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2266A - 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2266A
CN109102266A CN201710471795.8A CN201710471795A CN109102266A CN 109102266 A CN109102266 A CN 109102266A CN 201710471795 A CN201710471795 A CN 201710471795A CN 109102266 A CN109102266 A CN 109102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merical value
transfer
account
terminal
vou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17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2266B (zh
Inventor
何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717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226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1755 priority patent/WO201823358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2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2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2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2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3Solvency checks
    • G06Q20/4037Remote solvency check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的凭证获取请求,服务器生成数值转移凭证,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第二终端识别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数值转移凭证,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请求,服务器在检测出转移数值不大于转移数值上限时,将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通过该方法,第一终端对用于支付的凭证数据设置转移数值上限,第二终端通过获取该凭证数据请求数值转移时,只要请求的数值不超过对应的转移数值上限,服务器即可以完成数值转移,从而扩展了凭证数据支付的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金融应用的不断发展,基于图像的移动支付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欢迎。
在相关技术中,基于图像的移动支付可以通过付款码来实现。其中,付款码是支付平台对使用付款码的终端下发的一组用于支付的编码字符串,付款方用户在进行移动支付时,使用终端(比如智能手机)将编码字符串以二维码图像/条形码等图像方式显示出来,收款方用户的终端,比如另一智能手机或者POS(point of sale,销售终端)机扫描图像得到编码字符串,并将编码字符串与代扣的数值提交到支付平台,支付平台查询编码字符串确定对应的付款方用户,并校验当前编码字符串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将该付款方用户的账户中对应代扣的数值的金额转移到收款方用户的账户。
在相关技术中,考虑到安全因素,付款码的有效期设置的很短,通常都在3分钟以内,付款方用户的终端将编码字符串以图像方式显示之后,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支付,对支付的场景有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付款方用户的终端将编码字符串以图像方式显示之后,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支付,对支付的场景有很大的限制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第二终端获取到所述第一终端提供的所述凭证数据后,识别所述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请求,所述数值转移请求中包含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
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出所述转移数值不大于所述转移数值上限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获取携带有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向第二终端提供所述凭证数据,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识别所述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的数值转移请求,使得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出所述转移数值不大于所述转移数值上限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以便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值转移请求,所述数值转移请求是所述第二终端获取到所述第一终端提供的所述凭证数据,并识别所述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后发送的请求,且所述数值转移请求中包含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
在检测出所述转移数值不大于所述转移数值上限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账户数值转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携带有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数据提供模块,用于向第二终端提供所述凭证数据,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识别所述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的数值转移请求,使得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出所述转移数值不大于所述转移数值上限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账户数值转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凭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以便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第二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值转移请求,所述数值转移请求是所述第二终端获取到所述第一终端提供的所述凭证数据,并识别所述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后发送的请求,且所述数值转移请求中包含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
数值转移模块,用于在检测出所述转移数值不大于所述转移数值上限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所述的账户数值转移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所述的账户数值转移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终端对用于支付的凭证数据设置转移数值上限,第二终端通过获取该凭证数据请求数值转移(即收款)时,只要请求的数值不超过该凭证数据包含的数值转移凭证所对应的转移数值上限,服务器即可以完成数值转移,从而实现通过凭证数据进行非当面支付或者延期支付的场景,扩展了凭证数据支付的应用场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涉及的账户数值转移流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电子支票签发申请界面的界面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实施例涉及的三种转移数值上限显示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图像支票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实施例涉及的账户数值转移流程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若干个用户终端120和服务器集群140。
用户终端12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用户终端120与服务器集群140之间通过通信网络相连。可选的,通信网络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
服务器集群140是一台服务器,或者由若干台服务器,或者是一个虚拟化平台,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可选的,服务器集群140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凭证生成平台142的服务器,可选的,服务器集群140还包括用于实现凭证信息管理平台144的服务器;可选的,服务器集群140还包括数值转移管理平台146的服务器。
可选的,凭证生成平台142包括:用于生成及发送数值转移凭证的服务器、用于管理和存储各个用户账户的服务器。
可选的,凭证信息管理平台144包括:用于管理和维护凭证生成平台142生成的数值转移凭证的服务器。
可选的,数值转移管理平台146包括:用于执行数值转移操作的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于实现凭证生成平台142、凭证信息管理平台144以及数值转移管理平台146的服务器可以是相互之间独立的服务器;或者,上述凭证生成平台142、凭证信息管理平台144以及数值转移管理平台146中的两个平台可以实现在同一个服务器中,而另外一个平台可以实现在另一个服务器中;或者,用于实现上述三个平台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同一个服务器。当上述三个平台实现在两个或者三个服务器中时,这两个或者三个服务器之间通过通信网络相连。
可选的,服务器集群140可以与银行系统相连接。
可选的,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管理设备160,该管理设备160与服务器集群140之间通过通信网络相连。可选的,通信网络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
可选的,上述的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网络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XML)等的技术和/或格式来代表通过网络交换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安全套接字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传输层安全(Trassport Layer Security,T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网际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Security,IPsec)等常规加密技术来加密所有或者一些链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定制和/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使用付款码进行支付时,可能会遇到非当面支付或者延期支付的需求,比如,用户A需要用户B为其代付一笔款项,但是用户B并不在用户A的身边;或者,用户A需要向用户B支付一笔款项,但是用户A的账户余额不足,需要延期一段时间才能支付。而相关技术中通过支付码进行支付的方案无法满足上述场景下的支付需要,对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的通过图像进行支付的方案,来满足上述场景的支付需要。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涉及的账户数值转移流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服务器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后,该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该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第二终端获取到该第一终端提供的该凭证数据后,识别该凭证数据中携带的该数值转移凭证,并向该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请求,该数值转移请求中包含该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该服务器在检测出该转移数值不大于该转移数值上限时,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终端对用于支付的凭证数据设置了转移数值上限,第二终端通过获取该凭证数据请求数值转移(即收款)时,只要请求的数值不超过该凭证数据包含的数值转移凭证所对应的转移数值上限,服务器即可以完成数值转移,从而实现通过凭证数据进行非当面支付或者延期支付的场景,扩展了凭证数据支付的应用场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出资源的第一账户可以是第一终端对应的账户,或者,该第一账户也可以是第一终端之外的其它终端对应的账户。本发明后续的实施例将分别以这两种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如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中。以第一账户是第一终端对应的账户为例,该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301,第一终端展示设置界面,接收在该设置界面中设置的从第一账户中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请求生成数值转移凭证,比如,第一终端可以展示数值转移凭证设置界面,该数值转移凭证设置界面中可以设置数值转移凭证的转移数值上限,即通过请求的数值转移凭证最多可以转移多少数值的资源,其中,该资源可以是真实货币,或者,该资源也可以是虚拟货币,转移数值就是转移的真实货币或者虚拟货币的额度。
比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该数值转移凭证为电子支票为例,电子支票签发者利用手机或其他可联网设备访问支付平台(即上述服务器)进行电子支票签发动作,电子支票签发申请界面(即上述设置界面)可以如图4所示。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电子支票签发申请界面的界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申请界面40中包含转移数值上限设置项(即图4中的“最大金额”设置项41),用户在该设置项41中填写或选择申请的电子支票的可用金额的上限,比如,若用户填写的数值为400,则后续使用该电子支票时,最多可以支付或者转账400。
可选的,第一终端还可以接收在该设置界面中设置的验证信息,该验证信息包括使用条件,该使用条件是使用数值转移凭证请求数值转移的终端所需满足的条件。
其中,上述数值转移凭证设置界面中除了可以设置转移数值上限之外,还可以设置数值转移凭的使用条件,该使用条件包括允许使用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的类型,或者,该使用条件也可以是允许使用该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的标识。
当上述使用条件包括允许使用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的类型时,该使用条件具体可以是允许使用申请的数值转移凭证的商家类型。具体的,系统预先对商家进行分类,比如,可以将商家分为图书类、食品/餐饮类、服装类、音像类、电器类以及体育用品类等等,第一终端的用户可以在上述数值转移凭证设置界面中选择是否限制使用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的类型,以及具体选择哪一种类型。
比如,以图4为例,在图4所示的申请界面40中,还包括商家类型设置项42,该商家类型设置项42可以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启用选项42a和商家设置项42b,其中,启用选项42a为勾选项目,商家设置项42b为选择项目,当启用选项42a被勾选时,商家设置项42b生效,此时,用户可以在商家设置项42b中选择申请的电子支票可用的商家类型,比如,在图4中,用户选择了商家类型为“图书类”,则当该电子支票用于支付场景时,只能在图书类的商家处进行支付。可选的,上述商家设置项42b可以是单选项目,也可以是多选项目。
当上述使用条件包括允许使用该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的标识时,该使用条件具体可以是允许使用申请的数值转移凭证的用户账号或者数值转移的目的账户,第一终端的用户可以在上述数值转移凭证设置界面中选择是否限制使用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的标识,以及具体设置哪个或者哪些用户账号或者目的账户。
比如,以图4为例,在图4所示的申请界面40中,还包括可用账号设置项43,该可用账号设置项43可以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启用选项43a和账号设置项43b,其中,启用选项43a为勾选项目,账号设置项43b为输入项目,当启用选项43a被勾选时,账号设置项43b生效,此时,用户可以在账号设置项43b中填写申请的电子支票可用的用户账号或者目标账户,比如,在图4中,用户选择了用户账号为“用户账号A”,则当该电子支票用于转账场景时,只能项用户账号A对应的账户进行转账。可选的,上述账号设置项43b中可以只填写一个用户账号或者目标账户,也可以同时填写多个用户账号或者目标账户。
可选的,第一终端还可以接收在该设置界面中设置的鉴权信息。即上述数值转移凭证设置界面还用于设置数值转移凭证的鉴权信息,比如验证密码等。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应用可能需要将数值转移凭证交给他人使用,为了避免因数值转移凭证丢失而被他人盗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用户在申请数值转移凭证时,还可以设置数值转移凭证的鉴权信息,他人在使用数值转移凭证进行数值转移时,必须要输入匹配的鉴权信息才可以成功使用。
比如,以图4为例,在图4所示的申请界面40中,还包括密码设置项44,该密码设置项44可以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启用选项44a和密码设置项44b,其中,启用选项44a为勾选项目,密码设置项44b为输入项目,当启用选项44a被勾选时,账号设置项44b生效,此时,用户可以在密码设置项44b中填写验证密码。
可选的,上述数值转移凭证设置界面还用于设置数值转移凭证的有效期限。
比如,以图4为例,在图4所示的申请界面40中,还包括时限设置项45,该时限设置项45可以是一个选择项,该时限选择项45被点击后,申请界面40中可以展示时限选择框,在该时限选择框中,用户可以选择不设置申请的电子支票的有效期限,或者,也可以选择设置电子支票的有效期限的起止日期。比如,在图4所示的界面中,用户通过时限设置项45设置申请的电子支票的有效期限为2017年6月10日至2017年6月15日,即申请的电子支票只有在上述时限内才有效。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用户可以单次申请多个数值转移凭证,此时,第一终端可以接收在设置界面中设置的获取数量。
比如,如图4所示,申请界面40中还包含申请数量设置项46,该申请数量设置项46可以是一个输入项目,用户可以在申请数量设置项46中填写本次申请的电子支票的数量。
步骤302,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包含转移数值上限。
在接收到用户在设置界面中设置的转移数值上限,且用户点击确定申请的按钮之后,第一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包含转移数值上限的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
可选的,当接收到在设置界面中设置的验证信息时,第一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包含转移数值上限以及验证信息的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
如果用户在设置界面中除了设置了转移数值上限之外,还设置了验证信息,则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时,第一终端还可以将用户设置的验证信息也携带在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一并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验证信息可以是上述的使用条件、鉴权信息以及有效期限中的粥少一种。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接收到在设置界面中设置了获取数量,则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时,第一终端将该获取数量携带在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303,服务器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
服务器接收到上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后,即可以对应的生成数值转移凭证和数值转移规则,该数值转移规则中包含上述转移数值上限以及第一终端的标识,
可选的,如果上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还包含验证信息,则该数值转移规则中也包含该验证信息。
服务器将生成的数值转移凭证和数值转移规则对应进行存储。
可选的,若上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还包含获取数量,则服务器可以按照获取数量设置对应数量的数值转移凭证,并将每一个数值转移凭证分别对应该数值转移规则进行存储。
比如,以第一终端的用户向支付平台申请电子支票为例,该支付平台在接收到申请后,首先校验申请人身份是否合格(比如,提示用户输入支付密码与短信验证码验证),然后,支付平台对每一张电子支票生成支票流水号(即上述数值转移凭证),流水号规则如下表1所示:
版本标识(4字节) 用户ID(8字节) 随机串(8字节) 支票序列(8字节)
表1
同时,支付平台将流水号与申请规则(即上述数值转移规则)保存到数据库中,数据库中存储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步骤304,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该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其中,服务器可以将该数值转移凭证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接收到该数值转移凭证后,即可以生成携带该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其中,上述凭证数据可以是图像数据,比如,该凭证数据可以是二维码图像、条形码图像、水印图像或者其它可以携带信息的特殊图像。或者,上述凭证数据也可以是字符数据,比如,该凭证数据可以是文字、数字或者文字和数字的组合。或者,上述凭证数据也可以是图像数据与字符数据的组合。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也可以直接根据该数值转移凭证生成上述凭证数据,并将该凭证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
可选的,为了便于使用者了解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数值转移凭证的转移数值上限,在生成的凭证数据中,还包含明文显示的转移数值上限。
其中,上述明文显示的数值转移上限可以显示在凭证数据之外,或者,该明文显示的数值转移上限也可以嵌入凭证数据之内,或者,该明文显示的数值转移上限也可以显示为凭证数据上层的水印。
比如,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三种转移数值上限显示示意图。在图5(a)中,数值转移上限明文显示在凭证数据左侧;在图5(b)中,数值转移上限明文显示在凭证数据的中心,而在图5(c)中,数值转移上限以水印的形式显示在凭证数据的上层。
步骤305,第二终端获取到该第一终端提供的该凭证数据后,识别该凭证数据中携带的该数值转移凭证。
第一终端获取到该凭证数据后,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该凭证数据提供给接受数值转移的第二终端。
比如,第一终端可以将该凭证数据发送至打印机,由打印机打印出该凭证数据,在通过该数值转移凭证进行数值转移操作时,第二终端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打印出的凭证数据,并识别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数值转移凭证。
比如,以该凭证数据的使用场景为家长申请电子支票,由孩子使用纸质打印的图像去商家处进行支付为例,家长通过手机申请电子支票后,将包含申请的电子支票的流水号的图像支票(即凭证数据)发送至打印机进行打印后交给孩子,孩子拿着图像支票去商家支付时,商家的手机或者POS机扫描该纸质的图像支票,识别获得该电子支票的流水号。
或者,在通过该数值转移凭证进行数值转移操作时,第一终端可以在屏幕中直接展示该凭证数据,第二终端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屏幕中显示出的凭证数据,并识别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数值转移凭证。
比如,以该凭证数据的使用场景为面对面转账或支付为例,用户A需要面对面向用户B支付或转账,用户A通过自己的手机向支付平台申请电子支票后,将申请获得的图像支票展示在手机屏幕中,用户B通过自己的手机或者POS机扫描用户A的手机屏幕中展示的图像支票,识别获得该电子支票的流水号。
或者,第一终端也可以将凭证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对接收到的凭证数据进行识别,获得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数值转移凭证。
比如,用户A需要远程向用户B支付或转账时,用户A通过自己的手机向支付平台申请电子支票后,将获得的图像支票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发送给用户B,用户B的手机接收到用户A的手机发送的图像支票后,用户B可以通过长按或者其它指定操作触发针对该图像支票的操作菜单,并在操作菜单中选择识别选项,此时,用户B的手机对该图像支票进行识别,获得该电子支票的流水号。
步骤306,第二终端向该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请求,该数值转移请求中包含该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
第二终端获取到数值转移凭证后,即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请求,其中,该数值转移请求中至少包含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
第二终端在获取到数值转移凭证,并获取到预先设置或者即时输入的转移数值之后,即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请求,该数值转移请求中至少包含该数值转移凭证和该转移数值。
可选的,如果上述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的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使用验证信息,则该第二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的数值转移请求中也需要包含用于验证信息,比如,当上述使用条件中包含有效时间时间时,该数值转移请求中可以包含该数值转移请求的发送时间,或者,当上述使用条件中包含接受数值转移的对象的类型时,该数值转移请求中可以包含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类型(比如商家类型,包括图书类、餐饮类、影像类等等),或者,当上述使用条件中包含接受数值转移的对象的标识时,该数值转移请求中可以包含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标识。
步骤307,服务器在检测出该转移数值不大于该转移数值上限时,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其中,上述第二账户可以是第二终端对应的账户,或者,该第二账户也可以是第二账户之外的其它终端对应的账户。
可选的,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使用条件,该使用条件是使用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所需满足的条件;当第二终端满足该使用条件时,服务器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可选的,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鉴权信息,服务器还该接收该第二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当该第二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与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包含的鉴权信息相匹配时,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该第二账户。
如果第一终端的用户通过第一终端请求上述数值转移凭证时,除了转移数值上限之外未设置其它验证信息,则服务器在检测出该转移数值不大于该转移数值上限时,即可以将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该第二账户。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的用户通过第一终端请求上述数值转移凭证时,还设置了验证信息,比如上述使用条件、鉴权信息以及有效期限等条件,则服务器除了需要确定转移数值不大于该转移数值上限之外,还需要确定验证信息都被满足,才可以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该第二账户。
比如,当上述验证信息包括使用条件,且使用条件为允许使用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的类型时,服务器可以获取第二终端的类型(第二终端的类型可以是数值转移请求中携带的信息,或者,该第二终端的类型也可以是服务器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查询获得的信息),并检测该第二终端的类型是否符合允许使用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的类型,若是,则允许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该第二账户。
具体的,以凭证数据是上述电子支票,且第二终端的类型为商家类型为例,第二终端在支付平台上注册商家的用户账号时,可以在支付平台上设置自己的商家类型,比如,若商家是一个书店,则商家类型可以设置为图书类和音箱类,若商家是饭店,则商家类型可以设置为食品/餐饮类,若商家是服装店,则商家类型可以设置为服装类等等。第二终端发送数值转移请求时,将第二终端的标识(比如商家的用户账号)发送给支付平台,支付平台根据商家的用户账号查询商家类型,并判断该商家类型是否是数值转移请求中包含的流水号对应的电子支票所允许使用的商家类型,若是,则允许支付或转账,否则,返回支付或转账失败的响应。
或者,当上述验证信息包括使用条件,且使用条件为允许使用该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的标识,服务器可以获取第二终端的标识,并检测第二终端的标识是否是允许使用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的标识,若是,则允许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该第二账户。
比如,以凭证数据是上述电子支票,且允许使用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的标识为终端对应的用户账号或者目标账户为例,第二终端发送数值转移请求时,将第二终端的标识(比如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账号)发送给支付平台,支付平台判断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账号是否是电子支票允许使用的用户账号,或者,判断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账号绑定的银行账户是否是电子支票允许使用的目标账户,若是,则允许支付或转账,否则,返回支付或转账失败的响应。
或者,当上述验证信息包括鉴权信息时,服务器还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鉴权信息获取请求,第二终端接收到鉴权信息获取请求后,展示一个鉴权信息输入界面,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在该输入界面输入鉴权信息后,第二终端将该鉴权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第二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与预存的该数值转移凭证对应的鉴权信息进行比对,若两者相匹配,则允许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该第二账户。
比如,以凭证数据是上述电子支票,鉴权信息为验证密码为例,第二终端在向支付平台发送数值转移请求后,支付平台判断请求中携带的流水号需要验证密码,并向第二终端获取验证密码,第二终端展示密码输入界面,并将用户在密码输入界面中输入的验证密码发送给支付平台,支付平台验证第二终端发送的验证密码与电子支票对应的预设验证密码是否匹配,若两者匹配,则允许支付或转账,否则,返回支付或转账失败的响应。
或者,若上述验证信息包括有效期限,则服务器在接收到数值转移请求后,还可以检查当前时间是否处于该数值转移请求携带的数值转移凭证对应的有效期限内,若是,则允许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该第二账户。
可选的,服务器将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成功转移至该第二账户之后,可以将该数值转移凭证设置为已使用,或者,将该数值转移凭证删除。
可选的,若服务器将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该第二账户的操作失败,比如上述验证信息未得到满足,或者,第一账户中余额不足,则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反馈操作失败的相应之后,该数值转移凭证依然有效,待到下一次接收到基于该数值转移凭证发送的数值转移请求时,如果数值转移凭证对应的验证信息得到满足,且第一账户中的余额充足,则服务器可以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目标账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可以是由服务器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账户,或者,也可以是有第三方系统(比如银行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账户,若上述账户是第三方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账户,则服务器在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目标账户时,可以向第三方系统发送数值转移请求,由第三方系统完成账户数值的转移。
具体的,以上述凭证数据是携带电子支票的流水号的图像支票,使用者使用手机中的APP(application,第三方应用程序)使用该电子支票为例,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图像支票的使用流程示意图。在图6中,图像支票的使用者拿到图像支票后,通过手机扫描图像支票,手机中的APP检测是否获取到合法的电子支票流水号,若是,则提示用户输入转账金额,用户输入金额并点击确定后,手机APP向支付平台发送转账请求,支付平台接收到转账请求后,首先判断请求中携带的流水号是否有效合法,若是,则进一步检测金额以及验证信息是否符合要求(即金额是否不大于电子支票的金额上限,验证信息是否符合预置条件),若符合要求,则支付平台向银行系统发送转账扣款的请求,银行系统检测到电子支票的签发者的账户余额充足时,将电子支票签发者的账户对应的金额转账到手机APP绑定的账户中,并向支付平台返回转账成功的相应,支付平台向手机APP发送转账成功的提示。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案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
应用场景一:小明的父母给小明买书本的钱,但是担心小明乱花钱买零食,此时,父母可以通过手机申请电子支票,设置电子支票的使用商家仅限于图书类的商家,并将电子支票对应的图像支票打印出来交给小明,小明去买书的时候,直接把图像支票交给书店的商家,书店的商家通过手机或者POS即扫描图像支票完成购书款的收款。本场景对小明父母的好处是,在不确定价格与购买时间的情况,依然可以把购买能力授权给小明,让小明在合适的时候进行购买消费,比直接转账给小明有更好的控制力与授权灵活性。
应用场景二:小明手头余额不够,要下个月15号才有工资到账,现在需要还钱给小王,此时,小明可以通过手机申请电子支票,设置电子支票的转账目的账户仅限小王的银行账户,并设置有效期限是下个月15号以后,并将电子支票对应的图像支票发送给小王的手机,在有效期限到达时,小王通过手机识别图像支票完成转账。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第一终端对用于支付的凭证数据设置了转移数值上限,第二终端通过获取该凭证数据请求数值转移(即收款)时,只要请求的数值不超过该凭证数据包含的数值转移凭证所对应的转移数值上限,服务器即可以完成数值转移,从而实现通过凭证数据进行非当面支付或者延期支付的场景,扩展了凭证数据支付的应用场景。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第一终端在请求数值转移凭证时,可以设置条件信息以及鉴权信息等限制数值转移凭证使用的验证信息,从而达到提高数值转移的安全性的目的。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如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中。以第一账户是第一终端之外的第三终端对应的账户为例,该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701,第一终端展示设置界面,接收在该设置界面中设置的从第一账户中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以及第一账户的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账户是第一终端之外的其它终端对应的账户时,除了需要设置包含转移数值上限的相关信息(还可以设置使用条件、鉴权信息、有效期限以及数量等)之外,还需要用户在设置界面中设置该第一账户,比如,由用户在设置界面中输入或者选择该第一账户的标识。
其中,第一账户的标识可以是用户指示该第一账户的任意标识,比如,该第一账户的标识可以是第一账户的账户名,或者,该第一账户的标识也可以是与第一账户绑定的社交账号的账号名,或者,该第一账户也可以是与该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三终端的标识等等。对于第一账户的标识的具体形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步骤702,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包含转移数值上限以及第一账户的标识。
步骤703,服务器向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用于询问是否允许生成数值转移凭证的询问消息。
由于第一账户不是第一终端对应的账户,而是第一终端之外的第三终端对应的账户,为了保证账户的安全性,服务器在生成数值转移凭证之前,需要先获得第一账户的拥有者的授权,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向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询问消息,以询问是否允许生成从第一账户中转移数值的数值转移凭证。
第三终端接收到该询问消息后,将该询问消息进行展示,如果第三终端的用户同意从第一账户中转移数值,则点击询问消息展示界面中的某一指定按钮(比如“允许”按钮),此时第三终端向服务器返回允许生成从第一账户中转移数值的数值转移凭证的响应。
可选的,该询问消息中还可以包含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比如,第一终端的标识点击询问消息展示界面中的另一指定按钮(比如“拒绝”按钮),此时第三终端向服务器返回拒绝生成从第一账户中转移数值的数值转移凭证的响应。
可选的,上述询问消息中可以包含上述数值转移上限。
可选的,上述询问消息中还可以包含第一终端的标识等相关信息,比如,该第一终端的标识可以是第一终端中登录的用户账号的标识、该用户账号对应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比如姓名和头像)等等。
可选的,上述询问消息中还可以包含在设置界面中设置的数值转移上限和第一账号的标识之外的其它信息,包括使用条件、鉴权信息、有效期限以及数量等。
步骤704,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生成数值转移凭证的响应后,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
服务器接收到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响应后,确定该数值转移凭证的生成得到第一账户的拥有者的允许,此时,服务器可以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
步骤705,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该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步骤706,第二终端获取到该第一终端提供的该凭证数据后,识别该凭证数据中携带的该数值转移凭证。
步骤707,第二终端向该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请求,该数值转移请求中包含该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
步骤708,服务器在检测出该转移数值不大于该转移数值上限时,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上述步骤705至步骤708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304至步骤307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账户数值转移流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第三终端对应的第一账户的标识以及使用条件;服务器向第三终端发送询问消息,第三终端确定第三终端的用户允许从第一账户转账后,向服务器返回允许响应;服务器接收到允许响应后,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该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该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第二终端获取到该第一终端提供的该凭证数据后,识别该凭证数据中携带的该数值转移凭证,并向该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请求,该数值转移请求中包含该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该服务器在检测出第二终端满足上述使用条件,且该转移数值不大于该转移数值上限时,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案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
小明需要购买书籍,但是自己账户中余额不足,需要父母资助。此时,小明在自己的手机A中申请电子支票,并在申请界面中设置小明父母的银行账户或者社交账号(即上述第一账户的标识)、金额上限(即转移数值上限)以及用途(即使用条件)等信息,手机A向服务器发送包含在上述申请界面中填写的各个信息的电子支票获取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该电子支票获取请求后,向小明父母的手机B发送询问消息,该询问消息中包含上述金额上限以及用途等信息,手机B展示询问消息,并接收到对展示询问消息的界面中的“允许”按钮的点击操作后,向服务器发送允许响应,服务器接收到允许响应后,生成电子支票并返回给手机A。小明去买书的时候,直接把电子支票对应的图像(比如二维码图像)交给书店的商家,书店的商家通过手机C或者POS机扫描图像完成购书款的收款。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第一终端对用于支付的凭证数据设置了转移数值上限,第二终端通过获取该凭证数据请求数值转移(即收款)时,只要请求的数值不超过该凭证数据包含的数值转移凭证所对应的转移数值上限,服务器即可以完成数值转移,从而实现通过凭证数据进行非当面支付或者延期支付的场景,扩展了凭证数据支付的应用场景。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第一终端在请求数值转移凭证时,可以设置条件信息以及鉴权信息等限制数值转移凭证使用的验证信息,从而达到提高数值转移的安全性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第一终端可以申请从第三终端对应的第一账户中转移数值的数值转移凭证,进一步扩展了凭证数据支付的应用场景。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当第一账户对应的终端是第一终端之外的第三终端时,服务器在生成数值转移凭证之前,向第三终端发送询问消息,在接收到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生成数值转移凭证的请求后,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从而提高了数值转移的安全性。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如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的用户终端120中。该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901,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可选的,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之前,还展示设置界面,并接收在该设置界面中设置的该转移数值上限。
可选的,第一终端还接收在该设置界面中设置的验证信息,该验证信息包括使用条件,该使用条件是使用该数值转移凭证请求数值转移的终端所需满足的条件,在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时,第一终端向该服务器发送包含该转移数值上限以及该验证信息的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
步骤902,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该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可选的,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该第一账户的标识,该获取携带有该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包括:获取该服务器在根据该第一账户的标识向该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用于询问是否允许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的询问消息,并接收到该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的响应后生成的该数值转移凭证。
步骤903,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提供该凭证数据,以便该第二终端识别该凭证数据中携带的该数值转移凭证,向该服务器发送包含该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的数值转移请求,使得该服务器在检测出该转移数值不大于该转移数值上限时,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中的各个步骤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图3或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所执行的步骤对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第一终端对用于支付的凭证数据设置了转移数值上限,第二终端通过获取该凭证数据请求数值转移(即收款)时,只要请求的数值不超过该凭证数据包含的数值转移凭证所对应的转移数值上限,服务器即可以完成数值转移,从而实现通过凭证数据进行非当面支付或者延期支付的场景,扩展了凭证数据支付的应用场景。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第一终端在请求数值转移凭证时,可以设置条件信息以及鉴权信息等限制数值转移凭证使用的验证信息,从而达到提高数值转移的安全性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第一终端可以申请从第三终端对应的第一账户中转移数值的数值转移凭证,进一步扩展了凭证数据支付的应用场景。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如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的服务器集群140中。该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001,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步骤1002,服务器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以便该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该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步骤1003,服务器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值转移请求,该数值转移请求是该第二终端获取到该第一终端提供的该凭证数据,并识别该凭证数据中携带的该数值转移凭证后发送的请求,且该数值转移请求中包含该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
步骤1004,在检测出该转移数值不大于该转移数值上限时,服务器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可选的,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该第一账户的标识,在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向该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用于询问是否允许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的询问消息;
在接收到该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的响应后,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
可选的,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使用条件,该使用条件是使用该数值转移凭证请求数值转移的终端所需满足的条件,当该第二终端满足该使用条件时,服务器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终端对应的账户转移至该第二终端对应的账户。
可选的,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鉴权信息,在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终端对应的账户转移至该第二终端对应的账户时,服务器接收该第二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当该第二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与该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包含的鉴权信息相匹配时,将该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该第一终端对应的账户转移至该第二终端对应的账户。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中的各个步骤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图3或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由服务器所执行的步骤对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第一终端对用于支付的凭证数据设置了转移数值上限,第二终端通过获取该凭证数据请求数值转移(即收款)时,只要请求的数值不超过该凭证数据包含的数值转移凭证所对应的转移数值上限,服务器即可以完成数值转移,从而实现通过凭证数据进行非当面支付或者延期支付的场景,扩展了凭证数据支付的应用场景。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第一终端在请求数值转移凭证时,可以设置条件信息以及鉴权信息等限制数值转移凭证使用的验证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数值转移请求时,在判断出验证信息被正确匹配时,执行数值转移的操作,从而达到提高数值转移的安全性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当第一账户对应的终端是第一终端之外的第三终端时,服务器在生成数值转移凭证之前,向第三终端发送询问消息,在接收到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生成数值转移凭证的请求后,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从而提高了数值转移的安全性。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账户数值转移装置可以用于如图1所示系统所包含的用户终端120中,以执行图3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账户数值转移装置可以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1101,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数据获取模块1102,用于获取携带有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数据提供模块1103,用于向第二终端提供所述凭证数据,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识别所述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的数值转移请求,使得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出所述转移数值不大于所述转移数值上限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可选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所述第一账户的标识,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服务器在根据所述第一账户的标识向所述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用于询问是否允许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询问消息,并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响应后生成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界面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请求发送模块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之前,展示设置界面;
数值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所述设置界面中设置的所述转移数值上限。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所述设置界面中设置的验证信息,所述验证信息包括使用条件和鉴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使用条件是使用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所需满足的条件;
所述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转移数值上限以及所述验证信息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装置中,第一终端对用于支付的凭证数据设置了转移数值上限,第二终端通过获取该凭证数据请求数值转移(即收款)时,只要请求的数值不超过该凭证数据包含的数值转移凭证所对应的转移数值上限,服务器即可以完成数值转移,从而实现通过凭证数据进行非当面支付或者延期支付的场景,扩展了凭证数据支付的应用场景。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装置中,第一终端在请求数值转移凭证时,可以设置条件信息以及鉴权信息等限制数值转移凭证使用的验证信息,从而达到提高数值转移的安全性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装置中,第一终端可以申请从第三终端对应的第一账户中转移数值的数值转移凭证,进一步扩展了凭证数据支付的应用场景。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数值转移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账户数值转移装置可以用于如图1所示系统所包含的服务器集群140中,以执行图3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由服务器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账户数值转移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请求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凭证生成模块1202,用于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以便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第二请求接收模块1203,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值转移请求,所述数值转移请求是所述第二终端获取到所述第一终端提供的所述凭证数据,并识别所述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后发送的请求,且所述数值转移请求中包含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
数值转移模块1204,用于在检测出所述转移数值不大于所述转移数值上限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可选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所述第一账户的标识,所述装置还包括:
询问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凭证生成模块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之前,向所述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用于询问是否允许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询问消息;
所述凭证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响应后,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
可选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使用条件,所述使用条件是使用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终端所需满足的条件;
所述数值转移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终端满足所述使用条件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所述第二账户。
可选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鉴权信息,
所述数值转移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当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与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包含的鉴权信息相匹配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所述第二账户。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装置中,第一终端对用于支付的凭证数据设置了转移数值上限,第二终端通过获取该凭证数据请求数值转移(即收款)时,只要请求的数值不超过该凭证数据包含的数值转移凭证所对应的转移数值上限,服务器即可以完成数值转移,从而实现通过凭证数据进行非当面支付或者延期支付的场景,扩展了凭证数据支付的应用场景。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装置中,第一终端在请求数值转移凭证时,可以设置条件信息以及鉴权信息等限制数值转移凭证使用的验证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数值转移请求时,在判断出验证信息被正确匹配时,执行数值转移的操作,从而达到提高数值转移的安全性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装置中,当第一账户对应的终端是第一终端之外的第三终端时,服务器在生成数值转移凭证之前,向第三终端发送询问消息,在接收到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生成数值转移凭证的请求后,生成该数值转移凭证,从而提高了数值转移的安全性。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服务器可以实现为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中的服务器集群140。所述服务器13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30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02和只读存储器(ROM)1303的系统存储器13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1304和中央处理单元1301的系统总线1305。所述服务器13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13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1313、应用程序1314和其他程序模块1315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307。
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3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13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1309。其中所述显示器1308和输入设备13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3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13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301。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3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13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13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3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3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301。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3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服务器13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3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M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不失一般性,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13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13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服务器1300可以通过连接在所述系统总线13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1311连接到互联网或者其它网络设备。
所述存储器还包括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上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图3或图7所示方法中由服务器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终端14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14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组成部分: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完成各种流程和方法的处理器,用于信息和存储程序指令随机接入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用于存储数据和信息的存储器,I/O设备,界面,天线等。具体来讲:
用户终端14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410、存储器1420、输入单元1430、显示单元1440、传感器1450、音频电路1460、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1470、处理器1480、电源1482、摄像头14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用户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用户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4对用户终端14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4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4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4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电子邮件、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4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4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4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用户终端14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4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用户终端14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4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4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终端14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430可包括触控面板14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432。触控面板14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431上或在触控面板14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4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480,并能接收处理器14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431。除了触控面板1431,输入单元14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4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4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4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终端1400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4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431覆盖显示面板1441,当触控面板14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4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4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4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4中,触控面板1431与显示面板14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用户终端14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431与显示面板1441集成而实现用户终端14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用户终端14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450,比如陀螺仪传感器、磁感应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用户终端14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用户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用户终端1400还可配置的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460、扬声器1481,传声器1462可提供用户与用户终端14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4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461,由扬声器14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4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4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480处理后,经RF电路14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用户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4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用户终端1400通过WiFi模块14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4示出了WiFi模块14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用户终端14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公开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480是用户终端14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用户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20内的数据,执行用户终端14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用户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4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4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480中。
用户终端14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482(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4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摄像头1490一般由镜头、图像传感器、接口、数字信号处理器、CPU、显示屏幕等组成。其中,镜头固定在图像传感器的上方,可以通过手动调节镜头来改变聚焦;图像传感器相当于传统相机的“胶卷”,是摄像头采集图像的心脏;接口用于把摄像头利用排线、板对板连接器、弹簧式连接方式与用户终端主板连接,将采集的图像发送给所述存储器1420;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数学运算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将采集的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并通过接口发送给存储器1420。
尽管未示出,用户终端14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用户终端1400除了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1480,还包括有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上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图3或图7所示方法中由第一终端、第二终端或者第三终端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的存储器,上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可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图3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由服务器、第一终端、第二终端或者第三终端所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获取携带有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向第二终端提供所述凭证数据,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识别所述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的数值转移请求,使得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出所述转移数值不大于所述转移数值上限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所述第一账户的标识,所述获取携带有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器在根据所述第一账户的标识向所述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用于询问是否允许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询问消息,并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响应后生成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展示设置界面;
接收在所述设置界面中设置的所述转移数值上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在所述设置界面中设置的验证信息,所述验证信息包括使用条件信息,所述使用条件是使用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请求数值转移的终端所需满足的条件;所述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转移数值上限以及所述验证信息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
5.一种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以便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值转移请求,所述数值转移请求是所述第二终端获取到所述第一终端提供的所述凭证数据,并识别所述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后发送的请求,且所述数值转移请求中包含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
在检测出所述转移数值不大于所述转移数值上限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所述第一账户的标识,在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用于询问是否允许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询问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响应后,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使用条件,所述使用条件是使用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请求数值转移的终端所需满足的条件;所述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包括:
当所述第二终端满足所述使用条件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所述第二账户。
8.一种账户数值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携带有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数据提供模块,用于向第二终端提供所述凭证数据,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识别所述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的数值转移请求,使得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出所述转移数值不大于所述转移数值上限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所述第一账户的标识,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服务器在根据所述第一账户的标识向所述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用于询问是否允许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询问消息,并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响应后生成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设置界面中设置的验证信息,所述验证信息包括使用条件,所述使用条件是使用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请求数值转移的终端所需满足的条件;
所述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转移数值上限以及所述验证信息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
11.一种账户数值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包含从第一账户转移数值的转移数值上限;
凭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以便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携带有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凭证数据;
第二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值转移请求,所述数值转移请求是所述第二终端获取到所述第一终端提供的所述凭证数据,并识别所述凭证数据中携带的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后发送的请求,且所述数值转移请求中包含所述数值转移凭证和转移数值;
数值转移模块,用于在检测出所述转移数值不大于所述转移数值上限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第二账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所述第一账户的标识,所述装置还包括:
询问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凭证生成模块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对应的数值转移凭证之前,向所述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用于询问是否允许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询问消息;
所述凭证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终端返回的允许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的响应后,生成所述数值转移凭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获取请求中还包含使用条件,所述使用条件是使用所述数值转移凭证请求数值转移的终端所需满足的条件;
所述数值转移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终端满足所述使用条件时,将所述转移数值对应的资源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至所述第二账户。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账户数值转移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账户数值转移方法。
CN201710471795.8A 2017-06-20 2017-06-20 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102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1795.8A CN109102266B (zh) 2017-06-20 2017-06-20 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091755 WO2018233584A1 (zh) 2017-06-20 2018-06-19 账户数值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1795.8A CN109102266B (zh) 2017-06-20 2017-06-20 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2266A true CN109102266A (zh) 2018-12-28
CN109102266B CN109102266B (zh) 2022-05-17

Family

ID=64735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1795.8A Active CN109102266B (zh) 2017-06-20 2017-06-20 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2266B (zh)
WO (1) WO201823358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07189A1 (zh) * 2019-04-08 2020-10-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WO2021208755A1 (zh) * 2020-04-14 2021-10-21 支付宝实验室(新加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支付
CN114648322A (zh) * 2022-02-15 2022-06-2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转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8206B (zh) * 2019-07-22 2023-08-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道具资源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26996B (zh) * 2019-12-04 2023-11-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283893A (zh) * 2021-05-28 2021-08-2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7310A1 (en) * 2000-03-27 2001-11-29 Russell Randall A. School commer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1127106A (zh) * 2007-04-04 2008-02-20 王忠杰 银行票据无障碍支付平台
US20100063928A1 (en) * 2008-09-11 2010-03-11 Hart Mandi C Electronic check cashing system
CN101833733A (zh) * 2010-02-22 2010-09-15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 一种电子转账支票系统及其支付结算方法
CN102667837A (zh) * 2009-10-29 2012-09-12 国际签证服务协会 用于计算机实施的支付系统的资助账户
CN103778531A (zh) * 2014-02-23 2014-05-07 王恩惠 一种基于二维码实现电子银行卡支付的方法及系统
US20150088740A1 (en) * 2012-01-17 2015-03-26 Verify Valid,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financial transactions based on electronic check data
WO2015106206A1 (en) * 2014-01-13 2015-07-16 Patricia Lee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CA2914241A1 (en) * 2014-12-05 2016-06-05 Paul F. Doy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financial transactions based on electronic check data
CN105719139A (zh) * 2016-01-20 2016-06-29 李政德 电子抵用凭证参与消费支付的移动融合电子支付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4170A (zh) * 2012-12-07 2014-06-11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支付系统及支付方法
CN104166909B (zh) * 2013-05-17 2019-12-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自动支付系统和方法
CN104200361B (zh) * 2014-09-05 2018-04-10 哆啦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自动生成的手机银行支付系统及支付方法
CN106204029B (zh) * 2016-07-28 2019-04-26 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二维码付款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7310A1 (en) * 2000-03-27 2001-11-29 Russell Randall A. School commer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1127106A (zh) * 2007-04-04 2008-02-20 王忠杰 银行票据无障碍支付平台
US20100063928A1 (en) * 2008-09-11 2010-03-11 Hart Mandi C Electronic check cashing system
CN102667837A (zh) * 2009-10-29 2012-09-12 国际签证服务协会 用于计算机实施的支付系统的资助账户
CN101833733A (zh) * 2010-02-22 2010-09-15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 一种电子转账支票系统及其支付结算方法
US20150088740A1 (en) * 2012-01-17 2015-03-26 Verify Valid,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financial transactions based on electronic check data
WO2015106206A1 (en) * 2014-01-13 2015-07-16 Patricia Lee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CN103778531A (zh) * 2014-02-23 2014-05-07 王恩惠 一种基于二维码实现电子银行卡支付的方法及系统
CA2914241A1 (en) * 2014-12-05 2016-06-05 Paul F. Doy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financial transactions based on electronic check data
CN105719139A (zh) * 2016-01-20 2016-06-29 李政德 电子抵用凭证参与消费支付的移动融合电子支付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07189A1 (zh) * 2019-04-08 2020-10-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US20210344675A1 (en) * 2019-04-08 2021-11-04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Ident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device
US11936647B2 (en) * 2019-04-08 2024-03-19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Ident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device
WO2021208755A1 (zh) * 2020-04-14 2021-10-21 支付宝实验室(新加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支付
CN114648322A (zh) * 2022-02-15 2022-06-2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转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2266B (zh) 2022-05-17
WO2018233584A1 (zh) 2018-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2266A (zh) 账户数值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4106276B (zh) 多层安全移动交易使能平台
CN104572325B (zh) 一种递进式响应表单处理方法和终端
JP5595434B2 (ja) 情報処理サーバ、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334247B2 (ja)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電子マネーサーバ
CN106357600B (zh) 用于支付服务的卡片注册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移动电子设备
EP324435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providing electronic payment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9074571B (zh) 基于近场通信nfc的交易方法和设备
CN111598709B (zh) 医保数据处理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71338A (zh) 在电子设备上提供多个安全凭证
CN108604338A (zh) 验证对安全装置功能性的在线访问
CN108496193A (zh) 使用具有非本地凭据的电子设备进行交易
CN105706131A (zh) 使用通过已验证的信道传送的密码在电子设备上提供凭据
CN106471531A (zh) 使用在线资源来管理电子设备上的可重载凭据
CN112118227A (zh) 绑卡方法及终端
CN105706127A (zh) 在电子设备上提供并认证凭据
TW201413610A (zh) 交易請求的方法、裝置、記錄媒體以及系統
EP323239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ayment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4917796B (zh) 信用账户创建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4616143A (zh) 社交应用中虚拟票据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10443558A (zh) 一种账单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0533403A (zh) 一种消费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JP6321549B2 (ja) 決済管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決済管理方法、および決済管理システム
CN107609953A (zh) 订单的快捷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85768A (zh) 一种数据转移系统、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