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5309C - 易握滑板本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易握滑板本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5309C
CN100425309C CNB2004100479099A CN200410047909A CN100425309C CN 100425309 C CN100425309 C CN 100425309C CN B2004100479099 A CNB2004100479099 A CN B2004100479099A CN 200410047909 A CN200410047909 A CN 200410047909A CN 100425309 C CN100425309 C CN 10042530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 grip
slip
grip part
slide pl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79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6518A (zh
Inventor
林重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I XINGY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I XINGY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I XINGY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I XINGYE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479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25309C/zh
Publication of CN1706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6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53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530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握滑板本体结构,其中,滑板本体为一多层复合结构,主要具有至少一层以上的主体层,其主体层近周缘处设有顶底相对凹凸形态的止滑握持部,以方便手掌靠于滑板边缘并以相对的手指直接夹持于握持部的顶底缘,以达到握持确实以及使用安全的目的,而其表面按需要分别设有不同形态及密度的凹凸止滑部,更可提高整体的止滑性能,有效强化板体结构,另配合夹置强化层的设计以强化整体抗力强度,更使整体结构轻量化,以符合运动特技上的需求。

Description

易握滑板本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握滑板本体结构,尤指一种滑板本体近周缘处的各层上设有凹凸相对的止滑握持部,而于握持部的顶底部另按不同需要设置凹凸配合的止滑部,使整体方便于手部由滑板边缘握持住且止滑,达到易于握持以及方便着力安全目的的易握滑板本体结构。
背景技术:
按目前的滑板板体结构,均为一木质材料予以多层复合成型,或以多层不同材质或纹路的材料复合成型的滑板,其于各层贴合时,为一平板式的贴合形态,加以目前木质的板体结构,表面的变化有限,或以纹路防滑,无法应不同的结构需求作不同的变化,结构上于使用者握持时十分的不便,不能供握持夹持时的使用,故在使用上有些不便之处。
而就如美国第4234204号案,如图11、图12所示,其板体90的结构是于表面上设有凸起数条凸条91结构,凸条91的结构仅是由板体90表面凸起,凸条91的顶面仍保持平滑形态,如此结构上止滑与强化的效果仍属有限:另有如美国第5924718号专利,如图13所示,其板体90是由上层板体93与下层板体94组合而成,其中,下层板体94底部另形成凹形的凹槽940结构,其形成补强的结构形态,凹槽940仅具有补强功能而已未见有其它功能;另如图14所示,其板体90亦成上层板体95及下层板体96,其中,此上层板体95表面具有局部凸起的凸条950形态,其具有止滑而未具有强化功能,故结构上仍有不足之处,以上各案均系针对于鞋底的止滑或局部强度的强化设计。
而以上的结构,其多半仅是板体单一表面上有止滑或强化的结构产生而已,并未有结构方便于使用者由板体的边缘进行握持的结构,并无直接着力点,如此当使用者于跳离地面以手捉板体时,由于手部的捉持不易稳定度不高,常有脱板的危险,而当有手持板的需要时,其动作多半难度高,危险性高,故手持板稳定度不高,实难以达到安全上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者握持,整体强度高的易握滑板本体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握滑板本体结构,其滑板本体主要具有至少一层主体层,该主体层近周缘处设有数个止滑握持部,其特点是:所述止滑握持部表面为凹凸对称变化形态,该止滑握持部表面上设有凹凸对称变化的止滑部。
所述主体层上所设置的止滑握持部分布多个区域,其中,于中央部位的第一止滑握持区具有多组长条止滑握持部,滑板四角端处另形成第二止滑握持区,其内具有一凹折形态的止滑握持部。
所述主体层上近周缘处的止滑握持部成长条状的长条止滑握持部,另于中央处具有长方形止滑强化部,该止滑强化部近端部处另设有两组圆形强化部。
所述滑板为一长圆板结构,其主体层中央处具有第一止滑握持区,该区内的多组止滑握持部成长条状,该滑板主体层两侧另形成跷起的第三止滑握持区,该区内的止滑握持部设成一多折的曲折止滑握持部。
所述主体层的止滑握持部可分布包括:中央处为第一止滑握持区,该区具有多组长条状的止滑握持部,而于其第一止滑握持区两侧处另形成第四止滑握持区,并于该区内形成多角形止滑握持部,而于主体层跷起的两端各形成第五止滑握持区,该区内具有多组凹陷阶层孔洞状止滑握持部,主体层的区缘另形成第六止滑握持区,该区内的止滑握持部设成一阶层曲折的变化结构。
上述易握滑板本体结构的滑板本体具有数层主体层,两主体层间另设有强化层,该主体层分别设有止滑握持部,其特点是:所述止滑握持部表面为凹凸对称变化形态,止滑握持部表面上另设有凹凸对称变化的止滑部。
所述强化层成浪板状。所述各主体层以结合件结合成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滑板本体至少具有一层以上的主体层,其近周缘处设有多数的止滑握持部,以方便于使用者直接握持,手指可定位于该止滑握持部上,并于其止滑握持部表面另设有止滑部,以使握持者的止滑性更佳,且使整体结构具有强化效果,另藉由多层形态的主体层配合强化层的设置以达到整体高强度结构体,使用者可形成确实止滑,便于握持具有有效着力点的结构形态,更能提升整体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外观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多层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端视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是图6端视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半剖示意图。
图11是已知的一种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已知的另一种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已知又一种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滑板                  2第一止滑握持区
3第二止滑握持区        4第三止滑握持区
5第四止滑握持区        6第五止滑握持区
7第六止滑握持区
10主体层              11止滑握持部
111、112、113、114、115、116止滑握持部
110止滑部
12、13强化部
20结合件
30强化层
80手掌                81拇指
82手指                90板体
91凸条                93上层板体
94下层板体            940凹槽
95上层板体            96下层板体
950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滑板1本体主要具有至少一层以上的主体层10,其多层的主体层10无论其各层的表面纹路如何,其结构上均于主体层10的近周缘处可供手指到达的位置处另设有多数具有凹凸对称变化的止滑握持部11,止滑握持部11成三组长短不一的形态,两侧的止滑握持部11设于主体层10的两侧处,以方便使用者手的手指由主体层10边缘伸至该止滑握持部11,如图3、图4所示,于使用者立于板上或单纯以手握,其手掌80直接靠于滑板1主体层10边缘,而拇指81与手指82则分别握持于止滑握持部11凸起部及凹陷处,使上下分别夹持住该止滑握持部11并形成有效的着力点,而使握持夹持的稳定性更高,无论在跳跃或单纯持板时,其稳定度极高,以使整体的板体可确实与手部结合,不致有脱板的状况发生,以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以及滑板动作上的连续性;另外由于整体的多条止滑握持部11的设计,使滑板1主体层10整体具有长轴向的高抗力以及高弹性的需求,而且,其各层的主体层10于相互贴合时,其贴合的结构由于止滑握持部11的设计,有效的提高贴合的面积以及稳定度,其凸凹形态的止滑握持部11可使各层的主体层10产生上下层错开的剪力时,可确实的被稳定位,而达到整体结构强度高的目的。
实施例2,另如图5所示,其主体层10上所设置的止滑握持部11分布多个区域,其中于中央部位的第一止滑握持区2是具有三组中央略长两侧略短的止滑握持部111,而于滑板1四角端处另形成第二止滑握持区3,其内具有一凹折形态的止滑握持部112,加以主体层10前端圆尖端部的设计以及尾部跷起流线的形态,形成整体视觉特殊结构止滑方便握持的高强度滑板1主体层10结构。
实施例3,另如图6所示,其各层的主体层10上两侧设有凹凸对称配合的止滑握持部11,为强化整体结构,另于中央处具有长方形止滑强化部12,且于长方形止滑强化部12近端部处另设有两组圆凹强化部13,而由前述的止滑握持部11以及强化部的设置以使成为整体高止滑性以及高强度的结构,且圆凹强化部13中央另设有穿孔以供容置其它的结构,而其止滑握持部11凸起或凹陷的表面上另设有连续凸起或凹陷的止滑部110,如图7所示,其原已成一凹凸对称设置的止滑握持部11表面上另设有前述的止滑部110,如此于拇指81与手指82指腹所具有的摩擦力更大,被握持的状态更为稳定,且鉴于前述的各项结构设计由此产生视觉上的差异,具有提高差异与辨识美观的功能。
实施例4,又如图8所示,其滑板1的结构为一长圆板的结构,而其中央处具有第一止滑握持区2,而该区内的两侧止滑握持部111顶底面设有止滑部110,而其止滑部110成一颗粒状密集布点的结构,且其于一止滑握持部11表面上设成分段的结构以形成不同视觉上的变化,而于滑板1主体层10两侧另形成跷起并向前后端延伸的结构为第三止滑握持区4,于该区内的止滑握持部11设计成一多折的曲折止滑握持部113,不但便于握持,更满足了长板高强度的需求。
实施例5,另如图9、图10所示,其主体层10的止滑握持部11可分布更多的区域,其中,中央处为第一止滑握持区2,该区亦具有三组长条状的止滑握持部11,而于其第一止滑握持区2的两侧另形成第四止滑握持区5,并于该区内形成长条多角形止滑握持部11,并于其上各设有数长条状的止滑部110,而于主体层10跷起的两端各形成第五止滑握持区6,该区内具有多组凹陷阶层孔洞状止滑握持部115,主体层10的区缘另形成第六止滑握持区7,该区内的止滑握持部116成一阶层曲折的变化结构,而各握持部内均可视需要设置止滑部110,使整体形成多样变化的结构。
而以图9、图10所示的结构,其可用金属材质的板体各以不同或相对的形态成型,再予以结合成一体的结构,其结构包括:以结合件20与主体层10周缘的止滑握持部116结合成一体的另一主体层10,使成为两主体层10的结构,而于两主体层10间则设有一强化层30,其中强化层30为浪板形,以达到各层分别强化而使各层组接后,形成一高强度的结构。其中,主体层10的结构为一板体结构,而其结构具有多个止滑握持区并于各区内形成形态不同的止滑握持部,而可成一高强度的结构,且于近第一止滑握持区2两端部处设有两贯穿孔形态的强化部13以结合其它的物品:而前述结合各层的结合件20可为一般的铆钉结构或螺钉结构,亦可焊接成一体。
综前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功能:
1.止滑性及握持性高:藉由止滑握持部11及止滑部110手部直接抓持凹凸变化处具有强力的着力点并提高摩擦止滑的性能,达到高握持性外,并可供踩踏时的高止滑性,而达到高安全使用的目的。
2.高强度:整体各层分别具有各不同的止滑握持区以及各区内不同的止滑握持部与止滑部,而提高各层强度,再分别将各层予以有效的结合成为一体,可成为一高强度的结构。

Claims (8)

1、一种易握滑板本体结构,其滑板本体主要具有至少一层主体层,该主体层近周缘处设有数个止滑握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握持部表面为凹凸对称变化形态,该止滑握持部表面上设有凹凸对称变化的止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握滑板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上所设置的止滑握持部分布多个区域,其中,于中央部位的第一止滑握持区具有多组长条止滑握持部,滑板四角端处另形成第二止滑握持区,其内具有一凹折形态的止滑握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握滑板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上近周缘处的止滑握持部成长条状的长条止滑握持部,另于中央处具有长方形止滑强化部,该止滑强化部近端部处另设有两组圆形强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握滑板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为一长圆板结构,其主体层中央处具有第一止滑握持区,该区内的多组止滑握持部成长条状,该滑板主体层两侧另形成跷起的第三止滑握持区,该区内的止滑握持部设成一多折的曲折止滑握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握滑板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的止滑握持部可分布包括:中央处为第一止滑握持区,该区具有多组长条状的止滑握持部,而于其第一止滑握持区两侧处另形成第四止滑握持区,并于该区内形成多角形止滑握持部,而于主体层跷起的两端各形成第五止滑握持区,该区内具有多组凹陷阶层孔洞状止滑握持部,主体层的区缘另形成第六止滑握持区,该区内的止滑握持部设成一阶层曲折的变化结构。
6、一种易握滑板本体结构,滑板本体具有数层主体层,两主体层间另设有强化层,该主体层分别设有止滑握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握持部表面为凹凸对称变化形态,止滑握持部表面上另设有凹凸对称变化的止滑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易握滑板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层成浪板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易握滑板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主体层以结合件结合成一体。
CNB2004100479099A 2004-06-10 2004-06-10 易握滑板本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530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479099A CN100425309C (zh) 2004-06-10 2004-06-10 易握滑板本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479099A CN100425309C (zh) 2004-06-10 2004-06-10 易握滑板本体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6518A CN1706518A (zh) 2005-12-14
CN100425309C true CN100425309C (zh) 2008-10-15

Family

ID=35580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790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5309C (zh) 2004-06-10 2004-06-10 易握滑板本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2530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74194B1 (ko) * 2012-11-14 2019-04-30 이지하 스노우 슬라이딩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09951A (en) * 1987-09-23 1989-06-01 Graham Hayward Mono ski-board
US6357781B1 (en) * 1999-11-05 2002-03-19 Salomon S.A. Gliding or rolling board
US6450512B1 (en) * 1998-05-11 2002-09-17 Donald W. Carr Handle structure for a snowboard
US20030094787A1 (en) * 2001-10-01 2003-05-22 Bernhard Riepler Board-type runner device and to layer and running surface lining for same
US20030111824A1 (en) * 1999-12-22 2003-06-19 Bernhard Riepler Board-like glid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a ski or snowboar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09951A (en) * 1987-09-23 1989-06-01 Graham Hayward Mono ski-board
US6450512B1 (en) * 1998-05-11 2002-09-17 Donald W. Carr Handle structure for a snowboard
US6357781B1 (en) * 1999-11-05 2002-03-19 Salomon S.A. Gliding or rolling board
US20030111824A1 (en) * 1999-12-22 2003-06-19 Bernhard Riepler Board-like glid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a ski or snowboard
US20030094787A1 (en) * 2001-10-01 2003-05-22 Bernhard Riepler Board-type runner device and to layer and running surface lining for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6518A (zh) 2005-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8285B2 (en) Bottle with anti-slippage prints
US20120085774A1 (en) One-piece container handle
US6357781B1 (en) Gliding or rolling board
US8899604B2 (en) Wheeled scooter
CN100425309C (zh) 易握滑板本体结构
US20090291783A1 (en) Lacrosse handle with gripping structure
JP3058345U (ja) 握持用凹所を備えた瓶
WO2012050386A2 (ko) 고강도 종이끈 및 이를 이용한 쇼핑백
CN208482014U (zh) 一种斜向横块宽颈侧握乒乓球拍
USD908290S1 (en) Cold weather equestrian riding glove
TWI246433B (en) Easily grasped slide main body structure
CN201050290Y (zh) 塑胶制梯结构
CA2717284A1 (en) One piece container handle
CN201914542U (zh) 一种水桶
CN215025813U (zh) 一种改进型筋沟篮球
JPH10139028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US10085574B2 (en) Ultra compact one-handed folding mat
JP2006015038A (ja) 握持が容易なスケートボードの本体装置
JP2004308397A6 (ja) カラーコーン
USD559313S1 (en) Pen
JPH0249213Y2 (zh)
CN2428400Y (zh) 冲浪板的改进结构
CN210472995U (zh) 球拍防滑贴
CN216019318U (zh) 一种cpe止滑手套
KR200464552Y1 (ko) 복합식 플라스틱 도마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