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9801B - 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9801B
CN110709801B CN201880035235.0A CN201880035235A CN110709801B CN 110709801 B CN110709801 B CN 110709801B CN 201880035235 A CN201880035235 A CN 201880035235A CN 110709801 B CN110709801 B CN 110709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terminal device
controlled
duration
mana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52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9801A (zh
Inventor
林大伟
陈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31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8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9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9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9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9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1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an adaptation, e.g. in response to network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5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218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s of display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2Power saving in digitizer or tabl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3In-band adaptation of TCP data exchange; In-band control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2Protocol eng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涉及移动终端领域,解决了在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进一步地降低终端设备的耗电的问题。具体方案为:在终端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后,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使应用服务器断开与终端设备的TCP连接,从而,实现在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后,进一步地降低终端设备的耗电。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终端设备省电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06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711279562.4、申请名称为“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安卓(Android)系统6.0版本及以上版本提供了用于省电延长电池寿命的睡眠(Doze)模式。当终端设备未连接电源,并且用户未对终端设备进行操作,终端设备处于黑屏状态一段时间后进入睡眠模式。睡眠模式为使用防火墙机制拦截数据报文,通过白名单管控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即通过延缓应用程序后台的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AP)和网络活动,使外界数据包不会与上层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减少了应用程序的活动,从而,降低终端设备的耗电。
但是,如果在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之前,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报文,应用服务器等待终端设备反馈TCP应答(ACK)报文时,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应用程序被管控,导致终端设备无法向应用服务器发送TCP应答报文。应用服务器在预设时段内未接收到终端设备反馈的TCP应答报文,则不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TCP重传(retransmission)报文,导致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器(modem)和应用处理器被频繁唤醒,甚至会持续30秒至50秒,增加了终端设备的耗电。因此,如何在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降低终端设备的耗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解决了在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降低终端设备的耗电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或内置在终端设备的芯片,终端设备未连接电源,方法包括: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重置(reset)报文,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用于指示应用服务器断开与终端设备的TCP连接,第一时长小于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的空闲状态的时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低耗电的方法,终端设备确定黑屏一段时间后,主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以使应用服务器断开与终端设备的TCP连接,从而,实现在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后,减少由于应用服务器不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TCP重传报文使终端设备被唤醒的次数,来降低终端设备的耗电。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在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之后,方法还包括:根据待管控应用列表确定待管控应用,待管控应用列表包括至少一个待管控应用。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在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之后,方法还包括:确定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应用类型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划分,或者根据应用的程序组件和能力、用户行为等属性进行分析,来确定待管控应用分别属于哪类应用。例如,即时通信类应用(微信、QQ)包括有语音组件、照相组件等。出行类应用(滴滴、优步)包括地图组件等。
结合上述可实现的方式,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包括:根据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
结合上述可实现的方式,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根据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之前,方法还包括: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且终端设备未移动,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等于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的空闲状态的时长。
从而,终端设备根据待管控应用列表确定待管控应用,并根据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对待管控应用进行分类,再根据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实现对待管控应用精细化地管控,达到省电的目的。
结合上述可实现的方式,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之后,方法还包括:接收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的传输控制协议重传报文,传输控制协议重传报文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重新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传输传输控制协议应答报文;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未连接电源,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单元,用于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第一时长小于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的空闲状态的时长;发送单元,用于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TCP重置报文,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用于指示应用服务器断开与终端设备的TCP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方面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收发器,用于完成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的功能,处理器,用于完成处理单元的功能,存储器,用于处理器处理本申请实施例的降低耗电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具体的,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提供的降低耗电的方法中终端设备的行为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处理器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任意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当计算机软件指令在终端设备或内置在终端设备的芯片中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的降低耗电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或内置在终端设备的芯片中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的降低耗电的方法。
另外,上述任意方面的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的功能和本申请实施例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简化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睡眠模式的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卓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在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降低终端设备的耗电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终端设备未连接电源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TCP重置报文用于指示应用服务器断开与终端设备的TCP连接,其中,第一时长小于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的空闲状态的时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低耗电的方法,终端设备确定黑屏一段时间后,主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以使应用服务器断开与终端设备的TCP连接,从而,实现在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后,减少由于应用服务器不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TCP重传报文使终端设备被唤醒的次数,来降低终端设备的耗电。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的是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简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1、网络12和应用服务器13。应用服务器13与网络12之间通过有线连接,终端设备11通过网络12与应用服务器13进行通信。
其中,终端设备11可以是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如,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或者互联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计算机和数据卡,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站(subscriber station,SS)、用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equipment,CP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终端设备11可以采用在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third 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3G)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技术或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5G)技术等与网络12中的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当然,终端设备11也可以与网络通过有线连接,与应用服务器13进行通信。作为一种实施例,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手机可以包括:显示单元20、输入单元21、处理器22、存储器23、电源24、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25、重力传感器26、音频电路27、扬声器28、麦克风29、调制解调器30、WiFi模块31、蓝牙模块32等部件,这些部件之间可以以总线连接,也可以直连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显示单元20可操作的连接到处理器22,用于接收处理器22返回的处理结果并进行显示。例如,可用于显示通过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在显示单元20上通常配置有图形用户接口(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GUI用于在用户和手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之间提供易于使用的接口。
输入单元21可以是单点或多点的输入单元,其可操作的连接到处理器22,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输入单元21可以是放置在显示单元20之上或之前的触摸板或触摸屏,该触摸板或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摸屏上或在触摸屏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例如,可以基于电容感应、电阻感应、表面声波感应、压力感应、光感应等感应技术来实现触摸板或触摸屏。且触摸板或触摸屏可以与显示单元20集成在一起或者也可以是单独的部件。
处理器22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3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3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22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22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22用于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获取待管控应用,并管控待管控应用,使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
存储器23可用于存储数据、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或者也可以是可移动存储介质,例如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存储卡。具体的,存储器23内可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使处理器22通过执行该程序代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低耗电的方法。
电源24,可以为电池,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22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RF电路25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接收到的信息给处理器22处理;另外,将处理器22生成的信号发送出去。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25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RF电路25可以与应用服务器进行通信,以传输TCP重置报文。
重力传感器(gravity sensor)26,可以检测手机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需要说明的是,手机还可以包括其它传感器,比如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27、扬声器28、麦克风29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27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28,由扬声器28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29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27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25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处理器22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模块31,可以是包括WiFi芯片和WiFi芯片的驱动程序的模块,WiFi芯片具备运行无线互联网标准协议的能力。蓝牙模块32,是一种集成蓝牙功能的印刷电路板组件(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另外,在上述部件之上,运行有操作系统。在该操作系统上可以安装运行应用程序,例如,微信、QQ或微博等。且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等部件。
网络12可以包括基站、无线接入点和核心网设备等网络设备。基站可以是无线通信的基站(base station,BS)或基站控制器等。也可以称为收发站,中继站,发送接收点(transmit and receive port,TRP)等等。具体的,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11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其主要功能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功能:进行无线资源的管理、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头的压缩及用户数据流的加密、用户设备附着时进行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的选择、路由用户面数据至服务网关(service gateway,SGW)、寻呼消息的组织和发送、广播消息的组织和发送、以移动性或调度为目的的测量及测量报告的配置等等。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蜂窝基站、家庭基站、小区、无线传输点、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无线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网络设备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3G系统中,称为基站(Node B),在LTE系统中,称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在5G系统中,称为gNB等等,在无线本地接入系统中,称为接入点(access ponit)。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基站的名称可能会变化。此外,在其它可能的情况下,基站可以是其它为终端设备11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为终端设备11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称为基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11发送的TCP重置报文后,通过核心网设备,以及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传输给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13提供访问商业逻辑的途径以供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即可以是为终端设备11安装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的设备,例如,微信服务器、QQ服务器或新浪微博服务器等。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的”、或者“比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或“比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或者“比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连接”是指可以相互通信,具体可以通过有线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相互连接的设备之间可能是直连,也可能是通过其它设备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终端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
当终端设备未连接电源,用户关闭终端设备的屏幕,终端设备的屏幕熄灭处于黑屏状态,此时,终端设备对自身进行检测。当终端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时,获取正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第一时长小于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的空闲状态的时长。示例的,第一时长可以是10分钟。终端设备从屏幕熄灭到进入睡眠模式的空闲状态的时长约为64分钟。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睡眠模式的状态切换示意图。睡眠模式共有七种状态,包括活动状态(active)、非活动状态(inactive)、空闲预备状态(idle_pending)、运动感知状态(sensing)、运动监控状态(locating)、空闲状态(idle)和空闲维护状态(idle_maintenance)。用户在操作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屏幕常亮时,终端设备处于活动状态,若终端设备未连接电源且屏幕熄灭,从活动状态切换到非活动状态,在终端设备处于非活动状态经过30分钟后,从非活动状态切换到空闲预备状态,在终端设备处于空闲预备状态时,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未移动,经过30分钟,从空闲预备状态切换到运动感知状态,在终端设备处于运动感知状态时,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未移动,经过4分钟,从运动感知状态切换到运动监控状态,在终端设备处于运动监控状态经过30秒后,从运动监控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因此,从终端设备灭屏到进入睡眠模式的空闲状态,至少需要64分钟。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后,会试图通过限制后台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访问网络,推延应用程序的工作、同步和标准的警报,以及处理器密集型服务。终端设备处于空闲状态至少60分钟或最长6个小时之后,从空闲状态切换到空闲维护状态,处理挂起的应用程序完成延迟的工作活动,在这个时段里,系统将提供维持性窗口应用程序访问网络,运行等待的同步、工作和报警等活动。在终端设备处于空闲维护状态经过至少5分钟或最长10分钟之后,从空闲维护状态切换到空闲状态。随着时间推移,终端设备从空闲状态切换到空闲维护状态的间隔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以此来降低电量消耗。在终端设备移动,或者屏幕亮,或者终端设备连接电源,终端设备会从非活动状态、空闲预备状态、运动感知状态、运动监控状态、空闲状态和空闲维护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中退出,进入活动状态,所有的应用程序恢复正常活动。
S302、终端设备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
终端设备在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之前,可以接收到TCP应答报文等。终端设备可以从TCP应答报文中获取到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根据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生成TCP重置报文。
若终端设备向N个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不同的待管控应用对应的应用服务器是不同的,终端设备是分别向待管控应用各自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一个TCP重置报文,即终端设备需要发送N个TCP重置报文。N个TCP重置报文的不同点在于,TCP重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不同。如果有两个应用对应同一个应用服务器,此时,每个应用分别向同一个应用服务器发送一个TCP重置报文。例如,在同一台终端设备上用不同的账号登录了QQ,此时终端设备上开启了两个QQ应用,两个QQ应用都对应了同一个QQ应用服务器。
另外,终端设备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之后,管控(挂起)待管控应用,即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后,会试图通过限制待管控应用访问网络,推延应用程序的工作、同步和标准的警报,以及处理器密集型服务。
S303、应用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TCP重置报文。
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TCP重置报文后,断开与终端设备的TCP连接,使得应用服务器不再向终端设备发送TCP重传报文。
进一步的,终端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之后,可以先确定待管控应用,再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预先设置一个待管控应用列表,例如黑名单,在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之后,根据黑名单来确定待管控应用。如图5所示,在终端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之后,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S501、终端设备根据待管控应用列表确定待管控应用。
用户在关闭屏幕之前,可能未关闭正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终端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获取正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判断正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否是待管控应用列表内的应用,若正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待管控应用列表内的应用,将正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确定为待管控应用,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以便于应用服务器断开与终端设备的TCP连接,并对待管控应用进行管控。若正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不是待管控应用列表内的应用,对正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不进行处理。待管控应用列表包括至少一个待管控应用。
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睡眠模式下,是通过白名单对应用进行管控。白名单中的应用程序通常是安卓系统程序。也就是除了安卓系统程序之外的其他应用程序,终端设备在睡眠模式下都进行了管控,这样管控粒度太粗。如果对用户经常使用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例如,微信、微博等)进行管控后,很容易再收到相应应用服务器发送的TCP重传报文,导致睡眠模式很容易退出,终端设备被频繁唤醒,增加终端设备的耗电,而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通常需要在静止状态下连续灭屏1个小时,因此,导致用户体验和耗电不容易平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低耗电的方法,可以根据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对待管控应用进行分类,再根据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实现对待管控应用精细化地管控,达到省电的目的。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在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之前,执行S601,或执行S601和S602。
S601、终端设备确定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对待管控应用的程序组件和能力、用户行为等属性进行分析,来确定待管控应用分别属于哪类应用。例如,即时通信类应用(微信、QQ)包括有语音组件、照相组件等。出行类应用(滴滴、优步)包括地图组件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将应用划分为应用的使用间隔大于预设时长的应用、应用的使用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的应用。应用的使用间隔表示用户两次使用该应用的时长。应用的使用间隔大于预设时长的应用可以理解为用户长期不使用的应用。应用的使用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的应用可以理解为用户经常使用的应用。当然,还可以根据耗电量将应用定义为异常耗电应用类型,或者,无需使用网络的本地应用类型,如电子书、游戏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的示意图。在T1时刻,终端设备的屏幕熄灭,在T2时刻,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例如,T1-T2的时长),并确定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若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为应用的使用间隔大于预设时长的应用、异常耗电应用或无需使用网络的本地应用等类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直接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即执行S302。若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为应用的使用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的应用的类型,终端设备可以继续监测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即先执行S602,再根据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即执行S302。
S602、终端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且终端设备未移动。
第二时长(例如,T2-T3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等于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的空闲状态的时长。
如图8所示,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在终端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之后,可以先根据待管控应用列表确定待管控应用后,再确定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根据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
可选的,用户在关闭屏幕之前,可能未关闭正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终端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后,获取正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可以将正在后台运行的所有应用程序确定为待管控应用,无需根据待管控应用列表和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确定待管控应用,直接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以便于应用服务器断开与终端设备的TCP连接。
另外,在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TCP重置报文传输过程中,可能由于网络故障等原因,TCP重置报文会丢失,应用服务器如果没有收到TCP重置报文,有可能会向终端设备发送TCP重传报文。在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TCP重置报文之后,终端设备可以启动TCP重传报文监控模块,对TCP重传报文进行监控。TCP重传报文监控模块可以预先配置在终端设备的防火墙中。如图5、图6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以下详细步骤:
S304、应用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TCP重传报文。
S305、终端设备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TCP重传报文。
传输控制协议重传报文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重新向应用服务器传输传输控制协议应答报文。
S306、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
下面结合终端设备的安卓系统架构对降低耗电的方法进行示意性说明。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的安卓系统架构从高层到底层分为应用层(applications)、应用框架层(applications framework)、系统运行层和内核层。
应用层是安卓系统中直接面向用户的应用部分,由运行在安卓系统的终端设备上所有应用共同构成,不仅包括桌面应用(home)、联系人应用(contacts)、通话应用(phone)、浏览器应用(browser)、短消息应用、日历和浏览器等系统应用(随安卓系统一起预装在终端设备上),还包括其他后续安装在终端设备上的第三方应用,例如,即时通信类应用(如微信)、购物类应用(如淘宝、京东)。其中,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使用JAVA语言编写。
应用框架层是安卓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由多个系统服务(system service)共同组成,包括组件管理服务(activity manager)、窗口管理服务(window manager)、系统数据源组件(content providers)、控件框架(view system)、资源管理服务(resourcemanager)和安装包管理服务(package manager)等。所有服务都寄宿在系统核心进程(system core process)中,在运行时,每个服务都占据一个独立的线程,彼此通过进程间的通信机制(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IPC)发送消息和传输数据。
系统运行层包括运行时和Java核心类库。运行时由Java核心类库和Java虚拟机共同构成,为了实现Java程序在运行阶段的二次编译。
应用框架层和系统运行层构成安卓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安卓系统中核心的功能实现。每个安卓应用的开发者都是在应用框架层和系统运行层上进行应用开发的。
安卓系统的底层部分主要指安卓寄宿的Linux操作系统及相关驱动。安卓系统的底层部分包括内核层和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 layer,HAL)。硬件抽象层是安卓为厂商定义的一套接口标准,它为应用框架层提供接口支持,厂商需要根据定义的接口实现相应功能。例如,音视频接口、GPS接口、通话接口和WiFi接口等。内核层包括进程/线程、电源管理和驱动等。
在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之前,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TCP报文,应用服务器等待终端设备反馈TCP应答报文时,终端设备进入了睡眠模式,此时,终端设备对待管控应用进行管控,通过防火墙机制阻拦应用程序与应用服务器连接,导致终端设备无法向应用服务器发送TCP应答报文。如图9所示,实线表示应用服务器在预设时段内未接收到终端设备反馈的TCP应答报文,则向终端设备发送TCP重传报文。虽然,在底层部分能够解析TCP重传报文,但是,由于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应用程序被管控,在核心部分无法解析TCP重传报文,核心部分将TCP重传报文丢弃,此时,应用服务器收不到TCP应答报文,会不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TCP重传报文,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器和应用处理器被频繁唤醒,增加终端设备的耗电。虚线表示终端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后,获取待管控应用,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分别发送TCP重置报文,管控待管控应用,进入睡眠模式后,应用服务器不会向终端设备发送TCP重传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低耗电的方法,终端设备确定黑屏一段时间后,主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TCP重置报文,以使应用服务器断开与终端设备的TCP连接,从而,实现在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后,减少由于应用服务器不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TCP重传报文使终端设备被唤醒的次数,来降低终端设备的耗电。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0示出了上述和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001和发送单元1002。
其中,处理单元1001,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3所示的方法中的S301,图5所示的方法中的S301和S501,图6所示的方法中的S301、S601和S602,图8所示的方法中的S301、S501、S601和S602。
发送单元10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3所示的方法中的S302,图5所示的方法中的S302和S306,图6所示的方法中的S302和S306,图8所示的方法中的S302和S30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003。
接收单元1003,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5所示的方法中的S305,图6所示的方法中的S305,图8所示的方法中的S30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降低耗电的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降低耗电的方法相同的效果。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另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1101和通信模块1102。
处理模块1101用于对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1101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3所示的方法中的S301,图5所示的方法中的S301和S501,图6所示的方法中的S301、S601和S602,图8所示的方法中的S301、S501、S601和S6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1101相当于处理单元1001,完成处理单元1001的功能。通信模块11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与图1中示出的功能模块或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具体的,如通信模块11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3所示的方法中的S302,图5所示的方法中的S302、S305和S306,图6所示的方法中的S302、S305和S306,图8所示的方法中的S302、S305和S306。通信模块1102相当于发送单元1002和接收单元1003,完成发送单元1002和接收单元1003的功能。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103,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11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1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1103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11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1102为通信接口,存储模块1103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图2所示的手机。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或内置在终端设备的芯片,所述终端设备未连接电源,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小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的空闲状态的时长;
确定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
若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为应用的使用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的应用的类型,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睡眠模式的空闲状态的时长;
根据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向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TCP重置报文;所述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用于指示应用服务器断开与所述终端设备的TCP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为应用的使用间隔大于预设时长的应用、异常耗电应用或无需使用网络的本地应用类型,根据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向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待管控应用列表确定所述待管控应用,所述待管控应用列表包括至少一个待管控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的传输控制协议重传报文,所述传输控制协议重传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新向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传输传输控制协议应答报文;
向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
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未连接电源,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小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睡眠模式的空闲状态的时长;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
发送单元,用于若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为应用的使用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的应用的类型,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黑屏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睡眠模式的空闲状态的时长;根据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向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传输控制协议TCP重置报文,所述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用于指示应用服务器断开与所述终端设备的TCP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为应用的使用间隔大于预设时长的应用、异常耗电应用或无需使用网络的本地应用类型,根据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类型向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待管控应用列表确定所述待管控应用,所述待管控应用列表包括至少一个待管控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的传输控制协议重传报文,所述传输控制协议重传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新向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传输传输控制协议应答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待管控应用的应用服务器发送所述传输控制协议重置报文。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
当所述计算机软件指令在终端设备或内置在终端设备的芯片中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装置在终端设备或内置在终端设备的芯片中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80035235.0A 2017-12-06 2018-03-29 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0709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3149.9A CN114928877B (zh) 2017-12-06 2018-03-29 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9562 2017-12-06
CN2017112795624 2017-12-06
PCT/CN2018/081087 WO2019109557A1 (zh) 2017-12-06 2018-03-29 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3149.9A Division CN114928877B (zh) 2017-12-06 2018-03-29 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9801A CN110709801A (zh) 2020-01-17
CN110709801B true CN110709801B (zh) 2022-05-27

Family

ID=667502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3149.9A Active CN114928877B (zh) 2017-12-06 2018-03-29 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CN201880035235.0A Active CN110709801B (zh) 2017-12-06 2018-03-29 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3149.9A Active CN114928877B (zh) 2017-12-06 2018-03-29 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405271B2 (zh)
EP (1) EP3696647A4 (zh)
CN (2) CN114928877B (zh)
WO (1) WO20191095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9557A1 (zh) 2017-12-06 2019-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CN112351482A (zh) * 2020-10-29 2021-02-0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控制终端休眠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15429A (zh) * 2022-08-22 2024-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5519A (zh) * 2015-08-27 2015-1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676994A (zh) * 2015-12-29 2016-06-15 深圳市安恩达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唤醒方法、装置及对讲机
CN106250163A (zh) * 2016-08-15 2016-1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71794A (zh) * 2015-04-14 2017-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502371A (zh) * 2016-11-08 2017-03-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省电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07329558A (zh) * 2017-06-29 2017-11-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降低功耗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25728B1 (en) * 2005-01-27 2016-04-26 Leido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nd scoring computer network defense exercises
UY30372A1 (es) * 2007-05-28 2009-01-05 Amorin Palomeque Alberto Sistema inteligente de información controlada en semáforos
CN101729513B (zh) * 2008-10-27 2014-02-19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网络认证方法和装置
US8341628B2 (en) * 2009-12-23 2012-12-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depth and latency of exit of a virtual processor's idle state in a power management environment
CN101860983B (zh) 2010-03-04 2013-01-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长连接模式下进入省电模式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US10116696B2 (en) * 2012-05-22 2018-10-30 Sri International Network privilege manager for a dynamically programmable computer network
US8995339B2 (en) * 2012-06-08 2015-03-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etwork control of applications using application states
US9681378B2 (en) * 2013-04-12 2017-06-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nergy efficient data handling for mobile devices
WO2014197521A1 (en) * 2013-06-03 2014-12-11 Seven Networks, Inc. Blocking/unblocking algorithms for signaling optimiz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for traffic utilizing proprietary and non-proprietary protocols
US9065765B2 (en) * 2013-07-22 2015-06-23 Seven Networks, Inc. Proxy server associated with a mobile carrier for enhancing mobile traffic management in a mobile network
JP5920299B2 (ja) * 2013-09-17 2016-05-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遠隔制御方法、および遠隔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828446A (zh) 2013-10-11 2014-05-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调制解调器及终端
US9420537B2 (en) 2014-03-26 2016-08-16 Intel Corporation Queueing mechanism for client-side network traffic to reduce radio power consumption on mobile clients
EP3457152B1 (en) * 2014-05-30 2020-04-08 Apple Inc. Battery usage tracking user interface
WO2018055506A1 (en) * 2016-09-22 2018-03-29 Tensera Networks Ltd. An optimized content-delivery network (cdn) for the wireless last mile
JP6608911B2 (ja) * 2014-09-02 2019-11-20 シー キング ルドルフ ドア及びホーム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3201805B1 (en) * 2014-09-29 2020-07-29 Dis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gulating communications at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TWI577162B (zh) 2015-02-11 2017-04-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維持傳輸控制協定連線的方法及電腦系統
CN106162278A (zh) * 2015-04-03 2016-11-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终端控制系统及方法
US10327206B2 (en) 2015-10-05 2019-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CP packet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69192B1 (en) * 2015-10-27 2021-05-19 BlackBerry Limited Monitoring resource access
CN105700810B (zh) * 2016-02-23 2018-08-28 东莞盛世科技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5873097B (zh) * 2016-03-28 2019-06-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EP3436993B1 (en) * 2016-03-31 2023-07-0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n imaging system and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a plurality of nodes of the imaging system
US20170331901A1 (en) * 2016-05-11 2017-11-16 Fitbit, Inc. Companion app to cooperate with an integrated tracker app
KR102490415B1 (ko) * 2016-08-02 2023-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CN106547335A (zh) 2016-11-01 2017-03-29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能耗降低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774786B (zh) * 2016-11-22 2020-02-0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07027141B (zh) * 2017-05-08 2019-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US10070370B1 (en) * 2017-06-02 2018-09-04 Apple In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a cell selection
US11283694B2 (en) * 2017-07-20 2022-03-22 Movius Interactive Corportion System and method providing usage analytics for a mobile device
US9974017B1 (en) * 2017-08-04 2018-05-15 Google Llc Mobile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US10791514B2 (en) * 2017-08-22 2020-09-29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Neighbor awareness networking tethering
JP2020537211A (ja) * 2017-10-13 2020-12-17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管理方法および端末
WO2019109557A1 (zh) * 2017-12-06 2019-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耗电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1794A (zh) * 2015-04-14 2017-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045519A (zh) * 2015-08-27 2015-1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676994A (zh) * 2015-12-29 2016-06-15 深圳市安恩达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唤醒方法、装置及对讲机
CN106250163A (zh) * 2016-08-15 2016-1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502371A (zh) * 2016-11-08 2017-03-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省电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07329558A (zh) * 2017-06-29 2017-11-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降低功耗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65057B2 (en) 2023-05-30
CN114928877A (zh) 2022-08-19
CN114928877B (zh) 2024-04-16
CN110709801A (zh) 2020-01-17
US20210119869A1 (en) 2021-04-22
WO2019109557A1 (zh) 2019-06-13
US11405271B2 (en) 2022-08-02
US20220239558A1 (en) 2022-07-28
EP3696647A1 (en) 2020-08-19
EP3696647A4 (en)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226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dual card, dual standby and dual pass connections in a terminal
JP7430642B2 (ja) 情報報告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KR102473470B1 (ko) 사이드링크의 링크 실패 검사 방법 및 단말기
WO2020134873A1 (zh) 一种状态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
US11665057B2 (en)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device
CN109788559B (zh) 非对称频谱的带宽部分bwp切换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17000247A1 (zh) 一种终端与网络设备交互的方法和终端
KR102525479B1 (ko) 자원 요청 방법 및 사용자 기기
EP3952408A1 (en) Radio link monitoring method,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0011287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9995457A (zh)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0662277A (zh) 省电管理方法、图形用户界面以及终端
WO2021139601A1 (zh) 资源调度方法、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368397A1 (en) Csi transmission method, method for triggering csi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device
US20220338161A1 (en) Message notif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672203B (zh) 文件传输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952409A1 (en) Radio link monitoring method,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011752A (zh) 一种cqi上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5002797B (zh) 一种网络质量的检测方法及相关电子设备
CN109933403B (zh) 沉浸界面检测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Applicant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