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6507C - 一种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6507C
CN100446507C CNB2005101208169A CN200510120816A CN100446507C CN 100446507 C CN100446507 C CN 100446507C CN B2005101208169 A CNB2005101208169 A CN B2005101208169A CN 200510120816 A CN200510120816 A CN 200510120816A CN 100446507 C CN100446507 C CN 10044650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essage
terminal equipment
access
access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208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0587A (zh
Inventor
谢镇宇
姚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1208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46507C/zh
Publication of CN1870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0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65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650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网络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接入设备中创建映射表,接入设备、接入终端设备和网管服务器之间报文的发送通过查找映射表中与物理端口索引对应的IP地址,更新映射表和报文IP头来实现。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接入终端设备、网管服务器、包含了映射表的接入设备、报文发送模块和报文接收模块,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映射表更新模块和IP头修改模块。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接入终端设备IP地址的冲突问题,简化了接入终端设备的配置,降低了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在接入设备中避免接入终端设备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冲突的报文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用户的不断增多,在通信模式为接入设备到接入终端设备的一点到多点的通信系统中传送报文时会经常发生多个接入终端设备IP地址冲突的问题。以在IP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SLAM-Digital SubscriberLine Access Multiplexer)上接入多个用户终端设备(CPE-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为例。根据DSL FORUM最新统计,截止到2005年1季度末,全球仅DSL用户线数达到1亿伍千万线,到2010年底DSL宽带用户线数将达到5亿线。宽带用户的规模增长直接导致宽带运维压力增大,因此众多运营商都要求能够远程管理用户终端设备。
远程对CPE终端进行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IP DSLAM来终结网管服务器的报文,通过嵌入式操作通道(EOC-Embedded Operational Channel)消息来管理CPE终端,并将结果返回给网管服务器;另一种是IP DSLAM对网管服务器的管理报文进行代理服务器(PROXY)处理,修改报文头参数,转发给CPE终端。
对于第一种管理方式,由于IP DSLAM与CPE终端之间是通过EOC通道来进行管理,网管服务器的管理报文在IP DSLAM已被终结,因此不存在CPE终端管理报文地址的冲突问题。
对于第二种管理方式,如果IP DSLAM将这些CPE终端的管理报文采用基于ATM上的IP技术(IPoA-IP Over ATM)等包含IP封装的三层协议PROXY转发给CPE终端,则在管理报文的IP头中都必须要有合法的IP地址,CPE终端的管理报文是通过与业务独立的通道传输到IP DSLAM,在现场可编程门列阵(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中将信元终结并组成IP报文后不经过转换处理,直接交给CPU处理。目前的IP DSLAM设备一般都要连接多个CPE终端,而大型的IP DSLAM设备加上其附属业务扩展机框甚至可以连接近2000个CPE终端设备。因此,大量的终端管理报文可能存在IP地址冲突。为了避免IP地址冲突,大量的终端设备就需要占用大量的IP地址。由于目前支持第六代网际协议(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IP DSLAM设备比较少,IP DSLAM设备内部的部分芯片和内部端口需要使用独立的私网地址,有限的私网IP地址无疑限定了IP DSLAM设备管理的最大连接的CPE终端数。同时,对大量的CPE终端进行管理和维护,修改终端的上行维护IP地址时,如果维护人员操作不当也容易造成IP DSLAM和终端之间的IP地址冲突,从而导致IP DSLAM无法区分不同CPE终端远程管理的报文。因此,解决IP DSLAM的多终端IP地址冲突问题是提高IP DSLAM远程可维护性的首要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一般采用两种技术手段:
其一:采用人工配置方法:对所有的CPE终端,在交付到用户使用之前,运营商技术人员预先配置好所有CPE终端的IP地址,或者在运营商技术人员上门安装CPE终端时,进行初始配置,从而保证同一台IP DSLAM所连接的每个CPE终端的IP地址是唯一的。但是这种方法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提高了运营商的安装维护成本;而且人工配置容易出现遗漏和错误;同时,用户也可能对CPE终端进行配置修改,从而造成管理IP地址冲突。
其二:由IP DSLAM提供动态IP DSLAM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服务:CPE终端在上电后,主动向IP DSLAM发送DHCP请求,由IP DSLAM的DHCP服务为CPE终端分配IP地址。但是这种方法中所有的CPE终端必须预先配置为DHCP客户端,自动获取IP地址;CPE终端必须支持DHCP客户端,而一些低端的CPE终端并不支持,提高了运营商的采购成本;而且由于使用了DHCP服务,CPE终端启动时速度会相对较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入终端设备的报文传送过程中存在IP地址冲突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使接入设备能够区分不同接入终端设备的远程管理报文,从而提高了接入终端设备的远程可维护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接入设备中创建至少含有接入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终端IP地址、管理源IP地址和网管IP地址的映射表;
当接入设备接收到接入终端设备通过管理通道发送的报文后,修改所述映射表中的终端IP地址、管理源IP地址和网管IP地址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和/或根据所述映射表修改通过管理通道接收到的报文的IP头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然后再进行转发;或者
当接入设备接收到网管服务器的管理报文后,修改所述映射表中的网管IP地址,和/或根据所述映射表修改接收到的管理报文的IP头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然后再进行转发。
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具体管理步骤如下:
1)当接入终端设备上电后,先通过管理通道向接入设备发送启动上报报文,当所述接入设备收到启动上报报文后,修改映射表中终端IP地址和管理源IP地址;
2)接入设备收到网管服务器向接入设备下发的管理接入终端设备的管理报文后,修改所述映射表中的网管IP地址和管理报文的IP头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接入设备再将管理报文通过管理通道发送给对应的接入终端设备;
3)接入设备接收接入终端设备通过管理通道返回的响应报文后,依据映射表修改响应报文的IP头中的源IP地址,修改所述映射表中的网管IP地址,并将响应报文发给网管服务器。
其中,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1.1)接入设备根据所述启动上报报文中的物理端口和IP头信息更新所述映射表中的物理端口索引和终端IP地址;
1.2)为接入设备动态分配一个与终端IP地址处于同一网段的管理源IP地址。
其中,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2.1)接入设备接收网管服务器向接入设备下发的管理接入终端设备的管理报文时,所述管理报文的内容中含有所述对应接入终端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
2.2)接入设备收到网管服务器发送的管理报文后,解析管理报文内容获取管理报文中的物理端口索引,并同时去除所述的管理报文中含有的物理端口索引;
2.3)接入设备查找所述的映射表的物理端口索引,获取对应终端的IP地址和管理源IP地址,并依此修改管理报文的IP头;
2.4)接入设备更新映射表中网管IP地址为所收到管理报文的源IP地址;
2.5)接入设备将管理报文通过管理通道发送给对应的接入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3.1)接入终端设备返回响应报文给接入设备后,接入设备识别接入终端设备的端口,将所述响应报文的内容中加上含有所述对应接入终端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
3.2)接入设备依据物理端口索引从映射表中获取网管IP地址,并依此修改响应报文的IP头;
3.3)接入设备清空所述映射表中对应项的网管IP地址;
3.4)接入设备将响应报文发给网管服务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接入终端设备、接入设备、网管服务器,用于接收报文的报文接收模块和用于发送报文的报文发送模块,所述接入设备包括至少含有接入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终端IP地址、管理源IP地址和网管IP地址的映射表,它还包括以下模块:
映射表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文中的信息更新映射表;
IP头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映射表修改报文的IP头。
IP地址动态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接入终端设备发送的启动上报报文中的物理端口和IP头信息给接入设备动态分配一个与终端IP地址处于同一网段的管理源IP地址。
所述报文发送模块用来通过管理通道发送报文。
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端口信息去除模块,用于在接入设备收到网管服务器发送的管理报文后,去除所述的管理报文中含有的物理端口索引;和端口信息还原模块,用于当接入设备收到接入终端设备返回的响应报文给后,将所述响应报文的内容中加上含有所述对应接入终端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
所述网管服务器包括端口信息加入模块,用于在网管服务器向终端发送的管理报文的内容中加入对应接入终端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
所述接入设备为以下设备的一种或多种:IP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或综合接入设备。
所述接入终端设备为以下终端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用户终端设备、时分复用终端和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终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接入设备中创建映射表,该映射表主要包含有物理端口索引(ifIndex)、接入终端设备IP地址、管理源IP地址和网管IP地址。其中ifIndex与接入设备的物理端口一一对应。接入设备、接入终端设备和网管服务器之间报文的发送通过查找映射表中与ifIndex对应的IP地址,更新映射表和报文IP头来实现。虽然接入设备允许对于多个接入终端设备并行处理,但由于每个终端只保存一个网管IP地址,当接入终端设备处于工作态时,所收到的网管对该终端的管理报文将被接入设备IPDSLAM保存到队列中等待该接入终端设备恢复到空闲态时继续处理。因此单个接入终端设备对于网管发送的管理报文的处理必须是串行处理,只允许一次处理一个管理报文。这样可以避免应映射表项被覆盖而导致报文头被错误替换。由于网管服务器主要是同时对多个接入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多个网管对同一接入终端设备的管理的情况较少出现。这样利用已经创建好的映射表即可来实现对多个接入终端设备的管理,从而在接入设备上避免终端管理报文IP地址冲突,以满足接入设备的实际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利用已经创建好的映射表来实现对多个接入终端设备的管理,有效地解决了接入终端设备IP地址的冲突问题。
2.可以远程管理接入终端设备,简化了接入终端设备的配置,不需要人工来配置接入终端设备的管理IP地址,降低了维护成本。
3.接入终端设备也不需要支持DHCP客户端,降低了接入终端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CPE终端状态迁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网管服务器、接入设备、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接入设备处理所述接入终端设备向其发送的启动上报报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接入设备向对应的接入终端设备发送管理报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接入终端设备通过接入设备向网管服务器返回响应报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典型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介绍,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中,接入设备采用IP DSLAM,接入终端设备采用CPE终端。
本发明所述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的核心是在IP DSLAM中创建一张CPE端口-IP地址映射表,并由IP DSLAM维护这张映射表。该映射表至少包含有物理端口索引(ifIndex)、终端IP地址、管理源IP地址和网管IP地址。其中:ifIndex唯一标识了IP DSLAM的各个端口,终端IP地址保存的是对应端口连接的CPE终端所使用的IP地址,管理源IP地址保存的是IPDSLAM向对应端口连接的CPE终端发送报文所使用的IP地址,网管IP地址保存网管服务器的IP地址,其中终端IP地址与管理源IP地址处于同一网段。
如图1所示,CPE终端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初始态、空闲态和工作态。当CPE终端上电后,端口被激活,CPE终端从初始态转为空闲态;当CPE终端接收到来自IP DSLAM的管理报文后,进入工作态;当CPE终端处理报文完毕,返回响应报文给IP DSLAM时,CPE终端为空闲态;当CPE终端去电,或端口被去激活,CPE终端转为初始态。
如表1所示,映射表中所有的ifIndex均有对应的表项,其唯一标识了IP DSLAM的不同端口。表中有三种表项,分别表述了图1所示的CPE终端的三种状态,这三种表项分别为:
<ifIndex,NULL,NULL,NULL>:表明IP DSLAM对应的端口可能未连接到CPE终端,端口处于去激活状态或CPE终端未上电,CPE终端为初始态。
<ifIndex,终端IP地址,管理源IP地址,NULL>:表明IP DSLAM已经更新了终端的IP地址,并且IP DSLAM也为其分配了对应的管理源IP地址,且IP DSLAM并未向该终端转发来自网管服务器的管理报文,CPE终端处于空闲态。
<ifIndex,终端IP地址,管理源IP地址,网管IP地址>:表明IP DSLAM已经更新了终端的I P地址,并且IP DSLAM也为其分配了对应的管理源IP地址,同时IP DSLAM已向该终端转发来自网管服务器的管理报文,CPE终端处于工作态,正在处理管理报文,还未返回给IP DSLAM。
表1映射表的使用示例表
  ifIndex   终端IP地址   管理源IP地址   网管IP地址
  201408640   192.168.1.1   192.168.1.2   73.213.53.6
  201408641   192.168.1.1
  201408642   192.168.1.30   192.168.1.31   202.113.23.72
  201408643   10.71.48.23   10.71.48.24
  ...   ...   ....   ....
图2为网管服务器、接入设备、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多个CPE终端主要连接到IP DSLAM的业务板上;网管服务器通过运营商所部署的私有管理网络连接到IP DSLAM的主控板上;主控板的上行业务端口连接到上层设备或公共网络上。
本例中IP DSLAM连接的三个CPE终端中,第一CPE终端1和第三CPE终端3的IP地址不冲突,IP地址分别为:192.168.1.1,192.168.1.30,但第二CPE终端2和第一CPE终端1的IP地址冲突,也为192.168.1.1,第一CPE终端1、第二CPE终端2和第三CPE终端3的ifIndex分别为:201408640、201408641、201408642。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如图4所示,IP DSLAM在启动时初始化其存储的映射表中的所有表项为初始态,即表项为:<ifIndex,NULL,NULL,NULL>。对于第一CPE终端1、第二CPE终端2和第三CPE终端3,该表项分别为:<201408640,NULL,NULL,NULL>,<201408641,NULL,NULL,NULL>,<201408642,NULL,NULL,NULL>。
当三个CPE终端上电后,均先通过管理通道向IP DSLAM发送启动上报报文,本例中为ColdStart Trap报文,为了避免Trap报文的丢失,CPE终端可连续发送三个Trap报文,并且在发送两个报文之间分别等待6秒和24秒;IP DSLAM在收到第一CPE终端1发送的Trap报文后,记录下Trap报文所带的第一CPE终端1的IP地址192.168.1.1。根据所收到的Trap报文的物理端口及IP头信息,为IP DSLAM动态分配一个与第一CPE终端1的终端IP地址处于同一网段的管理源IP地址192.168.1.2,并更新映射表中的<ifIndex,终端IP地址>值。映射表中的该表项为<201408640,192.168.1.1,192.168.1.2,NULL>。IP DSLAM在收到第二CPE终端2和第三CPE终端3发送的Trap报文后也进行同样的步骤,对应映射表中的该表项为<201408641,192.168.1.1,192.168.1.3,NULL>和<201408642,192.168.1.30,192.168.1.31,NULL>。第一CPE终端1、第二CPE终端2和第三CPE终端3均为空闲态。
网管服务器根据终端设备的物理端口表可以确认三个CPE终端对应的ifIndex。网管服务器可以主动以GET-NEXT请求标准的MIB物理端口表来获取物理端口索引ifIndex,也可以根据框号、槽号和端口号用特定的工具计算出ifIndex。如图5所示,当网管服务器向第一CPE终端1下发SNMP管理报文时,网管服务器根据终端设备的物理端口表找出对应第一CPE终端1的ifIndex为201408640,将SNMP管理报文的团体名设为public@201408640,从而将该管理报文与网管对IP DSLAM的管理报文以及网管服务器对不同终端的管理报文区分,其中public为IP DSLAM团体名设置。SNMP管理报文的IP头中源IP地址为网管IP地址,本例中为73.213.53.6,目的地址为IP DSLAM的IP地址,本例中为73.213.67.78。
IP DSLAM收到管理报文后,解析团体名后获取SNMP管理报文所管理的CPE终端1对应的ifIndex为201408640,同时更新SNMP管理报文的团体名为public;根据ifIndex=201408640,查找映射表中的ifIndex获取对应第一CPE终端1的IP地址为192.168.1.1,管理源IP地址为192.168.1.2,同时将对应表项的网管IP地址更新为所收到管理报文的源IP地址,即73.213.53.6。映射表中的表项为<201408640,192.168.1.1,192.168.1.2,73.213.53.6>。IP DSLAM根据映射表中的表项来修改管理报文的IP头,即管理报文IP头中源I P地址为192.168.1.2,目的IP地址为192.168.1.1;再将管理报文通过管理通道发给第一CPE终端1;第一CPE终端1的状态变成工作态。虽然管理报文IP头中第一CPE终端1的IP地址192.168.1.1,该地址与第二CPE终端2的IP地址是冲突的,但由于管理报文是通过管理通道发送,而管理通道是根据物理端口一一对应的,因此管理报文并不根据报文头的目的地址发送,从而避免了由于与第二CPE终端2的IP地址冲突而产生的报文发送错误。此时,网管服务器如果再对第一CPE终端1发送的管理报文,将被IP DSLAM保存到队列中,不转发给第一CPE终端1,等到第一CPE终端1转为空闲态时再进行处理。
如图6所示,当第一CPE终端1通过管理通道返回响应报文给IP DSLAM时,IP DSLAM识别第一CPE终端1的端口,确定ifIndex为201408640,将第一CPE终端1返回的响应报文的团体名再替换回public@201408640,使响应报文和管理报文的团体名一致,以符合SNMP协议的要求。IP DSLAM查找映射表的ifIndex=201408640获取对应的网管IP地址为73.213.53.6。IPDSLAM根据映射表更新响应报文的IP头,使其源IP地址替换为IP DSLAM的IP地址73.213.67.78,目的IP地址替换为73.213.53.6;然后将映射表中对应项的网管IP地址清空,并将响应报文发给网管服务器,第一CPE终端1恢复空闲态,完成对第一CPE终端1的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CPE终端的IP地址如果发生改变时,CPE终端应主动向IP DSLAM设备发送IP报文。此时如果CPE终端的状态为空闲态时,IP DSLAM将比较IP报文的源IP地址是否与映射表中对应项的终端IP地址相同,如果不同就重新更新终端IP地址,并重新分配管理源IP地址。
除上述实施例以外,对于其他接入设备,例如综合接入设备,其接入终端设备为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终端和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终端时,也可以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来避免IP管理报文的地址冲突问题。
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管理的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接入终端设备、接入设备、网管服务器、用于接收报文的报文接收模块和用来发送报文的报文发送模块,所述接入设备包括至少含有接入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终端IP地址、管理源IP地址和网管IP地址的映射表,它还包括以下模块:
映射表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文中的信息更新映射表;
IP头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映射表修改报文的IP头。
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IP地址动态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接入终端设备发送的启动上报报文中的物理端口和IP头信息给接入设备动态分配一个与终端IP地址处于同一网段的管理源IP地址。
所述报文发送模块用来通过管理通道发送报文。
所述接入设备还可包括端口信息去除模块和端口信息还原模块,所述端口信息去除模块用于在接入设备收到网管服务器发送的管理报文后,去除所述的管理报文中含有的物理端口索引,所述端口信息还原模块用于当接入设备收到接入终端设备返回的响应报文给后,将所述响应报文的内容中加上含有所述对应接入终端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
所述网管服务器也可包括报文发送模块和报文接收模块,用来实现报文的发送和接收。另外,所述网管服务器还可包括端口信息加入模块,用于在网管服务器向终端发送的管理报文的内容中加入对应接入终端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
所述接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报文发送模块和报文接收模块,用来实现报文的发送和接收。
接入设备可以采用以下设备的一种或多种:IP DSLAM或综合接入设备,接入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以下终端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CPE终端、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终端或ADSL终端。利用本发明上述系统,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管理报文发送过程中的IP地址冲突问题。

Claims (15)

1.一种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接入设备中创建至少含有接入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终端IP地址、管理源IP地址和网管IP地址的映射表;
当接入设备接收到接入终端设备通过管理通道发送的报文后,修改所述映射表中的终端IP地址、管理源IP地址和网管IP地址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和/或根据所述映射表修改通过管理通道接收到的报文的IP头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然后再进行转发;或者
当接入设备接收到网管服务器的管理报文后,修改所述映射表中的网管IP地址,和/或根据所述映射表修改接收到的管理报文的IP头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然后再进行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具体管理步骤如下:
1)当接入终端设备上电后,先通过管理通道向接入设备发送启动上报报文,当所述接入设备收到启动上报报文后,修改映射表中终端IP地址和管理源IP地址;
2)接入设备收到网管服务器向接入设备下发的管理接入终端设备的管理报文后,修改所述映射表中的网管IP地址和管理报文的IP头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接入设备再将管理报文通过管理通道发送给对应的接入终端设备;
3)接入设备接收接入终端设备通过管理通道返回的响应报文后,依据映射表修改响应报文的IP头中的源IP地址,修改所述映射表中的网管IP地址,并将响应报文发给网管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1.1)接入设备根据所述启动上报报文中的物理端口和IP头信息更新所述映射表中的物理端口索引和终端IP地址;
1.2)为接入设备动态分配一个与终端IP地址处于同一网段的管理源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2.1)接入设备接收网管服务器向接入设备下发的管理接入终端设备的管理报文时,所述管理报文的内容中含有所述对应接入终端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
2.2)接入设备收到网管服务器发送的管理报文后,解析管理报文内容获取管理报文中的物理端口索引,并同时去除所述的管理报文中含有的物理端口索引;
2.3)接入设备查找所述的映射表的物理端口索引,获取对应终端的IP地址和管理源IP地址,并依此修改管理报文的IP头;
2.4)接入设备更新映射表中网管IP地址为所收到管理报文的源IP地址;
2.5)接入设备将管理报文通过管理通道发送给对应的接入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管服务器向接入设备下发管理接入终端设备的管理报文的内容中“@物理端口索引”作为管理报文团体名的一部分;接入设备收到网管服务器发送的管理报文后,解析团体名获取管理报文中的物理端口索引,并去除所述管理报文团体名中的“@物理端口索引”。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3.1)接入终端设备返回响应报文给接入设备后,接入设备识别接入终端设备的端口,将所述响应报文的内容中加上含有所述对应接入终端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
3.2)接入设备依据物理端口索引从映射表中获取网管IP地址,并依此修改响应报文的IP头;
3.3)接入设备清空所述映射表中对应项的网管IP地址;
3.4)接入设备将响应报文发给网管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进一步包括:在响应报文的团体名中增加“@物理端口索引”的部分,使返回给网管服务器的响应报文团体名与发送给接入终端设备的管理报文团体名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入终端设备处于工作态,则网管服务器再对该接入终端设备发送的新管理报文被接入设备保存到队列中,等待该接入终端设备转为空闲态时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终端设备上电后,连续三次发送启动上报报文。
10.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接入终端设备、接入设备、网管服务器、用于接收报文的报文接收模块和用于发送报文的报文发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包括至少含有接入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终端IP地址、管理源IP地址和网管IP地址的映射表,它还包括以下模块:
映射表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文中的信息更新映射表;
IP头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映射表修改报文的IP头。
IP地址动态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接入终端设备发送的启动上报报文中的物理端口和IP头信息给接入设备动态分配一个与终端IP地址处于同一网段的管理源IP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发送模块用来通过管理通道发送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端口信息去除模块,用于在接入设备收到网管服务器发送的管理报文后,去除所述的管理报文中含有的物理端口索引;和
端口信息还原模块,用于当接入设备收到接入终端设备返回的响应报文后,将所述响应报文的内容中加上含有所述对应接入终端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服务器包括端口信息加入模块,用于在网管服务器向终端发送的管理报文的内容中加入对应接入终端设备的物理端口索引。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为以下设备的一种或多种:IP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或综合接入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终端设备为以下终端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用户终端设备、时分复用终端和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终端。
CNB2005101208169A 2005-12-13 2005-12-13 一种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044650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208169A CN100446507C (zh) 2005-12-13 2005-12-13 一种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208169A CN100446507C (zh) 2005-12-13 2005-12-13 一种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0587A CN1870587A (zh) 2006-11-29
CN100446507C true CN100446507C (zh) 2008-12-24

Family

ID=37444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08169A Active CN100446507C (zh) 2005-12-13 2005-12-13 一种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650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243B (zh) * 2007-05-30 201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2025598B (zh) * 2009-09-17 2014-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路由器本地映射表更新方法及本地接入路由器
CN106937329B (zh) 2011-12-20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际协议头置换映射关系的获取方法及网络节点
CN103248716B (zh) * 2012-02-09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私网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52820A (zh) * 2015-05-29 2015-08-19 深圳市汇思易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局端确定master模块位置的方法
CN106828161B (zh) * 2017-02-13 2019-03-26 清华大学 一种应用于多路充电插口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9470A (en) * 1996-12-24 1999-03-30 Paradyne Corporation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devi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CN1285672A (zh) * 1999-08-20 2001-02-28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用户线访问多路复用器的元件管理系统
KR20040051016A (ko) * 2002-12-11 2004-06-1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네트워크 시설정보를 이용한 온라인 결제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040058431A (ko) * 2002-12-26 2004-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탐-운용관리시스템의 통신신호관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510865A (zh) * 2002-12-24 2004-07-07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管网关的实现方法
CN1538666A (zh) * 2003-04-14 2004-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xDSL终端设备管理系统
CN1539234A (zh) * 2001-02-13 2004-10-20 求取终端设备装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9470A (en) * 1996-12-24 1999-03-30 Paradyne Corporation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devi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CN1285672A (zh) * 1999-08-20 2001-02-28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用户线访问多路复用器的元件管理系统
CN1539234A (zh) * 2001-02-13 2004-10-20 求取终端设备装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KR20040051016A (ko) * 2002-12-11 2004-06-1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네트워크 시설정보를 이용한 온라인 결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510865A (zh) * 2002-12-24 2004-07-07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管网关的实现方法
KR20040058431A (ko) * 2002-12-26 2004-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탐-운용관리시스템의 통신신호관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538666A (zh) * 2003-04-14 2004-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xDSL终端设备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0587A (zh) 2006-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7583B (zh) 支持虚拟局域网服务的无源光网络系统及相应方法
US10003405B2 (en) 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DOCSIS) ove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CN101075962B (zh) 在二层网络交换设备中实现dhcp中继的装置及其方法
US8085808B2 (e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devices for network services
CN100446507C (zh) 一种接入终端设备报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1179603B (zh) IPv6网络中用于控制用户网络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60456A (zh) 一种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中光节点的软件升级方法及系统
JP2003258935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20120189019A1 (en) Cluster router and cluster routing method
US20030217041A1 (en) Intergated managing method for local area network switching devices
CN101577841B (zh) 实现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终端设备snmp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EP3883257B1 (en) Data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based on distributed processing unit (dpu) and dpu
CN101312400B (zh) 四以太网口调制解调器设备上实现igmp侦听功能的方法
CN101141380B (zh) 一种传输报文的方法和系统
CN100592741C (zh) 在cpe远程管理中基于snmp协议实现多管理服务器支持的方法
CN100579131C (zh) 求取终端设备装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EP1933524A1 (en) System for ethernet supporting the transmitting of the source-specific multicast and the method thereof
CN100499549C (zh) 一种WiMAX网络中转发IP报文的装置及基站设备
US7564850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layer 2 packet and access device thereof
CN1538666A (zh) 一种xDSL终端设备管理系统
CN103141072A (zh) Ip地址获取方法及网络接入设备
CN101267435A (zh) 一种地址解析协议实现方法
CN100474844C (zh) 一种PPPoE协议报文转发方法
US20070064726A1 (en) Endpoint transparent independent messaging scheme system and method
EP2879329B1 (en) Service provision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in coaxial cabl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