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接触式触摸屏和使用该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中对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操作的实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触摸屏和使用该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整个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产品也得到了快速的更新,从开始的很小的单色显示屏到稍微大一点的单色显示屏或者是有一定色阶的单色显示屏,紧跟着由于技术的发展,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加,为了寻找差异化和个性话,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256色彩色显示屏开始在移动终端上使用,于是一发不可收拾,4096色、65535色甚至26万色的彩色显示屏也出现了,材质也有所不同,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但是该屏幕大部分都还是只有显示功能,于是,部分厂商开始采用触摸式显示屏,这类屏幕分为电容式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等,这类屏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兴趣,因为可以和终端进行比较人性化的互动沟通,然而,这样的屏幕有一个天生的缺陷,那就是由于这类触摸屏的操作一般都是使用操作笔等进行的,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被操作的屏幕部分会出现磨花,显示效果下降,甚至无法操作的现象,这样的结果又使得人们对这类产品有些不认同,尽管有公司为屏幕提供了保护膜等,这也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些改善,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良影响。
触摸屏的基本原理是:为了操作使用上的方便,人们利用触摸屏来代替一般的鼠标或键盘。当工作时,使用者必须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安装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摸屏,然后系统根据手指触摸的图标或菜单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触摸信号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而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供CPU做出正确的处理和响应,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从技术原理上来区别触摸屏,可分为五个基本种类: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摸屏、电阻技术触摸屏、电容技术触摸屏、红外线技术触摸屏、表面声波技术触摸屏。其中早期的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摸屏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红外触摸屏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其外框易碎,容易产生光干扰,曲面情况下失真等导致使用的情况很少;电容触摸屏设计理论好,但是其图象失真问题很难得到根本解决,所以使用的情况也比较少;电阻式触摸屏的定位准确,但其价格颇高,且怕刮易损。表面声波触摸屏解决了以往触摸屏的各种缺陷,清晰抗暴,适于各种场合,缺憾是屏表面的水滴、尘土会使触摸屏变的迟钝,甚至不工作。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触摸屏又可分为四种:它们分别为电阻式、红外线式、电容感应式以及表面声波式。
目前,移动终端上主要使用的显示设备有两个大的分类,一个是仅仅只具备显示功能的LCD,另一个是带有触摸屏功能的LCD,这两种显示器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有大量的应用,但是两者都有不同的受限部分,前一种只能显示,和用户的交互性差了很多,第二种虽然有了交互性,但是寿命又比较短,且损耗较大。
鉴于以上的描述,人们在寻找一种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何提高用户的可操作性和操作互动性;如何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是两个突出的问题,从这样的问题出发,综合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实现方法,即不通过接触屏幕就可以进行操作,称为非接触式手机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触摸屏、采用该非接触式触摸屏的移动通信终端以及使用该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实现方法,从而改变现有的触摸式操作方式,从而弥补了交互性方面的缺陷,并解决了损耗大,寿命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触摸屏,其中包括:
一透明玻璃基层,用于起支撑的作用;
一导电层,附着在所述透明玻璃基层上面,与供电电源连接,通过测算不同的电压来计算不同的击穿点;
一光电感应层,当受到激光照射后,可被击穿并与所述导电层短路;
一多个隔离点,设置在所述导电层和光电感应层之间,使所述导电层和光电感应层隔开一定的缝隙。
上述非接触式触摸屏,其中,还包括:一透明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光电感应层上,用来保护光电感应层。
上述非接触式触摸屏,其中,所述导电层为金属导电涂层;供电电压为0-5V。
上述非接触式触摸屏,其中,该隔离点为规则分布的透明的小颗粒。
上述非接触式触摸屏,其中,所述激光是通过一激光笔照射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非接触式触摸屏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带有显示屏的移动通信终端本体、附带的发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一非接触式触摸屏,所述显示屏又包括:
一透明玻璃基层,用于起支撑的作用;
一导电层,附着在所述透明玻璃基层上面,与供电电源连接,通过测算不同的电压来计算不同的击穿点;
一光电感应层,当受到所述发光设备的激光照射后,可被击穿并与所述导电层短路;
一多个隔离点,设置在所述导电层和光电感应层之间,使所述导电层和光电感应层隔开一定的缝隙。
上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还包括:一透明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光电感应层上,用来保护光电感应层。
上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导电层为金属导电涂层;供电电压为0-5V。
上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该隔离点为规则分布的透明的小颗粒。
上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设备是一激光笔。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讯终端用非接触式触摸屏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一透明玻璃基板;
步骤二,在所述透明玻璃基板上设置导电层,与供电电源连接,通过测算不同的电压来计算不同的击穿点;
步骤三,在导电层上放置多个透明的隔离点;
步骤四,在所述隔离点上设置一光电感应层,并使光电感应层与导电层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当所述光电感应层受到激光照射后可被击穿与所述导电层短路。
上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括:步骤五,在光电感应层上设置一透明保护层。
上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导电层为金属导电涂层,电电压为0-5V;该隔离点为规则分布的透明的小颗粒;所述激光是通过一激光笔照射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信号产生与输入步骤,将发光设备产出的激光光束照射到所述非接触式触摸屏上,光电感应层击穿并使下面的导电层短路;
一信号接收与转换的步骤,用于根据击穿处信息测算出当前击穿点的位置,并接收所述激光信号,通过转换模块将其转换为事件信号,以传送给微处理器;
一信号处理和输出响应的步骤,微处理器对事件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并输出响应操作。
上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号产生与输入步骤中,激光光束以对准所述非接触式触摸屏上要进行操作的部分进行操作。
借助这种非接触式触摸屏和使用该屏的手机的实现方法,改变了现有的触摸式操作方式,利用光的特性,实现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触摸屏,并且将该产品应用在手机上,实现了一种新的手机操作方式及使用该操作方式的手机,从而避开了公知触摸屏及其操作方法的种种问题,并且满足了用户在交互性方面的需求。
下面配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作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非接触式触摸屏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非接触式触摸屏激光击穿光电感应层后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非接触式触摸屏及其操作方式的手机的外观结构和相关器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非接触式触摸屏的形成步骤流程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新型手机实现方法步骤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玻璃基层
2导电层
3隔离点
4光电感应层
5透明保护层
6光束
7本发明移动通讯终端
8激光笔
9非接触式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移动通讯终端需要两个关键部件:非接触式触摸屏9(如图1和图3所示),用来代替公知移动通讯终端上使用的普通触摸屏;发光设备如激光笔8(如图3所示),用来代替原来具有触摸屏的移动通讯终端的触摸笔。
如图1所示,该屏主要有玻璃基层1,导电层2,隔离点3,光电感应层4以及透明保护层5组成,玻璃基层是一个透明的支撑层,在基层上涂上导电层,通过供电系统,则导电层上可以获得0~5V的电压,在导电层上有规则的放置颗粒很小的隔离点,隔离点上放置光电感应层,光电感应层上面覆盖一层非常薄的透明保护层。
结合图1、图2,参考图4,为本发明非接触式触摸屏的形成步骤流程图,该非接触式触摸屏的形成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00要求有透明玻璃基板,透明基层主要是支撑作用,导电层要附着在上面。
步骤101在透明玻璃基板上涂透明金属导电层,通过金属导电涂层,可以在上面增加电源,从而根据测算出的不同的电压来计算不同的击穿点。
步骤102在导电层上有规律的放置透明隔离点,用来在导电层和光电感应层之间产生一定的缝隙。
步骤103在透明隔离点上覆盖光电感应层,该层当受到一定能量的激光照射后击穿,和导电层连通。
步骤104在光电感应层上放置一层透光性好的保护层,用来保护光电感应层。
参考图5,为本发明新型手机实现方法步骤流程图,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200手机上带有非接触式触摸屏或安装非接触式的触摸屏;
步骤201配备发光设备,例如图3所示激光笔8,用户通过发光设备可以进行操作终端设备,当激光照射在屏上,屏上的光电感应层击穿和下面的导电层短路。另外,激光光束可以以对准显示屏上要进行操作的部分或其移动的轨迹作为输入信号,提供给手机识别;
步骤202在手机软件中增加对非接触式触摸屏的驱动和控制程序,配套的处理软件根据击穿处信息可以测算出当前击穿点的位置,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事件信号,并将该事件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器供微处理器进行其他判断和做出相应的事件操作;以及
步骤203增加对光操作的事件信号的响应,类似于对触摸屏的事件的响应,用于对驱动程序和控制程序传送来的事件信号进行响应处理,并输出响应操作。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