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2530C - 一种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2530C
CN100382530C CNB2005101001784A CN200510100178A CN100382530C CN 100382530 C CN100382530 C CN 100382530C CN B2005101001784 A CNB2005101001784 A CN B2005101001784A CN 200510100178 A CN200510100178 A CN 200510100178A CN 100382530 C CN100382530 C CN 10038253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call
segmentation
connection service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001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9243A (zh
Inventor
许用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Gw Partnershi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1001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82530C/zh
Publication of CN1859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9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25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253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在自动交换光网络的端到端网元之间实现连接服务,主要包括:发起源端到宿端的连接服务请求;确定支持所述连接服务的源端网元到宿端网元之间的端到端逻辑连接;确定支持所述源端网元到宿端网元之间的端到端逻辑连接的多个连接分段;建立各个连接分段的连接完成端到端逻辑连接的建立,实现所请求的连接服务。本发明可以在网络发生故障时,有效地减少服务的中断时间,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增强网络的安全性;使运营商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的资源为用户服务。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中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网络中要完成一条跨多个域的连接服务的建立,需要通过网管系统逐个域进行人工配置。其中域的划分是根据策略来确定的,包括运营商内部不同的路由域,也包括运营商之间不同的控制域。按照传统的静态配置方法,要完成连接服务的建立需要很长的周期,通常以星期或月为单位。不能满足现代传送网络快速供给服务以及快速恢复故障服务的需求。
为使传输网络能够自动快速地提供端到端的连接服务的建立,ITU-T定义了G.8080自动交换光网络架构,通过引入控制平面的信令和路由机制来支持端到端连接服务的快速建立,并且当传送网络出现故障后能够对连接进行快速保护和恢复。
按照G.8080协议规定,每条连接服务定义了一个呼叫Call来关联和该服务相关的所有连接,并且在建立连接之前先进行呼叫处理。引入呼叫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服务的维护和管理,包括:服务的授权验证、计费管理、触发一条或多条相关连接的建立、网络发生故障时连接的重路由管理等等。
G.8080中定义了呼叫控制器来负责呼叫消息的处理,定义了连接控制器来负责连接消息的处理。一般来说,网络中的呼叫为端到端的处理过程,呼叫不需要进行路由。连接处理在两个呼叫控制器之间进行。在单个网络域内,一般只需要在运营商的网络入口节点设备和网络出口节点设备进行和呼叫相关的处理,网络中的中间节点设备不进行呼叫处理。网络入口和出口节点设备完成呼叫处理或在呼叫处理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网络连接的处理。连接路径上的所有中间节点设备都需要对连接消息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呼叫和连接的逻辑分离。这种分离可以使经过中间节点设备的冗余信息大大减少。当网络发生故障时,网络入口和出口节点设备中所维护的呼叫状态保持不变,仅仅通过对入口和出口呼叫控制器之间的相关连接进行重路由来恢复连接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连接服务的中断时间,提高网络服务的可用性。
在多域的网络环境下,为实现端到端的呼叫和连接的建立,G.8080中还定义了呼叫分段的概念,即连接服务每跨过一个域便构成一个呼叫分段,路径上所有的呼叫分段串连构成一个端到端的呼叫。每个呼叫分段在两个对等的逻辑上相邻的网络控制器(Network Call Connection Controller,NCC)之间处理。在每个呼叫分段范围内呼叫和连接逻辑上分离,即呼叫信息不需要出现在域内的中间连接控制器(Connection Controller,CC)或不需要被中间连接控制器CC所处理。但是呼叫和连接信息在域间必须进行逻辑关联,即域间的呼叫和连接信息必须通过相同的外部网络-网络接口(ExternalNetwork-Network Interface,ENNI)参考点。网络中所有的呼叫和连接请求消息都通过信令通信网(Signall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SCN)信令网来传送。
当传送网络在呼叫和连接建立过程中或连接建立完成后发生故障时,如果在呼叫分段的范围内无法恢复和故障相关的连接,则拆除所有的呼叫分段,并重新发起下一次呼叫来尝试恢复和故障相关的连接。
举例说,如图1所示,ASON网络由控制域101和控制域102构成。控制域101包含网络节点设备NE 1、NE 2和NE 3,控制域102包含网络节点设备NE 4和NE 5。控制域内的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构成内部网络-网络接口(InternalNetwork-Network Interface,INNI)接口,控制域之间的连接构成ENNI接口。
如图2所示,针对图1所描述的ASON网络拓扑,图2中描述了对应的ASON控制平面组件之间的逻辑连接关系。网络呼叫控制器NCC处理呼叫相关的消息,连接控制器CC处理与连接相关的消息。
为支持从节点设备NE 1到节点设备NE 5建立一条连接服务,需要在驻留于入口节点设备NE 1中的NCC 11和驻留在出口节点设备NE 5中的NCC 15之间建立呼叫。该呼叫由呼叫分段6、呼叫分段7、呼叫分段8串联构成。控制域101中的呼叫分段6由该域内的连接段16和连接段19支持。其中连接段16在分别驻留于NE 1和NE 2的CC 21和CC 22之间建立。连接段19在分别驻留于NE 2和NE 3的CC 22和CC 23之间建立。控制域101和102之间的呼叫分段7由域间的连接段17支持。支持呼叫分段7的呼叫信令消息和支持连接段17的连接信令消息必须经过相同的ENNI参考点。控制域102中的呼叫分段8由该域内的连接段18支持。
从节点设备NE1到节点设备NE 5建立一条连接服务时,呼叫和连接建立处理步骤如下所述:
网络呼叫控制器NCC 11收到用户需要在节点设备NE 1和NE 5之间建立连接的呼叫请求后,NCC 11确定网络能够支持用户呼叫所请求的服务,则先通过连接控制器CC 21确定第一条域间连接的路由。该域间连接所经过的域间节点设备为NE 1、NE 3、NE 4、NE 5。并根据该连接路由来确定整个呼叫由呼叫分段6、7、8串连构成;
利用CC 21所确定的域间路由,NCC 11向驻留在节点设备NE 3中的呼叫控制器NCC 13发起呼叫请求开始呼叫分段6的建立;
NCC 13收到来自NCC 11的呼叫请求后确定网络能够支持呼叫所请求的服务后,向NCC 11响应该呼叫请求,并向驻留在节点设备NE 4中的呼叫控制器NCC 14发起呼叫请求开始呼叫分段7的建立;
NCC 11收到正常的呼叫请求后,将用户的呼叫请求参数映射为本域内的连接请求参数后向连接控制器CC 21发起连接请求;
连接控制器CC 21、CC 22、CC 23之间通过信令交互完成连接段16和19的建立后,呼叫分段6建立完成;
同理,类似于上述步骤4和5的处理流程可以完成呼叫分段7、8的建立;
当所有的呼叫分段都建立完成后,支持用户请求的呼叫完成。网络可以开始传输用户信号;
如果节点设备NE 4和NE 5之间的连接18在建立的过程中发生异常而无法完成正常建立,此时和该连接相关的呼叫分段8无法完成。呼叫控制器NCC 14将故障信息向上游通告,并拆除呼叫分段8;
上游NCC收到故障信息后会拆除正在建立或已经建立的呼叫段6和7。NCC 11开始下一次呼叫尝试。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缺点:
首先,按照现有的连接服务的建立方式,当呼叫可以经过多个可选的域到达目的节点设备所在的域时,必然存在对呼叫的选路问题。这和通常意义下呼叫不需要路由的原则矛盾。而且,根据这种呼叫和连接的建立方式,域间的连接路由必须和呼叫路由保持一致,这样无法实现端到端的呼叫和连接的完全分离。当某个呼叫分段发生故障时,需要拆除现有的呼叫和连接并重新建立端到端的呼叫和连接来恢复端到端的连接服务。这时整个恢复时间包括呼叫修复时间和连接修复时间,连接服务建立或中断的时间会比较长;
其次,连接服务的端到端的呼叫跨过多个中间域时,域间节点设备需要知道端到端的呼叫信息。而这些呼叫信息中包含网络用户和网络入口节点设备之间的呼叫协商信息。这样会将用户和网络入口节点设备的部分协商信息暴露给其它中间节点设备,尤其是当中间节点设备和网络入口节点设备属于不同的网络运营商时有信息安全隐患;
再次,连接服务的端到端的呼叫跨过中间域时,中间节点设备会根据本地策略对该呼叫进行处理,这样中间节点设备可能会根据本地策略拒绝该呼叫经过该域。这样会导致网络的入口和出口节点设备允许用户的连接建立但中间节点设备拒绝连接建立,不太符合通常意义的商业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以在网络发生故障时,有效地减少服务的中断时间,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增强网络的安全性;使运营商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的资源为用户服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在自动交换光网络的端到端网元之间实现连接服务,主要包括:
A、发起源端到宿端的连接服务请求;
B、确定支持所述连接服务的源端网元到宿端网元之间的端到端逻辑连接;
C、确定支持所述源端网元到宿端网元之间的端到端逻辑连接的多个连接分段;
D、建立各个连接分段的连接完成端到端逻辑连接的建立,实现所请求的连接服务。
其中,所述连接分段的源宿端为抽象的下一层控制域的源端和宿端,步骤D中所述各个连接分段的连接通过所述下一层控制域的源端和宿端的端到端呼叫支持建立。
其中,所述通过下一层控制域的源端和宿端的端到端呼叫支持建立连接分段的连接具体包括:
D21、连接分段的源端向该连接分段的宿端发起支持该连接分段的连接建立的呼叫请求;
D22、响应该呼叫请求,连接分段的源端和宿端之间建立连接。
其中,步骤D中建立连接分段的连接还包括:
判断所述连接分段是否需要下层控制域内源端到宿端的端到端呼叫支持建立连接,若是,递归到下层控制域发起所述端到端的呼叫,直到建立该连接分段的连接,否则,直接建立该连接分段的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分段包括域内和域间两种类型的连接分段,域间连接分段的连接直接建立,域内连接分段的连接通过下一层控制域的源端和宿端的端到端呼叫支持建立。
其中,所述步骤A中发起连接服务请求具体包括:
A1、源端收到连接服务请求后,源端向宿端发起与请求的连接服务相关的呼叫请求;
A2、宿端收到源端的呼叫请求后,确定网络能够支持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向源端发送呼叫响应。
其中,步骤A1具体包括:
源端呼叫控制器收到用户需要建立连接服务的请求后,确定网络是否支持用户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并在确定网络支持用户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后,源端呼叫控制器向宿端呼叫控制器发送呼叫请求消息。
其中,步骤A2具体包括:
宿端呼叫控制器收到源端呼叫控制器的呼叫请求消息后,确定网络是否支持用户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并在确定网络支持用户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后,宿端呼叫控制器向源端呼叫控制器发送呼叫响应消息。
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
源端呼叫控制器将用户的呼叫请求映射为源端到宿端的端到端逻辑连接,向源端的连接控制器发送所述端到端逻辑连接建立的请求。
其中,步骤C具体包括:
源端的连接控制器收到所述端到端逻辑连接建立的请求后,根据网络预先设置的策略将所述端到端逻辑连接分为多个连接分段。
其中,所述逻辑连接至少为一条。
其中,连接服务建立过程中发生异常时进行回溯处理,包括:
确定在本呼叫控制域内通过连接控制器之间的交互无法成功完成回溯处理;
呼叫控制器将故障信息通告到上一层呼叫控制域的连接控制器,上一层呼叫控制域的连接控制器在本层呼叫控制域中尝试回溯处理;
回溯处理向上层递归进行,直到处理成功,释放每一层中呼叫控制域内没有成功建立的连接所占用的网络资源。
其中,连接服务建立过程后发生异常后进行恢复处理,包括:
确定在本呼叫控制域内通过连接控制器之间的交互无法完成连接的恢复处理;
呼叫控制器将故障信息通告到上一层呼叫控制域的连接控制器,上一层呼叫控制域的连接控制器在本层呼叫控制域中尝试对连接进行处理;
故障连接的恢复处理向上层呼叫控制域递归进行,直到连接恢复成功;
若策略决定需要在故障恢复后,对故障连接进行返回处理,则维持现有的呼叫和连接。否则释放受故障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的连接所占用的网络资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发明的呼叫和连接建立的模型简单,建立过程的逻辑层次清晰。单域和多域的呼叫和连接建立都可以按该模型来统一完成,此时按所发明的呼叫和连接建立模型单域和多域情况下的呼叫和连接建立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连接建立过程中呼叫和连接的逻辑层次更清晰,可以更好地实现多域环境况下的呼叫和连接的建立。
其次,本发明的呼叫和连接建立的方案中不存在呼叫路由的问题,与呼叫不需要路由的原则保持一致。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已有方案中存在的呼叫路由问题;
再次,本发明的连接服务实现方法可以实现端到端的呼叫和连接的完全分离,能够更好地实现域间分离路径的建立,增强网络服务抵抗域间链路或域边界节点设备发生故障的能力;
再次,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域间仅会出现和域间连接建立相关的请求消息。不会将用户向网络入口节点设备的请求的呼叫信息暴露给其它域中的网络入口节点设备。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已有方案中域间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
再次,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在连接建立过程出现异常,或网络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在最小的范围内恢复受故障影响的连接服务,从而在网络发生异常的情况下有效地缩短了连接建立或连接恢复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跨域ASON网络拓扑图;
图2是图1所示的ASON网络拓扑中实现连接服务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跨域ASON网络拓扑图;
图4是本发明在图3所示的ASON网络拓扑中实现连接服务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通过发起源端到宿端的连接服务请求;然后确定支持所述连接服务的源端网元到宿端网元之间的端到端逻辑连接;进一步确定支持所述源端网元到宿端网元之间的端到端逻辑连接的多个连接分段;最后建立各个连接分段的连接完成端到端逻辑连接的建立,实现所请求的连接服务。
具体实现时,本发明中所述连接分段的源宿端可为抽象的下一层控制域的源端和宿端,所述各个连接分段的连接可通过所述下一层控制域的源端和宿端的端到端呼叫支持建立,即由连接分段的源端向该连接分段的宿端发起支持该连接分段的连接建立的呼叫请求;响应该呼叫请求,连接分段的源端和宿端之间建立连接。可选的,对于部分连接分段也可直接建立,因此,本发明中建立连接分段的连接时可首先判断所述连接分段是否需要下层控制域内源端到宿端的端到端呼叫支持建立连接,若是,递归到下层控制域发起所述端到端的呼叫,直到建立该连接分段的连接,否则,直接建立该连接分段的连接,例如,若所述连接分段分为域内和域间两种类型的连接分段,则域间连接分段的连接可直接建立,域内连接分段的连接则需通过下一层控制域的源端和宿端的端到端呼叫支持建立,下面具体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现连接服务主要通过下述流程实现:
1.源网络入口节点设备的NCC-1向目的网络出口节点设备的NCC-1发送呼叫请求信息,呼叫请求信息中包含网络的入口和出口节点名称、网络的入口和出口节点传送资源名称、所请求服务的CoS/GoS、全网的呼叫标识等。目的网络的出口节点设备对呼叫请求消息进行本地处理后向源网络的入口节点设备直接发送呼叫应答消息。其中呼叫请求和应答消息在源和目的节点设备之间进行传递。呼叫消息仅需要在驻留于网络入口和出口节点设备的NCC-1上处理;
2.源网络呼叫控制器NCC-1收到正常的呼叫应答后,根据用户请求的CoS/GoS信息和本地策略,将用户的呼叫请求信息映射为网络内部一条或多条端到端逻辑连接的连接请求信息,并向本地连接控制器CC-1发出一条或多条连接请求命令。其中连接请求信息包括:连接标识、经过转换后的连接CoS/GoS信息、网络的入口和出口传送资源标识等等;
3.本地连接控制器CC-1收到来自NCC-1的每条连接请求命令后,通过向路由控制器请求来计算出一条最顶层端到端的逻辑连接,该端到端的逻辑连接由顶层的域间TE链路构成,包括逻辑连接所经过的最顶层的每个域的入口/出口节点以及端口信息。根据本地策略(如:运营商之间的域边界、重路由区域边界等)对该端到端的逻辑连接进行逻辑分段;
4.CC-1根据确定的端到端连接以及所确定的分段连接,按正常的信令过程(如G.7713.2中RSVP-TE协议所定义的连接建立过程)进行端到端连接的建立处理;
5.当连接请求消息到达某个连接段的入口节点设备时,该入口节点设备的CC-1根据本地策略来确定是否需要在本域内使用一个端到端的呼叫来支持本分段连接的建立。这个端到端的呼叫限定在连接分段的两个端节点设备的呼叫控制器NCC-2之间;
6.如果连接段的入口节点设备确定不需要呼叫来支持连接分段,则该连接分段范围内按正常的连接建立处理流程(如G.7713.2中定义的连接建立过程)完成该连接分段的建立;
7.如果连接段的入口节点设备确定需要端到端的呼叫来支持,则将连接请求参数映射为本域内的呼叫请求参数后,向本地NCC-2发起呼叫请求并重复步骤1的处理。其中呼叫请求参数包括:本域内的入口和出口节点名称、本域内的入口和出口节点传送资源名称、连接段请求服务的CoS/GoS、域内的呼叫标识等。此时呼叫处理在连接段的两个端节点设备之间进行。该端到端的呼叫在本连接段内的入口和出口NCC-2之间处理,和步骤1中NCC-1之间的端到端呼叫没有直接的关联关系。即第x层的呼叫和连接对第x-1层及以上层的端到端的呼叫和连接不可见。
8.这种呼叫和连接建立方法可以递归处理,直到整个端到端的连接全部成功建立。
另外,在呼叫和连接建立的过程中发生异常时,连接建立的Crankback过程如下:
9.如果在呼叫和连接建立的过程发生异常,则和故障连接相关的CC-x和呼叫范围内该CC-x所处的控制域中的其它CC-x进行交互,避开故障连接段来建立新的连接。控制域的边界是根据策略来静态或动态确定的;
10.如果在呼叫控制域范围内一直无法正常建立一条连接,则CC-x将故障信息发送到呼叫控制域内的源NCC-x;
11.如果NCC-x确定在该呼叫控制域内无法正常完成呼叫的建立。则该NCC-x将故障信息通告给被该呼叫支持的连接段的连接控制器CC-(x-1);
12.CC-(x-1)和控制域内的其它CC-(x-1)进行交互,通过建立新的连接分段来避开故障连接段从而完成整个端到端的连接建立;
13.如果依然无法正常建立连接,则重复9至12的步骤。直到连接正常建立。
14.在进行重新尝试的过程中,释放原有的失败的呼叫和连接所占用的网络资源;
当连接建立完成并开始传送用户信号的过程中,如果网络发生故障,受故障影响的连接可以采用上述9至13的处理步骤来进行恢复处理。如果策略决定需要在故障恢复后对故障连接进行返回处理,则维持现有的呼叫和连接。否则释放受故障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的连接所占用的网络资源。
本发明中对于从UNI接口发起的交换连接业务(SC)可以使用上面所描述的呼叫连接建立的方案来实现连接的建立。
对于从网管或其它类似的集中式节点设备发起的软永久连接业务(SPC)仍然可以使用上面所描述的呼叫和连接建立的方案来实现连接的建立,此时,上述步骤中所描述的源网络入口节点设备和目的网络出口节点设备之间的呼叫处理可以看成是已经在网管或其它类似的集中式节点设备中完成。
图3和图4分别示意性地描述了与本发明相关的ASON传送网络构成以及ASON控制平面连接服务建立的示意。
如图3所示,ASON网络由控制域103、104、105、106构成。控制域边界的确定可以是基于管理的目的、基于路由的目的、基于恢复的目的或是基于在网络部署时所指定的其它应用策略。每个控制域由域内的节点设备以及节点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即INNI接口)构成。控制域之间通过物理链路相连(即ENNI接口)。
为支持如图3所示的ASON网络中从节点设备NE 30到节点设备NE 39之间建立一条跨多域的端到端连接服务,图4描述了和图3对应的ASON控制平面组件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参考图4,NCC-1负责该控制域内用户的呼叫请求处理,为最高一层的呼叫控制器。CC-1和NCC-1直接关联,CC-1利用域间路由查询的结果通过彼此之间的交互来完成域间连接建立和维护的信令过程。域间连接用来支持NCC-1之间的呼叫。NCC-2和CC-1直接关联,为支持CC-1所确定的某个域内的入口节点设备和出口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路径,需要在NCC-2之间进行域内端到端的呼叫处理。CC-2和NCC-2直接关联,用来支持NCC-2之间的呼叫,需要在NCC-2所负责的控制域内的CC-2之间进行连接的建立和维护处理。NCC-1、CC-1、NCC-2、CC-2、可以驻留在域内的节点设备中,也可以驻留在负责某个域的呼叫和连接处理的集中式的设备中。此处按驻留在域内的节点设备上来描述。
从节点设备NE 30到节点设备NE 39之间建立一条跨多域的端到端连接服务时,详细的呼叫和连接的信令处理流程如下所示:
1.驻留在节点设备NE 30中的网络呼叫控制器NCC-1301收到用户需要在节点设备NE 30和NE 39之间建立一条连接的呼叫请求后,NCC-1301确定网络能够支持用户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并通过SCN信令网络将呼叫请求消息直接发送到驻留在出口节点设备NE 39中的网络呼叫控制器NCC-1391。呼叫请求信息中包含NE 30和NE 39的节点标识、NE 30的入端口和时隙(或波长)、NE 39的出端口和时隙(或波长)、所请求服务的CoS/GoS、全局呼叫标识等;
2.NCC-1391收到请求并确定网络能够支持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后,通过SCN信令网向NCC-1301发送正常的呼叫响应消息;
3.NCC-1301收到NCC-1391的正常的呼叫响应后,开始端到端呼叫50的建立。NCC-1301将用户的呼叫请求参数映射成一条端到端逻辑连接的请求参数,并向驻留在节点设备NE 30中的连接控制器CC-1302发送端到端连接建立的请求。根据本地策略NCC-1301也可以将用户的呼叫请求映射成多条端到端的逻辑连接,此处只描述单条的情形,多条端到端连接的情形类似;
4.CC-1302收到来自NCC-1301的连接请求后,经过路径计算,得到端到端逻辑连接经过的域间节点和端口为:NE 30、NE 32端口3、NE 34端口1、NE 35端口2、NE 39端口2。此时逻辑连接经过域103和域104到达目的域106。端到端的逻辑连接由连接段60、61、62、63和64串连构成,其中60、62、64分别为域103、104、106内的域内连接段。61为域103和104之间的域间连接段,63为域104和106之间的域间连接段;
5.CC-1302确定域间连接路由以及连接分段后,开始域间逻辑连接建立的信令过程,其中将端到端连接分段信息作为信令的显式路由信息。此处使用ITU-T标准建议G.7713.2中定义的RSVP-TE协议进行连接建立,此时域间节点NE 30、NE 32、NE 35、NE 39之间通过交互RSVP-TE协议的PATH和RESV信令消息来完成域间连接的建立;
6.CC-1302根据本地策略确定需要在本域内通过一个端到端的呼叫来支持经过该域的连接段60。CC-1302和驻留在节点设备NE 30中的下一层呼叫控制器NCC-2303建立关联关系,并将端到端逻辑连接的请求参数映射为本域内端到端的呼叫请求参数。CC-1向NCC-2303发送呼叫请求来建立域103内的一条端到端的连接服务60。其中该域内端到端的呼叫请求信息中包含:NE 30和NE 32的节点标识、NE 30的入端口和时隙(或波长)、NE 32的出端口和时隙(或波长)、经过转换后的域内服务的CoS/GoS、域内唯一的呼叫标识等;
7.NCC-2303收到来自CC-1302的呼叫请求后,根据CC-1302所确定的域间显式路由信息将呼叫请求消息直接发送到驻留在域103内的出口节点设备NE 32中的网络呼叫控制器NCC-2323;
8.NCC-2323收到请求后确定本地能支持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则向NCC-2303发送正常的呼叫响应消息;
9.NCC-2303收到来自NCC-2323正常的呼叫响应消息后,确定域103内需要建立两条分离路径的连接来支持所请求的连接服务。
10.NCC-2303将呼叫请求参数映射为本域内两条连接的连接请求参数,并向驻留在NE 30的连接控制器CC-2304发送建立到节点设备NE 32的两条具有分离路径的连接请求;
11.CC-2304收到NCC-2303的连接请求后确定到节点设备NE 32的两条分离路径分别为NE 30端口1、NE 31端口1和端口2、NE 32端口1以及NE30端口2、NE 33端口1和端口2、NE 32端口2。确定连接路由后,CC-2304和分别驻留在节点设备NE 31、NE 32以及NE 33中的连接控制器CC-2314、CC-2324、CC-2334按ITU-T G.7713.2建议中所定义的RSVP-TE信令流程进行信令交互,完成两条分离路径的连接的建立;
12.同理,如果节点设备NE 33为抽象节点,驻留在该抽象节点内的连接控制器CC-2334和驻留在NE 33中的下一层呼叫控制器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并将经过该抽象节点的连接请求参数映射成抽象节点内部对应的呼叫请求参数后,进一步触发该抽象节点内的端到端呼叫来支持该抽象节点内的连接段87的建立;
13.同理,当驻留在节点设备NE 34中的CC-1342收到来自CC-1302的连接请求后,按类似于以上步骤5至11的处理在域104中完成连接段62的建立;
14.根据域间路径选择的结果,域间的连接信令过程即可完成域间连接段61和63的建立,可以不使用呼叫来支持域间连接段的建立;
15.各个连接分段都建立后,整个端到端的呼叫和连接建立完成,可以开始为用户服务提供连接服务;
在呼叫和连接建立的过程中,如果节点设备NE 34和NE 35之间的连接段90无法成功建立,连接请求的Crankback详细处理流程如下:
16.驻留在节点设备NE 34中的连接控制器CC-2344确定无法成功建立连接段90后,CC-2344将故障信息通告给呼叫控制器NCC-2343;
17.NCC-2343确定本呼叫控制域内无法成功建立呼叫71来支持连接段62后,将故障信息通告给连接控制器CC-1342;
18.连接控制器CC-1342收到故障请求后,将故障信息通知给控制域内的边界节点设备NE 30的连接控制器CC-1302。CC-1302重新确定一条新的路径来到达目的节点设备。这条新的端到端逻辑连接经过的域间节点和端口为:NE 30、NE 33端口3、NE 36端口1、NE 37端口2、NE 38端口1、NE 39。此时路径经过域103、105、106到达目的节点NE 39。连接建立的方法如上述4至15步骤所示,直至支持呼叫50的各个连接分段成功建立;
释放已经建立的连接段60、61和62(此时连接段63还没有建立)所占用的网络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在自动交换光网络的端到端网元之间实现连接服务,其特征在于,包括:
A、发起源端到宿端的连接服务请求;
B、确定支持所述连接服务的源端网元到宿端网元之间的端到端逻辑连接;
C、确定支持所述源端网元到宿端网元之间的端到端逻辑连接的多个连接分段;
D、建立各个连接分段的连接完成端到端逻辑连接的建立,实现所请求的连接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分段的源宿端为抽象的下一层控制域的源端和宿端,步骤D中所述各个连接分段的连接通过所述下一层控制域的源端和宿端的端到端呼叫支持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下一层控制域的源端和宿端的端到端呼叫支持建立连接分段的连接具体包括:
D21、连接分段的源端向该连接分段的宿端发起支持该连接分段的连接建立的呼叫请求;
D22、响应该呼叫请求,连接分段的源端和宿端之间建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建立连接分段的连接还包括:
判断所述连接分段是否需要下层控制域内源端到宿端的端到端呼叫支持建立连接,若是,递归到下层控制域发起所述端到端的呼叫,直到建立该连接分段的连接,否则,直接建立该连接分段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分段包括域内和域间两种类型的连接分段,域间连接分段的连接直接建立,域内连接分段的连接通过下一层控制域的源端和宿端的端到端呼叫支持建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发起连接服务请求具体包括:
A1、源端收到连接服务请求后,源端向宿端发起与请求的连接服务相关的呼叫请求;
A2、宿端收到源端的呼叫请求后,确定网络能够支持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向源端发送呼叫响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具体包括:
源端呼叫控制器收到用户需要建立连接服务的请求后,确定网络是否支持用户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并在确定网络支持用户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后,源端呼叫控制器向宿端呼叫控制器发送呼叫请求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具体包括:
宿端呼叫控制器收到源端呼叫控制器的呼叫请求消息后,确定网络是否支持用户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并在确定网络支持用户所请求的连接服务后,宿端呼叫控制器向源端呼叫控制器发送呼叫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包括:
源端呼叫控制器将用户的呼叫请求映射为源端到宿端的端到端逻辑连接,向源端的连接控制器发送所述端到端逻辑连接建立的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具体包括:
源端的连接控制器收到所述端到端逻辑连接建立的请求后,根据网络预先设置的策略将所述端到端逻辑连接分为多个连接分段。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连接至少为一条。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服务建立过程中发生异常时进行回溯处理,包括:
确定在本呼叫控制域内通过连接控制器之间的交互无法成功完成回溯处理;
呼叫控制器将故障信息通告到上一层呼叫控制域的连接控制器,上一层呼叫控制域的连接控制器在本层呼叫控制域中尝试回溯处理;
回溯处理向上层递归进行,直到处理成功,释放每一层中呼叫控制域内没有成功建立的连接所占用的网络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服务建立过程后发生异常后进行恢复处理,包括:
确定在本呼叫控制域内通过连接控制器之间的交互无法完成连接的恢复处理;
呼叫控制器将故障信息通告到上一层呼叫控制域的连接控制器,上一层呼叫控制域的连接控制器在本层呼叫控制域中尝试对连接进行处理;
故障连接的恢复处理向上层呼叫控制域递归进行,直到连接恢复成功;
若策略决定需要在故障恢复后,对故障连接进行返回处理,则维持现有的呼叫和连接。否则释放受故障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的连接所占用的网络资源。
CNB2005101001784A 2005-09-30 2005-09-30 一种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53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001784A CN100382530C (zh) 2005-09-30 2005-09-30 一种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001784A CN100382530C (zh) 2005-09-30 2005-09-30 一种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9243A CN1859243A (zh) 2006-11-08
CN100382530C true CN100382530C (zh) 2008-04-16

Family

ID=37298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017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530C (zh) 2005-09-30 2005-09-30 一种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253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664B (zh) * 2008-03-06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之间实现端到端呼叫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33720B (zh) * 2015-09-11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服务请求的编译方法、编译装置和控制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3023A (zh) * 1998-02-24 1999-10-27 佳能株式会社 数据通信系统、方法、装置和数字接口
CN1235453A (zh) * 1998-02-13 1999-11-17 阿尔卡塔尔公司 在同步数字通信网中建立逻辑连接的网路控制器和方法
WO2000064102A1 (en) * 1999-04-20 2000-10-26 Nokia Networks Oy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anagement data
US6680948B1 (en) * 1999-02-02 2004-01-20 Tyco Telecommunications (U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ckets over a long-haul optical network
CN1190928C (zh) * 1997-09-12 2005-02-23 阿尔卡塔尔公司 同步数字通信网络中逻辑连接建立方法、网络元件、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0928C (zh) * 1997-09-12 2005-02-23 阿尔卡塔尔公司 同步数字通信网络中逻辑连接建立方法、网络元件、管理系统
CN1235453A (zh) * 1998-02-13 1999-11-17 阿尔卡塔尔公司 在同步数字通信网中建立逻辑连接的网路控制器和方法
CN1233023A (zh) * 1998-02-24 1999-10-27 佳能株式会社 数据通信系统、方法、装置和数字接口
US6680948B1 (en) * 1999-02-02 2004-01-20 Tyco Telecommunications (U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ckets over a long-haul optical network
WO2000064102A1 (en) * 1999-04-20 2000-10-26 Nokia Networks Oy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anagement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9243A (zh) 2006-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80866B1 (en) Rerouting in connec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U740234B2 (en) Method of re-routing in networks
JP4652403B2 (ja) エンド・ツー・エンドのサービス品質の信頼性の保証を実現する方法
RU2184424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вызова в сети дальней связи
CN1536819B (zh) 下一代网络中双归属的实现方法
EP1331564A1 (en) Fuzzy logic based intelligent load control for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CN102299852A (zh) 跨域业务域间链路与域内通道的绑定映射控制方法及装置
EP0888020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fabric independent routing technique
CN100382530C (zh) 一种连接服务的实现方法
CN101365182B (zh) 一种实现中继网关容灾不断话的方法、系统及媒体网关
US7627100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services
EP1876843B1 (en) Call processing in an intelligent network when the traffic between SSP and SCP is congested
CN101341694B (zh) 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的联合路由查询方法
US672132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dynamic high usage trunk groups
CN101656798B (zh) 由pbx到备用pbx的中继线重路由
US77108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ty protection of service interruption in switch network
CN100466546C (zh) 应用lcas协议实现业务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CN100433907C (zh) 一种域间互通的方法及其通信网络
RU254118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маршрутов в услугах ason
US20020114271A1 (en) Restoring an interrupted switched connection
CN100442921C (zh) 一种域间互通的方法及其通信网络
Tomic et al. MPFI: the multi-provider network federation interface for interconnected optical networks
US8538447B2 (en) Handling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471627B2 (en) Network level admission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having a sub-IP level protocol
EP0993227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dynamic high usage trunk grou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3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Address before: London, England

Patentee before: GW partnership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3

Address after: London, England

Patentee after: GW partnershi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