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1349C - 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1349C
CN100341349C CNB2004100907532A CN200410090753A CN100341349C CN 100341349 C CN100341349 C CN 100341349C CN B2004100907532 A CNB2004100907532 A CN B2004100907532A CN 200410090753 A CN200410090753 A CN 200410090753A CN 100341349 C CN100341349 C CN 1003413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ersona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assword
p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907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78091A (zh
Inventor
李政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LG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78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8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13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134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04W4/203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for converged personal network application service interworking, e.g. OMA converged personal network services [CP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密码传递步骤,向第2终端传递用于向第1终端请求个人信息管理情报所需的密码;个人信息管理情报请求步骤,接收了密码的第2终端向第1终端传送密码及自身的特定号码,请求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个人信息管理情报提供步骤,第1终端确认从第2终端传送的密码及特定号码后,向第2终端提供个人信息管理情报。利用本发明中的方法与系统可通过多种途径交换个人信息管理情报,而且能够防止在交换个人信息管理情报时个人信息管理情报泄露给第三者。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可以通过多种通信手段进行个人信息管理(PIM)交换,又可以防止泄露个人信息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交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存储器容量的增加,现有移动通信终端超越了现有的电话功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功能,如图1所示的最近移动通信终端10便具有地址簿、电话簿、日程管理、备忘录等功能。
终端中还带有个人信息管理(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功能,用于管理与这种移动通信终端10提供的地址簿、电子手册、日程管理、备忘录等功能有关的个人信息,该信息存储于终端的存储器11中。
终端用户之间有时可能需要相互交换、更新这种PIM情报,这种PIM情报一旦泄露给第三者,可能给用户造成意外损失。
因此,在现有的终端10中,如图1所示,不是使用RF接收发送部13,而是利用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手段15的红外线端口,在终端10间相互交换PIM情报,或是用户们直接见面后交换PIM情报。
这种PIM情报交换根据终端存储器13中存储的程序,在控制部17的控制下进行,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交换的PIM情报对存储器11中存储的原有信息进行更新。
但是,具有如上构成的现有移动通信终端的PIM交换方法一直存在如下局限。
现有移动通信终端10在PIM情报的交换方面使用红外线端口,这种通信方法仅限于具有红外线端口的终端方可进行。同时,即使有红外线端口,由于该通信方法特性上的原因,用户必需见面或处于近距离内,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该方法不限定于红外线端口,而是可利用多种通信手段实现终端个人信息管理情报的交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既可通过多种通信手段进行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交换,又可防止信息泄露给第三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密码请求步骤:第2终端向第1终端请求密码;
密码传递步骤:向第2终端传递向第1终端请求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所需的密码;
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请求步骤:接收了密码的第2终端向第1终端传送所述密码及自身的特定号码,请求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
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提供步骤:所述第1终端确认从第2终端传送的密码及特定号码后,向第2终端提供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
所述从第1终端向第2终端提供密码的方法包括各种有线、无线通信和直接对话。
所述向第1终端请求密码的方法包括有线、无线通信和直接对话。
所述密码是存储第1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的存储区域的密码。
所述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请求步骤和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提供步骤以基站为媒介进行。
所述第2终端根据第1终端提供的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更新关于第1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
所述第2终端完成更新关于第1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后,通报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更新已完成。
所述密码的请求是通过SMS消息传递的。
本发明中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交换系统包括:
第1终端和第2终端,其中,第1终端具有如下几个部分:
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
消息生成手段,如果通过提供的密码请求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则生成包括存储区域的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在内的消息;
传递手段,用于传送所述消息;
第2终端具有如下几个部分:
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请求手段,第1终端提供了密码后,它根据该密码向第1终端请求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
更新手段,第1终端提供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后,它根据该信息更新关于第1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
所述密码是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存储区域的号码。
另外,本发明中的系统还带有发送手段:当通过更新手段进行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的更新时,它生成用于变更密码的消息并发送给第1终端。
本发明利用上述方法与系统可通过多种途径交换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而且能够防止在交换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时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泄露给第三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PIM情报交换系统的控制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PIM情报交换系统的控制构成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PIM情报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系统包括:
向其它终端提供个人信息管理(PIM)情报的第1终端20、向第1终端20请求PIM情报并获得PIM情报的第2终端30、可在第1终端与第2终端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网。
本实施例中的第1和第2终端20,30包括执行无线通信和系统控制的系统命令部21,31、使用户可访问和操作终端的用户界面25,35。
本实施例中的系统命令部21,31包括与基站40及交换中心50进行无线通信的RF接收发送部22,32、存储用于系统控制的程序或数据等的存储器23,33、根据通过用户界面25,35和RF接收发送部22,32输入的信号以存储器23,33存储的程序为基础执行终端的系统控制的控制部24,34。
RF接收发送部22,33与基站40及交换中心50进行无线通信接收SMS消息,或是当接收呼叫连接信号时,接收关于其它终端的信息,接收的这种信息在控制部24,34的控制下被存储于存储器23,33的消息存储区域等中。
用户界面25,35包括用于通话的麦克风26,36及扬声器27,37和键输入装置28,38,还包括显示终端操作状态的显示部29,39等。
用户可通过键输入装置28,38进行终端操作,同时可通过键输入装置28,38,使用终端地址簿的编辑或日程管理等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第1终端20中,地址簿或日程等PIM情报存储于存储器23的特定存储区域,可以根据键输入装置28的操作,在显示部29中显示存储的PIM情报。
本实施例的第1终端20带有一个在第2终端30根据用户提供给第2终端30用户的密码,请求PIM情报后,生成包含存储区域的PIM情报的消息的消息生成手段。
而且,本实施例的第1终端20还带有传送手段,在生成了包含PIM情报的消息后,传送手段向第2终端30传送该消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交换密码来保护PIM情报的安全。从而,在不使用作为近距离通信的红外线端口或蓝牙功能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终端之间的PIM情报交换。
另外,本实施例的第2终端30带有PIM情报请求手段,第1终端20提供了密码后,PIM情报请求手段根据此密码向第1终端20请求PIM情报。
在本实施例中,PIM情报的请求手段是利用RF接收发送部32,不过,PIM情报的请求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红外线端口等近距离通信手段,还可以通过其它多种通信手段进行,本发明并非仅限定于RF接收发送部32。
另外,本实施例的第2终端30带有更新手段,当接收到来自第1终端的包含PIM情报的消息后,更新手段根据新信息更新终端的PIM情报。
下面说明具有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的PIM情报交换系统的作用。在构成本实施例的PIM情报交换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实现PIM情报交换方法的如下程序可以以多种形态存储于瞬时存储器、终端各部以及其它记录媒体中。
如图3所示,当用户要使用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PIM情报交换方法时,先执行第60步骤,即,第2终端30向第1终端20请求用于请求PIM情报的必需的密码。
对第60步骤而言,密码的请求是通过以基站40为媒介的RF无线通信进行的,密码的请求方法有许多种,比如互联网或UBS电缆等有线通信手段和RF无线通信及近距离无线通信等方法,也可以通过直接对话来请求,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进行多种变形。
接着进行密码传递的第61步骤,即,第1终端20接到密码请求后,第1终端20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向第2终端30通报用于请求PIM情报的密码。
对第61步骤而言,向第2终端30传递密码是通过RF无线通信进行的,不过,像上述的密码请求步骤一样,可以通过包括有线、无线通信和直接对话在内的多种通信手段进行。
密码可以是第2终端30的PIM情报所存储的存储区域的号码,在这种情况下,指定要传递的PIM情报比较容易。密码是由终端内部程序自动产生的,不过,为了安全着想,该密码最好可由用户随意变更。
第2终端30从第1终端20接到用于请求PIM情报的密码后,当要重新请求或更新第1终端20的PIM情报时,输入已经获得的密码,选择PIM情报请求功能后,在终端控制部34的控制下,根据存储器33中存储的程序生成请求PIM情报的消息。
而且,生成的PIM情报请求消息通过RF接收发送部32传送给第1终端20,参见第63步骤。
第1终端20接收来自第2终端30的PIM情报请求消息,并在传送的消息中确认请求PIM情报的事实后,判断密码是否正确,参见第65步骤、第67步骤。
当传送的密码正确时,第1终端20的控制部24生成包含PIM情报的消息,该消息通过RF接收发送部22传递给第2终端30,参见第69步骤、第70步骤。
在本实施例的PIM情报交换方法中,PIM情报请求步骤和PIM情报提供步骤分别以基站40及交换中心50为媒介通过RF无线通信进行,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的方法进行,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该实施例。
第2终端30接收到来自第1终端20的包含PIM情报的消息后,第2终端30根据该消息中包含的PIM情报存储为新PIM情报,或更新原有的PIM情报,参见第71步骤。
为了使PIM情报可以自动提取并存储,对于接收的消息而言,最好可以把PIM情报记录成易于提取的一定格式。在第2终端30中,应带有可以提取消息中包含的PIM情报的算法。
第1终端20提取关于第2终端30的PIM情报,更新原有信息或新存储之后,在控制部34的控制下生成消息,用以向第1终端20通报PIM情报的更新已经完成,要求变更相应存储区域的密码。这种通知PIM情报更新完成事实的通报通过SMS消息传递,参见第73步骤。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不是利用红外线端口等限定的方法,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手段特别是以基站为媒介进行PIM交换,并添加包括密码在内的安全功能,能够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给第三者。
另外,上述虽然本发明中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作出相应的修改与修饰是可以的,因此,凡是依据本发明的设计精神而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请求密码步骤:第2终端向第1终端请求密码;
密码传递步骤:所述第1终端向所述第2终端传送用于向第1终端请求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的密码;
个人信息管理情报请求步骤:接收了所述密码的第2终端向第1终端传送所述密码,请求个人信息管理情报;
个人信息管理情报提供步骤:所述第1终端确认从第2终端传送的密码后,向第2终端提供个人信息管理情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其特征是:从所述第1终端向第2终端提供密码的方法包括有线、无线通信和直接对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其特征是:向第1终端请求密码的方法包括有线、无线通信和直接对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密码是存储所述第1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的存储区域的密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第2终端利用所述第1终端提供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更新关于第1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2终端在完成更新关于第1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后,通报个人信息管理情报更新已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密码的请求是通过SMS消息传递的。
CNB2004100907532A 2004-03-31 2004-11-08 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13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22362A KR100606813B1 (ko) 2004-03-31 2004-03-31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pim 정보 교환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0040022362 2004-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8091A CN1678091A (zh) 2005-10-05
CN100341349C true CN100341349C (zh) 2007-10-03

Family

ID=35050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075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1349C (zh) 2004-03-31 2004-11-08 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606813B1 (zh)
CN (1) CN10034134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2276A1 (ja) * 2009-01-15 2010-07-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記録媒体
CN106411824A (zh) * 2015-07-31 2017-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及双头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0461A (zh) * 1997-12-29 2001-04-0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CN1423506A (zh) * 2001-11-29 2003-06-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包括便携式电话终端的便携式电话系统
US20030199267A1 (en) * 2000-11-22 2003-10-23 Fujitsu Limited Security syste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459994A (zh) * 2002-05-25 2003-12-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电话间通信信息的保护方法和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06678B1 (ko) * 1999-07-14 2006-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망을 이용한 개인 정보 자동 전송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0461A (zh) * 1997-12-29 2001-04-0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US20030199267A1 (en) * 2000-11-22 2003-10-23 Fujitsu Limited Security syste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423506A (zh) * 2001-11-29 2003-06-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包括便携式电话终端的便携式电话系统
CN1459994A (zh) * 2002-05-25 2003-12-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电话间通信信息的保护方法和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96704A (ko) 2005-10-06
KR100606813B1 (ko) 2006-08-01
CN1678091A (zh) 2005-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2682C (zh) 用于对使用历史信息进行管理的移动式通信终端和方法
CN1197331C (zh) 移动电话的使用电话簿管理系统的通信控制系统
CN100344172C (zh) 和相关组联系的无线通信装置,网络控制器及其方法
CN1135809C (zh) 访问服务器计算机
CN1826792A (zh) 具有基于消息的记录的集成通讯联络用户界面
CN1575569A (zh) 基于网际协议提供双向通信网络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860809A (zh) 无线线路共享网络系统和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246231A (zh) 涉及电信接入和控制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199432C (zh) 移动预付费业务的异地充值实现方法
CN1682520A (zh) 访问通信设备上的联系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154374C (zh) 用户身份模块及使其适配于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方法
CN101065938A (zh) 快速近场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659854A (zh) 将专用通信网提供的服务动态地应用于连接在公共通信网上终端的方法
CN1642271A (zh) 用于处理移动电台中的视频点播数据的方法
CN101047914A (zh) 移动通信终端的协同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620136A (zh) 使用移动终端设备的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0341349C (zh) 移动通信终端的个人信息管理情报交换方法及系统
CN1411672A (zh)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601960A (zh) 手机银行系统的安全认证方法
CN1836405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728853A (zh) 移动通信终端机的自动锁定和非常通话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717039A (zh) 网络摄像机、程序及网络系统
CN101043552A (zh) 一种来电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942010A (zh) 便携终端的通话中待机装置及方法
CN1282354C (zh) 向远端专用终端和相关设备提供服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ANGCHAO LEJIN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G ELECTRONIC (CHIN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R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3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02 CHAOYANG, BEIJING TO: 264006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12

Address after: 264006 No. 228 Changjiang Road, Yant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angchao Lejin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Two Beijing 100102 Chaoyang District city in Wangjing Lize Park No. 203 Petrova building block B

Patentee before: LG Electronic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