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2791C - 背光模块、灯管导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灯管导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2791C
CN100432791C CNB200610004867XA CN200610004867A CN100432791C CN 100432791 C CN100432791 C CN 100432791C CN B200610004867X A CNB200610004867X A CN B200610004867XA CN 200610004867 A CN200610004867 A CN 200610004867A CN 100432791 C CN100432791 C CN 10043279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nductive strips
fixed mount
lamp tub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048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05224A (zh
Inventor
林信吾
李国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6100048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2791C/zh
Publication of CN1805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5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27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279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灯管导电模块、使用该灯管导电模块的背光模块及灯管导电模块的制造方法,该灯管导电模块包括多个第一固定架,多个第一导电带及至少一第一张力调整装置;其中,各该第一固定架具有一第一表面,且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各该导电带,对应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第一表面,并横跨该些第一凹槽,且各该导电带具有二相对端部,该至少一张力调整装置连设于各该导电带的二相对端部。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灯管导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管导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关于一种使用此灯管导电模块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本身并不具自行发光的特性,因而为达到显示效果,须提供一背光模块给予液晶显示器,其功能在于向液晶显示器提供辉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光源。
一般而言,背光模块由光源、框架及多个光学膜片等基本组件所构成。背光模块的光源可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热阴极荧光灯管(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HCFL)、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平面灯管及外部电极荧光灯管(external electrodefluorescent lamp,EEFL)。
图1,为传统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背光模块100包括多个灯管111、一第一框架170、二灯管固定件120,130及设置于该些灯管上的其它光学膜片(未示出)。各该灯管111由一本体(tube)111a、第一电极(first electrode)111b及第二电极(first electrode)111c所构成,第一导电极111b及第二电极111c分别设置于本体111a外部的两端,且水银(Hg)、磷光粉(phosphor)与惰性气体(inert gas,未图标)充填于本体111a内。
各该灯管的组配方式,将第一电极(first electrode)111b及第二电极(second electrode)111c压入相对应的二灯管固定组件120,130中。其中,该些灯管固定件120,130包括多个灯管夹122。各该灯管夹122,用以容纳固定各该灯管111的第一电极(first electrode)111b或第二电极(firstelectrode)111c,各该灯管固定组件120,130再连接至电源供应端(未示出),用以提供电源给各该灯管111的第一电极(first electrode)111b及第二电极(second electrode)111c。此外,各该灯管夹122包括一底座121及多个接合孔124,且该底座121透过该些接合孔124固接于该第一框架170的容纳部173,174的孔洞175上。
然而,由于各该灯管夹122为求导电的目的,皆由金属材料所制作,而其的外形因受限于该金属成型的制造程序,使得各该灯管夹122并非具备完美的真圆度,故实际上与第一电极(first electrode)111b及第二电极(secondelectrode)111c仅为不连续的点对点接触,而无法达成全面性的面接触,非但导电效果大打折扣,且不连续的接触导电,易造成类似于尖端放电现象,长期使用下来容易发生该接触点氧化或劣化,因而造成电传导率急遽恶化。
再者,若各该灯管夹122的夹持弹性若设计不良,有可能会造成灯管夹122夹持力过大而损坏灯管,若经多次维修更换灯管后,更容易因灯管夹122经常开合,而使金属产生疲劳并导致灯管夹122永久变形,进而无法有效导电;由成本效益考虑,该灯管夹122需因应不同的产品而设计,故需一定程度的模具开发及制造费用,极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导电模块,借由导电带弹性结合于灯管固定架的凹槽所产生的张力,以达到能完全接触灯管的导电端的目的。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导电模块,借由导电带弹性结合于灯管固定架的凹槽所产生的张力,使整体灯管导电模块能够重复使用,且无永久变形的问题,且不需额外的灯管夹设计开发的成本。
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借由包括上述的灯管导电模块,使整体背光模块的发光效能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导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借由一导电带铺设于一灯管固定架的凹槽内,再将灯管导电端设置于凹槽中,并调整导电带张力的简单组装程序,即可使完成灯管导电模块的制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灯管导电模块,用于一背光模块,该灯管导电模块包括:多个第一固定架,各该第一固定架具有一第一表面,且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导电带,各该导电带对应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第一表面,并横跨该些第一凹槽,且各该导电带具有二相对端部;及至少一第一张力调整装置,连设于各该导电带的二相对端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灯管导电模块的背光模块。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一种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d),为本发明的灯管导电模块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a)~图3(b),为本发明的灯管导电模块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c)~图3(d),为本发明的固定架、导电带及张力调整装置的结构关系图;
图3(e),为本发明的灯管导电模块组装后的示意图;及
图4(a)~图4(b),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传统技术
100背光模块
111灯管
111a本体
111b第一导电端
111c第二导电端
120,130灯管固定件
121底座
122灯管夹
124接合孔
170第一框架
173,174容纳部
175孔洞
本发明
200,460灯管导电模块
210,410第一固定架
211,411第一表面
212a,212b,412a,412b第一凹槽
213,253,413,453开口
220a,220b,420a,420b导电带
230,430张力调整装置
231,431固定组件
232,232a,232b,432调整组件
240,440灯管
241,242,441,442导电端部
250,550第二固定架
252a,252b,452a,452b第二凹槽
400背光模块
461底板
462框体
X,Y,X’,Y’箭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图2(d)显示为本发明灯管导电模块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如图2(a)所示,本发明的灯管导电模块(lamp conductive module)200包括有多个第一固定架(first holder)、多个导电带(conductive band)以及至少一张力调整装置(tension adjustable device)。本实施例优选的,灯管导电模块200包括、但不限于,二第一固定架210、二导电带220a,220b以及二张力调整装置230。各该第一固定架210具有一第一表面211,且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凹槽212a,212b(first groove)。各该导电带220a,220b对应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210的第一表面,并横跨该些第一凹槽212a,212b,且各该导电带220a,220b具有二相对端。各该导电带包括铜、铝、镍、银、金或其金属合金或者由一基材及设置于该基材上的一导电材所构成。其中,该基材包括一聚合物,例如:不织布、并织布或类似的材质,且该导电材包括铜、铝、镍、银、金或其金属合金。再者,该些导电材的材料可利用电镀法或锻造法来形成该导电材,例如以电镀法形成电镀镍、电镀铝、电镀金、电镀银或电镀铜,或者是利用锻造法来形成铜箔、铝箔、金箔、银箔或镍箔。该些第一凹槽212a,212b用于容置多个灯管240的导电端部241,242其中之一,其中,该些灯管240包括外部电极荧光灯管或其它适合的灯管。
优选地,为了能固定及容纳该些灯管240,在多个第一固定架210之上,相对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架250。现仍以二第二固定架为例。各该第二固定架250包括有一第二表面(未标示),该第二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凹槽252a,252b(second groove)及多个导电带(未图标)。各该导电带对应设置于各该第二固定架的第二表面,并横跨该些第二凹槽252a,252b,且各该多个导电带具有二相对端部。其中,各该第一凹槽212a,212b与第二凹槽252a,252b相互对应,适可使该些灯管的该其中的一导电端部241,242定位于各该第一凹槽212a,212b与第二凹槽252a,252b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张力调整装置230,包括至少一固定组件231及至少一调整组件232为例进行说明。固定组件231连设于各该导电带的一端,而调整组件232连设于各该导电带的另一端,且各该张力调整装置230,设置在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外部。然而,各该张力调整装置230,亦可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内部,只要不影响组装性上的便利性即可,且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外部或内部亦可设有多个容纳空间(receiving space,未示出)用以容纳该张力调整装置230。当然,该张力调整装置230除了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二端外,如图2(b)所示,另外亦可多设置该张力调整装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其它位置(如:中间部份)。如图2(c)~图2(d)所示,该张力调整装置,亦可使用至少二调整组件232a,232b,分别连设于各该导电带的二相对端。当然,亦可多加设置该张力调整装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其它位置(如:中间部份)。而各该第二固定架250上,亦可如各该第一固定架210上,设置张力调整装置230,且设置方式亦可相同于各该第一固定架210的方式,所以,在此不再赘述。再者,该张力调整装置的设置组合,亦可二端分别为至少一固定组件、至少一调整组件,而中间部份为至少二调整组件,或者二端为至少二调整组件,而中间部份为至少二固定组件,或其它可能的组合方式,只要可达调整及控制导电带220a,220b的张力即为合适的设计。
除此之外,为了组装的便利性,于各该第一固定架210的第一表面211上及各该第二固定架250第二表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二开口213,253,以供各该导电带220a,220b的二相对端部穿过,来连接各该第一固定架210及各该第二固定架250内部的张力调整装置。
请参考图3(a),其示出依照本发明灯管导电模块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灯管导电模块的结构请参照图2(a)~图2(d),且同样以二第一固定架的其中之一及二第二固定架的其中之一为例做说明。灯管导电模块300的制造方法,首先如步骤301所示,将各设有连续第一凹槽的多个第一固定架相对设置。接着,如步骤302所示,将一导电带横跨该些第一凹槽,铺设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第一表面上。该些第一固定架的整体长度,可设以单一导电带横跨该些第一凹槽,亦可设有多个导电带,依续间隔或不间隔开地横跨该些第一凹槽。然后,如步骤303所示,将多个灯管的各二相对导电端部设置于该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架的该些第一凹槽中,也就是其中的一各该第一凹槽将会容纳各该灯管的其中的一导电端部,且另一相对设置的各该第一凹槽将会容纳各该灯管的另一导电端部。接着,如步骤304所述,以多个张力调整装置,分别调整该导电带至一期望的张力值,也就是说,各该张力调整装置由至少一固定组件及至少一调整组件所构成时,只要旋动该调整组件使该导电带拉伸至一足以有效贴附灯管导电端部的张力值,且不会使得该导电带断裂的程度。更详细之,如图3(c)所示,调整组件依箭头方向X卷动,而导电带则延着箭头方向Y拉伸,使得导电带拉伸至一张力值,或者,各该张力调整装置由至少二调整组件所构成时,须分别以相反方向旋动该些调整组件,使该导电带拉伸至一张力值,且不会使得该导电带断裂的程度,如图3(d)所示,其中一调整组件依箭头方向X卷动,而另一调整组件以另一箭头方向X’卷动,此时,导电带会沿着箭头方向Y及Y’拉伸,使得导电带拉伸至一张力值。然后,如步骤305所示,将各设有多个连续第二凹槽的多个第二固定架,分别固设于该些第一固定架上,使得该些灯管的导电端部,适定位于该些第一凹槽与该些第二凹槽间,而使得各该灯管的导电端部能完全的接触该导电带且稳固该些灯管,如图3(e)所示。
当然,该灯管导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尚包括另一种方式,如图3(b)所示,并且图3(b)的步骤311~313亦可似于图3(a)的步骤301~303,在此不再赘述。而图3(b)的流程图与图3(a)的流程图差别在于,图3(a)先调整该导电带的张力值,而图3(b)的314步骤为将各设有多个连续第二凹槽的多个第二固定架,分别固设于该些第一固定架上,使得该些灯管的导电端部,适定位于该些第一凹槽与该些第二凹槽间。然后,如步骤315所述,以多个张力调整装置,分别调整该导电带至一期望的张力值,也就是说,各该张力调整装置由至少一固定组件及至少一调整组件所构成时,只要旋动该调整组件使该导电带拉伸至一张力值,至不会使得该导电带断裂的程度,又可达到与灯管导电端部构成良好电性接合,如图3(c)所示,调整组件依箭头方向X卷动,而导电带则延着箭头方向Y拉伸,使得导电带拉伸至一张力值,或者各该张力调整装置由至少二调整组件所构成时,须分别以相反方向旋动该些调整组件使该导电带拉伸至一张力值,且不会使得该导电带断裂为止,如图3(d)所示,其中一调整组件依前头方向X卷动,而另一调整组件以另一箭头方向X’卷动,此时,导电带会沿着箭头方向Y及Y’拉伸,使得导电带拉伸至一张力值,而使得各该灯管的导电端部能完全的接触该导电带且稳固该些灯管,如图3(e)所示。
请参考图4(a)~4(b)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如图4(a)所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400包括有一底板461、一灯管导电模块460以及多个灯管440。其中,灯管导电模块(lamp conductive module)460包括有多个第一固定架(first holder)、多个导电带(conductive band)以及至少一张力调整装置(tension adjustable device)。本实施例优选地,灯管导电模块460包括、但不限于,二第一固定架410、二导电带420a,420b以及二张力调整装置430。各该第一固定架410具有一第一表面411,且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凹槽412a,412b(first groove),其中各该第一固定架410设置在该底板461中,且第一固定架410及该底板461亦可一体成型。各该导电带420a,420b对应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410的第一表面411,并横跨该些第一凹槽412a,412b。各该导电带420a,420b具有二相对端。各该导电带包括铜、铝、镍、银、金或其金属合金或者由一基材及设置于该基材上的一导电材所构成。其中,该基材包括一聚合物,例如:不织布、并织布或类似的材质,且该导电材包括铜、铝、镍、银、金或其金属合金。再者,该些导电材的材料可利用电镀法或锻造法来形成该导电材,例如以电镀法形成电镀镍、电镀铝、电镀金、电镀银或电镀铜,或者是利用锻造法来形成铜箔、铝箔、金箔、银箔或镍箔。该些第一凹槽412a,412b用于容置多个灯管440,各该灯管具有二相对导电端部441,442,其中的一导电端部容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第一凹槽412a中,而另一该导电端则容置于另一该第一固定架的第一凹槽412b中。其中,该些灯管包括外部电极荧光灯管或其它适合的灯管。
优选地,为了能固定及容纳该些灯管440,在多个第一固定架410之上,亦相对应于第一固定架410,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架450。现仍以二第二固定架为例。各该第二固定架包括有一第二表面(未标示),该第二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凹槽452a,452b(second groove)及多个导电带(未图标)。各该导电带对应设置于各该第二固定架的第二表面,并横跨该些第二凹槽452a,452b,与前一实施方式相同。各该多个导电带具有二相对端部。其中,各该第一凹槽412a,412b与第二凹槽452a,452b相互对应,适可使该些灯管的该其中的一导电端部441,442定位于各该第一凹槽412a,412b与第二凹槽452a,452b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张力调整装置430,包括至少一固定组件431及至少一调整组件432为例进行说明。固定组件431连设于各该导电带的一端,而调整组件432连设于各该导电带的另一端,且各该张力调整装置430,设置在各该第一固定架410的外部。然而,各该张力调整装置430,亦可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410的内部或外部,只要不影响组装性上的便利性即可,且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外部或内部亦可设有多个容纳空间(receiving space,未示出)用以容纳该张力调整装置430。当然,该张力调整装置430除了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410的二端外,另外亦可额外设置该张力调整装置430于各该第一固定架410的其它位置(如:中间部份)。当然,该张力调整装置,亦可使用至少二调整组件(未示出),分别连设于各该导电带的二相对端。当然,亦可多加设置该张力调整装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其它位置(如:中间部份)。而各该第二固定架450上,亦可如各该第一固定架410上,设置张力调整装置430,且设置方式亦可相同于各该第一固定架410的方式,所以,在此不再赘述。再者,该张力调整装置的设置组合,亦可二端分别为至少一固定组件、至少一调整组件,而中间部份为至少二调整组件,或者二端为至少二调整组件,而中间部份为至少二固定组件,或其它可能的组合方式;与前一实施例相同,只要可达调整及控制导电带420a,420b的张力即为合适的设计。
除此之外,为了组装的便利性,在各该第一固定架410的第一表面411上及各该第二固定架450第二表面上,更分别设置有二开口413,453,以供各该导电带的二相对端部穿过,来连接各该第一固定架410及各该第二固定架450内部的张力调整装置。
如图4(b)所示,各该第二固定架450可设置于该框体462中,且第二固定架450及该框体462亦可为图标的一体成型构造,而其它描述亦相同于图4(a),在此亦不再赘述之。
除此之外,在图4(a)及4图(b)的背光模块400上,更可放置多个光学膜片(未示出),用以提供液晶显示器均匀的辉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限制本发明,任一业内人士,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当可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依据。

Claims (40)

1.一种灯管导电模块,用于一背光模块,该灯管导电模块包括:
多个第一固定架,各该第一固定架具有一第一表面,且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凹槽;
多个第一导电带,各该导电带对应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第一表面,并横跨该些第一凹槽,且各该导电带具有二相对端部;及
至少一第一张力调整装置,连设于各该导电带的二相对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张力调整装置,各该第一张力调整装置连设于各该第一导电带的该二相对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张力调整装置,设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张力调整装置,设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张力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一固定组件及至少一调整组件,该固定组件连设于各该第一导电带的一端部,而该调整组件,则连设各该第一导电带的另一相对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张力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二调整组件,其中的一该调整组件连设于各该第一导电带的一端部,而另一该调整组件,则连设各该第一导电带的另一相对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另包括多个灯管,各该灯管具有二相对导电端部,其中的一该导电端部容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第一凹槽中,而另一该导电端部则容置于另一该第一固定架的第一凹槽中;且其中各该第一导电带夹设于该多个灯管与该多个对应的凹槽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灯管为一外部电极荧光灯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另包括多个第二固定架,各该第二固定架包括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及多个第二导电带,各该第二导电带对应设置于各该第二固定架的第二表面,并横跨该些第二凹槽,且各该第二导电带具有二相对端部;其中各该第二固定架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上方,且各该第一凹槽与各该第二凹槽互相对应,适可使该些灯管的该其中一导电端部夹设定位于各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固定架包括至少一第二张力调整装置,连设于各该第二导电带的二相对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张力调整装置,设于各该第二固定架的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张力调整装置,设于各该第二固定架的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张力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一固定组件及至少一调整组件,该固定组件连设于各该第二导电带的一端部,而该调整组件,则连设各该第二导电带的另一相对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张力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二调整组件,其中的一该调整组件连设于各该第二导电带的一端部,而另一该调整组件,则连设各该第二导电带的另一相对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固定架另包括:
至少二开口,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第一表面,以供各该第一导电带的二相对端部穿过。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固定架另包括:
至少二开口,设置于各该第二固定架的第二表面,以供各该第二导电带的二相对端部穿过。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各第一导电带及各该第二固定架上的各第二导电带由铜、铝、镍、银、金或它们的金属合金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各第一导电带及各该第二固定架上的各第二导电带包括一基材及设于该基材上的一导电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导电材由铜、铝、镍、银、金或它们的金属合金制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灯管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基材为一聚合物。
21.一种灯管导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设有多个连续第一凹槽的多个第一固定架相对设置;
(b)将一导电带横跨该些第一凹槽,铺设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第一表面上;
(c)将多个灯管的各二相对导电端部,设置于相对应的该些第一固定架的该些第一凹槽中,使该导电带夹设于该些导电端部及该些第一凹槽中;
(d)以多个张力调整装置,分别调整该导电带至一期望的张力值;及
(e)将各设有多个连续第二凹槽的多个第二固定架,分别设置于该些第一固定架上,使该些灯管的导电端部,适定位于该些第一凹槽与该些第二凹槽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灯管导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在步骤(d)后施行。
23.根据权利要求21的灯管导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在步骤(e)后施行。
24.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底板;
一灯管导电模块,该灯管导电模块包括:
多个第一固定架,各该第一固定架具有一第一表面,且该第一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其中各该第一固定架设置在该底板中;
多个第一导电带,各该第一导电带对应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第一表面,并横跨该些第一凹槽,且各该第一导电带具有二相对端部;及
至少一第一张力调整装置,连设于各该第一导电带的二相对端部;及
多个灯管,各该灯管具有二相对导电端部,且各该相对导电端部,相对设置于该些第一凹槽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与该灯管导电模块的各该第一固定架为一体成型。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张力调整装置,各该第一张力调整装置连设于各该第一导电带的该二相对端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张力调整装置,设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外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张力调整装置,设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内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张力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一固定组件及至少一调整组件,该固定组件连设于各该第一导电带的一端部,而该调整组件,则连设各该第一导电带的另一相对端部。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张力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二调整组件,其中的一该调整组件连设于各该第一导电带的一端部,而另一该调整组件,则连设各该第一导电带的另一相对端部。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灯管导电模块另包括多个第二固定架,各该第二固定架包括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及多个第二导电带,各该第二导电带,对应设置于各该第二固定架的第二表面,并横跨该些第二凹槽,且各该第二导电带具有二相对端部;其中各该第二固定架设置于各该第一固定架的上方,且各该第一凹槽与各该第二凹槽互相对应,适可使该些灯管的该其中一导电端部夹设定位于各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间。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固定架包括至少一第二张力调整装置,连设于各该第二导电带的二相对端部。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张力调整装置,设于各该第二固定架的外部。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张力调整装置,设于各该第二固定架的内部。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张力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一固定组件及至少一调整组件,该固定组件系连设于各该第二导电带的一端部,而该调整组件,则连设各该第二导电带的另一相对端部。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张力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二调整组件,其中的一该调整组件连设于各该第二导电带的一端部,而另一该调整组件,则连设各该第二导电带的另一相对端部。
3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固定架另包括:
至少二开口,设置在各该第一固定架的第一表面,以供各该第一导电带的二相对端部穿过。
38.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固定架另包括:
至少二开口,设置在各该第二固定架的第二表面,以供各该第二导电带的二相对端部穿过。
39.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另包括一框体,且该些第二固定架设置在该框体中。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框体与该灯管导电模块的该些第二固定架为一体成型。
CNB200610004867XA 2006-01-10 2006-01-10 背光模块、灯管导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043279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04867XA CN100432791C (zh) 2006-01-10 2006-01-10 背光模块、灯管导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04867XA CN100432791C (zh) 2006-01-10 2006-01-10 背光模块、灯管导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5224A CN1805224A (zh) 2006-07-19
CN100432791C true CN100432791C (zh) 2008-11-12

Family

ID=36867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4867XA Active CN100432791C (zh) 2006-01-10 2006-01-10 背光模块、灯管导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279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4830B (en) 2007-08-22 2011-12-21 Au Optronics Corp Replacable light source for light source module an
US20110141768A1 (en) * 2009-12-10 2011-06-16 Jeon Kihyun High brightness light pane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9274A (zh) * 2001-03-29 2002-11-13 Lg.飞利浦Lcd有限公司 背后照明设备
US20030086255A1 (en) * 2001-11-05 2003-05-08 L.G. Philips Lcd. Co., Ltd. Direct-type back light device
CN1521546A (zh) * 2003-02-12 2004-08-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564072A (zh) * 2004-03-12 2005-01-1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CN1632664A (zh) * 2005-01-27 2005-06-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9274A (zh) * 2001-03-29 2002-11-13 Lg.飞利浦Lcd有限公司 背后照明设备
US20030086255A1 (en) * 2001-11-05 2003-05-08 L.G. Philips Lcd. Co., Ltd. Direct-type back light device
CN1521546A (zh) * 2003-02-12 2004-08-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564072A (zh) * 2004-03-12 2005-01-1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CN1632664A (zh) * 2005-01-27 2005-06-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5224A (zh) 2006-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0692C (zh) 背后照明设备
CN100529890C (zh) 背光单元
CN100432791C (zh) 背光模块、灯管导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8270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7592750B2 (en) Fluorescent lamp with external electrodes
CN202442275U (zh) 导光板固定结构及背光模组
CN101769480A (zh) 改良固定灯管设计的背光模块以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US822845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818575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95540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01582743U (zh) 连接器
CN21077762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拼接显示屏
US20070138936A1 (en) Flat-type lamp plate structure
US20090279322A1 (en) Light guide unit and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US20080316394A1 (en) Backlight module, lamp hod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CN214322266U (zh) 一种压丝机构、焊接压紧装置及串焊机
CN101154554A (zh) 发光单元及其荧光灯管
CN101393348B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16562490U (zh) 新型直流铜排
CN113950239B (zh) Led灯板固定工装
CN202308045U (zh) 一种led支架及led
CN216488138U (zh) 一种线性光源支架
CN2727788Y (zh) 背光模组
CN209414346U (zh) 灯条贴覆治具及装置
CN101604811A (zh) 灯管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