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6190B - 便携式装置中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和近场通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装置中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和近场通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6190B
CN106056190B CN201610160355.6A CN201610160355A CN106056190B CN 106056190 B CN106056190 B CN 106056190B CN 201610160355 A CN201610160355 A CN 201610160355A CN 106056190 B CN106056190 B CN 1060561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fc
transmission
near field
mst
field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03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6190A (zh
Inventor
李相孝
文炳泽
宋壹种
李炳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56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6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6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6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Abstract

提供了便携式装置中的近场通信(NFC)封装件和NFC的方法。所述NFC封装件包括安全存储装置和NFC控制器,安全存储装置被构造为存储数据,NFC控制器被构造为从安全存储装置接收数据,在NFC模式下通过执行NFC通信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并且在磁力安全传输(MST)模式下通过执行MST通信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

Description

便携式装置中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和近场通信的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4月1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并且被指定序号为10-2015-0052730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于2015年5月2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并且被指定序号为10-2015-0075771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韩国专利申请中的每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近场通信(NFC)封装件和一种包括NFC封装件的便携式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电话的便携式装置因其便携性高而被广泛地应用。最近,已经研发了具有NFC功能的便携式装置以使便携式装置提供各种服务。例如,嵌入有NFC封装件的便携式装置可以提供支付服务,其中,该支付服务利用NFC封装件通过NFC通信来提供卡支付。然而,在一些国家中,支持NFC通信的支付终端分布不广泛,因而尚未能使用NFC支付服务。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执行磁力安全传输(MST)通信与NFC通信的NFC封装件。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执行MST通信与NFC通信的NFC封装件的便携式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安全存储装置可以是具有防篡改功能的安全元件。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NFC控制器可以包括发送块,发送块具有连接到NFC天线和MST天线两者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发送块被构造为在NFC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的NFC天线以执行NFC通信,并且在MST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的MST天线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发送块可以包括被构造为将第一电信号输出到第一发送端子的第一驱动器,被构造为将第二电信号输出到第二发送端子的第二驱动器以及被构造为控制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栅极控制器。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栅极控制器可以在NFC模式下用第一操作频率操作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用低于第一操作频率的第二操作频率来操作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栅极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使得由第一驱动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和由第二驱动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具有相反的相位。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栅极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使得由第一驱动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和由第二驱动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具有相同的相位。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栅极控制器可以激活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中的一个,并且可以去激活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中的另一个。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栅极控制器可以产生第一开关信号、第二开关信号、第三开关信号和第四开关信号。第一驱动器可以包括第一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和第一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第一PMOS晶体管被构造为响应于第一开关信号使第一发送端子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第一NMOS晶体管被构造为响应于第二开关信号使第一发送端子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电源电压。第二驱动器可以包括第二PMOS晶体管和第二NMOS晶体管,第二PMOS晶体管被构造为响应于第三开关信号使第二发送端子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第二NMOS晶体管被构造为响应于第四开关信号使第二发送端子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电源电压。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栅极控制器可以产生第一开关信号和第二开关信号使得第一开关信号的低电平时段与第二开关信号的高电平时段不重叠,并且可以产生第三开关信号和第四开关信号使得第三开关信号的低电平时段与第四开关信号的高电平时段不重叠。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NFC天线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MST天线可以包括第二环形线圈。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的第一环形线圈,并且可以直接连接到MST天线的第二环形线圈。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二环形线圈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可以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第一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环形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一环形线圈的第二端之间,第二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环形线圈的第一端与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之间,第三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环形线圈的第二端与发送块的第二发送端子之间。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第四电容器,其中,第一电极连接到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与第二电容器之间的第一节点,第二电极连接到发送块的第二发送端子与第三电容器之间的第二节点。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第一电感器连接在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与第一节点之间,第二电感器连接在发送块的第二发送端子与第二节点之间。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可以位于同一层中。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可以被设置成使得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中的一个环绕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中的另一个。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磁片可以设置在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下面。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二环形线圈可以具有包括第一环和第二环的结构,其中,第一环用于沿逆时针方向形成电流通路,第二环用于为沿顺时针方向形成电流通路。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一磁片可以设置在第二环形线圈下面,第二磁片可以设置在第二环形线圈的第一环与第二环之间的区域的上方。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直接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作为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并且在MST模式下利用共用环形线圈作为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NFC天线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MST天线可以包括具有接地的一端的第二环形线圈和具有接地的一端的第三环形线圈。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的第一环形线圈。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可以直接连接到MST天线的第二环形线圈,发送块的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直接连接到MST天线的第三环形线圈。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二环形线圈和第三环形线圈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在MST模式下,栅极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使得由第一驱动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和由第二驱动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具有相同的相位。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二环形线圈可以具有用于沿逆时针方向形成电流通路的第一环形,第三环形线圈可以具有用于沿顺时针方向形成电流通路的第二环形。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一磁片可以设置在第二环形线圈和第三环形线圈下面,第二磁片可以设置在第二环形线圈与第三环形线圈之间的区域的上方。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NFC天线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MST天线可以包括第二环形线圈。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的第一环形线圈,并且还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MST天线的第二环形线圈。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二环形线圈和第三环形线圈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二阻抗匹配电路可以包括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第一电容器连接在第二环形线圈的第一端与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之间,第二电容器连接在第二环形线圈的第二端与发送块的第二发送端子之间。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二阻抗匹配电路可以包括连接在第二环形线圈的第一端与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之间的第一开关和连接在第二环形线圈的第二端与发送块的第二发送端子之间的第二开关。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作为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共用环形线圈作为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NFC天线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MST天线可以包括具有接地的一端的第二环形线圈和具有接地的一端的第三环形线圈。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的第一环形线圈。发送块第一发送端子还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MST天线的第二环形线圈,发送块的第二发送端子还可以经由第三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MST天线的第三环形线圈。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二环形线圈和第三环形线圈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NFC控制器可以包括:NFC发送块,具有连接到NFC天线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该NFC发送块被构造为在NFC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的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以及MST发送块,具有连接到MST天线的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该MST发送块被构造为在MST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的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NFC天线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MST天线可以包括第二环形线圈。NFC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的第一环形线圈。MST发送块的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MST天线的第二环形线圈。NFC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执行NFC通信,MST发送块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二环形线圈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NFC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MST发送块的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NFC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作为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MST发送块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共用环形线圈作为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NFC天线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MST天线可以包括具有接地的一端的第二环形线圈和具有接地的一端的第三环形线圈。NFC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的第一环形线圈,MST发送块的第三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MST天线的第二环形线圈,MST发送块的第四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三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MST天线的第三环形线圈。NFC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执行NFC通信,MST发送块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二环形线圈和第三环形线圈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NFC控制器可以包括:第一发送块,具有连接到第一NFC天线和第一MST天线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第一发送块被构造为在NFC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的第一NFC天线以执行NFC通信,并且在MST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的第一MST天线以执行MST通信;第二发送块,具有连接到第二NFC天线和第二MST天线的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第二发送块被构造为在NFC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的第二NFC天线以执行NFC通信,并且在MST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的第二MST天线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一NFC天线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第一MST天线包括第二环形线圈。第二NFC天线包括第三环形线圈,第二MST天线可以包括第四环形线圈。第一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一NFC天线的第一环形线圈,并且还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一MST天线的第二环形线圈。第二发送块的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三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二NFC天线的第三环形线圈,并且可以经由第四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二MST天线的第四环形线圈。第一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二环形线圈来执行MST通信。第二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三环形线圈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四环形线圈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一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一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还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一共用环形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发送块的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三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二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还可以经由第四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二共用环形线圈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作为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一共用环形线圈作为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第二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二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作为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二共用环形线圈作为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安全存储装置、NFC控制器和MST集成电路或芯片可以利用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封装成一个封装件。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NFC控制器可以包括具有连接到NFC天线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的NFC发送块,NFC发送块被构造为在NFC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的NFC天线以执行NFC通信,MST芯片可以包括具有连接到MST天线的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的MST发送块,MST发送块被构造为在MST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的MST天线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NFC天线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MST天线包括第二环形线圈。NFC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的第一环形线圈,MST发送块的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MST天线的第二环形线圈。NFC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执行NFC通信,MST发送块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二环形线圈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NFC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MST发送块的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NFC控制器的NFC发送块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作为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MST芯片的MST发送块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共用环形线圈作为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和包括NFC封装件的便携式装置能够执行MST通信与NFC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和包括NFC封装件的便携式装置能够通过MST通信支持MST支付服务并通过NFC通信支持NFC支付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装置中的NFC封装件,该NFC封装件包括安全存储装置和NFC控制器,其中,安全存储装置被构造为存储数据,NFC控制器被构造为从安全存储装置接收数据,在NFC模式下通过执行NFC通信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并且在MST模式下通过执行MST通信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装置中的NFC封装件,该NFC封装件包括安全存储装置和NFC控制器,安全存储装置被构造为存储数据,NFC控制器被构造为从安全存储装置接收数据,在NFC模式下通过执行NFC通信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并且在MST模式下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MST集成电路,其中,MST电路连接到NFC控制器并且被构造为在MST模式下通过执行MST通信将从NFC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装置。该便携式装置包括NFC天线、MST天线以及连接到NFC天线和MST天线的NFC封装件,其中,NFC封装件包括安全存储装置,安全存储装置被构造为存储数据,NFC封装件被构造为在NFC模式下通过利用NFC天线执行NFC通信将存储在安全存储器中的数据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并且在MST模式下通过利用MST天线执行MST通信将存储在安全存储装置中的数据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装置中的封装件中的NFC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数据存储在安全存储装置中;在NFC模式下由NFC控制器通过执行NFC通信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以及在MST模式下由NFC控制器通过执行MST通信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装置中的封装件中的NFC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数据存储在安全存储装置中;在NFC控制中接收存储在安全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在NFC模式下由NFC控制器通过执行NFC通信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在MST模式下由NFC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MST集成电路,其中,所述MST集成电路连接到NFC控制器;在MST模式下由MST集成电路通过执行MST通信将从NFC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便携式装置中的近场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数据存储在NFC封装件中的安全存储装置中;在NFC模式下由NFC封装件通过利用NFC天线执行NFC通信,将安全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数据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以及在MST模式下由NFC封装件通过利用MST天线执行MST通信,将安全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数据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的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中包括的安全存储装置的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中包括的NFC控制器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的NFC控制器中包括的发送块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执行差别操作(differential operation)的图5的发送块中的开关信号的时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执行双操作(double operation)的图5的发送块中的开关信号的时序图;
图8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执行单操作(single operation)的图5的发送块中的开关信号的时序图;
图8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执行单操作(single operation)的图5的发送块中的开关信号的时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5的发送块中的开关信号的时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11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在NFC天线与包括在NFC封装件的NFC控制器中的发送块之间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的电路图;
图11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在NFC天线与包括在NFC封装件的NFC控制器中的发送块之间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的电路图;
图11C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在NFC天线与包括在NFC封装件的NFC控制器中的发送块之间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的电路图;
图12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在NFC天线中的第一环形线圈与包括在MST天线中的第二环形线圈的图;
图12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在NFC天线中的第一环形线圈与包括在MST天线中的第二环形线圈的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磁片的NFC天线和MST天线的图;
图14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ST天线(或NFC天线)的图;
图14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沿着图14A的线14B-14B截取的MST天线(或NFC天线)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共用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包括在共用天线中的共用环形线圈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18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7的MST天线的图;
图18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沿着图18A的线18B-18B截取的MST天线的剖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20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在MST天线与包括在NFC封装件的NFC控制器中的发送块之间的第二阻抗匹配电路的电路图;
图20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在MST天线与包括在NFC封装件的NFC控制器中的发送块之间的第二阻抗匹配电路的电路图;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共用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2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2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2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共用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2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2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2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共用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2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2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共用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30A和图30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的图;
图3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NFC封装件的便携式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然而,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受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可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同样的标号始终指示同样的元件。如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
将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情况下,下面描述的第一元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面的”、“在……上方”、“上面的”等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除了在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在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面”或“下方”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术语“在……下方”可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装置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他方位),并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公开。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的是,当在本公开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说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在此可以参照本公开的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这样,预计会出现例如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图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本公开不应该被理解为受限于在此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意图包括例如由制造导致的形状上的偏差。例如,被示出为矩形的注入区域将通常在其边缘处具有圆形或弯曲的特征和/或注入浓度的梯度,而不是从注入区域到非注入区域的二元变化。同样,通过注入形成的埋区可以造成在埋区和发生注入所经由的表面之间的区域中的一些注入。因此,附图示出的区域是示意性的,它们的形状不意图示出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而且它们的形状不意图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还将理解的是,除非这里明确这样定义,否则术语(例如,在通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环境中它们的意思一致的意思,而将不以理想化的或过于形式化的含义来解释。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100的图。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100可以包括具有MST功能和NFC功能的NFC封装件150。便携式装置100中包括(例如,嵌入)的NFC封装件150可以与第一外部终端(例如,NFC读取器或NFC标签)170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与第二外部终端(例如,磁条(MS)读取器)190执行MST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便携式装置100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数码相机、音乐播放器、便携式游戏机、导航系统等的任何便携式电子装置。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便携式装置100可以是诸如智能手表、腕带电子装置、项链式电子装置、眼镜式电子装置等的任何可穿戴电子装置。
便携式装置100中包括的NFC封装件150可以以NFC模式与第一外部终端170执行NFC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NFC模式可以包括NFC读取器模式、对等(peer-to-peer)(P2P)通信模式和/或NFC卡模式。在NFC读取器模式下,NFC封装件150可以与作为第一外部终端170的NFC标签(或NFC卡)执行NFC通信。例如,在NFC读取器模式下,NFC封装件150可以从NFC标签读取数据,或者可以向NFC标签写入数据。在P2P通信模式下,NFC封装件150可以与作为第一外部终端170的另一个便携式装置执行NFC通信。例如,在P2P通信模式下,NFC封装件150可以与另一个便携式装置执行数据传输。在NFC卡模式下,NFC封装件150可以与作为第一外部终端170的NFC读取器执行NFC通信。例如,在NFC卡模式下,NFC封装件150可以通过向NFC读取器提供支付数据(例如,信用卡数据)执行电子支付。
便携式装置100中包括的NFC封装件150还可以在MST模式下与第二外部终端190执行MST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外部终端190可以是MS读取器。例如,当传统的MS卡(例如,信用卡、借记卡等)划过MS读取器的磁头(head)时,可以产生磁场,MS读取器可以基于产生的磁场接收与划过的MS卡有关的MS卡(例如,信用卡、借记卡等)数据,以基于接收到的MS卡数据执行支付。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NFC封装件150可以存储支付数据(例如,信用卡数据),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通过MST通信向MS读取器提供支付数据。例如,为了向MS读取器提供支付数据,NFC封装件150可以产生(或仿真)与传统的MS卡划过MS读取器的磁头时产生的磁场相同的磁场(或相同的磁场变化)。因此,即使便携式装置100的用户没有携带真实的MS卡(例如,信用卡),该用户也可以利用包括NFC封装件150的便携式装置100来与外部支付终端170和190支付。此外,包括NFC封装件150的便携式装置100不仅可以通过NFC通信与第一外部终端170执行支付,而且还可以通过MST通信与第二外部终端190执行支付。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150和包括NFC封装件150的便携式装置100可以执行MST通信和NFC通信,因此,可以支持通过MST通信的MST支付服务和通过NFC通信的NFC支付服务。此外,因为NFC封装件150执行MST通信,所以不需要用于MST通信的专用集成电路或芯片,这使得成本和尺寸上的减小。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00的框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中包括的安全存储装置300的图。
参照图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中包括的NFC封装件200包括安全存储装置220和NFC控制器24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全存储装置220和NFC控制器240可以利用SIP技术封装成一个封装件(即,NFC封装件20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全存储装置220和NFC控制器240可按各种形式封装,例如,层叠封装(PoP)、球栅阵列(BGA)、芯片级封装(CSP)、塑料引线芯片载体(PLCC)、塑料双列直插式封装(PDIP)、窝伏尔组件中裸片(DIWP)、晶圆形式的裸片(DIWF)、板上芯片(COB)、陶瓷双列直插式封装(CERDIP)、塑料四方扁平封装(QFP)、薄型四方扁平封装(TQFP)、小外形集成电路(SOIC)、收缩型小外形封装(SSOP)、薄型小外形封装(TSOP)、多芯片封装(MCP)、晶圆级制造封装(WFP)或晶圆级处理堆叠封装(WSP)。
安全存储装置220可以存储数据(DATA)230。存储在安全存储装置220中的数据230可包括要求安全的私人数据、机密数据或敏感数据。例如,存储在安全存储装置220中的数据230可以包括诸如信用卡数据、借记卡数据等的支付数据。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全存储装置220可以是具有防篡改功能以安全存储数据230的安全元件(SE)。例如,SE可具有对诸如微探测攻击、软件攻击、窃听攻击、故障发生攻击等的篡改攻击进行保护的防篡改功能。为实现这种功能,SE可包括故障检测器、电压毛刺(power glitch)检测器、激光检测器、异常状态检测器、复位检测器、金属屏蔽、数据路径加密、真随机数生成器等。例如,如图3示出的,安全存储装置或SE 300可以包括基底310和至少一个金属布线层350。SE 300可以检测至少一个金属布线层350中的两条金属布线360与370之间的电容的改变以检测篡改攻击。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全存储装置220(或SE300)可以是嵌入式安全元件(eSE)。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全存储装置220(或SE 300)可以是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微型安全数字(微SD)存储卡等。
NFC控制器240可以连接到安全存储装置220,并可以从安全存储装置220接收数据23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全存储装置220和NFC控制器240通过单线协议(SWP)相互连接。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全存储装置220和NFC控制器240经由信号输入/信号输出连接件(S2C)相互连接。
NFC控制器240还可连接到NFC天线260和MST天线28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NFC天线260和MST天线280可以是物理地分开的天线。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共用天线可以选择性地用作NFC天线260或MST天线280。在NFC模式下,NFC控制器240可以利用NFC天线260执行NFC通信,以将从安全存储装置220接收到的数据230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例如,外部便携式装置、NFC读取器或NFC标签)。例如,NFC控制器240可以与第一外部终端执行数据交换,或者可以通过向第一外部终端提供支付数据而借助NFC通信来执行电子支付。在MST模式下,NFC控制器240可以利用MST天线280执行MST通信,以将从安全存储装置220接收到的数据230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例如,MS读取器)。例如,NFC控制器240可以通过利用MST天线280产生(或仿真)与传统的MS卡划过MS读取器的磁头时产生的磁场相同的磁场,以向MS读取器提供支付数据,MS读取器可以基于通过MST通信从NFC封装件200接收到的支付数据来处理支付。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00可以执行MST通信与NFC通信,因此可以支持通过MST通信的MST支付服务与通过NFC通信的NFC支付服务。此外,因为NFC封装件200执行MST通信,所以不需要用于MST通信的专用芯片,这使得成本和尺寸的减小。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中包括的NFC控制器400的框图。
参照图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中包括的NFC控制器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20、安全存储接口430、主机接口440、时钟发生器450和非接触式接口460。
处理器410可以控制NFC控制器400的整体操作。存储器420可存储NFC控制器400的操作所需要的数据,或者可存储至/来自安全存储装置、主机(例如,应用处理器)或外部终端(例如,NFC终端或MS读取器)的数据。例如,存储器420可以是诸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的易失性存储器。安全存储接口430可用于与NFC封装件中包括的安全存储装置(例如,SE)接口连接,主机接口440可用于与主机(诸如应用处理器或移动的片上系统(SoC))接口连接。时钟发生器450可以产生NFC控制器400的操作所需要的时钟信号。此外,时钟发生器450可以向非接触接口460提供时钟信号。
非接触接口460可以连接到NFC天线和MST天线。非接触接口460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NFC天线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MST天线执行MST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非接触接口460可以包括读取器电路470和卡电路490。读取器电路470可以在NFC读取器模式(或P2P通信模式)下通过NFC通信执行接收操作和发送操作。例如,读取器470可以包括接收块480和发送块485,其中,接收块480在NFC读取器模式下执行接收操作,发送块485在NFC读取器模式下执行发送操作。卡电路490可以在NFC卡模式下通过NFC通信执行接收操作和发送操作。例如,为了执行NFC卡模式下的接收操作,卡电路490可以包括调节器(regulator)和解调器,其中,调节器对响应于来自外部NFC终端的磁场通过NFC天线产生的电信号进行调节,解调器对调节后的电信号进行解调。为了执行NFC卡模式下的发送操作,卡电路490还可以包括执行负载调制操作的负载调制电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NFC控制器400可以在NFC卡模式下执行有源负载调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执行NFC卡模式下的发送操作,可以激活读取器电路470的发送块485。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中,读取器电路470的发送块485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MST天线执行MST通信,以及在NFC读取器模式和/或NFC卡模式下利用NFC天线执行NFC通信。在下文中,下面参照图5至图9描述发送块485的构造和操作的示例。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的NFC控制器中包括的发送块的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执行差别操作的图5的发送块中的开关信号的时序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执行双操作的图5的发送块中的开关信号的时序图,图8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执行单操作的图5的发送块中的开关信号的时序图,图8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执行单操作的图5的发送块中的开关信号的时序图,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5的发送块中的开关信号的时序图。
参照图5,NFC控制器中包括的发送块500可以具有连接到NFC天线和MST天线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发送块500可以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NFC天线以在NFC模式下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MST天线以在MST模式下执行MST通信。
如图5示出的,发送块50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器540、第二驱动器560和栅极控制器520,其中,第一驱动器540将第一电信号输出到第一发送端子TX1,第二驱动器560将第二电信号输出到第二发送端子TX2,栅极控制器520控制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例如,栅极控制器520可以产生第一开关信号SWSP1、第二开关信号SWSN1、第三开关信号SWSP2和第四开关信号SWSN2来控制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第一驱动器540可以包括第一PMOS晶体管P1和第一NMOS晶体管N1,其中,第一PMOS晶体管P1响应于第一开关信号SWSP1使第一发送端子TX1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电源电压VDD,第一NMOS晶体管N1响应于第二开关信号SWSN1使第一发送端子TX1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电源电压VSS。第二驱动器560可以包括第二PMOS晶体管P2和第二NMOS晶体管N2,其中,第二PMOS晶体管P2响应于第三开关信号SWSP2使第二发送端子TX2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电源电压VDD,第二NMOS晶体管N2响应于第四开关信号SWSN2使第二发送端子TX2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电源电压VSS。
栅极控制器520可以在NFC模式下用第一操作频率(例如,大约13.56MHZ)操作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用低于第一操作频率的第二操作频率(例如,比大约15kHZ低)来操作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例如,在NFC模式下,栅极控制器520可以产生第一开关信号SWSP1和第二开关信号SWSN1使得第一PMOS晶体管P1或第一NMOS晶体管N1以第一操作频率选择性地导通,并且可以产生第三开关信号SWSP2和第四开关信号SWSN2使得第二PMOS晶体管P2或第二NMOS晶体管N2以第一操作频率选择性地导通。在MST模式下,栅极控制器520可以产生第一开关信号SWSP1和第二开关信号SWSN1使得第一PMOS晶体管P1或第一NMOS晶体管N1以比第一操作频率低的第二操作频率选择性地导通,并且可以产生第三开关信号SWSP2和第四开关信号SWSN2使得第二PMOS晶体管P2或第二NMOS晶体管N2以第二操作频率选择性地导通。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栅极控制器520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以在NFC模式和/或MST模式下执行差别操作。为了执行差别操作,栅极控制器520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使得来自第一发送端子TX1处的第一驱动器540的第一电信号和来自第二发送端子TX2处的第二驱动器560的第二电信号具有相反的相位。例如,如图6所示,栅极控制器520可以将具有高电平的第一开关信号SWSP1和第二开关信号SWSN1施加到第一驱动器540,并且将具有低电平的第三开关信号SWSP2和第四开关信号SWSN2施加到第二驱动器560,或者可以将具有低电平的第一开关信号SWSP1和第二开关信号SWSN1施加到第一驱动器540,并且将具有高电平的第三开关信号SWSP2和第四开关信号SWSN2施加到第二驱动器56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至第四开关信号SWSP1、SWSN1、SWSP2和SWSN2中的每个可以在NFC模式下以第一操作频率(例如,大约13.56MHZ)被切换(toggle),第一至第四开关信号SWSP1、SWSN1、SWSP2和SWSN2中的每个可以在MST模式下以第二操作频率(例如,比大约15kHZ低)被切换。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栅极控制器520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以在NFC模式和MST模式两种模式下执行差别操作,但是不限于此。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栅极控制器520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以在NFC模式和MST模式下执行双操作。为了执行双操作,栅极控制器520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使得来自第一发送端子TX1处的第一驱动器540的第一电信号和来自第二发送端子TX2处的第二驱动器560的第二电信号具有相同的相位。例如,如图7所示,栅极控制器520可以将具有同一高电平或同一低电平的第一至第四开关信号SWSP1、SWSN1、SWSP2和SWSN2施加到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栅极控制器520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以在NFC模式下执行差别操作并在MST模式下执行双操作,但是不限于此。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栅极控制器520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以在NFC模式和/或MST模式下执行单操作。为了执行单操作,栅极控制器520可以激活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中的一个,并且可以去激活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中的另一个。例如,如图8A所示,栅极控制器520可以通过将切换到高电平或低电平的第一开关信号SWSP1和第二开关信号SWSN1施加到第一驱动器540来激活第一驱动器540,并且可以通过将具有高电平的第三开关信号SWSP2和第四开关信号SWSN2施加到第二驱动器560来使第二发送端子TX2接地。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8B示出的,栅极控制器520可以通过将切换到高电平或低电平的第一开关信号SWSP1和第二开关信号SWSN1施加到第一驱动器540来激活第一驱动器540,并且可以通过将具有高电平的第三开关信号SWSP2和具有低电平的第四开关信号SWSN2施加到第二驱动器560来使第二发送端子TX2浮置。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栅极控制器520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器540和第二驱动器560以在NFC模式下执行差别操作而在MST模式下执行单操作,但是不限于此。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栅极控制器520可以产生第一开关信号SWSP1和第二开关信号SWSN1使得第一PMOS晶体管P1和第一NMOS晶体管N1在任意时间点不同时导通,并可以产生第三开关信号SWSP2和第四开关信号SWSN2使得第二PMOS晶体管P2和第二NMOS晶体管N2在任意时间点不同时导通。为了防止第一PMOS晶体管P1和第一NMOS晶体管N1同时导通,栅极控制器520可以产生第一开关信号SWSP1和第二开关信号SWSN1使得第一开关信号SWSP1的低电平时段与第二开关信号SWSN1的高电平时段不重叠。此外,为了防止第二PMOS晶体管P2和第二NMOS晶体管N2同时导通,栅极控制器520可以产生第三开关信号SWSP2和第四开关信号SWSN2使得第三开关信号SWSP2的低电平时段与第四开关信号SWSN2的高电平时段不重叠。例如,如图9示出的,从第一开关信号SWSP1(或第三开关信号SWSP2)处于低电平的最后时间点过去第一预定时间T1之后,可以开始第二开关信号SWSN1(或第四开关信号SWSN2)的高电平时段。此外,从第二开关信号SWSN1(或第四开关信号SWSN2)的高电平时段的最后时间点过去第二预定时间T2之后,可以开始第一开关信号SWSP1(或第三开关信号SWSP2)的低电平时段。因此,防止了第一PMOS晶体管P1和第一NMOS晶体管N1(或第二PMOS晶体管P2和第二NMOS晶体管N2)在任意时间点同时导通。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中,发送块500不仅可以在NFC模式下通过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而且可以在MST模式下通过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此外,因为发送块500可执行MST通信,所以不需要用于MST通信的专用芯片,这使得成本和尺寸的减小。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图11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在NFC天线与包括在NFC封装件的NFC控制器中的发送块之间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的电路图,图11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在NFC天线与包括在NFC封装件的NFC控制器中的发送块之间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的电路图,图11C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在NFC天线与包括在NFC封装件的NFC控制器中的发送块之间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的电路图,图12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在NFC天线中的第一环形线圈与包括在MST天线中的第二环形线圈的图,图12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在NFC天线中的第一环形线圈与包括在MST天线中的第二环形线圈的图,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磁片的NFC天线和MST天线的图,图14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ST天线(或NFC天线)的图,图14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沿着图14A的线14B-14B截取的MST天线(或NFC天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1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10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1010和NFC控制器1020,其中,安全存储装置1010存储诸如支付数据的数据,NFC控制器1020从安全存储装置1010接收数据。NFC控制器1020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发送块1030。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连接到NFC天线1040和MST天线1050。发送块1030可以在NFC模式下通过驱动被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NFC天线1040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通过驱动被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MST天线1050执行MST通信。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NFC天线1040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1045,MST天线1050可以包括第二环形线圈1055。发送块10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60(例如,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1040的第一环形线圈1045,并且可以直接连接到MST天线1050的第二环形线圈1055。
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60可以在发送块1030与NFC天线1040之间执行阻抗匹配。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11A示出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100a可以包括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和第三电容器C3,其中,第一电容器C1连接在第一环形线圈1045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第二电容器C2连接在第一环形线圈1045的第一端与发送块10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之间,第三电容器C3连接在第一环形线圈1045的第二端与发送块1030的第二发送端子TX2之间。第一电容器C1可以具有预定电容以使第一环形线圈1045具有某一谐振频率(例如,大约13.56MHZ)。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与图11A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100a相比,图11B示出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100b还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第四电容器C4,其中,第一电极连接到发送块10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与第二电容器C2之间的第一节点,第二电极连接到发送块1030的第二发送端子TX2与第三电容器C3之间的第二节点。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与图11B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100b相比,图11C示出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100c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感器L1和第二电感器L2,其中,第一电感器L1连接在发送块10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与第一节点之间,第二电感器L2连接在发送块1030的第二发送端子TX2与第二节点之间。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图11B示出的第四电容器C4或图11C示出的第一电感器L1、第二电感器L2和第四电容器C4可用作电磁兼容(EMC)滤波器。尽管图11A至图11C示出发送块1030与NFC天线1040之间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100a、1100b和1100c的示例,但是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60可以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具有各种构造。
NFC天线1040的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MST天线1050的第二环形线圈1055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具有各种形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第二环形线圈1055中的每个可以具有任意形状,例如,如图12A示出的圆形、如图12B示出的矩形、具有五条或更多条边的多边形或者椭圆形等。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第二环形线圈1055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或者可以具有相互不同的形状。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NFC天线1040的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MST天线1050的第二环形线圈1055可以位于同一层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第二环形线圈1055可以被设置为使得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第二环形线圈1055中的一个环绕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第二环形线圈1055中的另一个。
例如,如图12A示出的,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第二环形线圈1055可以具有圆形形状,并且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第二环形线圈1055中的外环形线圈1240a可以环绕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第二环形线圈1055中的内环形线圈1220a。例如,内环形线圈1220a可以是NFC天线1040的第一环形线圈1045,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60分别连接到内环形线圈1220a的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此外,外环形线圈1240a可以是MST天线1050的第二环形线圈1055,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分别地直接连接到外环形线圈1240a的第三端E3和第四端E4。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内环形线圈1220a可以是MST天线1050的第二环形线圈1055,外环形线圈1240a可以是NFC天线1040的第一环形线圈1045。在这种情况下,NFC封装件100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分别地直接连接到内环形线圈1220a的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并且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60分别地连接到外环形线圈1240a的第三端E3和第四端E4。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12B示出的,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第二环形线圈1055可以具有矩形形状,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第二环形线圈1055中的外环形线圈1240b可以环绕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第二环形线圈1055中的内环形线圈1220b。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NFC天线1040的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MST天线1050的第二环形线圈1055可以位于不同的层中。例如,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第二环形线圈1055可以设置在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或者膜)的相对的表面上,或者可以设置在不同的FPCB(或膜)上。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磁片可以设置在第一环形线圈1045和/或第二环形线圈1055下面。例如,如图13示出的,磁片1340可以设置在环形线圈1320的下表面(例如,与辐射磁场以执行NFC通信和/或MST通信的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下面。磁片1340可以通过防止由环形线圈1320下面的组件处的磁场的变化造成的涡流导致用于NFC通信和/或MST通信的磁场减小来提高环形线圈1320的磁场辐射效率。例如,磁片1340可以是铁氧体片或磁电介质材料(MDM)片。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MST天线1050的第二环形线圈1055(或NFC天线1040的第一环形线圈1045)可以具有包括第一环和第二环的结构,其中,第一环用于形成沿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的电流通路,第二环用于形成沿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的电流通路。第一环和第二环可以彼此相邻使得第一环的一条边和第二环的一条边彼此极为接近。例如,如图14A和图14B示出的,MST天线1400可以包括第一磁片1460和设置在第一磁片1460上的第二环形线圈1420。第二环形线圈1420可以具有包括第一环1430和第二环1440的诸如8字的结构或形状,其中,第一环1430沿逆时针方向形成电流通路,第二环1440与第一环1430相邻并且沿与第一环1430的电流通路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或顺时针方向)形成电流通路。NFC封装件100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分别直接连接到第二环形线圈1420的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MST天线1400还可以包括第二磁片1480,第二磁片1480设置在一区域上方,其中,第一环1430的一边与第二环1440的一边彼此极为接近地位于该区域处。在不存在第二磁片1480的情况下,磁场会在第一环1430的中线1435附近的区域处和在第二环1440的中线1445附近的区域处被抵消。然而,如果在第一环1430和第二环1440的相邻边所位于的区域(中线1435与中线1445之间的区域)之上设置第二磁片1480,那么第二磁片1480可以防止中线1435和中线1445附近的这种抵消。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NFC天线1040的第一环形线圈1045也可以具有如图14A和图14B示出的8字形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1000可以包括发送块1030,发送块1030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60连接到NFC天线1040的第一环形线圈1045并直接连接到MST天线1050的第二环形线圈1055。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1000中,发送块1030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NFC天线1040的第一环形线圈1045执行NFC通信,并且还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MST天线1050的第二环形线圈1055执行MST通信。因此,因为MST通信通过NFC封装件1000的发送块1030来执行,所以不需要用于MST通信的专用芯片,这使得成本和尺寸的减小。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共用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包括在共用天线中的共用环形线圈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图。
参照图1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15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1510和NFC控制器1520。NFC控制器1520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发送块1530。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连接到共用天线1540。发送块1530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共用天线1540的至少一部分来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共用天线1540来执行MST通信。
共用天线1540可以包括共用环形线圈155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发送块15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直接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还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560(例如,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至少一部分的端部。
例如,如图16示出的,NFC封装件150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分别地直接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在MST模式下,发送块1530可以利用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整条通路作为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NFC封装件150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还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560连接到在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之间的通路上的两个预定的点P1和P2。在NFC模式下,发送块1530可以利用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一部分或者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两个点P1与P2之间的通路作为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通常,MST通信的磁场强度可以大于NFC通信的磁场强度。在图16示出的示例中,因为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整条通路用作MST天线,所以用于MST通信的MST天线可以具有一定的电感,因此由MST天线辐射的磁场可以具有一定的强度。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直接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端部以利用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整条通路作为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并且还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560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端部以仍然利用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整条通路作为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图18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17的MST天线的图,图18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沿着图18A的线18B-18B截取的MST天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1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17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1710和NFC控制器1720。NFC控制器1720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发送块1730。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连接到NFC天线1740和MST天线1750。发送块1730可以在NFC模式下通过驱动NFC天线1740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MST模式下通过驱动MST天线1750执行MST通信。
NFC天线1740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1745,发送块17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770(例如,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1740的第一环形线圈1745的两端。发送块1730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1745执行NFC通信。
MST天线1750可以包括一端接地的第二环形线圈1760和一端接地的第三环形线圈1765。发送块17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可以直接连接到MST天线1750的第二环形线圈1760,发送块1730的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直接连接到MST天线1750的第三环形线圈1765。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发送块1730可以在MST模式下执行上面参照图7描述的双操作,MST天线1750可以具有如图18A和图18B示出的适合双操作的结构。例如,如图18A和图18B示出的,MST天线1800可以包括第一磁片1860,以及在第一磁片1860上彼此相邻地设置的第二环形线圈1820和第三环形线圈1840。第二环形线圈1820可以具有沿逆时针方向形成电流通路的第一环形形状,第三环形线圈1840可以具有沿顺时方向形成电流通路的第二环形形状。NFC封装件170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可以直接连接到第二环形线圈1820的第一端E1,第二环形线圈1820的第二端E2可以接地。NFC封装件1700的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直接连接到第三环形线圈1840的第三端E3,第三环形线圈1840的第四端E4可以接地。MST天线1800还可以包括第二磁片1880,第二磁片1880设置在一区域上方,其中,第二环形线圈1820的一条边与第三环形线圈1840的一条边彼此极为接近地位于该区域处。在不存在第二磁片1880的情况下,磁场会在第二环形线圈1820的中线1825附近的区域处和在第三环形线圈1840的中线1845附近的区域处被抵消。然而,如果在第二环形线圈1820和第三环形线圈1840的相邻边所位于的区域(例如,中线1825与中线1845之间的区域)之上设置第二磁片1880,那么第二磁片1880可以防止中线1825和中线1845附近的这种抵消。如上所述,在MST模式下,发送块1730可以通过利用第二环形线圈1820和第三环形线圈1840执行如上所述的双操作来执行MST通信。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发送块1730可以在MST模式下执行如图8A和图8B示出的单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发送块1730可以激活图18A示出的第二环形线圈1820和第三环形线圈1840中的一个以执行MST通信。
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图20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在MST天线与包括在NFC封装件的NFC控制器中的发送块之间的第二阻抗匹配电路的电路图,图20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在MST天线与包括在NFC封装件的NFC控制器中的发送块之间的第二阻抗匹配电路的电路图。
参照图1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19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1910和NFC控制器1920。NFC控制器1920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发送块1930。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连接到NFC天线1940和MST天线1950。发送块1930可以在NFC模式下通过驱动NFC天线1940来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MST模式下通过驱动MST天线1950来执行MST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发送块19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960(例如,NFC阻抗匹配电路)而连接到NFC天线1940的第一环形线圈1945,并且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970(例如,MST阻抗匹配电路)而连接到MST天线1950的第二环形线圈1955。与具有直接连接到MST天线1050的第二环形线圈1055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图10的发送块1030不同,图19的发送块1930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970连接到MST天线1950的第二环形线圈1955。
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970可以在发送块1930与MST天线1950之间执行阻抗匹配。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20A示出的,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000a可以包括第一电容器C5和第二电容器C6,其中,第一电容器C5连接在第二环形线圈1955的第一端与发送块19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之间,第二电容器C6连接在第二环形线圈1955的第二端与发送块1930的第二发送端子TX2之间。第一电容器C5和第二电容器C6可以阻挡具有高于MST通信的操作频率的频率(例如,NFC通信的操作频率)的电信号。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20B示出的,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000b可以包括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其中,第一开关SW1连接在第二环形线圈1955的第一端与发送块19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之间,第二开关SW2连接在第二环形线圈1955的第二端与发送块1930的第二发送端子TX2之间。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可以在NFC模式下打开以使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从MST天线1950断开,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闭合以将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连接到MST天线1950。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当从发送块19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观看时,连接到NFC天线1940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960的阻抗Z1的绝对值和连接到MST天线1950的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970的阻抗Z2的绝对值可以分别低于对应的操作频率。即,连接到NFC天线1940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960的阻抗Z1的绝对值可以在用于NFC通信的操作频率(例如,大约13.56MHZ)下相对低,并且可以在用于MST通信的操作频率(例如,比大约15kHZ低)下相对高。此外,连接到MST天线1950的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970的阻抗Z2的绝对值可以在用于MST通信的操作频率下相对低,并且可以在用于NFC通信的操作频率下相对高。例如,连接到NFC天线1940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960的阻抗Z1的绝对值可以在大约13.56MHZ的操作频率下小于大约50欧姆(例如,50Ω),并且可以在低于大约15kHZ的操作频率下大于大约1MΩ。此外,连接到MST天线1950的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970的阻抗Z2的绝对值可以在大约15kHZ的操作频率下小于大约50Ω,并且可以在大约13.56MHZ的操作频率下大于大约500Ω。如上所述,因为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960和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970可以分别在对应的操作频率下具有低绝对值的阻抗,所以在发送块1930与NFC天线1940和MST天线1950之间可以不需要专用于在NFC模式与MST模式之间进行转换的模式开关。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共用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参照图2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1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2110和NFC控制器2120。NFC控制器2120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发送块2130。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连接到共用天线2140的共用环形线圈2150。发送块2130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共用环形线圈2150的至少一部分作为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并且还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共用环形线圈2150作为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发送块21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2160(例如,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2150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还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170(例如,MST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21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直接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1550的两端的图15的发送块1530不同,图21的发送块2130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170连接到共用环形线圈2150的端部。例如,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170可以包括电容器和/或开关。
图2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参照图2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2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2210和NFC控制器2220。NFC控制器2220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发送块2230。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2270(例如,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2240的第一环形线圈2245。第一发送端子TX1还可以连接到MST天线2250的一端接地的第二环形线圈2260,第二发送端子TX2还可以连接到MST天线2250的一端接地的第三环形线圈2265。发送块2230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2245执行NFC通信,并且还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二环形线圈2260和/或第三环形线圈2265执行MST通信。与直接连接到MST天线1750的环形线圈1760和1765的图17的发送块1730不同,图22的发送块2230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280(例如,第一MST阻抗匹配电路)和第三阻抗匹配电路2290(例如,第二MST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环形线圈2260和2265。例如,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280和第三阻抗匹配电路2290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器和/或至少一个开关。
图2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参照图2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3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2310和NFC控制器2320。NFC控制器2320可以包括NFC发送块2330和MST发送块2340,其中,NFC发送块2330具有连接到NFC天线235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MST发送块2340具有连接到MST天线236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
在NFC模式下,NFC发送块2330可以通过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NFC天线2350来执行NFC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NFC天线2350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2355,NFC发送块23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2370(例如,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2350的第一环形线圈2355。NFC发送块2330可以利用第一环形线圈2355执行NFC通信。
在MST模式下,MST发送块2340可以通过驱动连接到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的MST天线2360来执行MST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MST天线2360可以包括第二环形线圈2365,MST发送块234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可以连接到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380(例如,MST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MST天线2360的第二环形线圈2365。MST发送块2340可以利用第二环形线圈2365执行MST通信。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300的NFC控制器2320可以包括用于NFC通信的NFC发送块2330和用于MST通信的MST发送块2340。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300可以执行MST通信以及NFC通信,因此可以通过MST通信支持MST支付服务,并且通过NFC通信支持NFC支付服务。此外,因为可以通过NFC封装件2300执行MST通信,所以不需要用于MST通信的专用芯片,这使得成本和尺寸的减小。
图2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共用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参照图2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4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2410和NFC控制器2420。NFC控制器2420可以包括NFC发送块2430和MST发送块2440,其中,NFC发送块2430具有连接到共用天线245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MST发送块2440具有连接到共用天线245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NFC发送块24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2470(例如,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天线2450的共用环形线圈2460的至少一部分,MST发送块244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480(例如,MST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天线2450的共用环形线圈2460的两端。NFC发送块2430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共用环形线圈2460的至少一部分作为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MST发送块2440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共用环形线圈2460作为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
图2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参照图2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5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2510和NFC控制器2520。NFC控制器2520可以包括NFC发送块2530和MST发送块2540,其中,NFC发送块2530具有连接到NFC天线255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MST发送块2540具有连接到MST天线256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NFC天线2550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2555,NFC发送块25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2580(例如,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2550的第一环形线圈2555。MST天线2560可以包括一端接地的第二环形线圈2570和一端接地的第三环形线圈2575,MST发送块254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590(例如,第一MST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MST天线2560的第二环形线圈2570,MST发送块2540的第四发送端子TX4可以经由第三阻抗匹配电路2595(例如,第二MST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MST天线2560的第三环形线圈2575。NFC发送块2530可以利用第一环形线圈2555执行NFC通信,MST发送块2540可以利用第二环形线圈2570和/或第三环形线圈2575执行MST通信。
图2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参照图2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6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2610和NFC控制器2620。NFC控制器2620可以包括第一发送块2630和第二发送块2640,其中,第一发送块2630具有连接到第一NFC天线2650和第一MST天线267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第二发送块2640具有连接到第二NFC天线2680和第二MST天线269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
第一发送块2630可以选择性地执行NFC通信或MST通信。例如,第一发送块2630可以在NFC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第一NFC天线2650以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第一MST天线2670以执行MST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NFC天线2650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第一MST天线2670可以包括第二环形线圈。第一发送块26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2655(例如,第一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一NFC天线2650的第一环形线圈并且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675(例如,第一MST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一MST天线2670的第二环形线圈。第一发送块2630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二环形线圈执行MST通信。
第二发送块2640也可以选择性地执行NFC通信或者MST通信。例如,第二发送块2640可以在NFC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的第二NFC天线2680以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的第二MST天线2690以执行MST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NFC天线2680可以包括第三环形线圈,第二MST天线2690可以包括第四环形线圈。第二发送块264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可以经由第三阻抗匹配电路2685(例如,第二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二NFC天线2680的第三环形线圈并且可以经由第四阻抗匹配电路2695(例如,第二MST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二MST天线2690的第四环形线圈。第二发送块2640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三环形线圈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四环形线圈执行MST通信。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600可以包括多个发送块2630和2640,所述多个发送块2630和2640均选择性地执行NFC通信或MST通信。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600可以执行MST通信以及NFC通信,因此可以通过MST通信支持MST支付服务,并且通过NFC通信支持NFC支付服务。此外,因为由NFC封装件2600来执行MST通信,所以不需要用于MST通信的专用芯片,这使得成本和尺寸的减小。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多个发送块2630和2640中的每个可以在NFC模式下执行NFC通信,和/或在MST模式下执行MST通信。因此,可以改善NFC通信和/或MST通信的通信覆盖(coverage)。
图2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共用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参照图2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7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2710和NFC控制器2720。NFC控制器2720可以包括第一发送块2730和第二发送块2740,其中,第一发送块2730具有连接到第一共用天线275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第二发送块2740具有连接到第二共用天线277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
第一发送块2730可以选择性地执行NFC通信或MST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块27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2760(例如,第一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一共用天线2750的第一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还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765(例如,第一MST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一共用天线2750的第一共用环形线圈的两端。第一发送块2730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一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一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作为第一MST天线来执行MST通信。
第二发送块2740也可以选择性地执行NFC通信或者MST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发送块274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可以经由第三阻抗匹配电路2780(例如,第二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二共用天线2770的第二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经由第四阻抗匹配电路2785(例如,第二MST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二共用天线2770的第二共用环形线圈的两端。第二发送块2740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第二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二NFC天线执行NFC通信,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第二共用环形线圈作为第二MST天线执行MST通信。
图2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参照图28,便携式装置中包括的NFC封装件28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2810、NFC控制器2820和MST芯片2840,其中,安全存储装置2810存储诸如支付数据的数据2815,NFC控制器2820从安全存储装置2810接收数据2815(例如,DATA),MST芯片2840连接到NFC控制器2820。安全存储装置2810、NFC控制器2820和MST芯片2840可以实现为独立的芯片或集成电路裸片,这些芯片可以利用SIP技术封装成一个封装件(即,NFC封装件280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全存储装置2810、NFC控制器2820和MST芯片2840可以以各种形式封装,例如,PoP、BGA、CSP、PLCC、PDIP、DIWP、DIWF、COB、CERDIP、MQFP、TQFP、SOIC、SSOP、TSOP、SIP、MCP、WFP、WSP等。
在NFC模式下,NFC控制器2820可以通过NFC通信将从安全存储装置2810接收到的数据2815DATA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例如,NFC读取器或NFC标签)。NFC控制器2820可以包括具有连接到NFC天线286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NFC发送块2830。NFC发送块2830可以在NFC模式下驱动NFC天线2860以执行NFC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NFC天线2860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NFC发送块283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2880(例如,NFC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2860的第一环形线圈。在NFC模式下,NFC控制器2820的NFC发送块2830可以利用第一环形线圈执行NFC通信。在MST模式下,NFC控制器2820可以将从安全存储装置2810接收到的数据2815DATA传输到MST芯片2840。
在MST模式下,MST芯片2840可以通过MST通信将从NFC控制器2820接收到的数据2815DATA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例如,MS读取器)。MST芯片2840可以包括具有连接到MST天线287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的MST发送块2850。在MST模式下,MST发送块2850可以驱动MST天线2870以执行MST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MST天线2870可以包括第二环形线圈,MST发送块285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890(例如,MST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NFC天线2870的第二环形线圈。在MST模式下,MST芯片2840的MST发送块2850可以利用第二环形线圈执行MST通信。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800可以不仅包括用于NFC通信的NFC控制器2820,还包括用于MST通信的MST芯片2840。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2800可以执行MST通信以及NFC通信,因此,可以通过MST通信支持MST支付服务,并通过NFC通信支持NFC支付服务。此外,因为由NFC封装件2800执行MST通信,所以不需要用于MST通信的专用独立芯片,这使得成本和尺寸的减小。此外,因为由MST芯片2840向外部终端提供的数据2815(例如,信用卡数据或借记卡数据)存储在安全存储装置2810中,所以可以提高数据2815的安全性。
图2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与共用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参照图29,NFC封装件2900可以包括安全存储装置2910、NFC控制器2920和MST芯片2930,其中,安全存储装置2910存储数据2915,NFC控制器2920从安全存储装置2910接收数据2915(例如,DATA),MST芯片2930连接到NFC控制器2920。安全存储装置2910、NFC控制器2920和MST芯片2930可以利用SIP技术封装成一个封装件(即,NFC封装件2900)。
在NFC模式下,NFC控制器2920可以通过NFC通信将从安全存储装置2910接收到的数据2915DATA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例如,NFC读取器或NFC标签)。NFC控制器2920可包括具有连接到共用天线2960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的NFC发送块2925。在NFC模式下,NFC发送块2925可以驱动共用天线2960以执行NFC通信。NFC发送块2925的第一发送端子TX1和第二发送端子TX2可以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2980(例如,NFC阻抗匹配电路)而连接到共用天线2960的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在NFC模式下,NFC控制器2920的NFC发送块2925可以利用共用天线2960的共用环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作为NFC天线来执行NFC通信。在MST模式下,NFC控制器2920可以将从安全存储装置2910接收到的数据2915DATA传输到MST芯片2930。
在MST模式下,MST芯片2930可通过MST通信将从NFC控制器2920接收到的数据2915DATA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例如,MS读取器)。MST芯片2930可以包括具有连接到共用天线2960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3的MST发送块2935。在MST模式下,MST发送块2935可以驱动共用天线2960以执行MST通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MST发送块2935的第三发送端子TX3和第四发送端子TX4可以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990(例如,MST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共用天线2960的共用环形线圈的两端。在MST模式下,MST芯片2930的MST发送块2935可以利用共用天线2960的共用环形线圈作为MST天线执行MST通信。
图30A和图30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的图。
图28和图29示出的安全存储装置2810和2910、NFC控制器2820和2920以及MST芯片2840和2930可以封装成如图30A和图30B示出的一个NFC封装件3000a和3000b。例如,如图30A示出的,NFC封装件3000a可以包括SIP基底3010a,并且还可以包括设置在SIP基底3010a上的安全存储装置3030a(例如,嵌入式安全元件(eSE))、NFC控制器(NFC)3050a和MST芯片(MST)3070a。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全存储装置3030a、NFC控制器3050a和MST芯片3070a可以利用引线键合彼此连接。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全存储装置3030a、NFC控制器3050a和MST芯片3070a可以利用倒装芯片技术彼此连接。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30B示出的,NFC封装件3000b可以包括SIP基底3010b,并且还可以包括堆叠在SIP基底3010b上的MST芯片3070b、安全存储装置3030b和NFC控制器3050b。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芯片3030b、3050b和3070b可以如图30B示出的以MST芯片3070b、安全存储装置3030b和NFC控制器3050b的顺序堆叠,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安全存储装置3030b、NFC控制器3050b和MST芯片3070b可以利用诸如引线键合、倒装芯片技术、穿过硅通孔(TSV)等的各种技术彼此连接。
图3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NFC封装件的便携式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31,便携式装置310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3110、存储装置3120、用户接口3130、电源3140、NFC封装件3150、NFC天线3160和MST天线317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3100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PDA、PMP、数码相机、音乐播放器、便携式游戏控制台、导航系统等的任何便携式的电子装置。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便携式装置100可以是诸如智能手表、腕带电子装置,项链式电子装置、眼镜式电子装置等的任何可穿戴的电子装置。
应用处理器3110可以控制便携式装置3100的整体操作。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应用处理器3110可以运行诸如互联网浏览器、游戏应用、视频应用等的各种应用。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应用处理器3110可以包括单个处理器核。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应用处理器311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核。例如,应用处理器3110可以是多核处理器,例如,双核处理器、四核处理器、六核处理器等。
存储装置3120可以存储便携式装置3100的操作所需的数据。例如,存储装置3120可以存储用于启动(booting)便携式装置3100的引导镜像(boot image)、被传递到外部装置的数据等。例如,存储装置3120可以用易失性存储器(诸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SRAM、移动DRAM,双数据率同步DRAM(DDR SDRAM)、低功率DDR SDRAM(LPDDR SDRAM)、图形DDR SDRAM(GDDR SDRAM)、rambus DRAM(RDRAM)等)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相变随机存取存储器(PRAM)、电阻随机存取存储器(RRAM)、纳米浮栅存储器(NFGM)、聚合物随机存取存储器(PoRAN)、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等)来实现。
用户接口3130可以包括诸如小键盘、触摸屏等的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诸如扬声器、显示装置等的至少一个输出装置。电源3140可以向便携式装置3100供应电力。
NFC封装件3150可以连接到NFC天线3160和MST天线3170,并且可以包括安全地存储数据的安全存储装置。NFC封装件3150可以在NFC模式下利用NFC天线3160通过NFC通信将存储在安全存储装置中的数据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例如,NFC读取器或NFC标签),并且可以在MST模式下利用MST天线3170通过MST通信将存储在安全存储装置中的数据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例如,MS读取器)。因为NFC封装件3150具有MST功能,所以NFC封装件3150和包括NFC封装件3150的便携式装置3100可以通过MST通信支持MST支付服务并通过NFC通信支持NFC支付服务。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便携式装置3100还可以包括图像处理器、存储装置(例如,存储卡、固态硬盘(SSD)、硬盘驱动器(HHD)、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等)等。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便携式装置3100和/或便携式装置3100的组件可以以各种形式封装,例如,PoP、BGA、CSP、PLCC、PDIP、DIWP、DIWF、COB、CERDIP、MQFP、TQFP、SOIC、SSOP、TSOP、SIP、MCP、WFP或WSP。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NFC封装件3150和便携式装置3100可以执行MST通信和NFC通信,从而既可以通过MST通信支持MST支付服务又可以通过NFC通信支持NFC支付服务。
本公开可以应用到任意便携式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或诸如智能手表、腕带电子装置、项链式电子装置、眼镜式电子装置等的可穿戴电子装置。
前述是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举例说明,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限制。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是,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公开情况下,能够在实施例中做出许多修改。因此,所有这些修改意图包括在如被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之内。因此,将理解的是,前述是对各种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举例说明,而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在此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并且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修改以及其他实施例意图包括在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便携式装置中的近场通信封装件,所述近场通信封装件包括:
安全存储装置,被构造为存储数据;
近场通信控制器,被构造为从安全存储装置接收数据,在近场通信模式下通过利用第一近场通信天线执行近场通信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并且在磁力安全传输模式下通过利用第一磁力安全传输天线执行磁力安全传输通信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
其中,近场通信控制器包括:第一发送块,
其中,第一近场通信天线包括:
第一环形线圈,连接在第一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
其中,第一磁力安全传输天线包括:
第二环形线圈,具有接地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一发送块的第三发送端子的另一端,且被构成为形成沿第一方向的电流路径
第三环形线圈,具有接地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一发送块的第四发送端子的另一端,且被构成为形成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电流路径,
其中,第一发送块被构造为在近场通信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执行近场通信,并且在磁力安全传输模式下利用第二环形线圈和第三环形线圈来执行磁力安全传输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安全存储装置是具有防篡改功能的安全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
其中,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三发送端子是同一发送端子,第二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是同一发送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第一发送块包括:
第一驱动器,被构造为将第一电信号输出到第一发送端子;
第二驱动器,被构造为将第二电信号输出到第二发送端子;
栅极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栅极控制器被构造为在近场通信模式下用第一操作频率操作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并且在磁力安全传输模式下用低于第一操作频率的第二操作频率来操作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栅极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使得由第一驱动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和由第二驱动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具有相反的相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栅极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使得由第一驱动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和由第二驱动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具有相同的相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栅极控制器被构造为激活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中的一个,并且去激活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中的另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栅极控制器被构造为产生第一开关信号、第二开关信号、第三开关信号和第四开关信号,
其中,第一驱动器包括:
第一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被构造为响应于第一开关信号使第一发送端子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电源电压;
第一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被构造为响应于第二开关信号使第一发送端子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电源电压,以及
其中,第二驱动器包括:
第二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被构造为响应于第三开关信号使第二发送端子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电源电压;
第二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被构造为响应于第四开关信号使第二发送端子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电源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栅极控制器被构造为产生第一开关信号和第二开关信号使得第一开关信号的低电平时段与第二开关信号的高电平时段不重叠,并且产生第三开关信号和第四开关信号使得第三开关信号的低电平时段与第四开关信号的高电平时段不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
其中,第一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经由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一近场通信天线的第一环形线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包括:
第一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环形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一环形线圈的第二端之间;
第二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环形线圈的第一端与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之间;
第三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环形线圈的第二端与发送块的第二发送端子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还包括:
第四电容器,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连接到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与第二电容器之间的第一节点,第二电极连接到发送块的第二发送端子与第三电容器之间的第二节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还包括:
第一电感器,连接在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与第一节点之间;
第二电感器,连接在发送块的第二发送端子与第二节点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第一环形线圈、第二环形线圈和第三环形线圈位于同一层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磁片设置在第一环形线圈、第二环形线圈和第三环形线圈下面。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
其中,第一发送块的第一发送端子还经由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一磁力安全传输天线的第二环形线圈,发送块的第二发送端子还经由第三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到第一磁力安全传输天线的第三环形线圈。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其中,第一发送块包括:
近场通信发送块,具有连接到第一近场通信天线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其中,近场通信发送块被构造为在近场通信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的第一近场通信天线来执行近场通信;
磁力安全传输发送块,具有连接到第一磁力安全传输天线的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其中,磁力安全传输发送块被构造为在磁力安全传输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三发送端子和第四发送端子的第一磁力安全传输天线来执行磁力安全传输通信。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封装件,还包括:
第二近场通信天线和第二磁力安全传输天线,
其中,近场通信控制器还包括:
第二发送块,具有连接到第二近场通信天线和第二磁力安全传输天线的第五发送端子和第六发送端子,其中,第二发送块被构造为在近场通信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五发送端子和第六发送端子的第二近场通信天线以执行近场通信,并且在磁力安全传输模式下驱动连接到第五发送端子和第六发送端子的第二磁力安全传输天线以执行磁力安全传输通信。
20.一种便携式装置中的近场通信封装件所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数据存储在近场通信封装件中的安全存储装置中;
在近场通信模式下,由近场通信封装件通过利用近场通信天线执行近场通信将安全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数据提供到第一外部终端;
在磁力安全传输模式下由近场通信封装件通过利用磁力安全传输天线执行磁力安全传输通信将安全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数据提供到第二外部终端,
其中,第一近场通信天线包括:
第一环形线圈,连接在近场通信封装件的第一发送端子和第二发送端子,
其中,第一磁力安全传输天线包括:
第二环形线圈,具有接地的一端和连接到近场通信封装件的第三发送端子的另一端,且形成沿第一方向的电流路径
第三环形线圈,具有接地的一端和连接到近场通信封装件的第四发送端子的另一端,且形成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电流路径,
其中,近场通信封装件被构造为在近场通信模式下利用第一环形线圈执行近场通信,并且在磁力安全传输模式下利用第二环形线圈和第三环形线圈来执行磁力安全传输通信。
CN201610160355.6A 2015-04-14 2016-03-21 便携式装置中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和近场通信的方法 Active CN106056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50052730 2015-04-14
KR10-2015-0052730 2015-04-14
KR1020150075771A KR102405097B1 (ko) 2015-04-14 2015-05-29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기기
KR10-2015-0075771 2015-05-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6190A CN106056190A (zh) 2016-10-26
CN106056190B true CN106056190B (zh) 2020-10-23

Family

ID=57256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0355.6A Active CN106056190B (zh) 2015-04-14 2016-03-21 便携式装置中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和近场通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405097B1 (zh)
CN (1) CN1060561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05856B1 (ko) * 2017-01-03 2023-11-24 주식회사 위츠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CN109697768A (zh) * 2017-10-20 2019-04-30 南京启纬智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锁电路及智能锁
CN108681442B (zh) * 2018-05-07 2021-10-19 温州大学 一种具有自适应匹配功能的真随机数发生器
DE102018212957B3 (de) 2018-08-02 2020-01-0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Übertragung von daten von einem benutzerendgerät zu einem anderen gerät
KR20200082252A (ko) 2018-12-28 2020-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Nfc 보조 장치 및 방법
CN115189138A (zh) * 2022-05-23 2022-10-14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柔弹性近场通信天线及其制备方法
KR20230172096A (ko) * 2022-06-15 2023-12-22 주식회사 아모텍 상단 및 후면에서 근거리 통신을 지원하는 휴대 단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7615A (zh) * 2005-03-24 2008-01-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具有近场通信(nfc)的安全信用卡
CN101334855A (zh) * 2007-06-27 2008-12-3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非接触式电子装置
CN101770670A (zh) * 2009-01-07 2010-07-07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支付装置及利用其发卡和实现移动支付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3718B2 (en) * 2008-08-13 2011-0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gh-speed multiplexer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317018B2 (en) * 2010-03-02 2016-04-19 Gonow Technologies, Llc Portable e-wallet and universal card
JP2013005252A (ja) * 2011-06-17 2013-01-07 Elpida Memory Inc 通信装置
KR102144360B1 (ko) * 2012-12-05 2020-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마트 근거리무선통신 안테나 매칭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그것을 포함한 유저 장치
US8690059B1 (en) * 2013-01-20 2014-04-08 George Walln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baseband nearfield magnetic stripe data transmitt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7615A (zh) * 2005-03-24 2008-01-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具有近场通信(nfc)的安全信用卡
CN101334855A (zh) * 2007-06-27 2008-12-3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非接触式电子装置
CN101770670A (zh) * 2009-01-07 2010-07-07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支付装置及利用其发卡和实现移动支付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05097B1 (ko) 2022-06-07
KR20160122615A (ko) 2016-10-24
CN106056190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1897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package and portabl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056190B (zh) 便携式装置中的近场通信封装件和近场通信的方法
CN105610470B (zh) 嵌入可穿戴电子装置中的近场通信芯片及可穿戴电子装置
US10461793B2 (en) Cover of a mobile device and mobil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656273B (zh) 移动系统、移动电子装置和保护套装置
KR102257892B1 (ko) 개선된 nfc 안테나 및 그 안테나를 갖는 전자 장치
KR101609733B1 (ko) 안테나 모듈 패키지, 안테나 모듈 패키지 회로,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장치
US9537983B2 (en) Housing of a mobile devic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 and mobile device
EP2954555B1 (en) Small form factor magnetic shield for 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mram)
CN106252828B (zh) 近场通信天线及具有该天线的近场通信装置和移动系统
CN110310943A (zh) 用于微电子器件的组件磁屏蔽
US9343439B2 (en) Stack packag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576564A (zh) 具有芯片识别符结构的可垂直堆叠的裸片
TW201101579A (en) RFID antenna circuit
KR20150036987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4182794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US10033101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obile system having the same
KR20160057281A (ko) 웨어러블 전자 기기에 내장되는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칩 및 웨어러블 전자 기기
JP5398463B2 (ja) インタフェースic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メモリカード
US11694050B2 (en) Internal voltage generator and smart card including the same
US100435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512651B (zh) 具天線之用戶身份模塊卡
JP2011170525A (ja) カード基材及びこのカード基材を有するicカード
CN109145661B (zh) 磁性安全传输装置和包括该磁性安全传输装置的电子装置
KR20210039141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