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8051A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8051A
CN111148051A CN201911285085.1A CN201911285085A CN111148051A CN 111148051 A CN111148051 A CN 111148051A CN 201911285085 A CN201911285085 A CN 201911285085A CN 111148051 A CN111148051 A CN 111148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user
user termin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50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preadris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preadris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preadris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850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80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8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8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04W8/28Number portability ; Network address portability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其中,通信方法包括:S1: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S2: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因此,本发明在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且未接通用户终端时,能够根据该用户通信信息或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以通过其他方式联系该用户终端对应的联系人或联系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故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一种通信操作无法联系上联系人时,简便、快捷的通过另一种通信操作联系该联系人或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进而本发明能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智能手表等等)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其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手机中的电话功能是手机的核心功能,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的电话功能进行远程交流和沟通。手机中一般都包含有通讯录,通讯录里面记载了联系人信息,其中,联系人信息中通常包括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然而,用户通过手机给某一联系人打电话,该联系人未响应时(例如该联系人信号不好、关机或者无人接听),用户通常需要手动另寻与该联系人相关联的电话号码进行拨打以联系该联系人或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因此上述这种方式较为繁琐。
针对以上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法。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以实现在一种通信操作无法联系上联系人时,简便、快捷的通过另一种通信操作联系该联系人或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进而能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S1: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S2: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进一步地,用户通信信息包括主电话号码和关联电话号码。关联通信信息包括关联电话号码。
进一步地,用户通信信息中还包括与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标识。
进一步地,在S1步骤中,包括: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以向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请求。S2步骤,包括:在未接通用户终端时,自动或手动选择用户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二电话呼出操作,以向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关联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通信请求。
进一步地,在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以向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通信请求的步骤之前,包括:获取到确认开启关联拨号模式指令时,开启关联拨号模式。
进一步地,在S1步骤中,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包括通过第一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第一通信请求以进行通信操作;
在所述S2步骤中,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操作包括向与所述第一通信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第二通信请求以进行通信操作。
进一步地,在S2步骤中,包括: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并接收到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时,自动或手动选择关联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进一步地,在S2步骤之后,包括:反馈与第二通信操作对应的提示信息至用户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以呼叫第二用户终端。第二用户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被接通时,第二用户终端进行转呼操作,或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操作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第二操作模块,用于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描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其中,通信方法包括:S1: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S2: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因此,本发明在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且未接通用户终端时,能够根据该用户通信信息或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以通过其他方式联系该用户终端对应的联系人或联系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故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一种通信操作无法联系上联系人时,简便、快捷的通过另一种通信操作联系该联系人或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进而本发明能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提供的创建指令设置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尽管本发明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不同的通信操作、电话呼出操作、通信请求、用户通信信息、通信应用程序等,但是这些通信操作、电话呼出操作、通信请求、用户通信信息、通信应用程序等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是用来将一个通信操作、电话呼出操作、通信请求、用户通信信息、通信应用程序等与另一个通信操作、电话呼出操作、通信请求、用户通信信息、通信应用程序等区分开来。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提供的创建指令设置界面的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请参见图1和图2。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
S1: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之前,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接收关于用户通信信息的创建指令。存储用户通信信息,用户通信信息包括主电话号码和关联电话号码。
在一实施方式中,用户通信信息中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与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与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标识。
在一实施方式中,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提供的创建指令设置界面的示意图,参见图2,创建指令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主电话号码、与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例如姓名、称谓等等)、关联电话号码及与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例如关联人的姓名、称谓等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创建用户通信信息的操作,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接收创建联系人指令;进入创建指令设置界面;接收针对创建指令设置界面的输入信息后,生成创建指令以存储用户通信信息(或称联系人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例如,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拨号操作以通过服务器(例如运营商服务器)发送通信请求至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
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之前,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关于用户通信信息的创建指令创建用户通信信息,用户通信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和与电话号码关联的第一用户标识。获取到与第一用户标识关联的第二用户标识时,将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通信信息与用户通信信息相互关联,或将第二用户通信信息加入至用户通信信息中以更新用户通信信息(或同时更新用户通信信息和该第二通信信息)。例如,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为“爸爸”,则在获取到为“妈妈”的第二用户标识时,将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通信信息与该用户通信信息相互关联。又例如,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为“儿媳”,则在获取到为“儿子”的第二用户标识时,将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通信信息加入至该用户通信信息以更新该用户通信信息。
S2: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关联通信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关联电话号码和/或关联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账号信息等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未接收到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情况:1、该用户终端没信号无法接通;2、该用户终端超过预设响应时长无人接听;3、该用户终端关机无法接通;4、该用户终端进行了挂断操作无法接通。
在一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可以但不限于为接通信号或语音信息等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时,步骤S2: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可以但不限于为:在未接收到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通过服务器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另外,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以向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请求。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在未接收到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自动或手动选择用户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二电话呼出操作,以向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关联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通信请求。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后,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未进行答复操作时(或未接收到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可以自动根据该用户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二电话呼出操作,以打电话给主电话号码对应的主联系人相关联的关联联系人(例如主联系人的亲人或朋友),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在无法电话联系上主联系人时,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以简便、快捷的电话联系与主联系人亲近的人,从而能够让与主联系人亲近的人找到该主联系人或联系上该主联系人,进而可以实现通过与主联系人亲近的人联系上该主联系人,故,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不仅能够保障用户的通信操作的有效性,还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
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并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时,自动或手动选择关联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所述第二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之后,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反馈与第二通信操作对应的提示信息至用户终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以向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通信请求的步骤之前,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获取到确认开启关联拨号模式指令时,开启所述关联拨号模式。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以向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通信请求的步骤之前,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接收选定指令以选定主电话号码。在主电话号码存在关联的关联电话号码时,输出开启关联拨号模式的提示信息。获取到确认开启信息时,开启关联拨号模式。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的步骤S1和步骤S2可以但不限于是在关联拨号模式下执行的。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主电话号码存在关联的关联电话号码时,输出开启关联拨号模式的提示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未获取到确认开启信息时,开启普通拨号模式。其中,普通拨号模式可以但不限于为现有的拨号模式。
在一实施方式中,用户通信信息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至少一个与主电话号码关联的关联电话号码。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之后,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在未接收到第二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三通信操作。具体地,当用户通信信息中包括多个与主电话号码关联的关联电话号码,以上述步骤类推。例如,根据用户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呼出操作;在未接收到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第一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二呼出操作;在未接收到第一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第二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三呼出操作。
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中,其中,第一通信操作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通过第一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第一通信请求以进行通信操作。从而,可以通过第一通信应用程序联系该用户终端或该用户终端的第一通信应用程序。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中,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操作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向与所述第一通信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第二通信请求以进行通信操作。从而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应用程序联系该用户终端或该用户终端的第二通信应用程序。
例如,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以向用户终端的普通电话应用发送第一通信请求后,未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普通电话应用发送的答复信息时,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以向用户终端的微信应用发送第二通信请求。又例如,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以向用户终端的微信应用发送第一通信请求后,未接收到用户终端的微信应用发送的答复信息时,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以向用户终端的QQ应用发送第二通信请求。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在一种通信操作无法联系上对应的联系人时,根据该用户通信信息(例如电话号码)无需用户手动切换为另一种通信操作以联系该联系人,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不仅能够保障通信操作的有效性,还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未接收到用户终端的第一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电话号码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以向用户终端的与电话号码关联的第二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第二通信请求的步骤之后,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在未接收到用户终端的第二通信应用发送的第二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三通信操作。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在所有联系主联系人本人的通信方式用完后,无法联系上主联系人时,再联系与主联系人亲近的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终端中。例如,还可以应用于服务器中,具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步骤: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通信信息;服务器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服务器在未接收到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服务器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的步骤以后,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建立通信通道,使得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进行相互通信操作。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S1: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S2: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因此,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且未接通用户终端时,能够根据该用户通信信息或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以通过其他方式联系该用户终端对应的联系人或联系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故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在一种通信操作无法联系上联系人时,简便、快捷的通过另一种通信操作联系该联系人或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进而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第二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请参见图3。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
S11: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以呼叫第二用户终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以呼叫第二用户终端之前,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第一用户终端接收关于用户通信信息的创建指令以存储用户通信信息,用户通信信息包括主电话号码和关联电话号码。
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1: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以呼叫第二用户终端,例如,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拨号操作以通过服务器发送通信请求至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
S12:第二用户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被接通时,第二用户终端进行转呼操作,或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用户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被接通,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情况:1、第二用户终端没信号无法接通;2、第二用户终端超过预设响应时长无人接听;3、第二用户终端关机无法接通;4、第二用户终端进行了挂断操作无法接通。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可以但不限于为接通信号或语音信息等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是用户设置的,也可以是默认的。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用户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被接通时,第二用户终端进行转呼操作的步骤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第二用户终端发送转呼命令至服务器。服务器自动根据转呼命令中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转呼以使得第一用户终端呼叫关联通信信息对应的关联用户终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用户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被接通时,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的步骤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第二用户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被接通时,反馈关联通信信息至第一用户终端。第一用户终端自动或手动选择关联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所述第二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用户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被接通时,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的步骤的相关实施方式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考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此将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2:第二用户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被接通时,第二用户终端进行转呼操作,或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之后,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反馈与转呼操作或第二通信操作对应的提示信息至第二用户终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考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此将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S11: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以呼叫第二用户终端。S12:第二用户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被接通时,第二用户终端进行转呼操作,或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因此,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以呼叫第二用户终端后,且未接通第二用户终端时,第二用户终端能够进行转呼操作或者第一用户终端能够根据该用户通信信息或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以通过其他方式联系该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联系人或联系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故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在一种通信操作无法联系上联系人时,简便、快捷的通过另一种通信操作联系该联系人或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进而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第三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请参见图4。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
S21: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之前,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第一用户终端接收关于用户通信信息的创建指令以存储用户通信信息,用户通信信息包括主电话号码和关联电话号码。
在一实施方式中,用户通信信息中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与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与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标识。
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21: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例如,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拨号操作以通过服务器发送通信请求至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
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之前,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关于用户通信信息的创建指令以创建用户通信信息,用户通信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和与电话号码关联的第一用户标识。第一用户终端获取到与第一用户标识关联的第二用户标识时,将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通信信息与用户通信信息相互关联,或将第二用户通信信息加入至用户通信信息中以更新用户通信信息(或同时更新用户通信信息和该第二通信信息)。例如,第一用户终端创建的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为“爸爸”,则第一用户终端在获取到为“妈妈”的第二用户标识时,将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通信信息与该用户通信信息相互关联。又例如,第一用户终端创建的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为“儿媳”,则第一用户终端在获取到为“儿子”的第二用户标识时,将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通信信息加入至该用户通信信息以更新第一用户终端中的用户通信信息。
S22:服务器在未接收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服务器未接收到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情况:1、第二用户终端没信号无法接通;2、第二用户终端超过预设响应时长无人接听;3、第二用户终端关机无法接通;4、第二用户终端进行了挂断操作无法接通。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可以但不限于为接通信号或语音信息等等。
另外,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以通过服务器向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请求。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2:服务器在未接收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服务器在未接收到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自动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二电话呼出操作,以向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三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通信请求。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后,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未进行答复操作时(或未接收到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服务器可以自动根据该用户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二电话呼出操作,以打电话给主电话号码对应的主联系人相关联的关联联系人(例如主联系人的亲人或朋友),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在无法电话联系上主联系人时,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以简便、快捷的电话联系与主联系人亲近的人,从而能够让与主联系人亲近的人找到该主联系人或联系上该主联系人,进而可以实现通过与主联系人亲近的人联系上该主联系人,故,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不仅能够保障用户的通信操作的有效性,还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以通过服务器向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通信请求的步骤之前,包括:第一用户终端接收选定指令以选定主电话号码。第一用户终端在主电话号码存在关联的关联电话号码时,输出开启关联拨号模式的提示信息。第一用户终端获取到确认开启信息时,开启关联拨号模式。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的步骤S1和步骤S2可以但不限于是在第一用户终端开启关联拨号模式下执行的。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终端在主电话号码存在关联的关联电话号码时,输出开启关联拨号模式的提示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第一用户终端在未获取到确认开启信息时,开启普通拨号模式。其中,普通拨号模式可以但不限于为现有的拨号模式。
在一实施方式中,用户通信信息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至少一个与主电话号码关联的关联电话号码。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2:服务器在未接收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之后,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服务器在未接收到第二通信操作对应的第三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三通信操作。具体地,当用户通信信息中包括多个与主电话号码关联的关联电话号码,以上述步骤类推。例如,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呼出操作;服务器在未接收到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第一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二呼出操作;在未接收到第一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三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第二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三呼出操作。
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电话号码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以通过服务器向第二用户终端的与电话号码关联的第一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第一通信请求。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2:服务器在未接收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服务器在未接收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一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电话号码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以向第二用户终端的与电话号码关联的第二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第二通信请求。
例如,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电话号码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以通过服务器向第二用户终端的与电话号码关联的普通电话应用发送第一通信请求后,且在服务器未接收到第二用户终端的普通电话应用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服务器根据电话号码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以向第二用户终端的与电话号码关联的微信应用发送第二通信请求。又例如,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电话号码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以通过服务器向第二用户终端的与电话号码关联的微信应用发送第一通信请求后,且在服务器未接收到第二用户终端的微信应用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服务器根据电话号码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以向第二用户终端的与电话号码关联的QQ应用发送第二通信请求。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在一种通信操作无法联系上电话号码对应的联系人时,根据该电话号码无需用户手动切换为另一种通信操作已以联系该联系人,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不仅能够保障通信操作的有效性,还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服务器未接收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一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电话号码进行第二通信操作,以向第二用户终端的与电话号码关联的第二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第二通信请求的步骤之后,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服务器在未接收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通信应用发送的第二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三通信操作。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在所有联系主联系人本人的通信方式用完后,依然无法联系上主联系人时,再联系与主联系人亲近的人。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S21: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S22:服务器在未接收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因此,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在一种通信操作无法联系上联系人时,简便、快捷的通过另一种通信操作联系该联系人或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进而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第四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请参见图5。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操作模块400和第二操作模块401。
其中,第一操作模块400用于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模块400可以用于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以向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请求。
其中,第二操作模块401用于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模块401未接收到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的答复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情况:1、该用户终端没信号无法接通;2、该用户终端超过预设响应时长无人接听;3、该用户终端关机无法接通;4、该用户终端进行了挂断操作无法接通。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模块401可以用于在未接收到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通过服务器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模块401可以用于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自动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二电话呼出操作,以向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通信请求。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模块401可以用于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并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时,自动或手动选择关联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所述第二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指令接收模块及存储模块。其中,指令接收模块可以用于接收关于用户通信信息的创建指令。存储模块可以用于存储用户通信信息,用户通信信息包括主电话号码和关联电话号码。
在一实施方式中,用户通信信息中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与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与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标识。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创建模块、信息关联模块。其中,创建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关于用户通信信息的创建指令创建用户通信信息,用户通信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和与电话号码关联的第一用户标识。
其中,信息关联模块可以用于获取到与第一用户标识关联的第二用户标识时,将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通信信息与用户通信信息相互关联,或将第二用户通信信息加入至用户通信信息中以更新用户通信信息(或同时更新用户通信信息和该第二通信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考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步骤,在此将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操作模块400和第二操作模块401,其中第一操作模块400用于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第二操作模块401用于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故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能够实现在一种通信操作无法联系上联系人时,简便、快捷的通过另一种通信操作联系该联系人或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进而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能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第四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请参见图5。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用户终端500、服务器501及第二用户终端502。
其中,第一用户终端500用于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终端500可以用于接收关于用户通信信息的创建指令以存储用户通信信息,用户通信信息包括主电话号码和关联电话号码。
在一实施方式中,用户通信信息中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与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与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标识。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终端500可以用于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拨号操作以通过服务器501发送通信请求至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502。
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终端500可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关于用户通信信息的创建指令创建用户通信信息,用户通信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和与电话号码关联的第一用户标识。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终端500可以用于获取到与第一用户标识关联的第二用户标识时,将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通信信息与用户通信信息相互关联,或将第二用户通信信息加入至用户通信信息中以更新用户通信信息(或同时更新用户通信信息和该第二通信信息)。例如,第一用户终端500创建的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为“爸爸”,则第一用户终端500在获取到为“妈妈”的第二用户标识时,将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通信信息与该用户通信信息相互关联。又例如,第一用户终端500创建的用户通信信息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为“儿媳”,则第一用户终端500在获取到为“儿子”的第二用户标识时,将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通信信息加入至该用户通信信息以更新第一用户终端500中的用户通信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终端500可以用于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以通过服务器501向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502发送第一通话请求。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终端500可以用于在第一用户终端500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以通过服务器501向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502发送第一通信请求之前,接收选定指令以选定主电话号码,从而在主电话号码存在关联的关联电话号码时,输出开启关联拨号模式的提示信息。
其中,服务器501用于在未接收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502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服务器501未接收到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502发送的答复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情况:1、第二用户终端502没信号无法接通;2、第二用户终端502超过预设响应时长无人接听;3、第二用户终端502关机无法接通;4、第二用户终端502进行了挂断操作无法接通。
在一实施方式中,服务器501可以用于未接收到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502发送的答复信息时,自动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二电话呼出操作,以向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三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通信请求。具体地,在第一用户终端500根据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后,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502未进行答复操作时(或未接收到主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502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服务器501可以自动根据该用户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二电话呼出操作,以打电话给主电话号码对应的主联系人相关联的关联联系人(例如主联系人的亲人或朋友),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在无法电话联系上主联系人时,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以简便、快捷的电话联系与主联系人亲近的人,从而能够让与主联系人亲近的人找到该主联系人或联系上该主联系人,进而可以实现通过与主联系人亲近的人联系上该主联系人,故,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能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不仅能够保障用户的通信操作的有效性,还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考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此将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用户终端500、第二用户终端502及服务器501。其中,第一用户终端500用于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其中,服务器501用于在未接收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502发送的答复信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因此,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在一种通信操作无法联系上联系人时,简便、快捷的通过另一种通信操作联系该联系人或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进而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能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第五实施例: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请参见图6。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包括:处理器A101及存储器A201,其中,处理器A101用于执行存储器A2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A6以实现如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A101,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A201。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器A1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A1,至少一个存储器A201可以称为存储单元A2。具体地,存储单元A2存储有计算机程序A6,当该计算机程序A6被处理单元A1执行时,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实现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例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S1: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步骤S2:在未接通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提供的终端1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器A201(简称为存储单元A2),存储单元A2可以包括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和/或只读存储器(ROM)等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终端1还包括连接不同组件(例如处理器A101和存储器A201、触控显示屏A3等等)的总线。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终端1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例如I/O接口A4),该通信接口可以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还可以包括通信装置A5。
在一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A5可以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包括存储器A101和处理器A201,且处理器A101用于执行存储器A2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A6以实现如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能够实现在一种通信操作无法联系上联系人时,简便、快捷的通过另一种通信操作联系该联系人或与该联系人亲近的人,进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A6,该计算机程序A6被处理器A101执行时实现如第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是S1至步骤S2。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能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例如,ROM、RAM、磁盘、光盘、闪存等。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A6被处理器A101执行时能够实现简便、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通信目的,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S1: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
S2:在未接通所述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或接收到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用户通信信息包括主电话号码和关联电话号码;
所述关联通信信息包括关联电话号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通信信息中还包括与所述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用户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步骤中,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以向所述主电话号码对应的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请求;
所述S2步骤,包括:
在未接通所述用户终端时,自动或手动选择所述用户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第二电话呼出操作,以向所述关联电话号码对应的关联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通信请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中的主电话号码进行第一电话呼出操作,以向所述主电话号码对应的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通信请求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到确认开启关联拨号模式指令时,开启所述关联拨号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步骤中,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包括通过第一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第一通信请求以进行通信操作;
在所述S2步骤中,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操作包括向与所述第一通信应用程序关联的第二通信应用程序发送第二通信请求以进行通信操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步骤中,包括:
在未接通所述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所述用户终端,并接收到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关联通信信息时,自动或手动选择所述关联通信信息中的关联电话号码进行所述第二通信操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步骤之后,包括:
反馈与所述第二通信操作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所述用户终端。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以呼叫第二用户终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被接通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转呼操作,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操作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通信信息进行第一通信操作;
第二操作模块,用于在未接通所述第一通信操作对应的用户终端时,根据所述用户通信信息或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关联通信信息进行第二通信操作。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1911285085.1A 2019-12-13 2019-12-13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 Pending CN1111480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5085.1A CN111148051A (zh) 2019-12-13 2019-12-13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5085.1A CN111148051A (zh) 2019-12-13 2019-12-13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8051A true CN111148051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18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5085.1A Pending CN111148051A (zh) 2019-12-13 2019-12-13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805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3358A (zh) * 2014-11-28 2015-02-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62995A (zh) * 2015-06-25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21711A (zh) * 2016-03-25 2016-06-29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及通信处理装置
CN106488422A (zh) * 2016-12-14 2017-03-0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信息处理服务器
CN107613091A (zh) * 2017-08-07 2018-01-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3358A (zh) * 2014-11-28 2015-02-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62995A (zh) * 2015-06-25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21711A (zh) * 2016-03-25 2016-06-29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及通信处理装置
CN106488422A (zh) * 2016-12-14 2017-03-0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信息处理服务器
CN107613091A (zh) * 2017-08-07 2018-01-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92435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호 이력을 이용한 전화 번호 관리장치 및 방법
CN103685734B (zh) 一种多类型通信整合方法及装置
JP2002344652A (ja)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電子メールによる応答方法
CN110708431A (zh) 一种通话管理方法、通信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090270121A1 (en) Portable terminal
JP2006060293A (ja) 電話番号データ表示装置および電話番号データ登録装置
CN104348885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000056151A (ko) 디지털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CN111148051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
JP2009049675A (ja) 電話機
CN107483738B (zh) 基于双系统的通信信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060019704A1 (en) Integrating wireless telephone with external call processor
CN104539777A (zh) 实现连续通讯的方法及装置
JP5454840B2 (ja) 通信端末
CN101282545A (zh) 多卡多待移动终端设备及其电话设置方法
KR20040045164A (ko) 문자메시지 자동분류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
CN101471982A (zh) 便携式电话装置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KR100664104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통화 후 작업 복귀 방법
JP4471851B2 (ja) 情報通信装置
US8654938B2 (en) Relay process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relay processing system, relay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KR100630201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데이터 선택 및 전송방법
KR100706408B1 (ko) 단문 메세지 전송방법
JP5417792B2 (ja) 通信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141791B (zh) 一种双通手机的信息分享方法及系统
KR100679312B1 (ko) 음성 녹음을 이용한 상대방 정보 표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7

Address after: 201203 1st floor, building 1, Lane 36, Xuelin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TRANSS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922/926, Block A, No. 1, Lane 399, Shengxi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March 2012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SPREADRIS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