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7650A - 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7650A
CN101727650A CN200910242139A CN200910242139A CN101727650A CN 101727650 A CN101727650 A CN 101727650A CN 200910242139 A CN200910242139 A CN 200910242139A CN 200910242139 A CN200910242139 A CN 200910242139A CN 101727650 A CN101727650 A CN 101727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invoice
data
invoic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2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宁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42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7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27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7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该比对方法包括:查询一电子发票存储卡,获取符合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查询采集子系统中是否存在与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相应的带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若存在,则拒绝导出电子发票的数据,并结束;其中,所述读取标签用于标识电子发票的数据已经被采集子系统从电子发票存储卡中读取过;否则,采集电子发票的数据,生成并存储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传送到比对子系统,以进行比对操作。比对系统包括采集子系统和比对子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提高了对发票真实性的审核能力,同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同一张发票进行多次承兑的缺陷。

Description

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银行票据贴现业务,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
背景技术
票据业务是银行一种较为传统的业务,尤其是票据业务中的贴现业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行负责对出票人的资格、资信、交易合同和汇票记载的内容等进行审查。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银行申请贴现时,贴现申请人应向银行提供交易合同原件、贴现申请人与其直接前手之间根据税收制度有关规定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或普通发票。而票据贴现过程中的审核鉴别方法,一般是判断发票与汇票票面上相关要素的相符性,例如,销方名称、购方名称是否相符等。
现有贴现方式是客户先向承兑行提供与商业汇票相对应的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印章,且票面要素、日期与商业汇票相匹配;然后,承兑行须逐张审核增值税发票复印件是否与原件一致,核打合计金额,全部符合要求后办理贴现。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核查增值税发票的真伪,其效率低,且对增值税发票真实性审核能力差;同时现有技术基于纸质增值税发票,一张增值税发票可能被多次复印,在不同银行进行多次承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用以提高对发票真实性的审核能力,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同一张发票被多次使用的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包括:
采集子系统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查询一电子发票存储卡,获取符合所述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所述查询条件至少包括企业名称和开票日期区间;
根据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查询所述采集子系统中是否存在与所述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相应的带有一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如果存在,则拒绝将所述电子发票的数据从所述电子发票存储卡中导出到所述采集子系统,并结束;其中,所述读取标签用于标识所述电子发票的数据已经被所述采集子系统从所述电子发票存储卡中读取过;
否则,所述采集子系统通过数据采集端口从所述电子发票存储卡中采集符合所述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所述采集子系统给所述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所述读取标签,生成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存储;
所述采集子系统将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加密,并通过第一数据端口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提供给比对子系统;
所述比对子系统读取所述采集子系统提供的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进行比对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发票的比对系统,包括:
一采集子系统,所述采集子系统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带有一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第一查询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查询一电子发票存储卡,获取符合所述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所述查询条件至少包括企业名称和开票日期区间;
第二查询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查询所述第一存储模块中是否存在与所述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相应的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其中,所述读取标签用于标识所述电子发票的数据已经被所述采集子系统从所述电子发票存储卡中读取过;
读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查询模块得出的不存在结果,通过数据采集端口从所述电子发票存储卡中采集符合所述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标签模块,用于给所述读取模块读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所述读取标签,并将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存储到所述第一存储模块;
第一加密模块,用于将所述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加密;
第一数据端口,用于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提供给比对子系统;
所述比对子系统,用于对所述采集子系统提供的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比对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采集子系统通过给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标识已读取不能再次从电子发票存储卡中读取,且已经进行过贴现业务的读取标签,采集子系统和比对子系统相配合,改变了现有贴现业务中,同一张发票多次复印,进行多次贴现的缺陷,并且通过对发票、商业汇票电子数据的比对,提高了对发票真实性的审核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的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步骤26的一种实施方法的流程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步骤32的一种实施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基于的比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电子发票的比对系统,更为具体的是指比对系统中的采集子系统和比对子系统,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比对方法包括:
步骤11,采集子系统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查询一电子发票存储卡,获取符合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其中,查询条件至少包括企业名称和开票日期区间;
步骤12,采集子系统根据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查询采集子系统中是否存在与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相应的带有一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13,反之,执行步骤14;其中,所述读取标签用于标识电子发票的数据已经被采集子系统从电子发票存储卡中读取过;
步骤13,采集子系统拒绝将电子发票的数据从电子发票存储卡中导出到采集子系统,并结束;具体的是指结束对已存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的采集,并继续判断其他电子发票的数据是否存在,并对不存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即执行步骤14;
步骤14,采集子系统通过数据采集端口从电子发票存储卡中采集符合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步骤15,采集子系统给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读取标签,生成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存储;被采集子系统存储的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用于标识已经进行过贴现业务的票据;
步骤16,采集子系统将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加密;
步骤17,采集子系统通过第一数据端口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提供给比对子系统;
步骤18,比对子系统读取采集子系统提供的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进行比对操作。
具体的,采集子系统一般设置于企业端,且采集子系统只能将电子发票的数据从电子发票存储卡中读取一次,以避免同一发票在多次贴现业务中使用,具体的通过存储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实现上述读取一次的技术方案,并且采集子系统只能从电子发票存储卡中读取未带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对带有读取标签的数据只能被从采集子系统中读出,例如将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后,通过第一数据端口提供给比对子系统。比对子系统一般设置在银行端,用于对采集子系统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得到的电子发票的信息与企业要求贴现的商业汇票的信息进行比对,使银行业务员根据比对结果处理贴现业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基于发票和商业汇票的电子数据进行比对操作,提高了对发票真实性的审核能力;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集子系统根据一标签机制,采集电子发票存储卡中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保证同一电子发票的数据只能被采集和使用一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多次复印纸质发票以进行多次贴现的缺陷。
其中,采集子系统通过第一数据端口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存储到移动存储设备,由该移动该存储设备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提供给比对子系统;采集子系统和比对子系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即基于网络传输,采集子系统通过第一数据端口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传输到比对子系统所在的网络上,比对子系统通过第二数据端口读取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但网络传输存在安全隐患,本发明下面各实施例重点以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例如U盘)传输数据的方式为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的流程图,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实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比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采集子系统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查询一电子发票存储卡,获取符合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步骤22,采集子系统根据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查询采集子系统中是否存在与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相应的带有一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23,反之,执行步骤24;
步骤23,采集子系统拒绝将电子发票的数据从电子发票存储卡中导出到采集子系统,并结束;具体指结束对已存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的采集,并继续对不存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即执行步骤24;
步骤24,采集子系统通过数据采集端口从电子发票存储卡中采集符合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步骤25,采集子系统给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读取标签,生成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存储;
步骤26,采集子系统将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加密;
步骤27,采集子系统通过第一数据端口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存储到一移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移动存储设备可以是U盘。
步骤31,比对子系统通过第二数据端口读取移动存储设备中的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删除移动存储设备中存储的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其中,移动存储设备(U盘)中存储的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只能被比对子系统和采集子系统识别,被读取的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用于进行贴现,而最终未被贴现业务使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比对子系统会在给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返还标签,将其重新加密后存储到移动存储设备,执行如步骤38至步骤40所述的操作。
步骤32,比对子系统对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解密,从解密后的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中获取电子发票的信息;
其中,比对子系统首先判断解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是否带有读取标签,因为读取标签是由采集子系统附加的,因此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才是合法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从中获取电子发票的信息,该步骤与步骤21中附加读取标签的操作相配合,以进一步保证同样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只能在一次贴现业务中使用。
步骤33,将电子发票的信息与商业汇票的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一致,则执行步骤34,反之,执行步骤37;
比对结果一致,说明符合贴现业务的要求,执行步骤34,进一步判断该电子发票的数据是否已经被使用过;反之,说明不符合贴现业务的要求,执行步骤37,拒绝执行贴现业务,并将该票电子发票的数据返还给客户。
步骤34,查询比对子系统的比对数据库,判断电子发票的信息是否已存在;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35,反之,执行步骤36;
若不存在,说明该电子发票的数据未被使用过,则执行步骤35,将该电子发票的信息和商业汇票的信息存储到比对系统的比对数据库中,并允许执行贴现业务,其中比对数据库用于存储已完成的贴现业务所涉及的电子发票的信息和商业汇票的信息;反之,说明该电子发票的数据已经被使用过,执行步骤36,用最新的电子发票的信息覆盖已经存在的电子发票的信息,并拒绝执行贴现业务。
步骤35,将商业汇票的信息和电子发票的信息附加相同的识别编号,并将附加识别编号的电子发票的信息和附加识别编号的商业汇票的信息存储到比对子系统的比对数据库中,并执行步骤41;其中识别编号是为了比对子系统便于管理而设置的。
步骤36,将电子发票的信息附加相应的识别编号后,替换比对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电子发票的信息,并执行步骤42;
步骤37,由比对子系统给解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的附加返还标签,重新加密附加返还标签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由于未被使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需要写回到采集子系统,本实施例中,采集子系统通过识别由银行端比对子系统附加返还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将已经存储的未使用的被银行端返回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删除,因此比对子系统需要对未使用的符合返还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能被采集子系统识别的返还标签,为了保证电子发票的数据的安全再次对其加密。
步骤38,通过第二数据端口将重新加密后的附加返还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写回所述移动存储设备;
步骤39,采集子系统从移动存储设备中读取重新加密后的附加返还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步骤40,采集子系统将所存储的,与所读取的附加返还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相应的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删除,并执行步骤42;
采集子系统中存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是进行过贴现业务的,因此,需要通过识别比对子系统附加的返还标签将被银行端返还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删除,以保证未被使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再次被采集并使用,其中,返还标签和读取标签一样是采集子系统和比对子系统约定好的一种数据处理方式,采集子系统只能识别比对子系统附加的返还标签,并通过返还标签完成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
步骤41,执行贴现业务,并结束;
步骤42,拒绝执行贴现业务,并结束。
本实施例提供的比对方法中步骤21至步骤27,与实施例一步骤11至步骤17相似,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比对方法,基于发票和商业汇票的电子数据进行比对操作,提高了对发票真实性的审核能力;同时,采集子系统根据一标签机制,采集电子发票存储卡中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通过标签实现与比对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配合作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多次复印纸质发票以进行多次贴现的缺陷;另外,通过读回操作保证采集子系统中存储的是已经进行贴现业务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一步保证了同一张发票只能被使用一次。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步骤26的一种实施方法的流程图;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步骤32的一种实施方法的流程图。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步骤26所述对电子发票的数据的加密过程可以采用下述方法实现:
步骤261,采集子系统给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加上MD5校验码,生成第一明文数据;然后,如步骤262所述,根据数据加密标准,将第一明文数据进行Enc数据加密,生成第一密文文件;接着,如步骤263,将第一密文文件进行Enc文件加密,生成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由于Enc数据加密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当电子发票的数据经过客户端的上述处理后,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例如U盘)传输到银行端。
相应的,银行端在获取移动存储设备中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后,如步骤32所述对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解密,具体解密过程如图3B所示:
步骤321,根据数据加密标准,对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Des文件解密,生成第二密文文件;然后,如步骤322,将第二密文文件进行Des数据解密,生成第二明文数据;接着,如步骤323,对第二明文数据进行MD5校验,生成解密后的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从解密后的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中获取电子发票的信息。该解密过程与步骤26所述的加密过程相应,是其逆过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电子发票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具体的加密解密方法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只要能保证数据安全的任何加密方法均适用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只是提供一种较佳的加密方式。
我国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并开始建设金税工程。金税工程由一个网络、四个子系统构成基本框架。一个网络,就是从国家税务总局到省、地市、县四级统一的计算机主干网;四个系统,就是覆盖全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以及覆盖全国税务系统的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增值税交叉稽核子系统和发票协查信息管理子系统。从2003年1月1日起,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必须通过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专用发票。
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分为税务端和企业端两套软件系统。税务端系统包括金税卡和税控IC卡发行系统、发票发售系统和认证报税系统。企业端系统由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应用软件组成,其中通用设备一般是按照系统配置要求的通用计算机和打印机,专用设备包括税务部门发行的金税卡、税控IC卡和IC卡读卡器,应用软件可以是windows版本的防伪系统软件。其中金税卡是系统的核心,是插入计算机内的智能式PC卡,卡内含有3个功能部件,分别是:加密功能部件,用于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8个重要数据(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日期、购货方税号、销货方税号、金额、税额、商品名称)加密生成84位的电子密码,在打印增值税发票时密码自动打印在增值税发票右上角;税控黑匣子:用于在系统开具发票时,自动将开票信息存入黑匣子,每个月的报税期,若未及时申报,金税卡将自动锁死。税控“黑匣子”中的数据只能读取不能更改;以及IC卡读卡器。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上述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发票具体指增值税发票,电子发票存储卡指企业端的金税卡,其中电子发票的数据具体指增值税发票的票面信息及其所包含的其他信息,例如:购方名称、开票日期、货物名称和货物金额等。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电子发票的比对系统,该比对系统包括采集子系统和比对子系统,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企业端的采集过程和银行端的比对过程。企业端的采集过程包括:
步骤301,企业端的采集子系统按照购方名称和开票日期区间从企业端的金税卡中筛选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
步骤302,将筛选出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加读取标签后进行加密,同时存储加读取标签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
步骤303,将加密后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存储到移动存储设备。
具体的,企业端的金税卡中存储有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的开票系统开具的截止到当前日期在一年内的增值税发票信息。设置于企业端的采集子系统按照购方名称查询金税卡中存储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并且当增值税发票的开票日期在开票日期区间时,筛选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具体包括:1)购方名称、2)发票含税金额、3)开票日期、4)发票号码、5)作废标志、6)商品名称和7)购方税号,共计7项,以供银行端的比对过程所需。
采集子系统通过给已读出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附加读取标签,用于表示该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已被贴现使用过,因此,当再次查询金税卡中存储的增值税发票的信息时,即使该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符合查询条件,采集子系统也不筛选该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即通过存储附加读取标签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这种方式实现采集子系统只对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采集一次。
为了保证信息安全,对筛选出的带读取标签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文件通过U盘传送到银行端。使用的U盘可以是普通U盘也可以是专用U盘,其中专用U盘是指U盘的存储格式和加密文件相应,还可以使用其他介质将数据传输至银行端,例如光盘、移动硬盘等,本发明各实施例以U盘为例。
银行端的比对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304,银行端的比对子系统解密接收到加密后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
步骤305,判断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上是否带有读取标签;若带有读取标签,执行步骤306,反之,结束;
步骤306,获取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
步骤307,与银行端票据交易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执行相应的贴现操作,并结束。
具体的,设置于银行端的比对子系统读取U盘中的加密后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通过与企业端相反的过程对该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出原始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具体为:1)购方名称、2)发票含税金额、3)开票日期、4)发票号码、5)作废标志、6)商品名称和7)购方税号,共计7项,以供比对过程所需。
银行交易系统中存储有商业汇票的信息,通过将商业汇票的相关数据导出到比对子系统,并与比对子系统获取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比对的基本数据项为(1)销方名称(贴现方)、(2)购方名称、(3)票面金额、(4)出票日期、(5)汇票号码、(6)承兑银行和(7)贴现日期,共计7项;比对的基本要求为:(1)贴现人在银行办理的商业汇票贴现金额总额不能大于企业开具的相应的增值税发票的合计总额;(2)增值税发票的开票日期必须在贴现日期之前预定期限内;(3)对已使用过的增值税发票不得重复使用;以及(4)比对过程按照中文名称进行模糊比对,不能完全确认的,需要经人工确认。其中,比对要求(2)中的预定期限通常要求在6个月内,该预定期限可以根据国家增值税制度以及银行的相关规定具体设定。例如可以是12个月或更长时间。通过将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与比对子系统的比对数据库中存储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增值税发票是否重复使用,若该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已经存在于比对数据库中,则说明该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已经被使用过,反之,表示未被使用过。
根据上述比对的基本要求,对上述比对的基本数据项进行比对,得出的比对结果有以下几种:(1)比对通过,说明该增值税发票和商业汇票吻合,可以进行贴现操作,银行业务人员根据该比对结果执行贴现操作,同时比对子系统将完成贴现业务的增值税发票和商业汇票的信息附加识别编号后存储到比对数据库中,以便于后续作业中判断增值税发票是否已被使用过;(2)比对未通过,此时,银行操作人员根据该比对结果拒绝进行贴现业务;其中导致比对未通过的最主要原因是增值税发票信息与商业汇票信息不相符和增值税发票已经使用过。
具体的,当由于增值税发票信息和商业汇票信息不相符导致比对未通过时,比对子系统将给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上重新附加返还标签,并将其重新写回U盘,以供采集子系统读取附加返还标签后的增值税发票电子数据,并根据该返还标签将已存储的带有读取标签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删除,这样保证采集子系统存储的是已经完成贴现业务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进而保证同样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只能使用一次;而由增值税发票已经被使用过导致比对未通过时,比对子系统将最后传送过来的增值税发票的信息为准,覆盖原来已经存在的增值税发票信息。进一步,该比对子系统还可以通过显示界面显示该比对结果,甚至还可以显示导致比对结果失败的原因,例如,比对通过,提示并保存电子发票和商业汇票的信息;又如,比对通过,剩余发票金额返还,返还金额数;再如,比对未通过,发票不能使用或者是发票金额不足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同一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只能进行一次贴现业务,在比对子系统读取U盘中的加密后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时,需要同时删除U盘中的数据,而采集子系统在读取U盘中存储的附加返还标签的发票电子数据时,同样需要将U盘中的数据删除,一是为了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二是传送到银行端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必须带有采集子系统附加的读取标签。通过上述方式,采集子系统和比对子系统相互配合,以保证同一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只能被唯一使用一次。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基于电子数据进行贴现业务,提高了对增值税发票真实性的审核能力,同时通过标签机制,以及采集子系统和比对子系统的配合作业,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多次复印纸质增值税发票进行多次贴现业务的缺陷,保证了一张增值税发票只能在一次贴现业务中使用。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增值税发票可以是进项发票也可以是销项发票,其区别在于所筛选的增值税发票的信息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对于进项发票需要采集的是销方名称,而对于销项发票需要采集的是购方名称。另外,筛选进行发票电子数据时,可能由于增值税发票上写的是公司简称,而无法准确采集销方名称的全称。对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方法,在企业端建立本地企业信息库,将与本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的名称录入该数据库中,在需要时自动从数据库中导出,并与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相关联,以保证银行端比对子系统能够根据企业的中文全称进行比对。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筛选和提取增值税发票的其他电子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比对过程的准确性。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基于的比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企业端的采集子系统在初次使用时,必须进行注册,以保证用户身份的确认,作为日后登录系统的口令,在身份确认后,负责采集企业的增值税销项发票或进项发票的电子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加密后,通过U盘活其他介质传到银行端的比对子系统;一方面,银行端的比对子系统从银行端的票据交易系统中提取并存储商业汇票的信息,另一方面,银行端的比对子系统从U盘或其他介质获取企业端采集的增值税发票的电子数据,并进行处理获取比对所需的增值税发票的信息,之后,按照比对要求与商业汇票进行比对,并通过显示界面将比对结果反馈给银行业务人员。同时,银行端的比对子系统还可用于对比对数据库和企业相关的数据进行查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发票的数据的实现形式,如表1所示,其中读取标志位用于采集子系统为电子发票的数据加读取标签,例如,读取标志位为真表示附加读取标签;作废标志和修复标志用于比对子系统根据比对结果对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相应处理时,为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标识信息,例如,在比对过程中发现电子发票的数据为作废发票,则将作废标志位置1,若发票金额大于商业汇票的金额,需要将剩余金额返还,则将修复标志位置1,即给未使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返还标签,当采集子系统接收到修复标志位为1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后,将已存储的与该电子发票的数据相应的读取标志位为1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删除,通过这种方式,未被当前贴现业务使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可以被采集子系统再次采集,以便在下次贴现业务中使用。
表1
  名称   符号   数值类型
  读取标志   L   真或假
  作废标志   L   真或假
  修复标志   L   真或假
  发票号码   N   有符号整数
  发票种类   C   可变长度
  合计税额   N   浮点数
  名称   符号   数值类型
  开票人   C   可变长度
  开票日期   T   日期和时间
  购方名称   C   可变长度
  购方税号   C   可变长度
  销方名称   C   可变长度
  购方银行账号   C   可变长度
  销方银行账号   C   可变长度
实施例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比对系统包括采集子系统61和比对子系统62。其中,采集子系统61用于采集企业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加密电子发票的数据,比对子系统62用于解密接收到电子发票的数据,并与商业汇票的信息进行比对。
具体的,采集子系统61包括第一存储模块611、第一查询模块612、第二查询模块613、读取模块614、标签模块615、第一加密模块616和第一数据端口617。
其中,第一存储模块611用于存储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所述读取标签用于标识电子发票的数据已经被采集子系统61从电子发票存储卡中读取过;采集子系统61中的第一查询模块612根据输入至少包括企业名称和开票日期区间的查询条件,查询一电子发票存储卡,获取符合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提供给第二查询模块613;第二查询模块613根据电子发票的数据,查询第一存储模块611中是否存在与第一查询模块612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相应的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将查询结果提供给读取模块614。
当第二查询模块613的查询结果为不存在时,读取模块614通过数据采集端口从电子发票存储卡中采集符合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提供给标签模块615为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读取标签,标签模块615将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存储到第一存储模块611中,同时提供给第一加密模块616,对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通过第一数据端口617提供给比对子系统62,以使比对子系统62进行比对操作;其中,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提供给比对子系统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实现。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数据端口617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存储到移动存储设备,然后由移动存储设备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被传送到银行端的比对子系统62,以进行比对操作。其中移动存储设备可以是U盘或者其他存储介质,例如光盘、移动硬盘等。
当第二查询模块613的查询结果为存在时,表示该电子发票的数据已经被采集(使用)过,采集子系统61结束对该电子发票的数据的操作,并继续对后续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比对系统,基于发票和商业汇票的电子数据进行比对,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纸质发票的复印件,提高了对发票真实性的审核能力;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比对系统,由标签模块给企业的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读取标签,通过第一存储模块存储附加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第二查询模块基于第一存储模块给出查询结果,保证读取模块只能读取电子发票存储卡中未进行过贴现业务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因此,企业只能持有从未进行过贴现业务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到银行进行贴现业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同一张发票信息被多次利用的缺陷。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以基于实施例四实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比对系统包括采集子系统61和比对子系统62。
其中采集子系统61基本与实施例四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采集子系统61还包括一删除模块618,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比对子系统62包括第二存储模块621、第二数据端口622、解密模块623、获取模块624、比对模块625、第三查询模块626、编号模块627、替换模块628、附加标签模块629、第二加密模块630和第三存储模块631。以实施例四为基础,下面重点说明比对子系统62的工作流程:
第二存储模块621用于存储已完成贴现业务所涉及的电子发票的信息和商业汇票的信息;比对子系统62通过第二数据端口622读取移动存储设备中的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删除移动存储设备中存储的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解密模块623对读取的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解密,并提供给获取模块624,获取模块624从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中获取电子发票的信息,并提供给比对模块625,比对模块625将电子发票的信息和第三存储模块631中存储的商业汇票的信息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提供第三查询模块626和附加标签模块629。
当比对模块625的比对结果为一致时,第三查询模块626查询第二存储模块621中是否已经存在电子发票的信息,用于判断该电子发票的信息是否已经被使用过,并将查询结果提供给编号模块627和替换模块628,当第三查询模块626输出不存在结果时,编号模块627动作,将商业汇票的信息和电子发票的信息附加相同的识别编号,将附加识别编号的电子发票的信息和附加编号的商业汇票的信息存储到第二存储模块621中,用于后续判断电子发票的信息是否已被使用过;当第三查询模块626输出存在结果时,替换模块628动作,将电子发票的信息附加相应的识别编号后,替换第二存储模块621中已经存在的电子发票的信息,以最后传送的电子发票的信息覆盖已经存在的,以保证存储的电子发票的信息是最新日期的。
当比对模块625的比对结果为不一致时,附加标签模块629给解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返还标签,用于采集子系统回写该电子发票的数据后执行相应的操作,附加返还标签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经第二加密模块630加密后通过第二数据端口622写回移动存储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采集子系统61还包括一删除模块618,用于根据从移动存储设备中读取的附件返还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删除第一存储模块611中存储的相应的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以保证第一存储模块611中只存储已进行过贴现业务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进一步,该采集子系统61还包括一企业信息存储模块,与第一加密模块616和第一数据端口617连接,用于存储与本地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的信息,该信息至少包括企业的中文全称,以提供比对子系统62在比对过程中所需的企业的中文全称,该模块为可选模块。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集子系统采集第一存储模块中不存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将其附加读取标签,移动存储设备传送附加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由比对子系统删除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数据,以及将未使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的附加返还标签,采集子系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重新读回未使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据此删除该未使用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对应的已被存储的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通过上述操作保证发票只能被使用一次。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发票的比对系统,比对过程基于电子数据实现,与现有的复印件相比,提高了对发票真实性的审核能力;同时,该比对系统通过比对子系统与采集子系统的配合,进一步保证了电子发票的数据只能被使用一次,避免现有技术中同一张发票被多次使用的缺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子系统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查询一电子发票存储卡,获取符合所述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所述查询条件至少包括企业名称和开票日期区间;
根据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查询所述采集子系统中是否存在与所述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相应的带有一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如果存在,则拒绝将所述电子发票的数据从所述电子发票存储卡中导出到所述采集子系统,并结束;其中,所述读取标签用于标识所述电子发票的数据已经被所述采集子系统从所述电子发票存储卡中读取过;
否则,所述采集子系统通过数据采集端口从所述电子发票存储卡中采集符合所述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所述采集子系统给所述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所述读取标签,生成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存储;
所述采集子系统将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加密,并通过第一数据端口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提供给比对子系统;
所述比对子系统读取所述采集子系统提供的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进行比对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子系统通过第一数据端口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提供给比对子系统,具体为: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端口将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存储到移动存储设备,由所述移动存储设备将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提供给所述比对子系统;
所述比对子系统读取所述采集子系统提供的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进行比对操作包括:
所述比对子系统通过第二数据端口读取所述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删除所述移动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所述比对子系统对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解密,从解密后的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中获取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
将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与所述比对子系统中存储的商业汇票的信息进行比对,并在比对结果一致的情况下,查询所述比对子系统的比对数据库,判断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是否已存在;
若所述比对数据库中不存在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将所述商业汇票的信息和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附加相同的识别编号,将附加识别编号的电子发票的信息和附加识别编号的商业汇票的信息存储到所述比对子系统的比对数据库中,并允许执行贴现业务;
若所述比对数据库中存在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将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附加相应的识别编号后,替换所述比对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电子发票的信息,并拒绝执行贴现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子系统读取所述采集子系统提供的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进行比对操作还包括:
若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和所述商业汇票的信息的比对结果不一致,由所述比对子系统给解密后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返还标签,重新加密附加返还标签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端口将重新加密后的附加返还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写回所述移动存储设备,并拒绝执行贴现业务;
所述采集子系统从所述移动存储设备中读取重新加密后的附加所述返还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所述采集子系统将所存储的、与所读取的附加所述返还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相应的、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删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子系统将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加密,具体为:
给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加上MD5校验码,生成第一明文数据;
根据数据加密标准,将所述第一明文数据进行Enc数据加密,生成第一密文文件;
将所述第一密文文件进行Enc文件加密,生成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子系统对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解密,从解密后的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中获取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具体为:
根据数据加密标准,对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Des文件解密,生成第二密文文件;
将所述第二密文文件进行Des数据解密,生成第二明文数据;
对所述第二明文数据进行MD5校验,生成所述解密后的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从所述解密后的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中获取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与所述比对子系统中存储的商业汇票的信息进行比对,具体为:
根据票据贴现过程中的比对要求,将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与所述商业汇票的信息中的销方名称、购方名称、票面金额、出票日期、汇票号码、承兑银行和贴现日期进行比对;
所述比对要求至少包括:所述商业汇票的金额总额小于等于采集到的电子发票的总计金额;采集到的所述电子发票的开票日期距离所述贴现日期的间隔小于预设期限;已使用过的电子发票不得重复使用;依照企业的中文全称进行比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存储到移动存储设备的同时,还包括:
所述采集子系统从企业信息数据库中,导出与所述电子发票对应的企业的中文全称,并将所述企业的中文全称存储到所述移动存储设备,以提供所述比对子系统所需的所述企业的中文全称。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发票存储卡为金税卡。
9.一种电子发票的比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子系统,所述采集子系统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第一查询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查询电子发票存储卡,获取符合所述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所述查询条件至少包括企业名称和开票日期区间;
第二查询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查询所述第一存储模块中是否存在与所述获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相应的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其中,所述读取标签用于标识所述电子发票的数据已经被所述采集子系统从所述电子发票存储卡中读取过;
读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查询模块得出的不存在结果,通过数据采集端口从所述电子发票存储卡中采集符合所述查询条件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标签模块,用于给所述读取模块读取的电子发票的数据附加所述读取标签,并将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存储到所述第一存储模块;
第一加密模块,用于将所述带有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加密;
第一数据端口,用于将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提供给比对子系统;
所述比对子系统,用于对所述采集子系统提供的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比对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发票的比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子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端口将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存储到移动存储设备,以提供给比对子系统;所述比对子系统包括: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已完成贴现业务所涉及的电子发票的信息和商业汇票的信息;
第三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商业汇票的信息;
第二数据端口,用于读取所述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并删除所述移动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解密模块,用于对读取的所述加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进行解密;
获取模块,用于从解密后的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中获取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
比对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与所述第三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商业汇票的信息进行比对;
第三查询模块,与所述比对模块连接,用于在比对结果一致的情况下,查询所述第二存储模块中是否已经存在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
编号模块,与所述第三查询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三查询模块输出不存在结果时,将所述商业汇票的信息和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附加相同的识别编号,并将附加识别编号的电子发票的信息和附加识别编号的商业汇票的信息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模块中;
替换模块,与所述第三查询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三查询模块输出存在结果时,将所述电子发票的信息附加相应的识别编号后,替换所述第二存储模块中已经存在的电子发票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发票的比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对子系统还包括:
附加标签模块,与所述比对模块连接,用于在比对结果不一致时,给所述解密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中的附加返还标签;
第二加密模块,与所述附加标签模块连接,用于重新加密附加所述返还标签后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所述第二数据端口还用于将重新加密后的附加所述返还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写回所述移动存储设备;
所述采集子系统还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第一存储模块中,与从所述移动存储设备读取的附加所述返还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相应的、带有所述读取标签的电子发票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发票的比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子系统还包括:
企业信息存储模块,与所述第一加密模块和第一数据端口连接,用于存储企业的信息,所述企业的信息至少包括所述企业的中文全称。
CN200910242139A 2009-12-09 2009-12-09 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 Pending CN101727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2139A CN101727650A (zh) 2009-12-09 2009-12-09 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2139A CN101727650A (zh) 2009-12-09 2009-12-09 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7650A true CN101727650A (zh) 2010-06-09

Family

ID=42448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2139A Pending CN101727650A (zh) 2009-12-09 2009-12-09 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27650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7473A (zh) * 2010-09-26 2011-01-05 周绍君 一种利用无线网络进行发票查询比对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14737A (zh) * 2011-04-22 2012-01-11 软库创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票、信息写入装置、处理装置、系统和处理方法
CN102609873A (zh) * 2011-01-06 2012-07-25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帐票处理系统以及帐票处理系统中使用的中心终端
CN103593151A (zh) * 2013-11-27 2014-02-19 税友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发票打印的方法及系统
CN103871175A (zh) * 2012-12-14 2014-06-18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税控模组的防锁死方法
CN103942845A (zh) * 2014-03-28 2014-07-23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发票的查验方法
CN104850364A (zh) * 2015-03-31 2015-08-19 深圳市中润四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发票打印方法及其系统
WO2016192584A1 (zh) * 2015-06-04 2016-1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发票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709675A (zh) * 2015-11-13 2017-05-24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物品流通量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07103456A (zh) * 2013-08-02 2017-08-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及电子票据系统
CN109767309A (zh) * 2018-12-10 2019-05-17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发票查验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9978684A (zh) * 2019-04-11 2019-07-05 深圳微众税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承兑汇票查验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7473A (zh) * 2010-09-26 2011-01-05 周绍君 一种利用无线网络进行发票查询比对的系统和方法
CN102609873A (zh) * 2011-01-06 2012-07-25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帐票处理系统以及帐票处理系统中使用的中心终端
CN102314737A (zh) * 2011-04-22 2012-01-11 软库创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票、信息写入装置、处理装置、系统和处理方法
CN103871175A (zh) * 2012-12-14 2014-06-18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税控模组的防锁死方法
CN103871175B (zh) * 2012-12-14 2016-07-06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税控模组的防锁死方法
CN107103456A (zh) * 2013-08-02 2017-08-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及电子票据系统
CN107103455A (zh) * 2013-08-02 2017-08-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及电子票据系统
CN103593151A (zh) * 2013-11-27 2014-02-19 税友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发票打印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93151B (zh) * 2013-11-27 2016-09-07 税友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发票打印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42845A (zh) * 2014-03-28 2014-07-23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发票的查验方法
CN104850364A (zh) * 2015-03-31 2015-08-19 深圳市中润四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发票打印方法及其系统
WO2016192584A1 (zh) * 2015-06-04 2016-1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发票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709675A (zh) * 2015-11-13 2017-05-24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物品流通量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09767309A (zh) * 2018-12-10 2019-05-17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发票查验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9978684A (zh) * 2019-04-11 2019-07-05 深圳微众税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承兑汇票查验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7650A (zh) 电子发票的比对方法与比对系统
CN1878078B (zh) 发行机
CN104268758A (zh) 一种基于发票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品防伪系统
CN104574092A (zh) 一种基于发票和库存商品会计核算的商品防伪系统及方法
US20030183685A1 (en) Coding, tracking and reporting negotiable items and related non-negotiable documents
CN103714481A (zh) 收集、储存和处理收据和有关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US20020107799A1 (en) Transaction method, transaction system, management equipment and IC card therefor
CN105809855A (zh) 防伪税控开票方法及防伪税控开票系统
CN110546663A (zh) 用于在数据库中登记信息的高级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025713A (zh) 电子化日志数据检索阅览系统
JP5042606B2 (ja) 電子領収認証装置及び電子領収システム
CN107451873A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增值税开票管控系统
CN112714920A (zh) 用于在数据库中登记信息的高级方法、系统和装置
Whitaker Letters of Credit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CN110135179A (zh) 一种会计凭证加密方法以及解密方法
TWM553835U (zh) 自動智慧化帳務系統
KR20130040753A (ko) 전산시스템을 이용한 수입인지 발급시스템 및 그의 발급 제어 방법
JP3061710B2 (ja) レジスタシステム
TWI660312B (zh) 自動智慧化帳務系統
KR101903370B1 (ko) 전자 회계 서버 및 그를 구비한 수입인지 발급 시스템
KR20090004291A (ko) 금융서비스 신청 전자 문서화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463451B (zh) 一种签购单管理系统及相关方法
JP2001319274A (ja) 交付式対価券処理システム及び交付式対価券
TWM554599U (zh) 銀行業務數據加密分類儲存、解密套版查閱及定期稽催檢核的管理系統
SK352011A3 (sk) System for automated data checking documents, the authenticity of documents and electronic archiv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