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9372A - 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9372A
CN107809372A CN201710534059.2A CN201710534059A CN107809372A CN 107809372 A CN107809372 A CN 107809372A CN 201710534059 A CN201710534059 A CN 201710534059A CN 107809372 A CN107809372 A CN 107809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put content
reminder message
activity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40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航
杨博宇
吴振昊
张黎黎
张达平
张迪
曹立冬
苏迪
黄益信
赵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09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3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74Form filling; Mer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6Schedule adjust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7Computer-aid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ailing [e-mai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short real-time information, e.g. alarms, notifications, alerts, upd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Reliability checks, e.g. acknowledgments or fault repor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该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可以包括: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实施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Description

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企业、教育机构、政府机关等各类团体的办公过程,不仅能够提升用户之间的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而且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事件处理效率和办公效率。
举例而言,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可以用于发送提醒消息,该提醒消息可以基于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提供的即时通讯功能而发送,也可以基于短信、电话等传统的移动通讯方式而发送,以确保提醒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包括:
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
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实施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
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包括:
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
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内容;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提醒消息类型;
根据确定的提醒消息类型,生成相应类型的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内容;
当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与提醒消息相关时,展示出所述提醒消息的备选类型;
根据选中的备选类型,生成相应类型的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向提醒对象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实施针对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发送提示;
根据响应于所述发送提示的触发操作,向提醒对象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方法,包括:
接收活动提醒消息,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由发送方基于通讯会话对应的发送方通讯会话界面发送;
在所述通讯会话对应的接收方通讯会话界面中,展示所述活动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动描述信息;
根据收到的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用户触发操作,向所述发送方返回相应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触发操作指示的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接受状况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展示单元,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
第一实施单元,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实施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
第一生成单元,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十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包括:
第二展示单元,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
第二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第三生成单元,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十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用户输入内容;
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提醒消息类型;
第四生成单元,根据确定的提醒消息类型,生成相应类型的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十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获取用户输入内容;
第三展示单元,当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与提醒消息相关时,展示出所述提醒消息的备选类型;
第五生成单元,根据选中的备选类型,生成相应类型的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十四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装置,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第六生成单元,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第一发送单元,向提醒对象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十五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装置,包括:
第五获取单元,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第七生成单元,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第二实施单元,实施针对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发送提示;
第二发送单元,根据响应于所述发送提示的触发操作,向提醒对象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十六方面,提出了一种活动提醒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活动提醒消息,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由发送方基于通讯会话对应的发送方通讯会话界面发送;
第四展示单元,在所述通讯会话对应的接收方通讯会话界面中,展示所述活动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动描述信息;
返回单元,根据收到的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用户触发操作,向所述发送方返回相应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触发操作指示的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接受状况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十七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处理方法,包括:
确定通讯应用的预设页面中的用户输入内容;
在所述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以由本端用户实现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第十八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处理方法,包括:
在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中,确定所述本端用户和所述对端用户中至少之一的用户输入内容;
在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当不存在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时,将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作为通讯消息进行处理;
当存在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时,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以由所述本端用户实现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第十九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处理装置,包括:
内容确定单元,确定通讯应用的预设页面中的用户输入内容;
功能确定单元,在所述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第一页面示出单元,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以由本端用户实现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十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处理装置,包括:
内容确定单元,在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中,确定所述本端用户和所述对端用户中至少之一的用户输入内容;
内容处理单元,在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当不存在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时,将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作为通讯消息进行处理;
页面示出单元,当存在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时,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以由所述本端用户实现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获取用户输入内容,可以快捷地触发对活动提醒消息或相关联的团体处理功能的创建操作,而无需用户单独寻找功能入口和触发启动相应的创建流程,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提升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动提醒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接收方侧的活动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企业微信客户端的通讯会话界面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讯会话界面展示会议的创建提示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建会议界面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讯会话界面展示任务的创建提示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讯会话界面展示会议的发送提示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讯会话界面发送会议提醒消息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讯会话界面接收会议提醒消息的示意图。
图17A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提醒消息管理界面展示接收到的会议提醒消息的示意图。
图17B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消息详情界面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讯会话界面示出已发送的会议提醒消息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提醒消息管理界面示出已发送的会议提醒消息的示意图。
图20-2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响应详情界面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理由输入窗口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响应详情界面的示意图。
图24-2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会议描述信息的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响应详情界面的示意图。
图28-2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提醒消息管理界面中进行更新提示的示意图。
图3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端的企业微信客户端的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3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
图32-3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的框图。
图3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
图38-3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装置的框图。
图4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
图4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接收方侧的活动提醒装置的框图。
图4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4-5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即时通讯应用中实现协同处理的页面示意图。
图5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2-5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即时通讯应用中实现协同处理的页面示意图。
图6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6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动提醒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服务器11、网络12、若干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3、手机14、手机15和手机16等。
服务器11可以为包含一独立主机的物理服务器,或者该服务器11可以为主机集群承载的虚拟服务器,或者该服务器11可以为云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服务器11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的服务器侧的程序,以实现该应用的相关业务功能,比如当该服务器11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程序时,可以实现为该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服务端。而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可由服务器11通过与手机13-16上运行的客户端进行配合,以实现活动提醒方案。
其中,移动化企业团体平台不仅可以实现通讯功能,还可以作为诸多其他功能的集成化功能平台,比如对于审批事件(如请假、办公物品申领、财务等审批事件)、考勤事件、任务事件、日志事件等企业内部事件的处理,再比如订餐、采购等企业外部事件的处理,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较为具体地,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可以承载于相关技术中的即时通讯应用,比如企业即时通讯(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EIM)应用,例如Skype ForMicrosoft 等。当然,即时通讯功能仅为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支持的通讯功能之一,该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还能够实现更多诸如上述的其他功能,以及本申请中所需实现的活动提醒功能等,此处不再赘述。
手机13-16只是用户可以使用的一种类型的电子设备。实际上,用户显然还可以使用诸如下述类型的电子设备:平板设备、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s,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s)、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运行过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的客户端侧的程序,以实现该应用的相关业务功能,比如当该电子设备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程序时,可以实现为该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其中,移动化企业办公平台的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可以被预先安装在电子设备上,使得该客户端可以在该电子设备上被启动并运行;当然,当采用诸如HTML5技术的在线“客户端”时,无需在电子设备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即可获得并运行该客户端。
而对于手机13-16与服务器11之间进行交互的网络12,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在一实施例中,该网络12可以包括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PSTN)和因特网。同时,手机13-16等电子设备之间也可以通过该网络12进行通讯交互,比如在任意两台电子设备之间建立单聊通讯会话;或者,若干电子设备可以参与至同一群聊通讯会话,使得任一用户可以通过自身的电子设备向该群聊通讯会话中的其他所有用户发送通讯消息,比如当该群聊通讯会话为多个团体之间的跨团体通讯会话时,这些团体中的团体成员可以通过该跨团体通讯会话进行群聊通讯;再比如,每台电子设备均可以通过网络12向其他的一台或多台电子设备发送活动提醒消息(即活动类型的提醒消息),以实现本申请的活动提醒功能。
服务器11与手机13-16之间可以通过网络12建立长连接,使得服务器11通过该长连接向手机13-16发送推送消息等,手机13-16也可以基于该长连接向服务器11发送消息等。或者,服务器11与手机13-16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基于该网络12的通讯过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发送方对应的客户端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
步骤204,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实施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无需专门启动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可以通过在通讯会话界面中的用户输入内容,快捷地触发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提升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效率。通过在通讯会话界面输入上述的用户输入内容,以触发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该触发行为无需离开通讯会话界面,有助于用户更为快捷地返回到基于该通讯会话界面的通讯过程中,可以降低该创建操作对通讯过程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当预设界面为通讯会话对应的通讯会话界面时,活动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可以包括该通讯会话的至少一个参与者。例如,当通讯会话为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单聊会话时,若上述的创建操作由用户A发起,那么用户B可以被自动添加为相应活动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当通讯会话为任一群组对应的群聊通讯会话时,若上述的创建操作由群组成员A发起,那么该群组中的其他群组成员可以被自动添加为相应活动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者也可以被自动添加为提醒对象。
在一实施例中,创建者可以查看被自动添加的提醒对象,并对该提醒对象进行编辑,比如移除其“提醒对象”的身份。
在一实施例中,创建者可以将任意用户添加为提醒对象。例如,该提醒对象可以来自该创建者的通讯录、该创建者所属团体的组织架构信息中的同事或团体外部的合作方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提醒消息用于实现针对活动的提醒功能;其中,活动可以理解为由多人参与并完成一定的动作,以期达到相应的目的,比如本申请中的活动可以包括:会议、聚餐、出游、讨论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206,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并当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与活动提醒相关时,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其他条件下,触发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比如该其他条件可以包括:在预设时间段(比如每周的领导层例会,很可能需要针对例会内容创建活动提醒消息)内、在用户处于预设地理位置(比如位于供应商合作会议的会议室内,很可能需要针对例会内容创建活动提醒消息)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关键词匹配的方式,确定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例如,可以预先获取与活动提醒相关的关键词,并创建相应的关键词词库,当用户输入内容与该词库中的至少一个关键词相匹配时,可以确定该用户输入内容与活动提醒相关。关键词词库中的关键词,可以包括“开会”、“聚餐”等具体词汇,也可以包括词义、以用于表示所有具有该词义的词汇,比如所有表示“时间点”、“地点”等含义的词汇等。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语义识别的方式,确定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例如,可以通过诸如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等算法训练得到语义识别模型,利用该语义识别模型对用户输入内容的语义进行识别,从而确定该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当然,对于语义识别模型的创建方式,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甚至,还可以采用除语义识别模型之外的其他语义识别方式,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将用户输入内容作为该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配置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参数的取值,并根据配置结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例如,消息参数可以包括提醒对象参数和消息内容参数,提醒对象参数用于配置该活动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而消息内容参数可以包括用于构成消息内容的任意参数,比如:活动主题信息、活动地点信息、活动形式信息(比如线下活动、线上活动等,再比如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活动时间信息(比如活动开始时刻、活动结束时刻;或者,比如活动开始时刻和活动时长;或者,比如仅包含活动开始时刻;或者其他情况)。活动提醒消息中可以包含多个相同的消息参数,这些消息参数可以具有不同取值;比如,以“活动主题信息”为例,同一活动提醒消息可以包含多个“活动主题信息”,通过对这些“活动主题信息”进行赋值,可使活动提醒消息包含一个或多个活动主题,再以“活动地点信息”为例,同一活动提醒消息可以包含多个“活动地点信息”,通过对这些“活动地点信息”进行赋值,可使活动提醒消息包含一个或多个活动地点。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展示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然后,根据针对所述创建界面的用户配置操作,配置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参数的取值,以及根据配置结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消息参数的类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创建界面包含的消息参数中,确定所述创建界面中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第一消息参数,并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对所述第一消息参数进行配置,该配置过程无需用户主动操作。同时,上述的用户配置操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参数的配置结果的编辑操作(比如用户的真正意图被误解,或者用户想法发生变化等),针对除所述第一消息参数之外的第二消息参数的配置操作(可由用户手动完成)。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可以包括展示提醒内容、播放提示语音、产生提示振动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用户如果不希望创建活动提醒消息,可以不对该创建提示进行响应,从而进一步实施原本希望完成的操作,比如用户输入内容来源于用户在通讯会话界面的输入框内的输入内容时,用户可以不理会创建提示、直接发出基于该用户输入内容的通讯消息;或者,用户如果对该创建提示进行触发时,那么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可以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发送方对应的客户端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
步骤304,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无需实施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即省去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4,以实现更为自动化的活动提醒消息创建操作。而关于图3所示实施例的其他描述,均可以参考关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发送方对应的客户端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为专用于创建活动提醒消息的界面,而通过获取区别于该创建界面的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使得用户无需专门启动该创建界面,即可快捷地触发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提升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界面可以包括:通讯会话对应的通讯会话界面,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在通讯会话界面输入上述的用户输入内容,即可触发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该触发行为无需离开通讯会话界面,有助于用户更为快捷地返回到基于该通讯会话界面的通讯过程中,可以降低该创建操作对通讯过程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当预设界面为通讯会话对应的通讯会话界面时,活动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可以包括该通讯会话的至少一个参与者。例如,当通讯会话为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单聊会话时,若上述的创建操作由用户A发起,那么用户B可以被自动添加为相应活动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当通讯会话为任一群组对应的群聊通讯会话时,若上述的创建操作由群组成员A发起,那么该群组中的其他群组成员可以被自动添加为相应活动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者也可以被自动添加为提醒对象。
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者可以查看被自动添加的提醒对象,并对该提醒对象进行编辑,比如移除其“提醒对象”的身份。
在一实施例中,创建者可以将任意用户添加为提醒对象。例如,该提醒对象可以来自该创建者的通讯录、该创建者所属团体的组织架构信息中的同事或团体外部的合作方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界面可以包含用于实施内容输入的输入框,而用户输入内容可以包括用户在该输入框中输入的内容。例如,当该预设界面为通讯会话界面时,输入框用于输入通讯消息,而基于该输入框中的用户输入内容,本实施例中可以自动触发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使得用户可以在基于该通讯会话界面的通讯过程中,几乎无中断地创建活动提醒消息,以降低对通讯过程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提醒消息用于实现针对活动的提醒功能;其中,活动可以理解为由多人参与并完成一定的动作,以期达到相应的目的,比如本申请中的活动可以包括:会议、聚餐、出游、讨论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404,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并当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与活动提醒相关时,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其他条件下,触发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比如该其他条件可以包括:在预设时间段(比如每周的领导层例会,很可能需要针对例会内容创建活动提醒消息)内、在用户处于预设地理位置(比如位于供应商合作会议的会议室内,很可能需要针对例会内容创建活动提醒消息)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关键词匹配的方式,确定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例如,可以预先获取与活动提醒相关的关键词,并创建相应的关键词词库,当用户输入内容与该词库中的至少一个关键词相匹配时,可以确定该用户输入内容与活动提醒相关。关键词词库中的关键词,可以包括“开会”、“聚餐”等具体词汇,也可以包括词义、以用于表示所有具有该词义的词汇,比如所有表示“时间点”、“地点”等含义的词汇等。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语义识别的方式,确定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例如,可以通过诸如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等算法训练得到语义识别模型,利用该语义识别模型对用户输入内容的语义进行识别,从而确定该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当然,对于语义识别模型的创建方式,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甚至,还可以采用除语义识别模型之外的其他语义识别方式,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活动提醒消息可以与用户输入内容相关,例如该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内容与用户输入内容相关。在另一实施例中,活动提醒消息可以与用户输入内容无关,比如该用户输入内容仅用于触发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将用户输入内容作为该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配置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参数的取值,并根据配置结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例如,消息参数可以包括提醒对象参数和消息内容参数,提醒对象参数用于配置该活动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而消息内容参数可以包括用于构成消息内容的任意参数,比如:活动主题信息、活动地点信息、活动形式信息(比如线下活动、线上活动等,再比如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活动时间信息(比如活动开始时刻、活动结束时刻;或者,比如活动开始时刻和活动时长;或者,比如仅包含活动开始时刻;或者其他情况)。活动提醒消息中可以包含多个相同的消息参数,这些消息参数可以具有不同取值;比如,以“活动主题信息”为例,同一活动提醒消息可以包含多个“活动主题信息”,通过对这些“活动主题信息”进行赋值,可使活动提醒消息包含一个或多个活动主题,再以“活动地点信息”为例,同一活动提醒消息可以包含多个“活动地点信息”,通过对这些“活动地点信息”进行赋值,可使活动提醒消息包含一个或多个活动地点。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展示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然后,根据针对所述创建界面的用户配置操作,配置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参数的取值,以及根据配置结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消息参数的类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创建界面包含的消息参数中,确定所述创建界面中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第一消息参数,并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对所述第一消息参数进行配置,该配置过程无需用户主动操作。同时,上述的用户配置操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参数的配置结果的编辑操作(比如用户的真正意图被误解,或者用户想法发生变化等),针对除所述第一消息参数之外的第二消息参数的配置操作(可由用户手动完成)。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实施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比如展示提醒内容、播放提示语音、产生提示振动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用户如果不希望创建活动提醒消息,可以不对该创建提示进行响应,从而进一步实施原本希望完成的操作,比如用户输入内容来源于用户在通讯会话界面的输入框内的输入内容时,用户可以不理会创建提示、直接发出基于该用户输入内容的通讯消息;或者,用户如果对该创建提示进行触发时,那么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可以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发送方对应的客户端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2,获取用户输入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并不限制该用户输入内容的来源。例如,用户输入内容可以包括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比如该预设界面可以包括通讯会话界面等,譬如该用户输入内容可以由通讯会话界面中的输入框接收到,而其他具有输入框的界面均可以作为此处的预设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即便没有输入框的界面,也可以作为此处的预设界面,比如可以通过对用户的语音采集和识别、转换,此时即便没有输入框也可以完成用户输入操作、得到相应的用户输入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当预设界面为通讯会话对应的通讯会话界面时,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可以包括该通讯会话的至少一个参与者。例如,当通讯会话为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单聊会话时,若上述的创建操作由用户A发起,那么用户B可以被自动添加为相应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当通讯会话为任一群组对应的群聊通讯会话时,若上述的创建操作由群组成员A发起,那么该群组中的其他群组成员可以被自动添加为相应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提醒消息的创建者也可以被自动添加为提醒对象。
步骤504,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提醒消息类型。
在一实施例中,提醒消息类型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标准类型、任务类型、活动类型、催办类型、投票类型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标准类型用于发送默认形式的提醒消息,任务类型用于发送任务类型的提醒消息、即任务提醒消息,活动类型用于发送活动类型的提醒消息、即活动提醒消息,催办类型用于发送催办类型的提醒消息、即催办提醒消息,投票类型用于发送投票类型的提醒消息、即投票提醒消息等。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对用户输入内容的识别,可以自动确定相应的提醒消息类型,而无需用户手动配置,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提升提醒消息的创建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关键词匹配的方式,确定用户输入内容对应的提醒消息类型。例如,可以预先获取与各个提醒消息类型相关的关键词,并创建相应的关键词词库,当用户输入内容与该词库中某种提醒消息类型对应的关键词相匹配时,可以确定该用户输入内容对应于该提醒消息类型。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语义识别的方式,确定用户输入内容对应的提醒消息类型。例如,可以通过诸如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等算法训练得到语义识别模型,利用该语义识别模型对用户输入内容的语义进行识别,从而确定该用户输入内容对应的提醒消息类型;当然,对于语义识别模型的创建方式,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甚至,还可以采用除语义识别模型之外的其他语义识别方式,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506,根据确定的提醒消息类型,生成相应类型的提醒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用户输入内容触发对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即生成操作),而无需用户专门启动该创建界面,即可快捷地触发对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提升提醒消息的创建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提醒消息的创建者可以查看被自动添加的提醒对象,并对该提醒对象进行编辑,比如移除其“提醒对象”的身份。
在一实施例中,创建者可以将任意用户添加为提醒对象。例如,该提醒对象可以来自该创建者的通讯录、该创建者所属团体的组织架构信息中的同事或团体外部的合作方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提醒消息可以与用户输入内容相关,例如该提醒消息的消息内容与用户输入内容相关。在另一实施例中,提醒消息可以与用户输入内容无关,比如该用户输入内容仅用于触发对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将用户输入内容作为该提醒消息的消息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配置所述提醒消息的消息参数的取值,并根据配置结果生成所述提醒消息。例如,消息参数可以包括提醒对象参数和消息内容参数,提醒对象参数用于配置该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而消息内容参数可以包括用于构成消息内容的任意参数。以活动类型的提醒消息为例,采用的消息内容参数可以比如:活动主题信息、活动地点信息、活动形式信息(比如线下活动、线上活动等,再比如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活动时间信息(比如活动开始时刻、活动结束时刻;或者,比如活动开始时刻和活动时长;或者,比如仅包含活动开始时刻;或者其他情况)。活动提醒消息中可以包含多个相同的消息参数,这些消息参数可以具有不同取值;比如,以“活动主题信息”为例,同一活动提醒消息可以包含多个“活动主题信息”,通过对这些“活动主题信息”进行赋值,可使活动提醒消息包含一个或多个活动主题,再以“活动地点信息”为例,同一活动提醒消息可以包含多个“活动地点信息”,通过对这些“活动地点信息”进行赋值,可使活动提醒消息包含一个或多个活动地点。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展示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然后,根据针对所述创建界面的用户配置操作,配置所述提醒消息的消息参数的取值,以及根据配置结果生成所述提醒消息。消息参数的类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创建界面包含的消息参数中,确定所述创建界面中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第一消息参数,并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对所述第一消息参数进行配置,该配置过程无需用户主动操作。同时,上述的用户配置操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参数的配置结果的编辑操作(比如用户的真正意图被误解,或者用户想法发生变化等),针对除所述第一消息参数之外的第二消息参数的配置操作(可由用户手动完成)。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实施针对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比如展示提醒内容、播放提示语音、产生提示振动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用户如果不希望创建提醒消息,可以不对该创建提示进行响应,从而进一步实施原本希望完成的操作,比如用户输入内容来源于用户在通讯会话界面的输入框内的输入内容时,用户可以不理会创建提示、直接发出基于该用户输入内容的通讯消息;或者,用户如果对该创建提示进行触发时,那么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可以生成提醒消息。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发送方对应的客户端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2,获取用户输入内容。
步骤604,当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与提醒消息相关时,展示出所述提醒消息的备选类型。
步骤606,根据选中的备选类型,生成相应类型的提醒消息。
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展示出提醒消息的备选类型,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而无需由客户端根据用户输入内容进行自动确定,虽然需要用户额外执行选择步骤,但是由于该选择操作本身并不复杂,并且选中的备选类型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省去了用户再次修改的操作,实际上可能反而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提升对提醒消息的创建效率。而关于图6所示实施例的其他描述,均可以参考关于图5所示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发送方对应的客户端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2,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步骤704,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步骤706,向提醒对象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步骤706,可以将生成的活动提醒消息发送至提醒对象,以实现相应的活动提醒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默认发送时刻或者用户设定的发送时刻、按照默认消息类型或者用户设定的消息类型发送所述提醒消息。其中,用户通过设定发送时刻,可以实现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定时发送,该发送时刻可以为尚未发生的任意时刻,比如用户可以直接设定为诸如“今天15时25分”等绝对时刻,也可以设定为诸如“活动开始时刻之前30分钟”等相对时刻,或者其他任意形式的时刻。同时,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消息类型,以实现不同程度的提醒作用,例如消息类型可以包括“应用内”的即时通讯消息、短信、电话(例如语音播报消息内容等)等,用户可以仅选取一种消息类型、使得客户端仅通过单一形式发送提醒消息,或者也可以选取多种消息类型、使得客户端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发送提醒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作为接收方的提醒对象可以针对发送方发出的活动提醒消息进行响应,使得发送方可以接收所述提醒对象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含所述提醒对象针对活动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动描述信息的接受状况信息;然后,可以将所述提醒对象与对应的响应消息进行关联展示,以便于发送方进行查看。其中,接受状况信息表明接收方是否认同上述活动提醒消息中包含的活动描述信息;例如,当接受状况信息为“同意”时,表明其可以接受活动描述信息定义的“活动主题”、“活动地点”、“活动时间”等,从而具有较大概率参与相关活动;而当接受状况信息为“拒绝”时,表明其可能无法接受至少一部分活动描述信息,从而具有较大概率无法参与相关活动。
其中,当所述接受状况信息为拒绝时,所述响应消息还包括:拒绝理由,比如接收方可以明确是由于“距离活动地点过远”、“活动时间过早”等原因,导致其无法参与相关活动,有助于发送方据此对活动进行及时调整,以便于提升提醒对象参与活动的概率。上述的“拒绝理由”可以为选填项;或者,也可以为接收方在选取“拒绝”时的必填项,以确保发送方能够据此实现对活动进行调整,并进而提升提醒对象参与活动的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接收提醒对象针对活动描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项目提出的调整请求,以及在收到针对所述调整请求的用户确认操作时,可以基于调整后的活动描述信息向所述提醒对象发送新的活动提醒消息;或者,可以基于调整后的活动描述信息向所述提醒对象发送针对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调整指令,使得提醒对象使用的客户端可以根据该调整指令对先前接收到的活动提醒消息中的活动描述信息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在发出活动提醒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提醒对象返回的响应消息时,可以自动向所述提醒对象重新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以提升提醒成功率;或者,可以展示针对所述提醒对象的重复提醒选项,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重复提醒,并在确定需要重复提醒时对重复提醒选项实施用户触发操作,以使得在收到针对所述重复提醒选项的用户触发操作时向所述提醒对象重新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提醒消息中可以包含默认或用户设定的提醒时间点、默认或用户设定的提醒方式,以使所述提醒对象在所述提醒时间点被基于所述提醒方式进行活动提醒,且提醒内容与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相关。其中,提醒时间点可以为活动开始时刻或者活动开始时刻之前的任意时刻,比如活动开始前5分钟、活动开始前半小时等。提醒方式可以包括“应用内”的即时通讯消息、短信、电话等,可以仅采用一种提醒方式、使得提醒对象仅获得单一形式的活动提醒,或者也可以采用多种提醒方式、使得提醒对象同时获得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醒。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活动描述信息包含的活动开始时刻,在所述活动开始时刻发起针对提醒对象的呼叫请求,以建立音频连接或视频连接;其中,该呼叫请求可以用于使得活动提醒消息的发送方与提醒对象之间建立起音频连接或视频连接,或者该呼叫请求可以用于使得提醒对象之间建立起音频连接或视频连接等。此外,对于已经建立的音频连接或视频连接,尚未加入的提醒对象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中途加入。通过由发送方对应的客户端自动发起该呼叫请求,一方面无需发送方手动通过客户端执行呼叫操作,另一方面即便发送方忘记操作或由于其他事务而未注意到活动开始时刻已到达,也可以确保活动准时开始、避免发生延误。实际上,当发送方忘记操作或由于其他事务而未注意到活动开始时刻已到达时,通过由客户端自动发起呼叫请求,还可以对发送方起到提醒作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当然,除了由客户端发起呼叫请求之外,还可以存在其他实施方式。例如,所述客户端可以根据所述活动描述信息包含的活动开始时刻,向服务端发起呼叫预约请求,客户端可以在活动开始时刻到达之前的任意时刻发起该呼叫预约请求;其中,所述呼叫预约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服务端在所述活动开始时刻向所述客户端和所述提醒对象中至少之一发起呼叫,以建立音频连接或视频连接。再例如,当客户端通过服务端将活动提醒消息发送至提醒对象时,由于服务端可以获得该活动提醒消息并获取其中的活动描述信息,那么服务端可以根据该活动描述信息包含的活动开始时刻,在所述活动开始时刻向所述客户端和所述提醒对象中至少之一发起呼叫,以建立音频连接或视频连接,而无需客户端单独发送上述的呼叫预约请求或类似消息。对于上述由服务端发起呼叫的方案,服务端可以仅向所述客户端发起呼叫,使得客户端响应于该呼叫而建立相应的音频连接或视频连接,而提醒对象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入该音频连接或视频连接;或者,服务端可以仅向提醒对象发起呼叫,使得提醒对象响应于该呼叫而建立相应的音频连接或视频连接,其中服务端可以同时向所有提醒对象发起呼叫,也可以仅向部分提醒对象发起呼叫、而其他提醒对象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入已建立的音频连接或视频连接,当然客户端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入已建立的音频连接或视频连接;或者,服务端可以向客户端和提醒对象发起呼叫,使得在客户端与提醒对象之间建立起音频连接或视频连接。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发送方侧的活动提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发送方使用的电子设备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2,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步骤804,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步骤806,实施针对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发送提示。
步骤808,根据响应于所述发送提示的触发操作,向提醒对象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8所示的实施例在生成活动提醒消息之后,可以向发送方实施发送提示,并由该发送方实施响应于该发送提示的触发操作时,向提醒对象发送活动提醒消息,那么如果发送方希望对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内容进行编辑,或者发送方临时希望取消发送时,可以避免实施响应于该发送提示的触发操作,以避免向提醒对象发送活动提醒消息。而关于图8所示实施例的其他描述,均可以参考关于图7所示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接收方侧的活动提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接收方使用的电子设备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2,接收活动提醒消息,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由发送方基于通讯会话对应的发送方通讯会话界面发送。
步骤904,在所述通讯会话对应的接收方通讯会话界面中,展示所述活动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动描述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当发送方通过发送方通讯会话界面中的用户输入内容,触发了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时,表明发送方与接收方具有较大概率在通过相应的通讯会话进行通讯,因而通过将活动描述信息展示于该通讯会话对应的接收方通讯会话界面,以便于接收方进行查看,而无需由接收方通讯会话界面切换至活动提醒消息的专用界面中,一方面可以确保接收方尽可能快速、便捷地查看活动描述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地降低对通讯过程的影响。
步骤906,根据收到的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用户触发操作,向所述发送方返回相应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触发操作指示的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接受状况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接收方的用户触发操作,客户端可以直接返回相应的响应消息,以向发送方告知相应的接受状况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客户端可以根据接收方的接受状况信息,对用户触发操作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当所述用户触发操作指示的接受状况信息为同意时,所述客户端可以直接返回所述响应消息;而当所述用户触发操作指示的接受状况信息为拒绝时,所述客户端可以进一步获取相应的拒绝理由,并将所述拒绝理由添加至所述响应消息中,以返回至所述发送方。其中,客户端可以向接收方展示预先设定的备选拒绝理由,以供接收方进行选择;或者,客户端可以向接收方提供理由输入框,以供接收方在该理由输入框内填入相应的拒绝理由。拒绝理由的填写可以为非强制性操作,即接收方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输入拒绝理由,且不会影响响应消息的发送;或者,拒绝理由的填写可以为强制性操作,接收方必须输入拒绝理由后才能够发出响应消息,以确保发送方能够了解接收方对于活动描述信息的认同状况,并基于拒绝理由而对活动进行合理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用户触发操作指示的接受状况信息为拒绝时,可以进一步获取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至少一个项目的调整信息,并向所述发送方发出包含所述调整信息的调整请求;相应地,如果发送方确认接受该调整请求,发送方侧的客户端可以对活动描述信息进行调整,并进一步将调整后的活动描述信息告知各个提醒对象,例如该发送方侧的客户端可以基于调整后的活动描述信息向所述提醒对象发送新的活动提醒消息,或者可以基于调整后的活动描述信息向所述提醒对象发送针对原本的活动提醒消息的调整指令,并由接收方侧的客户端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接收到的原本的活动提醒消息中的活动描述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客户端可以获取所述活动提醒消息中包含的提醒时间点和提醒方式,并向客户端对应的服务端发起对应于所述提醒时间点和所述提醒方式的活动提醒请求;然后,客户端可以响应所述服务端在所述提醒时间点以所述提醒方式发起的活动提醒事件,以对接收方进行活动提醒,尤其是当接收到活动类型的提醒消息的时刻与活动开始时刻之间相隔较久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接收方发生遗忘而错过活动或迟到。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获取用户输入内容,可以快捷地触发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操作,而无需用户单独启动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流程,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提升创建效率,以及提升基于该活动提醒消息的通讯效率。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企业即时通讯应用“企业微信”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假定手机13、手机14和手机15上运行有企业微信客户端、服务器11上运行有企业微信服务端,其中手机13-15上的企业微信客户端分别登录有不同使用者的注册账号,例如手机13上登录有发送方的注册账号A(即用户A),使得手机13被配置为发送方对应的发送方设备、手机13上登录有该发起方对应的企业微信客户端1,以及手机14-15分别上登录有接收方的注册账号B(即用户B)和注册账号C(即用户C),使得手机14-15被配置为这两个接收方对应的接收方设备、手机14-15上登录有这两个接收方对应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和企业微信客户端3。其中,用户A可以在手机13上快捷创建会议提醒消息,并且可以将会议提醒消息发送至用户B、用户C,以实现对用户B和用户C的会议提醒,下面基于该过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图1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企业微信客户端的通讯会话界面的示意图。假定用户A、用户B和用户C均属于群组“认真工作小组”,图10可以为用户A使用的企业微信客户端1上对应于该群组“认真工作小组”的通讯会话界面1000。在通讯会话界面1000中包括输入框1001,该输入框1001可供用户A输入通讯消息,并将通讯消息通过通讯会话界面1000发送至群组“认真工作小组”的其他群组成员。比如在图10中,输入框1001可以获取来自用户A的用户输入内容1002,譬如该用户输入内容1002可以为“下午3点开会”等。
图1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讯会话界面展示会议的创建提示的示意图。针对图10所示的用户输入内容1002,当该用户输入内容1002被确定为与会议相关时,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展示出如图11所示的创建提示1003,用于提示用户A对该创建提示1003实施触发操作,以快捷地创建会议。
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自行确定用户输入内容1002是否与会议相关,也可以将用户输入内容1002上传至企业微信服务端,以由企业微信服务端确定该用户输入内容1002是否与会议相关。企业微信客户端1或企业服务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用户输入内容1002是否与会议相关,例如:
一种方式下,可以将用户输入内容1002与预先创建的关键词库进行匹配,该关键词库包含预先设定的与会议相关的关键词,比如“会议”、“开会”、“讨论”等;那么,当用户输入内容1002与至少一个关键词相匹配时,可以确定用户输入内容1002与会议相关。
另一种方式下,可以通过预先训练得到的语义分析模型,对用户输入内容1002进行语义分析,以确定用户输入内容1002是否与会议相关。
图1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建会议界面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用户A可以通过该会议创建界面1200配置会议的会议描述信息。例如:
用户A可以在输入栏1201内输入会议描述信息中的“会议主题”信息,即会议所需协商的内容。
用户A可以在输入栏1202内输入会议描述信息中的“地点”信息,即会议举办地,比如“2号楼201室”等。
用户A可以在时间编辑栏1203内编辑会议描述信息中的会议时间信息,比如会议开始时刻为“2017年6月4日15:00”、会议结束时刻为“2017年6月4日16:00”;在其他实施例中,会议时间信息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比如“会议开始时刻+会议时长”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其中,由于在上述的用户输入内容1002中包含有“下午3点”等信息,因而图12中的会议开始时刻可以被自动配置为当天(假定为2017年6月4日)的下午3点(即15:00),而无需用户A手动配置,有助于提升会议提醒消息的创建效率。用户A可以接受自动配置的会议开始时刻,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辑调整。
用户A可以通过选项1204设定当前创建的会议提醒消息的是否自动重复发送,比如当用户A设定为不需要重复时,该会议提醒消息只会在用户A触发“发送”选项1208后被单次发出;而当用户A设定为需要重复时,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根据用户A进一步设定的重复周期、反复发出该会议提醒消息,直至到达会议开始时刻或会议结束时刻,从而自动实现对提醒对象的多次提醒。
用户A可以通过添加选项1205选取希望添加为提醒对象(即参与人)的用户,该提醒对象可以来自该用户A的关联用户,比如企业微信客户端1上的应用内通讯录(如微信好友等)、手机13内的手机通讯录、企业微信客户端1上记录的该用户A的所属团体(如企业)的团体成员(如企业内的同事)、企业微信客户端1上记录的该用户A对应的外部联系人(例如与用户A所属团体相关联的外部团体的团体成员)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用户A还可以通过各个已添加的提醒对象(如图12所示的用户B和用户C)对应的删除选项1206,删除相应的提醒对象。
其中,与上述的会议开始时刻相类似的,由于用户A在群组“认真工作小组”对应的通讯会话界面1000输入用户输入内容1002,并由此触发图12所示的会议创建界面1200,因此可以将该群组“认真工作小组”的所有群组成员自动配置为提醒对象,而无需用户A手动添加。用户A可以通过上述的删除选项1206删除自动添加的提醒对象,还可以将其他用户添加为提醒对象。
用户A可以通过发送方式选项1207,选取希望采用的针对该会议提醒消息的发送方式,比如发送方式可以包括基于即时通讯技术的“应用内”、“短信”和“电话”等,且用户A可以同时选取一种或多种发送方式。
用户A可以通过提醒选项1208设定是否需要启动针对当前创建的会议提醒消息的提醒功能,以及在设定为需要启动该提醒功能时,进一步设定该提醒功能的提醒时间点,比如当提醒时间点为图12所示的“提前5分钟”时,提醒对象可以在会议开始时刻前5分钟得到提醒,避免发生遗漏;同时,用户A还可以进一步设定提醒方式,该提醒方式的选取类似于上述的“发送方式”,比如可以包括“应用内”、“短信”、“电话”等一种或多种提醒方式。
用户A可以通过触发会议自动发起选项1209,确定是否由企业微信客户端1主动向提醒对象发起呼叫操作;其中,当会议自动发起选项1209被开启时,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在会议开始时刻自动向提醒对象发起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的呼叫请求,从而在用户A与提醒对象之间实现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或者在提醒对象之间实现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即用户A可以不参与会议)。当然,用户A和提醒对象也可以中途加入已建立的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或者,当会议自动发起选项1209被开启时,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在会议开始时刻之前向企业微信服务端1发起呼叫预约请求,使得该企业微信服务端1在会议开始时刻向用户A和提醒对象中至少之一发起呼叫,从而建立起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当然,如果企业微信客户端1通过企业微信服务端将会议提醒消息发送至提醒对象时,由于企业微信服务端1可以获得该会议提醒消息并获取其中的会议开始时刻,在该会议开始时刻向用户A和提醒对象中至少之一发起呼叫,以建立起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而无需上述的企业微信客户端1单独发送上述的呼叫预约请求或类似消息。
当由企业微信服务端发起呼叫时,该企业微信服务端可以仅向用户A发起呼叫,以建立仅用户A加入的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而提醒对象可以中途加入该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或者,该企业微信服务端可以仅向部分提醒对象发起呼叫,以建立仅该部分提醒对象加入的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而用户A和其他提醒对象可以中途加入该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或者,该企业微信服务端可以向所有提醒对象发起呼叫,以建立所有提醒对象加入的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而用户A可以中途加入该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或者,该企业微信服务端可以向用户A和所有提醒对象发起呼叫,以建立用户A和所有提醒对象加入的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
进一步地,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确定会议形式,并当会议形式为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等线上会议时,通过上述的呼叫请求或呼叫预约请求,自动在用户A与提醒对象之间实现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或者,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在会议形式为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等线上会议时,示出上述的会议自动发起选项1209,而在其他会议形式时隐藏该会议自动发起选项1209。
图1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讯会话界面展示任务的创建提示的示意图。除了“会议”类型之外,对于“任务”等其他类型的提醒消息,也可以实现类似的快捷创建操作。如图13所示,在通讯会话界面1300中,通过获取用户A在输入框1301内形成的用户输入内容1302,假定该用户输入内容1302包括“5点之前把问题总结发给我”,且该用户输入内容1302被判定为与任务相关,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展示出相应的创建提示1303,以使得用户A可以通过触发该创建提示1303,快捷地创建相应的任务提醒消息。
图1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讯会话界面展示会议的发送提示的示意图。仍以会议提醒消息为例,除了通过如图11所示的创建提示1103,使得用户A可以快速创建会议提醒消息之外,企业微信客户端1还可以自动创建会议提醒消息,使得用户A只需要触发确定是否发送会议提醒消息即可。如图14所示,在通讯会话界面1400中,通过获取用户A在输入框1401内形成的用户输入内容1402,假定该用户输入内容1402包括“下午3点开会”,且该用户输入内容1402被判定为与会议相关,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自动创建相应的会议提醒消息,并示出相应的发送提示1403,使得用户A可以通过触发该发送提示1403,快捷地发送相应的会议提醒消息。
其中,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将用户输入内容1402添加为会议提醒消息的会议主题、将群组“认真工作小组”的全体成员添加为会议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以自动生成会议提醒消息。在其他实施例中,企业微信客户端1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生成会议提醒消息;例如,通过对用户输入内容1402进行语义分析,比如当用户输入内容1402为“下午3点在神龙阁讨论X项目进展,请全体参加”时,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确定出“会议开始时刻”为“下午3点”、“会议地点”为“神龙阁”、“会议主题”为“讨论X项目进展”、“提醒对象”为“全体”等,并据此对会议描述信息进行配置,生成相应的会议提醒消息。
另外,虽然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先生成会议提醒消息,然后展示出图14所示的发送提示1403,以供用户A实施触发操作后发送该会议提醒消息,但在一些实施例中,企业微信客户端1也可以先展示发送提示1403,并在用户A实施触发操作后,再生成并发送会议提醒消息。
图1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讯会话界面发送会议提醒消息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当用户A通过通讯会话界面1500发送会议提醒消息1501时,该会议提醒消息1501可以被发送并展示于该通讯会话界面1500中,使得群组“认真工作小组”中被添加为提醒对象的群组成员,均可以通过各自使用的企业微信客户端上的通讯会话界面,查看到该会议提醒消息1501,使其可以在通讯过程中无中断地查看到相应的会议描述信息。
图1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讯会话界面接收会议提醒消息的示意图。以用户B为例,假定图16为用户B使用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示出的群组“认真工作小组”对应的通讯会话界面1600,该通讯会话界面1600可以示出用户A发送的会议提醒消息1601。在会议提醒消息1601中可以包括响应选项1602,比如图16所示的“接受”和“拒绝”等;其中,当用户B选取响应选项1602中的“接受”时,表明其可以参与用户A提出的会议,当用户B选取响应选项1602中的“拒绝”时,表明其无法参与用户A提出的会议。
图17A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提醒消息管理界面展示接收到的会议提醒消息的示意图。用户B通过手机14收到会议提醒消息后,除了在诸如图16所示的通讯会话界面1600中展示之外,还可以与其他提醒消息一样,在图17A所示的提醒消息管理界面1700A展示收到的会议提醒消息,比如用户B可以在该提醒消息管理界面1700A中查看到会议提醒消息的消息内容1701A。提醒消息管理界面1700A中还可以展示出针对上述消息内容1701A的响应选项1702A,包括图17A所示的“接受”和“拒绝”等,与图16所示的响应选项160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提醒消息管理界面1700A用于集中展示用户B接收和发送的所有提醒消息,比如来自其他用户的提醒消息(比如图17A中示出来自用户A的会议提醒消息)、由用户B自己发出的提醒消息等。同时,该提醒消息管理界面1700A还可以用于实施与提醒消息相关的其他功能,比如当检测到用户B触发该提醒消息管理界面1700A右上角的新建标识1703A时,可使手机14上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收到该用户B针对提醒消息的用户创建操作,以启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类似的,在用户A使用的企业微信客户端1、用户C使用的企业微信客户端3等其他企业微信客户端中,均可以提供类似的提醒消息管理界面,此处不再赘述。
图17B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消息详情界面的示意图。由于提醒消息管理界面1700A需要对用户B发送和接收的所有提醒消息进行集中展示,为了使得用户B能够在手机14上同时查看到更多提醒消息,企业微信客户端2可能会尽量减小每条提醒消息占用的展示区域,使得上述的响应选项1702A可能并不一定展示于该提醒消息管理界面1700A中,甚至消息内容1701A也可能无法完全展示、仅能够示出概略内容。那么,用户B可以触发提醒消息管理界面1700A中的消息内容1701A,使得企业微信客户端2切换至图17B所示的提醒消息详情界面1700B,并在该提醒消息详情界面1700B的内容展示区域1701B示出上述的消息内容1701A,且该提醒消息详情界面1700B还可以包括功能选项区域1702B,该功能选项区域1702B中可以包括上述的“接受”、“拒绝”等响应选项1702A。
此外,提醒消息详情界面1700B中还可以包括会议提醒消息对应的消息动态区域1703B,用于展示与该会议提醒消息相关的动态消息,比如该会议提醒消息的发送方或接收方针对该会议提醒消息的回复信息等。以用户B为例,用户B可以通过对功能选项区域1702B中的“回复”选项进行触发,从而输入针对该会议提醒消息的回复信息。例如图17B所示,假定回复信息的信息内容1704B为“能不能13:00开始?16点有约了”,该信息内容1704B可以被展示于上述的动态区域1703B中;类似地,当手机14接收到其他用户发出的回复信息时,相应的信息内容同样可以被展示于该动态区域1703B中,以供向用户B进行集中展示。当然,某一用户发出的回复信息,并不一定会被该会议提醒消息的所有关联通讯方(即该会议提醒消息的发送方和所有接收方)接收和查看,比如用户B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的所有关联通讯方中的一个或多个用户,作为该回复信息的发送对象;举例而言,企业微信客户端2可以向用户B提供一“悄悄话”选项,当用户B未选中“悄悄话”选项时,上述的回复信息可以发送至所有关联通讯方,当用户B选中“悄悄话”选项时,上述的回复信息可以仅发送至该会议提醒消息的发送方——用户A、而其他用户不会接收到该回复信息。
图1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讯会话界面示出已发送的会议提醒消息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当企业微信客户端1通过通讯会话界面1800发出会议提醒消息后,该会议提醒消息的消息内容1801可以被展示于该通讯会话界面1800内,以供用户A进行查看。通讯会话界面1800还可以展示各个提醒对象对会议提醒消息的响应状况1802A,比如该响应状况1802A可以为“共24人,18人已接受,1人已拒绝,5人未响应”,其中“1人已拒绝”可以对应于上述的用户B;同时,还可以展示出与会议提醒消息相关的回复信息1802B,比如该回复信息1802B可以包括上述的用户B输入的“能不能13:00开始?16点有约了”。
图1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提醒消息管理界面示出已发送的会议提醒消息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在提醒消息管理界面1900中,分别展示出上述的会议提醒消息对应的展示区域1901以及用于展示来自用户AA的任务提醒消息的展示区域1902、用于展示用户A发出的DING提醒消息的展示区域1903等,即对于用户A发送和接收的提醒消息进行集中展示。在展示区域1901内,可以展示上述会议提醒消息的消息内容,还可以展示响应状况1901A和回复信息1901B,这与图18所示的响应状况1801A和回复信息1801B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0-2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响应详情界面的示意图。在图19所示的提醒消息管理页面1900中,响应状况1901A可以仅包括类似于“共24人,18人已接受,1人已拒绝,5人未响应”的概略信息(图18所示的通讯会话界面1800的情况类似,此处略去),而用户A可以通过触发该响应状况1901A,使得企业微信客户端1展示出图20所示的响应详情页面2000,以详细查看每一响应状况具体对应的提醒对象。如图20所示,当用户A选取“已接受”对应的选项2001时,该响应详情页面2000中可以示出所有针对上述的会议提醒消息选择“接受”的用户,比如用户AA、用户BB、用户DD、用户EE、用户FF等;类似地,当用户A选取“已拒绝”对应的选项2002时,该响应详情页面2000可以示出所有针对上述的会议提醒消息选择“拒绝”的用户,例如上述的用户B。而当用户A选取“未响应”对应的选项2003时,如图21所示,该响应详情页面2000可以示出尚未针对上述的会议提醒消息做出响应的用户,比如用户LL、用户KK等;其中,响应详情页面2000还可以针对每个“未响应”的用户,示出相应的“再次提醒”选项2004,当用户A选取诸如用户LL对应的“再次提醒”选项2004时,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再次向该用户LL发送上述的会议提醒消息,以提醒该用户LL做出响应。
图2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理由输入窗口的示意图。当用户A发现用户B针对上述的会议提醒消息的响应状况为“拒绝”时,用户A并不能够由此了解用户B的拒绝原因。虽然用户B可能向用户A发送诸如图19所示的回复信息1901B,以向用户A进行说明,但是并不能够保证用户B每次都能够发送回复信息进行解释,也不能够保证其他用户同样会发送回复信息进行解释,使得用户A需要通过额外的方式进行询问,比如向用户B发送回复信息或即时通讯消息、呼叫用户B等,造成操作繁琐、效率低下。因此,如图22所示,当用户B选取“拒绝”选项时,手机14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可以展示出理由输入窗口2200,以供用户B输入至少一项拒绝理由;在一实施例中,对于拒绝理由的输入操作可以是强制的,即用户B必须输入至少一项拒绝理由,企业微信客户端2才能够允许用户B选中“拒绝”选项。理由输入窗口2200中可以示出至少一项预定义的拒绝理由2201,以供用户B通过触发预定义的拒绝理由2201对应的选择框2202来进行选择,用户B也可以通过输入框2202来手动输入拒绝理由;当然,理由输入窗口2200中可以示出预定义的拒绝理由2201与输入框2202中至少之一,只要能够由用户B提供拒绝理由即可。
图2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响应详情界面的示意图。如图23所示,用户A可以在响应详情页面2300中,通过选择“已拒绝”对应的选项2301,查看选择“拒绝”的提醒对象及其拒绝理由2302,比如用户B提供的拒绝理由2302可以为“16:00有约,无法全程参加会议”。那么,用户A在查看到拒绝理由2302之后,就可以相应地做出安排或调整,比如根据用户B的需求而提前或延后会议时间等。
除了提供拒绝理由之外,当提醒对象对于会议提醒消息中的会议描述信息存在不同意见时,还可以对相应的会议描述信息提出调整请求,以实现相应调整。图24-2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会议描述信息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在手机14示出的提醒消息详情页面2400中,在会议时间信息、会议地点信息的左侧可以分别示出相应的调整标识2401、调整标识2402。以针对会议时间信息的调整为例,当收到用户B针对调整标识2401的触发操作时,手机14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可以示出图25所示的时间调整选项2403,使得用户B可以针对会议时间信息提出调整建议;较为具体地,用户B可以首先在图25所示的提醒消息详情页面2400中设置调整后的会议开始时刻,然后通过触发“下一步”来进一步设置调整后的会议结束时刻,从而得到用户B希望采用的、调整后的会议时间信息。手机14可以针对调整后的会议时间信息向用户A发起调整请求;或者,手机14可以首先向用户B展示出图26所示的确认窗口2404,并由用户B确认后向用户A发起上述的调整请求。
在图24所示的提醒消息详情页面2400中,可以在用户B确认选取“拒绝”后,才示出调整标识2401-2402,以供用户B进一步发出调整请求;当然,即便在用户B尚未选择“接受”或“拒绝”,或者用户B已经选择“接受”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示出上述的调整标识2401-2402,以供用户B进一步发出调整请求。
图2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响应详情界面的示意图。假定用户B选择了“拒绝”,用户A可以在图27所示的响应详情页面2700中的“已拒绝”子页面中,查看到用户B发出的调整请求的请求内容2701,比如该请求内容2701可以包括“调整建议:将会议时间调整为今天下午13:00~14:00”。当然,正如上文所述,如果用户B选择了“接受”,用户A可以在响应详情页面2700中的“已接受”子页面中,查看到用户B发出的调整请求的请求内容,如果用户B尚未选择“接受”或“拒绝”,用户A可以在响应详情页面2700中的“未响应”子页面中,查看到用户B发出的调整请求的请求内容。
在图27所示的响应详情页面2700中,可以示出针对请求内容1901的处理选项,包括“同意”和“拒绝”等。当用户A选取“同意”选项时,表明用户A认同用户B建议的针对会议时间信息的调整,那么手机13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1一方面可以根据调整后会议时间信息,对先前发出的会议提醒消息中的会议时间信息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可以向会议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发送相应的调整指令,以由各个提醒对象使用的电子设备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响应于该调整指令:根据该调整指令指示的上述调整后会议时间信息,对先前接收到的会议提醒消息中的会议时间信息进行调整。
图28-2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提醒消息管理界面中进行更新提示的示意图。如图28所示,在手机13示出的提醒消息管理页面2800中,会议时间信息可由上述的“今天下午15:00~16:00”调整为“今天下午13:00~14:00”,且可以通过调整后的会议时间信息附近示出“更新”、“下划线”或类似的提示信息2801,以便于用户A进行查看。类似地,用户B、用户C等提醒对象使用的手机14、手机15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企业微信客户端3也可以基于上述的调整指令,将会议时间信息由上述的“今天下午15:00~16:00”调整为“今天下午13:00~14:00”,以及在调整后的会议时间信息附近示出“更新”、“下划线”或类似的提示信息。
当然,除了通过调整指令对先前的会议提醒消息进行调整之外,手机13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1还可以根据调整后的会议时间信息,向各个提醒对象发送新的会议提醒消息,且新的会议提醒消息中包含调整后的会议时间信息。例如图29所示,在手机14示出的提醒消息管理页面2900中,可以示出手机14接收到的新的提醒消息2901,以及先前接收到的提醒消息2902;针对新的提醒消息2901中的会议时间信息,可以采用诸如“!!!”、“下划线”或类似的提示信息2903,使用户B更加容易关注到会议时间信息的调整情况。同时,针对新的提醒消息2901,可以示出针对该提醒消息的响应选项2904,以供用户B进行选取。
图3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端的企业微信客户端的操作界面的示意图。图30可以为用户A使用的PC端的企业微信客户端1上对应于该群组“认真工作小组”的通讯会话界面3000。在通讯会话界面3000中包括输入框3001,该输入框3001可供用户A输入通讯消息,并将通讯消息通过通讯会话界面3000发送至群组“认真工作小组”的其他群组成员。比如在图30中,输入框3001可以获取来自用户A的用户输入内容3002,譬如该用户输入内容3002可以为“下午3点开会”等。
而针对图30所示的用户输入内容3002,当该用户输入内容3002被确定为与会议相关时,企业微信客户端1可以展示出相应的创建提示3003,用于提示用户A对该创建提示3003实施触发操作,以快捷地创建会议。
实际上,在图10-29所示的移动端的企业微信客户端能够完成的功能,均能够在PC端的企业微信客户端完成,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图3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31,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102、内部总线3104、网络接口3106、内存31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1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31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1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31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32,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展示单元3201,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
第一实施单元3202,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实施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
第一生成单元3203,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请参考图33,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可以包括:
第二展示单元3301,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
第二生成单元3302,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请参考图34,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3401,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第三生成单元3402,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可选的,所述预设界面包括:通讯会话对应的通讯会话界面。
可选的,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包括:所述通讯会话的参与者。
可选的,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包括用户在所述预设界面包含的输入框中输入的内容。
可选的,所述第三生成单元340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
当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与活动提醒相关时,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三生成单元3402通过下述方式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
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是否包含与活动提醒相关的预设关键词;其中,当包含所述预设关键词时,所述用户输入内容被判定为与活动提醒相关;
或者,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的语义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其中,当语义与活动提醒相关时,所述用户输入内容被判定为与活动提醒相关。
可选的,所述活动提醒消息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
可选的,所述第三生成单元3402具体用于:
将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作为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内容,以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三生成单元34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配置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参数的取值;
根据配置结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三生成单元34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展示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根据针对所述创建界面的用户配置操作,配置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参数的取值;
根据配置结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三生成单元3402具体用于:
在所述创建界面包含的消息参数中,确定所述创建界面中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第一消息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对所述第一消息参数进行配置;
其中,所述用户配置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参数的配置结果的编辑操作,针对除所述第一消息参数之外的第二消息参数的配置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三生成单元34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实施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
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请参考图35,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3501,获取用户输入内容;
确定单元3502,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提醒消息类型;
第四生成单元3503,根据确定的提醒消息类型,生成相应类型的提醒消息。
请参考图36,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可以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3601,获取用户输入内容;
第三展示单元3602,当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与提醒消息相关时,展示出所述提醒消息的备选类型;
第五生成单元3603,根据选中的备选类型,生成相应类型的提醒消息。
图3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37,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702、内部总线3704、网络接口3706、内存37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7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37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7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37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活动提醒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38,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活动提醒装置可以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3801,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第六生成单元3802,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第一发送单元3803,向提醒对象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请参考图39,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活动提醒装置可以包括:
第五获取单元3901,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第七生成单元3902,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第二实施单元3903,实施针对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发送提示;
第二发送单元3904,根据响应于所述发送提示的触发操作,向提醒对象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图4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40,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4002、内部总线4004、网络接口4006、内存40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40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40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40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40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活动提醒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41,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活动提醒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4101,接收活动提醒消息,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由发送方基于通讯会话对应的发送方通讯会话界面发送;
第四展示单元4102,在所述通讯会话对应的接收方通讯会话界面中,展示所述活动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动描述信息;
返回单元4103,根据收到的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用户触发操作,向所述发送方返回相应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触发操作指示的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接受状况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实现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快速创建,以用于实现活动提醒功能;而实际上,活动提醒功能只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团体场景下所能够实现的“团体处理功能”的一种备选类型,而该团体处理功能实际上可以包括诸如活动提醒功能、任务提醒功能(如针对任务事件的提醒功能)、申请提交功能(如请假申请)、申请审批功能(如针对请假申请的审批)、进度通告功能(如项目进度的通告)、日志管理功能(如日志生成、日志统计等)、考勤管理功能(如生成考勤信息、考勤统计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功能,以实现简化用户操作、提升处理效率。
在针对团体处理功能进行快速触发和启动的场景下,采用的系统架构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考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在服务器11上运行并实现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服务端,在手机13-16等设备上运行并实现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从而基于该服务端与客户端实现对团体处理功能的快速触发和启动。而在另一实施例中,采用的系统架构可以区别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比如仅由客户端自行实现对团体处理功能的快速触发和启动、而无需服务端的参与。
图4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202,确定通讯应用的预设页面中的用户输入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任何可以采集到用户输入内容的页面,均可以作为本申请中的预设页面,比如通讯会话页面或搜索页面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输入内容可以包括由本端用户在预设页面中的输入内容,例如当本端用户采用文字输入方式形成上述的输入内容时,该预设页面中应当至少包括输入框;当本端用户采用语音输入方式形式上述的输入内容时,该预设页面中应当至少包括语音输入启动标识。当预设页面为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时,用户输入内容还可以包括由对端用户在该通讯会话页面中的输入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输入内容可以由本端用户在开启该预设页面之后,由本端用户和对端用户中至少之一实时输入;例如,当本端用户在通讯会话页面的输入框内输入“请假”时,可以对应于特定团体处理功能“请假审批”,并示出相应的“请假审批”功能页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输入内容也可以是在本端用户开启该预设页面之前的历史内容,该历史内容由本端用户和对端用户中至少之一在历史时刻输入。例如,对端用户在通讯会话页面中输入过“随时告知我项目进度”的历史消息,可以对应于特定团体处理功能“项目日志”,并示出相应的“项目日志”功能页面;由于用户输入内容是历史消息,那么本端用户只需要打开通讯会话页面,甚至无需定位至输入框或在输入框中输入任何字符,即可直接对唤起的“项目日志”功能页面进行查看和操作,极大地简化了用户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比如该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可以承载于通讯应用,例如企业即时通讯(Enterprise InstantMessaging,EIM)应用“企业微信”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4204,在所述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在本一实施例中,可以直接根据用户输入内容,确定出相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比如当电子设备上安装有通讯应用的客户端时,例如上述“微信”的客户端,那么,在一种情况下,可以由通讯应用的客户端对用户输入内容进行分析,以确定与该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对应于上述仅包含客户端的系统架构,也可以对应于上述包含服务端与客户端的系统架构);而另一种情况下,客户端可以将输入内容上传至该可以根据通讯应用的服务端,以由该服务端对用户输入内容进行的分析结果,然后根据该服务端传回的分析结果,确定与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对应于上述包含服务端与客户端的系统架构)。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用户输入内容中包含特定字符或特定字符组合时,可以首先示出功能选择页面,该功能选择页面中包含与至少一项团体处理功能对应的功能选项;然后,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选择指令,将被选中的功能选项对应的团体处理功能确定为特定团体处理功能。那么,通过对该特定字符或特定字符组合的合理定义,例如采用不常使用的且易于输入的字符或字符组合,可以进一步简化用户输入操作,有助于提升对功能页面的唤出效率。
步骤4206,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以由本端用户实现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预设页面上展示一临时弹窗,而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可以位于该临时弹窗内;或者,可以在预设页面上展示处理页面的入口标识,其中该入口标识被触发时由预设页面切换至处理页面。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示出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输入内容中包含符合于处理页面中的预设输入项的结构化信息时,电子设备可以自动将该结构化信息填入对应的预设输入项中,从而无需用户手动填写。
在本实施例中,当预设页面为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时,可以根据本端用户在处理页面中的处理操作,生成相应的团体处理事件,并将对端用户设为该团体处理事件的处理方。例如,当特定团体处理功能为审批功能时,可以根据本端用户的处理操作生成审批事件,并将对端用户设为该审批时间的审批人员(即处理方)。
在本实施例中,当预设页面为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时,可以根据预设页面检测到的协同触发操作,示出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基于团体处理功能而创建的所有团体处理事件的信息,例如这些团体处理事件的信息可以采用列表等形式进行展示,以便于本端用户进行查看;并且,当检测到针对任一团体处理事件的信息的触发操作时,可以示出该任一团体处理事件对应的功能页面,以便于本端用户实现快速处理。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对本端用户的输入内容进行采集和识别,可以确定出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从而通过示出相应的处理页面,使得用户无需专门寻找和触发该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功能入口,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提升处理效率。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企业即时通讯应用“企业微信”在企业场景下的处理过程为例,结合图43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4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安装有企业微信客户端的电子设备上,并具体由该企业微信客户端在运行过程中,实现本申请的协同处理功能;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302,创建即时通讯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本端用户“小黑”创建了与对端用户“小白”的即时通讯会话,并通过如图44所示的即时通讯会话页面进行通讯。
步骤4304,确定用户输入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4所示的会话页面中包含输入框,本端用户“小黑”可以在该输入框中输入文字、数字、字符等。当然,会话页面还可以提供诸如语音输入等其他输入方式,以供本端用户“小黑”实现内容输入。
举例而言,假定本端用户“小黑”通过图44所示的键盘实现内容输入,例如该本端用户“小黑”的输入内容可以包括文字“请假”等。
步骤4306A,发送输入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本端用户“小黑”可以将输入内容作为会话消息,直接发送至对端用户,该过程可以与本申请的协同处理功能相互独立,以避免影响通讯双方之间的正常沟通。
步骤4306B,将采集到的输入内容上传至服务器。
步骤4308,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分析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企业微信客户端可以将本端用户“小黑”的输入内容上传至相应的企业微信服务端,以由企业微信服务端对该输入内容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与该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并将相应的分析结果告知企业微信客户端。
其中,企业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应用,除了支持即时通讯功能之外,还能够协同支持诸多团体处理功能,例如审批、考勤等,从而在企业、政府机关、学校、武警等团体场景下,有助于实现即时通讯功能与团体处理功能之间的快速对接,无需用户在多个应用程序之间反复切换。而上述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是指匹配于本端用户“小黑”的输入内容的团体处理功能,以区别于其他未匹配的团体处理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企业微信服务器可以通过对输入内容进行单独的语义分析,还可以结合该输入内容的上下文内容(需要企业微信客户端将相应的上下文内容上传至企业微信服务器),以确定出该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企业微信服务器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分析算法和方案,以实现对输入内容及其上下文内容的准确分析。
步骤4310,当分析结果为存在相关联的团体处理功能时,转入步骤4312;否则返回步骤4304。
步骤4312,示出相应的处理页面。
在本实施例中,当分析结果为存在相关联的团体处理功能时,可以在预设页面上展示相应的处理页面的入口标识;例如,假定本端用户“小黑”的输入内容匹配于团体处理功能“请假审批”,可以示出如图45所示的入口标识,当该入口标识被触发时示出如图46所示的“请假审批”处理页面。当然,也可以略过图45所示的入口标识,直接示出如图46所示的“请假审批”处理页面,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种情况下,“请假审批”处理页面可以展示于图46所示的临时弹窗中,使得用户在对特定团体处理功能进行实现过程时,仍然能够与最初的即时通讯页面相联系,维持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当然,在其他情况下,“请假审批”处理页面可以为相关技术中的独立页面,可由图44所示的即时通讯会话页面切换至该处理页面,并等待处理完成后返回图44所示的会话页面。
步骤4314,根据检测到的用户操作,实现相应的处理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的处理页面包含有“请假类型”、“请假时间”等填写项,需要由本端用户“小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以实现相应的处理功能。例如图47A所示,假定本端用户“小黑”选择了“请假类型”为“年假”、“请假时间”为“2016.08.22下午”至“2016.08.24上午”共1.5天,然后点击“提交”按键后,即可提交该请假审批消息。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上述的处理页面是由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即时通讯会话页面而发起,因而针对生成的请假审批消息,可以将对端用户“小白”作为处理方,并将该请假审批消息发送至对端用户“小白”进行处理。
而相应地,图47B示出了对端用户“小白”使用的电子设备中的即时通讯会话窗口,如图47B所示,针对本端用户“小黑”发送的请假审批消息,通过在即时通讯功能与审批功能之间实现消息穿透,可将该请假审批消息以“即时通讯消息”的形式展示于即时通讯会话窗口中,使得对端用户“小白”在如图47B所示的即时通讯会话页面中,即可直接完成对该请假审批消息的响应处理,而无需切换至清洁审批的功能页面,有助于简化用户操作、提升处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
1)除了图43中将采集输入内容与发送输入内容相区分的处理方式之外,还可以将两者相结合。如图48所示,企业微信客户端可以采集本端用户“小黑”已发送的通讯消息,将该通讯消息作为本申请的输入内容,并通过对该输入内容进行分析,以确定相匹配的团体处理功能,并实现对团体处理功能的快速发起和处理。
那么,假定本端用户“小黑”的输入内容为“小白,我想从今天下午到后天上午请假”,当企业微信客户端确定该输入内容匹配的团体处理功能为请假审批时,可以示出如图49所示的入口标识,并当该入口标识被触发后,示出图50所示的处理页面。
2)当输入内容中包含符合于处理页面中的预设输入项的结构化信息时,可以将该结构化信息直接填入对应的预设输入项中,而无需本端用户手动填写。例如,当图50所示的处理页面中包含“请假类型”、“请假时间”时,由于本端用户“小黑”的输入内容“小白,我想从今天下午到后天上午请假”中,可以分析出“请假时间”为“今天下午到后天上午”,那么可以结合“今天”的日期“2016.08.22”,确定相应的请假时间为“2016.08.22下午”至“2016.08.24上午”,无需本端用户“小黑”手动选择。而对于“请假类型”可以由本端用户“小黑”手动选择,或者默认为任意类型(例如“年假”的选取概率最高时,可以默认为“年假”),以供本端用户“小黑”进行手动修改。
图5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02,启动搜索页面。
步骤5104,采集本端用户的输入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图43所示实施例中的即时通讯会话页面之外,还可以根据本端用户在如图52所示的搜索页面中的输入内容,以实现本申请的协同处理方案。
步骤5106,分析相关联的团体处理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企业微信客户端可以对本端用户的输入内容进行主动分析,而无需上传至企业微信服务器(即图43所示的实施例的处理方式),可以确保在网络环境较差或者其他场景下,仍然能够根据本端用户的输入内容实现本申请的协同处理方案。
步骤5108,示出相应的处理页面。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页面可以示出于图52所示的临时弹窗中;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处理页面,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举例而言,假定本端用户“小黑”在搜索页面中的输入内容为“报销”,那么相匹配的团体处理功能可以为“报销审批”功能,并示出如图52所示的处理页面,该处理页面中包含以本端用户“小黑”为发起方(用于举例)的“报销审批”事件。当然,如果存在以本端用户“小黑”为审批方的“报销审批”事件,同样会显示于图52中。
而如图53所示,当本端用户“小白”在搜索页面中的输入内容为“报销”,相匹配的团体处理功能可以为“报销审批”功能,并示出如图53所示的处理页面,该处理页面中包含以本端用户“小白”为审批方的“报销审批”事件,由用户“小黑”发起的“报销审批”事件(对应于图52),以及由用户“白白”发起的“报销审批”事件等,各个“报销审批”事件分别展示于相应的临时窗口中,且多个临时窗口从上至下采用标签形式进行依次排列,以便于用户查看和处理。当然,如果存在以本端用户“小白”为发起方的“报销审批”事件,同样会显示于图53中。
步骤5110,根据检测到的用户操作,实现相应的处理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页面中可以包含功能按键。例如图52所示,当本端用户“小黑”为发起方时,在相应的“报销审批”事件对应的临时窗口中可以包含诸如“催一下”等按键,当检测到该处理页面中的“催一下”按键被触发时,可以向相应的审批方(如用户“小白”)发送提醒消息,以提醒该审批方尽快审核相应的“报销审批”事件。
而例如图53所示,当本端用户“小白”为审批方时,在相应的“报销审批”事件对应的临时窗口中可以包含诸如“通过”、“拒绝”等按键,以供本端用户“小白”进行快速审批。同时,当本端用户“小白”触发某一临时窗口中的“查看详情”时,可以跳转至相应的“报销审批”事件对应的功能页面,以便浏览该“报销审批”事件的全部内容。
在本申请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当预设页面为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即时通讯会话页面时,可以根据该预设页面检测到的协同触发操作,示出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基于团体处理功能而创建的所有团体处理事件的信息。例如图54所示,在本端用户“小黑”与对端用户“小白”的即时通讯会话页面中,可以在该会话页面的诸如右上角或其他位置示出一“协同”按键,当该“协同”按键被触发时,可以在如图55所示的弹窗中示出本端用户“小黑”与对端用户“小白”之间基于团体处理功能而创建的所有团体处理事件,包括“报销审批”、“请假审批”以及其他审批或非审批事件等。
类似地,在对端用户“小白”的通讯设备上的即时通讯会话页面中,也可以示出如图54所示的“协同”按键,并且当该“协同”按键被触发时,可以在如图56所示的弹窗中示出本端用户“小黑”与对端用户“小白”之间基于团体处理功能而创建的所有团体处理事件,包括“报销审批”、“请假审批”以及其他审批或非审批事件等。
此外,虽然在上述图43和图51所示的实施例中,均以诸如用户“小黑”与用户“小白”之间的单聊会话页面为例进行说明,但实际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群聊会话页面中。举例而言,假定本端用户“小黑”属于某一群组,该本端用户“小黑”可以在该群组对应的群聊会话页面中输入聊天内容;那么,企业微信客户端通过将采集到的用户输入内容进行主动分析或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出对应的团体处理功能,例如当用户输入内容匹配于“活动邀请功能”时,可以生成相应的活动邀请消息,并将该群组中被本端用户“小黑”选定的若干群组成员(若未选定,则选中该群组中除本端用户“小黑”之外的所有剩余群组成员)作为邀请目标,分别向每一邀请目标发送该活动邀请消息。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用户输入内容均为诸如“请假”、“报销”等文字内容,但是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实际上,通过对用户输入内容进行预先配置,可以将任意内容作为该用户输入内容;例如,通过将用户输入内容配置为更加简单的字符或字符组合时,可以进一步简化用户操作、提升处理效率。
例如图57所示,当本端用户在即时通讯会话窗口的输入框中输入“=*”时,可以用于唤出相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功能页面。当然,在图57所示的实施例中,并未直接唤出该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功能页面,而是首先示出一功能选择页面(即图57中的协同功能类型选择页面),该功能选择页面中包含与至少一项团体处理功能对应的功能选项,例如该团体处理功能可以包括“请假审批”、“报销审批”、“考勤管理”和“项目日志”等,以供本端用户主动选择希望执行的团体处理功能,并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选择指令,将被选中的功能选项对应的团体处理功能确定为上述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从而示出相应的功能页面,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除了由用户在即时通讯会话页面、搜索页面等预设页面中实时输入上述的用户输入内容之外,用户输入内容还可以包括历史内容,例如由本端用户和对端用户中至少之一在即时通讯会话页面中输入的历史通讯消息。如图58所示,假定对端用户“小白”在“昨天”的10:42发送了历史通讯消息为“记得每天告诉我这个项目的进度”,而本端用户“小黑”回复的历史通讯消息为“好的~”,那么可以识别为:本端用户“小黑”需要每天向对端用户“小白”发送项目日志,以告知其项目进度。因此,当本端用户“小黑”在“今天”开启如图58所示的即时通讯会话页面时,如果本端用户“小黑”在“今天”尚未向对端用户“小白”发送项目日志,可以识别出本端用户“小黑”存在向对端用户“小白”发送项目日志的需求,因而无需本端用户“小黑”执行任何操作,即可直接示出如图59所示的“项目日志”功能页面,使本端用户“小黑”可以快速完成对该项目日志的提交工作。当然,也可以首先示出如图45所示的入口标识,并当本端用户“小黑”对该入口标识进行触发后转入图59所示的“项目日志”功能页面,此处不再赘述。
针对上述预设页面为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即时通讯会话页面的情况下,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仅通过该即时通讯会话页面,即可实现即时通讯功能和团体处理功能,下面结合图60对该场景进行说明;其中,图6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0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02,在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中,确定所述本端用户和所述对端用户中至少之一的用户输入内容。
步骤6004,在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当不存在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时,将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作为通讯消息进行处理。
步骤6006,当存在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时,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以由所述本端用户实现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无需在通讯会话页面、各个团体处理功能的功能页面之间进行反复切换,可以直接在该通讯会话页面中完成通讯功能和各种团体处理功能,从而有助于提升用户的处理效率。
图6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61,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6102、内部总线6104、网络接口6106、内存61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61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61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61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6102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62,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装置可以包括采集单元6202、确定单元6204和第一页面示出单元6206。其中:
内容确定单元6202,确定通讯应用的预设页面中的用户输入内容;
功能确定单元6204,在所述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第一页面示出单元6206,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以由所述本端用户实现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可选的,所述预设页面包括:通讯会话页面或搜索页面。
可选的,所述功能确定单元6204具体用于:
由所述通讯应用的客户端对所述用户输入内容进行分析,以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或者,根据所述通讯应用的服务端对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的分析结果,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页面示出单元6206具体用于:
在所述预设页面上展示一临时弹窗,所述处理页面位于所述临时弹窗内;
或者,在所述预设页面上展示所述处理页面的入口标识,其中所述入口标识被触发时示出所述处理页面。
可选的,还包括:
填写单元6208,当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中包含符合于所述处理页面中的预设输入项的结构化信息时,将所述结构化信息填入对应的预设输入项中。
可选的,还包括:
设定单元6210,当所述预设页面为所述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时,根据所述本端用户在所述处理页面中的处理操作,生成相应的团体处理事件,并将所述对端用户设为所述团体处理事件的处理方。
可选的,还包括:
信息示出单元6212,当所述预设页面为所述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时,根据所述预设页面检测到的协同触发操作,示出所述本端用户与所述对端用户之间基于所述团体处理功能而创建的所有团体处理事件的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页面示出单元6214,当检测到针对任一团体处理事件的信息的触发操作时,示出所述任一团体处理事件对应的功能页面。
可选的,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由所述本端用户在所述预设页面中的输入内容;
当所述预设页面为所述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时,由所述对端用户在所述通讯会话页面中的输入内容。
可选的,所述功能确定单元6204具体用于:
当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中包含特定字符或特定字符组合时,示出功能选择页面,所述功能选择页面中包含与至少一项团体处理功能对应的功能选项;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选择指令,将被选中的功能选项对应的团体处理功能确定为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图6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63,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6302、内部总线6304、网络接口6306、内存63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63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63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63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6302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64,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基于通讯应用的协同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内容确定单元6402、内容处理单元6404和页面示出单元6406。其中:
内容确定单元6402,在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中,确定所述本端用户和所述对端用户中至少之一的用户输入内容;
内容处理单元6404,在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当不存在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时,将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作为通讯消息进行处理;
页面示出单元6406,当存在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时,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以由所述本端用户实现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62)

1.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
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实施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
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2.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
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3.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界面包括:通讯会话对应的通讯会话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包括:所述通讯会话的参与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包括用户在所述预设界面包含的输入框中输入的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
当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与活动提醒相关时,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是否包含与活动提醒相关的预设关键词;其中,当包含所述预设关键词时,所述用户输入内容被判定为与活动提醒相关;
或者,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的语义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其中,当语义与活动提醒相关时,所述用户输入内容被判定为与活动提醒相关。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提醒消息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包括:
将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作为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内容,以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配置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参数的取值;
根据配置结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展示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根据针对所述创建界面的用户配置操作,配置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参数的取值;
根据配置结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还包括:
在所述创建界面包含的消息参数中,确定所述创建界面中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第一消息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对所述第一消息参数进行配置;
其中,所述用户配置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参数的配置结果的编辑操作,针对除所述第一消息参数之外的第二消息参数的配置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实施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
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15.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内容;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提醒消息类型;
根据确定的提醒消息类型,生成相应类型的提醒消息。
16.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内容;
当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与提醒消息相关时,展示出所述提醒消息的备选类型;
根据选中的备选类型,生成相应类型的提醒消息。
17.一种活动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向提醒对象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18.一种活动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实施针对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发送提示;
根据响应于所述发送提示的触发操作,向提醒对象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19.一种活动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活动提醒消息,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由发送方基于通讯会话对应的发送方通讯会话界面发送;
在所述通讯会话对应的接收方通讯会话界面中,展示所述活动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动描述信息;
根据收到的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用户触发操作,向所述发送方返回相应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触发操作指示的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接受状况信息。
20.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展示单元,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
第一实施单元,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实施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
第一生成单元,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21.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展示单元,展示通讯会话界面,所述通讯会话界面包括用于输入通讯消息的输入框;
第二生成单元,根据所述输入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内容,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活动提醒消息。
22.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第三生成单元,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界面包括:通讯会话对应的通讯会话界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提醒对象包括:所述通讯会话的参与者。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包括用户在所述预设界面包含的输入框中输入的内容。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
当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与活动提醒相关时,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生成单元通过下述方式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
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是否包含与活动提醒相关的预设关键词;其中,当包含所述预设关键词时,所述用户输入内容被判定为与活动提醒相关;
或者,确定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的语义是否与活动提醒相关;其中,当语义与活动提醒相关时,所述用户输入内容被判定为与活动提醒相关。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提醒消息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作为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内容,以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配置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参数的取值;
根据配置结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展示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根据针对所述创建界面的用户配置操作,配置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消息参数的取值;
根据配置结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创建界面包含的消息参数中,确定所述创建界面中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第一消息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对所述第一消息参数进行配置;
其中,所述用户配置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针对所述第一消息参数的配置结果的编辑操作,针对除所述第一消息参数之外的第二消息参数的配置操作。
3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实施针对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提示;
根据响应于所述创建提示的触发操作,生成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34.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用户输入内容;
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的提醒消息类型;
第四生成单元,根据确定的提醒消息类型,生成相应类型的提醒消息。
35.一种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获取用户输入内容;
第三展示单元,当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与提醒消息相关时,展示出所述提醒消息的备选类型;
第五生成单元,根据选中的备选类型,生成相应类型的提醒消息。
36.一种活动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第六生成单元,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第一发送单元,向提醒对象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37.一种活动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五获取单元,获取预设界面内的用户输入内容,所述预设界面区别于活动提醒消息的创建界面;
第七生成单元,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生成活动提醒消息;
第二实施单元,实施针对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的发送提示;
第二发送单元,根据响应于所述发送提示的触发操作,向提醒对象发送所述活动提醒消息。
38.一种活动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活动提醒消息,所述活动提醒消息由发送方基于通讯会话对应的发送方通讯会话界面发送;
第四展示单元,在所述通讯会话对应的接收方通讯会话界面中,展示所述活动提醒消息包含的活动描述信息;
返回单元,根据收到的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用户触发操作,向所述发送方返回相应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触发操作指示的针对所述活动描述信息的接受状况信息。
39.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通讯应用的预设页面中的用户输入内容;
在所述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以由本端用户实现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页面包括:通讯会话页面或搜索页面。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团体处理功能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活动提醒功能、任务提醒功能、申请提交功能、申请审批功能、进度通告功能、日志管理功能、考勤管理功能。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包括:
由所述通讯应用的客户端对所述用户输入内容进行分析,以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或者,根据所述通讯应用的服务端对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的分析结果,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包括:
在所述预设页面上展示一临时弹窗,所述处理页面位于所述临时弹窗内;
或者,在所述预设页面上展示所述处理页面的入口标识,其中所述入口标识被触发时示出所述处理页面。
44.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中包含符合于所述处理页面中的预设输入项的结构化信息时,将所述结构化信息填入对应的预设输入项中。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预设页面为所述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时,根据所述本端用户在所述处理页面中的处理操作,生成相应的团体处理事件,并将所述对端用户设为所述团体处理事件的处理方。
46.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预设页面为所述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时,根据所述预设页面检测到的协同触发操作,示出所述本端用户与所述对端用户之间基于所述团体处理功能而创建的所有团体处理事件的信息。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到针对任一团体处理事件的信息的触发操作时,示出所述任一团体处理事件对应的功能页面。
48.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由所述本端用户在所述预设页面中的输入内容;
当所述预设页面为所述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时,由所述对端用户在所述通讯会话页面中的输入内容。
49.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包括:
当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中包含特定字符或特定字符组合时,示出功能选择页面,所述功能选择页面中包含与至少一项团体处理功能对应的功能选项;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选择指令,将被选中的功能选项对应的团体处理功能确定为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50.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中,确定所述本端用户和所述对端用户中至少之一的用户输入内容;
在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当不存在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时,将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作为通讯消息进行处理;
当存在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时,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以由所述本端用户实现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51.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容确定单元,确定通讯应用的预设页面中的用户输入内容;
功能确定单元,在所述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第一页面示出单元,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以由本端用户实现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页面包括:通讯会话页面或搜索页面。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团体处理功能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活动提醒功能、任务提醒功能、申请提交功能、申请审批功能、进度通告功能、日志管理功能、考勤管理功能。
54.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由所述通讯应用的客户端对所述用户输入内容进行分析,以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或者,根据所述通讯应用的服务端对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的分析结果,确定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55.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页面示出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预设页面上展示一临时弹窗,所述处理页面位于所述临时弹窗内;
或者,在所述预设页面上展示所述处理页面的入口标识,其中所述入口标识被触发时示出所述处理页面。
56.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填写单元,当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中包含符合于所述处理页面中的预设输入项的结构化信息时,将所述结构化信息填入对应的预设输入项中。
57.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定单元,当所述预设页面为所述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时,根据所述本端用户在所述处理页面中的处理操作,生成相应的团体处理事件,并将所述对端用户设为所述团体处理事件的处理方。
58.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息示出单元,当所述预设页面为所述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时,根据所述预设页面检测到的协同触发操作,示出所述本端用户与所述对端用户之间基于所述团体处理功能而创建的所有团体处理事件的信息。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页面示出单元,当检测到针对任一团体处理事件的信息的触发操作时,示出所述任一团体处理事件对应的功能页面。
60.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由所述本端用户在所述预设页面中的输入内容;
当所述预设页面为所述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时,由所述对端用户在所述通讯会话页面中的输入内容。
61.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中包含特定字符或特定字符组合时,示出功能选择页面,所述功能选择页面中包含与至少一项团体处理功能对应的功能选项;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选择指令,将被选中的功能选项对应的团体处理功能确定为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62.一种基于通讯应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容确定单元,在本端用户与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讯会话页面中,确定所述本端用户和所述对端用户中至少之一的用户输入内容;
内容处理单元,在通讯应用包含的团体处理功能中,当不存在与所述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时,将所述用户输入内容作为通讯消息进行处理;
页面示出单元,当存在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时,示出对应于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的处理页面,以由所述本端用户实现所述特定团体处理功能。
CN201710534059.2A 2016-09-08 2017-07-03 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8093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0906 2016-09-08
CN2016108109069 2016-09-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372A true CN107809372A (zh) 2018-03-16

Family

ID=61280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4059.2A Pending CN107809372A (zh) 2016-09-08 2017-07-03 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67914A1 (zh)
CN (1) CN107809372A (zh)
HK (1) HK1252502A1 (zh)
SG (2) SG10202102269SA (zh)
WO (1) WO2018049063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6621A (zh) * 2019-01-28 2019-06-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的多页面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47303A (zh) * 2018-04-04 2019-10-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99065A (zh) * 2019-07-23 2019-11-0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81794A (zh) * 2018-06-11 2019-12-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080229A (zh) * 2019-11-07 2020-04-28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92049A (zh) * 2018-12-06 2020-06-16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任务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740894A (zh) * 2020-05-29 2020-10-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计划任务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83978A (zh) * 2019-06-12 2020-12-15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事件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12335205A (zh) * 2018-08-22 2021-02-05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减少的用户输入自动解析一组用户的活动实例集合
CN112887189A (zh) * 2019-11-29 2021-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会话消息的定时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0889A (zh) * 2021-05-08 2021-06-18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邀请的发送方法及会议管理系统
CN113407285A (zh) * 2021-06-28 2021-09-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3923175A (zh) * 2021-09-30 2022-01-11 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讯会话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4157520A (zh) * 2021-11-29 2022-03-08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状态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3160A (zh) * 2021-12-31 2022-05-0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27066A (zh) * 2021-01-18 2022-07-29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124962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任务参与者的添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7377B2 (en) 2005-09-08 2014-03-18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ilding an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
US9318108B2 (en) 2010-01-18 2016-04-19 Apple Inc.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
US8977255B2 (en) 2007-04-03 2015-03-10 App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multi-func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voice-activation
US8676904B2 (en) 2008-10-02 2014-03-1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voice command and contextual data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US20120309363A1 (en) 2011-06-03 2012-12-06 Apple Inc. Triggering notif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asks items that represent tasks to perform
US10276170B2 (en) 2010-01-18 2019-04-30 Apple Inc.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
US8682667B2 (en) 2010-02-25 2014-03-25 Apple Inc. User profiling for selecting user specific voice input processing information
US9262612B2 (en) 2011-03-21 2016-02-16 Apple Inc. Device access using voice authentication
US10417037B2 (en) 2012-05-15 2019-09-17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third party services with a digital assistant
EP3809407A1 (en) 2013-02-07 2021-04-21 Apple Inc. Voice trigger for a digital assistant
US10652394B2 (en) 2013-03-14 2020-05-12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voicemail
US10748529B1 (en) 2013-03-15 2020-08-18 Apple Inc. Voice activated device for use with a voice-based digital assistant
US10176167B2 (en) 2013-06-09 2019-01-08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erring user intent from speech inputs
KR101922663B1 (ko) 2013-06-09 2018-11-28 애플 인크. 디지털 어시스턴트의 둘 이상의 인스턴스들에 걸친 대화 지속성을 가능하게 하기 위한 디바이스, 방법 및 그래픽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US10296160B2 (en) 2013-12-06 2019-05-21 Apple Inc. Method for extracting salient dialog usage from live data
US9966065B2 (en) 2014-05-30 2018-05-08 Apple Inc. Multi-command single utterance input method
US9715875B2 (en) 2014-05-30 2017-07-25 Apple Inc. Reducing the need for manual start/end-pointing and trigger phrases
US10170123B2 (en) 2014-05-30 2019-01-01 Apple Inc. Intelligent assistant for home automation
US9633004B2 (en) 2014-05-30 2017-04-25 Apple Inc. Better resolution when referencing to concepts
US9430463B2 (en) 2014-05-30 2016-08-30 Apple Inc. Exemplar-based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US9338493B2 (en) 2014-06-30 2016-05-10 Apple Inc.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 for TV user interactions
US10127911B2 (en) 2014-09-30 2018-11-13 Apple Inc. Speaker identification and unsupervised speaker adaptation techniques
US9668121B2 (en) 2014-09-30 2017-05-30 Apple Inc. Social reminders
US10074360B2 (en) 2014-09-30 2018-09-11 Apple Inc. Providing an indication of the suitability of speech recognition
US10152299B2 (en) 2015-03-06 2018-12-11 Apple Inc. Reducing response latency of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s
US9886953B2 (en) 2015-03-08 2018-02-06 Apple Inc. Virtual assistant activation
US9721566B2 (en) 2015-03-08 2017-08-01 Apple Inc. Competing devices responding to voice triggers
US10460227B2 (en) 2015-05-15 2019-10-29 Apple Inc. Virtual assistant in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10083688B2 (en) 2015-05-27 2018-09-25 Apple Inc. Device voice control for selecting a displayed affordance
US10200824B2 (en) 2015-05-27 2019-02-05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actively identifying and surfacing relevant content on a touch-sensitive device
US9578173B2 (en) 2015-06-05 2017-02-21 Apple Inc. Virtual assistant aided communication with 3rd party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20160378747A1 (en) 2015-06-29 2016-12-29 Apple Inc. Virtual assistant for media playback
US10747498B2 (en) 2015-09-08 2020-08-18 Apple Inc. Zero latency digital assistant
US10740384B2 (en) 2015-09-08 2020-08-11 Apple Inc.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 for media search and playback
US10331312B2 (en) 2015-09-08 2019-06-25 Apple Inc.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 in a media environment
US10671428B2 (en) 2015-09-08 2020-06-02 Apple Inc. Distributed personal assistant
US10691473B2 (en) 2015-11-06 2020-06-23 Apple Inc.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 in a messaging environment
US10956666B2 (en) 2015-11-09 2021-03-23 Apple Inc. Unconventional virtual assistant interactions
US10223066B2 (en) 2015-12-23 2019-03-05 Apple Inc. Proactive assistance based on dialog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US11227589B2 (en) 2016-06-06 2022-01-18 Apple Inc. Intelligent list reading
US10586535B2 (en) 2016-06-10 2020-03-10 Apple Inc. Intelligent digital assistant in a multi-tasking environment
DK201670540A1 (en) 2016-06-11 2018-01-08 Apple Inc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with a digital assistant
DK179415B1 (en) 2016-06-11 2018-06-14 Apple Inc Intelligent device arbitration and control
US10474753B2 (en) 2016-09-07 2019-11-12 Apple Inc. Language identification using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US11204787B2 (en) 2017-01-09 2021-12-21 Apple Inc.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with a digital assistant
DK201770383A1 (en) 2017-05-09 2018-12-14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CORRECTING RECOGNITION ERRORS
US10417266B2 (en) 2017-05-09 2019-09-17 Apple Inc. Context-aware ranking of intelligent response suggestions
DK180048B1 (en) 2017-05-11 2020-02-04 Apple Inc. MAINTAINING THE DATA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US10726832B2 (en) 2017-05-11 2020-07-28 Apple Inc. Maintaining privacy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US10395654B2 (en) 2017-05-11 2019-08-27 Apple Inc. Text normalization based on a data-driven learning network
DK201770429A1 (en) 2017-05-12 2018-12-14 Apple Inc. LOW-LATENCY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
DK179496B1 (en) 2017-05-12 2019-01-15 Apple Inc. USER-SPECIFIC Acoustic Models
DK179745B1 (en) 2017-05-12 2019-05-01 Apple Inc. SYNCHRONIZATION AND TASK DELEGATION OF A DIGITAL ASSISTANT
US11301477B2 (en) 2017-05-12 2022-04-12 Apple Inc. Feedback analysis of a digital assistant
US10303715B2 (en) 2017-05-16 2019-05-28 Apple Inc.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 for media exploration
US10311144B2 (en) 2017-05-16 2019-06-04 Apple Inc. Emoji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US20180336892A1 (en) 2017-05-16 2018-11-22 Apple Inc. Detecting a trigger of a digital assistant
DK179549B1 (en) 2017-05-16 2019-02-12 Apple Inc. FAR-FIELD EXTENSION FOR DIGITAL ASSISTANT SERVICES
US10592604B2 (en) 2018-03-12 2020-03-17 Apple Inc. Inverse text normalization for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US10818288B2 (en) 2018-03-26 2020-10-27 Apple Inc. Natural assistant interaction
CN108563378B (zh) * 2018-04-25 2020-06-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管理方法及终端
US10928918B2 (en) 2018-05-07 2021-02-23 Apple Inc. Raise to speak
US11145294B2 (en) 2018-05-07 2021-10-12 Apple Inc.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 for delivering content from user experiences
US10984780B2 (en) 2018-05-21 2021-04-20 Apple Inc. Global semantic word embeddings using bi-directi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DK180639B1 (en) 2018-06-01 2021-11-04 Apple Inc DISABILITY OF ATTENTION-ATTENTIVE VIRTUAL ASSISTANT
US20190370753A1 (en) * 2018-06-01 2019-12-05 Sap Se Intelligent Timesheet
DK179822B1 (da) 2018-06-01 2019-07-12 Apple Inc. Voice interaction at a primary device to access call functionality of a companion device
US11386266B2 (en) 2018-06-01 2022-07-12 Apple Inc. Text correction
DK201870355A1 (en) 2018-06-01 2019-12-16 Apple Inc. VIRTUAL ASSISTANT OPERATION IN MULTI-DEVICE ENVIRONMENTS
US10892996B2 (en) 2018-06-01 2021-01-12 Apple Inc. Variable latency device coordination
US10496705B1 (en) 2018-06-03 2019-12-03 Apple Inc. Accelerated task performance
US11010561B2 (en) 2018-09-27 2021-05-18 Apple Inc. Sentiment prediction from textual data
US11170166B2 (en) 2018-09-28 2021-11-09 Apple Inc. Neural typographical error modeling via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US10839159B2 (en) 2018-09-28 2020-11-17 Apple Inc. Named entity normalization in a spoken dialog system
US11462215B2 (en) 2018-09-28 2022-10-04 Apple Inc. Multi-modal inputs for voice commands
US11475898B2 (en) 2018-10-26 2022-10-18 Apple Inc. Low-latency multi-speaker speech recognition
US11638059B2 (en) 2019-01-04 2023-04-25 Apple Inc. Content playback on multiple devices
US11348573B2 (en) 2019-03-18 2022-05-31 Apple Inc. Multimodality in digital assistant systems
KR20200123560A (ko) * 2019-04-22 2020-10-30 라인플러스 주식회사 리마인더 메시지를 제공하는 방법, 시스템, 및 비-일시적인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기록 매체
DK201970509A1 (en) 2019-05-06 2021-01-15 Apple Inc Spoken notifications
US11475884B2 (en) 2019-05-06 2022-10-18 Apple Inc. Reducing digital assistant latency when a language is incorrectly determined
US11307752B2 (en) 2019-05-06 2022-04-19 Apple Inc. User configurable task triggers
US11423908B2 (en) 2019-05-06 2022-08-23 Apple Inc. Interpreting spoken requests
US11140099B2 (en) 2019-05-21 2021-10-05 Apple Inc. Providing message response suggestions
DK201970511A1 (en) 2019-05-31 2021-02-15 Apple Inc Voice identification in digital assistant systems
US11496600B2 (en) 2019-05-31 2022-11-08 Apple Inc. Remote execution of machine-learned models
DK180129B1 (en) 2019-05-31 2020-06-02 Apple Inc. USER ACTIVITY SHORTCUT SUGGESTIONS
US11289073B2 (en) 2019-05-31 2022-03-29 Apple Inc. Device text to speech
US11468890B2 (en) 2019-06-01 2022-10-11 Apple Inc. Methods and user interfaces for voice-based control of electronic devices
US11360641B2 (en) 2019-06-01 2022-06-14 Apple Inc. Increasing the relevance of new available information
WO2021056255A1 (en) 2019-09-25 2021-04-01 Apple Inc. Text detection using global geometry estimators
US11455078B1 (en) 2020-03-31 2022-09-27 Snap Inc. Spatial navigation and creation interface
US11038934B1 (en) 2020-05-11 2021-06-15 Apple Inc. Digital assistant hardware abstraction
US11061543B1 (en) 2020-05-11 2021-07-13 Apple Inc. Providing relevant data items based on context
US11755276B2 (en) 2020-05-12 2023-09-12 Apple Inc. Reducing description length based on confidence
US11490204B2 (en) 2020-07-20 2022-11-01 Apple Inc. Multi-device audio adjustment coordination
US11438683B2 (en) 2020-07-21 2022-09-06 Apple Inc. User identification using headphones
US11782577B2 (en) 2020-12-22 2023-10-10 Snap Inc. Media content player on an eyewear device
US11797162B2 (en) * 2020-12-22 2023-10-24 Snap Inc. 3D painting on an eyewear device
CN114461127A (zh) * 2021-05-08 2022-05-10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868711B2 (en) * 2021-08-16 2024-01-09 Google Llc Creating dynamic data-bound container hosted views and editable forms
CN113992611A (zh) * 2021-08-30 2022-01-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7062A (zh) * 2011-04-15 2012-10-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好友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3763312A (zh) * 2013-12-31 2014-04-30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功能启动方法、装置及客户端
CN104144154A (zh) * 2013-05-10 2014-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起预约会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99887A (zh) * 2015-07-20 2015-11-2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10894A1 (en) * 2008-07-08 2010-0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ftware-as-a-service ad content
US8356046B2 (en) * 2010-09-03 2013-01-15 Sap Ag Context-based user interface, search, and navigation
US8223088B1 (en) * 2011-06-09 2012-07-17 Google Inc. Multimode input field for a head-mounted display
US8983947B2 (en) * 2011-09-30 2015-03-17 Jive Software, Inc. Augmenting search with association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7062A (zh) * 2011-04-15 2012-10-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好友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4144154A (zh) * 2013-05-10 2014-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起预约会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63312A (zh) * 2013-12-31 2014-04-30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功能启动方法、装置及客户端
CN105099887A (zh) * 2015-07-20 2015-11-2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7303A (zh) * 2018-04-04 2019-10-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581794A (zh) * 2018-06-11 2019-12-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2335205A (zh) * 2018-08-22 2021-02-05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减少的用户输入自动解析一组用户的活动实例集合
US11575729B2 (en) 2018-08-22 2023-02-07 Google Llc Automatically resolving, with reduced user inputs, a set of activity instances for a group of users
US11843655B2 (en) 2018-08-22 2023-12-12 Google Llc Automatically resolving, with reduced user inputs, a set of activity instances for a group of users
CN111292049A (zh) * 2018-12-06 2020-06-16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任务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936621A (zh) * 2019-01-28 2019-06-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的多页面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36621B (zh) * 2019-01-28 2022-08-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的多页面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83978A (zh) * 2019-06-12 2020-12-15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事件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12083978B (zh) * 2019-06-12 2024-01-16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事件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10399065A (zh) * 2019-07-23 2019-11-0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80229A (zh) * 2019-11-07 2020-04-28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7189A (zh) * 2019-11-29 2021-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会话消息的定时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40894A (zh) * 2020-05-29 2020-10-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计划任务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27066A (zh) * 2021-01-18 2022-07-29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827066B (zh) * 2021-01-18 2024-02-20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90889B (zh) * 2021-05-08 2021-11-02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邀请的发送方法及会议管理系统
CN112990889A (zh) * 2021-05-08 2021-06-18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邀请的发送方法及会议管理系统
CN113407285A (zh) * 2021-06-28 2021-09-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3923175A (zh) * 2021-09-30 2022-01-11 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讯会话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23175B (zh) * 2021-09-30 2023-10-31 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讯会话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4157520A (zh) * 2021-11-29 2022-03-08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状态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7520B (zh) * 2021-11-29 2024-03-19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状态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3160A (zh) * 2021-12-31 2022-05-0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24962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任务参与者的添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52502A1 (zh) 2019-05-31
WO2018049063A1 (en) 2018-03-15
SG11201900549XA (en) 2019-02-27
US20180067914A1 (en) 2018-03-08
SG10202102269SA (en) 2021-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9372A (zh) 活动提醒消息的生成方法、活动提醒方法及装置
Arminen et al. Respecifying mediated interaction
KR101156323B1 (ko) 그래픽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gui)에 표현되는 통신 세션과 연관된 연락처 관리자를 나타내는 시스템 및 컴퓨터로 구현되는 방법, 연락처 세트 관리 방법 및 비-일시적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US926217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oring record of virtual agent interaction
US927680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information between virtual agents
CN111669311A (zh) 通讯方法及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US2014016431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forming virtual agent recommendation
US2014016495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voking virtual agent
US201401645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interface presentation of virtual agent
US20060242234A1 (en) Dynamic group formation for social interaction
US2014016450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put to virtual agent
CN109005098A (zh) 任务提醒方法及装置、提醒消息的生成和展示方法及装置
US20070005691A1 (en) Media conference enhancements
CN109005517A (zh) 活动提醒方法、活动提醒消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US11301817B2 (en) Live meeting information in a calendar view
US20200410457A1 (en) Live meeting object in a calendar view
CN115623133A (zh) 线上会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akshmipathy et al. TalkBack: a conversational answering machine
Sietsma Logics of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Starks Bye bye love: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al dissolution.
US20200220927A1 (en) Activity synchronization
Adams Communication mapping: understanding anyone's social network in 60 minutes
CN117579408A (zh) 日程提醒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jcik The Social Lives of Cell Phones
Kristy et al. Two Face Personality in Identity Falsification and Catfishing Behavior on Online Dating Tin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250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