止真空泵,将玻璃管1内部加压至气压105kPa。通过反复施行此减压及加压3个循环,使分别附着于玻璃管1的内壁面及玻璃条2的表面的气体(主要为H2O)脱离。
然后,如图9中(d)所示那样,通过从玻璃管1的第2端侧朝向第1端侧顺次移动热源3,将玻璃管1与玻璃条2加热熔融并实心化(罗德印库拉普斯法)。此时,500sccm的Cl2气及500sccm的O2气被导入玻璃管1内部。另外,玻璃管1内部气压按标准度量压力为-1kPa,实心化时的玻璃管1的外表面的温度为1600℃。经由以上工序而获得第1预成形体。
此第1预成形体外径为19mm、长度为400mm、包层直径与芯直径之比为6.6。进而,通过将此第1预成形体进行拉伸,而获得外径为14mm的第2预成形体。在此外径14mm的第2预成形体的外周面上,堆积在H2/O2火焰中导入SiCl4而获得的SiO2微粒子,直到外径成为120mm为止。如此所得到的堆积体进一步在炉内被加热至温度800℃。此外,炉温以升温速度33℃/分被升温至1500℃。在此期间,将15000sccm的He气及450sccm的SF6气导入炉内。利用以上方式就获得纤维预成形体。然后,通过将此纤维预成形体拉线,而获得与本发明相关的光纤的各样品。
图10是将分别与上述样品A及比较例A相关的光纤的诸特性进行了汇总的图表。另外,图11是表示分别与样品A及比较例A相关的光纤的传输损耗之波长依存性的曲线图。另外,在图11中,实线表示与样品A相关的光纤的传输损耗,虚线表示与比较例A相关的光纤的传输损耗。
如从这些图10及图11可知那样,比较例A的光纤在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α1310为0.33dB/km,在波长1380nm下的传输损耗α1380为0.62dB/km,在波长1550nm下的传输损耗α1550为0.19dB/km,损耗差Δα(=α15501310)为0.14dB/km,在波长1380nm下的起因于OH基的损耗增加量Δα1380为0.31dB/km。
另一方面,样品A的光纤在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α1310为0.29dB/km,在波长1380nm下的传输损耗α1380为0.27dB/km,在波长1550nm下的传输损耗α1550为0.17dB/km,损耗差Δα为0.12dB/km,在波长1380nm下的起因于OH基的损耗增加量Δα1380为0.03dB/km。
另外,样品A的光纤,其电缆截止波长为1220nm、零分散波长为1310nm、在波长1550nm下的模场径为9.7μm、在波长1550nm下的弯曲直径20mm的弯曲损耗为2dB/m。
进而,样品A的光纤,其芯区域及包层区域各自的非圆化得到充分抑制,波长1550nm下的偏振模分散在筒管卷绕状态下为0.1ps/km1/2以下,在外力降低后的捆束状态为0.03ps/km1/2以下。
其次,将作为本发明的光纤所准备的第2~第9样品(样品B~I)一面与第2比较例(比较例B)作比较,一面详细加以说明。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光纤所准备的样品B~I具有图6所示的剖面构造及折射率分布。即,样品B~I的各光纤具有外径2a的芯区域、及包围该芯区域的外周的包层区域。芯区域的折射率高于包层区域的折射率,以包层区域的折射率为基准的芯区域的比折射率差Δn为正。
这些样品B~I的光纤1均以石英玻璃为主成分,在芯区域与包层区域之双方或某一方添加有折射率调整用的添加物。虽然也可以是芯区域添加GeO2,而包层区域则由纯石英玻璃构成,但最好是芯区域由不添加GeO2的纯石英玻璃构成,包层区域则添加氟。通过采用如此组成,就能够缩小所获得的光纤的传输损耗。
图12是以国际规格(ITU-TG.652)所规定的标准的单模光纤为基准所示的与本发明相关的光纤的波长分散特性的曲线图。此外,在该图12中,曲线G7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纤的波长分散特性,曲线G720是表示按国际规格(ITU-TG.652)所规定的标准的单模光纤的波长分散特性。该光纤与标准的单模光纤同样,零分散波长在波长1300nm附近,在波长1200nm~1700nm的范围内分散斜率为正值。但是,该光纤若与标准的单模光纤相比较,则在波长1550nm中波长分散量较小,分散斜率也较小。
即,在本发明的光纤中,波长1550nm下的分散斜率小于等于0.055ps/nm2/km,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量小于等于16ps/nm/km,更理想的情形是小于等于15ps/nm/km。另外,在本发明的光纤中,电缆截止波长为1260nm以下,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在9μm以下。
或者,在本发明的光纤中,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在9μm以下,零分散波长下的分散斜率为0.082ps/nm2/km以下,更理想的情形为0.080ps/nm2/km以下。
通过将这种光纤应用作为光传输线路,在传送1.55μm波段的多路传送信号的情况下,就可执行高品质的信号传送。另外,该光纤与国际规格(ITU-TG.652)所规定的标准的单模光纤的互换性表现优异。即,可以与在光传输线路应用以往的单模光纤的光通信系统的情形同样地进行将本发明的光纤应用于光传输线路的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及构筑。另外,还可以进行以往的单模光纤与本发明的光纤同时存在的光通信系统的构筑。
加之,在本发明的光纤中,波长1550nm下的传输损耗以在0.176dB/km以下较为理想。这是由于可构筑以无中继方式长距离传送波长1.55μm波段的信号光的光传输线路的原因。进而,以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在0.32dB/km以下、及波长1380nm下的起因于OH基的损耗增加量在0.3dB/km以下较为理想。在此情况下,就可以构筑以无中继方式长距离传送不仅是波长1.55μm波段、而且包含该1.55μm波段的宽波段的信号光的光传输线路。另外,零分散波长在1300nm以上且1324nm以下时,就在与国际规格(ITU-TG.652)所规定的标准的单模光纤之间获得优异的互换性。
其次,利用图13~图15来说明本发明的光纤的第2~第9样品(样品B~I)。图13是将分别与样品B~I及比较例B相关的光纤的诸特性汇总起来的图表。样品B~I的光纤分别具有图6所示的剖面构造及折射率分布。即,芯区域是由纯石英玻璃所构成,包层区域是由添加氟的石英玻璃所构成。另一方面,比较例B的光纤是依据国际规格(ITU-TG.652)的单模光纤,芯区域由添加GeO2的石英玻璃所构成,包层区域由纯石英玻璃所构成。
本图13中,关于样品B~I及比较例B的各光纤表示其比折射率差Δn(%)、芯径2a(μm)、电缆截止波长(nm)、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μm)、零分散波长(nm)、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ps/nm/km)、波长1550nm下的分散斜率(ps/nm2/km)、零分散斜率(ps/nm2/km)、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dB/km)、波长1380nm下的传输损耗(dB/km)、波长1380nm下的起因于OH基的损耗增加量(dB/km)、波长1550nm下的传输损耗(dB/km)及纤维构造。
即,样品B的光纤,其比折射率差Δn为0.38%、芯径2a为7.80μm、电缆截止波长为1166nm、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为8.53μm、零分散波长为1318nm、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为14.97ps/nm/km、波长1550nm下的分散斜率为0.054ps/nm2/km、零分散斜率为0.0793ps/nm2/km。
样品C的光纤,其比折射率差Δn为0.395%、芯径2a为8.16μm、电缆截止波长为1230nm、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为8.60μm、零分散波长为1313nm、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为15.46ps/nm/km、波长1550nm下的分散斜率为0.0544ps/nm2/km、零分散斜率为0.0806ps/nm2/km。
样品D的光纤,其比折射率差Δn为0.39%、芯径2a为8.02μm、电缆截止波长为1200nm、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为8.57μm、零分散波长为1313nm、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为15.39ps/nm/km、波长1550nm下的分散斜率为0.0537ps/nm2/km、零分散斜率为0.0801ps/nm2/km。
样品E的光纤,其比折射率差Δn为0.395%、芯径2a为7.56μm、电缆截止波长为1135nm、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为8.37μm、零分散波长为1318nm、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为14.86ps/nm/km、波长1550nm下的分散斜率为0.0531ps/nm2/km、零分散斜率为0.0789ps/nm2/km。
样品F的光纤,其比折射率差Δn为0.42%、芯径2a为7.60μm、电缆截止波长为1260nm、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为8.33μm、零分散波长为1307nm、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为15.75ps/nm/km、波长1550nm下的分散斜率为0.0536ps/nm2/km、零分散斜率为0.0816ps/nm2/km。
样品G的光纤,其比折射率差Δn为0.385%、芯径2a为8.14μm、电缆截止波长为1184nm、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为8.72μm、零分散波长为1312nm、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为15.90ps/nm/km、波长1550nm下的分散斜率为0.0547ps/nm2/km、零分散斜率为0.0800ps/nm2/km。
样品H的光纤,其比折射率差Δn为0.38%、芯径2a为8.52μm、电缆截止波长为1226nm、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为8.92μm、零分散波长为1304nm、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为16.66ps/nm/km、波长1550nm下的分散斜率为0.0548ps/nm2/km、零分散斜率为0.0819ps/nm2/km。
样品I的光纤,其比折射率差Δn为0.36%、芯径2a为8.10μm、电缆截止波长为1133nm、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为8.92μm、零分散波长为1317nm、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为15.39ps/nm/km、波长1550nm下的分散斜率为0.0544ps/nm2/km、零分散斜率为0.0790ps/nm2/km。
再者,样品B~I的任一光纤均为: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为0.32dB/km以下、波长1380nm下的传输损耗为0.31dB/km以下、波长1380nm下的起因于OH基的损耗增加量为0.10dB/km以下、波长1550nm下的传输损耗为0.176dB/km以下。另外,任何一种光纤均具有纯石英芯与添加F的包层。
另一方面,比较例B的光纤,其电缆截止波长为1158nm、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为9.13μm、零分散波长为1316nm、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为16.50ps/nm/km、波长1550nm下的分散斜率为0.0584ps/nm2/km、零分散斜率为0.0850ps/nm2/km。另外,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为0.33dB/km以下、波长1380nm下的传输损耗为0.62dB/km以下、波长1380nm下的起因于OH基的损耗增加量为0.31dB/km以下、波长1550nm下的传输损耗为0.19dB/km以下。此比较例B的光纤具有添加Ge的芯与纯石英包层。
图14是在以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MFD为横轴、电缆截止波长λCC为纵轴的2维空间上表示样品B~F及比较例B各自的光纤(MFD,λCC)的位置,同时还表示波长1550nm下的等波长分散曲线的曲线图。此外,在本图14中,符号▲B~▲F表示样品B~F的光纤的(MFD,λCC),符号ΔB表示比较例B的光纤的(MFD,λCC)。另外,曲线G910表示波长分散在17ps/nm/km以下的标准的单模光纤之等波长分散曲线,曲线G920表示波长分散在16ps/nm/km以下的标准单模光纤之等波长分散曲线,曲线G930表示波长分散在15ps/nm/km以下的标准单模光纤之等波长分散曲线。另一方面,曲线G940表示波长分散在16ps/nm/km以下的具有纯石英芯的光纤之等波长分散曲线,曲线G950是表示波长分散在16ps/nm/km以下的具有纯石英芯的光纤之等波长分散曲线。
如从本图14可知那样,与比较例B的光纤相比较,各样品的光纤,即使MFD及λCC相同,波长分散也较小。
图15是在以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MFD为横轴、电缆截止波长λCC为纵轴的2维空间上表示样品B~F及比较例B各自的光纤(MFD,λCC)的位置,同时还表示波长1550nm下的等分散斜率曲线的曲线图。此外,在本图15中,符号▲B~▲F表示样品B~F的光纤的(MFD,λCC),符号ΔB表示比较例B的光纤的(MFD,λCC)。另外,曲线1010表示分散斜率在0.055ps/nm2/km以下的标准的单模光纤之等分散斜率曲线,曲线1020表示分散斜率在0.059ps/nm2/km以下的标准的单模光纤之等分散斜率曲线。另一方面,曲线G1030表示分散斜率在0.055ps/nm2/km以下的具有纯石英芯的光纤之等分散斜率曲线。如从本图15可知那样,与比较例B的光纤相比较,各样品的光纤即使MFD及λCC相同,分散斜率也较小。
如以上所述,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MFD在9μm以下的、诸如上述那样的与本发明相关的光纤,与依据国际规格(ITU-TG.652)的添加GeO2的石英系光纤相比较,即使电缆截止波长λCC及波长1310nm下的模场径MFD相同,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及波长1550nm下的分散斜率也较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涉及本发明的光传输线路可适用于低损耗的长距离传输线路,涉及本发明的光纤作为可传送多个信道的信号光的WDM光通信系统的传送媒体,不仅可适用于1.3μm波段、还可适用于1.55μm波段的光通信。

Claims (19)

1.一种光纤,具备沿着规定轴延伸的芯区域和设置于该芯区域的外周的包层区域、且以石英玻璃为主成分,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波长1310nm下大于等于0.28dB/km且小于等于0.32dB/km的传输损耗;
在波长1310nm下大于等于8.3μm且小于等于9.0μm的模场径;
小于等于1260nm的电缆截止波长;
在波长1380nm下小于等于0.3dB/km的起因于OH基的损耗增加量;以及
在波长1550nm下小于等于3dB/m的弯曲直径20mm的弯曲损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
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小于等于0.30dB/k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
波长1380nm下的传输损耗小于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
从波长1310nm下的传输损耗减去波长1550nm下的传输损耗后的值小于等于0.13dB/k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大于等于1300nm且小于等于1324nm的零分散波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在波长1550nm下小于等于0.5ps/km1/2的偏振模分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在波长1550nm下小于等于10.0μm的彼得曼-I模场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小于等于1260nm的电缆截止波长;以及
在波长1550nm下小于等于0.055ps/nm2/km的分散斜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在波长1550nm下小于等于16ps/nm/km的波长分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
上述波长1550nm下的波长分散小于等于15ps/nm/k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在零分散波长下小于等于0.082ps/nm2/km的分散斜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
上述零分散波长下的分散斜率小于等于0.080ps/nm2/km。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11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在波长1550nm下小于等于0.176dB/km的传输损耗。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11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在波长1310nm下小于等于0.32dB/km的传输损耗;并且在波长1380nm下具有小于等于0.3dB/km的起因于OH基的损耗增加量。
15.根据权利要求8或11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大于等于1300nm且小于等于1324nm的零分散波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8及11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包层区域中添加有氟元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
上述芯区域不含GeO2
18.根据权利要求1、8及11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光纤,其特征在于:
上述芯区域具有大于等于7.5μm且小于等于8.6μm的外径,并且上述芯区域相对于上述包层区域的比折射率差大于等于0.36%且小于等于0.42%。
19.一种光传输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以及
可在1.3μm波段中施行高品质多路传送的标准单模光纤,该标准单模光纤的一端与上述光纤光学连接。
CNB2004800214471A 2003-08-04 2004-08-04 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光传输线路及光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3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86118 2003-08-04
JP286118/2003 2003-08-04
JP427765/2003 2003-12-24
JP067801/2004 2004-03-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9928A CN1829928A (zh) 2006-09-06
CN100449339C true CN100449339C (zh) 2009-01-07

Family

ID=3694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144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339C (zh) 2003-08-04 2004-08-04 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光传输线路及光纤
CNB2004800218398A Active CN100403074C (zh) 2003-08-04 2004-08-04 光纤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18398A Active CN100403074C (zh) 2003-08-04 2004-08-04 光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044933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0124B (zh) * 2016-05-30 2020-10-09 天津大学 一种宽带色散控制光纤及其色散控制方法
EP3324169A1 (en) * 2016-11-22 2018-05-23 Xieon Networks S.à r.l. Detection of gainers and exaggerated losses in unidirectional otdr trac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4230A (zh) * 1999-02-19 2000-08-23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工作在1.4μm范围的高容量光纤网络
WO2001027667A2 (en) * 1999-10-12 2001-04-19 Corning Incorporated Higher wavelength optimized optical fiber waveguide
CN1303484A (zh) * 1998-07-07 2001-07-1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纤
US6266467B1 (en) * 1998-11-26 2001-07-24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6301426B1 (en) * 1999-03-16 2001-10-09 Molecular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chanically adjustable fiber optic attenuator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CN1343893A (zh) * 2000-08-28 2002-04-10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JP2003084163A (ja) * 2001-09-07 2003-03-1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光伝送路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24706A (ja) * 1988-03-04 1989-09-0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
JPH11326670A (ja) * 1998-03-19 1999-11-2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純石英ガラスコア光ファイバおよび光ファイバ伝送路
JP2003279780A (ja) * 2002-01-15 2003-10-0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光ケーブル及び光ファイバ付き光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3484A (zh) * 1998-07-07 2001-07-1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纤
US6266467B1 (en) * 1998-11-26 2001-07-24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1264230A (zh) * 1999-02-19 2000-08-23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工作在1.4μm范围的高容量光纤网络
US6301426B1 (en) * 1999-03-16 2001-10-09 Molecular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chanically adjustable fiber optic attenuator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WO2001027667A2 (en) * 1999-10-12 2001-04-19 Corning Incorporated Higher wavelength optimized optical fiber waveguide
CN1343893A (zh) * 2000-08-28 2002-04-10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JP2003084163A (ja) * 2001-09-07 2003-03-1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光伝送路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ltra-low-loss (0.1484dB/km) pure silica core fibre and extension of transmission distance. K. Nagayama et al.ELECTRONICS LETTERS,Vol.38 No.20. 2002
Ultra-low-loss (0.1484dB/km) pure silica core fibre and extension of transmission distance. K. Nagayama et al.ELECTRONICS LETTERS,Vol.38 No.20. 20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9927A (zh) 2006-09-06
CN1829928A (zh) 2006-09-06
CN100403074C (zh)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7022B (zh) 有效面积大和sbs阈值高的光纤
US5838867A (en) Dispersion compensating fib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EP0940697A1 (en) Dispersion slope-compensated optical fiber
JP3615731B2 (ja) 分散補償光導波路ファイバ
US7286740B2 (en) Optical fiber, optical transmission line,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JP3760557B2 (ja) 分散補償ファイバ及びそれを含む光伝送システム
CN100380852C (zh) 采用喇曼辅助进行传输的色散受控光缆
CN102955197A (zh) 光纤
CN101322057A (zh) 大有效面积、高sbs阈值的光纤
CN102308235A (zh) 具有低折射率玻璃环的对弯曲不敏感的光纤
JP2002543464A5 (zh)
JP2002543464A (ja) 分散補償光ファイバ
US6751390B2 (en) Dispersion and dispersion slope compensating fib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tilizing same
CA2368327A1 (en) Low-dispersion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the low-dispersion optical fiber
CN102193140A (zh) 光纤及包含光纤的光通信系统
US6650814B2 (en) Single mode dispersion compensating optical fiber
JP2006512615A (ja) 分散フラットnzdsファイバ
US6757468B2 (en)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line using same
CN100449339C (zh) 光传输线路构成方法、光传输线路及光纤
US6385379B1 (en) Broadband stepped index optical fiber
US20030128943A1 (en) Low MPI dispersion compensating fiber
JP4229123B2 (ja) 光伝送路
JP2002062450A (ja) 分散補償光ファイバおよび光伝送路
US20100284658A1 (en) Optical fiber, optical transmission line,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6898361B2 (en) Dispersion-compensating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l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