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0002B -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0002B
CN106210002B CN201610509525.7A CN201610509525A CN106210002B CN 106210002 B CN106210002 B CN 106210002B CN 201610509525 A CN201610509525 A CN 201610509525A CN 106210002 B CN106210002 B CN 1062100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put information
response
slav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095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10002A (zh
Inventor
张渊毅
张传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095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100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10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0002A/zh
Priority to US15/626,429 priority patent/US20180006869A1/en
Priority to DE102017114156.1A priority patent/DE102017114156A1/d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10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0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在获得输入信息后,能够基于获得的该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准确地确定响应指令以及该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通过执行该响应指令,来控制响应终端及时响应输入信息,满足用户需求。可见,本申请提高了对响应终端控制准确性。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日益成熟,已被广泛应用中用户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尤其是随着物联网、信息物理系统等技术的发生,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当前应用场景包括多个能够进行人机交互的终端时,系统很难根据用户的意愿,从这多个终端中准确判断出用户希望响应的终端,往往会给用户的生活、工作等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系统很难根据用户的意愿,从多个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终端中准确判断出用户希望响应的终端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主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输入信息;
基于获得的所述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响应指令以及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执行所述响应指令,控制所述响应终端响应所述输入信息。
优选的,
所述获得输入信息包括,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从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优选的,
所述获得输入信息包括,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包括:
从与所述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优选的,所述基于获得的所述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包括:
基于获得的所述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获得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
确定具有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的配置信息的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优选的,
所述获得输入信息包括,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则所述确定具有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的配置信息的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包括:
验证所述第一从终端的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
当所述第一从终端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确定所述第一从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当所述第一从终端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响应方式不匹配,从与所述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优选的,所述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包括:
接收多个从终端采集的携带有相应标识的输入信息;
基于接收到的多个输入信息的属性对比结果,确定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及其携带的标识;
将与所述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携带的标识对应的从终端作为第一从终端,以确定所述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
获得多个从终端采集到的检测信息;
基于所述多个从终端采集到的同一类型检测信息的属性比对结果,确定与输出该类型检测信息的输出终端关联的从终端。
优选的,所述从与所述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包括:
获取预存的与所述第一从终端对应的空间区域;
从所述空间区域中,确定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主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获得输入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获得的所述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响应指令以及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执行所述响应指令,控制所述响应终端响应所述输入信息。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装置,用于获得输入信息;
控制器,用于基于获得的所述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控制指令以及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并执行所述响应指令,控制所述响应终端响应所述输入信息。
优选的,所述获得装置包括:采集装置或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输入信息;
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优选的,当所述获得装置为通信装置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一从终端的配置信息;和/或,多个从终端与多个输出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或,与所述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的配置信息。
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在获得输入信息后,能够基于获得的该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准确地确定响应指令以及该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通过执行该响应指令,来控制响应终端及时响应输入信息,满足用户需求。可见,本申请提高了对响应终端控制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应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主终端,具体可以是该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中的控制中心,该主终端的具体组成结构可以参照下文装置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基于此,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获得输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输入信息可以是基于发声对象输出的声音信号得到的,通常包括用户当前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当该声音信号在主终端的语音采集器的检测范围内,该输入信息可以由主终端的语音采集器获得;若发声对象输出的声音信号不在主终端的语音采集器的检测范围内,或者是主终端不具有语音采集功能等情况下,该输入信息可以是从终端采集并发送至主终端的。所以说,本申请对主终端获得该输入信息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定。
其中,从终端可以是具有语音采集功能以及数据传输功能的终端,其可以分布在应用场景的多个区域,从而使发声对象在该应用场景的任何地方输出声音信号,都有至少一个从终端或者上述主终端能够采集到该声音信号,即得到输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要,从终端还可以具有其他功能,本申请对其具体组成结构不作限定,但其通常不会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
步骤S12,基于获得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响应指令以及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继上述描述,在主终端获得输入信息后,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处理能力对该输入信息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相应的控制指令以及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当然,主终端也可以将该输入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对输入信息进行分析,并将得到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发送至主处理器,以使确定响应指令以及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其中,当输入信息是由从终端直接采集声音信号得到的,那么,在需要的情况下,从终端也可以直接将其得到的输入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分析,之后,服务器再将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发送至主终端,以使主终端确定与该输入信息对应的响应指令以及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由此可见,关于对输入信息的分析过程可以在主终端完成,也可以在服务器中完成,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关于本申请确定的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其可以是主终端自身、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或者是输出终端,本申请该响应终端指代的具体设备不作限定,当其指代不同设备的应用过程可以参照下面相应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3,执行该响应指令,控制响应终端响应输入信息。
当主终端确定输入信息相应的响应指令后,基于该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指代的不同设备,本申请执行该响应指令的方式不同,具体可以参照下面相应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可知,主终端获得输入信息后,能够基于获得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准确地确定相应的响应指令以及该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通过执行该响应指令,来控制响应终端及时响应输入信息。可见,本申请能够根据用户输出的声音信号,准确判断出用户的意图并来满足用户当前需求,提高了控制准确性。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所示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上述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主终端,在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该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如上述实施例一对从终端的描述,本申请可以在应用场景中设置主终端以及多个从终端,并在需要时可以将这多个从终端与主终端进行通信连接,从而实现从终端与主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
在实际应用中,在发声对象(如用户)输出声音信号时,可以由当前应用场景中的一个从终端采集并获得相应的输入信息,即此时只由第一从终端采集声音信号得到相应的输入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一从终端可以是距离该发声对象最近的从终端;若预先设定了从终端与空间区域的对应关系,那么,该第一从终端可以发声对象所在空间区域的从终端,但并不局限于此。
可选的,本申请也可以使当前应用场景中的多个从终端都进行信号采集并得到输入信息,之后,由主终端或服务器通过对接收到的多个输入信息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及其对应的从终端即第一从终端,也就是说,本申请可以在多个从终端中选定一个从终端即第一从终端,之后,对该第一从终端发送的输入信息进行处理。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当发声对象输出声音信号后,可以由采集到该声音信号的多个从终端获得输入信息并发送至主终端,之后,再由服务器或主终端确定第一从终端及其发送的输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由多个从终端发送输入信息的情况下,本申请对如何确定第一从终端的方式不作限定,本申请在此仅描述一种确定第一从终端及其发送的输入信息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1,接收多个从终端采集的携带有相应标识的输入信息;
其中,上述标识可以是标识从终端的唯一标识,如该从终端的IP地址等,本申请该唯一标识的具体内容不作限定。
步骤S32,基于接收到的多个输入信息的属性对比结果,确定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及其携带的标识;
步骤S33,将与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携带的标识对应的从终端作为第一从终端,确定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继上述描述,主终端接收到多个从终端发送的输入信息后,可以直接对这多个输入信息的属性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及其携带的标识;当然,可以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处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在该输入信息为语音信息的情况下,对多个输入信息的属性比对可以包括对信号强度的比对,主终端接收到输入信息的时间比对、基于输入信息确定的音源角度的比对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此,确定的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可以是具有最强信号强度,和/或最快输入信息传输速度,和/或最佳音源采集角度等的输入信息。可见,该预设要求可以根据上述比对的输入信息的属性的改变而调整,本申请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其中,由于多个从终端是对同一发声对象输出的声音信号进行采集,所以,本申请可以主终端接收到这多个从终端发送的输入信息的时间,来表示相应从终端采集输入信息并传输该输入信息的性能,从而选定具有最佳性能的从终端为第一从终端,来进一步提高控制效率。
另外,关于音源采集角度可是发声对象输出声音信号的方向相对于从终端采集方向的角度,若发声对象输出声音信号与从终端的采集方向对应,那么,可以认为该从终端是从最佳音源角度采集到的输入信息。
基于上述描述,在主终端接收到多个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的情况下,本申请通过对这多个输入信息的属性进行比对,选定利于从中提取所需数据的输入信息即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从而提高了对该输入信息进行分析所得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步骤S22,确定该第一从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基于上述描述,由于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可能是多个从终端唯一采集到的有效输入信息,或者是有利于提高输入信息分析结果可靠性,以提高控制准确性的输入信息等。所以,为了提高控制准确性,本实施例将直接选定第一从终端来响应输入信息,满足用户需求。
其中,该第一从终端可以是多个从终端中具有响应输入信息功能的某一固定从终端,从而保证该第一从终端能够响应输入信息。所以说,当输入信息的具体内容不同时,该第一从终端指代多个从终端中的某一固定从终端可以不同,且第一从终端具有的响应输入信息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当输入信息是“播放音乐”的语音信息时,该第一从终端可以具有音频播放功能;当输入信息是“显示一幅图片”的语音信息时,该第一从终端可以具有图片显示功能;当输入信息是“打开灯”的语音信息时,该第一从终端可以具有照明功能等等,本申请对第一从终端实现相应功能所用器件不作限定,且第一从终端具有的功能也并不局限于列举的这几种。
步骤S23,基于获得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响应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若该输入信息为语音信息时,可以采用语音相关算法,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从而确定该输入信息的响应指令,本申请对确定输入信息相应的响应指令的方法不作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可以从输入信息中提取特性信息,从而根据该特征信息确定响应指令。其中,该特征信息可以包括针对多个输出终端的不同响应指令设定的对应的特征字词等,这样,在从输入信息提取出特征信息后,可以将预设的与该特征信息对应的响应指令作为该输入信息的响应指令;当然,本申请也可以根据从输入信息提取的特征信息,直接生成相应的响应指令等等,本申请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步骤S24,执行响应指令,控制第一从终端响应输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主终端可以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方式或者有线方式与多个从终端进行通信连接,从而实现数据交互。所以,主终端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指令以及响应终端后,可以执行该响应指令,通过相应的通信通道来控制第一从终端响应输入信息。
其中,关于主终端执行响应指令的过程可以包括:主终端将响应指令发送至第一从终端,控制其利用自身存储的信息或自身功能来响应输入信息,例如,当输入信息为“播放音乐”的语音信息时,本申请可以对其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的音频播放指令,此时,主终端可以将该音频播放指令发送至第一从终端,从而触发第一从终端播放其存储的音频数据。
可选的,若上述步骤S23中,基于获得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还可以确定该输入信息的响应数据,那么,主终端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指令后,还可以执行该响应指令,从而将与其对应的响应数据发送至第一从终端输出。例如,该输入信息为“播放安眠曲”的语音信号为例,主终端可以确定音频播放指令以及音频数据(即一首安眠曲的音频数据),并在执行该音频播放指令时,可以将音频数据发送至第一从终端播放。
其中,关于第一从终端播放的音频数据,其可以是第一从终端预先存储的,也可以是主终端或服务器存储的,或者是服务器根据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查找的相匹配的音频数据等等,本申请对该音频数据的获取方式不作限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申请确定的输入信息的响应数据,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的音频数据,其可以根据输入信息的不同而改变,如图片信息、视频数据、控制参数等等,在应用中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音频数据的应用类似,本申请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说明。
综上所述,在主终端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发送的输入信息的情况下,将直接确定该第一从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并在基于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响应指令后,通过执行该响应指令,控制第一从终端响应输入信息,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了控制准确性。
而且,本实施例采用在当前应用场景设置多个从终端的方式,保证了发声对象输出的声音信号能够及时被采集,并得到相应的输入信息,从而使主终端能够及时获得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并控制第一从终端响应该输入信息,进一步提高了响应输入信息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实施例三:
参照图4所示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与上述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将直接确定输出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来响应该输入信息,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S41,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步骤S4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二的步骤S21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2,从与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预先建立当前应用场景中的多个从终端与多个输出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储存建立的该对应关系,这样,主终端在接收到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后,可以利用存储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从而确定其中能够响应输入信息的输出终端作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其中,若当前应用场景为智能家居场景,那么,上述输出终端可以是住宅中的智能家居设备,从终端可以是分布在住宅不同位置声音采集并传输的终端,本申请对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与从终端关联的各输出终端的类型不同,所以,当确定由与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输出终端来响应输入信息,那么,本申请可以从与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出唯一的输出终端作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即确定具有响应输入信息的配置信息的输出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由此可见,本申请可以根据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以及与第一从终端关联的所有输出终端的配置信息,来确定一个输出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但并不局限于这一种实现方式。
步骤S43,执行响应指令,控制输出终端响应输入信息。
其中,与上述实施例二对应部分的描述类似,本实施例可以基于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数据,之后,将该响应数据发送至输出终端输出;也可以直接控制输出终端利用其存储的数据响应输入信息等等,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二对应部分的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在主终端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发送的输入信息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将直接从与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准确且快速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来响应输入信息,从而提高控制效率以及准确性。
可选的,为了确定从终端与输出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本申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但并不局限于下文描述的方式,如图5所示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51,控制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
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当前应用场景中通常包括多个输出终端,本实施例可以每次控制一个输出终端输出其相应的检测信息,利用该检测信息确定该输出终端与哪个从终端关联之后,再控制另一个输出终端输出其相应的检测信息,确定该另一输出终端关联的从终端,之后,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当前应用场景中的所有输出终端都输出过相应的检测信息。
另外,由于当前应用场景中的各输出终端输出的检测信息的类型不同,该检测信息的类型可以基于其内容确定,但并不局限于此,所以,为了提高效率,本申请可以控制所有输出终端同时输出各自相应的检测信息,以使从终端一次获得其能够采集到的所有检测信息,不需要完成一次判断后再重新采集,缩短了输出终端输出检测信息以及从终端采集检测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确定从终端与输出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针对上述不同方式,步骤S51可以包括主终端每次控制一个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并在确定该输出终端关联的从终端后,再控制另一个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如此重复工作。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可以每隔预设时间控制一个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该预设时间可以根据确定该输出终端关联的从终端所用时间确定,本申请不限定其具体数值。
另外,上述步骤S51还可以包括主终端控制多个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根据需要的改变,主终端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控制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本申请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步骤S52,获得多个从终端采集到的检测信息。
其中,当步骤S51中主终端是采用每次控制一个输出终端输出检测信息的方式,来控制输出终端输出检测信息,那么,能够采集到该检测信息的从终端都会将采集到的检测信息发送至主终端,且主终端将会接收到多个从终端采集到的同一类型的检测信息。
而当步骤S51中主终端是采用一次控制多个输出终端输出检测信息的方式,来控制输出终端输出检测信息,那么,同一个从终端可以采集到多种类型的检测信息,进而,主终端获得的检测信息将会是多个从终端能够采集到的各种类型的检测信息。
步骤S53,基于多个从终端采集到的同一类型检测信息的属性比对结果,确定与输出该类型检测信息的输出终端关联的从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无论对于上述哪一种控制方式,都可以先确定同一类型的检测信息及其对应的从终端,之后,主终端或服务器对同一类型的检测信息的属性进行比对,选择具有最佳属性的检测信息,从而将输出该类型检测信息的输出终端与采集该最佳属性的检测信息的从终端关联,按照该方法完成对各种类型的检测信息的分析后,即可确定出当前应用场景中多个输出终端与多个从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后,可以将其发送至相应的从终端或主终端或服务器进行存储。
其中,由于不同类型的检测信息的属性包含的内容不同,所以,对不同类型的检测信息的属性比对过程是不同的。
例如,当该检测信息包括音频类信息,也就是说,输出终端输出的是声音信号,那么,将要比对的属性可以包括信号强度、信号传输时间、相应对各从终端的音源角度等等,具体比对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二中对语音信息的属性比对分析过程类型,可以参照实施例二中该部分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详述。
当检测信息包括光线类信息,那么,从终端可以包括光检测器,且将要比对的属性可以包括采集到的检测信息的光照强度、光传输或检测方向等等,此时,步骤S53可以对这类检测信息的光照强度和/或光传输方向等属性进行比对,从而选定光照强度最大和/或光传输方向与相应从终端的检测方向对应的检测信息为该类型检测信息的最佳检测信息,之后,将输出该类型检测信息的输出终端与采集到该最佳检测信息的从终端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输出终端输出的检测信息的类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列举的两种类型,对于其他类型的检测信息的分析过程与上述过程类型,都可以先确定该类型的多个检测信息中的最佳检测信息,再将输出该类型检测信息的输出终端与采集到该最佳检测信息的从终端关联,本申请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在确定与每一个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后,可以根据这些关联的输出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与该从终端关联的一个空间区域,也就是说,本申请还可以将当前应用场景进行空间区域的划分,如上述划分方式,但并不局限于此,之后,确定划分的空间区域与多个从终端以及主终端的对应关系并保存。这样,在实际应用中,确定第一从终端后,可以先获得与该第一从终端对应的空间区域,再从该空间区域的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若从与第一从终端对应的空间区域没有找到能够响应输入信息的输出终端,本申请还可以从该空间区域的相邻空间区域继续查找能够响应输入信息的输出终端,作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其中,关于空间区域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通过多次检测来确定,本申请并不限定其具体获得方式。
本申请可以以智能家居应用场景为例说明上述技术方案,此时,上述空间区域可以是该应用场景的一个房间,那么,当用户在某一个房间内发出语音指令,可以由该房间的从终端(此时该从终端即为第一从终端)采集输入信息,并发送至主终端或服务器进行后续处理,从而由该从终端或位于该房间的智能家居设备作为响应终端来响应输入信息,完成用户的语音指令。此时,若该房间没有查找到能够响应输入信息的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在隔壁房间继续查找,从而满足用户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的过程并不局限于上文列举的几种方式。
综上可知,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输出终端响应输入信息时,可以通过以上方式预先构建输出终端与从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存储,以便根据该关联关系,及时确定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从而提高控制效率。
实施例四:
参照图6所示的控制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与上述实施例二和三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是先验证第一从终端是否能够响应输入信息,若不同再从与其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来响应该输入信息,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S61,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步骤S6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二的步骤S21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62,基于获得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获得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以及响应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可以根据该输入信息包含的具体内容确定,若当输入信息为“播放音乐”的语音信息,那么,其响应方式可以是音频方式;当输入信息为“开灯”的语音信息,那么,其响应方式可以是照明方式等等,可见,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与用户的意图是一致,所以,本申请可以将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作为确定其响应终端的依据。
步骤S63,验证第一从终端的配置信息是否与该响应方式匹配,若否,进入步骤S64;若是,执行步骤S65;
可选的,本申请可以预先存储各从终端的配置信息,以得知各从终端所具有的功能,需要时还可以存储各输出终端的配置信息,以便确定所需的输出终端。
如上述举例,若响应方式为音频方式,本申请可以验证第一从终端是否具有音频播放器的配置信息;若响应方式为图片显示方式,本申请可以验证第一从终端是否具有图片输出装置的配置信息;若响应方式为照明方式,本申请可以验证第一从终端是否具有照明装置的配置信息等等,本申请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验证第一从终端是否能够响应输入信息。
步骤S64,从与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其中,关于如何从与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一个输出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的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三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65,确定第一从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步骤S66,执行响应指令,控制该响应终端响应输入信息。
综上,本申请通过上述对第一从终端的验证过程,避免将配置信息与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不匹配的第一从终端确定为响应终端时,该第一从终端无法响应输入信息,需要再重新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的情况,提高了响应输入信息的控制准确性。
实施例五:
与上述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输入信息可以是主终端自身采集的,也就是说,实施例一中步骤S11可以包括获得主终端的采集器采集的输入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确定该主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也可以从与该主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还可以验证主终端的配置信息是否与确定的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匹配,若匹配,再确定该主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若不匹配,再从与该主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其中,关于确定主终端与输出终端的关联关系的过程,以及从与该主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一个输出终端为响应终端的过程都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际应用中,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方式,都能够快速且准确地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通过主终端执行响应指令,控制响应终端及时响应输入信息,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了控制效率以及准确性。
实施例六:
参照图7所示的一种控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主终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获得模块71,用于获得输入信息;
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可知,该输入信息可以是从终端采集并发送至主终端的,也可以是由主终端自身的采集装置获得的,所以,本申请的获得模块71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或者;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输入信息。
确定模块72,用于基于获得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响应指令以及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对输入信息的分析过程可以在主终端中实现,也可以在服务器中实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继上述描述,当获得模块71具体是第一接收单元时,该确定模块72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从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或者;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从与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其中,关于上述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当获得模块71可以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基于获得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获得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基于获得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获得输入信息的响应指令。
在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该响应方式可以作为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的依据,所以,该获得模块71还可以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验证第一从终端的配置信息是否与响应方式匹配;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验证单元的验证结果为是时,确定第一从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验证单元的验证结果为否时,从与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另一实施例中第三确定单元和第四确定单元的具体实现过程也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控制模块73,用于执行响应指令,控制响应终端响应输入信息。
继上述描述,确定的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不同,该第一控制模块73实现的控制过程可以适应性调整,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详述。
可选的,当上述确定模块72还包括: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获得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数据时,该第一控制模块73还可以在执行响应指令时,将该响应数据发送至响应终端输出。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中,主终端获得输入信息后,能够基于获得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准确并及时确定相应的响应指令以及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通过执行该响应指令,来控制响应终端及时响应输入信息。可见,本申请能够根据用户输出的声音信号,准确判断出用户的意图并来满足用户当前需求,提高了控制效率以及准确性。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主终端接收到多个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为了从中确定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上述接收单元具体可以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多个从终端采集的携带有相应标识的输入信息;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多个输入信息的属性对比结果,确定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及其携带的标识;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将与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携带的标识对应的从终端作为第一从终端,确定所述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其中,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可以是具有最佳属性的输入信息,具体确定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详述。
另外,为了确定从终端与输出终端的关联关系,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
如上述实施例三中可选实施例的相应部分的描述,第二控制模块可以每次控制一个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并在确定该输出终端关联的从终端后,再控制另一个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如此重复工作;也可以控制多个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实现对从终端与输出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检测,但并不局限于此。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得多个从终端采集到的检测信息;
关联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多个从终端采集到的同一类型检测信息的属性比对结果,确定与输出该类型检测信息的输出终端关联的从终端。
其中,关于本实施例中关联关系确定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三中的可选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若对当前应用场景预先划分了不同的空间区域,并将每一个空间区域对应一个从终端,那么,为了从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上述第二确定单元或第四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预存的与第一从终端对应的空间区域;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从位于该空间区域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空间区域的划分方式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际应用中,无论是确定主终端、第一从终端或输出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都能够基于对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准确且及时确定该响应终端,并由该响应终端响应输入信息,满足用户需求,大大提高了控制效率以及准确性。
实施例七:
参照图8所示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上述各实施例应用的主终端,本申请对该电子设备的基本部件及其功能不作详述,主要对达到本申请发明目的的核心结构进行说明,所以,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获得装置81,用于获得输入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直接采集输入信息的采集对象不同,该获得装置81的具体结果是不同的。结合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可知,当该输入信息是由电子设备自身直接采集得到的,那么,该获得装置81可以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输入信息。
其中,基于输入信息的不同类型,该采集装置可以是声音采集器、光感应器、图像采集器等等,本申请对采集装置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另外,当该输入信息是从终端采集后发送至电子设备的,那么获得装置81可以是通信装置,用于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若当前应用场景中产生的声音信号,只有一个从终端采集到,那么,该从终端即为第一从终端,若有多从终端采集到,那么,可以从这多个从终端中确定一个发送至电子设备的输入信息最佳的从终端为第一从终端;或者,本申请也可以由的当前应用场景中的所有从终端都进行采集,并将得到的输入信息发送至主终端,从而确定其中有效且属性最佳的输入信息,并将发送确定的该输入信息的从终端确定为第一从终端,进而利用该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完成后续处理。
控制器82,用于基于获得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控制指令以及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并执行响应指令,控制响应终端响应输入信息。
继上述描述,当本申请的获得装置81具体是采集装置时,控制器82具体可以确定本电子设备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或者,从与本电子设备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或者,先验证本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是否与确定的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匹配,若匹配,确定该电子设备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若不匹配,再从与该电子设备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同理,当本申请的获得装置81具体是上述通信装置时,控制器82具体可以确定第一从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或者从与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或者先验证第一从终端的配置信息是否与确定的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匹配,若匹配,确定该第一从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若不匹配,再从与该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这种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得输入信息后,能够基于获得的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准确并及时确定相应的响应指令以及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通过执行该响应指令,来控制响应终端及时响应输入信息。可见,本申请能够根据用户输出的声音信号,准确判断出用户的意图并来满足用户当前需求,提高了控制效率以及准确性。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案的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包括电子设备91、多个从终端92以及多个输出终端93,根据需要还可以包括服务器94。
其中,关于本实施例的从终端92,图9仅以声音采集器(如图9中的麦克风)以及具有声音采集器以及光检测器的从终端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同理,对于本申请中的输出终端也并不局限于图9示出的多个输出终端,具体可以根据当前应用场景的不同而适应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多个从终端92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实现与电子设备91以及关联的输出终端93的数据交互,同理,电子设备91也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服务器94进行通信连接,以保证电子设备实现上述控制方法,能够根据用户的声音信号,及时且准确确定响应终端,并通过控制该响应终端响应输入信息,来满足用户需求,大大提高了控制效率以及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实现本申请控制方案的控制系统并不局限于图9所示的这一种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本申请在此不再详述。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多个从终端中确定第一从终端,本申请可以通过对多个从终端发送的输入信息的属性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通信装置还可以接收多个从终端采集的携带有相应标识的输入信息。
相应的,控制器82还可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多个输入信息的属性对比结果,确定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及其携带的标识,并将与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携带的标识对应的从终端作为第一从终端,以确定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从多个从终端中确定第一从终端的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的方式,且上述实现方式的详细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为了确定多个从终端与多个输出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本申请的控制器82还可以用于控制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由通信装置获得多个从终端采集的检测信息后,基于多个从终端采集到的同一类型检测信息的属性比对结果,确定与输出该类型检测信息的输出终端关联的从终端。可见,本申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自动检测出的与当前应用场景中每一个输出终端关联的从终端,但并不局限于此。
可选的,控制器82可以在接收到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后,获取预存的与该第一从终端对应的空间区域,并从该空间区域中,确定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在本申请实际应用中,无论是确定本电子设备、第一从终端或输出终端为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电子设备都能够基于对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准确且及时确定该响应终端,并由该响应终端响应输入信息,满足用户需求,大大提高了控制效率以及准确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各实施例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操作、单元或模块与另一个操作、单元或模块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单元、操作或模块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外,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和电子设备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基于获得的所述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响应指令并获得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在预定的与所述第一从终端对应的空间区域内从多个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终端中确定具有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的配置信息的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执行所述响应指令,控制所述响应终端响应所述输入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多个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终端中确定具有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的配置信息的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包括:
若所述第一从终端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确定所述第一从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多个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终端中确定具有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的配置信息的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包括:
从与所述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具有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的配置信息的输出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多个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终端中确定具有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的配置信息的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包括:
验证所述第一从终端的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
当所述第一从终端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确定所述第一从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当所述第一从终端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响应方式不匹配,从与所述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中,确定具有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的配置信息的输出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包括:
接收多个从终端采集的携带有相应标识的输入信息;
基于接收到的多个输入信息的属性对比结果,确定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及其携带的标识;
将与所述满足预设要求的输入信息携带的标识对应的从终端作为第一从终端,以确定所述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输出终端输出相应的检测信息;
获得多个从终端采集到的检测信息;
基于所述多个从终端采集到的同一类型检测信息的属性比对结果,确定与输出该类型检测信息的输出终端关联的从终端。
7.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获得的所述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响应指令并获得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在预定的与所述第一从终端对应的空间区域内从多个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终端中确定具有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的配置信息的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执行所述响应指令,控制所述响应终端响应所述输入信息。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装置,用于接收多个从终端中的第一从终端采集的输入信息;
控制器,用于基于获得的所述输入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响应指令并获得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方式;在预定的与所述第一从终端对应的空间区域内确定具有与所述响应方式匹配的配置信息的终端为所述输入信息的响应终端,并执行所述响应指令,控制所述响应终端响应所述输入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装置还包括: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输入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获得装置为通信装置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从终端的配置信息;和/或,多个从终端与多个输出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或,与所述第一从终端关联的至少一个输出终端的配置信息。
CN201610509525.7A 2016-06-30 2016-06-30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6210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9525.7A CN106210002B (zh) 2016-06-30 2016-06-30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5/626,429 US20180006869A1 (en) 2016-06-30 2017-06-19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hereof
DE102017114156.1A DE102017114156A1 (de) 2016-06-30 2017-06-26 Steuerverfahren und -system und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für dies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9525.7A CN106210002B (zh) 2016-06-30 2016-06-30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0002A CN106210002A (zh) 2016-12-07
CN106210002B true CN106210002B (zh) 2021-01-15

Family

ID=57463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09525.7A Active CN106210002B (zh) 2016-06-30 2016-06-30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06869A1 (zh)
CN (1) CN106210002B (zh)
DE (1) DE1020171141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38419B1 (en) 2017-07-06 2018-07-31 Bose Corporation Last mile equalization
CN109766307B (zh) * 2019-01-14 2023-06-30 深圳市至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通讯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5460A (zh) * 2015-12-30 2016-06-01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信息输出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穿戴式设备
CN105629747A (zh) * 2015-09-18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系统的语音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4617B (zh) * 2013-06-09 2015-11-18 江阴众和电力仪表有限公司 楼宇门禁安全管理系统
KR101580637B1 (ko) * 2013-10-28 2015-12-2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엘리베이터 보안 시스템
US9929873B2 (en) * 2013-12-06 2018-03-27 Vivint, Inc. Voice control using multi-media rooms
CN103745722B (zh) * 2014-02-10 2017-02-08 上海金牌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交互智能家居系统及语音交互方法
CA2891742C (en) * 2014-05-15 2023-11-28 Tyco Safety Products Canada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ntrol commands in a voice interactive system
CN204965038U (zh) * 2015-09-06 2016-01-13 深圳市泰宝峰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语音音响
CN105511287A (zh) * 2016-01-27 2016-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9747A (zh) * 2015-09-18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系统的语音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35460A (zh) * 2015-12-30 2016-06-01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信息输出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穿戴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06869A1 (en) 2018-01-04
DE102017114156A1 (de) 2018-01-04
CN106210002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00907A1 (zh) 电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09473095B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470568B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9450747B (zh) 一种唤醒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156497B (zh)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CN110618614A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机器人
CN110830771A (zh) 智能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42773A (zh) 语音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EP331927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ubordinate electronic device or supporting control of subordinate electronic device by learning ir signal
CN110767225B (zh) 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56963A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实现的交互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2838967B (zh) 主控设备、智能家居及其控制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742520B (zh) 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10002B (zh)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32854A (zh) 语音控制方法及装置、语音控制节点及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17192091A (ja) 音声制御機能付きiot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情報処理方法
WO2019227370A1 (zh) 一种多语音助手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48061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600559B (zh) 静音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6719434B2 (ja) 機器制御装置、機器制御方法及び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CN110361978B (zh) 基于物联网操作系统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EP312543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iggering predetermined operation
WO2018023523A1 (zh) 一种运动及情感识别家居控制系统
RU2647691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CN112820287A (zh) 分布式语音处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