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4980C - 包括用于旋转机构的固定机构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包括用于旋转机构的固定机构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4980C
CN100374980C CNB2005100903324A CN200510090332A CN100374980C CN 100374980 C CN100374980 C CN 100374980C CN B2005100903324 A CNB2005100903324 A CN B2005100903324A CN 200510090332 A CN200510090332 A CN 200510090332A CN 100374980 C CN100374980 C CN 1003749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rodger
rotation
front surf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903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1707A (zh
Inventor
水野裕介
小林园昌
田中开悟
植木行浩
铃木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Client Compu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1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1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49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498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changing, e.g. reversing, the face orientation of the screen with a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echanism, e.g. for folding into tablet PC like position or orient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user to show to a second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9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locking or maintaining the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in a fixed position, e.g. latching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the display in a laptop or for the screen protective cover of a PDA

Abstract

第二壳体可以基于围绕相对于第一壳体限定的旋转轴线的转动,而折叠在第一壳体的上方。突出件沿着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直线在第二壳体上被引导。接收孔限定在第一壳体中,从而接收伸出第二壳体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突出件的插入。第二壳体折叠在第一壳体上方期间,即使突出件的一端与第一壳体碰撞,也会导致突出件移动。因此,防止了在第一壳体上发生损伤或划伤。

Description

包括用于旋转机构的固定机构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电子设备。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这样的电子设备,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绕着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转动,该第二旋转轴线限定在与该第一旋转轴线垂直设置的平面内。
背景技术
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包括主体壳体和显示器壳体。键盘暴露在主体壳体的前表面上。液晶显示器(LCD)面板暴露在显示器壳体的前表面上。显示器壳体结合到主体壳体上以进行相对转动。显示器壳体基于围绕一水平轴线转动而折叠在主体壳体上方,该水平轴线设定为与主体壳体的前表面平行。
所述水平轴线可以围绕一垂直轴线转动,该垂直轴线设定为与包含该水平轴线的水平面垂直。因此,显示器壳体可以围绕该垂直轴线转动。当显示器壳体折叠在主体壳体上方时,显示器主体的前表面或后表面被接收在主体壳体的前表面上。
在显示器壳体的前表面上设置一钩件。在主体壳体的前表面中限定一接收孔。假定该水平轴线通过围绕垂直轴线转动而定位在基准位置处。当显示器壳体被接收在主体壳体上时,该钩件被接收在该接收孔中。由于钩件在接收孔内与主体壳体接合,因此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保持折叠状态。
如果在显示器壳体折叠到主体壳体上方之前水平轴线围绕垂直轴线而偏离基准位置,则钩件就会在接收孔附近与主体壳体的前表面碰撞。主体壳体的前表面就会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对壳体造成损伤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设计成基于围绕第一旋转轴线的转动而处于第一和第二姿势(attitude),所述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的前表面与第一壳体的前表面相对,所述处于第二姿势的第二壳体的后表面与第一壳体的前表面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设计成相对于第一壳体围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该第二旋转轴线限定在垂直于第一旋转轴线的平面内;突出件,其沿着直线在第二壳体上被引导,所述突出件设计成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突出件的一端可伸出第二壳体的前表面,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突出件的另一端可伸出第二壳体的后表面;以及接收孔,其限定在第一壳体的前表面上,所述接收孔设计成当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基于围绕第二旋转轴线的转动而定位在预定位置处时,该接收孔接收突出件的所述一端的插入。
当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通过围绕第二旋转轴线的转动而定位在预定位置处时,第二壳体的前表面被接收在第一壳体的前表面上。可以这种方式折叠该电子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在突出件的所述一端伸出第二壳体的所述第一位置,该接收孔接收突出件的所述一端的插入。即使外力围绕第二旋转轴线作用在第二壳体上,也能防止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围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因此,该第二壳体被可靠地保持在第一姿势。所述突出件和接收孔以此方式结合,起到了电子设备的固定机构的作用。
假定在将第二壳体折叠到第一壳体上方之前,第二壳体稍微偏离预定位置或在第一壳体上围绕第二旋转轴线从预定位置相对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当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上围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时,突出件的所述一端与第一壳体的前表面碰撞。突出件与第一壳体的接触使得突出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因此,防止了在第一壳体的前表面上发生损伤或划伤。
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一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设计成凸轮机构以产生驱动力,以将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推向第一壳体。该旋转机构用于限制第二壳体在设定位置处围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
可将所述突出件设计成在处于第二姿势的第二壳体上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第二姿势的第二壳体基于围绕第二旋转轴线的转动而定位在预定位置处时,所述接收孔接收突出件的所述另一端。
当处于第二姿势的第二壳体通过围绕第二轴线转动而定位在预定位置处时,第二壳体的后表面可以被接收在第一壳体的前表面上。以此方式,该电子设备可以以第二壳体反转的形式折叠。第一壳体的接收孔接收从第二壳体的后表面伸出的所述突出件的另一端的插入。即使外力围绕第二旋转轴线作用在第二壳体上,也可以防止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围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因此,第二壳体可靠地保持在第二姿势。
假定在将第二壳体折叠到第一壳体上方之前,第二壳体稍微偏离预定位置或在第一壳体上围绕第二旋转轴线从预定位置相对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当处于第二姿势的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上围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时,所述突出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的前表面碰撞。突出件与第一壳体的接触使得突出件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因此,防止了在第一壳体的前表面发生损伤或划伤。
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一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设计成凸轮机构以产生驱动力,以将处于第二姿势的第二壳体推向第一壳体。该旋转机构用于限制第二壳体在设定位置处围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
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结合在第二壳体中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设计成引导所述突出件的运动;在引导件上与突出件相对的位置处形成的凸起;形成在突出件上的第一凹陷,当突出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凹陷接收所述凸起;形成在突出件上的第二凹陷,当突出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凹陷接收所述凸起;以及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凹陷之间的位置处的第三凹陷。
第三凹陷(dimple)形成在突出件上第一和第二凹陷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凸起在第一和第二凹陷之间移动期间,该凸起被接收在第三凹陷中。即使将第一和第二凹陷之间的距离设定得很大,也可以减少在凸起的运动期间突出件的变形。另外,当所述凸起被接收在第三凹陷中时,突出件被保持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处。例如,该突出件的相对端部可以同时分别伸出第二壳体的前、后表面。
该突出件可以包括:一对第一轮廓,限定了突出件在其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外形,所述第一轮廓与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上的第二旋转轴线平行地延伸;第二轮廓,其限定为与第一旋转轴线平行以限定突出件的所述一端;以及将第一和第二轮廓相互连接的第三轮廓。
可将所述突出件设定为使得第一轮廓与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上的第二轴线对齐。所述第二轮廓可以设定成与第一轴线平行。因此,突出件的第三轮廓可用于实现所谓的倒角。这里,假定例如第二壳体稍微偏离预定位置或在第一壳体上围绕第二旋转轴线从预定位置进行错误的转动。突出件的第三轮廓例如接收在所述接收孔的开口处。该倒角产生轻微的引出力(deriving force)使得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上围绕第二轴线转动,从而使突出件接收在接收孔中。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其中:
图1是示意地显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结构的立体图,该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作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具体示例;
图2是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立体图,用于示意地显示折叠到主体壳体的上表面上方的显示器壳体,且显示器壳体的前表面接收在主体壳体的前表面上;
图3是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立体图,用于示意地显示显示器壳体围绕垂直轴线建立第二竖直姿势;
图4是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立体图,用于示意地显示折叠到主体壳体上方的显示器壳体,且显示器壳体的后表面接收在主体壳体的前表面上;
图5是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局部放大立体图,用于示意地显示引导件和旋转机构的结构;
图6A是旋转机构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6B是旋转机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A是旋转机构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7B是旋转机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8A是旋转机构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8B是旋转机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9是示意地显示用于接收突出件的引导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沿着图9中的线10-10剖取的剖视图;
图11是示意地显示该突出件的细节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沿着图9中的线12-12剖取的剖视图;
图13是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立体图,用于示意地显示在显示器壳体围绕垂直轴线转动之后、该显示器壳体折叠在主体壳体的上方;以及
图14是示意地显示接收在接收孔中的突出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地显示了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11,其作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具体示例。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11包括第一壳体或主体壳体12、以及与主体壳体12接合的第二壳体或显示器壳体13。主体壳体12和显示器壳体13可例如由诸如聚碳酸酯的加强树脂材料制成。
主板封装在主体壳体12中。将电子电路元件(例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等)安装在主板上。例如将中央处理器设计成基于暂时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和/或数据来执行各种处理或计算。软件程序和数据可以存储在封装于主体壳体12中的大容量存储器中,例如硬盘驱动器HDD。
诸如键盘14、指示装置(pointing device)15的输入装置位于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上。键盘14包括设在虚拟平面上的键区。使用者使用输入装置14、15将各种指令和数据输入到中央处理器。
平面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器(LCD)面板16结合在显示器壳体13中。LCD面板16限定了暴露于显示器壳体13前表面的屏幕17。可响应中央处理器的操作,在该屏幕上显示各种文本和/或图形。
诸如触摸屏面板17的输入装置设置在LCD面板16的前表面上。使用者可以用输入笔、使用者的手指等操作触摸屏面板17,从而将各种指令和数据输入给中央处理器。
采用双轴旋转机构21使显示器壳体13和主体壳体12相结合。旋转机构21实现了显示器壳体13相对于主体壳体12的转动,该转动不仅围绕着第一旋转轴线或水平轴线22,而且围绕着第二旋转轴线或垂直轴线23。这里,水平轴线22可以在键盘14远边侧处(farside)平行于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延伸。垂直轴线23限定在垂直于水平轴线22设置的平面内。垂直轴线23从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竖起。
板形突出件25例如结合在显示器壳体13中。该突出件25的一端伸出显示器壳体13的前表面。突出件25位于相对于水平轴线22的预定位置处。另一方面,接收孔26限定在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上。接收孔26位于相对于垂直轴线23的预定位置处。这里,突出件25和接收孔26用作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11的固定机构。
现在,假定显示器壳体13的前表面通过围绕水平轴线22相对转动而接收在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上。如图1所示,显示器壳体13基于围绕垂直轴线23转动而定位在第一竖直姿势。该第一竖直姿势使得接收孔26和水平轴线22处于反映水平轴线22和突出件25之间位置关系的位置关系。
如图2所示,处于第一竖直姿势的显示器壳体13能够围绕水平轴线22折叠在主体壳体12的上方。显示器壳体13因此处于第一折叠姿势。显示器壳体13的前表面接收在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上。这里,由于在显示器壳体13围绕垂直轴线23已经处于第一竖直姿势之后,显示器壳体13折叠在主体壳体12的上方,因此显示器壳体13的外形与主体壳体12的外形一致。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11能够以这种方式被折叠。
旋转机构21产生驱动力,以将显示器壳体13推向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该驱动力用于限制显示器壳体13围绕水平轴线22相对于主体壳体12的转动。这种类型的旋转机构21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接收孔26接收伸出显示器壳体13的前表面的突出件25的一端。即使外力围绕垂直轴线23作用在显示器壳体13上,也可以防止显示器壳体13相对于主体壳体12围绕垂直轴线23转动。因此,显示器壳体13保持在第一折叠姿势。
如图3所示,例如,显示器壳体13能够围绕垂直轴线23相对于主体壳体12做超过180度的转动。显示器壳体13以此方式基于围绕垂直轴线23的转动而定位在第二竖直姿势。该第二竖直姿势使得接收孔26和水平轴线22处于反映水平轴线22和突出件25之间位置关系的位置关系。
如图4所示,处于第二竖直姿势的显示器壳体13能够围绕水平轴线22被折叠到主体壳体12上方。因此,显示器壳体13处于第二折叠姿势。显示器壳体13的后表面接收在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上。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11能够以此方式在显示器壳体13反转的情况下被折叠。
旋转机构21产生驱动力,从而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将显示器壳体13推向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该驱动力用于限制显示器壳体13围绕水平轴线22相对于主体壳体12的转动。
接收孔26接收伸出显示器壳体13的后表面的突出件25的另一端。防止了显示器壳体13相对于主体壳体12围绕垂直轴线23转动。因此,显示器壳体13保持在第二折叠姿势。
如图5所示,突出件25被支撑在引导件27中。引导件27设计成引导突出件25沿直线运动。当显示器壳体13已经处于第一或第二折叠姿势时,可强制突出件25沿垂直于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的方向移动。引导件27固定在显示器壳体13上。例如,采用螺钉28将引导件27固定到显示器壳体13上。螺钉28可以被接收在从显示器壳体13的内表面竖起的凸台上。
旋转机构21包括支撑元件31。该支撑元件31设计成接收支撑轴32,用于围绕垂直轴线23作相对转动。支撑元件31例如固定到主体壳体12的内表面上,即主体壳体12的底板的上表面。例如采用螺钉33将支撑元件31固定到主体壳体12上。例如,螺钉33可以被接收在从主体壳体12的内表面竖起的凸台上。支撑轴32的纵轴线与垂直轴线23对齐。修整盖34例如覆盖在支撑轴32上方。
一对轴元件35、35与支撑轴32一体形成。轴元件35、35从支撑轴32沿反向延伸。轴元件35的纵轴线与水平轴线22对齐。连接件36与单个轴元件35的端部接合,用于围绕轴元件35的纵轴线作相对转动。连接件36固定到显示器壳体13的内表面上。例如采用螺钉37将连接件36固定到显示器壳体13上。螺钉37可以被接收在从显示器壳体13的内表面竖起的凸台上。这里,支撑轴32和轴元件35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的金属材料制成。可以采用铸造工艺将支撑轴32和轴元件35整体结合成一体元件。
旋转机构21用于将显示器壳体13和主体壳体12相结合。当连接件36相对于轴元件35转动时,显示器壳体13可以在主体壳体12上围绕水平轴线22转动。当连接件36在支撑元件31上围绕支撑轴32的纵轴线转动时,显示器壳体13可以在主体壳体12上围绕垂直轴线23转动。
如图6A和图6B所示,连接件36包括接合到轴元件35的杆部35a上的环形部分38。环形部分38可以围绕轴元件35的纵轴线转动。环形元件39在环形部分38外侧的位置处支撑在杆部35a上。弹性元件或弹簧41在环形元件39外侧的位置处支撑在杆部35a上。
锚件(anchor)42在弹簧41外侧的位置处固定到杆部35a上。锚件42用于将环形部分38、环形元件39和弹簧41保持在杆部35a上。环形元件39和弹簧41的转动被限制为围绕轴元件35的纵轴线。环形元件39可以在弹簧41的膨胀和收缩的辅助下,沿轴元件35的纵轴线的方向移动。
环形元件39的内端面与连接件36的环形部分38的外端面相对。凸轮面38a形成在环形部分38的外端面上。凸轮面38a包括交替设置在杆部35a周围的凹陷和凸起。凸起39a也形成在环形元件39的内端面上。这里,环形元件39的内端面的形状反映了环形部分38的外端面的形状。由于环形元件39的转动限制为围绕轴元件35的纵轴线,因此环形部分38可以相对于环形元件39转动。凸轮面38a和凸起39a的结合建立了所谓的凸轮机构。
如图7A和图7B所示,响应于连接件36围绕杆部35a的转动,在环形部分38和环形元件39之间引起相对转动。弹簧41用于将环形元件39推向环形部分38。凸起39a与凸轮面38a的凸起接触。如图8A和图8B所示,而后使得凸起39a响应于环形部分38的进一步转动而移入凸轮面38a的凹陷。由于凸起39a趋向于移入凹陷,因此环形元件39沿着杆部35a的推动力可以转换为驱动力,以使得环形部分38转动。上述推动力施加在显示器壳体13上,从而将显示器壳体13推向主体壳体12。
图9示意地显示了引导件27的结构。引导件27包括支撑突出件25的接收框架元件27a。一对板件27b、27b从接收框架元件27a沿反向延伸。接收框架元件27a设计成限定一平坦长方体的内部空间。接收框架元件27a将突出件25接收在该内部空间中。接收框架元件27a和板件27b例如可以通过模制工艺而整体结合为一体元件。通孔45形成在每个板件27b中,从而容纳前述螺钉28。突出件25和引导件27可以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引导凸起46形成在突出件25的后表面上。引导凸起46接收在形成于接收框架元件27a的内表面上的引导槽47中。引导槽47形成为沿着突出件25的运动方向(即,沿着前述直线),在接收框架元件27a的全长上形成。因此,引导件27基于引导凸起46和引导槽47的配合而引导突出件25沿着所述直线运动。
同时参见图10,突出件25包括一对第一轮廓51、51,其限定了突出件25在突出件25的上、下端之间的外形。该第一轮廓51与在处于第一竖直姿势的显示器壳体13中建立的垂直轴线23平行地延伸。突出件25还包括设定为与水平轴线22平行的一对第二轮廓52、52。第二轮廓52限定了突出件25的上、下端部。
突出件25还包括将第一和第二轮廓51、52相互连接的第三轮廓53。因此,该第三轮廓53用作所谓的倒角。这里,可以沿着直线限定第一和第二轮廓51、52。同样,可以沿着直线限定第三轮廓53。或者,例如可以沿着曲线限定第三轮廓53。
一对伸出件54、54分别形成在突出件25的相对侧面上并在突出件25的上、下端部之间的中间位置处。限制壁55在伸出件54的运动路径的一端处形成在接收框架元件27a上。限制壁55从接收框架元件27a的内表面朝向突出件25向内突出。当突出件25定位在第一位置时,伸出件54与相应的限制壁55接合。因此,可靠地防止了突出件25从接收框架元件27a滑落。
接收框架元件27a被接收在显示器壳体13的内表面上。当突出件25定位在第二位置时,伸出件54与显示器壳体13的内表面接合。因此,可靠地防止了突出件25从接收框架元件27a滑落。
如图11所示,第一凹陷61分别形成在突出件25的前、后表面上。第二凹陷62同样分别形成在突出件25的前、后表面上。第三凹陷63形成在突出件25的相应前、后表面上并在第一和第二凹陷61、62之间的位置处。第一、第二和第三凹陷61、62、63分别在突出件25的前、后表面上沿直线成行设置。第一、第二和第三凹陷61、62、63成形为半球形。
连接槽64、64也形成在突出件25的前、后表面上并在第一和第三凹陷61、63之间以及第三和第二凹陷63、62之间。连接槽64将第一凹陷61与第三凹陷63连接,并将第三凹陷63与第二凹陷62连接。第一、第二和第三凹陷61、62、63形成为从突出件25的前表面比连接槽64更深。
如图12所示,一对圆顶凸起65、65例如分别形成在接收框架元件27a的内表面上与突出件25的前、后表面相对的位置处。凸起65从接收框架元件27a的内部空间中的内表面凸起。在处于第一位置的突出件25上的第一凹陷61分别接收凸起65。在处于第二位置的突出件25上的第二凹陷62分别接收凸起65。以此方式迫使凸起65沿着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凹陷61、62、63以及连接槽64的组合的路径移动。
当突出件25定位在第一位置时,凸起65接收在对应的第一凹陷61中。突出件25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后续移动使得凸起65在第一凹陷61之后依次接收在第三凹陷63和第二凹陷62中。这种类型的突出件25允许第三凹陷63在第一和第二凹陷61、62之间的位置处接收凸起65。因此,即使将在第一和第二凹陷61、62之间的距离设定得较大时,也可以减少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凸起65和突出件25的变形。
另外,当凸起65被接收在第三凹陷63中时,突出件25可以保持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突出件25同时允许其一端伸出显示器壳体13的前表面,而其另一端伸出显示器壳体13的后表面。因此,突出件25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长度应足以使得该一端和另一端同时伸出显示器壳体13的前、后表面。
例如采用模制工艺来形成突出件25。例如在突出件25的后表面上保留有定位销标记。在这种情况下,当突出件25待装配在引导件27内时,引导凸起46和引导槽47用于限制突出件25的姿势。当突出件25的后表面设定在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11的远离使用者的远边侧上时,该定位销标记相对于使用者就隐藏了。这防止了突出件25的外观变差。
假定例如在将显示器壳体13折叠到主体壳体12的上方之前,这种类型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11发生了显示器壳体13偏离第一竖直姿势或围绕垂直轴线23从第一竖直姿势错误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显示器壳体13被驱动以围绕水平轴线22转动,使得显示器壳体13折叠在主体壳体12的上方,则突出件25的一端与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碰撞。突出件25与主体壳体12的接触使得突出件25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如图13所示。因此,防止了在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上发生损伤或划伤。即使在反转的显示器壳体13在主体壳体12的上方折叠的过程中,突出件25的另一端与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碰撞时,该接触也会使得突出件25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因此,可靠地防止了在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上发生损伤或划伤。
如果显示器壳体13偏离第一或第二竖直姿势或围绕垂直轴线23从第一或第二竖直姿势错误转动,则突出件25的第三轮廓53就会接收在接收孔26的开口处,如图14所示。所述倒角产生轻微驱动力,使得显示器壳体13在主体壳体12上围绕垂直轴线23转动,从而使得突出件25接收在接收孔26中。因此,促进了突出件25插入到接收孔26中。
如果显示器壳体13以显示器壳体的前表面或后表面接收在主体壳体12的前表面上的方式在主体壳体12上方频繁折叠,则突出件25可以保持在一中间位置,在该位置,突出件25的相对端、或突出件25的上、下端同时伸出显示器壳体13的前、后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凸起65可以以前述方式接收在对应的第三凹陷63中。在将显示器壳体13折叠在主体壳体12上方之前,使用者无需调节突出件25相对于接收孔26的位置。
应注意,除了前述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11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便携式电话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等。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其设计成基于围绕第一旋转轴线的转动而处于第一和第二姿势,所述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的前表面与第一壳体的前表面相对,所述处于第二姿势的第二壳体的后表面与第一壳体的前表面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设计成相对于第一壳体围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该第二旋转轴线限定在垂直于第一旋转轴线的平面内;
突出件,其沿着直线在第二壳体上被引导,所述突出件设计成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突出件的一端可伸出第二壳体的前表面,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突出件的另一端可伸出第二壳体的后表面;和
接收孔,其限定在第一壳体的前表面上,所述接收孔设计成当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基于围绕第二旋转轴线的转动而定位在预定位置处时,该接收孔接收突出件的所述一端的插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设计成凸轮机构以产生驱动力,以将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推向第一壳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件设计成在处于第二姿势的第二壳体上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第二姿势的第二壳体基于围绕第二旋转轴线的转动而定位在预定位置处时,所述接收孔接收突出件的所述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设计成凸轮机构以产生驱动力,以将处于第二姿势的第二壳体推向第一壳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合在第二壳体中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设计成引导突出件的运动;凸起,其形成在引导件上与突出件相对的位置处;
形成在突出件上的第一凹陷,当突出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凹陷接收所述凸起;
形成在突出件上的第二凹陷,当突出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凹陷接收所述凸起;以及
第三凹陷,其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凹陷之间的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件包括:
一对第一轮廓,限定了突出件在其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外形,所述第一轮廓与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上的第二旋转轴线平行地延伸;
第二轮廓,其限定为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平行,以限定突出件的所述一端;以及
将第一和第二轮廓相互连接的第三轮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突出件定位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处时,所述突出件可以同时使得所述一端伸出第二壳体的前表面,而另一端伸出第二壳体的后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键盘,其结合在第一壳体中与第二壳体相对的位置处;以及
封装在第二壳体中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限定了暴露于第二壳体的前表面的屏幕。
9.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固定机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设计成基于围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而处于第一和第二姿势,所述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的前表面与第一壳体的前表面相对,所述处于第二姿势的第二壳体的后表面与第一壳体的前表面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设计成相对于第一壳体围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该第二旋转轴线限定在垂直于第一旋转轴线的平面内;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突出件,其沿着直线在第二壳体上被引导,所述突出件设计成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突出件的一端伸出第二壳体的前表面,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突出件的另一端伸出第二壳体的后表面;和
接收孔,其限定在第一壳体的前表面上,所述接收孔设计成当处于第一姿势的第二壳体基于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的转动而定位在预定位置处时,该接收孔接收突出件的所述一端的插入。
CNB2005100903324A 2005-03-08 2005-08-12 包括用于旋转机构的固定机构的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49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63866A JP4647350B2 (ja) 2005-03-08 2005-03-08 電子機器
JP2005063866 2005-03-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1707A CN1831707A (zh) 2006-09-13
CN100374980C true CN100374980C (zh) 2008-03-12

Family

ID=36994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033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4980C (zh) 2005-03-08 2005-08-12 包括用于旋转机构的固定机构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99268B2 (zh)
JP (1) JP4647350B2 (zh)
CN (1) CN10037498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1860A (zh) * 2008-07-04 2010-01-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全键盘的移动设备
US7752711B1 (en) * 2008-12-24 2010-07-13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hinge
JP5342035B1 (ja) * 2012-04-27 2013-11-13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6046A (zh) * 2001-05-15 2002-12-18 波斯泰克电子株式会社 铰链装置
CN1550952A (zh) * 2003-05-15 2004-12-01 Lg������ʽ���� 旋转铰链组件和具有这种铰链的电子器件
CN1581016A (zh) * 2003-08-11 2005-02-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双向插销装置和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12708B2 (ja) * 1998-03-16 2009-01-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392801B2 (ja) * 2000-03-03 2003-03-3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機
JP2001325040A (ja) 2000-05-16 2001-11-22 Nec Shizuoka Ltd ポータブル電子機器
TW551518U (en) * 2001-09-07 2003-09-01 Wistron Corp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dual-way fastened apparatus
US6937465B2 (en) 2002-01-31 2005-08-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computer having a latch apparatus
JP2004005210A (ja) * 2002-05-31 2004-01-08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JP2005023958A (ja) * 2003-06-30 2005-01-27 Strawberry Corporation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7126816B2 (en) * 2004-03-12 2006-10-24 Apple Computer, Inc. Camera latch
JP4056990B2 (ja) * 2004-06-14 2008-03-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6046A (zh) * 2001-05-15 2002-12-18 波斯泰克电子株式会社 铰链装置
CN1550952A (zh) * 2003-05-15 2004-12-01 Lg������ʽ���� 旋转铰链组件和具有这种铰链的电子器件
CN1581016A (zh) * 2003-08-11 2005-02-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双向插销装置和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1707A (zh) 2006-09-13
US20060215359A1 (en) 2006-09-28
JP2006253193A (ja) 2006-09-21
JP4647350B2 (ja) 2011-03-09
US7499268B2 (en) 2009-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286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027297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hinge unit
CN103576768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展平台
US20070186380A1 (en) Hinge assembly and mobil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3475756A (zh) 便携式终端
US20090008163A1 (en) Pen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6585217B2 (en) Electronic instrument support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input device
US7813115B2 (en) Coupling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0374980C (zh) 包括用于旋转机构的固定机构的电子设备
CN104699190A (zh) 可分离的触控式笔记本电脑
US8620396B2 (en) Slide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3703521B (zh) 笔记型计算机
US8955196B2 (en) Pivoting mechanism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155487A (zh) 滑盖机构及应用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2887461B (zh)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3609851U (zh) 多功能游戏手柄
US6992657B2 (en) Input device
US20060133027A1 (en) Electrical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angle between a top module and a bottom module
CN112764861B (zh)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4465051A (zh) 卡托及移动终端
JP2008065444A (ja) 筐体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506842B2 (ja) 拡張機器、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8628244B2 (en) Anti-interference structure of relative slide assembly
CN101742864B (zh) 定位机构
CN100433761C (zh) 键区滑动型移动通信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8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Fujitsu Personal Compu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