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4977C - 用于处理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4977C
CN100474977C CNB2005100039553A CN200510003955A CN100474977C CN 100474977 C CN100474977 C CN 100474977C CN B2005100039553 A CNB2005100039553 A CN B2005100039553A CN 200510003955 A CN200510003955 A CN 200510003955A CN 100474977 C CN100474977 C CN 10047497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ing
sms
mobile radio
station
radio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39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05600A (zh
Inventor
郭文海
白小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Mobility LLC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In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Inc
Priority to CNB2005100039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74977C/zh
Priority to US11/722,408 priority patent/US20100004006A1/en
Priority to PCT/US2006/000713 priority patent/WO2006076305A2/en
Publication of CN1805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5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49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497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处理呼叫的方法和系统,用于通知呼叫站(205)先前不可达到的移动站(210)变得可到达了。方法包括:响应于呼叫,在网关交换中心(220)接收关于移动站(210)不可到达的指示。响应于关于移动站(210)不可到达的指示,网关交换中心(220)向SMS中心(305)发送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响应于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SMS中心(305)向移动站(210)发送第一SMS消息。第一SMS消息可标识呼叫站(205)和呼叫时刻。当移动站(210)变得可到达时,SMS中心(305)接收关于接收到第一SMS消息的指示。响应于关于接收到第一SMS消息的指示,SMS中心(305)向呼叫站(205)发送第二SMS消息,指示移动站(210)现在可到达。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处理到移动站的呼叫,具体涉及用于通知呼叫站先前不可到达的移动站已经变得可到达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无法执行到移动电话的电话呼叫。被呼叫的移动电话可能占线、关机、不在无线网络范围内,或者可能不可到达。在这种情况下,主叫方通常会重复地再次呼叫被叫移动电话,直到执行呼叫并且被叫移动电话有应答。进行这样的重复再次呼叫是不便的而且会出现问题,这会浪费主叫方的时间,因为主叫方必须继续重新按下电话拨号序列,同时这也会浪费无线网络资源,因为无线网络资源必须重复路由和处理再次的高优先级语音呼叫,直到被叫电话应答。
移动电话有着诸如语音邮件、呼叫转移和其他高级的功能,这会减少主叫方需要对预定的被叫方进行这样重复再次呼叫的机会。但是,这样的功能不会消除上述的问题。例如,由于各种原因,主叫方常常决定不想留下语音邮件消息,被叫方也常常忘记开机或决定不使用诸如呼叫转移的功能。在这些情况下,迫切想联系到移动电话的主叫方仍然需要重复地再次呼叫,直到被叫移动电话应答。
现有技术包括复杂的方法和设备,设计用于在先前不可到达的移动电话变得可到达时发送提醒给主叫方。但是,这些现有技术方法和设备通常需要在能够发送提醒之前在无线网络上做出相当大的硬件改变或增加其他附加硬件,诸如新的接口。无线网络硬件的这样的改动或增添通常是昂贵的,而且最好避免。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处理从呼叫站到移动站的呼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呼叫,在网关交换中心接收关于移动站不可到达的指示。网关交换中心然后响应于关于移动站不可到达的指示,向SMS中心发送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SMS中心然后响应于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向移动站发送第一SMS消息。第一SMS消息可以标识呼叫站和呼叫的时刻。当移动站变得可到达时,SMS中心接收关于接收到第一SMS消息的指示。SMS中心然后响应于关于接收到第一SMS消息的指示,向呼叫站发送第二SMS消息,指示移动站现在可到达。呼叫站的主叫方因此不需要在移动站不可到达时去浪费时间重复拨打移动站,因为一旦移动站变得可到达,呼叫站就会得到SMS消息的通知。而且,对于无线网络,只需要很少或者不需要硬件上的改动,因为本发明使用了已经就位的SMS消息传递基础设施。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是用于处理呼叫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和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GMSC适于接收预定在呼叫站和移动站之间建立通信信道的呼叫建立信号。GMSC还适于响应于关于因为移动站不可到达而未建立通信信道的指示,向SMS-C发送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SMS-C还适于响应于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向移动站发送第一SMS消息,然后,响应于移动站接收到第一SMS消息的确认,向呼叫站发送第二SMS消息,指示移动站现在可到达。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更易于理解并付诸实践,现在将参看附图来引用示例实施例,其中相似的参考标号指示类似的元素,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形式上为无线电话的现有技术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说明将呼叫站连接到移动站的典型现有技术语音数据通信网络的部件的框图;
图3是说明将呼叫站连接到移动站的典型现有技术短消息服务(SMS)通信网络的部件的框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包括SMS-C和GMSC之间通信链路的通信网络的部件的框图;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说明处理从呼叫站到不可到达的移动站的呼叫的方法的一般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说明了形式上为无线电话100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图,其包括与处理器103通信连接的射频通信单元102。无线电话100还具有与处理器103通信连接的键盘106和显示屏10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屏幕105可以是触摸屏,由此使得键盘106成为可选的部件。
处理器103包括具有相关代码只读存储器(ROM)112的编码器/解码器111,代码ROM 112存储有用于编码和解码语音或其他可由无线电话100发送或接收的信号的数据。处理器103还包括微处理器113,微处理器113通过公用数据和地址总线117连接到编码器/解码器111、字符只读存储器(ROM)114、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4、静态可编程存储器116和SIM接口118。静态可编程存储器116和有效连接到SIM接口118的SIM(通常被称为SIM卡)可以储存所选的呼入的文本消息和电话号码数据库TND(电话簿),电话号码数据库TND包括用于电话号码的号码字段和用于与其中一个号码相关联的标识符的名称字段。例如,电话号码数据库TND中的一个条目可能是91999111111(在号码字段中输入),其在名称字段中具有相关联的标识符“Steven C!at work”。SIM卡和静态存储器116还可以储存密码,用于允许使用无线电话100上受密码保护的功能。
微处理器113具有用于连接到键盘106、显示屏105和提醒115的端口,提醒115典型地包含提醒扬声器、振动马达及相关驱动。而且,微处理器具有用于连接到麦克风135和通信扬声器140的端口。字符只读存储器114储存用于解码或编码可由通信单元102接收的文本消息的代码。在这个实施例中,字符只读存储器114还储存用于微处理器113的操作代码(OC)和用于执行与无线电话100相关联的功能的代码。
射频通信单元102是组合的接收器和发射器,具有公共的天线107。通信单元102具有通过射频放大器109连接到天线107的收发器108。收发器108还连接到组合的调制器/解调器110,调制器/解调器110将通信单元102连接到处理器103。
参看图2,说明了将呼叫站205连接到移动站210的典型现有技术语音数据通信网络200的部件的框图。呼叫站205可以是能够连接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215的任意类型的站,诸如移动电话或有线终端。
为了开始从呼叫站205到移动站210的呼叫,呼叫站205首先发送呼入呼叫建立信号,诸如初始地址消息(IAM),到与PLMN 215相关联的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220。如果呼叫站205是另一移动设备,IAM通过另一PLMN路由到GMSC 220;如果呼叫站205是有线终端,则IAM通过本地交换机路由到GMSC 220。
GMSC 220然后发送移动应用部分(MAP)到与移动站210相关联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225。HLR 225包括有关被叫移动站210的订户数据,诸如移动站210的移动订户综合业务数字网(MSISDN)号码。HLR 225还包括访问移动交换中心和相应的访问位置寄存器(VMSC/VLR)230的标识,其向移动站210提供当前的服务。响应于接收到的MAP,HLR 225由此使用MSISDN来访问关于移动站210位置的信息,并且标识当前正在服务移动站210的VMSC/VLR 230。HLR 225然后发送MAP到VMSC/VLR 230,请求VMSC/VLR 230的漫游号码。VMSC/VLR 230通过将MAP发回HLR 225来响应,包括返回VMSC/VLR 230的漫游号码,然后HLR 225将漫游号码转发到GMSC 220。GMSC 220然后能够建立从呼叫站205到GMSC 220的呼叫连接,然后直接建立到VMSC/VLR 230的呼叫连接。最后,VMSC/VLR 230寻呼移动站210并且分配无线信道,以使呼叫能够在呼叫站205和移动站210之间进行。
参看图3,说明了将呼叫站205连接到移动站210的典型现有技术短消息服务(SMS)通信网络300的部件的框图。对于SMS通信,网络300包括许多与在语音数据网络200中使用的相同的部件,而且还包括某些其他SMS特有的部件。
将SMS消息从呼叫站205通过网络300发送到移动站210涉及下面的过程。首先,呼叫站205发送字母数字SMS消息到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305。SMS-C 305然后封装消息并将其分包发送到短消息服务网关移动交换中心(SMS-GMSC)310。SMS-GMSC 310然后根据类似于上面关于语音数据网络200的相关描述的过程,通过HLR 225,获取用于VMSC/VLR 230的漫游号码。
通过使用VMSC/VLR 230的漫游号码,SMS-GMSC 310将SMS消息路由到VMSC/VLR 230。VMSC/VLR 230然后使用诸如慢关联控制信道(Slow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SACCH)的无线数据信道将SMS消息传递到移动站210。移动站210将SMS消息储存在例如本地SIM卡中,可以从本地SIM卡中提取SMS消息以供用户查看。最后,在移动站210成功接收SMS消息后,它发送成功传递报告到VMSC/VLR 230,该报告然后通过SMS-GMSC 310传递到SMS-C 305。
移动站210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不可到达。例如,它可能关机了、不在PLMN的范围内,或者由于某些其他的原因不能建立与VMSC/VLR 230的通信。在此情况下,移动站210是不可到达的,呼入的语音呼叫建立信号和SMS消息将不能传递。
但是,语音数据通信网络200和SMS通信网络300可以不同地处理失败的传递。在语音网络200和SMS网络300中,当VMSC/VLR230确定移动站210不可到达时,VMSC/VLR 230发送“缺席订户”代码到合适的HLR 225。在语音网络200中,HLR 225然后发送“缺席订户”代码给GMSC 220并且终止呼叫。在SMS网络300中,HLR225发送“缺席订户”代码给SMS-GMSC 220,而SMSGMSC 220又发送“缺席订户”代码给SMS-C305。但是,在SMS网络300中,SMS-C305储存失败的SMS消息并且随后有规律地尝试重新发送SMS消息,直到传递周期超时,SMS消息被放弃,或者消息被成功传递。因此,SMS网络300的重要特性在于,在SMS消息的失败传递之后,网络300将在一段给定时间周期内有规律地询问不可到达的移动站210,并且如果移动站210在该时间周期中变得可到达,就成功地传递SMS消息并向发送方的SMS-C 305发回成功传递报告。如下所述,本发明使用了SMS网络300的这个特性来通知语音通信网络200上的主叫方:先前不可到达的移动站210什么时候变得可到达。主叫方将因此知道他或她现在应该能够成功地与移动站210建立语音呼叫通信信道。
参看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了通信网络400的框图,其包括SMS-C 305和GMSC 220之间的通信链路。如现有技术语音通信网络300一样,当从呼叫站205到移动站210的语音呼叫由于移动站210不可到达而不能执行时,传递“缺席订户”代码到GMSC 220。但是,根据现有技术,简单地通知呼叫站205:因为移动站210不可到达,所以呼叫不能进行,而不再向主叫方提供关于移动站210的可到达/不可到达状态的进一步的更新。如果主叫方迫切想要联系上移动站210的用户的话,主叫方必须再次呼叫或者重新拨叫移动站210,而且必须继续这样的重拨,直到移动站变得可到达。这样的重复重拨浪费了主叫方的时间,也浪费了网络带宽资源,因为根据上面关于图2描述的过程,当重复地尝试联系移动站210时,PLMN 215会消耗网络带宽资源。
本发明消除了呼叫站205重复地重新拨叫不可到达的移动站210的需要。根据本发明基于网络400的实施例,当不能进行呼叫且GMSC从HLR 225接收“缺席订户”代码时,GMSC 220通知呼叫站205:移动站210不可到达。但是,GMSC 220然后还会发送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到本地SMS-C 305,指示从呼叫站205到移动站210的语音呼叫不能进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从GMSC 205到本地SMS-C 305、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诸如SMS消息,并且可以包括诸如消息类型、主叫号码、被叫号码、时间戳和文本串的字段,用于第二SMS消息。
在接收到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之后,SMS-C 305尝试发送第一“未到达呼叫”SMS消息到移动站210。到移动站210的“未到达呼叫”SMS消息的文本可以记载呼叫站205的号码和未到达呼叫的时刻,例如:“139XXXX4473在18:28,6/11/2004呼叫”。
因为移动站210最初不可到达,到移动站210的“未到达呼叫”SMS消息的第一次传递尝试将很可能失败,SMS-C 305还将从HLR 225接收“缺席订户”代码。但是,根据上述的标准步骤,SMS-C 305将有规律地重发“未到达呼叫”SMS消息。最终,当移动站210变得可到达时,将传递“未到达呼叫”SMS消息,并且将向SMS-C 305发回成功传递报告。SMS-C 305然后立即发送第二SMS消息,其发往呼叫站205。第二SMS消息通知呼叫站205:移动站210现在可到达。例如,第二SMS消息可以包括下面的文本:“139XXXX6529现在可以联系上了”,其中号码“139XXXX6529”是移动站210的电话号码。
因此,根据本发明,呼叫站205只需要尝试呼叫不可到达的移动站210一次。呼叫站205然后简单地等待从SMS-C 305接收第二SMS消息,该消息将表明移动站210可到达。呼叫站205然后只重新拨叫移动站210的号码一次,有理由相信该呼叫将会执行,因为移动站210刚刚变得可到达。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认识到,为了创建可在其上执行本发明的网络400,只需要对现有技术网络200、300做很少的硬件改动或者不做硬件改动。这是因为SMS-C以及GMSC之间的连接已经存在或者很容易建立。
除了为网络用户提供增加的便利性以外,本发明还可以增加网络运营商的收入。例如,网络运营商可以收取用于访问本发明服务的标准订制费。此外,网络运营商可以按使用来收取用于根据本发明、发送到呼叫站205或移动站210的每条SMS消息的SMS费用。
没有订制根据本发明的SMS通知服务的呼叫站205可以继续重复地拨叫不可到达的移动站210。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GMSC 220可以指导SMS-C 305发送多条“未到达呼叫”SMS消息到不可到达的移动站210,也即,每次呼叫站205尝试到达不可到达的移动站210失败就发送一条“未到达呼叫”SMS消息。但是,除了继续重新发送这样的多条“未到达呼叫”SMS消息到移动站210之外,可以对SMS-C 305编程来对来自特定呼叫站205的不成功呼叫次数进行计数。则SMS-C 305只发送两条“未到达呼叫”SMS消息到移动站210,第一条可以类似于上述的例子(例如,“139XXXX4473在18:28,6/11/2004呼叫”),第二条消息总结了多次先前不成功呼叫的详情。例如,第二条“未到达呼叫”SMS消息可以包括文本:“139XXXX4473呼叫了您三次;最后一次在18:28,6/11/2004呼叫”。
参看图5,说明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处理从呼叫站205到不可到达的移动站210的呼叫的方法500的一般流程图。首先,在步骤505,响应于呼叫,GMSC 220接收关于移动站210不可到达的指示。接着,在步骤510,响应于移动站210不可到达的指示,GMSC 220向SMS-C 305发送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该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可包括诸如主叫号码、被叫号码、时间戳等等的字段。在步骤515,响应于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SMS-C 305向移动站210发送第一SMS消息。第一SMS消息可包括任意信息,但通常将标识呼叫站205和呼叫的时刻。在步骤520,在移动站210变得可到达之后,SMS-C 305接收关于接收到第一SMS消息的指示。最后,在步骤525,响应于关于接收到第一SMS消息的指示,SMS-C 305向呼叫站205发送第二SMS消息,指示移动站210现在可到达。
总之,本发明是一种改进方法和系统,用于通知呼叫站:先前不可到达的移动站210变得可到达了。因为呼叫站205在移动站变得可到达(例如移动站210开机或变得连接到PLMN 215)之后立即得到通知,就不需要主叫方重新拨叫不可到达的移动站210一直到主叫方接收到通知。本发明因此防止了在重拨不可到达的电话时浪费的时间,并且为主叫方显著地增加了便利性。而且,被叫方可以从本发明的这样的实施例中获益,该实施例包括在移动站210不可到达时,通知被叫移动站210尝试联系移动站210的一方的标识。本发明进一步的优点在于,对现有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只需要进行很少的或不需要进行硬件改动;甚至,对PLMN 215的现有部件直接进行软件改动就是实现本发明所需要做的全部工作。
上述的描述仅仅是提供示例的实施例,而不想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适用性和配置。示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用于实现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有用描述。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的元素和步骤的功能和配置做出多种的改变。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处理从呼叫站到移动站的呼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响应于呼叫,在网关交换中心接收关于移动站不可到达的指示;
响应于关于移动站不可到达的指示,从网关交换中心向SMS中心发送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
响应于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从SMS中心向移动站发送第一SMS消息;
在SMS中心接收关于接收到第一SMS消息的指示;和
响应于关于接收到第一SMS消息的指示,从SMS中心向呼叫站发送第二SMS消息,指示移动站现在可到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SMS消息中标识呼叫站和呼叫时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包括选自以下组成的组中的字段:消息类型、主叫号码、被叫号码、时间戳、文本串,用于在第二SMS消息中使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关于移动站不可到达的指示是来自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的响应,其值为“缺席订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站选自以下组成的组:数字电话、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和个人电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第二呼叫从呼叫站连接到移动站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呼叫站收取SMS消息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SMS消息标识多个先前的从呼叫站到移动站的呼叫。
9.一种用于处理呼叫的系统,包括:
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和
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适于接收预定在呼叫站和移动站之间建立通信信道的呼叫建立信号,进一步适于响应于关于因为移动站不可到达而未建立通信信道的指示,向所述SMS-C发送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
其中,所述SMS-C适于响应于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向移动站发送第一SMS消息,而且所述SMS-C进一步适于响应于移动站接收到第一SMS消息的确认,向呼叫站发送第二SMS消息,指示移动站现在可到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在第一SMS消息中标识呼叫站和呼叫时刻。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包括呼叫参数的消息包括选自以下组成的组中的字段:消息类型、主叫号码、被叫号码、时间戳、文本串,用于在第二SMS消息中使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关于移动站不可到达的指示是来自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的响应,其值为“缺席订户”。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呼叫站选自以下组成的组:数字电话、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和个人电脑。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SMS-C适于对呼叫站收取SMS消息费。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SMS消息标识多个先前的从呼叫站到移动站的呼叫。
CNB2005100039553A 2005-01-12 2005-01-12 用于处理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047497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039553A CN100474977C (zh) 2005-01-12 2005-01-12 用于处理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US11/722,408 US20100004006A1 (en) 2005-01-12 2006-01-10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calls
PCT/US2006/000713 WO2006076305A2 (en) 2005-01-12 2006-01-10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call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039553A CN100474977C (zh) 2005-01-12 2005-01-12 用于处理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5600A CN1805600A (zh) 2006-07-19
CN100474977C true CN100474977C (zh) 2009-04-01

Family

ID=36678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39553A Active CN100474977C (zh) 2005-01-12 2005-01-12 用于处理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04006A1 (zh)
CN (1) CN100474977C (zh)
WO (1) WO200607630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439B (zh) * 2007-01-22 201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过载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
US8654946B1 (en) * 2010-04-28 2014-02-18 Amdocs Software Systems Limite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ending a missed call notification to a receiver based on an instruction from a caller
US9444854B2 (en) * 2010-09-07 2016-09-13 T-Mobile Usa, Inc.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router
CN105791109B (zh) * 2014-12-25 202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中间节点组播转发的方法、装置和节点
US10805788B2 (en) * 2015-06-04 2020-10-13 Tata Communications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call to a roaming party through an over-the-top (OTT) call ser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2364C (fi) * 1993-01-15 1994-10-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lyhytsanomalähetyksen käynnistämiseksi matkapuhelinverkossa sekä matkapuhelinjärjestelmän kotirekisteri
IT1316039B1 (it) * 2000-12-22 2003-03-26 Telecom Italia Mobile Spa Tecnica di gestione delle chiamate a terminale radiomobile nonraggiungibile e delle informazioni relative acquisite, e dispositivi
US7269157B2 (en) * 2001-04-10 2007-09-11 Internap Network Servic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assure network service levels with intelligent routing
US6885872B2 (en) * 2003-05-09 2005-04-26 Tekele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short message gateway functionality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20040102954A (ko) * 2003-05-30 2004-12-08 유티스타콤코리아 유한회사 호 완료 서비스 방법
US8073473B2 (en) * 2005-11-14 2011-12-06 Airwide Solution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mess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04006A1 (en) 2010-01-07
CN1805600A (zh) 2006-07-19
WO2006076305A3 (en) 2007-10-18
WO2006076305A2 (en) 200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46433B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ndling user to user information received during a call
JP4123331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システムと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可能な携帯無線通信端末及びメッセージ送受信方法
CN100461949C (zh)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US579710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ing a remote unit of a feature-originated call
JP2003528490A (ja) 遠隔通信網におけるメッセージの伝送のための方法
FI105987B (fi) Lyhytsanomia välittävä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
CN100474977C (zh) 用于处理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KR20060105597A (ko) 무선 네트워크 및 무선 네트워크 동작 방법
US20100087165A1 (en)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portable terminal and system therefor
US7389115B2 (en) Method for handling service request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282523A (zh) 移动终端间多媒体来电显示信息收发方法
KR100350248B1 (ko) 이동전화시스템에서 음성 사서함 서비스방법
KR20020016334A (ko) 이동 단말기간 통화 중 문자메시지 전송 방법
KR101051021B1 (ko) 착신 이력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0521317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수신상태 서비스 방법
KR20020007448A (ko) 자동 발신 방법
KR100635876B1 (ko) Sms 메시지 유실 방지 시스템
KR100522944B1 (ko) 메모리 소자를 이용한 음성 메시지 직접 전송 방법
KR20040041213A (ko) 발신자 알림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KR20050071723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대 단말기의 상태를 알려주기 위한방법
KR20070018162A (ko) 콜 이벤트메시지 전송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시스템및 그 제어방법
Gidlow Data services on PCN
GB2492059A (en) Remote programming of a Radioterminal with SMS to program the terminal to make calls within pre-set limits
KR20010047397A (ko) 전자 우편 서비스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KR20040029553A (ko) 휴대폰의 sms 서비스 재송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OTOROLA MOBIL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OTOROLA INC.

Effective date: 201101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118

Address after: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after: MOTOROLA MOBILITY, Inc.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USA

Patentee before: Motorola, Inc.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after: MOTOROLA MOBILITY LLC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before: MOTOROLA MOBILITY,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07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before: MOTOROLA MOBILITY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