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3139B - 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维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维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3139B
CN104683139B CN201310639655.9A CN201310639655A CN104683139B CN 104683139 B CN104683139 B CN 104683139B CN 201310639655 A CN201310639655 A CN 201310639655A CN 104683139 B CN104683139 B CN 1046831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cp
server
socket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396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83139A (zh
Inventor
朱日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396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83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83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3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83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3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和维护方法,包括: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在连接大网的IP地址创建服务端Socket,侦听来自大网的连接请求;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接受连接并建立用于数据传输的服务端Socket;创建小网的客户端Socket,并与通信设备建立连接;再将服务端Socket和客户端Socket建立映射关系,并按照该映射关系,进行后续的数据流转发,从而实现由连接大网的IP地址与通信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应用本申请,设备和用户无需任何配置,映射关系由软件自动维护;能够对同时使用的用户数取消限制,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维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LTE基站、核心网设备基本都已经实现web客户端操作维护功能。在无北向网管、不依赖操作维护通道的情况下,考虑IPV4地址资源、网络安全等因素,通信网络中的设备都会先接入私有IP地址小网,然后通过小网上的PC用web方式进行登录,从而实现远程操作和维护接入私有IP地址小网的通信设备。
设备商一般都是通过如图1所示的组网对设备进行操作(例如开发和调测等)的。如图1所示,当用户希望通过接入公共IP地址的大网Windows PC进行设备的操作时,可以先通过远程桌面接入1或者2位置上同时连接大小网的Windows PC,然后在连接大小网的Windows PC上,通过远程登录打开IE,登录设备的小网IP,完成操作维护。
上述远程登录方式需要额外部署1、2位置上的这种Windows PC,并且大部分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远程用户占用,这使得同一时间这种方式下的登录用户数受限。随着小网设备的增多,需要部署的Windows PC也越来越多,直接带来成本、空间的严重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现有一些解决方案,但都有缺陷:
1)在大小网衔接处部署路由设备,这需要考虑新增路由设备的成本、维护工作量、后期扩容等。
2)配置静态路由,使大网Windows PC直接路由至设备。这除了需要配置两端设备,还需要对大网各个路由器、小网路由器或者转发PC等一系列节点等进行配置,配置复杂,容易出错,并且对现有网络拓扑存在较大隐患。
3)通过隧道技术,在两端进行VPN或者隧道配置。这需要设备支持此类配置。一般设备都是VxWorks或者一些专用OS,如果设备本身不支持VPN等隧道功能的话,基本不可能进行部署。
4)采用现有的TCP端口交换软件,在同时连接大小网的节点上进行部署,替换源目的IP地址。这种软件需要指定交换源目的IP(即指定访问的大网PC的IP地址和访问设备的IP地址),因此,只要增加一个公网PC,就需要增加一对交换配置,无法动态自动增删,维护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和维护方法,使公网访问的PC不受限制,并能够自动实现交换配置的增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维护方法,包括:
对应每个允许访问的通信设备,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配置该通信设备的IP地址DEV_OM_IP和接入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号TCP_PORT,并配置与大网连接的本地大网IP地址SERVER_IP;
所述PC机在所述SERVER_IP和每个所述TCP_PORT上创建用于侦听的服务端TCPSocket;
当所述PC机侦听到对应于所述SERVER_IP和TCP_PORT的连接建立请求后,接受连接并对应该SERVER_IP和TCP_PORT建立用于数据传输的服务端TCP Socket;
所述PC机在所述DEV_OM_IP和所述连接建立请求对应的TCP_PORT上创建客户端TCP Socket,并利用所述客户端TCP Socket连接所述通信设备的服务端;在所述PC机上为用于数据传输的服务端TCP Socket流和与所述通信设备连接的所述客户端TCP Socket流建立映射关系;
所述PC机按照建立的所述映射关系,在发起连接建立请求的PC和所述通信设备间进行数据传输。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每隔设定的第一时间段,检查建立的映射关系对应的TCP Socket流是否在设定的第二时间段内没有数据交互,若是,则删除所述映射关系,清除相应的TCP Socket流,并释放对应的端口资源。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对于建立的映射关系,在与该映射关系对应的TCPSocket流进行数据交互后,刷新对应设置的时间戳;
检查TCP Socket流是否在设定的第二时间段内没有数据交互包括:
检查TCP Socket流对应设置的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的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二时间段。
较佳地,当所述用于数据传输的服务端TCP Socket或客户端Socket关闭后,删除与关闭的Socket对应的映射关系,清除相应的TCP Socket流,并释放对应的端口资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中,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在连接大网的IP地址创建服务端Socket,侦听来自大网的连接请求;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接受连接并建立用于数据传输的服务端Socket;创建小网的客户端Socket,并与通信设备建立连接;再将服务端Socket和客户端Socket建立映射关系,并按照该映射关系,进行后续的数据流转发,从而实现由连接大网的IP地址与通信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通过上述方式,不需要限定访问通信设备的大网PC的源IP地址,任何大网PC都可以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大网IP地址替代要访问的设备IP,实现访问通信设备的目的。使公网访问的PC不受限制,并能够自动实现交换配置的增删。
附图说明
图1为设备商对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时的组网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操作和维护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操作维护方法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手段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中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维护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对应每个允许访问的通信设备,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配置该通信设备的IP地址DEV_OM_IP和接入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号TCP_PORT,并配置用于访问该通信设备的、与大网连接的本地大网IP地址SERVER_IP。
本步骤中的配置可以预先写入配置文件,然后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加载相应的配置文件,实现相应的配置。具体配置文件的格式可以为:
在上述配置文件中,map1表示针对一个允许访问的通信设备的转发配置项,需要针对n个通信设备进行转发,就配置n个map配置项。
在对应于map1的配置项中,DEV_OM_IP表示访问的通信设备A的IP地址,SERVER_IP表示用于访问通信设备A的、连接大网的本地大网IP地址,TCP_PORT表示接入通信设备A的端口号(web方式下一般http是80端口,https是443端口),需要接入多个端口可以配置多个TCP_PORT配置项。
步骤202,连接大小网的PC机在SERVER_IP和每个TCP_PORT上创建用于侦听的服务端TCP Socket。
在经过步骤102的配置后,对应于任一允许访问的设备A,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都有一个与设备A对应、与大网连接的IP地址SERVER_IP。对应该SERVER_IP和设备A配置的每个TCP_PORT,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创建用于侦听来自于SERVER_IP、端口为TCP_PORT的服务端TCP Socket。
步骤203,当连接大小网的PC机侦听到SERVER_IP/TCP_PORT的连接请求后,接受连接,并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对应该SERVER_IP和TCP_PORT建立用于数据传输的TCPSocket。
其中,对应于设备A,连接大小网的PC对应于SERVER_IP和每个TCP_PORT都进行侦听,当TCP_PORT有N个时,侦听线程也有N个。同时,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可能连接多台设备,那么创建的侦听线程就有nN个,n为连接的设备数量。当其中任一侦听线程侦听到连接建立请求(针对SERVER_IP和某个TCP_PORT)时,就针对接收到连接建立请求的那对SERVER_IP和TCP_PORT创建一个新的TCP Socket,用于进行后续数据传输。同时,根据接收连接建立请求的SERVER_IP,确定要访问的设备。
步骤204,连接大小网的PC机的DEV_OM_IP/TCP_PORT上创建客户端TCP Socket,并通过建立的客户端TCP Socket与连接要访问的设备的服务端。
在步骤203创建服务端TCP Socket成功后,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与要访问的设备建立连接,并在与其相应的DEV_OM_IP/TCP_PORT上创建客户端TCP Socket。其中,TCP_PORT即为连接建立请求所针对的TCP_PORT。
步骤205,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为用于数据传输的服务端TCP Socket流和与通信设备连接的客户端TCP Socket流建立映射关系。
具体地,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可以建立一个流映射表,将建立的映射关系保存在流映射表中。
对于该流映射表中的各个映射项,可以定时进行查看,当映射项对应的流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数据交互时,可以删除相应的映射关系,并释放相应的资源,这样可以防止异常释放引起的资源长期挂死。
具体地,确定映射项对应的流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存在数据交互的方式可以为:当映射项对应的流发生数据交互时,刷新与映射项对应的时间戳,当映射项对应的时间戳与当前检查的时间差大于设定的时间段时,确定在该设定的时间段内没有数据交互。例如,可以设定每隔1s检查映射表中各个映射关系对应的时间戳,若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大于15s时,删除相应映射关系,并清除相应资源。
步骤206,连接大小网的PC机,按照建立的映射关系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对于通信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通过前述步骤,建立了用于数据传输的服务端TCP Socket和客户端TCP Socket,连接大小网的PC机,通过两个流间建立的映射关系,可以将大网PC机传输到服务端Socket的数据通过客户端Socket传输给通信设备,也可以反向将来自于通信设备的数据通过客户端Socket和服务端Socket发送给大网PC机,从而实现大网PC机对通信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至此,本申请中的基本流程结束。在上述流程中,当用于数据传输的服务端TCPSocket或客户端Socket关闭后(例如,大网PC用户主动关闭打开的用于操作通信设备的IE),则可以删除与关闭的Socket对应的映射关系,清除相应的TCP Socket流,并释放对应的端口资源。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本申请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如图3所示,有三台大网的PC,分别处于上海、成都、北京三处,需要通过部署在成都实验室的Paltrip所在PC访问eNB,Paltrip所在PC是Linux操作系统。访问关系如下:
上海:大网PC的IP地址为10.121.20.113,要访问的通信设备的IP地址为168.1.18.1;
成都:大网PC的IP地址为10.148.142.120,要访问的通信设备的IP地址为168.1.18.1;
北京:大网PC的IP地址为10.23.24.138,要访问的通信设备的IP地址为168.1.19.1。
为实现上述访问目的,可以采用如下的处理:
首先,在Paltrip上加载配置文件,具体可以部署按照图2所示方法开发的端口交换软件Linux版本;
在配置文件中,配置转发关系如下:
然后,在Paltrip上运行端口交换软件;对应<SERVER_IP>10.148.138.156和<TCP_PORT>80、<SERVER_IP>10.148.138.156和<TCP_PORT>443、<SERVER_IP>10.148.138.157和<TCP_PORT>80、<SERVER_IP>10.148.138.157和<TCP_PORT>443分别创建相应的服务端Socket,用于进行侦听;
接下来,在上海:在IP地址为10.121.20.113的PC上打开IE,输入10.148.138.156地址,通过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登录到168.1.18.1的eNB上;
在成都:在IP地址为10.148.142.120的PC上打开IE,输入10.148.138.156地址,通过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登录到168.1.18.1的eNB上;
在北京:在IP地址为10.23.24.138的PC上打开IE,输入10.148.138.157地址,通过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登录到168.1.19.1的eNB上。
通过上述本申请的处理,可以大量减少同时连接大小网的PC,并且一台普通PC能够满足800条以内的流的交换,足够同一时间使用用户数的需求。在降低成本、功耗的情况下,提高了用户数,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应每个允许访问的通信设备,在连接大小网的PC机上配置该通信设备的IP地址DEV_OM_IP和接入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号TCP_PORT,并配置与大网连接的本地大网IP地址SERVER_IP;其中,大网是接入公共IP地址的组网,小网是接入私有IP地址的组网;
所述PC机在所述SERVER_IP和每个所述TCP_PORT上创建用于侦听的服务端TCPSocket;
当所述PC机侦听到对应于所述SERVER_IP和TCP_PORT的连接建立请求后,接受连接建立请求并对应该SERVER_IP和TCP_PORT建立用于数据传输的服务端TCP Socket;
所述PC机在所述DEV_OM_IP和所述连接建立请求对应的TCP_PORT上创建客户端TCPSocket,并利用所述客户端TCP Socket连接所述通信设备的服务端;在所述PC机上为用于数据传输的服务端TCP Socket流和与所述通信设备连接的所述客户端TCP Socket流建立映射关系;
所述PC机按照建立的所述映射关系,在发起连接建立请求的PC和所述通信设备间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每隔设定的第一时间段,检查建立的映射关系对应的TCP Socket流是否在设定的第二时间段内没有数据交互,若是,则删除所述映射关系,清除相应的TCP Socket流,并释放对应的端口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对于建立的映射关系,在与该映射关系对应的TCP Socket流进行数据交互后,刷新对应设置的时间戳;
检查TCP Socket流是否在设定的第二时间段内没有数据交互包括:
检查TCP Socket流对应设置的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的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二时间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于数据传输的服务端TCPSocket或客户端TCP Socket关闭后,删除与关闭的TCP Socket对应的映射关系,清除相应的TCPSocket流,并释放对应的端口资源。
CN201310639655.9A 2013-12-02 2013-12-02 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维护方法 Active CN104683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9655.9A CN104683139B (zh) 2013-12-02 2013-12-02 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维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9655.9A CN104683139B (zh) 2013-12-02 2013-12-02 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维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3139A CN104683139A (zh) 2015-06-03
CN104683139B true CN104683139B (zh) 2018-09-18

Family

ID=53317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9655.9A Active CN104683139B (zh) 2013-12-02 2013-12-02 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维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83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9926B (zh) * 2015-09-07 2018-01-23 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ocket连接的多通道双工通讯方法
CN107071046A (zh) * 2017-05-10 2017-08-18 武汉票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中断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602143B (zh) * 2019-09-30 2021-12-07 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Pc端与远程设备实现通讯的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7436A (zh) * 2005-08-17 2007-02-21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eb实现网络设备集群式管理的方法
CN101820447A (zh) * 2010-03-31 2010-09-0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升级方法及升级装置
CN103023789A (zh) * 2012-12-05 2013-04-03 北方工业大学 因特网中访问私网服务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9184B2 (ja) * 2004-06-07 2009-10-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通信機器、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7436A (zh) * 2005-08-17 2007-02-21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eb实现网络设备集群式管理的方法
CN101820447A (zh) * 2010-03-31 2010-09-0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升级方法及升级装置
CN103023789A (zh) * 2012-12-05 2013-04-03 北方工业大学 因特网中访问私网服务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3139A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6593B1 (en) Router using internal flood groups for flooding VPLS traffic
CN103997414B (zh) 生成配置信息的方法和网络控制单元
US9654395B2 (en) SDN-based service chaining system
CN100440846C (zh) 虚拟专用网动态连接方法
Huang et al. An SDN_based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IoT devices
CN105072213B (zh) 一种IPSec NAT双向穿越方法、系统及VPN网关
CN104811393B (zh) 组播报文复制处理方法、装置及开放流控制器
JP2008092170A (ja) パケット中継装置
CN104683139B (zh) 一种通信设备的远程操作维护方法
CN105207909B (zh)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和网络装置
CN104092684A (zh) 一种OpenFlow协议支持VPN的方法及设备
CN101370009B (zh) 基于Linux内核网络子系统的虚拟网络块框架的构建方法
Rengaraju et al. Investigation of security and QoS on SDN firewall using MAC filtering
KR20160116622A (ko) 서비스 체이닝이 가능한 오픈플로우 스위치
CN100490393C (zh) 一种访问客户网络管理平台的方法
CN106231596A (zh) 一种接入点设备配置装置及其方法、一种接入点设备
Kimmerlin et al. Network expansion in OpenStack cloud federations
CN208939985U (zh) 中海油云虚拟网络系统
KR20210016802A (ko)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킹 환경에서 서버-클라이언트 기반의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위한 플로우 테이블을 최적화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sdn 스위치
CN105610614B (zh) 高可用访问系统以及高可用故障切换方法
US20210092786A1 (en) Ad Hoc Service Switch-Based Control Of Ad Hoc Networking
KR101363338B1 (ko) 오픈플로우(OpenFlow)를 이용하여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사이의 통신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Esaki et al. Overlaying and slicing for IoT era based on internet's end-to-end discipline
US9185155B2 (en) Internet presence for a home network
Ahmed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Pv4 Vs Ipv6 and tunnelling techniques using optimized network engineering tools (OPN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