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114189A1 -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114189A1
WO2024114189A1 PCT/CN2023/126609 CN2023126609W WO2024114189A1 WO 2024114189 A1 WO2024114189 A1 WO 2024114189A1 CN 2023126609 W CN2023126609 W CN 2023126609W WO 2024114189 A1 WO2024114189 A1 WO 202411418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hannels
phase error
phase
err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3/1266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高鑫
黄甦
李成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411418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114189A1/zh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在该方法中,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并根据该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这样减少多个通道间存在的传输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22年12月01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211536276.2、申请名称为“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中,支持多种定位技术,包括上行定位技术和下行定位技术。上行定位技术中终端设备通过单个通道向多个接入网设备发送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PRS),该多个接入网设备对定位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服务器,定位服务器再根据测量结果对终端设备进行定位。下行定位技术中终端设备通过单个通道接收来自多个接入网设备的定位参考信号,对定位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服务器,定位服务器再根据该测量结果对终端设备进行定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定位精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定位精度与定位参考信号可使用的带宽相关。即,随着定位参考信号可使用的带宽的增加,定位精度也随之提高。但是单个通道的带宽具有上限,限制了定位精度的提高。如果终端设备通过多个通道发送或接收定位参考信号,可以通过提高定位参考信号可使用的带宽的上限来提高定位精度,但是该多个通道之间存在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导致定位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用于提高定位精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执行,或者由第一设备的部件执行。在该方法中,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以及,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通过多个通道发送多个参考信号,该多个通道间存在影响定位测量结果的传输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如果第一信息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对该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时可以补偿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能够减少在通过多个通道发送多个参考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时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或者,如果第一信息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对该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时可以补偿该多个通道间的相位误差,能够减少在通过多个通道发送多个参考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时该多个通道间的相位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或者,如果第一信息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对该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时可以补偿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能够减少在通过多个通道发送多个参考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时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可以是该第三设备根据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其中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的均值;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可以是第三设备根据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相位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其中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均值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的均值。可选的,该多个设备中包括第一设备。
通过上述实现方式,该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是该第三设备根据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时 延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这样可以减少该多个设备在计算该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时引入额外的计算误差导致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同理,该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是该第三设备根据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相位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这样可以减少该多个设备在计算该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时引入额外的计算误差导致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还可以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其中的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通过上述实现方式,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三设备上报自身确定的该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还可以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其中的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通过上述实现方式,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三设备上报自身确定的该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请求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其中,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通过上述实现方式,第一设备可以主动向第二设备上报自身确定的该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和/或相位误差,也可以响应于第三设备的第一消息,向第三设备上报自身确定的该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和/或相位误差,实现方式灵活。
一个示例性,以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为例,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那么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可以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t1为第一通道的传输时延,t2为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Δt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m为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n为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为求和运算,为相位,Q为大于1的整数,i为整数。
又一个示例性,以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为例,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那么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可以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m为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n为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为求和运算,为相位,Q为大于1的整数,i为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可以为:第一设备使用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其中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对应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通过上述实现方式,第一设备可以使用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可以减少在通过多个通道发送多个参考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时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可以为:第一设备使用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其中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对应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通过上述实现方式,第一设备可以使用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该多个通道间的相位误差,可以减少在通过多个通道发送多个参考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时该多个通道间的相位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定位管理功能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可应用于多个应用场景,适用性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通道可以为多个发射通道,或者也可以为多个射频通道,或者还可以为多个射频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之后,该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三设备发送定位测量的结果,以便第三设备基于该定位测量的结果对第二设备进行定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三设备执行,或者由第三设备的部件执行。在该方法中,第三设备接收来自多个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多个时延误差的信息;根据多个时延误差,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以及,向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至少一个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定位测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所指示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可以是多个时延误差对应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该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为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设备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相应的,多个时延误差中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则为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三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三设备接收来自至少一个设备发送的定位测量的结果;以及根据定位测量的结果对第二设备进行定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设备为定位管理功能设备;或者,第三设备为终端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三设备执行,或者由第三设备的部件执行。在该方法中,第三设备接收来自多个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多个相位误差的信息;根据多个相位误差,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以及,向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至少一个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定位测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所指示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是多个相位误差对应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该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均值为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相应的,多个相位误差中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则为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三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三设备接收来自至少一个设备发送的定位测量的结果;以及,根据定位测量的结果对第二设备进行定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设备为定位管理功能设备;或者,第三设备为终端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再一种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设备执行,或者由第二设备的部 件执行。在该方法中,第二设备通过多个通道接收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确定第四信息,第四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指示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以及,根据第四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通过多个通道接收多个参考信号,该多个通道间存在影响定位测量结果的传输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如果第四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该第二设备根据该第四信息对该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时可以补偿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能够减少在通过多个通道接收多个参考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时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或者,如果第四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第二设备根据该第四信息对该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时可以补偿该多个通道间的相位误差,能够减少在通过多个通道接收多个参考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时该多个通道间的相位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或者,如果第四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指示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第二设备根据该第四信息对该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时可以补偿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能够减少在通过多个通道接收多个参考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时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为多个设备对应的多个时延误差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该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的均值;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为多个设备对应的多个相位误差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该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均值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的均值。
一个示例,以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为例,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可以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t1为第一通道的传输时延,t2为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Δt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m为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n为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为求和运算,为相位,Q为大于1的整数,i为整数。
又一个示例,以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为例,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可以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m为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n为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为求和运算,为相位,Q为大于1的整数,i为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第二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根据第四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第二设备使用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其中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对应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第二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根据第四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第二设备使用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其中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对应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设备中的每个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多个设备中的每个设备为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通道为多个接收通道,或者为多个射频通道,或者为多个射频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二设备根据第四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之后,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三设备发送定位测量的结果。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为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例如为第一设备,或为第一设备中的功能模块,例如基带装置或芯片系统等。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基带装置和射频装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有时也称为处理单元)和收发模块(有时也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模块能够实现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在收发模块实现发送功能时,可称为发送模块(有时也称为发送单元),在收发模块实现接收功能时,可称为接收模块(有时也称为接收单元)。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称为收发模块,该功能模块能实现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或者,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收发模块是对这些功能模块的统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例如为第三设备,或为第三设备中的功能模块,例如基带装置或芯片系统等。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基带装置和射频装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有时也称为处理单元)和收发模块(有时也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模块能够实现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在收发模块实现发送功能时,可称为发送模块(有时也称为发送单元),在收发模块实现接收功能时,可称为接收模块(有时也称为接收单元)。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称为收发模块,该功能模块能实现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或者,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收发模块是对这些功能模块的统称。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例如为第二设备,或为第二设备中的功能模块,例如基带装置或芯片系统等。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基带装置和射频装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有时也称为处理单元)和收发模块(有时也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模块能够实现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在收发模块实现发送功能时,可称为发送模块(有时也称为发送单元),在收发模块实现接收功能时,可称为接收模块(有时也称为接收单元)。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称为收发模块,该功能模块能实现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或者,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收发模块是对这些功能模块的统称。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其被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上述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上述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上述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上述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使得所述芯片所在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者以使得所述芯片所在装置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者以使得所述芯片所在装置实现上述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者以使得所述芯片所在装置实现上述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十四方面及其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请相应参照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定位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三点定位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V2X系统的定位架构的一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再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可理解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理解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例如,包括至少一个,是指包括一个、两个或更多个,而且不限制包括的是哪几个,例如,包括A、B和C中的至少一个,那么包括的可以是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根据”和“基于”可被互换使用。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信息或者信息发送的方式不同,而并不是表示这四种信息的优先级、发送顺序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又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第三设备,只是为了区别不同的设备,而并不是表示这三个设备的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的”一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 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者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或其它类似的通信系统等。当然,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的通信系统,只要该通信系统存在对终端的定位需求即可。此外,所述通信系统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定位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涉及的网元/模块主要包括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 RAN)、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三部分。
下面对图1涉及的网元/模块进行简单的介绍。
(1)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或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中继(relay),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CPE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转发给其他终端设备。或者理解为,能够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都可以看作终端设备。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设备,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指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例如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车辆探测器。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2)(无线)接入网设备(radio access network,(R)AN),也可以称为接入设备,(R)AN能够管理无线资源,为用户设备提供接入服务,完成用户设备数据在用户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转发,(R)AN也可以理解为网络中的基站。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用户设备通信的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通信设备。该接入网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下一代演进型基站(next generation evolved nodeB,ng-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home evolved NodeB,HeN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传输点(TRP或 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在基于5G核心网的定位架构中,gNB/ng-eNB可以为目标用户设备提供测量信息,并将此信息传达给定位管理设备。其中,gNB与终端设备间通过NR-Uu接口连接。ng-eNB与终端设备间通过LTE-Uu接口连接。以及,gNB、ng-eNB之间通过Xn接口连接。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RRC层的信息由CU生成,最终会经过DU的PHY层封装变成PHY层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接入网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接入网设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接入网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3)核心网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和定位管理设备等。
定位管理设备,也称为位置管理网元,主要负责定位管理。例如,定位管理设备如接收其他网元(如接入与移动性管理网元)的定位请求,并对用户的定位数据进行收集,通过定位计算后获得用户位置。位置管理设备还可以对基站或定位管理单元进行管理和配置,实现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定位管理设备的名称不作限定,例如,定位管理设备也可以称为定位服务器、定位设备、位置服务器、定位服务中心或定位处理中心等。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定位管理设备可为位置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或者位置管理组件(location management component,LMC),或者可以是位于接入网设备中的本地位置管理功能(local 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LMF),或者其它具有类似功能的网元等。为了方便描述,图1以定位管理设备为LMF为例进行介绍。
在基于5G核心网的定位架构中,LMF的作用可以是负责支持有关目标UE的不同类型的位置服务,包括对UE的定位和向UE传递辅助数据,其控制面和用户面分别是演进服务移动定位中心(evolved serving mobile location centre,E-SMLC)和服务定位协议(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SLP)。
LMF与ng-eNB/gNB通过NG-C接口连接,LMF可以与ng-eNB/gNB和UE进行如下的信息交互:
与下一代演进型基站(next generation evolved nodeB,ng-eNB)/gNB之间通过NR定位协议A(NR positioning protocol A,NRPPa)消息进行信息交互,例如获取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PRS)、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配置信息、小区定时、小区位置信息等;
与UE之间通过LTE定位协议(LTE positioning protocol,LPP)消息进行UE能力信息传递、辅助信息传递、测量信息传递等。
LMF与AMF之间通过NLs接口连接。AMF可以从第5代核心网络定位服务(5th generation core network location services,5GC LCS)实体(图1中未示出)接收与终端设备相关的位置服务请求,或者AMF本身也可代表特定终端启动一些位置服务,并将位置服务请求转发给LMF。AMF得到终端设备返回的位置信息后,将相关位置信息返回给5GC LCS实体。
应理解,图1以核心网包括LMF、AMF、E-SMLC和SLP为例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所包括网元的类型、数量、连接方式等进行具体限定。且图1中虚线示意的网元/模块不是不必可少的,是可选的,例如E-SMLC或SLP不是必不可少的;或者,虚线示意的网元/模块是另一种存在形式,例如gNB或ng-eNB在一些实施例中也称为TRP或TP,终端设备在一些实施例称为安全用户平面定位使能终端(secure user plane location enabled terminal, SE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定位,后文可将待定位的终端设备称为目标终端设备或目标UE。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定位例如可以包括上行定位、下行定位和上下行联合定位。为了便于理解,后文以上行定位和下行定位为例进行介绍。应理解的是,这里上行和下行是相对而言的,如果网络设备到目标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本申请实施例以此为例),那么目标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为上行;相反,如果网络设备到目标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为上行,那么目标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上行定位和下行定位进行介绍。
(1)上行定位,可通过上行到达时间差(uplink-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UL-TDOA)算法、上行到达角(uplink-angle of arrival,UL-AOA)算法、和多站往返时间(multi-round trip time,multi-RTT)算法等多种定位算法实现。其中的UL-TDOA算法和multi-RTT算法是基于到达时间实现定位,即需要接收端测量发送端发送的信号的到达时间,进而换算成二者间的距离信息,再基于距离信息确定待定位目标的位置。UL-AOA算法是基于角度实现定位,即,接收端测量发送端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到达角度,根据接收端与已知位置的多个发送方的角度信息确定接收方的位置。
示例性的,该上行定位可以包括如下步骤:LMF向目标UE的服务基站发送定位请求,该定位请求可用于请求目标UE对应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uplink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UL-PRS)的配置信息,如时频域资源等;目标UE的服务基站向LMF发送定位应答,该定位应答包括配置信息;目标UE的服务基站向目标UE和多个辅助基站发送该配置信息,其中的多个辅助基站为用于辅助目标UE定位的基站;目标UE根据配置信息,通过单个通道向多个辅助基站发送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多个辅助基站对接收到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并向LMF发送定位测量的结果;LMF根据来自多个辅助基站的定位测量的结果对目标UE进行定位。
以上行到达时间差算法为例,如图2所示,基于目标UE到基站1和基站2之间的到达时间差可计算目标UE到基站1之间的距离R1与目标UE到基站2之间的距离R2之间的距离差R21=R2-R1。同理,基于目标UE到基站1和基站3之间的到达时间差可计算目标UE到基站1之间的距离R1与目标UE到基站3之间的距离R3之间的距离差R31=R3-R1。那么目标UE既位于以基站1和基站2为焦点、与两个焦点的距离差恒为R21的双曲线1上,又位于以基站l和基站3为焦点、与两个焦点的距离差恒为R31的双曲线2上。即目标UE位于双曲线1和双曲线2的交点上。
(2)下行定位,可通过下行到达时间差(downlink-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DL-TDOA)算法、下行到达角(downlink-angle of arrival,DL-AOA)、和multi-RTT算法等多种定位算法实现。其中的DL-TDOA算法、DL-AOA算法的实现可分别参考前述UL-TDOA算法、UL-AOA算法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该下行定位可以包括如下步骤:LMF向目标UE的服务基站发送定位请求,该定位请求可用于请求目标UE对应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downlink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DL-PRS)的配置信息,如时频域资源等;目标UE的服务基站向LMF发送定位应答,该定位应答包括配置信息;目标UE的服务基站向目标UE和多个辅助基站发送该配置信息,其中的多个辅助基站为用于辅助目标UE定位的基站;多个辅助基站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UE发送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目标UE根据配置信息,通过单个通道接收来自多个辅助基站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对该多个辅助基站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并向LMF发送定位测量的结果;LMF根据来自目标UE的定位测量的结果对目标UE进行定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定位精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该定位精度与定位参考信号可使用的带宽相关。即,随着定位参考信号可使用的带宽的增加,定位精度也随之提高。目前,目标UE通过单个通道发送和/或接收定位参考信号,但是单个通道的带宽具有上限,或者说单个通道的带宽的上限较小,限制了定位参考信号可使用的带宽的增加,也就限制了定位精度的提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通过增加目标UE接收和/或发送定位参考信号的通道的数量,增加定位参考信号可使用的带宽的上限,以此来提高定位精度。但是,目标UE的不同通道的传输路径不一样,这样就使得不同通道的信号传输时延(可简称为传输时延)不同,导致多个通道间存在传输时延误差。并且,不同通道对应的本振信号也可能不一样,这样使得不同通道的初始相位不一样,导致多个通道间存在相位误差。那么,在联合多个通道传输的多个定位参数信号进行定位测量时会引入传输时延误差和 相位误差,使得定位测量结果不准确,导致定位精度下降。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用以提高定位精度。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在上行定位中,参考信号也称为定位参考信号、上行参考信号、或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等,例如可以是SRS,或者其他可用于上行定位测量的参考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例如,SRS可以为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的上行参考信号(MIMO-SRS)。SRS也可以为专用于定位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pos-SRS)。在下行定位中,参考信号也称为定位参考信号、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等,例如可以为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P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跟踪参考信号(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T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DMRS)、或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或者也可以应用于其它通信系统,如车到万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LTE-车联网(LTE-vehicle,LTE-V)、车到车(vehicle to vehicle,V2V)、车联网、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TC)、IoT、LTE-机器到机器(LTE-machine to machine,LTE-M)、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物联网等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为接入网设备的部件,如以第一设备为图1中的基站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二设备为待定位设备,如以第二设备为图1中的UE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三设备为定位管理设备,或者为定位管理设备的部件,如以第三设备为图1中的LMF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多个设备为多个接入网设备,或为多个接入网设备的部件,如以该多个设备中的每个设备为图1中的基站为例。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上行定位。如图3所示,该定位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0:LMF触发上行定位。
例如,LMF可以向目标UE的服务基站发送定位请求,以请求用于上行定位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如时频域资源等;目标UE的服务基站接收到定位请求后,向LMF发送定位响应,该定位响应包括配置信息;LMF向目标UE和辅助该目标UE进行上行定位的多个基站发送该配置信息。其中的多个基站可以包括目标UE的服务基站,也可以不包括目标UE的服务基站。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目标UE的服务基站为基站1,辅助目标UE进行上行定位的多个基站包括基站1、基站2和基站3为例。其中,基站2可以是目标UE的服务基站,也可以是目标UE的非服务基站。类似的,基站3可以是目标UE的服务基站,也可以是目标UE的非服务基站。
应理解的是,在辅助目标UE进行上行定位的多个基站中包括目标UE的服务基站,即包括基站1的情况下,LMF向目标UE和辅助该目标UE进行上行定位的多个基站发送该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LMF向目标UE和该多个基站中除了目标UE的服务基站之外的基站发送配置信息,如向目标UE、基站2和基站3发送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MF还可以获取目标UE的定位能力信息。该定位能力信息指示目标UE是否支持上行定位等。本申请实施例以定位能力信息指示目标UE支持上行定位为例。例如,LMF可以通过与目标UE交互获取该目标UE的定位能力信息,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
S301: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向多个基站发送多个参考信号。
示例性,目标UE可以根据配置信息,通过多个通道向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相应的,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可以根据配置信息,接收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其中,每个基站接收到的多个参考信号与多个通道一一对应,即,每个基站接收到的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一个参考信号与多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对应,以及该多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与每个基站接收到的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一个参考信号对应。例如,目标UE通过通道1向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发送参考信号1,通过通道2向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发送参考信号2,通过通道3向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发送参考信号3。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多个通道,可以是多个射频通道,也可以是多个射频链路,还可以是多组天线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当通道用于接收信号时,该通道又可以称为接收通道。当通道用于发送信号时,该通道又可以称为发送通道或发射通道。
图3中以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向基站1发送多个参考信号,通过多个通道向基站2发送该多个参考信号,以及通过多个通道向基站3发送多个参考信号为例。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向基站1、基站2和基站3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基站1接收到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后,执行S302a和S303a的内容;基站2接收到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后,执行S302b和S303b的内容;基站3接收到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后,执行S302c和S303c的内容。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基站1、基站2和基站3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S302a: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基站1可以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例如,基站1在接收到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后,可以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下面分别对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进行介绍。
(1)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
该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该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与该多个通道中的至少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一一对应。即,该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与该至少一组相邻两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对应,以及该至少一组相邻两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与该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对应。例如,多个通道为两个通道,则基站1可以确定这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获得一个时延误差。又例如,多个通道为至少三个通道,则基站1可以确定该至少三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获得至少一个时延误差。
举例而言,假设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和通道2,通道1和通道2相邻,基站1可以确定通道1和通道2的传输时延误差,获得一个时延误差。假设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通道2、和通道3,通道1与通道2相邻,通道2与通道3相邻,基站1可以确定通道1和通道2的传输时延误差,确定通道2和通道3的传输时延误差,获得两个时延误差。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是指为这两个通道的信号传输时延(可简称为传输时延)的差值。例如,通道1与通道2相邻,该通道1和通道2的传输时延误差是指通道1的传输时延与通道2的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值。
作为一个示例,基站1可以根据多个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确定该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例如,基站1可以对多个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使用外推法(又称为扩展法),确定该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其中,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是指该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一个通道可对应一个载波,一个载波可包括多个子载波。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假设多个通道中的第i个通道对应的第k个子载波上的频域信道响应记为Hi(k),那么将在第i个通道叠加传输时延误差(记为Δt′)和相位误差(记为)的频域信道响应记为可以满足如下公式(1)。
以外推法为例,假设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应的,该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如图4所示,基站1使用外推法确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基站1将第一通道对应的最后一个子载波向后外推Q个子载波,将第二通道对应的第一个子载波向前外推Q个子载波,这样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与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存在重叠。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可记为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可记为其中的Q为大于1的整数。可选的,该Q还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通道对应的子载波的数量。m为大于1的整数,为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或编号)。n是大于1的整数,为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第一 通道和第二通道相邻,该n例如可以满足n=m+1。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子载波的序号的编号是以多个通道为单位进行编码的。例如,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和通道2,通道1和通道2相邻,通道1对应3个子载波,通道2对应4个子载波,那么通道1对应的3个载波的序号依次可以为1、2、3,通道2对应的4个子载波的序号依次可以为4、5、6、7。再例如,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通道2和通道3,通道1和通道2相邻,通道2和通道3相邻,通道1对应3个子载波,通道2对应4个子载波,通道3对应2个子载波,那么通道1对应的3个载波的序号依次可以为1、2、3,通道2对应的4个子载波的序号依次可以为4、5、6、7,通道3对应的2个子载波的序号依次可以为8、9。
示例性的,该可以满足如下公式(2)。
其中,h(·)为频域信道响应;P为大于1的整数,为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
步骤A2:基站1对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的重叠部分进行相位计算,获得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的重叠部分的相位表达,如记为以及对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的重叠部分进行相位计算,获得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的重叠部分的相位表达,如记为
示例性的,该可以满足如下公式(3)。
其中的为相位。
步骤A3-步骤A4:基站1根据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的重叠部分的相位表达,估计(或计算)第一通道对应的相邻两个子载波的相位差,获得第一通道的传输时延,根据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的重叠部分的相位表达估计第二通道对应的相邻两个子载波的相位差,获得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以及根据第一通道的传输时延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确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例如,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为第一通道的传输时延与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的差值。
示例性的,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可以满足如下公式(4)。
其中,t1为第一通道的传输时延,t2为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Δt为基站1确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为求和运算,i为整数。
(2)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该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该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与该多个通道中的至少一组相邻两个通道一一对应。即,该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与该至少一组相邻两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对应,以及该至少一组相邻两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与该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对应。例如,多个通道为两个通道,则基站1可以确定这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获得一个相位误差。又例如,多个通道为至少三个通道,则基站1可以确定该至少三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获得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举例而言,假设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和通道2,通道1和通道2相邻,基站1可以确定通道1和通道2的相位误差,获得一个相位误差。假设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通道2、和通道3,通道1与通道2相邻,通道2与通道3相邻,基站1可以确定通道1和通道2的相位误差,确定通道2和通道3的相位误差,获得两个相位误差。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是指为这两个通道对应的两个本振信号的初始相位之间的差值。例如,通道1与通道2相邻,该通道1对应的本振信号的初始相位记为相位1,该通道2对应的本振信号的初始相位记为相位2,则该通道1和通道2的相位误差是指相位1与相位2 之间的差值。
作为一个示例,基站1可以根据多个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确定该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例如,基站1可以对多个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使用外推法,确定该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其中,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是指该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的频域信道响应。一个通道可对应一个载波,一个载波可包括多个子载波。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以外推法为例,假设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应的,该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如图5所示,基站1根据外推法确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基站1将第一通道对应的最后一个子载波向后外推Q个子载波,将第二通道对应的第一个子载波向前外推Q个子载波,这样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与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存在重叠。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可记为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可记为可以满足上述公式(2)。步骤B1的实现过程可参考前述的步骤A1,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B2:基站1对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的重叠部分进行相位计算,获得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的重叠部分的相位表达,如记为以及对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的重叠部分进行相位计算,获得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的重叠部分的相位表达,如记为可以满足上述公式(3)。步骤B2的实现过程可参考前述的步骤A2,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B3:基站1估计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相同位置的两个子载波的相位差,获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例如,基站1估计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每相同位置的两个子载波的相位差,可以得到2Q个相位差,再对该2Q个相位差进行均值计算,获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其中的相同位置可理解为子载波的序列相同。
示例性的,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可以满足如下公式(5)。
其中,为基站1确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m、n、∑(·)、Q以及i请参考前述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举例而言,第一通道对应的3个子载波记为子载波1、子载波2、子载波3,第二通道高对应的3个子载波记为子载波4、子载波5、子载波6。假设外推2个子载波,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5个子载波为子载波1、子载波2、子载波3、子载波4、子载波5,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5个子载波为子载波2、子载波3、子载波4、子载波5、子载波6。基站1确定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子载波2与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子载波2之间的相位差,确定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子载波3与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子载波3之间的相位差,确定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子载波4与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子载波4之间的相位差,以及确定外推后的第一通道对应的子载波5与外推后的第二通道对应的子载波5之间的相位差,获得4个相位差,对该4个相位差进行均值计算,获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位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1可以主动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也可以在LMF的触发下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例如,LMF可以向基站1发送第一消息;相应的,基站1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响应于该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例如,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基站1响应于该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又例如,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基站1响应于该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再例如,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基站1响应于该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应理解的是,该第一消息可以是信元、或者也可以通过特殊的信息或信令或消息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消息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例如,LMF发送的定位请求中携带该第一消息。又例如,LMF可以在配置信息中添加该第一消息。再例如,LMF可以在向多个基站发送配置信息的同时向该多个基站发送该第一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LMF向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的取名和实现方式等可以相同,也 可以不同。例如,LMF向基站1发送消息1,向基站2发送消息2,向基站3发送消息3。其中的消息1用于请求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消息2用于请求基站2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基站2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消息3用于请求基站3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基站3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S303a:基站1向LMF发送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发送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例如,基站1可通过NRPPa向LMF发送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发送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作为一个示例,在S302a中,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在S303a中,基站1向LMF发送该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相应的,LMF接收来自基站1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例如,基站1可以向LMF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指示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相应的,LMF可以接收该第二信息。应理解的是,该第二信息可以是信元、或者也可以通过特殊的信息或信令或消息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信息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作为又一个示例,在S302a中,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在S303a中,基站1向LMF发送该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相应的,LMF接收来自基站1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例如,基站1可以向LMF发送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指示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相应的,LMF可以接收该第三信息。应理解的是,该第三信息可以是信元、或者也可以通过特殊的信息或信令或消息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信息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作为再一个示例,在S302a中,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在S303a中,基站1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相应的,LMF接收来自基站1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基站1也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相应的,LMF接收来自基站1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基站还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相应的,LMF接收来自基站1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本示例中,基站1也可以使用第二信息指示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使用第三信息指示基站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具体请参考前述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302b:基站2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基站2可以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S302b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S302a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303b:基站2向LMF发送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发送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例如,在S302b中,基站2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在S303b中,基站2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2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又例如,在S302b中,基站2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在S303b中,基站2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2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再例如,在S302b中,基站2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在S303b中,基站2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2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也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2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还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2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该基站2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S303b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S303a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302c:基站3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基站3可以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S302c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S302a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303c:基站3向LMF发送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发送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例如,在S302c中,基站3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在S303c中,基站3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3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又例如,在S302c中,基站3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在S303c中,基站3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3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再例如,在S302c中,基站3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在S303c中,基站3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3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也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3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还可以向LMF发送该基站3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该基站3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S303c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S303a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304:LMF根据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和/或根据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相位误差,确定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LMF可以根据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确定第一信息。在本示例中,该第 一信息可指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其中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是该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
示例性的,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可以满足如下公式(6)。
其中,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Δti为多个基站中第i个基站确定的一个时延误差。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为多个基站的数量。∑(·)为求和运算。
应理解的是,上述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可以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的均值。即,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与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对应。换言之,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是该多个基站发送的、且同一组相邻两个通道对应的多个时延误差的时延误差均值。
一个举例,假设多个基站包括基站1、基站2和基站3,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和通道2,通道1和通道2相邻。基站1向LMF发送自身确定的通道1和通道2的传输时延误差,记为时延误差1_1。基站2向LMF发送自身确定的通道1和通道2的传输时延误差,记为时延误差2_1。基站3向LMF发送自身确定的通道1和通道2的传输时延误差,记为时延误差3_1。那么LMF接收到时延误差1_1、时延误差2_1和时延误差3_1后,可以对时延误差1_1、时延误差2_1和时延误差3_1进行均值计算,获得一个时延误差,即通道1和通道2的时延误差均值。
又一个举例,假设多个基站包括基站1、基站2和基站3,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通道2和通道3,通道1和通道2相邻,通道2和通道3相邻。基站1向LMF发送自身确定的通道1和通道2的传输时延误差和自身确定的通道2和通道3的传输时延误差,分别记为时延误差1_1、时延误差1_2。基站2向LMF发送自身确定的通道1和通道2的传输时延误差和自身确定的通道2和通道3的传输时延误差,分别记为时延误差2_1、时延误差2_2。基站3向LMF发送自身确定的通道1和通道2的传输时延误差和自身确定的通道2和通道3的传输时延误差,分别记为时延误差3_1、时延误差3_2。那么LMF接收到时延误差1_1、时延误差1_2和时延误差2_1、时延误差2_2、时延误差3_1和时延误差3_2后,可以对时延误差1_1、时延误差2_1和时延误差3_1进行均值计算,以及对时延误差1_2、时延误差2_2和时延误差3_2进行均值计算,获得两个时延误差。其中,时延误差1_1、时延误差2_1和时延误差3_1的均值为通道1和通道2的时延误差均值。时延误差1_2、时延误差2_2和时延误差3_2的均值为通道2和通道3的时延误差均值。
作为又一个示例,LMF可以根据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相位误差,确定第一信息。在本示例中,该第一信息可指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其中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是该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相位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
示例性的,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可以满足如下公式(7)。
其中,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为多个基站中第i个基站确定的一个相位误差。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为多个基站的数量。∑(·)为求和运算。
应理解的是,上述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均值可以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的均值。即,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与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对应。换言之,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是该多个基站发送的、且同一组相邻两个通道对应的多个相位误差的相位误差均值。
一个举例,假设多个基站包括基站1、基站2和基站3,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和通道2,通道1和通道2相邻。基站1向LMF发送自身确定的通道1和通道2的相位误差,记为相位误差1_1。基站2向LMF发送自身确定的通道1和通道2的相位误差,记为相位误差2_1。基站3向LMF发送自身确定的通道1和通道2的相位误差,记为相位误差3_1。那么LMF接收到相位误差1_1、相位误差2_1和相位误差3_1后,可以对相位误差1_1、相位误差2_1和相位误差3_1进行均值计算,获得一个相位误差,即通道1和通道2的相位误差均值。
又一个举例,假设多个基站包括基站1、基站2和基站3,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通道2和通道3,通道1和通道2相邻,通道2和通道3相邻。基站1向LMF发送自身确定的通道1和通道2的相位误差和自身确定的通道2和通道3的相位误差,分别记为相位误差1_1、相位误差1_2。基站2向LMF 发送自身确定的通道1和通道2的相位误差和自身确定的通道2和通道3的相位误差,分别记为相位误差2_1、相位误差2_2。基站3向LMF发送自身确定的通道1和通道2的相位误差和自身确定的通道2和通道3的相位误差,分别记为相位误差3_1、相位误差3_2。那么LMF接收到相位误差1_1、相位误差1_2和相位误差2_1、相位误差2_2、相位误差3_1和相位误差3_2后,可以对相位误差1_1、相位误差2_1和相位误差3_1进行均值计算,以及对相位误差1_2、相位误差2_2和相位误差3_2进行均值计算,获得两个相位误差。其中,相位误差1_1、相位误差2_1和相位误差3_1的均值为通道1和通道2的相位误差均值。相位误差1_2、相位误差2_2和相位误差3_2的均值为通道2和通道3的相位误差均值。
作为再一个示例,LMF可以根据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和多个相位误差,确定第一信息。在本示例中,该第一信息可指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也可以指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还可以指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其中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请参考前述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上述S304中,LMF对来自多个基站的多个时延误差进行均值计算(和/或对来自多个基站的多个相位误差进行均值计算),这样能够进行误差均衡,减少因某个基站计算的时延误差(和/或相位误差)不准确导致该基站在基于自身计算的时延误差(和/或相位误差)进行定位测量时引入额外的误差的问题。
S305:LMF向多个基站发送第一信息。
LMF可以向辅助目标UE定位的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发送第一信息。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LMF向该多个基站发送第一信息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S305中的多个基站可以是S301中的多个基站,或者也可以与S301中的多个基站部分相同,或者还可以不是S301中的多个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的是,该第一信息可以是信元、或者也可以通过特殊的信息或信令或消息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信息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例如,LMF通过NRPPa向多个基站发送第一信息。
图3中以LMF向基站1发送第一信息,向基站2发送第一信息,以及向基站3发送第一信息为例。
基站1接收到第一信息后执行S306a和S307a的内容,基站2接收到第一信息后执行S306b和S307b的内容,基站3接收到第一信息后执行S306c和S307c的内容。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基站1、基站2和基站3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S306a-S307a:基站1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向LMF发送定位测量结果1。
基站1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该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如测量到达时间差、到达角、或往返时间等),获得定位测量的结果(后文将基站1获得的定位测量的结果记为定位测量结果1),以及向LMF发送该定位测量结果1。相应的,LMF接收到来自基站1的定位测量结果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1在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的过程中,可以使用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和/或使用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信息指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基站1可使用该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其中,该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补偿该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举例而言,假设多个通道中的第(i-1)个通道和第i个通道为相邻通道,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时延误差1为第(i-1)个通道和第i个通道对应的时延误差均值,那么基站1可以使用时延误差1补偿第i个通道叠加传输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的频域信号响应,得到补偿后的第i个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如记为
示例性的,该可以满足如下公式(8)。
其中的如公式(1)所示,如公式(6)所示,具体请参考前述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又一个示例,第一信息指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基站1可使用该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其中,该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补偿该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举例而言,假设多个通道中的第(i-1)个通道和第i个通道为相邻通道,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 误差中的相位误差1为第(i-1)个通道和第i个通道对应的相位误差均值,那么基站1可以使用相位误差1补偿第i个通道叠加传输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的频域信号响应,得到补偿后的第i个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如记为
示例性的,该可以满足如下公式(9)。
其中的如公式(1)所示,如公式(7)所示,具体请参考前述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再一个示例,第一信息指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指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基站1可使用该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以及使用该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举例而言,假设多个通道中的第(i-1)个通道和第i个通道为相邻通道,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时延误差1为第(i-1)个通道和第i个通道对应的时延误差均值,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相位误差1为第(i-1)个通道和第i个通道对应的相位误差均值,那么基站1可以使用时延误差1和相位误差1补偿第i个通道叠加传输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的频域信道响应,得到补偿后的第i个通道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如记为
示例性的,该可以满足如下公式(10)。
其中的如公式(1)所示,如公式(6)所示,如公式(7)所示,具体请参考前述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以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和通道2,通道1和通道2相邻为例,基站1使用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通道2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和/或使用第一信息指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通道2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得到补偿后的通道2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基站1根据通道1对应的频域信道响应和补偿后的通道2对应的频域信号响应联合估计到达时间差、或到达角、或往返时间等,获得定位测量结果1。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基站1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S306b-S307b:基站2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向LMF发送定位测量结果2。
基站2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该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如测量到达时间差、到达角、或往返时间等),获得定位测量的结果(后文将基站2获得的定位测量的结果记为定位测量结果2),以及向LMF发送该定位测量结果2。相应的,LMF接收到来自基站2的定位测量结果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2在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过程中,可以使用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和/或使用第一信息指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306a-S307a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S306c-S307c:基站3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向LMF发送定位测量结果3。
基站3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该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如测量到达时间差、到达角、或往返时间等),获得定位测量的结果(后文将基站3获得的定位测量的结果记为定位测量结果3),以及向LMF发送该定位测量结果3。相应的,LMF接收到来自基站3的定位测量结果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3在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过程中,可以使用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和/或使用第一信息指示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306a-S307a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S308:LMF根据多个基站的定位测量结果对目标UE进行定位。
LMF根据多个基站的定位测量结果对目标UE进行定位,本申请实施例对LMF对目标UE进行定位的具体实现过程不作限定。图3中以LMF可以根据定位测量结果1、定位测量结果2和定位测量结果3对目标UE进行定位为例。
至此,目标UE的上行定位结束。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发送多个参考信号,在提高参考信号可使用带宽的同时引入了影响定位测量结果的传输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为此,基站可以在对该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的过程中,使用LMF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能够减少在 通过多个通道发送多个参考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时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和/或,基站也可以在对该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的过程中,使用LMF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该多个通道间的相位误差,能够减少在通过多个通道发送多个参考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时该多个通道间的相位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上述图3介绍了对目标UE的上行定位,接下来介绍对目标UE的下行定位。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下行定位。如图6所示,该定位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00:LMF触发下行定位。
例如,LMF可以向目标UE的服务基站发送定位请求,以请求用于传输下行定位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如时频域资源等;基站1接收到定位请求后,向LMF发送定位响应,该定位响应包括配置信息;LMF向目标UE和辅助该目标UE进行下行定位的多个基站发送该配置信息。其中的多个基站可以包括目标UE的服务基站,也可以不包括目标UE的服务基站。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目标UE的服务基站为基站1,辅助目标UE进行上行定位的多个基站包括基站1、基站2和基站3为例。其中,基站2可以是目标UE的服务基站,也可以是目标UE的非服务基站。类似的,基站3可以是目标UE的服务基站,也可以是目标UE的非服务基站。
应理解的是,在辅助目标UE进行下行定位的多个基站中包括目标UE的服务基站,即包括基站1的情况下,LMF向目标UE和辅助该目标UE进行下行定位的多个基站发送该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LMF向目标UE和该多个基站中除了目标UE的服务基站之外的基站发送配置信息,如向目标UE、基站2和基站3发送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MF还可以获取目标UE的定位能力信息。该定位能力信息指示目标UE是否支持下行定位等。本申请实施例以定位能力信息指示目标UE支持下行定位为例。例如,LMF可以通过与目标UE交互获取该目标UE的定位能力信息。
S601:多个基站向目标UE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接收来自该多个基站的多个参考信号。
示例性的,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可以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UE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相应的,目标UE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通过多个通道接收来自该多个基站的多个参考信号。其中,每个基站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与多个通道一一对应,即,每个基站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一个参考信号与多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对应,以及该多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与每个基站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一个参考信号对应。例如,基站1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UE发送参考信号1_1和参考信号1_2;基站2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UE发送参考信号2_1和参考信号2_2;基站3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UE发送参考信号3_1和参考信号3_2;目标UE可以根据配置信息,通过通道1接收参考信号1_1、参考信号2_1和参考信号3_1,以及通过通道2接收参考信号1_2、参考信号2_2和参考信号3_2。
图6中以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接收来自基站1的多个参考信号,通过多个通道接收来自基站2的多个参考信号,以及通过多个通道接收来自基站3的多个参考信号为例。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基站1、基站2和基站3向目标UE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S602:目标UE确定第四信息。
该第四信息可指示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指示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指示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例如,目标UE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在此情况下,第四信息可指示该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又例如,目标UE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在此情况下,第四信息可指示该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再例如,目标UE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在此情况下,第四信息可指示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指示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其中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为多个基站对应的多个时延误差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多个基站对应的多个时延误差,是指目标UE针对该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获得多个时延误差。换言之,针对每个基站,目标UE根据从多个通道接收的该基站的多个参考信号,获取该基站对应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其中,每个基站对应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与多个通道中的至少一组相邻两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对应。例如,每个基站对应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 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可以为该基站下目标UE确定的多个通道中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目标UE确定每个基站对应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的实现过程请参考S302a中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目标UE可以对多个基站对应的多个时延误差进行均值计算,得到该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304中LMF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一个举例,多个基站包括基站1、基站2和基站3,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和通道2,通道1和通道2相邻。目标UE可以获取基站1对应的一个时延误差,记为时延误差1_1;获取基站2对应的一个时延误差,记为时延误差2_1;获取基站3对应的一个时延误差,记为时延误差3_1。目标UE对时延误差1_1、时延误差2_1和时延误差2_1进行均值运算,获得一个时延误差。
又一个举例,多个基站包括基站1、基站2和基站3,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通道2和通道3,通道1和通道2相邻,通道2和通道3相邻。目标UE可以获取基站1对应的两个时延误差,如将该两个时延误差中与通道1和通道2对应的时延误差记为时延误差1_1,另一个(即通道2和通道3对应时延误差)记为时延误差1_2;获取基站2对应的两个时延误差,如将该两个时延误差中与通道1和通道2对应的时延误差记为时延误差2_1,另一个(即通道2和通道3对应时延误差)记为时延误差2_2;获取基站3对应的两个时延误差,如将该两个时延误差中与通道1和通道2对应的时延误差记为时延误差3_1,另一个(即通道2和通道3对应时延误差)则记为时延误差3_2。目标UE对时延误差1_1、时延误差1_2、时延误差2_1、时延误差2_2、时延误差3_1和时延误差3_2进行均值运算,获得两个时延误差,该两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为时延误差1_1、时延误差2_1和时延误差3_1的均值,剩余的一个时延误差为时延误差1_2、时延误差2_2和时延误差3_2的均值。
其中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为多个基站对应的多个相位误差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多个基站对应的多个相位误差,是指目标UE针对该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获得多个相位误差。换言之,针对每个基站,目标UE根据从多个通道接收的该基站的多个参考信号,获取该基站对应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其中,每个基站对应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与多个通道中的至少一组相邻两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对应。例如,每个基站对应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可以为该基站下目标UE确定的多个通道中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目标UE确定每个基站对应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的实现过程请参考S302a中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目标UE可以对多个基站对应的多个相位误差进行均值计算,得到该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304中LMF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一个举例,多个基站包括基站1、基站2和基站3,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和通道2,通道1和通道2相邻。目标UE可以获取基站1对应的一个相位误差,记为相位误差1_1;获取基站2对应的一个相位误差,记为相位误差2_1;获取基站3对应的一个相位误差,记为相位误差3_1。目标UE对相位误差1_1、相位误差2_1和相位误差2_1进行均值运算,获得一个相位误差。
又一个举例,多个基站包括基站1、基站2和基站3,多个通道包括通道1、通道2和通道3,通道1和通道2相邻,通道2和通道3相邻。目标UE可以获取基站1对应的两个相位误差,如将该两个相位误差中与通道1和通道2对应的相位误差记为相位误差1_1,另一个(即通道2和通道3对应相位误差)记为相位误差1_2;获取基站2对应的两个相位误差,如将该两个相位误差中与通道1和通道2对应的相位误差记为相位误差2_1,另一个(即通道2和通道3对应相位误差)记为相位误差2_2;获取基站3对应的两个相位误差,如将该两个相位误差中与通道1和通道2对应的相位误差记为相位误差3_1,另一个(即通道2和通道3对应相位误差)则记为相位误差3_2。目标UE对相位误差1_1、相位误差1_2、相位误差2_1、相位误差2_2、相位误差3_1和相位误差3_2进行均值运算,获得两个相位误差,该两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为相位误差1_1、相位误差2_1和相位误差3_1的均值,剩余的一个相位误差为相位误差1_2、相位误差2_2和相位误差3_2的均值。
S603:目标UE根据第四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
目标UE可以根据该第四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如测量到达时间差、到达角、或往返时间等),获得定位测量的结果(后文将目标UE获得的定位测量的结果记为定位测量结果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UE在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过程中,可以使用自身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和/或使用自身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上述S603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306a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604:目标UE向LMF发送定位测量结果4;相应的,LMF接收来自目标UE的定位测量结果4。
S605:LMF根据定位测量结果4对目标UE进行定位。
至此,目标UE的下行定位结束。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接收多个参考信号,在提高参考信号可使用带宽的同时引入了影响定位测量结果的传输时延误差和相位误差。为此,目标UE可以在对该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的过程中,使用自身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能够减少在通过多个通道发送多个参考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时该多个通道间的传输时延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和/或,目标UE也可以在对该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的过程中,使用自身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该多个通道间的相位误差,能够减少在通过多个通道发送多个参考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时该多个通道间的相位误差对定位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前述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为例,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方法。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方法还可以应用于车与一切(vehicle to x,V2X)。车到万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LTE-车联网(LTE-vehicle,LTE-V)、车到车(vehicle to vehicle,V2V)、车联网、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TC)、IoT、LTE-机器到机器(LTE-machine to machine,LTE-M)、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物联网等。
图7示出了V2X系统的定位架构的一种示意图。如图7所示,V2X系统包括目标UE,多个辅助UE(图7中以辅助UE1、辅助UE2和辅助UE3为例),以及主控UE。目标UE与辅助UE之间可通过侧行链路(sidelink)交互。辅助UE与主控UE之间可通过sidelink交互。该主控UE与目标UE之间也通过sidelink交互。
其中,主控UE,可用于发起定位流程,向多个服务UE和目标UE发送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来自辅助UE或目标UE的定位测量结果对目标UE进行定位等。
辅助UE,可用于辅助目标UE进行定位,如向目标UE发送定位参考信号;或者接收目标UE的定位参考信号,对该定位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以及向主控UE发送定位测量结果等。
目标UE,为待定位的设备。
有关终端设备的描述请参考图1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图7中各个UE的角色可转换。例如,图7中的主控UE在一些场景下也可以作为辅助UE,以辅助目标UE定位;或者还可以作为目标UE。又例如,图7中的辅助UE在一些场景下也可以作为主控UE,以触发目标UE的定位流程;或者还可以作为目标UE。再例如,图7中的目标UE在一些场景下也可以作为主控UE,以触发其它目标UE的定位流程;或者还可以作为辅助UE,以辅助其它目标UE定位。
为了便于理解,在V2X系统的定位架构的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分别从上行定位和下行定位的角度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应理解的是,这里的上行和下行是相对而言的,如果辅助UE到目标UE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本申请实施例以此为例),那么目标UE到辅助UE的传输方向为上行;相反,如果辅助UE到目标UE的传输方向为上行,那么目标UE到辅助UE的传输方向为下行。
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应用于图7所示的V2X系统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或为第一终端设备的部件,如以第一设备为图7中的辅助UE(如辅助UE1、或辅助UE2、或辅助UE3)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二设备为待定位设备,如以第二设备为图7中的目标UE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为第二终端设备的部件,如以第三设备为图7中的主控UE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多个设备为多个辅助终端设备,或为多个辅助终端设备的部件,如该多个设备为图7中的辅助UE1、辅助UE2和辅助UE3。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上行定位。如图8所示,该定位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800:主控UE触发上行定位。
例如,主控UE可以与目标UE交互获取用于上行定位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如时频域资源等。该主控UE可以向多个辅助UE发送该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控UE还可以获取目标UE的定位能力信息。该定位能力信息指示目标UE是否支持上行定位等。本申请实施例以定位能力信息指示目标UE支持上行定位为例。例如,主控UE可以通过与目标UE交互获取该目标UE的定位能力信息,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
S801: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向多个辅助UE发送多个参考信号。
示例性,目标UE可以根据配置信息,通过多个通道向多个辅助UE中的每个辅助UE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相应的,多个辅助UE中的每个辅助UE可以根据配置信息,接收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其中,每个辅助UE接收到的多个参考信号与多个通道一一对应,即,每个辅助UE接收到的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一个参考信号与多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对应,以及该多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与每个辅助UE接收到的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一个参考信号对应。S801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301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图8中以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向辅助UE1发送多个参考信号,通过多个通道向辅助UE2发送该多个参考信号,以及通过多个通道向辅助UE3发送多个参考信号为例。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向辅助UE1、辅助UE2和辅助UE3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辅助UE1接收到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后,执行S802a和S803a的内容;辅助UE2接收到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后,执行S802b和S803b的内容;辅助UE3接收到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后,执行S802c和S803c的内容。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辅助UE1、辅助UE2和辅助UE3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S802a:辅助UE1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辅助UE1可以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例如,辅助UE1在接收到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后,可以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辅助UE1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302a中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的相关内容。辅助UE1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302a中基站1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辅助UE1可以主动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也可以在主控UE的触发下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例如,主控UE可以向辅助UE1发送第一消息;相应的,辅助UE1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响应于该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例如,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辅助UE1响应于该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又例如,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辅助UE1响应于该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再例如,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辅助UE1响应于该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有关第一消息的描述请参考S302a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S803a:辅助UE1向主控UE发送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发送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例如,辅助UE1可通过高层信令或底层信令向主控UE发送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发送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该高层信令例如为RRC信令、距离侧行链路定位协议(range sidelink positioning protocol,RSPP)信令、或侧行链路定位协议(sidelink positioning protocol,SLPP)信令等。该底层信令例如为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CE)信令、或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等。
作为一个示例,在S802a中,辅助UE1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在S803a中,辅助UE1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相应的,主控UE接收来自辅助UE1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例如,辅助UE1可以向主控UE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指示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相应的,主控UE可以接收该第二信息。应理解的是,该第二信息可以是信元、或者也可以通过特殊的信息或信令或消息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信息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作为又一个示例,在S802a中,辅助UE1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在S803a中,辅助UE1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相应的,主控UE接收来自辅助UE1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例如,辅助UE1可以向主控UE发送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指示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相应的,主控UE可以接收该第三信息。应理解的是,该第三信息可以是信元、或者也可以通过特殊的信息或信令或消息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信息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作为再一个示例,在S802a中,辅助UE1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在S803a中,辅助UE1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相应的,主控UE接收来自辅助UE1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辅助UE1也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相应的,主控UE接收来自辅助UE1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辅助UE还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相应的,主控UE接收来自辅助UE1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本示例中,辅助UE1也可以使用第二信息指示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使用第三信息指示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具体请参考前述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802b:辅助UE2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辅助UE2可以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S802b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S802a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803b:辅助UE2向主控UE发送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发送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例如,在S802b中,辅助UE2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在S803b中,辅助UE2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2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又例如,在S802b中,辅助UE2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在S803b中,辅助UE2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2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再例如,在S802b中,辅助UE2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在S803b中,辅助UE2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2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也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2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还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2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该辅助UE2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S803b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S803a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802c:辅助UE3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辅助UE3可以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S802c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S802a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803c:辅助UE3向主控UE发送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发送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例如,在S802c中,辅助UE3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在S803c中,辅助UE3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3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又例如,在S802c中,辅助UE3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在S803c中,辅助UE3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3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再例如,在S802c中,辅助UE3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在S803c中,辅助UE3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3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也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3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者还可以向主控UE发送该辅助UE3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该辅助UE3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S803c的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S803a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804:主控UE根据多个辅助UE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和/或根据多个辅助UE发送的多个相位误差,确定第一信息。
该第一信息指示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指示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指示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例如,主控UE可以根据多个辅助UE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在此情况下,该第一信息指示该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又例如,主控UE可以根据多个辅助UE发送的多个相位误差,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在此情况下,该第一信息指示该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再例如,主控UE可以根据多个辅助UE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以及根据多个辅助UE发送的多个相位误差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在此情况下,该第一信息可指示该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者可指示该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还可以指示该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指示该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其中,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是该多个辅助UE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是该多个辅助UE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
时延误差均值和相位误差均值的描述请参考S304的相关内容。主控UE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304中LMF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的内容。主控UE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304中LMF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图8中以主控UE根据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辅助UE1确定的至少一相位误差, 辅助UE2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辅助UE2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以及辅助UE3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辅助UE3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确定第一信息为例。
S805:主控UE向多个辅助UE发送第一信息。
例如,主控UE可通过高层信令或底层信令向辅助目标UE定位的多个辅助UE中的每个辅助UE发送第一信息。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主控UE向该多个辅助UE发送第一信息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S805中的多个辅助UE可以是S801中的多个辅助UE,或者也可以与S801中的多个辅助UE部分相同,或者还可以不是S801中的多个辅助UE,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的是,该第一信息可以是信元、或者也可以通过特殊的信息或信令或消息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信息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图8中以主控UE向辅助UE1发送第一信息,向辅助UE2发送第一信息,以及向辅助UE3发送第一信息为例。
辅助UE1接收到第一信息后执行S806a和S807a的内容,辅助UE2接收到第一信息后执行S806b和S807b的内容,辅助UE3接收到第一信息后执行S806c和S807c的内容。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辅助UE1、辅助UE2和辅助UE3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S806a-S807a:辅助UE1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向主控UE发送定位测量结果1。
辅助UE1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该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如测量到达时间差、到达角、或往返时间等),获得定位测量的结果(后文将辅助UE1获得的定位测量的结果记为定位测量结果1),以及向主控UE发送该定位测量结果1。相应的,主控UE接收到来自辅助UE1的定位测量结果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辅助UE1在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和/或使用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306a-S307a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S806b-S807b:辅助UE2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向主控UE发送定位测量结果2。
辅助UE2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该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如测量到达时间差、到达角、或往返时间等),获得定位测量的结果(后文将辅助UE2获得的定位测量的结果记为定位测量结果2),以及向主控UE发送该定位测量结果2。相应的,主控UE接收到来自辅助UE2的定位测量结果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辅助UE2在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过程中,可以使用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和/或使用第一信息指示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806a-S807a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S806c-S807c:辅助UE3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向主控UE发送定位测量结果3。
辅助UE3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该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如测量到达时间差、到达角、或往返时间等),获得定位测量的结果(后文将辅助UE3获得的定位测量的结果记为定位测量结果3),以及向主控UE发送该定位测量结果3。相应的,主控UE接收到来自辅助UE3的定位测量结果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辅助UE3在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过程中,可以使用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和/或使用第一信息指示主控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806a-S807a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S808:主控UE根据多个辅助UE的定位测量结果对目标UE进行定位。
主控UE根据多个辅助UE的定位测量结果对目标UE进行定位,本申请实施例对主控UE对目标UE进行定位的具体实现过程不作限定。图8中以主控UE可以根据定位测量结果1、定位测量结果2和定位测量结果3对目标UE进行定位为例。
至此,目标UE的上行定位结束。
上述图8介绍了对目标UE的上行定位,接下来介绍对目标UE的下行定位。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下行定位。如图9所示,该定位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900:主控UE触发下行定位。
例如,主控UE可以与目标UE交互获取用于下行定位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如时频域资源等。该主控UE可以向多个辅助UE发送该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控UE还可以获取目标UE的定位能力信息。该定位能力信息指示目标UE是否支持下行定位等。本申请实施例以定位能力信息指示目标UE支持下行定位为例。例如,主控UE可以通过与目标UE交互获取该目标UE的定位能力信息。
S901:多个辅助UE向目标UE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接收来自该多个辅助UE的多个参考信号。
示例性的,多个辅助UE中的每个辅助UE可以根据配置信息向目标UE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相应的,目标UE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通过多个通道接收来自该多个辅助UE的多个参考信号。其中,每个辅助UE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与多个通道一一对应,即,每个辅助UE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一个参考信号与多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对应,以及该多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与每个辅助UE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一个参考信号对应。S901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601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图9中以目标UE通过多个通道接收来自辅助UE1的多个参考信号,通过多个通道接收来自辅助UE2的多个参考信号,以及通过多个通道接收来自辅助UE3的多个参考信号为例。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辅助UE1、辅助UE2和辅助UE3向目标UE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S902:目标UE确定第四信息。
该第四信息可指示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或指示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或指示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例如,目标UE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在此情况下,第四信息可指示该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又例如,目标UE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在此情况下,第四信息可指示该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再例如,目标UE确定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确定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在此情况下,第四信息可指示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指示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其中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为多个辅助UE对应的多个时延误差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目标UE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为多个辅助UE对应的多个相位误差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
时延误差均值和相位误差均值请参考前述描述。以及目标UE确定第四信息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602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S903:目标UE根据第四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
目标UE可以根据该第四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如测量到达时间差、到达角、或往返时间等),获得定位测量的结果(后文将目标UE获得的定位测量的结果记为定位测量结果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UE在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过程中,可以使用自身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和/或使用自身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上述S903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考S603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904:目标UE向主控UE发送定位测量结果4;相应的,主控UE接收来自目标UE的定位测量结果4。
S905:主控UE根据定位测量结果4对目标UE进行定位。
至此,目标UE的下行定位结束。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分别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等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000。如图10所示,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001和收发模块1002。可选的,该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10中未示出),该存储模块可以用于存储指令(代码或者程序)和/或数据。处理模块1001和收发模块1002可以与该存储模块耦合,例如,处理模块1001可以读取存储模块中的指令(代码或者程序)和/或数据,以实现相应的方法。上述各个模块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集成。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1000能够对应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行为和功能,通信装置1000可以为第一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也可以是第一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例如,通信装置1000可以执行图3-图6、图8-图9中任意图中第一设备执行的步骤。
作为一个示例,收发模块1002,可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以及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处理模块1001,可用于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可以是该第三设备根据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其中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的均值;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可以是第三设备根据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相位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其中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均值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的均值。可选的,该多个设备中包括第一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002,还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其中的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002,还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其中的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002,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请求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其中,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处理模块1001可通过如下方式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使用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其中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对应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指示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那么处理模块1001可通过如下方式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第一设备使用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其中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对应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000为接入网设备,第三设备为定位管理功能设备;或者,通信装置1000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可应用于多个应用场景,适用性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通道可以为多个发射通道,或者也可以为多个射频通道,或者还可以为多个射频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002,还用于在根据第一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之后,向第三设备发送定位测量的结果。
具体可参考前述图3-图6、图8-图9中任意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1000能够对应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三设备的行为和功能,通信装置1000可以为第三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三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也可以是第 三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例如,通信装置1000可以执行图3、图6、图8-图9中任意图中第三设备执行的步骤。
作为一个示例,收发模块1002,用于接收来自多个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多个时延误差的信息。处理模块1001,用于根据多个时延误差,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收发模块1002,还用于向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至少一个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定位测量。
作为又一个示例,收发模块1002,用于接收来自多个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多个相位误差的信息。处理模块1001,用于根据多个相位误差,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收发模块1002,还用于向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至少一个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定位测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所指示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可以是多个时延误差对应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该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为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设备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相应的,多个时延误差中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那么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则为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收发模块1002,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收发模块1002,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002,还用于接收来自至少一个设备发送的定位测量的结果;以及处理模块1001,还用于根据定位测量的结果对第二设备进行定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000为定位管理功能设备;或者,通信装置1000为终端设备。
具体可参考前述图3、图6、图8-图9中任意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1000能够对应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行为和功能,通信装置1000可以为第二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二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也可以是第二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例如,通信装置1000可以执行图3、图6、图8-图9中任意图中第二设备执行的步骤。
作为一个示例,收发模块1002,用于通过多个通道接收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处理模块1001,用于确定第四信息,第四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指示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以及,根据第四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为多个设备对应的多个时延误差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该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的均值;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为多个设备对应的多个相位误差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该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均值为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的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处理模块1001可通过如下方式根据第四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使用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其中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对应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处理模块1001可通过如下方式根据第四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使用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其中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对应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设备中的每个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多个设备中的每个设备为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通道为多个接收通道,或者为多个射频通道,或者为多个射频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模块1002,还用于在根据第四信息对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之后,向第三设备发送定位测量的结果。
具体可参考前述图3、图6、图8-图9中任意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1001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收发模块1002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或者通信接口实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100,如图11所示。
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是第一设备,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设备的功能。通信装置110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第一设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对应的功能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或者,通信装置1100也可以是第二设备,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二设备的功能。通信装置110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第二设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对应的功能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或者,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是第三设备,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三设备的功能。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是能够支持第三设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对应的功能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如图11所示,通信装置1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可用于实现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1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设备的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或者,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也可以用于实现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1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二设备的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或者,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也可以用于实现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1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三设备的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处理器1101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或处理模块,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处理器1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包括:中央处理器,应用处理器,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图像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视频编解码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等。所述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1100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和/或处理数据。不同的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例如,集成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上。
可选的,通信装置1100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102,用以存储指令11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1101上被运行,使得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存储器1102和处理器1101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认为存储器1102和处理器11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101可能和存储器1102协同操作。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1102不是必须的,所以在图11中以虚线进行示意。
可选的,所述存储器11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102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可选的,通信装置1100可以包括指令1103(有时也可以称为代码或程序),所述指令1103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处理器1101中可以存储数据。
可选的,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105以及天线1106。所述收发器11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模块、收发机、收发电路、收发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用于通过天线1106实现通信装置1100的收发功能。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1101和收发器1105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混合信号IC、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电子设备等上。实现本文描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独立设备(例如,独立的集成电路,手机等),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中的一部分(例如,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具体可以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部件:无线通信模块,音频模块,外部存储器接口,内部存储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电源管理模块,天线,扬声器,麦克风,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模块,马达,摄像头,或显示屏等等。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1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部件,或者某些部件集成,或者某些部件拆分。这些部件可以是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电路,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终端功能(或网络设备)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时,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模块(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当通信装置是具有上述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功能的部件时,收发模块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当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处理模块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收发模块或通信接口可以是芯片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或接口电路。例如,接口电路可以为代码/数据读写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可以用于接收代码指令(代码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可以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或也可以经过其他器件从存储器读取)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可以用于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又例如,接口电路也可以为通信处理器与收发机之间的信号传输接口电路。
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类的装置或者电路时,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和/或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具体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中的一项或多项。
例如,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多个接入网设备和定位管理功能设备。其中的终端设备为待定位设备,可执行前述相关实施例中目标UE所执行的方法。多个接入网设备可执行前述相关实施例中基站所执行的方法。定位管理功能设备可执行前述相关实施例中LMF所执行的方法。具体请参考图3至图6所示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又例如,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终端设备,这些终端设备根据其在定位方法中的功能的不同分为目标终端设备、多个辅助终端设备和定位终端设备。其中的目标终端设备为待定位设备,可执行前述相关实施例中目标UE所执行的方法。多个辅助终端设备可执行前述相关实施例中辅助UE所执行的方法。定位终端设备可执行前述相关实施例中主控UE所执行的方法。具体请参考图7至图9所示的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前述方法中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它分立器件。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2)

  1. 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设备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
    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指示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根据第一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是所述第三设备根据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所述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的均值;
    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是所述第三设备根据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相位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所述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均值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的均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三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请求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包括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t1为所述第一通道的传输时延,t2为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Δt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m为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n为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为求和运算,为相位,Q为大于1的整数,i为整数。
  8.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包括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m为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n为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为求和运算,为相位,Q为大于1的整数,i为整数。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所述根据第一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包括:
    使用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所述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其中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对应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所述根据第一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包括:
    使用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所述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其中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对应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定位管理功能设备;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为多个发射通道或者为多个射频通道。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第一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定位测量的结果。
  14. 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三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多个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多个时延误差的信息;
    根据所述多个时延误差,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至少一个时延误差;
    向所述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定位测量。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是所述多个时延误差对应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所述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所述多个时延误差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17. 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18. 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发送的定位测量的结果;
    根据所述定位测量的结果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定位。
  19. 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设备为定位管理功能设备;或者,所述第三设备为终端设备。
  20. 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三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多个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多个相位误差的信息;
    根据所述多个相位误差,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向所述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定位测量。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是所述多个相位误差对应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所述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均值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所述多个相位误差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23.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24.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发送的定位测量的结果;
    根据所述定位测量的结果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定位。
  25.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设备为定位管理功能设备;或者,所述第三设备为终端设备。
  26. 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多个通道接收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
    确定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根据所述第四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为所述多个设备对应的多个时延误差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所述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的均值;
    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为所述多个设备对应的多个相位误差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所述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均值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的均值。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包括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t1为所述第一通道的传输时延,t2为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Δt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m为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n为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为求和运算,为相位,Q为大于1的整数,i为整数。
  29. 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包括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m为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n为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为求和运算,为相位,Q为大于1的整数,i为整数。
  30. 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所述根据第四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包括:
    使用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所述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其中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对应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31. 根据权利要求26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所述根据第四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包括:
    使用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所述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其中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对应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32. 根据权利要求26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设备中的每个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所述多个设备中的每个设备为终端设备。
  33. 根据权利要求26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为多个接收通道或者为多个射频通道。
  34. 根据权利要求26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第四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定位测量的结果。
  35.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通过多个通道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以及,接收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指示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是所述第三设备根据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时延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所述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的均值;
    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是所述第三设备根据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相位误差计算得到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所述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均值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的均值。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包括所述通信装置。
  38. 根据权利要求35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39. 根据权利要求35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40. 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第三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请求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41. 根据权利要求38或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包括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t1为所述第一通道的传输时延,t2为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Δt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m为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n为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为求和运算,为相位,Q为大于1的整数, i为整数。
  42. 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包括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m为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n为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为求和运算,为相位,Q为大于1的整数,i为整数。
  43. 根据权利要求35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在根据第一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使用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所述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其中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对应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44. 根据权利要求35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在根据第一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使用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所述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其中所述第三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对应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45. 根据权利要求35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定位管理功能设备;或者,
    所述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
  46. 根据权利要求35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为多个发射通道或者为多个射频通道。
  47. 根据权利要求35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第一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之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定位测量的结果。
  48.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多个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多个时延误差的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时延误差,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至少一个时延误差;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定位测量。
  49. 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是所述多个时延误差对应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所述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50. 根据权利要求48或4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所述多个时延误差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51. 根据权利要求48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每个时延误差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52. 根据权利要求48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发送的定位测量的结果;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测量的结果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定位。
  53. 根据权利要求48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为定位管理功能设备;或者,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
  54.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多个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多个相位误差的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相位误差,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至少一个相位误差;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对第二设备进行定位测量。
  55. 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是所述多个相位误差对应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所述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均值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56. 根据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所述多个相位误差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57. 根据权利要求54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每个相位误差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58. 根据权利要求54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发送的定位测量的结果;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测量的结果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定位。
  59. 根据权利要求54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为定位管理功能设备;或者,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
  60.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通过多个通道接收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指示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和/或指示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以及,根据所述第四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
  61. 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为所述多个设备对应的多个时延误差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所述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均值中的每个时延误差均值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的均值;
    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为所述多个设备对应的多个相位误差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所述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均值中的每个相位误差均值为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的均值。
  62. 根据权利要求60或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包括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t1为所述第一通道的传输时延,t2为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Δt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m为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n为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为求和运算,为相位,Q为大于1的整数,i为整数。
  63. 根据权利要求60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通道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包括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位 误差,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位误差,m为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最后一个子载波的序号,n为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多个子载波中的第一个子载波的序号,∑(·)为求和运算,为相位,Q为大于1的整数,i为整数。
  64. 根据权利要求60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息指示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在根据第四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使用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补偿所述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时延误差中的一个时延误差对应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传输时延误差。
  65. 根据权利要求60至6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息指示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在根据第四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使用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补偿所述多个通道中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确定的至少一个相位误差中的一个相位误差对应所述多个通道中的一组相邻两个通道的相位误差。
  66. 根据权利要求60至6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设备中的每个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所述多个设备中的每个设备为终端设备。
  67. 根据权利要求60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为多个接收通道或者为多个射频通道。
  68. 根据权利要求60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第四信息对所述多个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之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定位测量的结果。
  69.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定位管理功能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以及第三接入网设备;
    其中,所述定位管理功能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或执行如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以及所述第三接入网设备中的每个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0.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26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1.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权利要求26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2.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26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3/126609 2022-12-01 2023-10-25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114189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6276.2 2022-1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14189A1 true WO2024114189A1 (zh) 2024-06-0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64512A1 (zh)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US11956038B2 (en) Discriminating beams based upon position quality metric for UE localization
WO202007364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er equipment positioning
WO202015647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18031012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aborative Position Determination
US20220123817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beam management
WO2020029873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2207738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20159414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182031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nimizing management frame overhead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24114189A1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37230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01315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8139164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503703A (zh) 基于前导码的定位方法和设备
WO2023143114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011196A1 (zh) 一种时间误差信息的更新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3174131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208166A1 (zh) 一种定时指示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61217A1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3011541A1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071919A1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2206688A1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3207509A1 (zh) 用于sidelink的定位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30448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