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3746C - 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及其转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及其转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3746C
CN100353746C CNB2004100515381A CN200410051538A CN100353746C CN 100353746 C CN100353746 C CN 100353746C CN B2004100515381 A CNB2004100515381 A CN B2004100515381A CN 200410051538 A CN200410051538 A CN 200410051538A CN 100353746 C CN100353746 C CN 10035374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digital television
file
decoder
convers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15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02047A (zh
Inventor
唐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gital TV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tate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tate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tate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515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53746C/zh
Publication of CN1602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2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37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374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USB设备接入数字电视的设备并通过该设备支持USB设备中的数据在数字电视中的直接播放,以及将电视节目保存于外部USB设备的数字电视CI公共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及其转换方法。其数字电视接收机与一采用公共接口的转换设备之间通过公共接口连接。其转换方法:判断步骤,判断用户选择的USB设备的文件是否可被数字电视内置的解码器解码→执行步骤,若判断步骤判断出USB设备中被选中的文件无法被数字电视内置的解码器解码时,微处理器将通过转换设备的逻辑单元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发送步骤,对于可被数字电视内置的解码器解码或经编、解码后以数字电视内置的解码器所能识别的格式文件进行分割打包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数据流接口提供给数字电视进行播放。

Description

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及其转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USB设备接入数字电视机的设备并通过该设备支持USB设备中的数据在数字电视机中的直接播放,以及将电视节目保存于外部USB设备的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及其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字电视机广播系统(DVB)的机卡分离方案中,数字电视机和条件接收功能模块分开,数字电视机完成信号的接收和解码工作,条件接收功能模块完成信号的解扰和解密工作,在数字电视机和条件接收功能模块间采用公开的接口标准,利用这个标准接口就可以完成对数字电视机和条件接收功能模块的访问,而不必考虑具体的实现细节。为了实现数字电视机和条件接收功能模块之间的通信,欧洲定义了一个公开的标准接口-CI接口(EN50221:用于有条件访问和其他数字视频应用的CI接口描述),该标准CI接口定义了两个逻辑接口:传输流接口和命令接口,通过这个CI接口,可以实现对条件接收功能模块、数字电视机和其他数字视频设备的通信。
目前,USB总线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手持便携设备,特别是已经作为PC机的标准配置。大量的音视频内容存储于各类USB设备中,特别是在PC机的存储器中,这些媒体内容因为有着不同的编码方式,因而需要各种不同的编码器件进行解码播放,而众多的硬件播放设备只能针对很少的格式进行解码。随着数字电视机的广泛普及以及其服务的不断更新,数字电视机将成为更理想的播放器,而USB设备无法直接接入数字电视机,很多的编码方式也无法被数字电视机内置的解码器解码,从而无法通过数字电视机中进行观看,同时,越来越丰富的数字电视机节目必将引发对数字电视机节目进行选择保存的需求,而通过USB接口将数字电视机内容直接保存到用户的大容量USB存储设备中,例如PC机、移动硬盘等设备,将是一种简单而又方便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将USB设备接入数字电视机的设备,并通过该设备支持USB设备中的数据在数字电视机中的直接播放且将电视节目保存于外部USB设备的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及其转换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其特殊之处在于:数字电视机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之间通过CI接口连接。
其中:共有七种转换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目的。
第一种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USB端子,设置于机壳的前端,用以连接USB设备;
一显示模块,设置于机壳的前端,用以实现系统的可视化;
一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组织端子,设置于机壳的后端,用以传输TS流和通讯信息;
一无线收发模块,设置于机壳前端;
一控制单元,设置于机壳内数字电视机和转换设备其他功能模块之间,用以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进程以及与数字电视机之间的通信;
一逻辑单元,设置于机壳内控制单元和大容量缓存之间,用以实现USB设备和标准TS流之间的双向数据转换和输出;
一大容量缓存,设置于机壳内控制单元与逻辑单元之间,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遥控器,与无线收发模块结合,以实现用户控制功能;
其中,当用户选择将USB设备中的文件进行播放时,控制单元将读取用户所选择的文件信息并将该文件写入大容量缓存,再通过逻辑单元进行相应的解码以及重新编码,最终以数字电视机解码器所能识别的编码方式的格式输出文件至大容量缓存,再由控制单元对该文件进行分割打包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数据流接口提供给数字电视机进行播放;
当用户选择保存数字电视机节目时,控制单元将通过CI命令接口与数字电视机控制器进行通讯,将USB设备中的大容量缓存作为一个资源提供给数字电视机内部控制电路,并要求数字电视机控制电路从解码后的TS流格式中将该节目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CI数据流接口流传送至转换设备的大容量缓存,并在转换设备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该节目流通过逻辑单元重新编码,然后由控制单元控制将文件写入用户USB设备。
该CI接口由平行且双向作业的传输接口与命令接口组成。
第二种转换设备包含:
该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微控制器,设置于机壳内数字电视机与转换设备的其它功能模块之间,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命令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一显示屏,设置于机壳的前端,用以实现系统的可视化;
一大容量缓存,设置于机壳内微控制器、综合解码器与CI接口的数据流接口之间,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编码器,设置于机壳内微控制器与综合解码器之间,用以将解码后的文件重新编码为数字电视内置解码器能够解码的格式;
一综合解码器,设置于机壳内大容量缓存与编码器之间,用以对用户USB设备中的各种音视频文件进行解码;
一无线收发模块,设置于机壳前端;
其中,在设备接入数字电视机过程中,转换设备将与数字电视机之间进行初始化通讯,包括相互之间的自然列表信息,所能解码的编码格式,并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如果用户所选择的文件编码格式在相应的信息列表中无法找到匹配的信息,微控制器将读取用户选择的文件信息并将文件写入大容量缓存,再通过综合解码器进行相应的解码后经编码器进行重新编码,使其符合数字电视机解码器能够解码的标准编码格式,最终以数字电视机解码器所能识别的编码方式的格式输出文件至微控制器,再由微控制器对该文件进行分割打包,生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机内进行解码播放。
该CI接口由平行且双向作业的传输接口与命令接口组成。
第三种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微控制器,设置于机壳内数字电视机与转换设备的其它功能模块之间,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命令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一显示屏,设置于机壳的前端,用以实现系统的可视化;
一大容量缓存,设置于机壳内微控制器、综合解码器与CI接口的数据流接口之间,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转换设备在确认数字电视机解码器可以支持选中的文件时,将直接将文件进行缓冲,并打包成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机内进行解码播放;
其中,在设备接入数字电视机过程中,转换设备将与数字电视机之间进行初始化通讯,包括相互之间的自然列表信息,所能解码的编码格式,并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如果用户所选择的文件编码格式在相应的信息列表中找到相匹配的信息,微控制器将直接把文件读入大容量缓存,并对该文件进行分割打包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机内进行解码播放。
该CI接口由平行且双向作业的传输接口与命令接口组成。
第四种转换设备包含:
该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解码模块,分别设置于微控制器、大容量缓存与编码器之间,由若干个并联的解码器构成,用以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选择相应的解码器对文件进行解码;
一大容量缓存,分别设置于微控制器与解码模块之间,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编码器,接于解码模块,用以将经过解码的文件采用数字电视机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
其中,当USB设备中的数据编码与解码过程由专用的集成电路ASIC完成时,微控制器将直接把文件读入大容量缓存,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解码模块选择相对应的解码器对文件进行解码,并经编码器将经过解码的文件采用数字电视机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以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机内进行解码播放。
该CI接口由平行且双向作业的传输接口与命令接口组成。
第五种转换设备包含:
该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CPU,分别双向连接程序存储器、协处理器、大容量缓存,其单向连接微控制器、编码输出,用于程序和解码过程的控制;
一程序存储器,其双向连接CPU,由若干个解码模块、编码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针对了不同的编码格式,对用户所选的文件进行解码,然后重新编码输出;
一协处理器,其双向连接CPU,用以加速CPU编解码的过程,并可以降低CPU的工作量;
一大容量缓存,其分别双向连接CPU及微控制器,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微控制器,其分别接入CPU、大容量缓存,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其中,当USB设备中的数据编码和解码过程由CPU、协处理器、软件、程序存储器来完成时,微控制器将直接把文件读入大容量缓存,并在CPU的控制下,程序存储器选择相对应的解码模块对文件进行解码,并经编码模块将经过解码的文件采用数字电视机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最后经CPU将编码以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机内进行解码播放。
该CI接口由平行且双向作业的传输接口与命令接口组成。
第六种转换设备包含:
该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CPU,分别双向连接程序存储器、协处理器、大容量缓存,其单向连接微控制器、编码模块,用于程序和解码过程的控制;
一程序存储器,其双向连接CPU,由若干个解码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针对了不同的编码格式,对用户所选的文件进行解码;
一协处理器,其双向连接CPU,用以加速CPU编解码的过程,并可以降低CPU的工作量;
一大容量缓存,其分别双向连接CPU及微控制器,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微控制器,其分别接入CPU、大容量缓存,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命令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一编码模块,其连接于CPU,以将经过解码的文件用数字电视机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
其中,当USB设备中的数据采用软件功能完成综合解码,采用专用的集成电路ASIC进行硬件编码的编解码时,解码功能由CPU用驻留在程序存储器中的各种程序模块完成。
该CI接口所述的传输接口与命令接口均为平行且双向作业的设置。
第七种转换设备包含:
该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CPU,分别双向连接程序存储器、协处理器、大容量缓存,其单向连接微控制器、编码模块,用于程序和解码过程的控制;
一程序存储器,其双向连接CPU,由若干个解码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针对了不同的编码格式,对用户所选的文件进行解码;
一协处理器,其双向连接CPU,用以加速CPU编解码的过程,并可以降低CPU的工作量;
一大容量缓存,其分别双向连接CPU及微控制器,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微控制器,其分别接入CPU、大容量缓存,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命令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一编码模块,其连接于CPU,以将经过解码的文件用数字电视机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
其中,当USB设备中的数据采用软件功能完成综合解码,采用专用的集成电路ASIC进行硬件编码的编解码时,解码功能由CPU用驻留在程序存储器中的各种程序模块完成。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
它包含以下步骤:
判断步骤,判断用户选择的USB设备的文件是否可被数字电视机内置的解码器解码;
执行步骤,若判断步骤判断出USB设备中被选中的文件无法被数字电视机内置的解码器解码时,微控制器将通过转换设备的逻辑单元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
发送步骤,对于可被数字电视机内置的解码器解码或经编、解码后以数字电视机内置的解码器所能识别的格式文件进行分割打包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数据流接口提供给数字电视机进行播放。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该设备,实现了数字电视机和计算机的数据交换,使得计算机IP网络中的音频视频内容下载到USB设备载体中以后能方便地接入到电视机中去。
2.该设备自身带遥控以及解码装置,IP网络中的内容接入到电视机中以后,现有的数字电视机不用增加任何软件就可以实现音频以及视频节目在计算机中播放。
3.通过该设备,电视机收到的音频、视频节目能通过USB接口直接传送到计算机中去并记录下来。
4.可以与数码相机中相连接,将数码相机中的内容在电视机上显示出来。
5.可以在通过USB接口与外部的DVD刻录机连接,将内容记录下来。
6.以上音频视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格式:MP3,MPEG2,MPEG4,MPEG7。
7.还可以通过本设备将其它USB接口设备接入到数字电视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字电视机广播系统的CI接口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组织接口标准的CI接口命令接口的协议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在确认用户所选播放文件无法被数字电视机内解码器解码的情况下整个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4是本发明在确认用户所选播放文件能够被数字电视机内解码器解码的情况下整个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专用集成电路进行硬解码和编码的编解码逻辑模块框图。
图6是本发明使用软件功能来完成编码和综合解码的编解码功能模块框图。
图7是本发明采用软件功能来完成综合解码、采用专门的集成电路进行硬件编码的编解码功能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图1、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数字电视机1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2之间通过CI接口3连接的。
该转换设备2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USB端子,设置于机壳的前端,用以连接USB设备;
一显示模块,设置于机壳的前端,用以实现系统的可视化;
一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组织端子,设置于机壳的后端,用以传输TS流和通讯信息;
一无线收发模块,设置于机壳前端;
一控制单元,设置于机壳内数字电视机和转换设备其他功能模块之间,用以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进程以及与数字电视机之间的通信;
一逻辑单元,设置于机壳内控制单元和大容量缓存之间,用以实现USB设备和标准TS流之间的双向数据转换和输出;
一大容量缓存,设置于机壳内控制单元与逻辑单元之间,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遥控器,与无线收发模块结合,以实现用户控制功能;
其中,当用户选择将USB设备4中的文件进行播放时,控制单元将读取用户所选择的文件信息并将该文件写入大容量缓存,再通过逻辑单元进行相应的解码以及重新编码,最终以数字电视机解码器所能识别的编码方式的格式输出文件至大容量缓存,再由控制单元对该文件进行分割打包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数据流接口提供给数字电视机1进行播放;
当用户选择保存数字电视机节目时,控制单元将通过CI接口与数字电视机控制器进行通讯,将USB设备4中的大容量缓存作为一个资源提供给数字电视机内部控制电路,并要求数字电视机控制电路从解码后的TS流格式中将该节目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CI数据流接口流传送至转换设备的大容量缓存,并在转换设备2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该节目流通过逻辑单元重新编码,然后由控制单元控制将文件写入用户USB设备4。
下载过程中转换设备2作为USB服务器,支持与各种USB便携设备以及计算机的通信,通过将节目数据流重新打包成USB传输协议格式,将数据保存与用户USB设备2中,在USB设备2刚刚插入时读取转换设备2内的文件信息,并通过显示屏向用户显示所有的音视频文件信息和图片文件信息,用户可以对文件进行选择处理,控制单元将把用户选择信息发送给逻辑单元,并控制逻辑单元进行相应的操作。在文件处理和播放过程中,控制单元将实时地显示相关信息,实时查询USB设备中的音视频文件信息,并将文件列表在显示屏上显示,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对文件进行选择处理。
该CI接口3包括两个部分:传输流接口和命令接口,两个接口都是层次化设计,允许采用同样的上层协议而采用不同的物理层连接,在本实现方案中,采用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组织标准接口。命令接口用以在转换设备2以及数字电视机1之间建立通讯连接包括物理通道以及标准协议,传输流接口用来传输TS流,在本方案中,完成转换后的TS流将作为无加扰码流直接送入数字电视机1中直接进行解码。请参阅图2,在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组织接口标准的DVBCI接口命令接口协议结构中,I是DVBCI接口命令接口协议层,II是基于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组织标准实现CI接口命令接口的协议层。其中,应用层用以提供不同的资源和应用,会话层可以在设备需要资源时,建立一个到资源的对话,通用传输层可以控制传输连接的建立与删除,并通过传输连接来传送数据,传输层建立适用与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组织物理接口的数据传输,链路层提供到不同设备的数据通道,物理层定义了物理连接的电气特性。在层次化设计中,底层协议数据对上层协议来说是透明的,也就是说,上层协议可以直接利用底层数据而不必考虑数据的来源与方式。通过命令接口层,转换设备与数字电视机之间可以建立有效的协商,传输相关的文件信息和控制信息,实现经过转换的文件直接传送到数字电视机解码器中,并且支持将用户选择的电视节目从码流中间分离出来传送回转换设备,以实现将数字电视机节目进行下载保存。
图3、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数字电视机1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2之间的CI接口3连接。
该转换设备2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微控制器,设置于机壳内数字电视机与转换设备的其它功能模块之间,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命令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一显示屏,设置于机壳的前端,用以实现系统的可视化;
一大容量缓存,设置于机壳内微控制器、综合解码器与CI接口的数据流接口之间,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编码器,设置于机壳内微控制器与综合解码器之间,用以将解码后的文件重新编码为数字电视内置解码器能够解码的格式;
一综合解码器,设置于机壳内大容量缓存与编码器之间,用以对用户USB设备中的各种音视频文件进行解码;
一无线收发模块,设置于机壳前端;
其中,在转换设备2接入数字电视机1过程中,转换设备2将与数字电视机1之间进行初始化通讯,包括相互之间的自然列表信息,所能解码的编码格式,并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如果用户所选择的文件编码格式在相应的信息列表中无法找到匹配的信息,微控制器将读取用户选择的文件信息并将文件写入大容量缓存,再通过综合解码器进行相应的解码后经编码器进行重新编码,使其符合数字电视机解码器能够解码的标准编码格式,最终以数字电视机解码器所能识别的编码方式的格式输出文件至微控制器,再由微控制器对该文件进行分割打包,生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机1内进行解码播放。
图4、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
数字电视机1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2之间的CI接口3连接。
该转换设备2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微控制器,设置于机壳内数字电视机与转换设备的其它功能模块之间,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命令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一显示屏,设置于机壳的前端,用以实现系统的可视化;
一大容量缓存,设置于机壳内微控制器、综合解码器与CI接口的数据流接口之间,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转换设备2在确认数字电视机解码器可以支持选中的文件时,将直接将文件进行缓冲,并打包成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机1内进行解码播放
其中,在转换设备2接入数字电视机1过程中,转换设备2将与数字电视机1之间进行初始化通讯,包括相互之间的自然列表信息,所能解码的编码格式,并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如果用户所选择的文件编码格式在相应的信息列表中找到相匹配的信息,微控制器将直接把文件读入大容量缓存,并对该文件进行分割打包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机内进行解码播放。
图5、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
数字电视机1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2之间的CI接口3连接。
该转换设备2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微控制器5,其分别接入CPU、大容量缓存,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一解码模块6,分别设置于微控制器、大容量缓存与编码器之间,由若干个并联的解码器构成,用以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选择相应的解码器对文件进行解码;
一大容量缓存7,分别设置于微控制器与解码模块之间,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编码器8,接于解码模块,用以将经过解码的文件采用数字电视机1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
其中,当USB设备4中的数据编码与解码过程由专用的集成电路ASIC完成时,微控制器5将直接把文件读入大容量缓存7,在微控制器5的控制下,解码模块6选择相对应的解码器对文件进行解码,并经编码器8将经过解码的文件采用数字电视机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以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机1内进行解码播放。
图6、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
数字电视机1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2之间的CI接口3连接。
该转换设备2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CPU9,分别双向连接程序存储器10、协处理器11、大容量缓存7,其单向连接微控制器5、编码输出,用于程序和解码过程的控制;
一程序存储器10,其双向连接CPU9,由若干个解码模块、编码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针对了不同的编码格式,对用户所选的文件进行解码,然后重新编码输出;
一协处理器11,其双向连接CPU9,用以加速CPU编解码的过程,并可以降低CPU9的工作量;
一大容量缓存7,其分别双向连接CPU9及微控制器5,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微控制器5,其分别接入CPU9、大容量缓存7,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命令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其中,当USB设备4中的数据编码和解码过程由CPU9、协处理器11、软件、程序存储器10来完成时,微控制器5将直接把文件读入大容量缓存7,并在CPU9的控制下,程序存储器10选择相对应的解码模块对文件进行解码,并经编码模块将经过解码的文件采用数字电视机1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协处理器11可以通过快速的FFT快速傅立叶运算来降低DSP的工作量,提高编解码过程的速度。最后经CPU9将编码以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机1内进行解码播放。
图7、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
数字电视机1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2之间的CI接口3连接。
该转换设备2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CPU9,分别双向连接程序存储器10、协处理器11、大容量缓存7,其单向连接微控制器5、编码模块12,用于程序和解码过程的控制;
一程序存储器10,其双向连接CPU9,由若干个解码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针对了不同的编码格式,对用户所选的文件进行解码;
一协处理器11,其双向连接CPU9,用以加速CPU编解码的过程,并可以降低CPU的工作量;
一大容量缓存7,其分别双向连接CPU及微控制器,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微控制器,其分别接入CPU9、大容量缓存7,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命令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一编码模块12,其连接于CPU9,以将经过解码的文件用数字电视机1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
其中,当USB设备4中的数据采用软件功能完成综合解码,采用专用的集成电路ASIC进行硬件编码的编解码时,解码功能由CPU9用驻留在程序存储器10中的各种程序模块完成。
这种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判断步骤,判断用户选择的USB设备的文件是否可被数字电视机内置的解码器解码;
执行步骤,若判断步骤判断出USB设备中被选中的文件无法被数字电视机内置的解码器解码时,微控制器将通过转换设备的逻辑单元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
发送步骤,对于可被数字电视机内置的解码器解码或经编、解码后以数字电视机内置的解码器所能识别的格式文件进行分割打包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数据流接口提供给数字电视机进行播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7)

1.一种数字电视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数字电视接收机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之间通过CI接口连接;
所述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USB端子,设置于机壳的前端,用以连接USB设备;
一显示模块,设置于机壳的前端,用以实现系统的可视化;
一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组织端子,设置于机壳的后端,用以传输TS流和通讯信息;
一无线收发模块,设置于机壳前端;
一控制单元,设置于机壳内数字电视和转换设备其他功能模块之间,用以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进程以及与数字电视之间的通信;
一逻辑单元,设置于机壳内控制单元和大容量缓存之间,用以实现USB设备和标准TS流之间的双向数据转换和输出;
一大容量缓存,设置于机壳内控制单元与逻辑单元之间,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遥控器,与无线收发模块结合,以实现用户控制功能;
其中,当用户选择将USB设备中的文件进行播放时,控制单元将读取用户所选择的文件信息并将该文件写入大容量缓存,再通过逻辑单元进行相应的解码以及重新编码,最终以数字电视解码器所能识别的编码方式的格式输出文件至大容量缓存,再由控制单元对该文件进行分割打包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数据流接口提供给数字电视进行播放;
当用户选择保存数字电视节目时,控制单元将通过CI命令接口与数字电视控制器进行通讯,将USB设备中的大容量缓存作为一个资源提供给数字电视内部控制电路,并要求数字电视控制电路从解码后的TS流格式中将该节目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CI数据流接口流传送至转换设备的大容量缓存,并在转换设备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该节目流通过逻辑单元重新编码,然后由控制单元控制将文件写入用户USB设备;
所述CI接口由平行且双向作业的传输接口与命令接口组成。
2.一种数字电视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数字电视接收机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之间通过CI接口连接;
所述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微处理器,设置于机壳内数字电视与转换设备的其它功能模块之间,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命令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一显示屏,设置于机壳的前端,用以实现系统的可视化;
一大容量缓存,设置于机壳内微处理器、综合解码器与CI接口的数据流接口之间,用以对处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文件进行缓冲保存;
一编码器,设置于机壳内微处理器与综合解码器之间,用以将解码后的文件重新编码为数字电视内置解码器能够解码的格式;
一综合解码器,设置于机壳内大容量缓存与编码器之间,用以对用户USB设备中的各种音视频文件进行解码;
一无线收发模块,设置于机壳前端;
其中,在设备接入数字电视过程中,转换设备将与数字电视接收机之间进行初始化通讯,包括相互之间的自然列表信息,所能解码的编码格式,并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如果用户所选择的文件编码格式在相应的信息列表中无法找到匹配的信息,微处理器将读取用户选择的文件信息并将文件写入大容量缓存,再通过综合解码器进行相应的解码后经编码器进行重新编码,使其符合数字电视解码器能够解码的标准编码格式,最终以数字电视解码器所能识别的编码方式的格式输出文件至微处理器,再由微处理器对该文件进行分割打包,生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内进行解码播放;
所述CI接口由平行且双向作业的传输接口与命令接口组成。
3.一种数字电视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数字电视接收机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之间通过CI接口连接;
所述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微处理器,设置于机壳内数字电视与转换设备的其它功能模块之间,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命令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一显示屏,设置于机壳的前端,用以实现系统的可视化;
一大容量缓存,设置于机壳内微处理器、综合解码器与CI接口的数据流接口之间,用以对处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文件进行缓冲保存;
转换设备在确认数字电视解码器可以支持选中的文件时,将直接将文件进行缓冲,并打包成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内进行解码播放
其中,在设备接入数字电视过程中,转换设备将与数字电视接收机之间进行初始化通讯,包括相互之间的自然列表信息,所能解码的编码格式,并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如果用户所选择的文件编码格式在相应的信息列表中找到相匹配的信息,微处理器将直接把文件读入大容量缓存,并对该文件进行分割打包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内进行解码播放;
所述CI接口由平行且双向作业的传输接口与命令接口组成。
4.一种数字电视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数字电视接收机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之间通过CI接口连接;
所述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解码模块,分别设置于微控制器、大容量缓存与编码器之间,由若干个并联的解码器构成,用以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选择相应的解码器对文件进行解码;
一大容量缓存,分别设置于微控制器与解码模块之间,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编码器,接于解码模块,用以将经过解码的文件采用数字电视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
其中,当USB设备中的数据编码与解码过程由专用的集成电路ASIC完成时,微控制器将直接把文件读入大容量缓存,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解码模块选择相对应的解码器对文件进行解码,并经编码器将经过解码的文件采用数字电视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以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内进行解码播放;
所述CI接口由平行且双向作业的传输接口与命令接口组成。
5.一种数字电视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数字电视接收机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之间通过CI接口连接;
所述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CPU,分别双向连接程序存储器、协处理器、大容量缓存,其单向连接微处理器、编码输出,用于程序和解码过程的控制;
一程序存储器,其双向连接CPU,由若干个解码模块、编码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针对了不同的编码格式,对用户所选的文件进行解码,然后重新编码输出;
一协处理器,其双向连接CPU,用以加速CPU编解码的过程,并可以降低CPU的工作量;
一大容量缓存,其分别双向连接CPU及微控制器,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微控制器,其分别接入CPU、大容量缓存,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命令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其中,当USB设备中的数据编码和解码过程由CPU、协处理器、软件、程序存储器来完成时,微控制器将直接把文件读入大容量缓存,并在CPU的控制下,程序存储器选择相对应的解码模块对文件进行解码,并经编码模块将经过解码的文件采用数字电视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最后经CPU将编码以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传输流接口传送至数字电视内进行解码播放;
所述CI接口由平行且双向作业的传输接口与命令接口组成。
6.一种数字电视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数字电视接收机与一采用CI接口的转换设备之间通过CI接口连接;
所述转换设备包含:
一机壳,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面盖、下面盖;
一CPU,分别双向连接程序存储器、协处理器、大容量缓存,其单向连接微处理器、编码模块,用于程序和解码过程的控制;
一程序存储器,其双向连接CPU,由若干个解码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针对了不同的编码格式,对用户所选的文件进行解码;
一协处理器,其双向连接CPU,用以加速CPU编解码的过程,并可以降低CPU的工作量;
一大容量缓存,其分别双向连接CPU及微控制器,用以存储原始文件以及经重新编码的文件;
一微控制器,其分别接入CPU、大容量缓存,用以控制转换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处理与数字电视在CI命令接口上的通信以及将转换后的文件分割打包成TS流在CI的数据流接口上面进行传送;
一编码模块,其连接于CPU,以将经过解码的文件用数字电视内置解码器所能解码的格式进行重新编码;
其中,当USB设备中的数据采用软件功能完成综合解码,采用专用的集成电路ASIC进行硬件编码的编解码时,解码功能由CPU用驻留在程序存储器中的各种程序模块完成;
所述CI接口由平行且双向作业的传输接口与命令接口组成。
7.一种数字电视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步骤:
判断步骤,判断用户选择的USB设备的文件是否可被数字电视内置的解码器解码;
执行步骤,若判断步骤判断出USB设备中被选中的文件无法被数字电视内置的解码器解码时,微处理器将通过转换设备的逻辑单元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
发送步骤,对于可被数字电视内置的解码器解码或经编、解码后以数字电视内置的解码器所能识别的格式文件进行分割打包,生成标准的TS流格式通过CI数据流接口提供给数字电视进行播放。
CNB2004100515381A 2004-09-21 2004-09-21 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及其转换方法 Active CN10035374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15381A CN100353746C (zh) 2004-09-21 2004-09-21 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及其转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15381A CN100353746C (zh) 2004-09-21 2004-09-21 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及其转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2047A CN1602047A (zh) 2005-03-30
CN100353746C true CN100353746C (zh) 2007-12-05

Family

ID=34665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15381A Active CN100353746C (zh) 2004-09-21 2004-09-21 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及其转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5374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1476A (zh) * 2010-10-19 2011-01-19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带usb接口的电视机存储usb拷贝文件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4732A (en) * 1996-01-12 2000-03-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ing terminal apparatus
DE10140289A1 (de) * 2001-08-16 2003-02-27 Technotrend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andbreitenreduzierung
EP1439461A1 (de) * 2003-01-15 2004-07-21 Drea-Multimedia-TV GmbH Datenverarbeitungsanlag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4732A (en) * 1996-01-12 2000-03-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ing terminal apparatus
DE10140289A1 (de) * 2001-08-16 2003-02-27 Technotrend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andbreitenreduzierung
EP1439461A1 (de) * 2003-01-15 2004-07-21 Drea-Multimedia-TV GmbH Datenverarbeitungsanl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2047A (zh) 2005-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0019B (zh) 本地用户界面与远程生成的用户界面和媒体的合成
US7782993B2 (en)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an encoded data signal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 data signal
US2004014362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use in the apparatus
CN102638443A (zh) 流媒体资源共享的方法、系统及具有dlna功能的设备
JP2015084513A (ja) 表示フォワーディング機能および関連デバイスへの互換性通知を利用してコンテンツ共有を行うための方法
CN101637029A (zh) 媒体内容的译码
CN104081725A (zh) 用于在接收设备上播放数据流的控制系统
CN101615408A (zh) 多媒体播放器
US8842224B2 (en)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detaching a plurality of module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070008403A1 (en) Storage apparatus for digital/analog TV VIDEO/AUDIO media
KR100531583B1 (ko) 녹화 재생 장치 및 전원 제어 방법
CN101068305B (zh) 遥控装置、多媒体系统及对移动存储设备操作的方法
CN100353746C (zh) 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设备及其转换方法
KR20140117889A (ko) 클라이언트 장치, 서버 장치, 멀티미디어 리디렉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331343C (zh) 数字电视机ci接口到ieee-1394接口的转换设备及其转换方法
US20070024702A1 (en) Storage apparatus for digial/analog TV video/audio media
KR20110025367A (ko) 멀티미디어 트랜스코딩 클라이언트 장치 및 방법
CN103686045A (zh) 音视频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2171156A1 (en) Wireless video streaming using usb connectivity of hd displays
KR20100010098A (ko) 디지털 텔레비전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배포 방법
JP5301462B2 (ja) 符号化されたデータ信号を供給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データ信号を符号化するための方法
KR20140090278A (ko) 복수의 튜너를 내장한 휴대형 디지털 방송수신 장치와 연동하는 방송재생장치, 이를 이용한 스마트 기기에서의 디지털 방송 수신 방법, 및 디지털 방송 수신시스템
KR100697522B1 (ko)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셋탑박스
US20060098956A1 (en) Audio/video player, data processing circuit thereof,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and data distributing method
KR100831216B1 (ko) 멀티 미디어 플레이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OWEI ELECTRONICS CO., LTD., SHENZHE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OWEI TECH CO., LTD., SHENZHEN

Effective date: 200712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1228

Address after: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high SSMEC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Guowei Electronics Co., Ltd., Shenzhen

Address before: Southern District of Shenzhen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owei Teih Co., Ltd., Shenzhen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ENZHEN STATEMICRO STOCK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STATEMICRO ELECTRONIC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high SSMEC building six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tateMicro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high SSMEC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Guowei Electronics Co., Ltd., Shenzhen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ENZHEN STATE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STATE MICRO HOLDING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high SSMEC building six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tate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high SSMEC building six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tateMicro Holding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 FOR DTV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STATE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3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14

Address after: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high-tech South Road No. 015 building 4 layer on the north side of micro chamber 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igital TV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Address before: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high SSMEC building six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tate Micro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