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7123A - 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7123A
CN110237123A CN201910365377.XA CN201910365377A CN110237123A CN 110237123 A CN110237123 A CN 110237123A CN 201910365377 A CN201910365377 A CN 201910365377A CN 110237123 A CN110237123 A CN 110237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heart disease
depression
rat
comp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53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波
孙桂波
谢伟杰
翟亚东
叶田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to CN2019103653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71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7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71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5Araliaceae (Ginseng family), e.g. ivy, aralia, schefflera or tetrapanax
    • A61K36/258Panax (ginse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7Salvia (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2Anxi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4Antidepressa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Neu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sychiatry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包括丹参、三七、降香油冠心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所述冠心丹参方制剂对于治疗焦虑症或抑郁症有确切的疗效,并且相比现有副作用大的各种化学药物,继承了中药毒副作用低的优点,本发明为治疗焦虑与抑郁症,特别是发生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焦虑与抑郁症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达到“心脑同治”之功效。

Description

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的药物中的 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中药复方制剂领域和精神疾病治疗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冠心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以焦虑和抑郁症为代表的精神疾病发病率已接近 5%(有此类问题但尚未构成疾病的比例接近30%),正日益成为人类健康事业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障碍。精神疾病发病原理复杂,可能由遗传、社会、其他疾病导致,其标准药物治疗手段一般采用作用于神经递质和某些受体的化学药物。
冠心丹参方位药典中收录的经典活血化瘀中药处方,以行气止痛的降香油为佐使,配合活血化瘀的丹参和散血定痛的三七,对以冠心病为代表的多种心脏疾病有着良好确切的疗效,其已知用途包括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刺痛、胸部麻痹等。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病患者往往合并存在一定的精神性疾病,这两种疾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导致疾病恶化(Blumenthal JA.,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disease: associ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Cleve Clin J Med,2008,75(suppl 2):48-53.Review; Linfante AH,Psychosocial factors predict coronaryheart disease,but what predicts psychosocial risk in women,J Am Med WomensAssoc,2003,58(4):248-253;Glozier N.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heart disease,Med J Aust,2013,199(3):179-180),我国心脏病权威专家胡大一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发现心脏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种是“疑心病”,即患者没有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只是容易憋醒或胸闷气促,被诊断为心脏缺血、冠心病等,使他们心理感觉很恐惧,产生“焦虑”;另一种是患者患有心脏病,在与疾病抗争过程中,身体与心理均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使患者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情绪低落,产生“抑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关系,发明人在研究冠心丹参复方制剂对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利用焦虑小鼠模型与抑郁大鼠模型,探究冠心丹参方对焦虑与抑郁的影响,并考察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发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具有对焦虑与抑郁的确切疗效。为提升冠心丹参方的临床价值,治疗焦虑与抑郁症,特别是发生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焦虑与抑郁症提供新思路和药物。该发明特点之一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进一步缓解精神上的焦虑与抑郁症状,从而达到心脑同治的作用。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冠心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焦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冠心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由包括丹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降香油提取物的的原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为包括但不限于注射剂、混悬剂、糖浆剂的液体制剂、或者包括但不限于颗粒剂、片剂、胶囊、丸剂、滴丸剂型的固体剂型。
进一步地,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中丹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降香油提取物配比为 40-80mg:15-35mg:10-20μL
进一步地,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中丹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降香油提取物配比为: 65mg:24.3mg:14.25μL。
进一步地,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能够上调海马组织中5-HT、 DA、NE的水平,降低MAO的活性。
进一步地,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与其他的治疗焦虑症或抑郁症的药物联合使用。
除了丹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降香油提取物外,本申请的冠心丹参复方制剂中还可以根据剂型的需要包含各种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包括但不限于包衣材料、溶剂、增溶剂、粘合剂、稳定剂、抗氧化剂、pH调节剂、矫味剂,这些辅料成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药剂学常识选用。
本发明所针对的焦虑症是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包括疾病、遗传、社会因素导致的各种慢性和急性焦虑。
本发明所针对的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包括疾病、遗传、社会因素导致的各种程度抑郁症。
本发明所制备的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的药物中还可以含有其他已知和未知的治疗焦虑症或抑郁症的药物或者将本发明所制备的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的药物与此类药物联用,此类药物包括但不限于氟伏沙明、帕罗西汀、度洛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地昔帕明、多虑平、丙咪嗪、去甲替林、氨磺必利、奥沙西泮、三甲丙咪嗪、米氮平、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舍曲林、奋乃静等。
本发明发现所述冠心丹参方制剂对于治疗焦虑症或抑郁症有确切的疗效,并且相比现有副作用大的各种化学药物,继承了中药毒副作用低的优点,本发明为治疗焦虑与抑郁症,特别是发生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焦虑与抑郁症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达到“心脑同治”之功效。
附图说明
图1:冠心丹参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小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的影响(n=12),其中*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图2:冠心丹参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小鼠进入开臂时间百分比的影响(n=12),其中*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图3:冠心丹参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小鼠海马中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n=8),其中#P<0.05,与空白组相比较;*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图4:冠心丹参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小鼠海马中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n=8),其中#P<0.05,与空白组相比较;*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图5:冠心丹参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小鼠海马中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其中#P<0.05,与空白组相比较;*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n=8);
图6:冠心丹参方对CUMS大鼠悬尾实验不动时间的影响(n=10),##P<0.01,与空白组相比较;*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图7:冠心丹参方对CUMS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的影响(n=10),##P<0.01,与空白组相比较;*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图8:冠心丹参方对CUMS大鼠海马中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n=8)。注:##P<0.01,与空白组相比较;*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图9:冠心丹参方对CUMS大鼠海马中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n=8)。##P<0.01,与空白组相比较;*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图10:冠心丹参方对CUMS大鼠海马中五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n=8)。##P<0.01,与空白组相比较;*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图11:冠心丹参方对CUMS大鼠海马中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影响(n=8)。#P<0.05,与空白组相比较;*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图12:冠心丹参方对CUMS诱导的大鼠海马CA2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神经营养因子(BDNF) 表达水平的影响(n=3)。
图13:冠心丹参方对CUMS诱导的大鼠海马区CREB、BDNF,Synitaxin-1表达水平的影响(n=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冠心丹参方药物的配制
丹参、三七、降香油提取物为购自正规经销商处,冠心丹参方药物原料为中发实业集团业锐药业有限公司(冠心丹参方生产商)提供,接收时间:2017年6月:丹参提取物为暗红色粉末,三七提取物为淡黄色粉末,降香挥发油为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一定的香味,刺鼻。按照下表1配制实验用的冠心丹参方药物。
表1冠心丹参方药物的配制
实施例2大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结合孤养模型(CUMS)的建立
实验所用大鼠为SPF级SD大鼠,体重300-350g,雄性,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公司提供,许可证编号为SCXK(京)2016-0006,合格证号为11400700289611。
实验所用小鼠为SPF级ICR小鼠,6周龄,体重18-20g,雄性,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公司提供,许可证编号为SCXK(京)2016-0006,合格证号为11400700242027。
将待建模的鼠孤养,并按照以下表2的造模程序对孤养大鼠进行每天的刺激。每种刺激因素随机出现,具有不可预知性。经历28日。
表2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造模的时间、方式及操作
实施例3冠心丹参方药物抗焦虑实验
9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冠心丹参方高剂量组(4倍临床剂量)、冠心丹参方中剂量组(2倍临床剂量)、冠心丹参方低剂量组(正常临床剂量)、阳性药艾司唑仑组(2mg/kg)。对除空白组外的鼠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造模,药物处理组小鼠每日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则灌胃等量体积的生理盐水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28天。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末次给药30min后,进行行为学测试,所有动物均提前1h进入测试实验室,测试前将小鼠提前放入一个35cm×10cm×5cm的塑料盒中适应5min。测试时间为8:30~16:30,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测试时将小鼠置于高架十字迷宫(EPM)的中央平台,头朝一开臂,由跟踪分析系统自动记录5min内小鼠的活动指标。行为学检测指标主要有:①进入开臂次数(OE);②开臂滞留时间(OT);③进入闭臂次数(CE);④闭臂滞留时间(CT);⑤进入开臂和闭臂的总次数(OE+CE);⑥进入开臂次数比例[OE/(OE+CE)];⑦在开臂滞留时间比例[OT/(OT+CT)]。每只小鼠测试完后及时擦拭迷宫清除粪便,并用75%的酒精以免影响后面小鼠的测试。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都要进入EPM中进行行为学测试。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束后小鼠立即断头处死,迅速在冰上剥离出小鼠的双侧海马组织,液氮急冻,备用。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的方法,运用ELISA测试盒(均购于北京利伟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水平。
实验结果如图1-5所示:
图1所示,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地升高小鼠进入开臂的次数(P<0.01),改善小鼠的焦虑状态。图2所示,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地升高小鼠在开臂所呆时间的比例(P<0.01),改善小鼠的焦虑状态。综上,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冠心丹参方高、中剂量能够显著地改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的焦虑样行为。
图3所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中NE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地降低小鼠海马中NE的水平(P<0.05)。图4所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中DA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地降低小鼠海马中DA的水平(P<0.05)。图5所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中5-HT的水平显著升高 (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高剂量能够显著地降低小鼠海马中5-HT的水平 (P<0.01)。
实施例4冠心丹参方药物抗抑郁实验
筛选出的60只大鼠(SD大鼠),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冠心丹参方高剂量组(4倍临床剂量)、冠心丹参方中剂量组(2倍临床剂量)、冠心丹参方低剂量组(正常临床剂量)、阳性药盐酸氟西汀组(2mg/kg)。对除空白组外的鼠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造模,随后,药物处理组大鼠每日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鼠则灌胃等量体积的生理盐水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28天。期间每日监测大鼠体重。所有实验结束后立即断头处死,迅速在冰上剥离出大鼠的双侧海马组织,液氮急冻,备用。待需要测定的时候将需要匀浆的脑组织取出后,用冰的生理盐水清洗去血块,再用滤纸吸干水分,称重记录。放入匀浆器口,用冰过的小剪刀稍剪碎,按需要的配比(1:10)分2-3次加入冰的生理盐水匀浆。做完一批后3500r/min迅速离心,然后取上清液,作为组织液进行检测分析。使用购自北京利伟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ELISA测试盒,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水平及单胺氧化酶(MAO)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区NGF的表达。
糖水偏好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
糖水偏好实验的基线测定:孤养每只大鼠。在第1天20:00时,给予每一只孤养大鼠一瓶空白饮用水,一瓶现配的1%的质量体积分数的蔗糖水,进行糖水偏好训练。空白饮用水全部放置在笼子的左侧,1%的蔗糖水放在笼子的右侧,两个瓶子的位置固定。12小时后,也就是第2天的上午8:00撤掉所有的水瓶,对每只孤养大鼠禁水24小时。于第3天的上午8:00重新在原位置上放上一瓶空白饮用水,一瓶现配的1%的质量体积分数的蔗糖水,瓶子的摆放位置与第一天相同。记录时间,1个小时后测定糖水与空白饮用水的消耗量。偏好率=(1%糖水的消耗量/总饮水的消耗量)×100%。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糖水偏好实验。
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
末次给药30min后,进行行为学测试,所有动物均提前1h进入测试实验室,测试前将大鼠放入塑料盒中适应5min。旷场实验装置长100cm,宽100cm,高45cm。旷场分为 25宫格等分,总共25个格子,其中最中间的格子叫做中央格。实验开始后,将大鼠放在中央各的位置,每次放置时大鼠头部的朝向位置均固定。让每只大鼠在旷场中自由活动5min,检测并记录大鼠在5min内运动的总距离,在中央区停留的时间,记录大鼠在旷场中站立的次数(大鼠两爪抬起远离地面的次数),记录大鼠放入中央格到逃离中央格所需的时间。每只大鼠测试完后及时擦拭迷宫清除粪便,并用75%的酒精以免影响后面大鼠的测试。
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
末次给药30min后,进行行为学测试,所有动物均提前1h进入测试实验室,测试前将大鼠放入塑料盒中适应5min。将大鼠尾端末梢3cm处用医用胶布固定大鼠于非透明的塑料盒子顶部,调节绳子的高度,使大鼠头部距塑料盒子底部约8cm,大鼠除了其正前方,看不到四周的环境,以排除周围环境对实验的干扰。观察时间持续6分钟,用秒表记录后4 分钟内大鼠不动的时间。大鼠不动的标准为大鼠的四肢躯干完全不动,排除呼吸或者必要的维持身体状态的动作,大鼠放弃挣扎即视为不动。每只大鼠测试完后及时擦拭迷宫清除粪便,并用75%的酒精以免影响后面大鼠的测试。
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
末次给药30min后,进行行为学测试,所有动物均提前1h进入测试实验室,测试前将大鼠放入塑料盒中适应5min。圆柱形水桶,水桶的直径为40cm,高45cm,水深30cm。将大鼠放入水桶中,强迫其游泳6min,记录后4min大鼠不动的时间。大鼠不动的标准为:大鼠全身只有头部露出水面,四肢不动处于漂浮或者为使自己不溺亡所做的轻微动作,均视为不动状态。每只大鼠测定完毕后,擦干身体,放回笼子中。实验时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保持水温23-25℃,保持水桶中的水清洁。
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非配对的t检验和One-way ANOVA对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糖水偏好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冠心丹参方对CUMS大鼠糖水偏好率的影响(n=10)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表2所示,在造模前,各组大鼠的糖水偏好率的基线值无显著性差异。然而造模28天后,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CUMS大鼠的糖水偏好率显著地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的高、中剂量能够显著地升高CUMS大鼠的糖水偏好率(P<0.01)。
旷场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冠心丹参方对CUMS大鼠在旷场实验中表现的影响(n=10)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旷场实验中的运动总距离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鼠的活动能力,由表4可以看出,相对于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的运动总距离显著地减少(P<0.05),表明CUMS大鼠的活动能力降低。相对于模型组,冠心丹参方高剂量组与盐酸氟西汀组能够显著地升高大鼠在旷场中的运动总能力,能够增强CUMS大鼠的活动能力。旷场实验中实验动物在中央区所待的时间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实验动物的抑郁状态,在中央区所待时间越短,表明实验动物的抑郁状态越明显,由表4可以看出,相对于空白组,模型组大鼠在中央区所待时间显著降低(P<0.01)。相对于模型组,冠心丹参方高剂量组与盐酸氟西汀组能够显著地升高大鼠在旷场中央区所待的时间,改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在旷场实验中的直立次数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出大鼠的活动能力与对新鲜环境的好奇程度,由表4可知,相对于空白组,模型组大鼠在旷场中的直立次数显著降低(P<0.01)。相对于模型组,冠心丹参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地升高大鼠在旷场中的直立次数(P<0.05),改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旷场实验中的中央格停留时间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出大鼠对新鲜环境的好奇程度,停留时间越短,表明大鼠对新鲜环境越好奇,由表4可知,相对于空白组,模型组大鼠在旷场中的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升高 (P<0.01),表明CUMS大鼠对新鲜环境的好奇心减弱。相对于模型组,冠心丹参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地降低大鼠在旷场中的中央格停留时间(P<0.05),改善大鼠对新鲜环境的好奇心。
悬尾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
悬尾实验是一种常用的考察抑郁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大鼠在实验中不动的时间,来考察大鼠的抑郁状态,大鼠在悬尾实验中不动的时间越长,表明大鼠越抑郁。由图6可知,相对于空白组,模型组大鼠在悬尾实验中不动的时间显著升高(P<0.01),表明CUMS大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相对于模型组,冠心丹参方高剂量与阳性药盐酸氟西汀能够显著地降低大鼠在悬尾实验中不动的时间(P<0.05),改善CUM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强迫游泳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
强迫游泳实验是一种常用的考察抑郁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大鼠在实验中不动的时间,来考察大鼠的抑郁状态,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的时间越长,表明大鼠越抑郁。由图7 可知,相对于空白组,模型组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的时间显著升高(P<0.01),表明 CUMS大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相对于模型组,冠心丹参方高剂量与阳性药盐酸氟西汀能够显著地降低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实验中不动的时间(P<0.05),改善CUM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检测:
如图8所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E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高剂量与阳性药盐酸氟西汀能够显著地升高大鼠海马组织中 NE的水平(P<0.05)。如图9所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DA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高剂量与阳性药盐酸氟西汀能够显著地升高大鼠海马组织中DA的水平(P<0.05)。如图10所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高剂量与阳性药盐酸氟西汀能够显著地升高大鼠海马组织中5-HT的水平(P<0.05)。如图11所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AO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高剂量与阳性药盐酸氟西汀能够显著地降低大鼠海马组织中MAO的活性(P<0.05)。
神经相关蛋白表达
神经生长因子(NGF)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能防止神经元受损伤死亡、改善神经元的病理状态、促进受损伤神经元再生及分化等生物效应,而且也是成熟的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维持生存及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抑郁状态下,对神经重塑明显的保护作用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
如图12所示,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2区与皮层区对应部位的NGF与BDNF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低,NG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低中高剂量与阳性药盐酸氟西汀能够显著地增加的阳性细胞数,提高NGF与 BDNF的大鼠海马CA2区与皮层区的表达水平。(P<0.05)。
如图13所示,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表达说明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低中高剂量与阳性药盐酸氟西汀能够显著提高 BDNF的大鼠海马的表达水平。(P<0.05)。类似的作用,冠心丹参方减弱CUMS诱导的CREB 的表达水平与磷酸化水平的降低,逆转这一趋势,从而提高BDNF与NGF的表达水平,从而发挥保护神经作用,同时提高突触融合蛋白Synitaxin-1的表达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
实验期间大鼠体重变化
实验过程中,造模程序及给药干预对大鼠体重的影响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造模对大鼠的体重有一定的影响,从造模第21天开始,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出现显著地下降(P<0.05)。推测造模应激影响了大鼠的食欲导致体重增长缓慢。与空白组相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体重均下降,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其中阳性药氟西汀组大鼠体重下降的最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较,各给药组的体重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表5冠心丹参方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n=10)
#P<0.05,与空白组相比较;*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实验结论:
综合上面实验的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能够改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的焦虑样行为,下调高架十字迷宫小鼠海马组织中5-HT、DA、NE的水平;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冠心丹参方能够升高慢性应激结合孤养大鼠的糖水偏好率,改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抑郁样行为,减少大鼠在悬尾实验与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的时间;另外,与模型组相比较,冠心丹参方能够上调慢性应激结合孤养大鼠海马组织中5-HT、DA、NE的水平,降低MAO的活力。可见冠心丹参方具有一定的抗焦虑与抗抑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调节CREB、Syntaxin1、BDNF、NGF表达,调节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保护海马与神经元重塑有关。冠心丹参方制剂有确切的疗效,并且相比现有副作用大的各种化学药物,继承了中药毒副作用低的优点,为治疗焦虑与抑郁症,特别是发生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焦虑与抑郁症提供新思路和药物选择,达到“心脑同治”之功效。

Claims (11)

1.冠心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由包括丹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降香油提取物的的原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为包括但不限于注射剂、混悬剂、糖浆剂的液体制剂、或者包括但不限于颗粒剂、片剂、胶囊、丸剂、滴丸剂型的固体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制备所述剂型制备选用各种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包括但不限于包衣材料、溶剂、增溶剂、粘合剂、稳定剂、抗氧化剂、pH调节剂、矫味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中丹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降香油提取物配比为40-80mg:15-35mg:10-20μL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中丹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降香油提取物配比为:65mg:24.3mg:14.25μ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能够上调海马组织中5-HT、DA、NE的水平,降低MAO的活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所述冠心丹参复方制剂与其他的治疗焦虑症或抑郁症的药物联合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所述其他的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氟伏沙明、帕罗西汀、度洛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地昔帕明、多虑平、丙咪嗪、去甲替林、氨磺必利、奥沙西泮、三甲丙咪嗪、米氮平、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舍曲林、奋乃静。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应用,所述焦虑症是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包括疾病、遗传、社会因素导致的各种慢性和急性焦虑;所述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包括疾病、遗传、社会因素导致的各种程度抑郁症。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应用,所述焦虑症、抑郁症是发生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焦虑证与抑郁症。
CN201910365377.XA 2019-04-30 2019-04-30 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02371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5377.XA CN110237123A (zh) 2019-04-30 2019-04-30 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5377.XA CN110237123A (zh) 2019-04-30 2019-04-30 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7123A true CN110237123A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83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5377.XA Pending CN110237123A (zh) 2019-04-30 2019-04-30 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7123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256A (zh) * 2005-07-01 2007-01-10 上海沪云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冠心丹参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256A (zh) * 2005-07-01 2007-01-10 上海沪云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冠心丹参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武婧,等: ""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谢伟杰,等: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A Review of Its Mechanisms of Antidepressant or Anxiolytic Effects and Network Analysis on Phyt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MOLECULES》 *
邓悦,等: ""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临床总结"", 《中国中医急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nif et al.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voluntary exercise in an inherited retinal degeneration mouse model
Malá et al. The effect of combined therapies on recovery after acquired brain injury: systematic review of preclinical studies combining enriched environment, exercise, or task-specific training with other therapies
CN105748953A (zh) 一种具有治疗失眠、改善老年痴呆、提高学习记忆、抗抑郁、抗焦虑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Huang et al. Antiarrhythmic effects and ionic mechanisms of allicin on myocardial injury of diabetic rats induced by streptozotocin
JP7026245B2 (ja) 鎮痛活性を有するポリペプチドおよびその応用
CN105031212A (zh)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
CN107252433A (zh) 治疗疼痛的方法及组合物
CN101904838A (zh) 藁本内酯在制备防治老年痴呆病症组合物中的应用
CN103108639B (zh) 一种中药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0237123A (zh) 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JP2022553569A (ja) うつ病性障害の治療方法
CN114272234B (zh) 光甘草定及其盐在制备治疗外周神经元轴突损伤、外周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JP2011507918A (ja) β−遮断薬を使用する心疾患の処置
CN105853479A (zh) 一种用于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548053A (zh) 黄芩甙作为治疗焦虑症的药物的新用途
CN102716142A (zh) 淫羊藿苷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0038002A (zh) 丹酚酸a防治肌肉萎缩、肌病及肌肉骨骼并发症的用途
CN104095938B (zh)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蒙药制剂
JP7090731B2 (ja) 柿葉抽出物及びその製剤の新規医薬用途
KR101470241B1 (ko) 우울증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적 조성물
CN105748954A (zh) 一种具有治疗失眠、改善老年痴呆、提高学习记忆、解郁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7536841A (zh) 女贞苷、野漆树苷、金丝桃苷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371993A (zh) n-3不饱和脂肪酸在制备防治创伤性脑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CN106039276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
ANSARI et al. Evaluation of anti-stress activity of ethanolic extracts of Terminalia catappa L. in swiss albino m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