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0352C - 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0352C
CN100430352C CNB2005101102925A CN200510110292A CN100430352C CN 100430352 C CN100430352 C CN 100430352C CN B2005101102925 A CNB2005101102925 A CN B2005101102925A CN 200510110292 A CN200510110292 A CN 200510110292A CN 100430352 C CN100430352 C CN 1004303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knockout tower
cut
containing olefin
separa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102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2579A (zh
Inventor
杨为民
谢在库
甘永胜
滕加伟
钟思青
王仰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B2005101102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0352C/zh
Publication of CN1962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2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03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035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主要解决如何从含碳烯烃裂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不同纯度要求的丙烯、乙烯和其他馏分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先将含碳烯烃裂解产物通过压缩至1.0~4.0MPa,进入第一分离塔,塔顶得到乙烯,塔釜釜液进入第二分离塔,塔顶得到C5及C5以下馏分,塔底得到的C6以上馏分;C5及C5以下馏分进入第三分离塔,塔顶得到的C3馏分进入第四分离塔;塔釜釜液为C4及C5馏分;第四分离塔侧线抽出得到重量浓度为90~99%的丙烯,塔釜得到重量浓度为80~95%的丙烷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工业装置。

Description

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丙烯、乙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乙烯是生产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等重要有机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丙烯主要用于生产PP、异丙苯、丙烯腈、丙烯酸等诸多产品。作为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丙烯、乙烯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烃类热裂解仍是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之一,而生产丙烯的方法一般可概况为副产品工艺和专有工艺。副产品工艺主要是指通过蒸汽裂解和催化裂化制乙烯装置得到的丙烯。专有工艺指专门开发生产丙烯的工艺,目前主要有丙烷脱氢、低碳烯烃歧化、低碳烯烃裂解、甲醇制丙烯等工艺技术。低碳烯烃裂解制丙烯乙烯技术,不仅可用于生产丙烯、乙烯,并且可以提高低碳烯烃的附加值,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低碳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乙烯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具有独特择型性和酸性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有选择地把低碳烯烃裂解为丙烯和乙烯。最近出现了众多的含碳烯烃裂解反应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含碳烯烃裂解制丙烯乙烯的裂解产物的分离工艺进行研究。
众多文献描述了如何进行含碳烯烃裂解反应,同时对分离此裂解产物作了研究。文献DE10233069描述了一种分离水蒸汽存在下的混合烯烃裂解产物的工艺,此工艺中裂解产物被部分冷凝,冷凝的蒸汽凝液蒸发后循环使用;气相裂解产物在第一分离塔分离,塔顶得到C3以下馏分,塔底得到C4以上馏分。C4以上馏分进入第二分离塔,在塔顶得到C4~C6馏分,塔釜得到C7以上馏分。此分离工艺对裂解产物进行了分离,但是无法得到具有合理浓度的乙烯、丙烯产品。作为分离单元,此工艺只能与其它分离单元结合以后才可以得到具有合理浓度的乙烯、丙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往技术中存在含碳烯烃裂解产物没有得到很好的分离,以及如何提高裂解产物分离单元独立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该方法具有能够得到不同纯度要求的丙烯、乙烯、C4馏分、裂解汽油及其它产品,提高分离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效率以及提高各分离单元独立性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C4~C8含碳烯烃混合物的裂解产物经压缩至1.0~4.0MPa后,进入第一分离塔;
(2)第一分离塔塔顶得到重量浓度为90-99%的乙烯,塔底为C3以上馏分;塔底馏分送入第二分离塔;
(3)第二分离塔塔顶得到的C5及C5以下馏分,进入第三分离塔;塔底为C6以上馏分,作为裂解汽油进入裂解汽油加氢装置;
(4)第三分离塔塔顶得到的C3馏分进入第四分离塔,塔底得到C4及C5馏分;
(5)第四分离塔塔顶为未凝气体,侧线抽出重量浓度为90~99%的丙烯,塔底得到重量浓度为80~95%的丙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裂解产物优选方案为被压缩至2.0~3.0MPa后,进入第一分离塔中段;第一分离塔塔底得到的C3以上馏分,优选方案为送入第二分离塔中段;第二分离塔塔顶得到的C5及C5以下馏分优选方案为进入第三分离塔中段;第三分离塔塔顶得到的C3馏分优选方案为进入第四分离塔距离塔底四分之一处;第四分离塔优选方案为顶部侧线抽出得到丙烯;第三分离塔塔釜得到的C4及C5馏分,优选方案为20~80重量%,更优选方案为30~66重量%循环作为裂解反应原料;第一至第四分离塔优选方案为选自填料塔、板式塔或浮阀塔。
本发明的分离方法可得到不同纯度的丙烯、乙烯、丙烷、C4及C5馏分和裂解汽油。各个分离塔都可以通过调节操作参数来达到控制纯度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分离方法中各分离单元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文献DE10233069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1或图2中1为含碳烯烃裂解产物,2为压缩机,3为第一分离塔,4为气相乙烯,5为第二分离塔,6为第三分离塔,7为裂解汽油,8为循环C4及C5,9为作为燃料气的C4及C5,10为第四分离塔,11为未凝气,12为液相丙烯,13为循环丙烷,14为冷却器,15为气液分离罐,16为蒸汽凝液,17为C3以下馏分,18为循环C4~C6馏分,19为送出界外的C4~C6馏分,20为C7以上馏分。
图1中,含碳烯烃裂解产物1经压缩机压缩后,进入第一分离塔3进行分离,塔顶可得到不同纯度的气相乙烯4,塔釜釜液进入第二分离塔5。此塔的塔顶得到C5及C5以下馏分,塔底得到的C6以上馏分作为裂解汽油送出。C5及C5以下馏分在第三分离塔6分离,塔底得到C4及C5馏分,部分C4及C5馏分8作为循环进料进入反应器进行再裂解,其余C4及C5馏分9作为燃料气使用送出。C3馏分在第四分离塔10分离,侧线抽出可得到不同纯度的液相丙烯12,塔顶为未凝气体11,塔釜得到不同纯度的丙烷13。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比较例1】
按图2所示,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组成(重量%)为:甲烷:0.25%,乙烯:8.5%,乙烷:0.5%,丙烷:2.5%,丙烯:21%,C4:46%,C5:5.5%,C6:5.6%,C7以上10.15%。采用文献DE10233069工艺流程,计算证明将得到如下比例的产品(重量%):
C3以下:32.75%
C4~C6:57.1%
C7以上:10.15%
【比较例2】
按图2所示,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组成(重量%)为:甲烷:0.05%,乙烯:11%,乙烷:0.20%,丙烷:3.5%,丙烯:28%,C4:46.7%,C5:2.2%,C6:1.85%,C7以上6.5%。采用文献DE10233069工艺流程,计算证明将得到如下比例的产品(重量%):
C3以下:42.75%
C4~C6:50.75%
C7以上:6.5%
【实施例1】
按图1所示,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组成(重量%)为:甲烷:0.25%,乙烯:8.5%,乙烷:0.5%,丙烷:2.5%,丙烯:21%,C4:46%,C5:5.5%,C6:5.6%,C7以上10.15%。采用本发明工艺流程,裂解产物被压缩至1.5MPa,28重量%的C4和C5馏分循环作为裂解原料,中试证明可得到如下比例的产品(重量%):
重量浓度为92%的乙烯:9.0%
重量浓度为93%的丙烯:22.5%
不凝气:0.25%
重量浓度为82%的丙烷:1.0%
C4及C5馏分:51.5%
C6以上:15.75%
【实施例2】
按图1所示,含碳烯烃催化裂解产物组成(重量%)为:甲烷:0.05%,乙烯:11%,乙烷:0.20%,丙烷:3.5%,丙烯:28%,C4:46.7%,C5:2.2%,C6:1.85%,C7以上6.5%。采用本发明工艺流程,裂解产物被压缩至2.5MPa,48重量%的C4和C5馏分循环作为裂解原料,中试证明可得到如下比例的产品(重量%):
重量浓度为95%的乙烯:11.3%
重量浓度为96%的丙烯:29.5%
不凝气:0.05%
重量浓度为92%的丙烷:2.0%
C4及C5馏分:48.8%
C6以上:8.3%
【实施例3】
按图1所示,含碳烯烃催化裂解产物组成同实施例2。采用本发明工艺流程,裂解产物被压缩至3.5MPa,66重量%的C4和C5馏分循环作为裂解原料,中试证明可得到如下比例的产品(重量%):
重量浓度为98%的乙烯:10.1%
重量浓度为99%的丙烯:28.3%
不凝气:0.05%
重量浓度为92%的丙烷:4.0%
C4及C5馏分:49.2%
C6以上:8.3%

Claims (9)

1、一种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C4~C8含碳烯烃混合物的裂解产物经压缩至1.0~4.0MPa后,进入第一分离塔;
(2)第一分离塔塔顶得到重量浓度为90-99%的乙烯,塔底为C3以上馏分;塔底馏分送入第二分离塔;
(3)第二分离塔塔顶得到的C5及C5以下馏分,进入第三分离塔;塔底为C6以上馏分,作为裂解汽油进入裂解汽油加氢装置;
(4)第三分离塔塔顶得到的C3馏分进入第四分离塔,塔底得到C4及C5馏分;
(5)第四分离塔塔顶为未凝气体,侧线抽出重量浓度为90~99%的丙烯,塔底得到重量浓度为80~95%的丙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裂解产物被压缩至2.0~3.0MPa后,进入第一分离塔中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分离塔塔底得到的C3以上馏分,送入第二分离塔中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分离塔塔顶得到的C5及C5以下馏分进入第三分离塔中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分离塔塔顶得到的C3馏分进入第四分离塔距离塔底四分之一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分离塔顶部侧线抽出得到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分离塔塔釜得到的C4及C5馏分,20~80重量%循环作为裂解反应原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四分离塔选自填料塔、板式塔或浮阀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分离塔塔釜得到的C4及C5馏分,30~66重量%循环作为裂解反应原料。
CNB2005101102925A 2005-11-11 2005-11-11 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 Active CN10043035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102925A CN100430352C (zh) 2005-11-11 2005-11-11 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102925A CN100430352C (zh) 2005-11-11 2005-11-11 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2579A CN1962579A (zh) 2007-05-16
CN100430352C true CN100430352C (zh) 2008-11-05

Family

ID=3808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02925A Active CN100430352C (zh) 2005-11-11 2005-11-11 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035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6289B (zh) * 2018-10-30 2022-12-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烯烃催化裂解装置扩能的方法
CN111217665B (zh) * 2020-04-01 2024-01-19 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烯烃催化裂解产品精细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4342A (zh) * 1998-08-25 2000-11-22 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方法
US6410813B1 (en) * 1999-06-17 2002-06-25 Fina Research, S.A. Production of olefins
CN1653020A (zh) * 2002-07-19 2005-08-10 乐吉股份公司 由含有c4-c8烯烃的应用流体所生产的丙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4342A (zh) * 1998-08-25 2000-11-22 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方法
US6410813B1 (en) * 1999-06-17 2002-06-25 Fina Research, S.A. Production of olefins
CN1653020A (zh) * 2002-07-19 2005-08-10 乐吉股份公司 由含有c4-c8烯烃的应用流体所生产的丙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2579A (zh) 2007-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8404B (zh) 甲醇或二甲醚转化过程中提高乙烯、丙烯收率的方法
CN101279879B (zh) 综合利用混合碳四生产丙烯的方法
CN101092323B (zh) 含碳烯烃催化裂解制轻质烯烃的方法
CN101492334B (zh) 提高混合碳四化工利用价值的方法
CN101337857B (zh) 甲醇到烯烃的集成加工
CN101279872B (zh) 由含氧化物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CN205235935U (zh) 用于从含氧化合物生产烯烃的设备
CN101935265B (zh) 液化气催化裂解工艺
CN101492335B (zh) 综合利用混合碳四的组合方法
CN101279875A (zh) 增产乙烯、丙烯的方法
CN100418938C (zh) 分离含碳烯烃催化裂解产物的方法
CN101092325B (zh) 含碳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的方法
CN100430352C (zh) 含碳烯烃裂解产物的分离方法
CN100506761C (zh) 利用含碳烯烃催化裂解生产丙烯乙烯的方法
CN107973677A (zh) 甲醇芳构化制备低含量含氧化合物的混合芳烃装置和方法
CN101880212B (zh) 一种由含氧化合物制备丙烯的工艺
CN101045665B (zh) 含碳烯烃催化裂解生产丙烯和乙烯的方法
CN111116290B (zh) 烯烃裂解装置扩能的方法
CN1986501A (zh) 带有复分解工艺的含氧物到烯烃的转化
CN100506760C (zh) 含碳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乙烯的方法
CN102070390B (zh) 炼厂混合碳四制丙烯的方法
CN104672046B (zh) 一种将碳四烯烃分离后回炼在催化裂化或裂解过程中增产乙烯和丙烯的方法
CN107721791B (zh) 一种甲醇制丙烯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
CN103772117A (zh) 丁烯多级绝热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方法
CN100413822C (zh) 含碳烯烃混合物催化裂解增产丙烯乙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