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5849B - 虚拟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虚拟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5849B
CN111325849B CN201811535203.5A CN201811535203A CN111325849B CN 111325849 B CN111325849 B CN 111325849B CN 201811535203 A CN201811535203 A CN 201811535203A CN 111325849 B CN111325849 B CN 1113258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virtual
map
marker
virtual m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52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5849A (zh
Inventor
蔡丽妮
吴宜群
戴景文
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352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58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5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5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5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5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虚拟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包括:获取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所述标记物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显示三维虚拟地图;获取目标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在所述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本方法可以实现三维虚拟地图和提示信息的显示,提升地图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虚拟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虚拟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等技术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模拟一个虚拟的场景,该场景中的虚拟对象通常呈现三维立体状态,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设置虚拟对象,也就是将真实场景与虚拟对象相结合,形成更加生动的视觉效果。因此,如何提升虚拟内容的显示效果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重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虚拟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升虚拟模型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识别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根据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显示三维虚拟地图;获取目标位置信息;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在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内容显示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目标图像获取模块、信息识别获取模块、虚拟地图显示模块、位置信息获取模块以及提示信息显示模块。其中,目标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信息识别获取模块,用于识别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虚拟地图显示模块,用于根据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显示三维虚拟地图。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位置信息。提示信息显示模块,用于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在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应用于终端设备,通过对获取到的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进行识别,并获取到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然后根据这个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显示三维虚拟地图,最后输入目标位置信息,并根据这个目标位置信息将提示信息显示在三维虚拟地图上,使用户可以观察到更加真实的地图信息,实现了三维虚拟地图和提示信息的显示,提升地图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虚拟内容显示系统的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效果图中目标位置显示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效果图中目标位置中定位图标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显示效果图中虚拟路径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效果图中虚拟对象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效果图中指定虚拟物体的一种显示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效果图中指定虚拟物体另一种显示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虚拟内容显示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的终端设备的框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内容显示系统10。该显示系统10包括:终端设备100以及标记物20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是头戴显示装置,也可以是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终端设备100为头戴显示装置时,头戴显示装置可以为一体式头戴显示装置。终端设备100也可以是与外接式头戴显示装置连接的手机等智能终端,即终端设备100可作为头戴显示装置的处理和存储设备,插入或者接入外接式头戴显示装置,在头戴显示装置中对虚拟内容进行显示。
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可以安装于终端设备100上。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红外摄像头、彩色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装置的具体类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作为限定。另外,图像采集装置也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可以是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或者CCD (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传感器等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标记物200的图像存储于终端设备100中,标记物 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特征点的子标记物。当标记物200处于终端设备100图像采集装置的视野范围内,终端设备100可将处于图像采集装置视野范围内的标记物200作为目标标记物,并可以识别该目标标记物的图像,得到终端设备100相对该目标标记物的位置、朝向等空间位置信息,以及目标标记物的身份信息等识别结果。终端设备100可基于目标标记物相对终端设备100的空间位置信息显示相应的虚拟对象,如图1所示的太阳系 300,即为对应标记物200所显示的虚拟对象,该虚拟对象可以在标记物200 的位置处显示,也可以是在图像采集装置的视野范围内标记物200所处的位置之外的位置处显示。用户通过终端设备100可以看到虚拟对象叠加显示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增强现实的效果。可以理解地,具体的标记物20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作为限定,仅可以被终端设备100识别追踪即可。
目前存在的地图通常是以二维纸质的方式展示的,用户通过二维纸质地图查看需要的位置信息。因为二维纸质地图中的位置信息比较多,并且各位置之间的路线错综复杂,所以用户通常不能快速有效的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目的地所在的位置。另外,当用户在使用二维纸质地图的时候无法快速准确的确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也无法确定用户所在位置处有哪些商区、景区、园区或者游乐园等,如果用户想获取这些信息,需要通过询问或者上网查阅才能获取,这也导致用户获取信息非常繁琐。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如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该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50。
步骤S110:获取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标记物(Marker或Tag),可以是任意具有可识别特征标记的图形或物体。标记物可以放置于终端设备的图像采集装置视野范围内,即图像采集装置可以采集到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该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经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后可存储于终端设备中,可将其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相对标记物的位置或姿态。标记物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标记物,子标记物可以是具有一定形状的图案。作为一种方式,每个子标记物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征点,其中,特征点的形状不做限定,可以是圆点、圆环,也可以是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标记物内的子标记物的分布规则是不相同的,因此,每个标记物可具有不同的身份信息,终端设备通过识别标记物中包含的子标记物,可以获取与标记物对应的身份信息,该身份信息可以是编码等可用于唯一标识标记物的信息,但不限于此。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标记物的轮廓可以为矩形,当然,标记物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标记物的形状、样式、颜色、特征点数量以及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并不作为限定,仅需要标记物能被终端设备识别追踪即可,例如,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标记物还可以是条码、二维码或其他可识别图形。
步骤S120:识别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
终端设备获取到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后,在将二维地图以三维地图的形式显示时,可对获取到的标记物进行识别,以得到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二维地图不要求必须为实质性的地图内容,其也可以为白纸或者其他形式的载体,例如,桌面、墙面或者地板等,只要上面包含标记物,能够识别到标记物并可显示相应的三维虚拟地图即可。
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与标记物之间的距离、相对方位等信息。相对姿态信息可以包括标记物的旋转方向以及旋转角度等,其可以通过识别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的特征点来确定,也可以通过识别标记物图像中子标记物的位置来确定。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标记物的目标特征点来确定标记物的姿态信息,其目标特征点是从目标图像内的所有特征点中任意选取的特定数量的特征点的图像,根据其目标特征点的像素坐标和物理坐标,就可以获取标记物相对终端设备的位置、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等信息。
步骤S130:根据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显示三维虚拟地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识别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标记物的身份信息,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在识别图像中的标记物之后,可以得到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和标记物的身份信息。由于标记物中所包含的子标记物的特征点不同,而不同的标记物中所包含的子标记物也不相同,由此,根据获取到的目标图像中的子标记物的图像也能够确定位获取到目标图像中标记物的身份信息。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身份信息获取虚拟地图数据,即终端设备可以获取与身份信息对应的虚拟地图数据,并根据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和虚拟地图数据显示三维虚拟地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标记物的身份信息对应至少一个虚拟地图数据,其中,标记物的身份信息与虚拟地图数据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终端设备中,换句话说,标记物的身份信息可以与虚拟地图数据进行绑定,当扫描不同身份信息的标记物时,可显示不同的三维虚拟地图。例如,扫描识别到身份信息为1的标记物,显示的是深圳市的地铁线路图;扫描识别到身份信息为2的标记物,显示的是深圳市的城市地图;扫描识别到身份信息为3 的标记物,显示的是深圳某个动物园的地图。因此,可以根据标记物的身份信息以及该对应关系,获取到标记物的身份信息对应的虚拟地图数据。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效果示意图。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采集包含标记物的图像,可对图像的标记物进行识别,得到标记物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该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虚拟地图数据,在本实施例中,该虚拟地图数据可以是3D(three dimensional,三维)虚拟动物园的数据。终端设备根据该3D虚拟动物园的数据可显示相应的3D虚拟动物园,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可以看到3D虚拟动物园叠加显示在现实世界中。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根据身份信息获取虚拟地图数据时,可以先确定身份信息对应的地图标识,然后根据确定的地图标识获取虚拟地图数据,这里的地图标识与虚拟地图数据是相互匹配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图标识可以包括地图名、场景以及位置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如图3所示的3D虚拟A 动物园,3D虚拟A动物园的地图标识中的地图名为“A”;从图3可以看出 3D虚拟A动物园的地图标识中的场景可以包括动物,例如,黑猩猩301、长颈鹿302、袋鼠303或者羚羊304等,3D虚拟A动物园的场景还可以包括饲料工坊305、兽医院306以及路线307等;3D虚拟A动物园的地图标识中的位置可以是3D虚拟A动物园在现实世界的位置坐标,当存在多个三维虚拟地图时,这里的位置也可以是指3D虚拟A动物园与其它三维虚拟地图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获取到虚拟地图数据后可以结合渲染坐标来对三维虚拟地图进行显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渲染坐标是基于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进行确定的,渲染坐标指的是三维虚拟地图在虚拟空间中渲染的3D坐标,该虚拟空间可以是以虚拟摄像头为原点的空间,该虚拟摄像可用于在虚拟空间中模拟人的双眼,即该渲染坐标可以理解为三维虚拟地图在虚拟空间中以虚拟摄像头为原点的观察坐标。
获取到渲染坐标和虚拟地图数据后就可以渲染并显示三维虚拟地图,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可以看到三维虚拟地图叠加显示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增强现实的效果。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采集包含标记物的图像,可对图像的标记物进行识别,得到标记物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该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虚拟地图数据,在本实施例中,该虚拟地图数据可以是3D虚拟社区的数据。终端设备根据该3D虚拟社区的数据可显示相应的3D虚拟社区,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可以看到3D虚拟社区叠加显示在现实世界中。同理,如图4所示的3D虚拟X社区的地图标识中的地图名为“X”;从图4可以看出X社区的地图标识中的场景可以包括楼房401、树木402、山丘403以及公路404等;3D虚拟X 社区的地图标识中的位置可以是3D虚拟X社区在现实世界的位置坐标。
步骤S140:获取目标位置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的方法或者手动输入的方法等将目标位置传输至终端设备,当终端设备上配置麦克风的时候用户就可以用语音输入的方法将想要获取的目标位置信息输入至终端设备,即终端设备可以采集用户的语音信息以此来获得目标位置信息,另外,终端设备也可以采集用户输入的文本信息以此来获得目标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是头戴显示装置也可以是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终端设备不同其手写输入的方式可能不同,例如,当终端设备为手机时可以直接利用手动输入法输入目标位置信息,而当终端设备为头戴显示装置时其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手写输入。获取目标位置信息的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几种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获取,例如,若目标位置信息为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位置,可终端设备可直接通过GPS或采集的图像等获取目标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位置信息可以是用户在三维虚拟地图上指定的位置信息,目标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目标位置名,本申请中目标位置名可以是某个国家的名字,例如,“中国”、“美国”或“德国”等,目标位置名也可以是某个城市名字,例如,“深圳”、“上海”或“成都”等,目标位置名甚至可以是某个景点的名字,例如,“深圳湾公园”、“欢乐谷”或者“世界之窗”等。目标位置的范围可大可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申请不对其进行明确限制。
目标位置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是用户选定的目标位置信息,还可以是包含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信息,因此,目标位置信息可以包括起点位置信息和终点位置信息。例如,用户想要获取“‘我的位置’到‘后海’的路线图”,这里目标位置信息中的起点位置信息为“我的位置”,而终点位置信息则为“后海”。又如,用户想要获取“‘深圳’到‘上海’的路线图”,这里目标位置信息中的起点位置信息为“深圳”,而终点位置信息则为“上海”。
步骤S150: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在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
终端设备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目标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输入的目标位置信息在三维虚拟地图中查找与目标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位置。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知道目标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目标位置名,当终端设备获取到目标位置信息后也获取到了目标位置名,即终端设备获取到目标位置信息后可以先对目标位置名进行识别,将目标位置名识别出来后,终端设备可以在三维虚拟地图中查找与目标位置名相匹配的虚拟位置,并对该虚拟位置进行标示,标示的方式可以是将虚拟位置突出显示,或是在虚拟位置上显示虚拟箭头进行指示等,但不限于此。如图5所示,当用户输入“饲料工坊”501和“兽医院” 502两个目标位置名后,终端设备可以分别根据这两个位置名在三维虚拟地图中查找与这两个位置名相匹配的位置,然后将这两个目标位置名所包含的位置信息进行重点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三维虚拟地图中对目标位置信息进行重点显示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如图5中,重点显示了“饲料工坊”501和“兽医院”502这两个目标位置名,并且对这两个位置名所包含的位置信息也进行了重点显示,如此可以使的用户快速有效的找到目标位置,为用户找到目标位置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另外,也可以在目标位置对应的地方增加特殊的标记符号,例如,“定位图标”以指示用户快速定位目标位置,如图6所示,分别在“饲料工坊”601和“兽医院”602这两个目标位置处增加定位图像603和定位图像604,如此,用户就可以快速获取到目标位置在三维地图中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通过获取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识别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标记物与终端设备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包括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和相对姿态信息,根据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显示三维虚拟地图,获取目标位置信息,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在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可以使用户快速有效的获取到的目标位置信息,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节约用户的时间,另外在对用户进行提示的时候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而提供不同方案,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趣味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请参阅图7,该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50,其中步骤S250包括步骤S251至步骤S252,详细如下所示:
步骤S210:获取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
步骤S220:识别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
步骤S230:根据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显示三维虚拟地图。
步骤S240:获取目标位置信息。
步骤S250: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在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10至步骤S250的内容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51: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路径信息。
目标位置信息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其中,第一位置信息可以是起点信息,第二位置信息可以是终点信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的方法或者手动输入的方法等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可以分别包括第一位置名和第二位置名,终端设备获取到第一位置名和第二位置名后,分别根据第一位置名和第二位置名在三维虚拟地图中查找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如图8所示的3D虚拟A小区801可以为第一位置信息,而3D虚拟B小区802可以为第二位置信息。
终端设备获取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后,利用这两个位置信息生成路径信息,路径信息中路径可以包括公交路径、驾车路径、骑行路径以及步行路径等,具体使用哪种路径还需要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距离以及这两个位置之间的路况来确定。另外,路径信息还可以包括距离最短路径、耗时最短路径以及路况最优路径等。因此,终端设备在生成路径信息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距离、路况、是否拥堵等,然后结合着多种因素,选择一个最优的路径信息,同时获取多个备选的路径信息,可以将这些备选的路径信息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做出选择。
步骤S252:根据路径信息在虚拟地图上显示虚拟路径。
终端设备通过分析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可以获取到一个最优的路径信息,同时能够获取到多个备选的路径信息。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最优路径信息在虚拟地图上显示虚拟路径,例如,图8中假设3D虚拟A小区801到3D虚拟B小区802距离500m,则终端设备通过分析后可以给出步行路径,同时分析影响路径信息的其他因素,例如,距离是不是最短、路况是不是最优等,最后终端设备可以将最优的路径803以实线的形式显示在终端设备,另外,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用户提供一条候选的路径,如图8所示的虚拟路径804,如果用户觉得第一条路径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则可以选择走第二条路径,同时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候选路径显示在终端设备上以供用户进行选择,具体如何显示候选虚拟路径这里不进行详细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三维虚拟地图不同则显示的虚拟路径也不相同,即不同的三维虚拟地图可能会显示不同的虚拟路径,例如,火车线路图显示的是两个火车站的虚拟路径图;飞行线路图显示的是两个城市间的虚拟路径图;航行线路图显示的是两个港湾的虚拟路径图;地铁线路图显示的是两个地铁站的虚拟路径图;城市地图显示的是驾车的虚拟路径图;公园地图显示的是步行的虚拟路径图等。另外,同一个三维虚拟地图中可以同时显示几种不同的虚拟路径图,例如,城市地图中既可以包括驾车的虚拟路径图,也可以包括自行车的虚拟路径图,甚至还可以包括步行的虚拟路径图。需要说明的是,同一种虚拟路径还可以包括不同的子虚拟路径,例如,驾车的虚拟路径图可以包括公交虚拟路径图、轿车虚拟路径图或者货车虚拟路径图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路径信息,并根据路径信息在虚拟地图上显示虚拟路径,即本申请可以为用户提供虚拟路径,并且在提供虚拟路径的时候可以为用户提供最优路径和候选路径,如此,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路径,这也使得路径导航更加真实、方便与便捷。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请参阅图9,该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310至步骤S350,其中步骤S330包括步骤S331至步骤S332,详细如下所示:
步骤S310:获取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
步骤S320:识别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
步骤S330:根据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显示三维虚拟地图。
步骤S331:获取虚拟地图上包含的至少一个位置名称,以及至少一个位置名称对应的虚拟对象。
终端设备获取虚拟地图上包含的至少一个位置名称,根据这个位置名称可以获取到与其对应的虚拟对象,位置名称不同则对应的虚拟对象也不相同。换句话说,虚拟地图上的区域不同则显示的虚拟对象也不相同,例如,三维虚拟动物园的地图上可以包括四个园区,而这四个园区可以分别显示不同的虚拟对象,即长颈鹿的园区可以显示长颈鹿虚拟对象;袋鼠的园区可以显示袋鼠虚拟对象;黑猩猩的园区可以显示黑猩猩虚拟对象;羚羊的园区则可以显示羚羊虚拟对象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虚拟对象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虚拟对象可以包括动物、人、文字、符号以及建筑等各个不同的内容。动态的虚拟对象可以是虚拟动画或者虚拟视频。例如,图10中的黑猩猩901、长颈鹿902、袋鼠903或者羚羊904都可以作为虚拟对象。
步骤S332:将虚拟对象显示在虚拟地图中与对应位置名称匹配的地图区域上。
终端设备获取到虚拟对象后需将其显示在三维虚拟地图上,即终端设备需将虚拟对象显示在虚拟地图中与对应位置名称匹配的地图区域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虚拟对象显示在与位置名称匹配的地图区域上,例如,图10中的虚拟对象黑猩猩901显示的位置就是A动物园中黑猩猩活动的区域;虚拟对象长颈鹿902显示的位置就是A动物园中所有长颈鹿的活动区域;虚拟对象袋鼠903显示的位置就是A动物园中所有袋鼠的活动区域;而虚拟对象羚羊904显示的位置就是A动物园中所有羚羊的活动区域。
另外,为了方便用户使用终端设备,在进行虚拟对象显示的同时可以对主要的虚拟对象进行一定的标注,即可以引入文字虚拟对象进行辅助说明,这里主要的虚拟对象为主虚拟对象而文字虚拟对象可以作为辅虚拟对象。如图10所示的虚拟对象黑猩猩901、长颈鹿902、袋鼠903和羚羊904都可以作为主虚拟对象,即可以在主虚拟对象黑猩猩901的下面引入文字虚拟对象“黑猩猩”905的标注;可以在主虚拟对象长颈鹿902的下面引入文字虚拟对象“长颈鹿”906的标注;可以在主虚拟对象袋鼠903的下面引入文字虚拟对象“袋鼠”907的标注;可以在主虚拟对象羚羊904的下面引入文字虚拟对象“羚羊”908的标注。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虚拟对象可以放置在主虚拟对象附近的任何位置,即辅虚拟对象可以放置在主虚拟对象的左边,辅虚拟对象可以放置在主虚拟对象的右边,辅虚拟对象可以放置在主虚拟对象的上边,辅虚拟对象可以放置在主虚拟对象的下边或者其他地方,辅虚拟对象具体放在主虚拟对象的哪个位置这里不进行明确的限制。另外,辅虚拟对象不仅可以包括文字虚拟对象也可以包括符号虚拟对象等。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显示的虚拟对象是静态的,为了增加终端设备使用的趣味性其也可以设置为动态的,例如,图10中的黑猩猩901可以是抓耳挠腮的,长颈鹿902可以是伸长脖子吃树叶,袋鼠可903以是抱着她的孩子蹦跳着,羚羊904则是快速奔跑的等等。需要说明的是,静态的虚拟动画和动态的虚拟动画之间是可以切换的,例如,显示的虚拟对象是静态的,而用户想要观看虚拟对象的动态特征时,这时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器点击虚拟对象,如此,就可以将静态的虚拟对象转换成动态的。
步骤S340:获取目标位置信息。
步骤S350: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在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10至步骤S330及步骤S340至步骤S350的内容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虚拟对象可以与虚拟路径同时显示在三维虚拟地图上,也可以在三维虚拟地图上只显示虚拟对象而不显示虚拟路径,或者直接用虚拟对象代替虚拟路径,虚拟路径与虚拟对象具体如何显示这里不进行明确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可以将不同的虚拟对象显示在三维虚拟地图上,以方便用户更加直观清楚的观察三维地图,另外也增加了地图的趣味性。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获取到终端设备的位置并将其位置显示在终端设备上,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请参阅图11,该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410至步骤S450,其中步骤S450包括步骤S451至步骤S452,详细如下所示:
步骤S410:获取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
步骤S420:识别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
步骤S430:根据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显示三维虚拟地图。
步骤S440:获取目标位置信息。
步骤S450: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在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410至步骤S450的内容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51:根据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指定虚拟物体在虚拟地图中的目标显示位置,其中,指定虚拟物体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虚拟地图中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通过GPS (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获取,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进行定位获取。当用户处于较大的室外环境时,可以利用GPS等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当用户处于较小的室内环境时,可以利用用户的终端设备进行定位,例如,用户佩戴着头戴显示装置,在游乐园进行导航时候可以直接利用头戴显示装置获取终端设备的位置。即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视觉惯性里程计(Visual-Inertial Odometry,VIO)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自由度信息。该自由度信息可以包含终端设备的旋转、旋转方向等信息。终端设备可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图像,VIO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中包含的关键点 (或特征点)计算得到终端设备的相对自由度信息,进而推算出终端设备当前的位置和姿态。换句话说,VIO可以利用图像采集装置实时获取目标图像,通过惯性测量单元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数据,VIO可以利用角速度和加速度数据建立初始空间三维地图。在初始空间三维地图的基础上结合图像采集装置获取的目标图像对空间三维地图进行实时更新,通过计算就可以获取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位置。
获取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这个地理位置确定虚拟物体在虚拟地图中的目标显示位置,其中指定虚拟物体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虚拟地图中的位置,即可以将指定虚拟物体看作是特殊的虚拟对象,不过其表示的是终端设备的位置,它的位置是根据用户的移动而实时变化的。
步骤S452:将指定虚拟物体在虚拟地图的目标显示位置处显示。
通过上述可以获取到指定虚拟物体在虚拟地图中的目标显示位置,将指定虚拟物体在虚拟地图的目标显示位置处显示。指定虚拟物体可以是一个人体图标,可以是一个指向图标,也可以结合人体图标和指向图标使得用户能够快速确定自己在虚拟地图中的位置,图12和图13给出的指定虚拟物体既包括了人体图标1001又包括了指向图标1002,通过比较图12和图13可以知道随着人的移动人体图标1001和指向图标1002都会发生移动,并且两个图标是同步进行移动的,即人体图标1001移动则指向图标1002也会进行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人体图标1001只进行移动而其本身不发生变化,但是指向图标1002则会随着用户的运动方向而改变,即运动方向不同则指向图标1002 指示的方向也会不同,指向图标1002指向的方向可以包括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如图12人体图标1001是向东运动的,所以指向图标1002指向向东的方向,而如图13人体图标1001是向北运动的,所以指向图标1002指向向北的方向。
同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虚拟路径、虚拟对象和虚拟物体可以同时显示在三维虚拟地图中,或者只显示虚拟路径和虚拟物体,或者可以显示虚拟物体和虚拟对象,即这三个提示信息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存在一个,或者是这三个提示信息的任意组合,具体是如何进行组合这里就不进行明确限制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可以显示用户所在的位置,同时可以显示用户的运动方向,在用户行驶的过程中可以给用户正确的提示,从而可以避免用户走错路,节约行驶时间,即本实施例可以将用户当前所在的位置标注在三维地图上,用户在观察三维虚拟地图的同时可以实时监控自己当前所在的位置。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内容显示方法,请参阅图14,可应用于终端设备,该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510至步骤S570,详细如下所示:
步骤S510:获取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
步骤S520:识别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
步骤S530:若标记物符合预设标记物,则获取用户行为数据。
预设标记物指的是可用于随意显示不同三维虚拟地图的标记物,该预设标记物的身份信息与三维虚拟地图没有唯一的绑定关系,可以显示多种不同的三维虚拟地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行为数据显示相应的三维虚拟地图,向用户推荐所需的三维虚拟地图。当终端设备识别到预设标记物时,则终端设备获取用户行为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包括用户出行数据、用户观看地图数据、用户位置数据等,但不限于此。用户出行数据指的是与用户出行相关的数据,可包括但不限于出行方式数据、出行计划数据等;用户观看地图数据指的是用户查看三维虚拟地图的数据,可包括但不限于查看的频率、查看的三维虚拟地图的标识等;用户位置数据指的是用户当前所在的位置数据。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出行数据获取用户的出行方式,用户的出行方式可以包括步行、骑车、坐地铁、坐公交或者打车。
步骤S540:根据用户行为数据生成推荐地图数据。
用户的行为数据不相同则对应的地图数据也不相同,终端设备通过记录用户的行为数据而生成对应的推荐地图数据,这里的推荐地图数据是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获取的。
不同的出行方式可以对应不同的路线,步行对应的路线是步行路线;骑车对应的路线是骑车路线;公交对应的是公交路线;地铁对应的则是地铁路线。即可以根据出行方式获取推荐地图数据,推荐地图数据用于显示与出行方式对应的虚拟出行指示图。例如,用户经常乘坐地铁,那么终端设备就会获取到用户经常坐地铁的行为数据,然后终端设备就会根据这个行为数据为用户提供地铁线路对应的地图数据;如果用户经常乘坐公交,那么终端设备就会获取到用户经常坐公交的行为数据,然后根据这个行为数据为用户提供公交线路对应的地图数据;同理,如果用户经常骑车,那么终端设备就会获取到用户经常骑车的行为数据,然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为用户提供骑行线路对应的地图数据。
另外,用户的行为数据还可以包括用户所处的城市信息,即可以根据用户所处的城市信息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是否为用户的居住地城市,如果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为用户的居住城市,则根据用户的出行方式获取推荐地图数据。如果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不是用户的居住城市,例如,用户正在进行旅游,那么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择优推荐一个出行方式,终端设备可以显示旅游城市的地铁线路图,即旅游城市的地铁线路图可以作为推荐地图数据。
步骤S550:显示推荐地图数据对应的三维虚拟地图。
终端设备获取到推荐地图数据后,可以将这个推荐地图数据显示对应的三维虚拟地图上,例如,用户经常乘坐地铁从A地铁站到B地铁站,那么终端设备就可以为用户推荐A地铁站到B地铁站的地铁线路图,并将此地铁线路图显示在三维虚拟地图上。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获取到推荐地图数据对应的三维虚拟地图后,可以根据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对三维虚拟地图进行调整。
步骤S560:获取目标位置信息。
步骤S570: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在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510、步骤S520及步骤S550至步骤S570的内容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根据推荐地图数据显示对应的三维虚拟地图后,可以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在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虚拟路径、虚拟对象以及指定虚拟物体,将这些提示信息显示在三维虚拟地图上,可以使用户更加方便快捷的在三维地图上获取到有用的信息。
在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为用户生成推荐地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出行的难度、节约出行时间,即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用户行为数据,当用户通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扫描地图上的标记物时,可以根据用户行为数据生成推荐的地图数据,并显示相应的三维虚拟地图和提示信息。
请参阅图1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内容显示装置600 的结构框图,应用于终端设备,该装置可以包括:目标图像获取模块610、信息识别获取模块620、虚拟地图显示模块630、位置信息获取模块640以及提示信息显示模块650。
目标图像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
信息识别获取模块620,用于识别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标记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
信息识别获取模块620能够识别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标记物的身份信息,获取与身份信息对应的虚拟地图数据,并根据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和虚拟地图数据显示三维虚拟地图。
信息识别获取模块620可以确定身份信息对应的地图标识,并获取与地图标识匹配的虚拟地图数据,基于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确定三维虚拟地图的渲染坐标,同时基于这个渲染坐标和虚拟地图数据渲染并显示三维虚拟地图。
当标记物符合预设标记物时,信息识别获取模块620可以用于获取用户行为数据,获取到用户行为数据后根据用户行为生成推荐地图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出行数据,信息识别获取模块620可以根据用户出行数据获取用户的出行方式,根据出行方式获取推荐地图数据,推荐地图数据用于显示与出行方式对应的虚拟出行指示图。
虚拟地图显示模块630,用于根据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显示三维虚拟地图。
通过信息识别获取模块620获取到推荐地图数据后,利用虚拟地图显示模块630显示推荐地图对应的三维虚拟地图。
位置信息获取模块640,用于获取目标位置信息。
提示信息显示模块650,用于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在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
目标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提示信息显示模块650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路径信息,并根据这个路径信息在虚拟地图上显示虚拟路径。
提示信息显示模块650也可以获取虚拟地图上包含的至少一个位置名称,以及至少一个位置名称对应的虚拟对象,将虚拟对象显示在虚拟地图中与位置名称匹配的地图区域上。
目标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提示信息显示模块650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指定虚拟物体在虚拟地图中的目标显示位置,其中,指定虚拟物体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虚拟地图中的位置;
请参考图1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该终端设备7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能够运行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7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 710、存储器720、图像采集装置730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720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10 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处理器7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7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7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20 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7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7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Logic Array, 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7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7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7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7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设备7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730用于采集标记物的图像以及采集目标场景的场景图像。图像采集装置730可以为红外摄像头,也可以是彩色摄像头,具体的摄像头类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作为限定。
请参考图17,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8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8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虚拟内容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
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所述标记物的身份信息、所述标记物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
获取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虚拟地图数据,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和虚拟地图数据显示三维虚拟地图,所述身份信息对应至少一个虚拟地图数据;
获取目标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在所述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包括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在所述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在所述虚拟地图上显示虚拟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虚拟地图数据,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和虚拟地图数据显示三维虚拟地图,包括:
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地图标识,并获取与所述地图标识匹配的虚拟地图数据;
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确定三维虚拟地图的渲染坐标;
基于所述渲染坐标和所述虚拟地图数据渲染并显示所述三维虚拟地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虚拟地图上包含的至少一个位置名称,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名称对应的虚拟对象;
将所述虚拟对象显示在所述虚拟地图中与对应位置名称匹配的地图区域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在所述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指定虚拟物体在所述虚拟地图中的目标显示位置,其中,所述指定虚拟物体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虚拟地图中的位置;
将所述指定虚拟物体在所述虚拟地图的目标显示位置处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标记物符合预设标记物,则获取用户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生成推荐地图数据;
显示所述推荐地图数据对应的三维虚拟地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出行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生成推荐地图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出行数据获取用户的出行方式;
根据所述出行方式获取推荐地图数据,所述推荐地图数据用于显示与所述出行方式对应的虚拟出行指示图。
8.一种虚拟内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含标记物的目标图像;
信息识别获取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标记物,并获取所述标记物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标记物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
虚拟地图显示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虚拟地图数据,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及姿态信息和虚拟地图数据显示三维虚拟地图,所述身份信息对应至少一个虚拟地图数据;
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位置信息;
提示信息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在所述三维虚拟地图上显示提示信息。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535203.5A 2018-12-14 2018-12-14 虚拟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3258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5203.5A CN111325849B (zh) 2018-12-14 2018-12-14 虚拟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5203.5A CN111325849B (zh) 2018-12-14 2018-12-14 虚拟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5849A CN111325849A (zh) 2020-06-23
CN111325849B true CN111325849B (zh) 2024-03-12

Family

ID=7117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5203.5A Active CN111325849B (zh) 2018-12-14 2018-12-14 虚拟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58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7404A (zh) * 2021-02-24 2021-06-15 深圳市慧鲤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虚拟对象移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9870A (zh) * 2021-03-12 2021-09-10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训练场景训练的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91752A (zh) * 2021-05-20 2021-06-18 武汉纵横智慧城市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r与物联网道路车辆可视化展示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154038B (zh) * 2021-11-02 2024-01-19 绘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内容信息批量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5994A (ja) * 1999-06-23 2001-01-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1215412A (ja) * 2010-03-31 2011-10-27 Zenrin Datacom Co Ltd 地図画像処理装置、地図画像処理方法及び地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5079354A (ja) * 2013-10-17 2015-04-23 株式会社ジオ技術研究所 仮想現実を用いた3次元地図表示システム
CN105278670A (zh) * 2014-06-26 2016-01-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眼佩戴型终端及控制眼佩戴型终端的方法
CN105761299A (zh) * 2009-01-28 2016-07-13 苹果公司 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记录产生三维模型
CN107024980A (zh) * 2016-10-26 2017-08-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用户位置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7677263A (zh) * 2017-09-29 2018-02-09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ar的导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8520552A (zh) * 2018-03-26 2018-09-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52547B2 (en) * 2015-03-23 2017-1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ath visualization for augmented reality display device based on received data and probabilistic analysi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5994A (ja) * 1999-06-23 2001-01-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5761299A (zh) * 2009-01-28 2016-07-13 苹果公司 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记录产生三维模型
JP2011215412A (ja) * 2010-03-31 2011-10-27 Zenrin Datacom Co Ltd 地図画像処理装置、地図画像処理方法及び地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5079354A (ja) * 2013-10-17 2015-04-23 株式会社ジオ技術研究所 仮想現実を用いた3次元地図表示システム
CN105278670A (zh) * 2014-06-26 2016-01-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眼佩戴型终端及控制眼佩戴型终端的方法
CN107024980A (zh) * 2016-10-26 2017-08-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用户位置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7677263A (zh) * 2017-09-29 2018-02-09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ar的导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8520552A (zh) * 2018-03-26 2018-09-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5849A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5849B (zh) 虚拟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21098B2 (en) Augmented reality interface for facilitating identification of arriving vehicle
US11692842B2 (en) Augmented reality maps
Hile et al. Landmark-based pedestrian navigation from collections of geotagged photos
US11698268B2 (en) Street-level guidance via route path
CN110908504B (zh) 一种增强现实博物馆协作交互方法与系统
US2012021025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sharing method, program, and terminal device
KR101623041B1 (ko) 혼합 공간에 공존하는 마커들을 관리하는 마커 관리 시스템과 그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구현하는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CN105222774B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2179331B (zh) Ar导航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624646B2 (ja) 情報提示システム、情報提示方法及び情報提示プログラム
CN106197445A (zh) 一种路线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85818A (zh) 一种眼动交互增强现实的相对导航方法
CN113359986B (zh) 增强现实数据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459115B1 (en) Unobstructed map navigation using animation
CN107643084A (zh) 提供数据对象信息、实景导航方法及装置
Narzt et al. A new visualization concept for navigation systems
Lin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 augmented reality for supporting driving visual guidance
CN112789480B (zh) 用于将两个或更多个用户导航到会面位置的方法和设备
TW201200846A (en) Global positioning device and system
KR101568741B1 (ko) 모바일 증강현실 기반의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JP5300609B2 (ja) 交差点案内情報作成装置
JP5829154B2 (ja) 拡張現実システム
JP2010008260A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地図表示方法
CN115115812A (zh) 虚拟场景的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Virtual content display method,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40312

Pledgee: China Merchants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Guangzhou branch

Pledgor: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6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