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3646B -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3646B
CN104383646B CN201410767007.6A CN201410767007A CN104383646B CN 104383646 B CN104383646 B CN 104383646B CN 201410767007 A CN201410767007 A CN 201410767007A CN 104383646 B CN104383646 B CN 104383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ultrasound
ultrasonic
feedback information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670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3646A (zh
Inventor
黄晶
刘光聪
马长生
姚沅清
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7670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83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83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3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3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3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包括治疗装置、控制主机和反馈装置。治疗装置包括设置有超声换能器阵列的治疗导管,该超声换能器阵列具有治疗和显像两种模式,用于向人体的治疗区域发射聚焦超声波;控制主机用于控制治疗装置发射的聚焦超声波的焦点位置、频率和能量大小等;反馈装置用于对受到聚焦超声波作用的治疗区域进行反馈,向操作人员和/或控制主机输出反馈信息。由于本超声介入治疗系统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利用反馈装置输出供对治疗区域进行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价的反馈信息,就能够根据该反馈信息及时对聚焦超声波的各种参数进行调整,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现有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存在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在各个学科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射频、冷冻、超声、激光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射频、冷冻等技术需要与组织接触以实现能量的良好传递,由于能量传递的衰减,治疗的距离有限,对远距离靶组织的治疗缺少效果,与组织接触的同时可能会造成接触部位的损伤,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超声相对于射频和冷冻而言,有着较好的能量传递特性,同时治疗过程中不需要与组织接触,但是普通的超声在超声传播路径上能量的沉积衰减比较明显,到达远距离的靶组织时可能能量不足,同时由于超声能量在传播路径上的沉积,可能会造成非靶区域的组织损伤,治疗的安全性较低。
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对超声能量进行聚焦,利用聚焦超声波对患者进行治疗。超声的能量聚焦形式包括形状自聚焦、声透镜聚焦和相控阵聚焦,。其中相控阵聚焦具有焦点位置、数量可调的优点,可以在不旋转导管的前提下对一个或多个远距离靶区域进行干预,同时可以采用不同的频率、相位、振幅以及延迟时间,从而根据生物组织的生物学特性取得最优的干预指标。
申请人通过对技术领域进行详细研究后发现下面几种已知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的技术方案:
第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包括具有环周式相控阵超声阵列的超声治疗导管,环周式相控阵超声阵列可以形成环状的焦点区域,仅适用于需要环周治疗的区域,同时由于该导管需要通过体外的影像手段引导,准确性欠佳,容易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另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是采用一种采用体积较小、易于集成的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探头作为超声阵列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缺少实时显像监控、生物信号反馈的缺点,极易因为无法反馈治疗效果造成人体的损伤。
还有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是采用线阵式超声阵列和显像结构结合的集成方式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该技术方案使用显像单元对靶区域进行判定及对治疗效果进行反馈,但是生物组织本身存在结构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仅通过形态学对靶区域进行判定而忽视生物组织的活性特征可能会造成靶区域的误判,特别是一些目前显像手段仍然不能很好区分的组织或者是虽然具有相同的宏观组织结构但是有着不同生物学功能分区的结构,譬如大脑、复杂部位的神经节、心脏传导束等组织,因此存在着目标性不强、非靶区域损伤的可能。
超声频率的高低与超声生物学效应及超声能量穿透深度有密切的关系。低频超声在生物组织上有更好的机械效应和更深的穿透深度,而高频超声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能力和突出的热效应。目前研究证实低频低强度的超声能更好的对生物活性组织特别是神经组织进行刺激,以判定组织生物活性及功能,并调节生物学活性。而目前超声导管虽然具有多个频率选择,但限于超声尺寸和频率的物理学关系,并不能很好的在器件尺寸和工作频率这一点上找到平衡。
综上所述,现有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虽然具有相应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人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存在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包括:
治疗装置,包括治疗导管,用于利用设置在所述治疗导管上的超声换能器阵列向人体的治疗区域发射聚焦超声波;
控制主机,用于控制所述聚焦超声波的聚焦模式、焦点位置、换能器输出频率和能量大小;
反馈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治疗区域所反馈的各种信息输出供操作人员对所述治疗区域进行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价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还用于供所述控制主机进行自主地治疗路径规划、治疗过程评价和治疗效果评价。
优选的,所述超声换能器阵列包括具有治疗模式和显像模式的双模式超声换能器阵列。
优选的,所述治疗导管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双模式超声换能器阵列。
优选的,所述双模式超声换能器阵列的双模式超声换能器单元具有单独的信号驱动电路和回波处理电路。
优选的,多个所述双模式超声换能器阵列成直线或曲线并按预设间隔排列在所述治疗导管上。
优选的,多个所述双模式超声换能器阵列采用多种聚焦方式进行聚焦;
所述多种聚焦方式包括:
共同聚焦方式;
独立聚焦后焦点融合或不融合方式;
多非聚焦超声波束重叠聚集方式。
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机包括:
超声信号驱动模块,用于向所述超声换能器阵列输出超声波信号;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操作人员输入的控制命令控制所述超声波信号的频率、能量大小、相位和/或延时。
对比分析模块,用于对反馈信号进行分析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自主进行治疗路径规划、治疗过程监测及治疗效果评价。
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机还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
所述控制命令包括频率控制命令、能量控制命令、相位控制命令和/或延时控制命令;
所述控制命令包括预设对比信号、路径规划、治疗效果评价。
优选的,所述反馈装置输出的反馈信息包括形态学反馈信息和/或功能学反馈信息。
优选的,所述形态学反馈信息包括:
来自于所述人体的内部的所述超声换能器阵列所反馈的超声图像信息;
来自所述人体外部的外部医疗设备获取的光成像信息、x射线成像信息和/或磁共振成像信息。
所述外部医疗设备包括光成像设备、x射线成像设备和/或磁共振成像设备。
优选的,所述功能学反馈信息包括心电信号、组织电生理信号、磁变化信号和/或反映血液参数的血液参数信号;
所述血液参数包括血液的性质变化、温度、流量和/或压力。
优选的,所述功能学反馈信息包括:
来自于所述治疗导管上设置的用于输出所述功能学反馈信息的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磁力计和/或电化学传感器。
来自于所述人体外部的功能学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反馈装置设置有利用影像显示所述形态学反馈信息和/或功能学反馈信息的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反馈装置设置有参数自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形态学反馈信息和/或功能学反馈信息向所述控制主机输出频率控制命令、能量控制命令、相位控制命令和/或延时控制命令。
优选的,所述治疗导管用于通过进入所述人体的自然腔道或非自然腔道进行检查。
优选的,所述自然腔道包括血管、消化道、气道或尿道;
所述非自然腔道包括胸腔、腹腔或关节腔。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包括治疗装置、控制主机和反馈装置。治疗装置包括设置有超声换能器阵列的治疗导管,该超声换能器阵列用于向人体的治疗区域发射聚焦超声波;控制主机用于控制治疗装置发射的聚焦超声波的聚焦模式、焦点位置、频率和能量大小等;反馈装置用于对受到聚焦超声波作用的治疗区域进行反馈,输出供操作人员或/和控制主机对治疗区域进行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价的反馈信息。由于本超声介入治疗系统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利用反馈装置输出供操作人员或/和控制主机对治疗区域进行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价的反馈信息,操作人员就能够根据该反馈信息及时对聚焦超声波的各种参数进行及时调整,从而能够避免对人体造成损伤,即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现有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存在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另外,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具有双模式的超声换能器阵列,从而能够增加空间利用率,有利于实现相控阵超声的导管化,提高治疗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治疗导管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治疗导管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超声换能器阵列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超声波聚焦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超声波聚焦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治疗导管的结构图;
图7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治疗导管的形态图;
图7c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治疗导管的形态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治疗导管的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超声换能器阵列的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对距离血管相对较远的神经节的进行干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对心率失常进行治疗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对气管或食管的治疗区域进行治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基本概念:
超声换能器:基于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在驱动源的驱动下发射接收超声波的一种器件。
超声换能器阵列:多个超声换能器阵元按照一定的空间位置进行组合起来的一种器件。
治疗:包括对靶组织的功能的激活、抑制、形态功能可逆或不可逆破坏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包括治疗装置、控制主机和反馈装置,治疗装置分别与控制主机、反馈装置相连接。
治疗装置包括治疗导管,在治疗导管上设置有超声换能器阵列,用于利用超声换能器阵列向被治疗的人体发射聚焦超声波,利用聚焦超声波的各种效应对人体相应的组织进行治疗。
控制主机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治疗方案需要的参数对治疗装置进行控制,用于控制治疗装置的超声换能器输出的聚焦超声波的焦点位置、频率和能量大小。
反馈装置用于在治疗过程中对人体的聚焦超声波的辐照部位以及其他部位的状态进行监测,根据各种反馈的线索输出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供操作人员对治疗区域进行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价,可变的可以提供能分析对比模块根据预设信号以及程序逻辑单元实现自动化的治疗过程。
该反馈信息还用于供控制主机进行治疗路径规划、治疗过程评价和治疗效果评价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包括治疗装置、控制主机和反馈装置。治疗装置包括设置有超声换能器阵列的治疗导管,该超声换能器阵列用于向人体的治疗区域发射聚焦超声波;控制主机用于控制治疗装置发射的聚焦超声波的焦点位置、频率和能量大小等;反馈装置用于对受到聚焦超声波作用的治疗区域进行反馈,输出供操作人员或/和控制主机对治疗区域进行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价的反馈信息。由于本超声介入治疗系统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利用反馈装置输出供操作人员或/和控制主机对治疗区域进行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价的反馈信息,操作人员就能够根据该反馈信息及时对聚焦超声波的各种参数进行及时调整,从而能够避免对人体造成损伤,即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现有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存在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中的治疗装置的治疗导管用于将超声换能器阵列运送至治疗区域,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手柄11、导管12和设置在导管12末端的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手柄11用于在治疗时供操作人员握持;导管12的长度根据具体治疗类别所需要的长度确定;在手柄11上还有同轴电缆14,该同轴电缆14用于连接超声换能器阵列13、集成的生理信号采集装置(未示出)与控制主机。
超声换能器阵列中的每个超声换能器都具有显像和治疗两种工作模式,通过不同模式转换完成显像超声发放、回波接收,治疗超声能量的发放。当为多个超声换能器阵列时,超声换能器阵列间隔一定距离保证导管的柔软性,增加在弯曲腔道的通过性能。
下面以具有两个超声换能器阵列的治疗导管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如图3所示,导管12具有两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背衬121在超声换能器阵列13的背面增加发射面聚焦超声波的功率,超声换能器阵列13通过同轴电缆14与控制主机连接。导管12的前端具有生物信息收集装置122,可以由传感器完成功能学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收集的功能学反馈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压力、温度、流量、物质浓度、电生理信号、磁信号等。
如图4所示,治疗导管采用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是由多个具有治疗和显像功能的双模式超声换能器131组成的阵列,多个双模式超声换能器131呈线阵排列,在超声驱动源132的驱动下发射超声波,各个双模式超声换能器131都能够根据需要的不同在治疗和显像两个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接收超声回波信号进行显像或者是在治疗信号驱动下发放治疗超声,各个双模式超声波换能器131之间可以根据目的的不同进行自由的组合,使得双模式超声换能器132的显像和治疗功能更自由的组合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双模式超声换能器单元具有单独的信号驱动电路和回波处理电路。
超声换能器的聚焦方式可以根据治疗区域和治疗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聚焦模式,如图5所示,导管12上各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可以在引导下确定靶区域100的空间位置,切换为治疗模式后可以采用各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独立聚焦,然后将各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的焦点重合。如果治疗区域100较大、干预过程不需要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如图6所示,各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发射非聚焦声波束,多个非聚焦超声波束在治疗区域100形成能量聚焦区域,这种聚焦模式具有能量密度低于焦点聚焦的特点,适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面积较大区域治疗。即本申请提供的超声换能器阵列13包括多种聚焦方式,如共同聚焦方式、单独聚焦后焦点融合方式和多非聚焦声束重叠聚焦的方式。
如图7a所示,对于治疗导管应用于空间结构简单的部位,具有柔性的导管12上设置有多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治疗导管内有导丝通道123,当导管12到达到预定部位后,将记忆合金导管15置入导丝通道123,从而让导管保持为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形状,如图7b或图7c所示。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治疗导管如图8所示,导管12具有多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导管12的前端具有生物学信息收集装置121,超声换能器阵列13的排列结构如图9所示,超声换能器131按照一定的弧度呈曲面排列,根据目的的不同发射超声波,此种超声换能器阵列13具有聚焦效果优于线阵式的特点。
此种导管12应用于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的部位,可以是置入人体自然腔道和非自然腔道中,例如血管、消化道、气道、尿道等自然腔道以及通过非自然腔道植入胸腔、腹腔、关节腔等部位。
该导管12的一种应用实施例是对距离血管相对较远的神经节的干预,如图10所示,导管12置于血管101中,血管外有神经节102,皮肤103外有生物信息收集装置16,当导管12置入治疗区域后,通过成像模式对治疗区域进行成像,确定治疗区域的组织结构,通过释放非破坏性的超声对该治疗区域进行刺激或者是抑制,通过生物信息收集装置16收集刺激和抑制后的生物学效应,对治疗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生物学验证。当治疗组织确定后,根据治疗目的释放聚焦超声波,在治疗区域形成焦点104,对治疗区域进行干预。在一轮治疗结束后再次给与刺激或者是抑制超声能量,观察生物学效应情况,达到治疗目的可以停止治疗,如果未达到治疗目的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利用该技术,我们实现了差频超声刺激深部神经评估神经功能,并开创性的实现了星状神经节的经食道无创消融并评价了其对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而目前在临床上这一目标的实现仍多依赖于开胸或胸腔镜手术。
该导管的另外一种实施例是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如图11所示,将导管12置入心脏,可以通过低能量对心脏进行扫描,观察能够诱发心律失常的部位并进行定位,同时利用生物信息收集装置16记录外周心电和心腔内的生物学信号,确定心律失常发生的部位进行治疗。对心律失常发生部位的确定可以结合心电和组织多普勒等进行定位。对于在不同时期具有周期性位置变化的组织,成像过程中可以通过斑点跟踪技术实现对靶组织位置的周期性定位,从而保证在运动周期中治疗的位置准确。在前期探索中,我们成功完成了差频聚焦超声刺激心脏诱发心脏早搏的实验,使超声用于心脏电生理诊断成为一种可选的有别于电刺激的电生理检查手段。
对于管腔中含有空气如气管或食管等管道的治疗区域进行治疗的方式如图12所示,导管超声换能器阵列13被球囊106包裹,球囊106可以通过导管12内的管道124注入液体填充导管周围间隙以保证声能向周围组织良好传播,其中球囊106为偏心结构,靠近超声换能器阵列13的声能发射面的距离要远小于非声能发射面的距离。
本申请的控制主机包括超声信号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超声波驱动模块用于向治疗装置的超声换能器阵列输出超声波信号,即包含振幅、频率、相位等参数的电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操作人员输入的控制命令对超声波驱动模块输出的超声波聚焦模式、信号的频率、能量大小、相位和/或延时进行控制。控制主机还包括输入模块,该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用于控制超声波聚焦模式、信号的频率、能量大小、相位和/或延时的频率控制命令、能量控制命令、相位控制命令和/或延时控制命令。
反馈装置输出的反馈信息包括形态学反馈信息和功能学反馈信息,功能学反馈信息。形态学反馈信息包括来自于人体内部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所反馈的超声图像信息,还有来自体外所述人体外部的外部医疗设备如光成像设备、x射线成像设备和/或磁共振成像设备等获取的光成像信息、x射线成像信息和/或磁共振成像信息。
功能学反馈信息包括心电信号、组织电生理信号、磁变化信号和/或反映血液参数的血液参数信号;由设置在治疗导管上的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磁力计和/或电化学传感器获取,或/和功能学反馈信息来自于人体外部的功能学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功能学信息。
反馈装置能够对前述的形态学反馈信息和功能学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对比,在操作人员的干预下完成治疗区域的识别、治疗能量的释放和治疗效果的评价。其中还包括利用影像显示所述形态学反馈信息和/或功能学反馈信息的显示器。并且还用于根据所述形态学反馈信息和/或功能学反馈信息向所述控制主机输出频率控制命令、能量控制命令、相位控制命令和/或延时控制命令以自主完成对治疗区域的识别、治疗能量的释放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在利用上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按下述的方法进行操作:
将导管置入治疗区域,通过影像学手段对治疗区域进行成像,然后通过超声换能器阵列发射超声波对组织进行激动或者是抑制,根据反馈的反馈信息对靶组织进一步的确定,当靶组织确定后根据治疗目的采用不同的聚焦模式对治疗区域进行干预,一轮治疗结束后再次通过激动或者是抑制的超声能量进行刺激,验证治疗效果,如果达到治疗效果则停止治疗,如果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就进行下一轮的治疗。对治疗区域的确定和治疗效果的判断可以通过反馈装置中预设的信息自主完成或者是在操作人员的干预下完成。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治疗装置,包括治疗导管(12),用于利用设置在所述治疗导管(12)上的超声换能器阵列(13)向人体的治疗区域发射聚焦超声波;所述超声换能器阵列(13)由多个连续排列的具有治疗和显像功能的双模式超声换能器(131)组成,所述超声换能器(131)按照一定的弧度呈曲面排列,所述治疗导管(12)上设置有两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所述两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按照预设间隔排列在所述治疗导管(12)上,
所述治疗导管(12)上还设置有背衬(121),所述背衬(121)设置在所述超声换能器阵列(13)的背面以增加发射面聚焦超声波的功率,
所述治疗导管(12 )为柔性导管,在所述治疗导管(12 )内设有导丝通道(123),当所述治疗导管(12 )到达预定部位后,将记忆合金导管(15)置入所述导丝通道(123),从而让所述治疗导管(12 )保持为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形状,
所述治疗导管(12)上各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在引导下确定靶区域(100)的空间位置,切换为治疗模式后可以采用各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独立聚焦,然后将各个超声换能器阵列(13)的焦点重合;
控制主机,用于控制所述聚焦超声波的聚焦模式、焦点位置、换能器输出频率和能量大小;
反馈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治疗区域所反馈的各种信息输出供操作人员对所述治疗区域进行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价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还用于供所述控制主机自主进行治疗路径规划、治疗过程评价和治疗效果评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阵列包括具有治疗模式和显像模式的双模式超声换能器阵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式超声换能器阵列的双模式超声换能器单元具有单独的信号驱动电路和回波处理电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双模式超声换能器阵列采用多种聚焦方式进行聚焦;
所述多种聚焦方式包括:
共同聚焦方式;
独立聚焦后焦点融合或不融合方式;
多非聚焦超声波束重叠聚焦 方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包括:
超声信号驱动模块,用于向所述超声换能器阵列输出超声波信号;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操作人员输入的控制命令控制所述超声波信号的频率、能量大小、相位和/或延时;
对比分析模块,用于对反馈信号进行分析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自主进行治疗路径规划、治疗过程监测及治疗效果评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还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
所述控制命令包括频率控制命令、能量控制命令、相位控制命令和/或延时控制命令;
所述控制命令包括预设对比信号、路径规划、治疗效果评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装置输出的反馈信息包括形态学反馈信息和/或功能学反馈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态学反馈信息包括:
来自于所述人体的内部的所述超声换能器阵列所反馈的超声图像信息;
来自所述人体外部的外部医疗设备获取的光成像信息、x射线成像信息和/或磁共振成像信息;
所述外部医疗设备包括光成像设备、x射线成像设备和/或磁共振成像设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学反馈信息包括心电信号、组织电生理信号、磁变化信号和/或反映血液参数的血液参数信号;
所述血液参数包括血液的性质变化、温度、流量和/或压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学反馈信息包括:
来自于所述治疗导管上设置的用于输出所述功能学反馈信息的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磁力计和/或电化学传感器;
来自于所述人体外部的功能学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信息。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装置设置有利用影像显示所述形态学反馈信息和/或功能学反馈信息的显示器。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装置设置有参数自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形态学反馈信息和/或功能学反馈信息向所述控制主机输出频率控制命令、能量控制命令、相位控制命令和/或延时控制命令。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导管用于通过进入所述人体的自然腔道或非自然腔道进行检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腔道包括血管、消化道、气道或尿道;
所述非自然腔道包括胸腔、腹腔或关节腔。
CN201410767007.6A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 Active CN104383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67007.6A CN104383646B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67007.6A CN104383646B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3646A CN104383646A (zh) 2015-03-04
CN104383646B true CN104383646B (zh) 2020-04-24

Family

ID=52601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67007.6A Active CN104383646B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83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6243B (zh) * 2015-05-15 2018-02-27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超声刺激神经组织的装置
CN104874091A (zh) * 2015-06-26 2015-09-02 吴奇 一种可视光纤球囊导管
CN106063975A (zh) * 2016-05-26 2016-11-02 冯庆宇 一种腔内超声治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37258A (zh) * 2016-06-27 2016-11-23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微型超声装置
WO2019034689A1 (en) * 2017-08-16 2019-02-2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ISPOSABLE THERAPEUTIC ULTRASONIC DEVICE
CN109513104B (zh) * 2018-11-12 2020-10-02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声诱导微孔阵列的疫苗经皮递送装置
WO2020118704A1 (zh) * 2018-12-14 2020-06-18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频面阵超声波内镜系统
CN111729215B (zh) * 2019-03-25 2023-08-18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超声系统
CN111184949B (zh) * 2019-07-09 2022-04-15 重庆医科大学 一种聚焦超声消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75627B (zh) * 2019-09-24 2021-04-06 黄晶 一种快速获取目标神经治疗能量投送位点的物理标测装置
CN110575628B (zh) * 2019-09-24 2021-09-07 黄晶 一种探测与消融一体化的双标测系统
CN111589001B (zh) * 2020-06-10 2022-03-01 浙江大学 一种阵列式超声治疗系统
CN114984469A (zh) * 2022-06-06 2022-09-02 深圳半岛医疗有限公司 超声治疗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系统及治疗仪
CN116510195A (zh) * 2023-04-18 2023-08-01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换能器、可穿戴式超声装置以及超声监测治疗系统
CN117398122A (zh) * 2023-09-07 2024-01-16 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诊疗设备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3173A (zh) * 2006-11-28 2009-10-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3d超声成像和治疗的装置
CN102164637A (zh) * 2008-04-09 2011-08-24 朱利安·伊特兹科维特兹 包括经皮探针的医疗系统
CN102596320A (zh) * 2009-10-30 2012-07-18 声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通过经皮超声波去肾神经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93919A (zh) * 2014-03-26 2014-07-02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一种动脉粥样硬化声动力治疗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14453B2 (en) * 2000-12-28 2011-03-29 Ardent Sound, Inc. Visual imaging system for ultrasonic prob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3173A (zh) * 2006-11-28 2009-10-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3d超声成像和治疗的装置
CN102164637A (zh) * 2008-04-09 2011-08-24 朱利安·伊特兹科维特兹 包括经皮探针的医疗系统
CN102596320A (zh) * 2009-10-30 2012-07-18 声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通过经皮超声波去肾神经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93919A (zh) * 2014-03-26 2014-07-02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一种动脉粥样硬化声动力治疗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3646A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3646B (zh)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
JP5570496B2 (ja) 経皮プローブを備えた医療システム
CN102596319B (zh) 通过去肾交感神经非侵入性地治疗高血压的装置
US7828734B2 (en) Device for ultrasound monitored tissue treatment
JP5429822B2 (ja) 神経などの構造の位置を特定するための非侵襲的装置
KR101939725B1 (ko) 초음파 치료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10779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polysis and body contouring
US20090048514A1 (en) Device for ultrasound monitored tissue treatment
US20100274161A1 (en) Implosion techniques for ultrasound
US20100036246A1 (en) Automatic fat thickness measurements
KR101583302B1 (ko) 진단 치료 겸용 광융합형 초음파기기
CN104815399A (zh) 基于六轴机械臂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引导和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22256388A1 (en) Tissue treatment system
KR20190132787A (ko) 체외 충격파 치료 장치
CN106037804A (zh) 一种脑部病变区域的定位系统
EP3451933B1 (en)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ischemic injury protective ultrasound
CN110575627B (zh) 一种快速获取目标神经治疗能量投送位点的物理标测装置
KR101534574B1 (ko) 기울기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초음파 프로브 및 이를 이용한 초음파 의료 장치
CN110575628A (zh) 一种探测与消融一体化的双标测系统
WO2021143554A1 (zh) 一种超声共振成像系统
CN111150424A (zh) 一种成像与干预一体化的声共振系统
KR102490676B1 (ko) 초음파를 이용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414595A (zh) 用于脊髓和/或脊神经治疗的可植入超声产生治疗装置、包括该装置的设备及方法
WO2023285494A1 (en) Wearable device for generating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s
CN117205457A (zh) 一种体外聚焦超声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