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62342A - 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62342A
CN116962342A CN202311020865.XA CN202311020865A CN116962342A CN 116962342 A CN116962342 A CN 116962342A CN 202311020865 A CN202311020865 A CN 202311020865A CN 116962342 A CN116962342 A CN 116962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storage space
hierarchical storage
receiver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08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08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623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62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23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08Annexed information, e.g. attach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可应用于移动互联领域或金融领域。邮件发送端获取邮件信息及对应的邮件编码,并从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将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将层级存储空间地址连同邮件标题形成一个信息集合,采用邮件群发方式发送至各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本发明向邮件接收方发送的邮件仅包含邮件标题和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因此邮件发送过程并不会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每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仅存储邮件标题及其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从而节省了邮箱空间。

Description

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中,邮件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互的通信方式,是互联网应用最广的服务。目前,当通过邮件发送通知时,若涉及的邮件接收方较多,为避免通知遗漏,通常采用邮件群发方式。
在进行邮件群发时,邮件中的正文连同附件也会被群发,导致过多邮件在发送时会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影响网络环境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邮件群发还会导致邮件接收方被占用较多的邮箱空间,而很多邮件接收方是无需对邮件进行处理的,因此造成邮箱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一种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以实现在进行邮件群发时,邮件占用的网络带宽,与此同时,减少邮件接收方被占用的邮箱空间。
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应用于邮件发送端,所述邮件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邮件信息及对应的邮件编码;
从所述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
将所述邮件编码、所述邮件标题、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
将层级存储空间地址连同所述邮件标题形成一个信息集合;
将所述信息集合采用邮件群发方式发送至各个所述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邮件编码、所述邮件标题、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包括:
确定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
将所述邮件编码、所述邮件标题、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所述最低管理层级对应的所述层级存储空间。
可选的,所述确定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包括:
与人力资源系统建立连接关系;
从所述人力资源系统中查询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
可选的,所述层级存储空间为云空间,不同的所述层级存储空间对应不同的管理机构层级。
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应用于邮件接收端,所述邮件处理方法包括:
从邮箱空间中获取邮件发送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集合的邮件;
确定所述邮件显示的邮件标题,在所述信息集合中相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
从所述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中,下载与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相匹配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
可选的,还包括:
对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进行本地存储;
将本地存储地址和所述邮件标题以对应关系的形式存储至所述邮箱空间。
一种邮件发送端,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邮件信息及对应的邮件编码;
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邮件编码、所述邮件标题、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
信息集合生成单元,用于将层级存储空间地址连同所述邮件标题形成一个信息集合;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信息集合采用邮件群发方式发送至各个所述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
一种邮件接收端,包括:
邮件获取单元,用于从邮箱空间中获取邮件发送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集合的邮件;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邮件显示的邮件标题,在所述信息集合中相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
下载单元,用于从所述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中,下载与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相匹配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对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进行本地存储;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将本地存储地址和所述邮件标题以对应关系的形式存储至所述邮箱空间。
一种邮件处理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邮件发送端,以及上述所述的邮件接收端,所述邮件发送端与所述邮件接收端连接。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邮件发送端获取邮件信息及对应的邮件编码,并从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将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将层级存储空间地址连同邮件标题形成一个信息集合,采用邮件群发方式发送至各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本发明向邮件接收方发送的邮件仅包含邮件标题和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并不包含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因此邮件发送过程并不会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对网络环境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另外,本发明中每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存储的是邮件标题及其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于需要下载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的邮件接收方,基于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即可从层级存储空间下载,对于不需要下载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的邮件接收方,无需对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执行下载操作,从而大大节省了邮箱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公开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邮件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邮件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邮件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个人邮箱与各个层级邮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邮件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邮件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可用于移动互联领域或金融领域。上述仅为示例,并不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的应用领域进行限定。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邮件发送端获取邮件信息及对应的邮件编码,并从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将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将层级存储空间地址连同邮件标题形成一个信息集合,采用邮件群发方式发送至各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本发明向邮件接收方发送的邮件仅包含邮件标题和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并不包含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因此邮件发送过程并不会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对网络环境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另外,本发明中每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存储的是邮件标题及其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于需要下载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的邮件接收方,基于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即可从层级存储空间下载,对于不需要下载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的邮件接收方,无需对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执行下载操作,从而大大节省了邮箱空间。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邮件处理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邮件发送端,邮件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邮件信息及对应的邮件编码。
本实施例中的邮件信息指的是用户在发送邮件前,在邮件界面编辑的信息,包括: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
其中,邮件接收方包括:收件人和抄送人。
当邮件编辑完成后,会生成一个与该邮件唯一对应的邮件编码。
步骤S102、从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在邮件界面编辑完邮件信息后,邮件发送端在从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
步骤S103、将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
其中,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表示为如下格式:
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地址>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地址->邮件附件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为公司内部各个管理机构层级配置了对应的云空间,也即,每个管理层级都有对应的单独云空间。
针对各个管理层级举例说明,如下:
从低到高的管理层级排序为:组-团队-部门-分中心-中心-总行,各个管理层级中都包含有相应的邮件接收方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为: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的层级存储空间。
步骤S104、将层级存储空间地址连同邮件标题形成一个信息集合。
本实施例中信息集合中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和邮件标题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步骤S105、将信息集合采用邮件群发方式发送至各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
综上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获取邮件信息及对应的邮件编码,并从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将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将层级存储空间地址连同邮件标题形成一个信息集合,采用邮件群发方式发送至各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本发明向邮件接收方发送的邮件仅包含邮件标题和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并不包含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因此邮件发送过程并不会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对网络环境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另外,本发明中每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存储的是邮件标题及其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于需要下载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的邮件接收方,基于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即可从层级存储空间下载,对于不需要下载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的邮件接收方,无需对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执行下载操作,从而大大节省了邮箱空间。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步骤S103具体可以包括:
确定每个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
将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最低管理层级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
具体的,在确定每个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时,邮件发送端可与人力资源系统建立连接关系,从人力资源系统中查询每个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
假设,从低到高的管理层级排序为:组-团队-部门-分中心-中心-总行。
从人力资源系统中查询到:
邮件接收方A是1号分中心,1号部门,2号团队,1号组,则邮件接收方A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为2号团队中的1号组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
邮件接收方B是1号分中心,1号部门,1号团队,1号组,则邮件接收方B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为1号团队中的1号组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
邮件接收方C是1号分中心,1号部门,5号团队,1号组,则邮件接收方C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为5号团队中的1号组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各个层级存储空间均为云空间,不同的层级存储空间对应不同的管理机构层级。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参见图2,本发明公开了另一种邮件处理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邮件接收端,该邮件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201、从邮箱空间中获取邮件发送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集合的邮件。
其中,各个邮件接收端从各自对应的邮箱空间中获取携带有信息集合的邮件。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通过点击收件箱获取携带有信息集合的邮件。
本实施例中的信息集合中包括:邮件标题和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
步骤S202、确定所述邮件显示的邮件标题,在所述信息集合中相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邮件中仅显示邮件标题,邮件接收端用户通过点击邮件标题获取相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
步骤S203、从所述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中,下载与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相匹配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
邮件接收端基于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即可访问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邮件在生成和发送时的邮件编码不变,因此,邮件接收端接收到的邮件与邮件发送端发送的同一邮件具有相同的邮件编码。
邮件发送端在发送邮件前,将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因此,邮件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邮件的邮件编码,即可从层级存储空间中获取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
综上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邮件处理方法,邮件接收端从邮箱空间中获取邮件发送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集合的邮件,确定邮件显示的邮件标题,在信息集合中相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从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中,下载与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相匹配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本发明中邮件发送端向各个邮件接收方的邮件接收端发送的邮件仅包含邮件标题和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并不包含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因此邮件发送过程并不会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对网络环境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另外,本发明中每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存储的是邮件标题及其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于需要下载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的邮件接收方,基于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即可从层级存储空间下载,对于不需要下载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的邮件接收方,无需对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执行下载操作,从而大大节省了邮箱空间。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邮件处理方法流程图,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邮件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04、对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进行本地存储。
步骤S205、将本地存储地址和邮件标题以对应关系的形式存储至邮箱空间。
邮件接收端在从层级存储空间下载与邮件编码匹配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后,可以对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进行临时存储,以便用户查看,当用户查看完毕后,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进行本地存储,同时将本次存储地址和邮件标题以对应关系的形式存储至邮箱空间。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在邮件界面可以看到邮件标题,该邮件标题后天会关联两个快捷链接,分别为存储空间地址和本地存储地址。邮件接收端用户在打开邮件后,可以优先基于本地存储地址,从本地查询和获取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若本地未存储有所需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则基于存储空间地址从层级存储空间获取所需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
由于邮件接收端的邮箱空间只存储各个邮件标题,以及对应的存储空间地址和本地存储地址,因此,相对于传统方案邮箱空间需要存储各个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而言,大大精简了邮箱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邮件附件和邮件正文的存储地址一致,在邮件正文具有邮件附件的快捷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层级邮箱和个人邮箱(即邮件接收端用户的邮箱)是直接衔接的,并非是层次链接的关系,从而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个人邮箱与各个层级邮箱的连接关系如图4所示,个人邮箱分别与组层级邮箱、团队层级邮箱、部门层级邮箱、分中心层级邮箱、中心层级邮箱和总行层级邮箱之间均是直接衔接的。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邮件发送端。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邮件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邮件发送端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邮件信息及对应的邮件编码;
本实施例中的邮件信息指的是用户在发送邮件前,在邮件界面编辑的信息,包括: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
其中,邮件接收方包括:收件人和抄送人。
当邮件编辑完成后,会生成一个与该邮件唯一对应的邮件编码。
提取单元302,用于从所述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在邮件界面编辑完邮件信息后,邮件发送端在从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
第一存储单元303,用于将所述邮件编码、所述邮件标题、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
其中,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表示为如下格式:
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地址>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地址->邮件附件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为公司内部各个管理机构层级配置了对应的云空间,也即,每个管理层级都有对应的单独云空间。
针对各个管理层级举例说明,如下:
从低到高的管理层级排序为:组-团队-部门-分中心-中心-总行,各个管理层级中都包含有相应的邮件接收方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为: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的层级存储空间。
信息集合生成单元304,用于将层级存储空间地址连同所述邮件标题形成一个信息集合;
本实施例中信息集合中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和邮件标题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发送单元305,用于将所述信息集合采用邮件群发方式发送至各个所述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
综上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邮件发送端,获取邮件信息及对应的邮件编码,并从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将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将层级存储空间地址连同邮件标题形成一个信息集合,采用邮件群发方式发送至各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本发明向邮件接收方发送的邮件仅包含邮件标题和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并不包含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因此邮件发送过程并不会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对网络环境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另外,本发明中每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存储的是邮件标题及其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于需要下载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的邮件接收方,基于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即可从层级存储空间下载,对于不需要下载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的邮件接收方,无需对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执行下载操作,从而大大节省了邮箱空间。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第一存储单元303具体可以用于:
确定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
将所述邮件编码、所述邮件标题、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所述最低管理层级对应的所述层级存储空间。
第一存储单元303具体还可以用于:
与人力资源系统建立连接关系;
从所述人力资源系统中查询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邮件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邮件接收端可以包括:
邮件获取单元401,用于从邮箱空间中获取邮件发送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集合的邮件;
其中,各个邮件接收端从各自对应的邮箱空间中获取携带有信息集合的邮件。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通过点击收件箱获取携带有信息集合的邮件。
本实施例中的信息集合中包括:邮件标题和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
确定单元402,用于确定所述邮件显示的邮件标题,在所述信息集合中相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邮件中仅显示邮件标题,邮件接收端用户通过点击邮件标题获取相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
下载单元403,用于从所述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中,下载与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相匹配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
邮件接收端基于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即可访问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邮件在生成和发送时的邮件编码不变,因此,邮件接收端接收到的邮件与邮件发送端发送的同一邮件具有相同的邮件编码。
邮件发送端在发送邮件前,将邮件编码、邮件标题、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因此,邮件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邮件的邮件编码,即可从层级存储空间中获取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
综上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邮件接收端,从邮箱空间中获取邮件发送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集合的邮件,确定邮件显示的邮件标题,在信息集合中相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从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中,下载与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相匹配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本发明中邮件发送端向各个邮件接收方的邮件接收端发送的邮件仅包含邮件标题和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并不包含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因此邮件发送过程并不会占用较多的网络带宽,对网络环境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另外,本发明中每个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存储的是邮件标题及其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于需要下载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的邮件接收方,基于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即可从层级存储空间下载,对于不需要下载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的邮件接收方,无需对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执行下载操作,从而大大节省了邮箱空间。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邮件接收端还可以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对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进行本地存储;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将本地存储地址和所述邮件标题以对应关系的形式存储至所述邮箱空间。
邮件接收端在从层级存储空间下载与邮件编码匹配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后,可以对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进行临时存储,以便用户查看,当用户查看完毕后,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进行本地存储,同时将本次存储地址和邮件标题以对应关系的形式存储至邮箱空间。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在邮件界面可以看到邮件标题,该邮件标题后天会关联两个快捷链接,分别为存储空间地址和本地存储地址。邮件接收端用户在打开邮件后,可以优先基于本地存储地址,从本地查询和获取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若本地未存储有所需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则基于存储空间地址从层级存储空间获取所需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邮件处理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邮件发送端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邮件接收端,邮件发送端与邮件接收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装置实施例中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工作原理,请参见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邮件发送端,所述邮件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邮件信息及对应的邮件编码;
从所述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
将所述邮件编码、所述邮件标题、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
将层级存储空间地址连同所述邮件标题形成一个信息集合;
将所述信息集合采用邮件群发方式发送至各个所述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邮件编码、所述邮件标题、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包括:
确定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
将所述邮件编码、所述邮件标题、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所述最低管理层级对应的所述层级存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包括:
与人力资源系统建立连接关系;
从所述人力资源系统中查询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最低管理层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级存储空间为云空间,不同的所述层级存储空间对应不同的管理机构层级。
5.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邮件接收端,所述邮件处理方法包括:
从邮箱空间中获取邮件发送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集合的邮件;
确定所述邮件显示的邮件标题,在所述信息集合中相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
从所述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中,下载与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相匹配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进行本地存储;
将本地存储地址和所述邮件标题以对应关系的形式存储至所述邮箱空间。
7.一种邮件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邮件信息及对应的邮件编码;
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邮件信息中提取出邮件标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和所有的邮件接收方;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邮件编码、所述邮件标题、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以对应关系形式存储至每个所述邮件接收方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
信息集合生成单元,用于将层级存储空间地址连同所述邮件标题形成一个信息集合;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信息集合采用邮件群发方式发送至各个所述邮件接收方的邮箱空间中。
8.一种邮件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邮件获取单元,用于从邮箱空间中获取邮件发送端发送的携带有信息集合的邮件;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邮件显示的邮件标题,在所述信息集合中相关联的层级存储空间地址;
下载单元,用于从所述层级存储空间地址对应的层级存储空间中,下载与所述邮件对应的邮件编码相匹配的邮件正文和邮件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邮件接收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对所述邮件正文和所述邮件附件进行本地存储;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将本地存储地址和所述邮件标题以对应关系的形式存储至所述邮箱空间。
10.一种邮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邮件发送端,以及权利要求8所述的邮件接收端,所述邮件发送端与所述邮件接收端连接。
CN202311020865.XA 2023-08-14 2023-08-14 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 Pending CN1169623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0865.XA CN116962342A (zh) 2023-08-14 2023-08-14 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0865.XA CN116962342A (zh) 2023-08-14 2023-08-14 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2342A true CN116962342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2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0865.XA Pending CN116962342A (zh) 2023-08-14 2023-08-14 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623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09339B1 (ko) 전자 메시지용 스키마 계층구조
US7664824B2 (en) System for transmission/reception of e-mail with attached files
CA2567315C (en) Messaging protocol for processing messages with attachments
US20070283039A1 (en) Mail application with integrated text messaging functionality
KR100436551B1 (ko) 휴대전화번호를 이용한 메일주소정보 제공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02011649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one form to send a message using multiple transports
CN102761843B (zh) 基于全文检索和wappush的移动终端用户获取邮件的系统和获取邮件的方法
CN101009667A (zh) 电子邮件附件可选择的下载
KR20060050342A (ko) 팩스 메시지를 나타내기 위해 메시지 스키마를 확장하는시스템 및 방법
US8099081B2 (en) Method 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mobile radio network
CN101247589A (zh) 移动终端数据的转换/备份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0433867C (zh)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方法及装置
US20020032743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e-mail service
CN103490988A (zh) 一种基于附件的邮件查找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0461776C (zh) 实现电子邮件通知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A2638264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sponding to a message sent to a user at an email server
CN100384279C (zh) 一种短信发送方法、和应用该方法的手机及系统
US7818381B2 (en) System for sending, receiving and displaying message, method for sending, receiving and displaying messag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that method
US20090150495A1 (en) Chain-Scoped Dynamic Electronic Mail System and Method
CN116962342A (zh) 邮件处理方法、邮件发送端、邮件接收端及邮件处理系统
KR20000036881A (ko) 엑스엠엘을 이용한 멀티미디어 전자메일 서비스 처리방법
KR20010092030A (ko) 인터넷 카드 발송 방법
JP2002152246A (ja) 電子メール送信受信方法
JP4576074B2 (ja) 添付ファイルを含む電子メールの送受信システム
CN100417144C (zh) 一种消息业务中多消息关联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