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8614C - 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8614C
CN100378614C CNB2005100873564A CN200510087356A CN100378614C CN 100378614 C CN100378614 C CN 100378614C CN B2005100873564 A CNB2005100873564 A CN B2005100873564A CN 200510087356 A CN200510087356 A CN 200510087356A CN 100378614 C CN100378614 C CN 10037861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pad
control board
touch control
board holder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873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4797A (zh
Inventor
田芷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B2005100873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78614C/zh
Publication of CN1904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4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86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8614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该触控板挟持座包含一本体、以及至少一卡合件。其中,本体承载一触控板,卡合件设置在本体的一表面,卡合件扣制触控板于本体。其中该电子装置,包含:一壳体;一触控板;以及一触控板挟持座,是与该壳体连结,该触控板挟持座包含一本体、至少一卡合件,该本体用来承载该触控板,该卡合件设置在该本体的该表面,该卡合件扣制该触控板于该本体。本发明得以方便拆卸,是以免除了现有习知技术使用背胶贴合触控板与触控板基座,所造成维修成本增加的问题,也免除了现有习知使用锁合件将触控板挟持座组立于壳体所造成的不便与费时费力。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触控板换取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
背景技术
随看电子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及需求大幅增加。以笔记型电脑为例,因其相较于桌上型电脑具有更高的便利性,因而受大众所喜爱,随之普及率也越来越高。
请参照图1所示,现有习知的笔记型电脑1主要包括一第一本体10以及一第二本体20,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相互枢接。其中,第一本体10可包含一主机,而第二本体20则可包含一显示器。
承上所述,第一本体10是由一上盖101与一下盖102组合而成,且第一本体10设置有一键盘结构11、一触控板结构12以及一按键结构13,该等结构提供信号的控制与输入。其中,触控板结构12为一相等于桌上型电脑的滑鼠功能的装置,提供进行游标的移动以及标的物选取的作动,而随着笔记型电脑1设备的增进与改良,触控板结构12又可分为隐藏式触控板结构与裸露式触控板结构。
以下以隐藏式触控板结构为例说明,如图1所示,其是将一触控板121隐藏在上盖101的内侧,即上盖101为无破孔设计,而使触控板121不裸露于外,现有习知的触控板结构是将触控板121放置在一触控板支撑件122上,再整个组装在第一本体10的上盖101对应位置,而供使用者操作。其中,触控板结构12以复数锁合件123组立于上盖101。然而,现有习知利用锁合件123将触控板结构12组立于上盖101,由于锁合件123为微小的零组件,除了使制造的成本外,在组立时亦费时费力。
另外,如图2所示,触控板结构12亦可藉由将一触控板121贴附于一触控板基座125组合而成,再整个组立于第一本体10的上盖101。其中,触控板121以一粘着剂124例如背胶组立于触控板基座125。
然而,此方法藉由例如背胶粘贴触控板121与触控板基座125,由于背胶的价格昂贵,因此增加了制造笔记型电脑1的成本;且当触控板结构12需进行维修时,拆卸触控板121时势必会因此破坏触控板121以及触控板基座125的结构,而使维修替换的成本增加。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本着积极研发的精神,提供一种易于触控板拆卸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此项发明。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触控板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触控板结构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触控板结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触控板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触控板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方便触控板换取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控板挟持座,其包含:一本体,用以承载一触控板该本体更包含一凹槽;至少一卡合件,设置在该本体的一表面,且在该凹槽一边缘,该触控板容置在该凹槽,该卡合件扣制该触控板于该本体;以及一挡块,设置在该本体的该表面以阻挡该触控板,该挡块具一斜导面,且该挡块与该卡合件相对而设。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其中所述的卡合件为一卡勾。
前述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其中所述的卡合件为一弹片。
前述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其中所述的触控板夹持座连结于一壳体。
前述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其中所述的触控板夹持座为一壳体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一壳体;一触控板;以及一触控板挟持座,是与该壳体连结,该触控板挟持座包含一本体,该本体更包含一凹槽,该触控板挟持座更包含至少一卡合件,该本体用来承载该触控板,该卡合件设置在该本体的一表面,且在该凹槽一边缘,该触控板容置在该凹槽,该卡合件扣制该触控板于该本体,该触控板挟持座还包含一挡块,设置在该本体的该表面以阻挡该触控板,该挡块具一斜导面,且该挡块与该卡合件相对而设。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其中所述的卡合件为一卡勾。
前述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其中所述的卡合件为一弹片。
前述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其中所述的触控板夹持座与该壳体一体成型。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依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利用卡合件扣制触控板,卡合件可为例如卡勾或弹片等结构,因而使触控板得以方便拆卸,是以免除了现有习知技术使用背胶贴合触控板与触控板基座,所造成维修成本增加的问题。
2、卡合件亦可设置在电子装置的一壳体,即触控板挟持座为壳体的一部分,是以免除了现有习知使用锁合件将触控板挟持座组立于壳体所造成的不便与费时费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触控板结构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显示现有习知笔记型电脑的触控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一显示现有习知笔记型电脑的另一触控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一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触控板挟持座的示意图;
图4为一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1     笔记型电脑          10    第一本体
101   上盖                102   下盖
11    键盘结构            12    触控板结构
121   触控板              122   触控板支撑件
123   锁合件              124   粘着剂
125   触控板基座          13    按键结构
2     电子装置            20    第二本体
30    触控板挟持座        301   本体
3011  表面                302   挡块
3021  斜导面              303   卡合件
304   凹槽                31    触控板
40    壳体                41    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照图3所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触控板挟持座30包含一本体301、至少一挡块302及至少一卡合件303。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板挟持座30连结于一壳体40,而此壳体40可为一电子装置的壳体。
本体301是用来承载一触控板31,挡块302设置在本体301的一表面3011,卡合件303亦设置在本体301的表面3011,挡块302与卡合件303扣制触控板31在本体301上。其中,挡块302与卡合件303相对而设。
承上所述,挡块302具有一斜导面3021,卡合件303则可为一卡勾或是一弹片。触控板31沿斜导面3021插入本体301与挡块302之间的夹角,再者,当触控板31与本体301相贴近时,卡合件303的卡勾或弹片设计,俾使触控板31得以扣制在本体301的表面3011上。
另外,如图3所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本体301,更包含一凹槽304。于此,挡块302可设置在凹槽304的一边缘,卡合件303则可设置在凹槽304的另一相对边缘,挡块302与卡合件303皆悬置在凹槽304,而使触控板31容置在凹槽304中且受挡块302与卡合件303卡扣。
又,承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触控板挟持座30亦可为壳体40的一部分,即触控板挟持座30与壳体40为一体成型,使成为单一结构。
另外,如图4所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包含一壳体40、一触控板31及一触控板挟持座30。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可为一笔记型电脑。
触控板挟持座30与壳体40相连结,再经由一盖体41而组立该电子装置2。触控板挟持座30包含一本体301、至少一挡块302以及至少一卡合件303,由于触控板挟持座30的结构特征如上所述,故不再赘述。如上所述,触控板挟持座30亦可为壳体40的一部份。
承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触控板挟持座30应用于隐藏式触控板结构,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另外,亦可应用于裸露式触控板结构,即配合壳体40或触控板挟持座30的破孔设计而裸露出触控板31,供使用者操作。
综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是利用挡块与卡合件扣制触控板,挡块或卡合件可为例如卡勾或弹片等结构,因而使触控板得以方便拆卸,是以免除了现有习知技术使用背胶贴合触控板与触控板基座,所造成维修成本增加的问题;另外,挡块与卡合件亦可设置在电子装置的一壳体,即触控板挟持座为壳体的一部分,是以免除了现有习知使用锁合件将触控板挟持座组立于壳体所造成的不便与费时费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触控板挟持座,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本体,用以承载一触控板,该本体更包含一凹槽;
至少一卡合件,设置在该本体的一表面,且在该凹槽一边缘,该触控板容置在该凹槽,该卡合件扣制该触控板于该本体;以及
一挡块,设置在该本体的该表面以阻挡该触控板,该挡块具一斜导面,且该挡块与该卡合件相对而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夹持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卡合件为一卡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夹持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卡合件为一弹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夹持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触控板夹持座连结于一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夹持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触控板夹持座为一壳体的一部分。
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壳体;
一触控板;以及
一触控板挟持座,是与该壳体连结,该触控板挟持座包含一本体,该本体更包含一凹槽,该触控板挟持座更包含至少一卡合件,该本体用来承载该触控板,该卡合件设置在该本体的一表面,且在该凹槽一边缘,该触控板容置在该凹槽,该卡合件扣制该触控板于该本体,该触控板挟持座还包含一挡块,设置在该本体的该表面以阻挡该触控板,该挡块具一斜导面,且该挡块与该卡合件相对而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卡合件为一卡勾。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卡合件为一弹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触控板夹持座与该壳体一体成型。
CNB2005100873564A 2005-07-28 2005-07-28 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 Active CN10037861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873564A CN100378614C (zh) 2005-07-28 2005-07-28 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873564A CN100378614C (zh) 2005-07-28 2005-07-28 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4797A CN1904797A (zh) 2007-01-31
CN100378614C true CN100378614C (zh) 2008-04-02

Family

ID=37674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73564A Active CN100378614C (zh) 2005-07-28 2005-07-28 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7861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4561B (zh) * 2012-01-04 2014-12-11 Wistron Corp 薄型觸控板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6559Y (zh) * 2000-08-02 2001-09-05 英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固定装置
CN1519678A (zh) * 2003-01-23 2004-08-1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
US20050035953A1 (en) * 2003-06-20 2005-02-17 Richard Woolley Single-layer touchpad and methods of use
CN2715246Y (zh) * 2004-06-25 2005-08-03 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指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6559Y (zh) * 2000-08-02 2001-09-05 英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固定装置
CN1519678A (zh) * 2003-01-23 2004-08-1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
US20050035953A1 (en) * 2003-06-20 2005-02-17 Richard Woolley Single-layer touchpad and methods of use
CN2715246Y (zh) * 2004-06-25 2005-08-03 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指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4797A (zh) 2007-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8583B (zh) 用于计算设备的用铰链链接的盖子
TW200525332A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magnetic switch
US20130329915A1 (en) Microphone features relating to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CN100378614C (zh) 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板挟持座
CN202771336U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7588057U (zh) Usb集线埠及手机、平板置放装置
TWI291605B (en) Hanging and desktop dual-purpose computer device
CN204005115U (zh) 用于移动设备的支架
CN203767762U (zh) 一种电线收纳盒
CN20745878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风扇遥控器
CN210246833U (zh) 电子产品支撑架及手机保护套
CN205302692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阅读装置
CN216285385U (zh) 水平下压的机械结构
CN217875063U (zh) 一种电子产品固定装置
CN215814160U (zh) 一种经济学专用计算器
CN204481523U (zh) 一种双显手机充电终端
CN213277159U (zh) 一种多媒体互动式沙盘展示设备
CN210466039U (zh) 一种钟表支撑结构
CN214157238U (zh) 一种洗地机控制面板结构
CN203149489U (zh) 一种防水键盘
CN214226298U (zh) 一种环境设计用模拟装置
CN220164281U (zh) 一种翻盖式手机贴膜装置
CN213716246U (zh) 一种用于音乐训练的音乐识谱板
CN21071665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平板电脑用支架
CN211087058U (zh) 应用于支付终端的控制箱和支付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