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8319C - 透明计算系统中端设备间数据的传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透明计算系统中端设备间数据的传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8319C
CN100418319C CNB2006100847579A CN200610084757A CN100418319C CN 100418319 C CN100418319 C CN 100418319C CN B2006100847579 A CNB2006100847579 A CN B2006100847579A CN 200610084757 A CN200610084757 A CN 200610084757A CN 100418319 C CN100418319 C CN 10041831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ile
message
end equipment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847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9461A (zh
Inventor
张尧学
徐广斌
匡文渊
周悦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NEW CLOUDNE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6100847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18319C/zh
Publication of CN1909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9461A/zh
Priority to US11/744,098 priority patent/US781839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83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8319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2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网络中的端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该网络至少包括服务器、第一和第二端设备。端设备上无非易失性存储装置,该服务器具有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至少包括第一端设备可使用的第一盘映像和第二端设备可使用的第二盘映像。盘映像均由只读的共享分区、可读写的隐藏分区和私有分区构成,其中共享分区为各盘映像共有,隐藏分区和私有分区为各盘映像所独有,对共享分区的改动保存在隐藏分区中。包括以下步骤:由第一端设备作为发起方生成数据传送请求的报文;传送给作为接收方的第二端设备;第二端设备如果允许请求的数据传送则将该报文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响应于接收的报文,执行第一盘映像与第二盘映像之间的数据传送,之后向第二端设备发送表示已完成数据传送操作的消息。最后,第二端设备向第一端设备发送表示已完成数据传送操作的消息。

Description

透明计算系统中端设备间数据的传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网络中的端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上基于透明计算模式的计算机系统中,具有本地计算能力的端设备,尤其是无硬盘的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方法。
技术背景
迄今为止的普适计算以及在普适计算之前的网络计算等计算模式中:无论何种计算机,必须从一开始就要为它研制和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支撑工具和应用软件,否则,该机器就不能进行相应的应用计算或运转相应的软件系统。这造成了现在的对PC机指标(例如内存、硬盘、CPU频率和速度等)要求越来越高、软件操作系统越来越复杂和庞大的局面。那些只能安装小型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如PDA、手机等)以及数字家电设备(如ISDN电话等)虽然能够运转较小的软件,但它们却面临着很难和通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例如Internet进行互连和互通的问题。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及硬件系统的不断升级使得软件系统越来越复杂,用户的使用和维护成本越来越高。同时,不断淘汰的旧的电脑设备又形成许多新的垃圾和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透明计算(参见参考文献:张尧学,“透明计算:概念、结构和示例”,电子学报,VOL32,NO12A,12,2005)是一种用户无需感知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撑工具以及应用程序的所在,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从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包括固定和移动以及家庭的各类设备)中找到相关计算服务,而这些服务又是存储于位于分布式网络的服务器中的计算模式。
透明计算模式由服务器和客户机(端设备)组成,在硬件系统上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相似。所不同的是,在透明计算模式中,其客户机可以是多种不同的终端设备,例如台式PC机、网络计算机NC、PDA等。这种模式有下述特点:1、客户机上不预置任何操作系统、支撑工具或应用程序,需要时自动地从服务器上下载所需要的系统、工具和应用程序到客户机环境下执行;2、用户可以在客户机上任意选择任何可在客户机硬件上运转的操作系统,以及其上的工具和应用程序,且不必对应用程序进行任何本质上的改动,从而保证应用程序的可操作性和兼容性;3、通过网络进行虚拟交换和调度,提高了资源共享和执行效率;4、所有的应用计算都在客户机端完成,而不是在服务器端;
清华大学网络互联实验室提出了一种基于透明计算的计算系统(参见本申请人的相关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0510063064.7),其中端设备具有本地计算能力,具备与普通PC等同的功能和性能,能极大减轻传统网络计算机系统中计算对服务器依赖过重的问题,并具有专用网络协议和文件系统的防病毒与自我恢复机制,同时用户可以任意选择在端设备上运转Windows及Linux等操作系统。现有基于透明计算系统的系统主要适用于局域网环境下的应用计算,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办公,多媒体教室等应用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基于透明计算模式的系统中,通过虚拟磁盘机制使得用户如同使用一台普通PC那样来使用一台无硬盘的端设备:端设备各自都具有一个私有的虚拟磁盘12A、12B。虚拟磁盘的作用类似于PC的本地硬盘,对于各自的端设备上的用户来说可任意读写。各个端设备的虚拟磁盘物理上不存在,分别对应服务器磁盘系统上划分出来的一个磁盘映像18A、18B区,因此用户数据实际上都被存储于服务器的磁盘中。如图3,实际上,端设备用户在本地所看到的是由系统分区(C:)和数据分区(E:)所构成的一个虚拟磁盘31A、31B视图30,该两个分区对用户来说可以随意读写,这使得用户在端设备上的操作和操作的结果在关机后可以保存。与端设备的虚拟磁盘相对应的是服务器存储空间32的一个磁盘映像18A、18B,它实际上由服务器上的三种分区构成,即:所有共享同一操作系统镜像的端设备所共有的一个共享分区33,以及每一端设备所独有的隐藏分区34A、34B和私有分区35A、35B。其中共享分区加上一个隐藏分区共同对应一个端设备上的系统分区,隐藏分区可由端设备随意读写,它记录端设备用户对系统分区所作的改动,但共享分区对于端设备只能读。例如用户对系统分区做了增删改,则这些操作被记录在对应的隐藏分区中,操作结果也同时存储在隐藏分区中,例如修改或增加了文件,则新文件也被保存在隐藏分区中。隐藏分区和共享分区的内容合在一起形成端设备的系统分区,但在端设备读取系统分区时前者的内容具有更高的优先性,因此保证用户在端设备上看到的系统分区总是最近更新的状态。数据分区则是端设备上主要保存用户数据的分区,通常要大于隐藏分区。数据分区和服务器上的私有分区一一对应,也即服务器上的一个私有分区就是一个端设备的数据分区,可任意由其读写。以上端设备对服务器磁盘映像的具体读写过程属于透明计算的内部机制,对用户透明,他们所看到的只是本地的由系统分区和数据分区所构成的一个可读写的硬盘,因此上述机制被称为透明读写机制,工作于文件系统之下。
根据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服务器和端设备之间可以以文件、扇区或自定义块为数据共享单位进行交互。服务器可以直接操作磁盘映像中的数据共享单位,例如对于基于文件为数据共享单位的实施例,磁盘映像中的文件对服务器是可见的,因此服务器可以对其直接进行操作。作为计算机系统中一种常用的数据的逻辑组织方式,文件常在实际应用中常被用作在通过网络相连的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单位。在现有基于文件为数据共享单位的透明计算的实施例中,这具体体现为服务器上不同端设备的系统分区(在服务器上体现为隐藏分区)和/或数据分区(在服务器上体现为私有分区)之间以文件为单位的复制,而在现有基于扇区为数据共享单位的实施例中,具体体现为服务器上不同端设备的系统分区(在服务器上体现为隐藏分区)和/或数据分区(在服务器上体现为私有分区)之间属于同一文件的扇区的复制。对于前者来说,若需在不同端设备之间进行文件的传送,进行本地计算的端设备间使用譬如FTP、TFTP、NFS等传统的文件系统上的文件传送和共享方法,在文件传送(读/写)请求的发起方和处理方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并进行传送,并通过透明读写机制完成具体文件在服务器存储空间的读写。图1是现有基于文件为数据共享单位的透明计算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服务器19和多个端设备11A、11B共同位于一个局域网上。由于计算都在本地发生,若在某时间端设备11A上的用户需要将本地硬盘上一个文件传送到端设备11B的本地硬盘,对于用户来说,端设备11A首先通过譬如FTP等现有的文件传送方法和端设备11B间建立起连接,并将原始文件13从虚拟磁盘12A读出并传送到虚拟磁盘12B上。事实上在该实施例中,原始文件13的数据被从服务器上与虚拟磁盘12A所对应的磁盘映像A中读出并传送到端设备11A上14,并由端设备11A通过FTP传送到端设备11B上15,最后由端设备11B通过本地的透明读写机制传送到服务器上与其虚拟磁盘12B所对应的磁盘映像18B中16,在隐藏分区(涉及对共享分区中文件的改动时)和/或私有分区最后生成源文件的复本13A,从而完成对文件数据的一次传送。因此文件数据的传送实际上经过了从服务器至端设备11A、从端设备11A至端设备11B、又从端设备11B至服务器的过程。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为了在端设备间进行一次文件数据的传送,服务器和文件的发收双方端设备都需要分配相应的缓冲、处理器和I/O等资源,同时还需占用相应的网络带宽资源,尤其是服务器还需维护两条传送路径14、16。对于这样的实施例来说,若在短时间内,需要相互进行文件传送的端设备较多、需要传送的文件又较多较大时,会占用较多服务器、各端设备以及网络的各类资源,对端设备的运行速度和整个系统运转的性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数据传送的源和目的实际都位于服务器上,因此若能改进数据的传送方法,缩短数据的传送路径以减少对相应资源的占用资源,则可改善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透明计算系统中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送时,采用了迂回式路径对数据进行传送,从而造成对服务器、端设备以及网络的各类资源浪费,传送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在网络中的端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其中,该网络至少包括服务器、第一端设备和第二端设备,该服务器具有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至少包括第一端设备可使用的第一盘映像和第二端设备可使用的第二盘映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第一端设备作为数据传送请求的发起方根据需要传送的数据的信息生成数据传送请求的报文;将该生成的数据传送请求的报文传送给作为数据传送请求的接收方的第二端设备;由第二端设备接收该报文,并且如果允许请求的数据传送则将该报文传送给该服务器;该服务器响应于该接收的报文,执行第一盘映像与第二盘映像之间的数据传送。进一步地,端设备上无可读写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第一盘映像和第二盘映像均由只读的共享分区、可读写的隐藏分区和私有分区三种分区构成,其中共享分区为第一盘映像和第二盘映像所共有,隐藏分区和私有分区为各盘映像所独有,用户通过端设备对共享分区的改动均保存在其盘映像的隐藏分区中。当该服务器执行第一盘映像与第二盘映像之间的数据传送之后,该服务器向第二端设备发送表示已完成数据传送操作的消息;以及第二端设备向第一端设备发送表示已完成数据传送操作的消息。数据传送请求的报文至少包括以下字段:数据传送请求的发起方的标识、数据传送请求的接收方的标识、指示数据接收或发送的数据传送类型、以及需要传送的数据的标识信息。如果第二端设备不允许请求的数据传送,则向第一端设备发送拒绝传送消息。第二端设备响应于该接收的报文,对允许请求的数据传送则在该报文中的该数据传送请求的发起方的标识字段填入其自身的标识。被传送的数据是一个或多个文件;该报文中的需要传送的数据的标识信息字段包括以下字段:被传送的文件的文件名、被传送的文件大小、被传送文件在第一盘映像中的存放地址、被传送文件的修改时间、以及被传送的文件在第二盘映像中的存放地址。服务器收到数据传送报文之后判断如果报文合法,则根据报文中数据传送类型、被传送文件在第一盘映像中的存放地址、以及被传送的文件在第二盘映像中的存放地址判断被传送文件是否要写入接收方或发起方的系统分区,若是则判断目标盘映像的共享分区或隐藏分区中已经具有相同的文件,若均没有才将其拷贝至相应的隐藏分区中;对需要写入接收方或发起方的数据分区的被传送文件则拷贝至目标盘映像的私有分区中。在数据传送请求发起方生成数据传送请求报文之前,数据传送请求的发起方判断待传文件的总数量大于一个预定阈值,或待传文件的大小均超过另一预置阈值,则生成相应的数据传送请求报文,否则采用FTP等传统方法进行传送。
采用了本发明数据传送方法的透明计算端设备,为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送,在各端设备和服务器之间只需进行控制类报文的交互,实际数据的传送由服务器在本地进行的复制来实现,因此提高了数据传送的效率和透明计算系统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透明计算系统中端设备之间传送文件数据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的透明计算系统中端设备之间传送文件数据的示意图;
图3是透明计算系统中虚拟磁盘机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示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2描述了采用了本发明的透明计算端设备之间进行文件传送的网络示意图。其中一台服务器29和多个端设备21A、21B共同位于一个局域网LAN上。端设备在加电后根据用户的选择,从服务器上下载所需的操作系统以完成启动。对于用户来说,每台端设备在正常运行时,都具备一个本地的“硬盘”,用户可以对其任意地读写,在重新开关机后保存在上面的数据仍然存在,和PC机自带的硬盘无异。但在端设备上并不带有实际的硬盘,端设备对用户所呈现的“硬盘”是一个虚拟磁盘22A,22B。如前所述,通过透明计算的虚拟磁盘机制,每一个虚拟磁盘对应服务器磁盘系统(可以是IDE、SCSI等)上的存储区域,这样的存储区域被称为磁盘映像(映像A,映像B),它由共享分区33、隐藏分区34A和私有分区35A组成,保存在虚拟磁盘上的数据都被实际存储在服务器上各自磁盘映像的相应分区中。
若一端设备21A要将自己虚拟磁盘22A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传送到另一个端设备21B的虚拟磁盘22B中,或将端设备21B的虚拟磁盘22B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传送到自己的虚拟磁盘22A中,则前者被称为文件传送请求的发起方,后者被称为文件传送请求的接收方。文件传送请求的发起方、接收方以及服务器之间利用被称为文件传送请求的控制报文来控制传送过程,一个文件传送请求是一个链表,链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如表1的节点,一个节点对应一个文件,其中至少包括以下字段:
表1
  ID_req   ID_resp   Op_type   Filename   File_size   Add_req   Add_Resp   Re_time
ID_req:文件传送请求发起方的标识;
ID_resp:文件传送请求接收方/处理方的标识;
Op_type:文件传送请求是读(下载)请求还是写(上传)请求;
Filename:被传送的文件名(标识);
File_size:被传送的文件大小;
Add_req:被传送文件在文件传送请求发起方的虚拟磁盘中的存放地址;
Add_Resp:被传送文件在文件传送请求接收方的虚拟磁盘中的存放地址;
Re_Time:被传送文件最近被修改时间;
因此,一个文件传送请求可包括对一个或多个文件的传送。
若用户在某一时间需要在两个端设备之间传送文件,文件传送请求的发起方生成一个文件传送请求的报文,并根据需要传送的文件的信息,在文件传送请求报文中依次填入相关信息,但ID_resp字段置空。
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文件传送请求的发起方将文件传送请求报文发送给文件传送请求的接收方24。如果文件传送请求的接收方同意进行文件传送,则在文件传送请求报文的ID_resp字段填入自己的标识,若文件传送请求报文中所有节点的ID_resp字段均为空,则表明没有文件被允许传送,因此直接向文件传送请求的发起方返回拒绝传送消息,否则将处理后的报文发送到服务器25。
服务器判断,如果接收到的文件传送请求报文正确,且各字段不空、合理,则根据Op_type字段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本地磁盘操作,在与文件传送请求的发起方和接收方所对应的磁盘映像28A、28B之间进行文件的复制,具体如下:根据Op_type、Add_req和Add_Resp字段判断,被传送文件是否要写入接收方或发起方的系统分区,并根据文件的属性(如文件名、大小和修改时间)的对比来判断目标系统分区中已经具有相同的文件,若没有才将其拷贝至相应的隐藏分区中,否则不进行具体拷贝,这样可以减少隐藏分区对相同文件的拷贝;对需要写入数据分区的被传送文件则直接被拷贝至相应的私有分区中。上述服务器在文件复制时所进行的操作替代了端设备上进行的透明读写机制的功能,进一步降低了端设备在相互传送文件数据时的工作量。
成功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服务器向文件传送请求的接收方返回一个消息以表示已成功完成操作26,其中包括了被读写的文件的信息,接收方根据该信息更新本地维护的文件的状态,这时接收方虚拟磁盘的系统分区和数据分区所呈现给用户的都是更新之后的状态。之后,文件传送请求的接收方向文件传送请求的发起方返回一个传送已完成的消息27,其中包括了被读写的文件的信息,接收方根据该信息更新本地维护的文件的状态,这时发起方虚拟磁盘的系统分区和数据分区所呈现给用户的都是更新之后的状态。
由于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无关,上述过程没有对本实施例中的错误处理、报文传送的可靠性和安全方面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关于文件读写和网络传输的错误处理机制、可靠性传送机制和安全机制来获得对相关内容的了解。
作为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文件传送请求发起方生成文件传送请求报文之前,可先判断待传文件的数量和各个文件的大小,对于待传文件数量大于一个预定阈值的情况,则对应这批待传文件生成一个文件传送请求,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传送;否则,若待传文件的大小超过一个预置阈值,则对应这些“大”文件生成一个文件传送请求,利用上述方法传送这些文件,而那些未超过预定阈值的文件则利用FTP等传统方法进行传送。
作为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文件传送请求发起方生成文件传送请求报文之前,文件传送请求的发起方可按照基于概率的方式来决定是否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文件传送,譬如可以使用与待传文件总数量以及或每一待传文件的大小成正指数关系的概率来进行决定是否利用上述方法对待传文件进行传送。在这种情况下,若决定为否,则采用FTP等传统方法进行传送。
在透明计算中,常常采用低成本的普通PC来构成服务器,因此上述两种实施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于普通PC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集中的磁盘操作而造成性能骤降的可能性。
以上描述的各个方法也可类似地应用在基于扇区、自定义块或其他形式的数据共享单位等的各种透明计算系统的实施例中。
下面以基于扇区为数据共享单位的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扇区是端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磁盘数据的逻辑交互单位。端设备负责维护本地虚拟磁盘的状态,即由端设备维护相应的扇区映射表,来完成虚拟磁盘中的扇区到服务器上相应磁盘映像中的扇区的映射,这工作于文件系统之下。因此即使用户在端设备上所见或所操作的是一个文件,也由端设备的文件系统和虚拟磁盘驱动转换为虚拟磁盘中的扇区,并进一步通过扇区映射表转换为对服务器上相应的磁盘映像中与该文件对应的多个扇区的操作。基于扇区的实施例在本地扇区映射到服务器磁盘映像的过程中使用了前述的透明读写机制,即根据扇区地址判断,若是对数据分区的写扇区操作,则直接对服务器上对应的私有分区进行写,但若是对系统分区的写扇区操作,则重定向到隐藏分区。对于端设备间扇区数据的传送也可类似于上述对文件数据的传送方法,在透明计算端设备之间进行扇区数据的传送时,在各端设备和服务器之间只需进行控制类报文的交互,实际数据的传送通过服务器在本地进行的扇区的复制来实现。
若一端设备要将自己虚拟磁盘中的一个或多个扇区传送到另一个端设备的虚拟磁盘中,或将另一个端设备虚拟磁盘中的一个或多个扇区传送到自己的虚拟磁盘中,则前者被称为扇区传送请求的发起方,后者被称为扇区传送请求的接收方。扇区传送请求的发起方、接收方以及服务器之间利用被称为扇区传送请求的控制报文来控制传送过程,一个扇区传送请求是一个链表,链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如表2的节点,一个节点对应一个连续的扇区串,即连续扇区,其中至少包括以下字段:
表2
  ID_req   ID_resp   Op_type   StartSector   SectorNum
……
ID_req:扇区传送请求发起方的标识;
ID_resp:扇区传送请求接收方/处理方的标识;
Op_type:扇区传送请求是读(下载)请求还是写(上传)请求;
StartSector:被传送连续扇区中的第一个扇区号;
SectorNum:被传送连续扇区所包括扇区的数量;
若某一时间需要在两个端设备之间传送一个或多个连续扇区,扇区传送请求的发起方生成一个扇区传送请求的报文,并根据需要传送的扇区的信息,在扇区传送请求报文中依次填入相关信息,但ID_resp字段置空。
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扇区传送请求的发起方将扇区传送请求报文发送给扇区传送请求的接收方。如果扇区传送请求的接收方同意进行扇区传送,则在扇区传送请求报文的ID_resp字段填入自己的标识。若扇区传送请问报文中所有节点的ID_resp字段均为空,则表明没扇区会被传送,因此直接向扇区传送请求的发起方返回拒绝传送消息,否则将处理后的报文发送到服务器。
服务器判断,如果接收到的扇区传送请求报文正确,且各字段不空、合理,则根据Op_type字段的内容,进行本地磁盘操作,在与扇区传送请求的发起方和接收方所对应的磁盘映像之间进行扇区的复制。
成功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服务器向扇区传送请求的接收方返回一个消息以表示已成功完成操作,其中包括读写的扇区的信息,接收方根据该消息更新本地维护的映射表。之后,扇区传送请求的接收方向扇区传送请求的发起方返回一个传送已完成的消息,其中包括读写的扇区的信息,发起方根据该消息更新本地维护的映射表。
由于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无关,上述过程没有对本实施例中的错误处理、报文传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相近的关于磁盘读写和网络传输的常用错误处理机制、可靠性传送机制和安全机制来获得对相关内容的了解。
作为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扇区传送请求发起方生成扇区传送请求报文之前,可先判断待传连续扇区的数量和各个连续扇区的大小,对于待传连续扇区数量大于一个预定阈值的情况,则对应这批待传连续扇区生成一个扇区传送请求,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传送;否则,若待传连续扇区的大小超过一个预置阈值,则对应这些“长”连续扇区生成一个扇区传送请求,利用上述方法传送这些连续扇区,而哪些长度未超过预定阈值的连续扇区则可利用传统的数据传送方法进行传送。
作为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扇区传送请求发起方生成扇区传送请求报文之前,扇区传送请求的发起方可按照基于概率的方式来决定是否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扇区传送,譬如可以使用与待传连续扇区总数量以及或每一待传连续扇区的大小成正指数关系的概率来进行决定是否利用上述方法对待传连续扇区进行传送。在这种情况下,若决定为否,则可采用传统的数据传送方法进行传送。
如前所述,在透明计算中,常常采用低成本的普通PC来构成服务器,因此上述两种实施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普通PC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集中的磁盘操作而造成性能骤降的可能性。
上面以本发明应用于基于扇区为数据共享单位的透明计算系统的实施例为例进行了说明,鉴于情况类似,对本发明应用于采用其他形式数据共享单位的透明计算系统的情况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性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后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视为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本发明适当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进行确定。

Claims (10)

1. 一种用于在网络中的端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该网络至少包括服务器、第一端设备和第二端设备,所述端设备上无可读写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该服务器具有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至少包括第一端设备可使用的第一盘映像和第二端设备可使用的第二盘映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第一端设备作为数据传送请求的发起方根据需要传送的数据的信息生成数据传送请求的报文;
将该生成的数据传送请求的报文传送给作为数据传送请求的接收方的第二端设备;
由第二端设备接收该报文,并且如果允许请求的数据传送则将该报文传送给该服务器;
该服务器响应于该接收的报文,执行第一盘映像与第二盘映像之间的数据传送。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盘映像和第二盘映像均由只读的共享分区、可读写的隐藏分区和私有分区三种分区构成,其中共享分区为第一盘映像和第二盘映像所共有,隐藏分区和私有分区为各盘映像所独有,用户通过端设备对共享分区的改动均保存在其盘映像的隐藏分区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当该服务器执行第一盘映像与第二盘映像之间的数据传送之后,该服务器向第二端设备发送表示已完成数据传送操作的消息;以及第二端设备向第一端设备发送表示已完成数据传送操作的消息。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该数据传送请求的报文至少包括以下字段:数据传送请求的发起方的标识、数据传送请求的接收方的标识、指示数据接收或发送的数据传送类型、以及需要传送的数据的标识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如果第二端设备不允许请求的数据传送,则向第一端设备发送拒绝传送消息;第二端设备响应于该接收的报文,对允许请求的数据传送则在该报文中的该数据传送请求的发起方的标识字段填入其自身的标识。
6. 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被传送的数据是一个或多个文件;该报文中的需要传送的数据的标识信息字段包括以下字段:被传送的文件的文件名、被传送的文件大小、被传送文件在第一盘映像中的存放地址、被传送文件的修改时间、以及被传送的文件在第二盘映像中的存放地址。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服务器收到数据传送报文之后判断如果报文合法,则根据报文中数据传送类型、被传送文件在第一盘映像中的存放地址、以及被传送的文件在第二盘映像中的存放地址判断被传送文件是否要写入接收方或发起方的系统分区,若是则判断目标盘映像的共享分区或隐藏分区中是否已经具有相同的文件,若判断目标盘映像的共享分区或隐藏分区中均没有相同的文件才将其拷贝至相应的隐藏分区中;
对需要写入接收方或发起方的数据分区的被传送文件则拷贝至目标盘映像的私有分区中。
8. 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被传送的数据是一个或多个扇区中的数据;该报文中的需要传送的数据的标识信息字段包括以下字段:被传送的连续扇区中的第一个扇区号、以及被传送的连续扇区所包含的扇区的数量。
9. 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在数据传送请求发起方生成数据传送请求报文之前,数据传送请求的发起方判断待传文件的总数量大于一个预定阈值,或待传文件的大小均超过另一预置阈值,则生成相应的数据传送请求报文。
10. 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在数据传送请求发起方生成数据传送请求报文之前,数据传送请求的发起方以一个与待传文件总数量或待传文件总大小成正指数关系的概率来生成数据传送请求报文。
CNB2006100847579A 2006-05-18 2006-05-18 透明计算系统中端设备间数据的传送方法 Active CN10041831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847579A CN100418319C (zh) 2006-05-18 2006-05-18 透明计算系统中端设备间数据的传送方法
US11/744,098 US7818390B2 (en) 2006-05-18 2007-05-03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terminal apparatuses in a transparent comput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847579A CN100418319C (zh) 2006-05-18 2006-05-18 透明计算系统中端设备间数据的传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9461A CN1909461A (zh) 2007-02-07
CN100418319C true CN100418319C (zh) 2008-09-10

Family

ID=37700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847579A Active CN100418319C (zh) 2006-05-18 2006-05-18 透明计算系统中端设备间数据的传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818390B2 (zh)
CN (1) CN10041831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145A (zh) * 2009-09-04 2011-04-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安全管控系统及方法
TWI464615B (zh) * 2009-09-14 2014-1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檔案傳輸安全管控系統及方法
CN102117184B (zh) * 2010-01-05 2017-06-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多存储器的控制器、终端设备及其启动和访问方法
CN101833479B (zh) * 2010-04-16 2014-05-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多网络环境下基于强化学习的mpi消息调度方法
KR101751225B1 (ko) * 2010-12-15 2017-06-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의 원격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9424437B1 (en) * 2012-10-12 2016-08-23 Egnyt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file access in a hybrid cloud storage system
US11055721B2 (en) * 2013-10-30 2021-07-06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CN105556918B (zh) * 2014-08-27 2018-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下载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656080B (zh) * 2021-08-04 2023-10-24 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内核的启动方法、电子设备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7258A (zh) * 2003-04-22 2003-10-08 清华大学 一种本地无操作系统的网络计算机
CN1497469A (zh) * 2002-10-24 2004-05-1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虚拟机或其他计算机实体之间传送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US20050010677A1 (en) * 2003-07-09 2005-01-13 Krissell Daniel L.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fer for data replication or backup based on system and/or network resource information
CN1670698A (zh) * 2005-04-06 2005-09-21 清华大学 基于透明计算的计算设备和方法
CN1674512A (zh) * 2005-03-29 2005-09-28 应华江 两台电脑设备之间的文件拷贝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7506A (en) * 1996-11-22 1999-11-16 Mangosoft Corporation Remote access and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computers in a globally addressable storage environment
US7058696B1 (en) * 1996-11-22 2006-06-06 Mangosoft Corporation Internet-based shared file service with native PC client access and semantics
EP1025534B1 (en) * 1997-08-20 2011-03-16 Powerquest Corporation Computer partition manipulation during imaging
US6385721B1 (en) * 1999-01-22 2002-05-0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uter with bootable hibernation partition
US7412462B2 (en) * 2000-02-18 2008-08-12 Burnside Acquisition, Llc Data repository and method for promoting network storage of data
US6952737B1 (en) * 2000-03-03 2005-10-0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remote storage in a distributed storage cluster architecture
US7437429B2 (en) * 2001-02-13 2008-10-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ransparent access to distributed authoring and versioning files including encrypted files
US20020152262A1 (en) * 2001-04-17 2002-10-17 Jed Arki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the infrin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US20040128361A1 (en) * 2001-06-06 2004-07-01 Gaffney William J. Transferring a multimedia file
US20030126242A1 (en) * 2001-12-28 2003-07-03 Chang Albert H. Network boot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remotely-stored, client-specific boot images created from shared, base snapshot image
JP2004295270A (ja) * 2003-02-03 2004-10-21 Hitachi Ltd 共用記憶システム
US7127602B1 (en) * 2003-02-21 2006-10-24 Cisco Technology, Inc. iSCSI computer boot system and method
JP2005301708A (ja) * 2004-04-13 2005-10-27 Hitachi Ltd 記憶装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ソフトウェア管理方法及び記憶装置システム
US7565405B2 (en) * 2004-09-24 2009-07-21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ata storage in peer-to-peer networks
US7363514B1 (en) * 2005-02-01 2008-04-22 Sun Microsystems, Inc. Storage area network(SAN) booting method
US7698430B2 (en) * 2005-03-16 2010-04-13 Adaptive Computing Enterprises, Inc. On-demand compute environment
US20070016680A1 (en) * 2005-06-30 2007-01-18 Burd Gary S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xy-based file sharing
US20070033132A1 (en) * 2005-07-21 2007-02-08 Defries Anthony Internet access trading and distributed shared functionality
US7953833B2 (en) * 2008-01-31 2011-05-31 Wanova Technologies Ltd. Desktop delivery for a distributed enterpris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7469A (zh) * 2002-10-24 2004-05-1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虚拟机或其他计算机实体之间传送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447258A (zh) * 2003-04-22 2003-10-08 清华大学 一种本地无操作系统的网络计算机
US20050010677A1 (en) * 2003-07-09 2005-01-13 Krissell Daniel L.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fer for data replication or backup based on system and/or network resource information
CN1674512A (zh) * 2005-03-29 2005-09-28 应华江 两台电脑设备之间的文件拷贝方法
CN1670698A (zh) * 2005-04-06 2005-09-21 清华大学 基于透明计算的计算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271239A1 (en) 2007-11-22
CN1909461A (zh) 2007-02-07
US7818390B2 (en) 2010-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8319C (zh) 透明计算系统中端设备间数据的传送方法
CN111104386B (zh) 一种文件存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9398053B2 (en) 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computing devices
CN1744603B (zh) 通过远程协议的远程文件更新的方法和计算机
US9304815B1 (en) Dynamic replica failure detection and healing
US2006013004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updating computer systems
CN108027828B (zh) 与无状态同步节点的托管文件同步
US74443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ent handling in an enterprise
JP2019220230A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装置
US8661055B2 (en) File server system and storage control method
CN105765526A (zh) 通过网络从远程磁盘镜像进行引导
CN111989903B (zh) 用于云服务的数据高速缓存
CN103119551A (zh) 优化的恢复
JP2004302556A (ja) 複数の計算機システム間でのデータ共有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ク制御装置
US10831714B2 (en) Consistent hashing configurations supporting multi-site replication
KR20130045159A (ko) 분산 파일시스템에서 클라이언트가 데이터 저장에 참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20210082481A (ko) 데이터베이스 관리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KR101103611B1 (ko) 데이터의 원격 중개 및 분산 제어 시스템
US11121981B1 (en) Optimistically granting permission to host computing resources
KR20180132398A (ko) 클라우드계정을 이용한 서비스내부데이터 저장방법 및 프로그램
US11016694B1 (en) Storage drivers for remote replication management
KR100952599B1 (ko) 로컬디스크를 캐쉬로 이용하는 사용자 컴퓨터, 그를이용하는 방법 및 하이브리드 네트워크 스토리지 시스템
US916061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service execution within a shared file system environment to optimize cluster performance
CN115484221B (zh) 中台评论系统
CN114866537B (zh) 一种跨主机跨网络的文件传输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6

Address after: 410000 Yuelu District Yuelu street,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5 left 101 rooms of R & D headquarters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Patentee after: HUNAN NEW CLOUDNE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Tsinghua Yuan,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