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0836B - 光学成像模组和ar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模组和ar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0836B
CN113970836B CN202111279972.5A CN202111279972A CN113970836B CN 113970836 B CN113970836 B CN 113970836B CN 202111279972 A CN202111279972 A CN 202111279972A CN 113970836 B CN113970836 B CN 1139708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module
light source
optical imaging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99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70836A (zh
Inventor
郭恒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99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083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3850 priority patent/WO202307080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0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0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70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0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spherical lense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模组,包括:光阑、透镜组件和光源;所述透镜组件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光学成像模组满足不等式:0.5<TL/D<3;其中,TL为所述光源到所述光阑之间的距离,D为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中最大透镜的镜片口径。本申请通过对每片镜片的光焦度分配采用正‑负分配方式,以及对光源到光阑之间的距离与最大镜片口径之比进行限定,减少了系统组件,减轻了系统重量。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模组和AR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模组和AR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可穿戴装置产品应运而生,A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MR(介导现实,Mediated Reality)、XR等设备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目前,AR设备的重量普遍较大,而AR设备的第一性能要求便是可穿戴的舒适性,因此为提升用户体验,AR设备的轻量化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而光学成像模组作为AR设备的一个重要功能组件,其光学效能和重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AR设备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成像模组和AR设备的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模组,包括:
光阑、透镜组件和光源;
所述透镜组件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光学成像模组满足以下不等式:
0.5<TL/D<3;
其中,TL为所述光源到所述光阑之间的距离,D为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中最大透镜的镜片口径。
可选地,所述透镜组件满足以下不等式:
4mm<f<11.7mm;
其中,f为所述透镜组件的总有效焦距。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分别满足以下不等式:
10mm<f1<16.3mm;
6mm<f2<12.1mm;
-6mm<f3<-1.4mm;
2mm<f4<8mm;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
可选地,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所述光学成像模组还满足以下不等式:
0.5<TL/D<3;
其中,TL为所述光源到所述光阑之间的距离,D为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中最大透镜的镜片口径。可选地,所述光阑的孔径为4mm,所述第四透镜的口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口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均为玻璃球面镜片。
可选地,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75,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可选地,所述光源为自发光的光源。
可选地,所述光源为micro-LED单色光源。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AR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光学成像模组。
可选地,还包括光波导结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透镜组件后,经所述光波导结构传输后出射至人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AR光学成像模组,其透镜组件采用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组成,通过对每片镜片的光焦度分配采用正-负分配方式,以及对光源到光阑之间的距离与最大镜片口径之比进行限定,提升了AR光学成像模组的光学效能,减轻了系统重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光学成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光学成像模组的各视场MTF。
图3是本申请的一种光学成像模组的各视场畸变。
图4是本申请的一种光学成像模组在60℃下各视场的MTF值。
其中,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光源;6、光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AR设备通常包含各种元器件,例如散热器件,光学结构(光机)、驱动板灯等,本申请的光学成像模组即为光学结构的一部分,为光学结构提供成像光路。在现有技术中,AR设备在保证基本的功能的前提下,穿戴舒适性也尤为重要,尤其对于AR眼镜,轻量化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有较大影响。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AR设备的光学成像模组,其能够在保证光学效能的前提下,通过减轻本身重量,以轻量化整个AR设备。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模组,其包括光阑6、透镜组件和光源5;所述透镜组件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所述光源5位于所述第四透镜4的物侧,所述光阑6位于所述第一透镜1的像侧;所述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2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3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4具有正光焦度;所述光学成像模组满足不等式:0.5<TL/D<3;其中,TL为所述光源5到所述光阑6之间的距离,D为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中最大透镜的镜片口径。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透镜组件采用四片透镜组成,四片透镜具有同一光轴,光源5发出的光束能够依次通过透镜组件的第四透镜4、第三透镜3、第二透镜2和第一透镜1,最终从第一透镜1射出,在透镜组件的像侧形成物像。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透镜3具有负光焦度,其其物侧面或像侧面可以至少有一面为凹面,即第三透镜3可以是物像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或者物像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或者像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第四透镜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或像侧面至少有一面为凸面,即第四透镜4可以是物像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或者物像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或者像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另外,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即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以选择凸面,第二透镜2具有正光焦度,即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另外,光阑6对光束起着限制作用,它可以是透镜的边缘、框架或特别设置的带孔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一方面减少了透镜的数量,有效降低了系统总重量。并且,透镜数量的减少,使得系统可变参数变少,能有利于提升提升系统的光学效能。另外,光源5到光阑6之间的距离与最大透镜的镜片口径之比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整个光学成像模组的长度(相当于TL)或宽度(相当于D)都保持在合适范围内,使得光学模组的整体尺寸更加合理。光学模组的具体长度和宽度的具体的尺寸,可以根据其实际应用环境进行相应的调节,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所述透镜组件的有效焦距f满足不等式4mm<f<11.7mm。
具体地,本申请限定了透镜组件的有效焦距为4mm<f<11.7mm,透镜组件的有效焦距f与各个透镜本身的有效焦距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距离相关,而各个透镜本身的有效焦距受到每个透镜的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影响。本实施例通过对系统总焦距的进一步限定,使得在4mm<f<11.7mm范围内,仅通过四片透镜即可使整个光学成像模组实现很好的光学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分别满足以下不等式:
10mm<f1<16.3mm;
6mm<f2<12.1mm;
-6mm<f3<-1.4mm;
2mm<f4<8mm;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1的有效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2的有效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3的有效焦距,f4为所述第四透镜4的有效焦距。
具体地,透镜组件的有效焦距受到每片透镜的有效焦距的影响,将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分别设置为满足上述焦距范围,能够在满足透镜组件的有效焦距保持在4mm<f<11.7mm范围内的前提下,提升光学透镜模组的光学效能。
可选地,所述光阑6的孔径为4mm,所述第四透镜4的口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光源5能够透过透镜组件,从光阑6一侧射出。而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模组一般应用在AR设备中,最终成像光束需要达到人眼,将光阑6的孔径设为4mm,使成像光束更加清晰完整体射入人眼。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4的口径大于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便于光源5发出的光线全部射入透镜组件,提升光学透镜模组的光学效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均为玻璃球面镜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均为玻璃球面镜片。玻璃球面镜采用玻璃材质制造,玻璃镜片的温漂比较小,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使光学成像模组保持良好的图像画面清晰度。
可选地,所述第四透镜4的折射率大于1.75,所述第四透镜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具体地,具有透镜组件的光学成像模组,由于透镜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对电磁波会聚能力不同而会造成球差,球差会限制透镜的分辨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模组应用的AR设备通常采用单色光源5,提高第四透镜4的折射率,以及将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能够矫正单色光源5的像差,既提高整个设备的成像清晰度,又降低了矫正成本。
可选地,所述光源5为自发光的光源5。所述光源5为micro-LED单色光源5。
具体地,自发光光源5结构简单,其可以尽可能地靠近镜片(第四透镜4),从而使整个光学成像模组体积进一步减小。Micro LED是以自发光的微米量级的LED为发光像素单元,将其组装到驱动面板上形成高密度LED阵列的显示技术。由于micro LED芯片尺寸小、集成度高和自发光等特点,在显示方面与LCD、OLED相比在亮度、分辨率、对比度、能耗、使用寿命、响应速度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本实施例采用micro-LED单色光源5作为光学成像模组的光源5,既能够简化模组的结构,还能够提高适用寿命,并且单色光源5的矫正成本较低,适用于AR设备。
为了使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更加明显,本申请提供了以下具体的实施例以供参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件的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有效焦距为13.12mm;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有效焦距为9.223mm;第三透镜3的物侧面为凹面,有效焦距为-3.445mm;第四透镜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有效焦距为4.037mm。
上述每片透镜的其它具体参数如下表1所示:
表1:透镜组件的参数
Figure GDA0003375630760000071
其中,S1、S3、S5、S7分别代表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的像侧面,即远离光源5的一侧;S2、S4、S6、S8分别代表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的物侧面,即靠近光源5的一侧。厚度是指两个相邻面之间的距离,例如,位于镜片光轴位置的S1到S2的距离为0.526mm,S2到S3的距离为0.1mm,……S7到S8的距离为1.137mm,S8到光源5的距离为2.110mm。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光源5采用micro-LED绿色矩形光源5,其纵横比为16:9,具体尺寸为2.877*1.618mm,光阑6孔径为4mm。
由上述参数可得透镜组件的总有效焦距为6.73,系统总长DL为8.5mm。经过测量,所得到的上述光学成像模组的各视场参数如图2至4所示。
如图2所示,是光学成像模组的MTF值(即调制传递函数,是分析镜头的解像比较科学的方法),由图可见,各视场的MTF值均高于0.65(通常需>0.5),可见在各个视场下经该系统成像后的图像清晰度会非常好。
如图3所示,是光学成像模组各视场的畸变值,由图可见,各视场的畸变值均小于0.6%(通常需小于<1%即可),可见在各个视场下经该系统成像后的TV畸变也会较小,完全能满足人眼对畸变的要求。
如图4所示,是光学成像模组在60℃下该系统的MTF值,因AR光学系统配合人眼使用,故使用温度不会很高,由图可见,60℃下各视场的MTF值均高于0.6,故在高温环境下该系统玻璃镜片的温漂很小,仍能保持较好的图像画面清晰度。
通过上述实例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模组能够达到的TY畸变<1%;全视场MTF>0.5@125lp/mm;远心<1.5°,且系统总长仅为8.5mm。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模组能够在保证其光学效能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了模组结构(透镜数量减少),减轻了系统重量。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AR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光学成像模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AR设备的成像光路由本申请中的光学成像模组提供。在其保证AR设备具有良好的光学效能的前提下,减轻了整个AR设备的重量和体积,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还包括光波导结构,所述光源5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透镜组件后,经所述光波导结构传输后出射至人眼。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模组配合光波导结构,能够使从模组射出的成像光束经光波导结构的耦合进入人眼,光波导结构能够提供转折光路和扩瞳的效果,扩瞳效果能够使成像光束扩大,使得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模组制成的AR设备的适用于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人的双眼瞳孔间距。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光学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阑、透镜组件和光源;
所述透镜组件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光学成像模组满足以下不等式:
0.5<TL/D<3;
其中,TL为所述光源到所述光阑之间的距离,D为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中最大透镜的镜片口径;
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分别满足以下不等式:
10mm<f1<16.3mm;
6mm<f2<12.1mm;
-6mm<f3<-1.4mm;
2mm<f4<8mm;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满足以下不等式:
4mm<f<11.7mm;
其中,f为所述透镜组件的总有效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的孔径为4mm,所述第四透镜的口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均为玻璃球面镜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75,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自发光的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micro-LED单色光源。
8.一种AR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波导结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透镜组件后,经所述光波导结构传输后出射至人眼。
CN202111279972.5A 2021-10-29 2021-10-29 光学成像模组和ar设备 Active CN113970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9972.5A CN113970836B (zh) 2021-10-29 2021-10-29 光学成像模组和ar设备
PCT/CN2021/133850 WO2023070809A1 (zh) 2021-10-29 2021-11-29 光学成像模组和ar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9972.5A CN113970836B (zh) 2021-10-29 2021-10-29 光学成像模组和ar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0836A CN113970836A (zh) 2022-01-25
CN113970836B true CN113970836B (zh) 2023-03-28

Family

ID=79589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9972.5A Active CN113970836B (zh) 2021-10-29 2021-10-29 光学成像模组和ar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0836B (zh)
WO (1) WO20230708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6943B (zh) * 2022-07-18 2024-03-12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系统以及增强现实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7355A (ja) * 2001-09-27 2003-04-0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撮像光学系
JP2004198636A (ja) * 2002-12-17 2004-07-15 Olympus Corp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装置
JP6065630B2 (ja) * 2013-02-13 2017-01-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虚像表示装置
KR101914041B1 (ko) * 2016-08-03 2018-11-02 주식회사 코렌 옵티칼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WO2020258063A1 (zh) * 2019-06-26 2020-12-3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透镜组、成像系统及穿戴式显示设备
CN110879471B (zh) * 2019-11-26 2022-04-22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投影设备以及头戴设备
CN212781467U (zh) * 2020-10-14 2021-03-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投影光机以及近眼显示系统
CN112230369B (zh) * 2020-10-16 2023-01-10 江西欧迈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中继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2327462A (zh) * 2020-12-02 2021-02-05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成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70809A1 (zh) 2023-05-04
CN113970836A (zh)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6325B2 (en) Near-eye optical imaging system, near-eye display device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TWI627463B (zh) 目鏡光學系統
CN108474946B (zh) 用于近眼显示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05676477B (zh) 短距离光学放大模组、眼镜、头盔及vr系统
CN205562977U (zh) 短距离光学放大模组、眼镜、头盔及vr系统
CN105652460B (zh) 短距离光学放大模组、眼镜、头盔及vr系统
US20210141211A1 (en) Eyepie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604007B (zh) 用于近眼显示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WO2023184752A1 (zh) 一种光学投影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13970836B (zh) 光学成像模组和ar设备
CN111258053B (zh) 一种目镜镜头及近眼显示系统
CN111399321A (zh) 一种适用于近眼显示器的小型投影光学组件和投影光学系统
CN205562979U (zh) 短距离光学放大模组、眼镜、头盔及vr系统
CN112630976A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2764221B (zh) 一种大视场角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0291441A (zh) 一种适用于扫描振镜像源的投影物镜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11983811A (zh) 一种近眼显示装置
CN115166943B (zh) 一种光学系统以及增强现实设备
CN114236831A (zh) 光学模组和电子设备
TWI752649B (zh) 近眼光場顯示裝置
CN108463761B (zh) 用于近眼显示的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装置
CN208902977U (zh) 目镜和显示装置
CN114706192B (zh) 一种光学投影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14047624B (zh) 一种目镜光学结构、目镜系统及光学设备
CN212989779U (zh) 一种折衍式微型投影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