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3166B - 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3166B
CN101053166B CN200580037663XA CN200580037663A CN101053166B CN 101053166 B CN101053166 B CN 101053166B CN 200580037663X A CN200580037663X A CN 200580037663XA CN 200580037663 A CN200580037663 A CN 200580037663A CN 101053166 B CN101053166 B CN 101053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nchronous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376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3166A (zh
Inventor
金显郁
金永洛
金南健
任种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 Tele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 Tele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53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3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53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31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其能够在同步和异步移动通信网络之间执行稳定的漫游。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天线(410)、异步RF设备(420)、同步RF设备(430)和公共模块(440)。所述天线(410)向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和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发送无线电波/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和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接收无线电波。所述异步RF设备(420)通过所述天线(410)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执行异步通信。所述同步RF设备(430)通过所述天线(410)与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执行同步通信。所述公共模块(440)在通过同步和异步RF设备与同步和异步移动通信网络无线通信时提供公共资源。

Description

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移动通信终端,并且尤其涉及能够稳定地在同步移动通信网络和异步移动通信网络之间漫游的双频/双模(dualband/dual mode)移动通信终端、以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移动通信服务技术可以被分为欧洲的异步服务环境和北美的同步服务环境。此外,作为以高速传输分组的新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在北美和欧洲已经开展了国际移动电信(IMT)-2000服务。 
同步的IMT-2000类型的服务已经发展成码分多址(CDMA)20001x或CDMA 20001x仅演进数据(EV-DO),并且异步的IMT-2000类型的服务已经发展成宽带CDMA(WCDMA)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服务。在这种服务环境中,同步和异步网络之间的漫游问题已经成为最突出的问题。因此,需要支持双频/双模以便能够稳定地在同步和异步移动通信网络之间漫游的终端。 
发明内容
因此,关注上述问题而设计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稳定地在同步移动通信网络和异步移动通信网络之间漫游的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以及其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连接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2的公共模块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平台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控制移动通信终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异步和同步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通信终端的状态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切换(handover)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和同步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无线通信的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其包括:天线,用于向异步移动通信网络和同步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无线电波/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和同步移动通信网络接收无线电波;异步射频(RF)设备,用于通过所述天线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执行异步通信;同步射频(RF)设备,用于通过所述天线与同步移动通信网络执行同步通信;和公共模块,用于在通过同步和异步RF设备与同步和异步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无线通信时提供公共资源。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的方法,包括:第一步,当供电时设置要初始访问的移动通信网络;第二步,等待从第一步所设置的移动通信网络接收信号;和第三步,如果在第二步接收到信号那么向所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位置注册。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同步和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1,WCDMA网络100(其为异步网络)包括:用于与移动通信终端400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电台101;用于控制无线电台101的无线网络控制器(下文中称为“RNC”)102;连接到RNC 102以便管理移动通信终端400的移动性的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服务节点(下文中称为“SGSN”)103;以及网关GPRS支持节点(下文称为“GGSN”)106,其是用于控制分组服务并通过GPRS网络105发送分组数据的中继设备。 
此外,用于执行呼叫交换的移动交换中心(下文中称为“MSC”)104被连接到RNC 102,并且MSC 104被连接到用于进行信号交换的7号信令网络107。所述7号信令网络107被连接到用于提供短消息服务的短消息服务中心(下文中称为“SMSC”)108、智能网络控制器(下文中称为“服务控制点:SCP”)109、和用于管理关于订户位置的信息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下文中称为“HLR”)110。 
同时,CDMA 2000网络200(其为同步网络)包括:用于与移动通信终端400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收发台(下文中称为“BTS”)201;用于控制所述BTS 201的基站控制器(下文中称为“BSC”)202;连接到所述BSC 202以便提供分组数据服务的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下文中称为“PDSN”)204;连接到PDSN 204以便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的数据核心网络(下文中称为“DCN”)209;和连接到所述BSC 202以便执行呼叫交换的移动交换中心(下文中称为“MSC”)203。 
所述MSC 203被连接到用于进行信号交换的7号信令网络205。所述7号信令网络205被连接到用于提供短消息服务的SMSC 206、SCP 207、和用于管理关于订户位置的信息的HLR 208。 
在该实施例中,分别给同步网络200和异步网络100配备了HLR 110和HLR 208以便管理订户信息和位置信息。然而,同步网络200和异步网络100也可能使用一个HLR(双栈归属位置寄存器)来共享订户信息和位置信息。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400具有分开的协议栈来支持同步移动通信和异步移动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400包括:天线410,用于向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和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发送无线电波/从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和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接收无线电波;同步射频(RF)设备430,用于执行同步通信;异步RF设备420,用于执行异步通信;和公共模块440,用于在执行同步和异步通信时提供公共资源。 
同步RF设备430包括:用于RF发送的同步RF发送单元432;用于RF接收的同步RF接收单元433;和同步调制解调器单元434。 每个同步RF发送单元432和同步RF接收单元433的一端通过双工器431被连接到天线410,并且其另一端被连接到同步调制解调器单元434。 
此外,异步RF设备420包括:用于RF发送的异步RF发送单元422;用于RF接收的异步RF接收单元423;和异步调制解调器单元424。每个异步RF发送单元422和异步RF接收单元423的一端通过双工器421被连接到天线410,并且其另一端被连接到异步调制解调器单元424。 
图3是示出图2的公共模块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3,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公共模块440包括:多个双端口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设备(下文中称为“DPRAM”)441和442,其分别连接到分别属于同步RF设备430和异步RF设备420的调制解调器单元434和424;和主处理器443,其连接到DPRAM 441和442,并且用于执行对于移动通信终端400的同步和异步通信的总体控制并执行应用程序。所述主处理器443被连接到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444、用于与外设进行交互的I/O单元445、和用于执行功率控制的功率控制模块(下文中称为“PWM”)446。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平台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4,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平台包括:主处理器443,用于控制移动通信终端的操作、支持无线因特网环境以及通过同步RF设备430或异步RF设备420的调制解调器单元执行呼叫处理;以及操作系统(OS)层模块510。当与OS层模块510交互时,所述主处理器443工作。OS层模块510可以使用例如实时执行(REX)或先锋服务器OS(Pioneer Server OS,PSOS)这样的操作系统作为该移动通信终端的操作系统。 
此外,移动通信终端400的平台的主处理器443被连接到驱动模块448、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444、用于与外设进行交互的I/O单元445和用于语音处理的编解码器447。 
I/O单元445被连接到外设,诸如用于从用户接收按键命令的按键输入单元(未示出)、声音输出单元(未示出)和显示单元(未示出)。按 键输入单元从用户接收按键输入信号并将按键输入信号传送到主处理器443。声音输出单元在主处理器443的控制下通过终端的扬声器输出声音。显示单元执行所有的可视显示,包括关于终端操作的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平台包括具有控制功能(包括移动性)的控制模块520、用于应用程序执行的应用模块530和用户接口模块540。 
控制模块520包括用于管理移动性的移动性管理模块521、用于管理呼叫连接和会话的会话控制模块522和用于管理系统资源的资源控制模块523。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上述结构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平台,主处理器443根据OS层模块510的OS的动作选择性地设置同步RF设备430和异步RF设备420为激活(activated)状态或暂停(parked)模式。下面详细描述了该操作。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控制移动通信终端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5,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当在步骤S10初始供电时,主处理器443首先在步骤S20选择异步通信模式。因此,主处理器443设置同步RF设备430为暂停模式,并设置异步RF设备420为激活状态。 
在主处理器443在步骤S20设置异步RF设备420为激活状态后,在步骤S30,主处理器443确定是否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接收到信号。 
如果在步骤S30确定没有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接收到信号,那么在步骤S31主处理器443确定是否经过了预设的参考时间。如果在步骤S31确定尚未经过预设的参考时间,那么主处理器443等待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接收信号。 
如果在步骤S30确定已经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接收到信号,那么在步骤S40和S50,主处理器443根据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无线电台101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来选择公用陆地移动网络(PLMN)和小区。此外,在步骤S60,主处理器443将注册请求消息发送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从而执行位置注册。在步骤S60,注册请求消息被通过无线电台101发送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并且 通过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MSC 104在HLR 110中注册位置。 
同时,如果在步骤S31确定经过了预设的参考时间,那么在步骤S32,主处理器443设置异步RF设备420(当前被激活)为暂停模式,并且设置同步RF设备430(当前为暂停模式)为激活状态,从而接入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 
此外,在步骤S33,主处理器443通过将注册请求消息发送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来在HLR 208中注册位置,并且在步骤S33以空闲状态待机。 
图5的实施例如此实现,当初始供电时,首先选择了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然而,本发明可以实现为允许用户通过用户接口选择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或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 
图6是示出在异步和同步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通信终端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6,在该实施例中,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区域被包括在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的区域中。在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区域中,同步RF设备(CDMA 2000)430被设置为暂停模式,并且异步RF设备(WCDMA)420被设置为激活状态。此外,在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的区域中,异步RF设备(WCDMA)420被设置为暂停模式,同步RF设备(CDMA 2000)430被设置为激活状态。 
在下文中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基于上述处理,移动通信终端在异步和同步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切换过程。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切换过程的流程图。 
参照图7,在步骤S110,如果移动通信终端位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区域中,那么主处理器443激活异步RF设备420并设置同步RF设备430为暂停模式。步骤S110之后,在步骤S120,主处理器443确定移动通信终端400是否正在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区域移向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的区域。 
如果在步骤S120确定移动通信终端400正在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区域移向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的区域,那么在步骤S130,主处理器443设置异步RF设备420为暂停模式并且激活同步RF设 备430,从而执行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的切换。因此,移动通信终端400通过同步RF设备430与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进行无线通信。 
步骤S130之后,在步骤S140,主处理器443确定移动通信终端400是否正在从当前占据的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的区域移向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区域。 
如果在步骤S140确定移动通信终端400正在从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的区域进入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区域,那么在步骤S150,主处理器443确定移动通信终端400当前是否正在通过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进行通信。 
如果在步骤S150确定移动通信终端当前没有在进行通信,那么在步骤S160,主处理器443设置异步RF设备420为激活状态并设置同步RF设备430为暂停模式,从而执行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切换。 
然而,如果在步骤S150确定移动通信终端当前正在进行通信,那么在步骤S151,主处理器443确定通信是否已终止。如果在步骤S151确定通信没有终止,那么主处理器443等待通信终止,而如果在步骤S151确定通信已经终止,那么在步骤S152,主处理器443调整同步RF设备430为空闲状态。此外,在步骤S160,主处理器443设置异步RF设备420(当前为暂停模式)为激活状态,并设置同步RF设备430(当前为空闲状态)为暂停模式,从而执行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切换。 
根据上述说明,当移动通信终端400离开当前占据的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区域时,异步RF设备420被设置为暂停模式而同步RF设备430被激活,而不管当前是否正在通过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执行通信,从而立即执行了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的区域的切换。 
然而,如果移动通信终端400位于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的区域中,然后进入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区域,那么开始进行切换的时间取决于当前是否正在通过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执行通信。即,当移动通信终端正在通过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进行通信时,即使移 动通信终端400已经进入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区域,也不立即执行切换。如果通过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执行的通信终止,那么执行从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切换。 
如上所述,执行该操作是因为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区域被包括在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的区域中。在通过同步移动通信网络200执行的通信终止后,执行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100的切换,从而防止在通信期间在切换执行中网络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工业实用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的优势在于,其不仅能够在异步移动通信网络和同步移动通信网络之间执行稳定的切换,而且能够当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同步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同时进入异步移动通信网络时,终止当前通过同步移动通信网络执行的通信,并执行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切换,从而防止了在通信期间在切换执行中网络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Claims (14)

1.一种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和同步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无线通信的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天线,用于向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和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无线电波/从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和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接收无线电波;
异步射频(RF)设备,用于通过所述天线与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执行异步通信;
同步RF设备,用于通过所述天线与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执行同步通信;以及
公共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同步RF设备与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无线通信以及通过所述异步RF设备与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无线通信时提供公共资源;
其中,所述公共模块包括:主处理器,其用于执行对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同步和异步通信的总体控制并执行应用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异步RF设备包括:
异步RF发送单元,用于执行向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RF发送;
异步RF接收单元,用于执行从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RF接收;
异步调制解调器单元,其连接到所述异步RF发送单元和所述异步RF接收单元以控制异步通信;以及
双工器,用于提供所述天线与所述异步RF发送单元和所述异步RF接收单元之间的双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同步RF设备包括:
同步RF发送单元,用于执行向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的RF发送;
同步RF接收单元,用于执行从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的RF接收;
同步调制解调器单元,其连接到所述同步RF发送单元和所述同步RF接收单元以控制同步通信;以及
双工器,用于提供所述天线与所述同步RF发送单元和所述同步RF接收单元之间的双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公共模块包括:
多个双端口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设备,其分别连接到所述异步RF设备和所述同步RF设备;
存储器,其连接到所述主处理器并用于存储数据;
I/O单元,用于与外设交互;以及
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执行功率控制,
其中,所述主处理器连接到所述双端口RAM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当初始供电时,所述主处理器激活所述异步RF设备并调整所述同步RF设备为暂停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主处理器进行操作,使得如果在通过初始供电而激活所述异步RF设备之后的预设参考时间内没有从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信号,那么所述主处理器设置所述异步RF设备为暂停模式并激活所述同步RF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主处理器进行操作,使得如果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位于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中并且随后离开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那么所述主处理器设置所述异步RF设备为暂停模式并激活所述同步RF设备,而不管当前是否正在通过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执行通信,从而立即执行到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的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所述主处理器进行操作,使得如果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位于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中并且随后进入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那么所述主处理器根据当前是否正在通过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执行通信来确定开始切换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中:
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被包括在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中,以及
所述主处理器进行操作,使得如果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在通过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同时进入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那么所述主处理器在所述通信终止之后激活所述异步RF设备并调整所述同步RF设备为空闲状态中的暂停模式,从而执行到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切换。
10.一种用于控制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的方法,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用于向异步移动通信网络和同步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无线电波/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和同步移动通信网络接收无线电波的天线;用于通过所述天线与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执行异步通信的异步射频(RF)设备;用于通过所述天线与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执行同步通信的同步RF设备;用于在通过所述同步RF设备与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无线通信以及通过所述异步RF设备与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无线通信时执行控制操作的主处理器;以及用于提供公共资源的公共模块,所述主处理器包含在所述公共模块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同步和异步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步,当供电时设置要初始接入的移动通信网络;
第二步,等待从所述第一步所设置的移动通信网络接收信号;以及
第三步,如果在所述第二步中接收到信号,那么向所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执行位置注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控制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步中要初始接入的移动通信网络是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并且所述第二步是在所述主处理器已经设置所述同步RF设备为暂停模式并激活所述异步RF设备之后执行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控制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步中从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到信号并在所述第三步中执行了位置注册之后,所述主处理器进行操作,使得如果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离开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那么所述主处理器设置所述异步RF设备为暂停模式并激活所述同步RF设备,从而执行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如果在所述第二步中等待接收所需的时间段超过了预设参考时间,那么所述主处理器设置所述异步RF设备为暂停模式并激活所述同步RF设备,
其中,所述主处理器进行操作,使得如果通过所述同步RF设备从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终端接收到信号,那么在所述第三步中所述主处理器向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执行位置注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被包括在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中;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在所述第三步中向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执行了位置注册之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进入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那么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当前是否正在通过所述同步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
如果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当前正在进行通信,那么等待切换;以及
如果所述通信终止之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进入空闲状态,那么所述主处理器设置所述同步RF设备为暂停模式并激活所述异步RF设备,从而执行到所述异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切换。
CN200580037663XA 2005-01-05 2005-01-05 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531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KR2005/000021 WO2006073212A1 (en) 2005-01-05 2005-01-05 Dual band/dual mod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3166A CN101053166A (zh) 2007-10-10
CN101053166B true CN101053166B (zh) 2011-04-20

Family

ID=3664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766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53166B (zh) 2005-01-05 2005-01-05 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48754B2 (zh)
JP (1) JP4567066B2 (zh)
CN (1) CN101053166B (zh)
WO (1) WO20060732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3711B2 (en) * 2006-08-24 2011-07-19 Kyocera Corporation Software architecture for dual mode phone and method of use
CN101399767B (zh) * 2007-09-29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移动时安全能力协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8472374B2 (en) * 2007-11-07 2013-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istinguishing between synchronized and asynchronous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EP2063682B1 (en) 2007-11-21 2016-09-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platform-to-platform communication
KR101123118B1 (ko) * 2008-07-11 2012-03-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시대기 휴대 단말기의 화상 통화 장치 및 방법
KR20100067447A (ko) * 2008-12-11 2010-06-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광대역 음성 코덱을 적용한 유무선 통합 통신 장치
CN102026339B (zh) * 2009-09-21 2013-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双模终端导频管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300A (zh) * 1995-06-05 1998-09-02 全点有限公司 有效的时分双工通信的定时调整控制
CN1304269A (zh) * 1999-12-30 2001-07-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从异步移动通信系统越区切换到同步移动通信系统的装置和方法
US6298244B1 (en) * 1997-07-03 2001-10-02 Ericsson Inc. Dual-band, dual-mode power amplifier
US6484013B1 (en) * 1998-06-18 2002-11-19 Nec Corporation Dual-band transceiv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416658A (zh) * 2000-01-07 2003-05-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混合gsm/cdma网络中用于切换的基站同步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0521A (en) * 1981-08-03 1990-03-2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ual band communication receiver
JP2785804B2 (ja) * 1996-05-30 1998-08-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5768691A (en) * 1996-08-07 1998-06-16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Antenna switching circuits for radio telephones
JP3150115B2 (ja) * 1998-11-12 2001-03-26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開ループ制御における上りチャネル干渉補正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208987C (zh) * 1999-02-26 2005-06-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异步码分多址基站和同步码分多址基站之间越区切换的方法
US6704581B1 (en) * 1999-11-13 2004-03-09 Hyundai Electronics Industry C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ff between asynchronous base station and synchronous base station
KR100358351B1 (ko) * 1999-12-14 2002-10-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비동기식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동기식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으로의 하드 핸드오프 방법
KR100392643B1 (ko) * 2000-12-07 2003-07-23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듀얼모드 단말기의 이동성 지원을 위한 핸드오프 결정지원 방법
JP2003318807A (ja) * 2002-04-24 2003-11-07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端末
JP2004112225A (ja) * 2002-09-17 2004-04-08 Ricoh Co Ltd 情報通信装置
JP4289892B2 (ja) * 2003-01-17 2009-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システム、無線端末の通信モード制御方法、該制御方法を実行する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該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AU2003236274A1 (en) 2003-04-07 2004-11-01 Fujitsu Limited Dual mode system and dual mode radio termial
JP4283587B2 (ja) * 2003-04-22 2009-06-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位置登録先切替え方法
JP2005039765A (ja) * 2003-06-25 2005-02-10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マルチモード型無線端末および無線送受信部
US7957352B2 (en) * 2003-10-02 2011-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system handoff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300A (zh) * 1995-06-05 1998-09-02 全点有限公司 有效的时分双工通信的定时调整控制
US6298244B1 (en) * 1997-07-03 2001-10-02 Ericsson Inc. Dual-band, dual-mode power amplifier
US6484013B1 (en) * 1998-06-18 2002-11-19 Nec Corporation Dual-band transceiv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304269A (zh) * 1999-12-30 2001-07-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从异步移动通信系统越区切换到同步移动通信系统的装置和方法
CN1416658A (zh) * 2000-01-07 2003-05-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混合gsm/cdma网络中用于切换的基站同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48754B2 (en) 2010-12-07
CN101053166A (zh) 2007-10-10
JP2008527779A (ja) 2008-07-24
US20080161039A1 (en) 2008-07-03
WO2006073212A1 (en) 2006-07-13
JP4567066B2 (ja) 201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39267B (zh) 支持与多个网络通信的混合协议
CN101053183B (zh) 用于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
EP1929828B1 (en) Hard handoff from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o a cellular telephone network
JP2007518342A (ja) 非同期網と同期網間のハンドオーバーのためのマルチモードマルチバンド移動通信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01204025B (zh) 从异步移动通信网络向同步移动通信网络的切换方法
US8620377B2 (en) Hybrid phone and method of acquiring channel in the hybrid phone
JP2002171548A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提供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CN101053166B (zh) 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WO2007117824A2 (en) Wireless data session handoff using location update message
KR100612685B1 (ko) 멀티모드-멀티밴드 이동통신단말 및 모드 전환방법
KR100726656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셀 재선택시 rrc연결해제 방법
KR100993454B1 (ko) 듀얼밴드/듀얼모드를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단말과 그 제어방법
US7869406B2 (en) Method for hand-over in the mixed network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053179B (zh) 用于双频/双模移动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
KR20020061660A (ko) 이동단말 파워오프 제어방법
KR100718008B1 (ko) 비동기망과 동기망 간의 핸드오버를 위한 멀티밴드멀티모드 이동통신 단말의 제어 방법
KR100612694B1 (ko) 비동기망과 동기망이 혼재된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핸드오버 방법
KR101004824B1 (ko) 듀얼밴드/듀얼모드를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단말의 핸드오버방법
KR100612695B1 (ko) 비동기망과 동기망이 혼재된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핸드오버 방법
KR100579799B1 (ko) 비동기망과 동기망이 혼재된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핸드오버 방법
KR100612683B1 (ko) 비동기망으로부터 동기망으로 핸드오버 한 이동통신단말의 초기 송신 전력 설정 방법
KR101080558B1 (ko) 비동기망에서 동기망으로의 아이들 핸드오버 방법
CN117641611A (zh)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KR20050048193A (ko) 착신 얼러팅 중 비동기 이동통신망으로부터 동기이동통신망으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