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0978C - 软式变焦镜头 - Google Patents
软式变焦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60978C CN100360978C CNB2005100752771A CN200510075277A CN100360978C CN 100360978 C CN100360978 C CN 100360978C CN B2005100752771 A CNB2005100752771 A CN B2005100752771A CN 200510075277 A CN200510075277 A CN 200510075277A CN 100360978 C CN100360978 C CN 10036097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holding part
- flexible
- support portion
- inner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软式变焦镜头,包括:一挟持部、一支撑部、一第一透镜及一第二透镜,其中:挟持部,是具有一内部空间、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第一、第二端部经由该内部空间相通,挟持部可轴向伸缩动作;支撑部,是软性材料,并设于挟持部的内部空间内;第一透镜,是软性材料,且具有一第一面部及一第二面部,第一透镜设于挟持部的内部空间内,并定位于第一端部与支撑部之间;第二透镜,是软性材料,且具有一第一面部及一第二面部,第二透镜设于挟持部的内部空间内,并定位于第二端部与支撑部之间;第一、第二透镜受挟持部伸缩带动而改变曲率,进而产生变焦作用。本发明以低成本的变焦技术,用于拍摄精密或远距离的景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式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现有相机或摄影机为精准的拍摄远或近的景物,故镜头必需具备变焦功能,而现有变焦镜头存在如下缺点:
1.结构复杂。现有变焦镜头是利用马达驱动数个镜片,达到变焦功能,结构复杂、重量较重且体积较大,如果电力不足,无法驱动马达,则相机完全无法使用。
2.调焦复杂。现有变焦镜头是由马达调整不同镜片的远近,达到调焦的功能,有时调整单片,有时需调整两片以上的镜片,过程相当的复杂。
3.高倍数的镜片成本高。依实际使用需求,在需要长距离拍摄时,可能需要极高倍数的镜片,成本相当高。
因此,有必要研发新技术,以解决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相机或摄影机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软式变焦镜头,以低成本的变焦技术,用于拍摄精密或远距离的景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式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挟持部、一支撑部、一第一透镜及一第二透镜,其中:该挟持部,是具有一内部空间、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第二端部经由该内部空间相通,该挟持部可轴向伸缩动作;该支撑部,是软性材料,并设于该挟持部的内部空间内;该第一透镜,是软性材料,且具有一第一面部及一第二面部,该第一透镜设于该挟持部的内部空间内,并定位于该第一端部与该支撑部之间;该第二透镜,是软性材料,且具有一第一面部及一第二面部,该第二透镜设于该挟持部的内部空间内,并定位于该第二端部与该支撑部之间;该第一、第二透镜受该挟持部伸缩带动而改变曲率,进而产生变焦作用。
前述的软式变焦镜头,其中第一透镜的周缘接触该内部空间的表面,该第一透镜的第一面部接触一第一导电固定部,该第一导电固定部的周缘固定于该挟持部的第一端部,该第一透镜的第二面部接触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透镜部的周缘接触该内部空间的表面,该第二透镜的第一面部接触一第二导电固定部,该第二导电固定部的周缘固定于该挟持部的第二端部,该第二透镜的第二面部接触该支撑部。
前述的软式变焦镜头,其中第一、第二导电固定部皆选自透明导体薄膜状的导电玻璃、环状体中的一种;所述第一导电固定部是直接成型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导电固定部是直接成型于所述第二端部。
前述的软式变焦镜头,其中导电玻璃为氧化铟锡。
前述的软式变焦镜头,其中挟持部是由导电塑胶制成的筒体,并在通电后可轴向伸缩;所述支撑部是选自透明球体、透明环状体中的一种;所述软性材料是聚二甲基矽氧烷。
前述的软式变焦镜头,其中挟持部亦为一可往复式移动的机构。
本发明以低成本的变焦技术,用于拍摄精密或远距离的景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动作前剖面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动作前剖面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动作前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动作后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应用于相机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挟持部 11内部空间
12第一端部 13第二端部
20支撑部 30第一透镜
31、41第一面部 32、42第二面部
40第二透镜 50第一导电固定部
60第二导电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软式变焦镜头,请参阅图1,包括:一挟持部10、一支撑部20、一第一透镜30及一第二透镜40。
该挟持部10,是由导电塑胶制成的筒体,并具有一内部空间11、一第一端部12及一第二端部13,该第一、第二端部12、13经由该内部空间11相通,对该挟持部10通电,可控制该挟持部10轴向伸缩动作。
该支撑部20,为软性材料,并设于该挟持部10的内部空间11内。
该第一透镜30,为软性材料,且具有一第一面部3 1及一第二面部32,该第一透镜30设于该挟持部10的内部空间11内,并定位于该第一端部12与该支撑部20之间;
该第二透镜40,为软性材料,且具有一第一面部41及一第二面部42,该第二透镜40设于该挟持部10的内部空间11内,并定位于该第二端部13与该支撑部20之间。
参阅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支撑部20以透明球体的结构,设于该挟持部10的内部空间11内;该第一透镜30设于该挟持部10的内部空间11内,其周缘大体接触于该内部空间11的表面上,该第一透镜30的第一面部31的中心部位大体接触一第一导电固定部50,该第一导电固定部50的周缘固定于该挟持部10的第一端部12,该第一透镜30大体以第二面部32的中心部位接触该支撑部20。
该第二透镜部40是设于该挟持部10的内部空间11内,其周缘大体接触于该内部空间11的表面上,该第二透镜40的第一面部41的中心部位大体接触一第二导电固定部60,该第二导电固定部60的周缘固定于该挟持部10的第二端部13上,该第二透镜40的第二面部42接触该支撑部20。
如图3所示,对该挟持部10施加电力,则在挟持部10上产生以下动作:
首先,假设该挟持部10轴向收缩一预定距离D,该挟持部10的第一、第二端部12、13,分别带动该第一、第二导电固定部50、60往其内部空间11中间位移。
再有,该第一导电固定部50对该第一透镜30的第一面部31施压,该第一透镜30的第二面部42的中心部位受该支撑部20支撑,故产生曲率变化(假设为曲率变大),进而改变焦距。
该第二导电固定部60对该第二透镜40的第一面部41施压,该第二透镜40的第二面部42的中心部位受该支撑部20支撑,故产生曲率变化(假设为曲率变大),进而改变焦距。
如图7所示,当将本发明的软式变焦镜头应用于相机,借由事先的试验计算,对该挟持部10施加预定的电力,可控制第一、第二透镜30、40改变至预定曲率,进而产生准确的变焦作用,使相机拍出优美的照片。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该挟持部10亦可为一可往复式移动的机构;该支撑部20、该第一透镜30及该第二透镜40皆可为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简称PDMS),可大量生产,降低成本。
该支撑部20为透明球体,该第一导电固定部50与该第二导电固定部60皆为透明导体薄膜状的导电玻璃,例如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Oxide,简称ITO)。
参阅图4及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仍在该挟持部10内部设置第一透镜30及第二透镜40,该第一、第二透镜30、40的第二面部32、42相对,该第一导电固定部50呈环状体,并直接一体成型于该挟持部10的第一端部12上,且接触该第一透镜30的第一面部31的周缘;该第二导电固定部60亦呈环状体,且直接一体成型于该挟持部10的第二端部13上,并接触该第二透镜40的第一面部41的周缘;另外,该支撑部20概呈环状体,并同时接触该第一、第二透镜30、40的第二面部32、42。
如图6所示,同样的,对该挟持部10施加电力,则在挟持部10上产生以下动作:
假设该挟持部10轴向收缩一预定距离D,该挟持部10的第一、第二端部12、13(分别带动该第一、第二导电固定部50、60)往其内部空间11相对靠合。
该第一导电固定部50对该第一透镜30的第一面部31施压,该第一透镜30的第二面部42的周缘受该支撑部20支撑,其中心部位产生曲率变化(假设为曲率变大),进而改变焦距。
该第二导电固定部60对该第二透镜40的第一面部41施压,该第二透镜40的第二面部42周缘受该支撑部20支撑,其中心部位产生曲率变化(假设为曲率变大),进而改变焦距。
以略为变化的结构,同样控制第一、第二透镜30、40改变至预定曲率,进而产生准确的变焦作用。
而对于将挟持部10由圆筒改为方筒或是其他筒型,或是,在各透镜与支撑部之间加设其他透明结构(假设为水液或是另外的透镜),或是控制挟持部10以不等比例伸缩而产生哈哈镜的效果等等易于思及的结构变化,皆不脱离本案保护的范畴。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本发明在一挟持部内装设简单的支撑部,再将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分别定位在挟持部内,完成一软式变焦镜头,结构相当简单而精巧。
2.简单调焦。本发明只要对挟持部施加预定电力,控制该挟持部伸缩,挟持部带动第一、第二透镜改变曲率,进而达到变焦效果,动作简单迅速。
3.易于生产故成本低。本发明的支撑部、第一、第二透镜部等控制变焦的大部分结构,皆可以聚二甲基矽氧烷大量生产制造,故,成本极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软式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挟持部、一支撑部、一第一透镜及一第二透镜,其中:
该挟持部,是具有一内部空间、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第二端部经由该内部空间相通,该挟持部可轴向伸缩动作;
该支撑部,是软性材料,并设于该挟持部的内部空间内;
该第一透镜,是软性材料,且具有一第一面部及一第二面部,该第一透镜设于该挟持部的内部空间内,并定位于该第一端部与该支撑部之间;
该第二透镜,是软性材料,且具有一第一面部及一第二面部,该第二透镜设于该挟持部的内部空间内,并定位于该第二端部与该支撑部之间;
该第一、第二透镜受该挟持部伸缩带动而改变曲率,进而产生变焦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的周缘接触该内部空间的表面,该第一透镜的第一面部接触一第一导电固定部,该第一导电固定部的周缘固定于该挟持部的第一端部,该第一透镜的第二面部接触所述支撑部;
所述第二透镜部的周缘接触该内部空间的表面,该第二透镜的第一面部接触一第二导电固定部,该第二导电固定部的周缘固定于该挟持部的第二端部,该第二透镜的第二面部接触该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式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导电固定部皆选自透明导体薄膜状的导电玻璃、环状体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导电固定部是直接成型于所述第一端部;
所述第二导电固定部是直接成型于所述第二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式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玻璃为氧化铟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挟持部是由导电塑胶制成的筒体,并在通电后可轴向伸缩;
所述支撑部是选自透明球体、透明环状体中的一种;
所述软性材料是聚二甲基矽氧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式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挟持部亦为一可往复式移动的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752771A CN100360978C (zh) | 2005-06-10 | 2005-06-10 | 软式变焦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752771A CN100360978C (zh) | 2005-06-10 | 2005-06-10 | 软式变焦镜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77381A CN1877381A (zh) | 2006-12-13 |
CN100360978C true CN100360978C (zh) | 2008-01-09 |
Family
ID=37509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7527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0978C (zh) | 2005-06-10 | 2005-06-10 | 软式变焦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60978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0706B (zh) * | 2008-11-28 | 2012-10-1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晶圆级镜头模组及其阵列 |
CN113204105B (zh) * | 2020-01-15 | 2023-01-24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分体式变焦镜头、摄像模组及相应的组装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39106A (ja) * | 1986-04-11 | 1987-10-20 | Canon Inc | 可変焦点光学素子 |
US6212017B1 (en) * | 1998-11-30 | 2001-04-03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oft focus lens systems |
US20050052754A1 (en) * | 2003-08-11 | 2005-03-10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icrofabricated rubber microscope using soft solid immersion lenses |
-
2005
- 2005-06-10 CN CNB2005100752771A patent/CN10036097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39106A (ja) * | 1986-04-11 | 1987-10-20 | Canon Inc | 可変焦点光学素子 |
US6212017B1 (en) * | 1998-11-30 | 2001-04-03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oft focus lens systems |
US20050052754A1 (en) * | 2003-08-11 | 2005-03-10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icrofabricated rubber microscope using soft solid immersion lens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77381A (zh) | 2006-1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93990B2 (en) |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 |
CN100342258C (zh) | 变焦透镜 | |
US7701643B2 (en) | Fluidic optical devices | |
CN103988109B (zh) | 基于mems的变焦镜头系统 | |
CN112731572B (zh) | 一种基于透明导电液体的介电弹性体液体透镜 | |
TW200912387A (en) | Electrowetting device with polymer electrode | |
CN101796436A (zh) | 液体透镜系统 | |
WO2018165535A1 (en) | Camera modules with autofocus and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functions | |
CN102879900A (zh) | 基于压电逆效应的变焦微透镜 | |
CN215575887U (zh) | 光学系统 | |
Wang et al. | Tunable soft lens of large focal length change | |
CN2706779Y (zh) | 变焦透镜模组 | |
CN113376720A (zh) | 具有复杂内腔表面的可变焦液体透镜 | |
CN100360978C (zh) | 软式变焦镜头 | |
CN103676073B (zh) | 透镜镜筒组件和包括其的照相装置 | |
CN111796347B (zh) | 一种基于压电致动的液体可变焦透镜及驱动方法 | |
CN101587224B (zh) | 镜头模组 | |
Ren et al. | A liquid lens driven by bubble actuator | |
CN101592768B (zh) | 镜头模组 | |
CN208386660U (zh) | 电子装置 | |
CN103913813A (zh) | 变焦及对焦机构 | |
CN100365460C (zh) | 摄像装置 | |
CN100412600C (zh) | 变焦透镜模组 | |
CN208386757U (zh) | 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 |
US8885263B2 (en) | Optical zoom lens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0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