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280052A1 -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280052A1
WO2023280052A1 PCT/CN2022/103064 CN2022103064W WO2023280052A1 WO 2023280052 A1 WO2023280052 A1 WO 2023280052A1 CN 2022103064 W CN2022103064 W CN 2022103064W WO 2023280052 A1 WO2023280052 A1 WO 202328005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network devic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030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辛睿
魏璟鑫
张力
黄甦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328005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280052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Definitions

  •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 to fields such as communications, and in particular, to a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 a positioning method is provided, and the execution subject of the method may be a terminal device, or may be a chip applied in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 is made by taking the execution subject as a terminal device as an example.
  • a terminal device receives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a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result, the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result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he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where the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include multiple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wherein the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result includes a 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 RSTD) determined based on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 RSTD 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 a frequency layer may be suggested to determine a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determine two or mor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in one frequency layer.
  • the reference signal such as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 (PRS)
  • PRS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
  • this application uses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RSTD based on the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multipl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so that Make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RSTD more accurate. For example, when determining the RSTD of a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 appropriat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can be determined among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so that the reference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h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Signals are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for example, within the same measurement window) or the closest time (for example, adjacent measurement windows) to avoid or reduce timing algorithm estimation errors, so that terminal devices can be accurately located.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es: a send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send information about a plurality of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to a terminal device; a receiv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receive a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result from the terminal device, the The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result is determined based on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he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where the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include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and the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result includes based on The 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RSTD determined by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 a communication device is provided, and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be the network device in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 or a chip provided in the network device.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es 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 processor, and optionally, a memory.
  • the memory is used to store computer programs or instructions
  • the processor is coupled to the memory and th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executes the method performed by the network device in the above method embodiments.
  • FIG. 2A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provided i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terminal equipment mention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y be a device with a wireless transceiver function, and specifically may refer to user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UE), access terminal, subscriber unit (subscriber unit), subscriber station, mobil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remote station, remote terminal, mobile device, user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er agent, or user device.
  • user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UE
  • access terminal subscriber unit (subscriber unit), subscriber station, mobil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remote station, remote terminal, mobile device, user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er agent, or user device.
  • FIG. 2A shows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 in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10 provided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nd the embodiment shown in FIG. 5 provided later can all be applicable to this architecture.
  • the first network device is a source network device (or called, a working network device, or a serving network device) of a terminal device (subsequently described with UE as an example), and the second network device is a target network device (or called, Standby network device), that is, a network device that provides services for the UE after handover.
  • “Handover” refers to the handover of network equipment providing services for the UE, and is not limited to "cell handover".
  • a network device is used as an example for description.
  • FIG. 2B shows anoth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 in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10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es a core network (new core, CN) and a radio access network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 the network equipment (for example, base station) in the RAN includes a baseband device and a radio frequency device.
  • the baseband device can be implemented by one or more nodes, and the radio frequency device can be remote from the baseband device and implemented independently, or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baseband device, or partly remote and partly integrated into the baseband device.
  • Network devices in the RAN may include a centralized unit (CU) and a distributed unit (DU), and multiple DUs may be centrally controlled by one CU.
  • CU centralized unit
  • DU distributed unit
  • CU and DU can b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ir 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 layer functions.
  • the functions of the PDCP layer and above protocol layers are set in the CU, and the protocol layers below PDCP, such as the functions of the RLC layer and MAC layer, are set in the DU.
  • the division of such protocol layers is only an example, and may also be divided in other protocol layers.
  • the radio frequency device can be remote, not placed in the DU, or integrated in the DU, or partially remote and partially integrated in the DU, which is not limited in this application.
  • FIG. 3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positioning system is provided.
  • the UE monitors the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 PRS from differe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s TRP (such as TRP1, TRP2, TRP3), and measures the time when the reference signals arrive at the UE.
  • TRP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s
  • Set one reference TRP, such as TRP1, and the other two TRPs are non-reference TRPs.
  • TRP1 and the other two TRPs are non-reference TRPs.
  • a hyperbolic positioning area can be obtained.
  • two non-reference TRPs and one reference TRP two hyperbolic positioning regions can be obtained.
  • the LMF sends positioning assistance information to the UE.
  • the LMF may refer to the UE positioning processing capability information reported by the UE.
  • TRP1 and TRP2 belong to frequency layer 1, and TRP3 belongs to frequency layer 2.
  • the UE may determine TRP1 as a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hen TRP2 and TRP3 are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 the time when the reference signal arrives at the UE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e of arrival (time of arrival, TOA), and the time of arrival TOA is the time of the subframe header of the first reference signal sent by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received by the UE.
  • TOA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 PRS resources of the same frequency layer or different frequency layers may be measured in different GAPs.
  • the positioning processing capability of the UE is limited.
  • 10 TRPs send a PRS resource to the UE respectively, but the UE can only process 4 PRS resources, and the remaining 6 PRS resources cannot be processed.
  • the PRS resources sent by these 10 TRPs need to be within 2 Measure within one, three or more GAPs.
  • the PRS resources of different frequency layers may not be received at the same time (simultaneously, for example, within one GAP) (that is, the UE receives signal data.).
  • the measurement time of the PRS resource sent by the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he measurement time of the PRS resource sent by th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may be several seconds apart. Tens of seconds (one or more GAPs).
  • the measurement time of the PRS resource sent by the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he PRRS resource time sent by th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may still be several seconds to several seconds apart. Ten seconds (one or more GAPs).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schematic flow chart of a positioning method.
  • the method may be executed by a terminal device and a network device, or may also be executed by a chip in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a chip in the network device.
  • the network device in FIG. 5 may be the network device in FIG. 1 above, and the terminal device may be the terminal device in FIG. 1 above.
  • the method shown in FIG. 5 may include the following operations.
  • the network device may also be a device related to positioning, or a module, or a network element, or a node. Modules related to positioning can be integrated in network equipment.
  • the network device may be a device, or a module, or a network element, or a node on the core network side, such as an LMF or an LCS.
  • the network device may be a device, or a module, or a network element, or a node on the access network side, such as a base station, an access point, and the like.
  • the information of the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is used to let the terminal device know which access network devices they are, for example,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includes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may also be part of the positioning assistance information.
  • the LMF may send the positioning assistance information to the UE through an information element.
  • the information element may be NR-DL-PRS-AssistanceData.
  • the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is used to perform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on a terminal device.
  • this application uses the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multipl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to determine RSTD, so that the measurement result of RSTD can be more accurate. precise. For example, when determining the RSTD of a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 appropriat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can be determined among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so that the reference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h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he signals are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eg, within the same GAP) or the closest time (eg, adjacent GAPs) to avoid or reduce timing algorithm estimation errors.
  • the terminal device divides multipl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whose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measurement times are the same or close to each other into a set (or group), and determines RSTD separately from other sets (or groups). For example, a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is determined in a set (or group), and other access network devices are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 the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are five TRPs, namely TRP1 to TRP5, TRP1 and TRP4 ar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and the rest are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 TRP1 to TRP5 ar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 the rest are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 th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corresponding to TRP2 and TRP3 is TRP1
  • th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corresponding to TRP5 is TRP4.
  • the timing error range may be determined in other ways, for example: by determining the time stamp associated with the measurement of the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and this information may be carried in the field New Radio Timestamp (nr- TimeStamp), that is, the value of nr-margin can be judged according to the reported nr-TimeStamp.
  • the default timing error range may be: the timing error exceeds ⁇ 32Tc. It can also be that the default timing error range is: no timing error. It may also be that the default timing error range is: the timing error is within ⁇ 32Tc.
  • the second cell includes a third cell and a fifth cell.
  • the third cell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ourth cells, and the fifth cell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sixth cells.
  • Method 1 The UE packages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of each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he measurement result of the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one package includes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of a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he RSTD of the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have multiple packets.
  • This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many scenarios, and is more flexible and adaptable to the configuration of different reference resources. Moreover,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can be expressed through the structure, which is more clear.
  • the second information element corresponding to each secondary (first)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includes: the RSTD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ary (first)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 the RSTD is included in the sixth cell among the fifth cells included in the second cell.
  • the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result is included in a second information element; the frequency layer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each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is included in a fourth information element; multiple fourth information elements include In the third information element; the RSTD of each non-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frequency layer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re included in the sixth information element; multiple sixth information elements are included in the fifth information element ;
  • the second information element includes the third information element and the fifth information element.
  • the fourth information element is included in the third information element PRS-ID-InfoList, and the length of the third information element PRS-ID-InfoList (the number of included first information elements) is nrmaxInfoNum-r16.
  • nrmaxInfoNum indicates how many elements are allowed to be included at most, that is, the maximum number of included elements.
  • the network device can judge the value of nr-margin according to the reported nr-TimeStamp (such as cell nr-TimeStamp-r16) , or the default nr-margin indicates that the timing error range is: the timing error exceeds ⁇ 32Tc.
  • the metho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is introduced above, and the device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e following.
  • the method and the device are based on the same technical concept. Since the principles of the method and the device to solve problems are simila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vice and the method can be referred to each other, and the repetition will not be repeated.
  • the processing module 610 may execute other actions except the sending action and the receiving action among the actions perform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in the above method embodiments.
  • the processing module 610 when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the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from the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it is specifically configured to: When an access network device is located in multiple frequency layers, the terminal device uses a firs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from the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the first The manner includes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one frequency layer includes on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one frequency layer includes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and at least two frequency layers include on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 the transceiver module may be an input or output interface, a pin or a circuit, and the like.
  • the receiving module 620a may perform the receiving action performed by the network device in the above method embodiments.
  • the storage module may include one or more memories, and the memories may be devices used to store programs or data in one or more devices and circuits.
  • the storage module may be a register, cache or RAM, etc., and the storage module may be integrated with the processing module.
  • the storage module can be ROM or other types of static storage devices that can store static information and instructions, and the storage module can be independent from the processing module.
  • FIG. 7 show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700 may be the terminal device in FIG. 1 , or the terminal device in FIG. 2A , FIG. 2B , or FIG. 2C , and is used to implement the method corresponding to the terminal device in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s.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may also be the first network device or the second network device in FIG. 2A, or the network device in the RAN in FIG. 2B and FIG. 2C, such as CU, DU, CU-CP, or CU-UP.
  • CU DU
  • CU-CP CU-UP
  • the transceiver 705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send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results, where the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based on the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he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Determining, wherein the plurality of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and the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result includes a 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RSTD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plurality of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 the processor 701 when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the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from the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it is specifically configured to: When an access network device is located in multiple frequency layers, the terminal device uses a firs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from the multipl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s; the first The manner includes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one frequency layer includes on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one frequency layer includes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and at least two frequency layers include on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 the transceiver 705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receive a second indication from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terminal device supports reporting of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or Terminal devices do not support reporting multiple reference access network devices.
  • FIG. 8 show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terminal device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processor may include a baseband processor and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the baseband processor is mainly used to proc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nd communication data, and the central processor is mainly used to control the entire terminal device 800, Executing the software program, processing the data of the software program.
  • the processor in FIG. 8 integrates the functions of the baseband processor and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the baseband processor and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an also be independent processors, interconnected through technologies such as a bus.
  • the terminal device 800 may include multiple baseband processors to adapt to different network standards, the terminal device 800 may include multiple central processors to enhance its processing capability, and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terminal device 800 may be connected through various buses.
  • the baseband processor may also be expressed as a baseband processing circuit or a baseband processing chip.
  •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may also be expressed as a central processing circuit or a central processing chip.
  • the function of processing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nd communication data can be built in the processor, or can be stored in the storage unit in the form of a software program, and the processor executes the software program to realize the baseband processing fun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以准确地定位终端设备。首先,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然后,终端设备发送定位测量结果,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基于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其中,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定位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在确定RSTD时,所参考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数量为多个,相比于参考单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来确定RSTD,可以使RSTD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21年07月0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779044.9、申请名称为“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基于终端设备位置的服务也纷至沓来。例如车联网、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无人机、资产追踪等服务均需要获取终端设备的位置。目前,主流的定位技术包括: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技术,该技术通过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和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差对终端设备进行定位。目前,基于TDOA技术对终端设备进行定位时,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和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被测量,这样会给定位带来极大的不准确性。
如何准确地定位终端设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以准确地定位终端设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首先,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然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定位测量结果,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RSTD)。
在第一方面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参考一个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来确定RSTD的方案,本申请采用基于多个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RSTD,从而可以使RSTD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例如,在确定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时,可以在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中确定合适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使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和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相同的时间(例如同一测量窗口内)或最接近的时间(例如相邻的测量窗口)被测量,以避免或减少定时算法估计误差,从而可以准确地定位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可以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采用这种方式,终端设备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以进一步提高定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从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 备时,在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位于多个频率层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第一方式中的一项或多项,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其中,第一方式包括:一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一个频率层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至少两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例如,可以建议一个频率层确定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特殊的静默图案配置下),若只确定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无法控制定时误差,终端设备可以在一个频率层中确定两个及以上参考接入网设备。当某频率层的参考信号(例如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PRS))资源过少时,该频率层可以和其他频率层共用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即至少两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支持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不支持所述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采用这种方式,以便于终端设备确定合适的上报方法来实现定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采用这种方式,终端设备可以上报自身的能力,即支持或不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便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下发合适的定位辅助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网络设备为例进行描述。首先,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指示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然后,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定位测量结果,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基于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
需要说明的是,该网络设备也可以为与定位相关的设备、或者模块、或者网元、或者节点,与定位相关的模块可以集成在网络设备中。该网络设备可以是核心网侧的设备、或者模块、或者网元、或者节点,例如定位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或者位置服务(Location Service,LCS)。该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网侧的设备、或者模块、或者网元、或者节点,例如基站。
在第二方面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参考一个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来确定RSTD的方案,本申请采用基于多个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RSTD,从而可以使RSTD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例如,在确定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时,可以在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中确定合适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使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和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相同的时间(例如同一测量窗口内)或最接近的时间(例如相邻的测量窗口)被测量,以避免或减少定时算法估计误差,从而可以准确地定位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支持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不支持所述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采用这种方式,以便于终端设备确定合适的上报方法来实现定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上 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采用这种方式,终端设备可以上报自身的能力,即支持或不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便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下发合适的定位辅助信息。
接下来介绍的任一可能的实现,可以适用于第一方面,也可以适用与第二方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RSTD包括: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其中,至少两个RSTD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不同,也就是至少两个RSTD基于不同的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RSTD中也可以包括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该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基于该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该RSTD为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含在第一信元中,所述第一信元包括多个第二信元中;每个第二信元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指示信息、及基于所述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
例如,第二信元包括第四信元和第五信元,第五信元包括多个第六信元。RSTD(例如基于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基于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包含在第六信元中,例如一个RSTD位于一个第六信元中。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包含在第四信元中。
将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和基于该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测量结果打包到一个第二信元中,一个第二信元内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指示信息及基于该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则对应有多个第二信元,然后再将多个第二信元打包到第一信元中。这样,通过对不同的参考接入网设备单独打包,以便于网络设备可以识别出哪些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是基于哪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该示例适用于一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也可以适用于一个频率层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也可以适用于多个频率层共用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该种方式适用的场景较多,适应于不同参考资源的配置,更加灵活。并且,对应关系可以通过结构表示出来,更加清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定位测量结果还包括:第三指示,所述第三指示用于指示每个RSTD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采用这种方式通过第三指示来指示每个RSTD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便于网络设备可以识别出哪些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是基于哪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
例如,所述第三指示可以包括: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以及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与所述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所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所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相同。通过频率将非参考接入网设备与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以便于网络设备可以识别出哪些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是基于哪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该示例适用于一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含在第二信元中,所述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包含在第四信元中,多个所述第四信元包含在第三信元中;所述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及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包含在第六信元中,多个所述第六信元包含在第五信元中;所述第二信元包含所述第三信元和所述第五信元。通过将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打包在一起,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和对应的频 率层指示信息打包在一起。这两个包再打包在一起。通过频率将非参考接入网设备与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该种方式利用已有的信息,实现非参考接入网设备与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可以节省信令,节省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三指示包括: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标识。采用这种方式,通过标识将非参考接入网设备与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以便于网络设备可以识别出哪些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是基于哪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该示例适用于一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也可以适用于一个频率层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也可以适用于多个频率层共用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含在第二信元中,所述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指示信息包含在第四信元中,多个所述第四信元包含在第三信元中;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三指示包含在第七信元中,所述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及对应的所述第七信元包含在第六信元中;所述第二信元包含所述第三信元和所述第五信元。
参考接入网设备指示信息打包在一起,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和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标识打包在一起。这两个包再打包在一起。通过标识将非参考接入网设备与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指定参考接入网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参考资源的配置,适用的场景较多,更加灵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RSTD还包括:每个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其中,所述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基于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包括一个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例如,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辅参考接入网设备,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辅参考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理解为:定位测量结果中的RSTD还包括: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主(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为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RSTD。通过给出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基于另外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的测量结果,方便当网络设备不支持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时,可以退回到单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定位测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定位测量结果还包括:第四指示,所述第四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定位测量结果的定时误差范围。采用这种方式,终端设备通过第四指示将定时误差范围告知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定时误差范围来确定该定位测量结果所符合的精度要求。通过不同的精度要求,以便于将该定位测量结果应用到合适的场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定时误差范围为:无定时误差,或定时误差在±32Tc内,或定时误差超过±32Tc。当无定时误差时,RSTD可以满足较高的精度要求。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示例中行为的功能,或者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示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定位测量结果,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多 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测量结果,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
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各方面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程序指令和/或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功能的指令,或用于实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功能的指令。
或者,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的方法中的终端设备和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的方法中的网络设备。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 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十方面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定位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PRS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RSTD):非参考小区(也可以称为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首个参考信号子帧头和与其对应的参考小区(也可以称为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首个参考信号子帧头的相对时间差。参考信号例如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PRS)。
2)收数:即UE接收信号数据。不同频率层的PRS资源不一定能同时收数:即UE可以支持的接收数据带宽大小有限,对于频率相差不大的频点,UE可以通过一个大的接收数据带宽接收多频点的数据。但是对于频率相差大的频点,UE需要分频点接收数据,即不能同时接收数据。该因素也会导致UE串行进行多个频率层的接入网设备的定位测量,需要先测完一个频率层,再去测下一个频率层。
3)静默图案(muting pattern):定义了参考信号资源(例如,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在哪些时间位置上传输,在哪些时间位置上不传输,也就是参考信号资源传输或者不传输的 时间位置。例如,静默图案中的0表示,对应周期不发送PRS资源,静默图案中的1表示,对应周期发射PRS资源。例如,静默图案是1011,则表示:第一个周期内发送了PRS资源,第二个周期内没有发送PRS资源,第三个周期、第四个周期内均发送了PRS资源。
4)本申请中的“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系统架构进行简要说明。可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卫星通信系统、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卫星通信系统可以与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即地面通信系统)相融合。通信系统例如: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通信系统,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系统,以及其他未来的通信系统等,还支持多种无线技术融合的通信系统,例如,还可以应用于无人机、卫星通信系统、高空平台(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HAPS)通信等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融合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
图1为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例。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以及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参见图1,包括网络设备和6个终端设备。这6个终端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且均可以与网络设备连接。这六个终端设备均能够与网络设备通信。当然图1中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只是举例,还可以更少或更多。
本申请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5G网络中的基站,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或非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接入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下一代基站(gNodeB,gNB)、传输接入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以及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辆外联(vehicle-to-everything,V2X)、机器到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通信中承担基站功能的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网络设备可以和核心网设备进行通信交互,向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核心网设备例如为5G网络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设备。核心网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数据网络的接口,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提供通信连接、认证、管理、策略控制以及对数据业务完成承载等。网络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与网 络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网络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又或者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网络设备的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具体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用户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卫星电话、蜂窝电话、智能手机、无线数据卡、无线调制解调器、机器类型通信设备、可以是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高空飞机上搭载的通信设备、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机器人、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中的终端、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中的终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或者未来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不作限制。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指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例如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车辆探测器、加油站中的传感器。
图2A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10中的一种通信网络架构,后续提供的图5所示的实施例均可适用于该架构。第一网络设备是终端设备(后续以UE为例进行说明)的源网络设备(或称为,工作网络设备,或服务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UE的目标网络设备(或称为,备用网络设备),即切换后为UE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切换”,是指为UE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发生切换,并不限于“小区切换”。为方便描述,以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进行描述。所述“切换”可以指,由于为UE提供服务的基站发生变化而造成的切换。例如,当UE的源基站发生故障时,由备用基站为UE提供服务。又例如,UE从源基站切换到与另一个基站通信的过程中,由切换后的目标基站为UE提供服务。UE切换前与切换后的接入的小区可以变化,也可以不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备用网络设备是相对的概念,例如,相对于一个UE,基站2是基站1的备用网络设备,而相对于另一个UE,基站1是基站2的备用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两个不同的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是两个不同的基站。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同一个设备中的两套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可以是硬件模块,或软件模块,或者硬件模块与软件模块。例如,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同一个基站中,是该基站中的两个不同的功能模块。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对于UE来说不是透明的。UE在与相应的网络设备交互时,能够知道究竟是在与哪个网络设备交互。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对于UE来说是透明的。UE能够与网络设备通信,但并不知道是在与这两个网络设备中的哪个网络设备交互。或者说,对于UE来说,可能认为只有一个网络设备。在后续描述中,网络设备可以 是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
图2B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10中的另一种通信网络架构。如图2B所示,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new core,CN)和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其中RAN中的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包括基带装置和射频装置。基带装置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节点实现,射频装置可以从基带装置拉远独立实现,也可以集成基带装置中,或者部分拉远部分集成在基带装置中。RAN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U)和分布单元(DU),多个DU可以由一个CU集中控制。CU和DU可以根据其具备的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功能进行划分,例如PDCP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以下的协议层,例如RLC层和MAC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还可以在其它协议层划分。射频装置可以拉远,不放在DU中,也可以集成在DU中,或者部分拉远部分集成在DU中,本申请不作任何限制。
图2C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10中的另一种通信网络架构。相对于图2B所示的架构,还可以将CU的控制面(CP)和用户面(UP)分离,分成不同实体来实现,分别为控制面CU实体(CU-CP实体)和用户面CU实体(CU-UP实体)。在该网络架构中,CU产生的信令可以通过DU发送给UE,或者UE产生的信令可以通过DU发送给CU。DU可以不对该信令进行解析而直接通过协议层封装而透传给UE或CU。在该网络架构中,将CU划分为作为RAN侧的网络设备,此外,也可以将CU划分作为CN侧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接下来对本请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适用于基于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技术来定位终端设备的场景。到达时间差TDOA是通过不同的参考信号到达测量端(例如UE)的时间差进行目标定位的方式。NG-RAN支持的标准定位技术:观测到达时间差(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OTDOA)、下行到达时间差(downlink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DL-TDOA)、上行到达时间差(uplink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UL-TDOA)都是基于TDOA技术。
以DL-TDOA定位技术为例,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定位系统示意图。UE对来自不同传输接收点TRP(例如TRP1、TRP2、TRP3)的定位参考信号PRS进行监听,并测量参考信号到达UE的时间。设置一个参考TRP,例如TRP1,其余两个TRP为非参考TRP。基于非参考TRP发送的PRS到达UE的时间与参考TRP发送的PRS到达UE的时间,可以得到一个双曲线定位区。两个非参考TRP和一个参考TRP,则可以得到两个双曲线定位区。通过求解双曲线交点,可以获得UE的位置。或者,通过求解双曲线交点,并施加以附加条件就可以获得UE的位置。附加条件例如可以是当双曲线无交点时,可以在曲线附近寻找一个点,作为UE的位置。
如下,提供了一种在DL-TDOA定位技术中,定位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与UE的信息交互流程。可以理解的是,UE与LMF的交互是通过接入网设备来实现的。
A,UE向LMF发送定位处理能力信息。
其中,步骤A为可选的,UE也可以不向LMF发送定位处理能力信息。
一种示例中,UE可以通过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以下简称信元,信元也可以称为字段)(例如新无线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处理能力(NR-DL-PRS-ProcessingCapability))向LMF发送定位处理能力信息。该定位处理能力信息也可以理解为:UE对定位参考信号PRS的处理能力。
例如,定位处理能力包括每Tms处理Nms PRS资源的能力,即,在多长时间内可以处理多长时间的PRS资源,可以理解为在多长时间内可以处理几个PRS资源。在NR中,PRS资源通常是周期性发送的,例如,该周期为160ms。例如,UE可以在160ms内处理5ms的PRS资源。又例如,定位处理能力包括每个时隙(slot)最多能够处理的PRS资源的数量。再例如,定位处理能力包括能够处理的频率层的最大数量。例如,在定位中支持最多处理4个频率层,UE可以上报自身能够处理2个、或3个、或4个频率层。
B,LMF向UE发送定位辅助信息。
一种示例中,LMF可以通过信元(例如新无线上行定位参考信号辅助数据(NR-DL-PRS-AssistanceData))向UE发送定位辅助信息。
例如,定位辅助信息包括:接入网设备的相关信息,例如以下的一项或多项:
接入网设备的标识、接入网设备的相对位置、接入网设备所属的频率层、接入网设备中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标识或接入网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情况,例如,发送的PRS资源的数量以及PRS资源的时频资源等。
接入网设备所属的频率层为a,可以理解为:该接入网设备以频率a、或频率层a中频点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多个接入网设备采用L个频点向UE发送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即多个接入网设备属于L个频率层。
示例性的,LMF在确定该定位辅助信息时,可以参考UE上报的UE定位处理能力信息来确定。
C,UE向LMF发送定位测量结果。
例如,UE可以通过信元(例如,新无线上行到达时间差信号测量信息(NR-DL-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向LMF发送定位测量结果。
LFM向UE配置了多个接入网设备,UE对多个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进行测量,并基于参考信号资源的测量结果,确定定位测量结果,进而将定位测量结果进行上报,定位测量结果例如可以包括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
多个接入网设备可能属于一个或多个频率层。UE对LMF配置的所有的接入网设备,只选出其中一个接入网设备作为参考接入网设备,其他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均以参考接入网设备作为基准来确定。
例如,如图3所示,TRP1和TRP2属于频率层1,TRP3属于频率层2。UE可以确定TRP1作为参考接入网设备,则TRP2和TRP3为非参考接入网设备。
TRP1的RSTD为0;TRP2的RSTD基于TRP2发送的PRS到达UE的时间、与TRP1发送的PRS到达UE的时间来确定;TRP3的RSTD基于TRP3发送的PRS到达UE的时间、与TRP1发送的PRS到达UE的时间来确定。
通常,DL-TDOA定位测量在测量窗口(measure gap,以下简称GAP)中进行,例如,UE如果可以监听到全部TRP发送的PRS资源,则UE只在GAP中测量PRS资源到达UE的时间。
参考信号到达UE的时间与参考信号被测量的时间的区别为:参考信号到达UE的时间为绝对时间,即参考信号在某个时间单元到达终端设备。例如:在GAP1和GAP内,10个TRP分别向UE发送了一个PRS资源,但是UE只能处理5个PRS资源。在GAP1内,这10个PRS资源到达UE的时间即为GAP1对应的时间。在GAP2内,这10个PRS资源到达UE的时间即为GAP2对应的时间。参考信号到达UE的时间可以用来确定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到达时间TOA为UE接收到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首个参考信号的子帧头的时间。TOA用于确定到达时间差TDOA。
参考信号被测量的时间为终端设备测量该参考信号的时间。例如,在该GAP1内,UE只测量了10个PRS资源中的5个PRS资源,在下一GAP2内,UE测量了剩余的5个PRS资源。即10个PRS资源被测量的时间不同,分别为GAP1对应的时间和GAP对应的时间。
通常,UE对每个频率层的PRS资源进行多个样点的测量,其中,多个样点可以理解为PRS资源是周期性发送的,则UE周期性测量PRS资源,一个PRS资源不只是测一次,而是测多次,就叫多个样点。目前,NR要求4个样点的测量。
如图4所示,提供的一种PRS资源分布示意图。来自不同接入网设备/频率层的PRS资源可能分布在不同的GAP内。例如,频率层1的PRS资源的发送周期是3个格子。频率层2的PRS资源的发送周期是6个格子,空白表示没有PRS资源。由图4可以看出,一个GAP内无法对所有的PRS资源进行测量。
由于各种因素,相同频率层或不同频率层的PRS资源都可能在不同的GAP中进行测量。例如,UE的定位处理能力有限。在某一GAP内,10个TRP分别向UE发送了一个PRS资源,但是UE只能处理4个PRS资源,其余的6个PRS资源没有能力进行处理,这10个TRP发送的PRS资源需要在2个、3个甚至更多个GAP内进行测量。又例如,不同频率层的PRS资源不一定能同时(同时,例如在一个GAP内)收数(即UE接收信号数据。)。不同频率层的PRS资源不一定能同时收数,即UE可以支持的接收数据带宽大小有限,对于频率相差不大的频点,UE可以通过一个大的接收数据带宽接收多频点的数据。但是对于频率相差大的频点,UE需要分频点接收数据,即不能同时接收数据。因此该因素也会导致UE串行进行多个频率层的接入网设备的定位测量,需要先测完一个频率层,再去测下一个频率层。再例如,LMF配置的参考接入网设备和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静默图案不同。例如静默图案中的0表示对应周期不发送PRS资源,静默图案中的1表示对应周期发射PRS资源。当PRS资源的发送周期为160ms,即TRP每隔160ms发送一个PRS资源。如果静默图案是1011,则表示:第一个周期内发送了PRS资源,第二个周期内没有发送PRS资源,第三个周期、第四个周期内均发送了PRS资源。当参考接入网设备的静默图案为1011,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静默图案为1101,参考接入网设备和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静默图案不同。例如,在GAP1内,UE无法测量到非参考TRP2发送的PRS资源,可以测量到参考TRP1和非参考TRP3分别发送的PRS资源。在GAP2内,UE无法测量到非参考TRP3发送了PRS资源,可以测量到参考TRP1和非参考TRP2分别发送的PRS资源。则,参考TRP1的RSTD可以在GAP1内确定,也可以在GAP2内确定。非参考TRP2的RSTD只能在GAP2内确定。非参考TRP3的RSTD只能在GAP1内确定。
当参考接入网设备和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属于不同频率层时,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PRS资源的测量时间和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PRS资源的测量时间可能间隔几秒到几十秒(一个或多个GAP)。当参考接入网设备和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属于相同频率层时,非参考 接入网设备发送的PRS资源的测量时间和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PRRS资源时间仍然可能间隔几秒到几十秒(一个或多个GAP)。
综上,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和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不同的时间(例如不同的GAP)前后被测量时,在计算RSTD的过程中会引入定时算法估计误差。例如UE的系统时钟温漂、多普勒运动影响或对计算过程产生时频或频偏皆会产生定时算法估计误差。具体的,定时算法估计误差1~2Ts将会带来10~20米的距离估计误差,即1Ts=1/(2048*15k)s,因此在较大的时间间隔中,给定位带来极大的不准确性。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新的定位测量方法,支持终端设备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RSTD。在确定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时,可以在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中确定合适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使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和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相同的时间(例如同一GAP内)或最接近的时间(例如相邻的GAP)被测量,以避免或减少定时算法估计误差,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方案进行详细介绍。附图中以虚线标识的特征或内容可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操作或者可选结构。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图5中的网络设备可为上述图1中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为上述图1中的终端设备。图5所示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50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
该网络设备也可以为与定位相关的设备、或者模块、或者网元、或者节点。与定位相关的模块可以集成在网络设备中。该网络设备可以是核心网侧的设备、或者模块、或者网元、或者节点,例如LMF,或者LCS。该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网侧的设备、或者模块、或者网元、或者节点,例如基站,接入点等。
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例如为2个、3个、或4个或更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小区,也可以是TRP,或者其它的具有接入功能的设备、或者模块、或者网元、或者节点。
一种示例,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指示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获知,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要给终端设备发送哪些参考信号资源。
一种示例,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用于使终端设备知道是哪些接入网设备,例如,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
接入网设备的标识、接入网设备的相对位置、接入网设备所属的频率层、接入网设备中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标识或接入网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情况。例如,发送的PRS资源的数量,发送PRS资源的时频资源、PRS ID、PRS资源ID、PRS资源集合ID等。
示例性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也可以是定位辅助信息中的一部分。
一种示例中,LMF可以通过信元向UE发送定位辅助信息。例如,该信元可以为NR-DL-PRS-AssistanceData。
步骤501: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终端设备发送各自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用于对终端设备进行定位测量。
步骤502:终端设备发送定位测量结果,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定位测量结果。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定位测量结果,确定终端设备的位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参考一个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来确定RSTD的方案,本申请采用基于多个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RSTD,从而可以使RSTD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例如,在确定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时,可以在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中确定合适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使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和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相同的时间(例如同一GAP内)或最接近的时间(例如相邻的GAP)被测量,以避免或减少定时算法估计误差。也就是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以,与该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测量时间最接近的、来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为基准来确定。这样,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和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相同的时间(例如同一GAP内)被测量,在计算RSTD的过程中不会引入定时算法估计误差。或者,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和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非常接近的时间(例如相邻的GAP)内被测量,引入的定时算法估计误差非常小。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从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采用这种方式,终端设备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确定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以进一步提高定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在定位辅助信息中向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或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可以将网络设备在定位辅助信息中配置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作为本申请中确定定位测量结果所基于的参考接入网设备。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测量结果是基于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的。
例如,终端设备将参考信号资源的测量时间相同或接近的多个接入网设备划分为一个集合(或者一组),与其它的集合(或者组)分别单独来确定RSTD。例如,在一个集合(或者组)中确定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其余接入网设备为非参考接入网设备。
在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位于一个频率层的情况下,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也位于同一频率层。
在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位于多个频率层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采用第一方式中的一项或多项,在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方式包括:一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一个频率层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至少两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终端设备可以在每个频率层确定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在每个频率层确定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确定某一参考接入网设备由多个频率层来共用使用,也可以是这三者的任意组合。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首先尝试在每个频率层确定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特殊的静默图案配置下),若只确定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无法控制定时误差,终端 设备可以在一个频率层中确定两个及以上数量的参考接入网设备。当某频率层的参考信号(例如PRS)资源过少时,该频率层可以和其他频率层共用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即至少两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当一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一个频率层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时,位于同一频率层的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基于位于同一频率层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例如,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为5个TRP,分别为TRP1至TRP5,TRP1、TRP2和TRP3属于频率层1,TRP4和TRP5属于频率层2。TRP1和TRP4是参考接入网设备,其余是非参考接入网设备。
例如,TRP2、TRP3在确定RSTD时,以同一频率层的参考接入网设备TRP1为基准来确定,而不是以不同频率层的参考接入网设备TRP4为基准来确定。
例如,TRP5在确定RSTD时,以同一频率层的参考接入网设备TRP4为基准来确定,而不是以不同频率层的参考接入网设备TRP1为基准来确定。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支持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不支持所述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采用这种方式,以便于终端设备确定合适的上报方法来实现定位。
例如,该第一指示占用一个比特位,当该比特位为1时,表示支持UE上报多个接入网设备。当该比特位为0时,表示不支持UE上报多个接入网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比特位的取值仅是一种示例,不应造成对本方案的限定。
一种示例中,LMF根据位置解算算法,确定LMF是否支持通过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来解算UE的位置。进而根据自身的能力,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若LMF支持通过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解算UE位置,则可以指示UE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若LMF只支持通过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解算UE位置,则可以指示UE上报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指示还可以指示:支持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数量。例如支持1个或2个或3个等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便终端设备进一步确定合适的上报方法来实现定位。
一种示例中,该第一指示可以看做是定位辅助信息的一部分,可以位于定位辅助信息所在的信元中。前文介绍,定位辅助信息包含在信元NR-DL-PRS-AssistanceData中。例如,第一指示包含在信元新无线多参考传输接入点(nr-multi-referenceTRP)中,信元nr-multi-referenceTRP包含在信元NR-DL-PRS-AssistanceData中。
另一种示例,该第一指示可以与定位辅助信息独立开来,该第一指示不位于定位辅助信息所在的信元中。例如,该第一指示与定位辅助信息包含在同一信元中。例如,第一指示包含在信元nr-multi-referenceTRP中,定位辅助信息包含在信元NR-DL-PRS-AssistanceData中,信元nr-multi-referenceTRP和信元NR-DL-PRS-AssistanceData包含在信元新无线上行到达时间差提供辅助数据NR-DL-TDOA-ProvideAssistanceData中。该示例可以理解为:在信元NR-DL-TDOA-ProvideAssistanceData中增加了一个新的信元nr-multi-referenceTRP,来承载第一指示。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 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不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采用这种方式,终端设备可以上报自身的能力,即,支持或不支持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便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下发合适的定位辅助信息。
例如,该第二指示占用一个比特位,当该比特位为1时,表示终端设备支持多个接入网设备,当该比特位为0时,表示终端设备不支持多个接入网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比特位的取值仅是一种示例,不应造成对本方案的限定。
一种示例中,该第二指示可以与定位处理能力独立开来,该第二指示不位于定位处理能力所在的信元中。
一种示例中,该第二指示可以看作是定位处理能力的一部分,可以位于定位处理能力所在的信元中。前文介绍,定位处理能力信息包含在信元NR-DL-PRS-ProcessingCapability中。例如,第二指示包含在信元nr-multi-referenceTRP中,则信元nr-multi-referenceTRP包含在信元NR-DL-PRS-ProcessingCapability中。该示例可以理解为在信元NR-DL-PRS-ProcessingCapability中增加了一个新的信元nr-multi-referenceTRP,来承载第二指示。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RSTD包括: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其中,至少两个RSTD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不同。也可以理解为:至少两个RSTD基于不同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或者理解为:至少两个RSTD基于不同的参考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RSTD中也可以包括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该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基于该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该RSTD为0。
例如,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为5个TRP,分别为TRP1至TRP5,TRP1和TRP4是参考接入网设备,其余是非参考接入网设备。例如,TRP2、TRP3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为TRP1,TRP5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为TRP4。TRP1的RSTD为0;TRP2的RSTD基于TRP2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与TRP1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确定;TRP3的RSTD基于TRP3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与TRP1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确定;TRP4的RSTD是0;TRP5的RSTD基于TRP5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与TRP4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哪些接入网设备为参考接入网设备通知给网络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RS ID、PRS资源ID、PRS资源集合ID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指示参考接入网设备。
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辅助信息,该定位辅助信息中包括接入网设备与PRS ID、PRS资源ID、PRS资源集合ID等信息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指示PRS ID、PRS资源ID、PRS资源集合ID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PRS ID、PRS资源ID、PRS资源集合ID等信息与接入网设备的对应关系,来找到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
进一步可选的示例中,定位测量结果中的RSTD还包括:每个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其中,所述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基于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参考接入网设备包括一个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
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辅参考接入网设备,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辅参考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理解为:定位测量结果中的RSTD还包括: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主(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为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RSTD。
沿用上文例子,两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分别为TRP1和TRP4,假设TRP1为主(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TRP4为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定位测量结果中的RSTD还可以包括:基于TRP1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与TRP4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确定的RSTD。
另一例子中,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包括三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分别为TRP1、TRP4、TRP8,假设TRP1为主(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TRP4和TRP8为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定位测量结果中的RSTD还可以包括:基于TRP1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与TRP4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确定的RSTD,以及基于TRP1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与TRP8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确定的RSTD。
一种示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将服务接入网设备作为主参考接入网设备,其它参考接入网设备作为辅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将服务接入网设备所在频率层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作为主参考接入网设备,其它参考接入网设备作为辅参考接入网设备。
通过给出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基于另外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的测量结果,方便当LMF不支持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时,可以退回到单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定位测量。例如,沿用上文例子,两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分别为TRP1和TRP4,如果RSTD中只包括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则UE上报的测量结果中不包括基于TRP1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与TRP4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确定的RSTD。而在单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以TRP1为参考接入网设备,测量结果中包括:基于TRP1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与TRP4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确定的RSTD。显然,多参考接入网设备相对于单参考接入网设备,减少了上报的RSTD的数量。
本申请通过进一步上报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主(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为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RSTD,可以补充采用传统上报方式引起的多参考接入网设备相对于单参考接入网设备,上报的RSTD不全面的情况,可以方便当LMF不支持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时,可以退回到单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定位测量。
一种示例中,每个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包含在信元测量元素(MeasElement)中,信元MeasElement包含在信元到达时间差测量列表(TDOA-MeasList)中。本申请中,将信元TDOA-MeasList称为第五信元,将信元MeasElement称为第六信元。本申请可以支持在第五信元TDOA-MeasList(例如NR-DL-TDOA-MeasList)或者第六信元MeasElement中上报辅参考接入网设备以主参考接入网设备为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测量结果。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所述定位测量结果还包括:第四指示,所述第四指示用于指示定位测量结果的定时误差范围。
在现有技术中,RSTD的测量精度与定时算法估计误差耦合。本申请中,终端设备通过第四指示将定时误差范围告知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定时误差范围来确定该定位 测量结果所符合的精度要求。通过不同的精度要求,以便于将该定位测量结果应用到合适的场景中。该方法可以使RSTD的精度约束指标和定时误差解耦,将定时误差的影响降到最低。
定时误差范围可以是无定时误差(可以理解为允许去掉定时误差),或定时误差在±32Tc内,或定时误差超过±32Tc。当无定时误差(可以理解为允许去掉定时误差)时,表示UE上报的RSTD可以满足较高的精度要求。
一种示例,第四指示可以包括等级的信息,通过等级来指示定位测量结果的定时误差范围。
例如,将定时误差范围分为3个等级,例如,0级:无定时误差(允许去掉定时误差);1级:定时误差可以控制在+-32Tc以内;2级:定时误差超过+-32Tc。
例如,该第四指示占用2个比特位,当比特位为00时,表示无定时误差,也可以理解为无需频率漂移裕度(No frequency drift margin needed);当比特位为01时,表示定时误差在±32Tc内,也可以理解为增加+/-32Tc的余量(Add a margin of+/-32Tc);当比特位为10时,表示定时误差超过±32Tc,也可以理解为边缘超过+/-32Tc(The margin exceeds+/-32Tc)。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比特位的取值仅是一种示例,不应造成对本方案的限定。例如,当比特位为11时,表示无定时误差;当比特位为01时,表示定时误差在±32Tc内;当比特位为10时,表示定时误差超过±32Tc。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定时误差范围的分级方式仅是一种示例,不应造成对本申请的限定。例如,可以将定时误差分为2个等级,分别为:无定时误差,有定时误差。或者,将定时误差分为2个等级,分别为定时误差在±32Tc内,定时误差超过±32Tc。或者,可以分为4个等级,5个等级等。再或者,可以是将±32Tc替换为±8Tc、±16Tc、±24Tc等。
一种示例中,该第四指示可以包含在信元新无线边缘(nr-margin)中。信元nr-margin包含在第六信元MeasElement中,第六信元MeasElement包含在第五信元TDOA-MeasList中。每个第六信元MeasElement中均包括信元nr-margin。每个信元nr-margin用于指示其所在的第六信元中的RSTD的定位误差范围。
一种示例,当终端设备没有上报第四指示时,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确定定时误差范围,例如:通过参考信号资源的测量关联的时间戳确定,该信息可以承载在字段新无线时间戳(nr-TimeStamp)中,即可以根据上报nr-TimeStamp判断nr-margin取值。或者,当终端设备没有上报第四指示时,可以默认定时误差范围为:定时误差超过±32Tc。也可以是默认定时误差范围为:无定时误差。也可以是默认定时误差范围为:定时误差在±32Tc内。
接下来介绍多种方式,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可通过标识、频率或打包等方式与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以便于网络设备识别出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是基于哪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确定的。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多种示例中涉及到的信元的名称:
将信元到达时间差测量信息列表(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List)称为第一信元,将信元到达时间差测量信息(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称为第二信元,将信元定位参考信号标识信息列表(PRS-ID-InfoList)称为第三信元,将信元PRS-ID-Info称为第四信元,将信元到达时间差测量列表(TDOA-MeasList)称为第五信元,将信元(MeasElement)称为第六信元,将信元参考标识(ReferenceID)称为第七信元。
在方式一中,第一信元包括多个第二信元。对于第二信元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目前已有的结构。
在方式二的(1)中,第二信元包括第三信元和第五信元。第三信元包括多个第四信元,第五信元包括多个第六信元。
在方式二的(2)中,第二信元包括第三信元和第五信元。第三信元包括多个第四信元,第五信元包括多个第六信元。第六信元包括第七信元。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介绍的信元的名称仅是一种示例,不应造成在方案的限定。例如,在上述信元的名称之前添加用于表示通信版本(例如nr/NR)和/或用于表示上行(ul/UL)或下行(dl/DL)的名称后的信元仍可以为该信元。例如,在第五信元ReferenceID前添加用于表示通信版本的名称nr后的信元nr-ReferenceID仍可以是第五信元。例如,在第三信元前添加用于表示下行名称DL后的信元DL-PRS-ID-InfoList仍可以是第三信元。或者在上述信元的名称之前添加用于表示功能或场景的名称(例如TDOA)后的信元仍可以为该信元。
方式一,UE将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和基于该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测量结果进行打包,一个包内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及基于该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则有多个包。该种方式适用的场景较多,适应于不同参考资源的配置,更加灵活。并且,对应关系可以通过结构表示出来,更加清晰。
此处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例如该参考接入网设备所属的频率层的指示信息,例如该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PRS ID、PRS资源ID、PRS资源集合ID、频率层ARFCN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时间戳等。
在一种示例,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含在第一信元中,所述第一信元包括多个第二信元;每个第二信元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指示信息、及基于所述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
例如,第二信元包括第四信元和第五信元,第五信元包括多个第六信元。RSTD(例如基于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基于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包含在第六信元中,例如一个RSTD位于一个第六信元中。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包含在第四信元中。
可以理解的是,可选的,第二信元中还可以包括基于该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该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该RSTD为0。
前文已经介绍,第二信元为信元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
例如,多个第二信元包含在第一信元到达时间差测量信息列表(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List)中,第一信元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List包含在信元到达时间差提供定位信息(TDOA-ProvideLocationInformation)中。多个参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及基于所述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可以通过列表(list)的方式发送给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集合的方式发送给网络设备。
在现有方案中,第二信元的上一层级信元为信元TDOA-ProvideLocationInformation,不是第一信元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List。信元 TDOA-ProvideLocationInformation中包括一个第二信元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第二信元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中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和多个RSTD,具体的,第二信元包括第四信元PRS-ID-Info和第五信元TDOA-MeasList,第五信元中包括多个第六信元TDOA-MeasElement,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包含在第四信元中、多个RSTD包含在多个第六信元中。
而本申请中,对第一信元的上一层级信元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信元为第一信元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List,第一信元中包括多个第二信元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可选的,多个第二信元可以通过列表(list)的方式体现(即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List)。这样,通过对不同的参考接入网设备单独打包,以便于网络设备可以识别出哪些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是基于哪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
第一信元nr-DL-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List的长度(包括的第二信元的数量)为新无线最大信息数(nrmaxInfoNum)。nrmaxInfoNum表示最多允许包括多少个元素,即包含的元素的最大数量。nrmaxInfoNum=新无线最大频率层数nrmaxFreqLayers,可以适用于每个频率层确定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nrmaxInfoNum=新无线最大参考数量nrmaxReferenceNum,可适用于每个频率层确定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协议规定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最大数量(阈值)。nrmaxInfoNum=nrmaxReferenceNum*新无线最大样点数量nrmaxSampleNum,可以适用于多参考接入网设备多测量样点的上报。最大数量(nrmaxInfoNum)为:参考接入网设备最大数量(nrmaxReferenceNum)与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测量样点的数量(nrmaxSampleNum)的乘积。
上文介绍了一种可选的示例,定位测量结果中的RSTD还可以包括:每个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其中,所述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基于第二(主)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
一种示例中,每个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所对应的第二信元中包括:该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例如,该RSTD包含在第二信元所包含的第五信元中的第六信元中。
一种示例中:主(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所对应的第二信元中包括:每个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例如,该RSTD包含在第二信元所包含的第五信元中的第六信元中。
一种示例中:每个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所对应的第二信元(例如,第二信元包括的第五信元所包括的第六信元)中包括:该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以及主(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所在的第二信元(例如,第二信元包括的第五信元所包括的第六信元)中包括:每个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这种示例会重复携带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
上文已经介绍,每个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包含在第六信元MeasElement中,第六信元MeasElement包含在第五信元TDOA-MeasList中。第五信元TDOA-MeasList包含在第二信元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中。
方式二,通过添加指示信息来指示每个RSTD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例如,定位测量结果还包括:第三指示,所述第三指示用于指示每个RSTD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接下针对该方式二,提供两种具体的方式,分别为方式(1)和方式(2)。
在方式(1)中,所述第三指示包括: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以及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与所述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所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所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相同。
频率层指示信息可以是PRS ID、PRS资源ID、PRS资源集合ID、频率层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辅助信息,该定位辅助信息中包括接入网设备、频率层、PRS ID、PRS资源ID、PRS资源集合ID等信息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这种对应关系,确定第三指示中的频率层指示信息对应的频率层,以及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
方式(1)可以适用于每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
一种示例中,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含在第二信元中;所述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包含在第四信元中;多个所述第四信元包含在第三信元中;所述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及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包含在第六信元中;多个所述第六信元包含在第五信元中;所述第二信元包含所述第三信元和所述第五信元。
前文已经介绍,第二信元为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第三信元为PRS-ID-InfoList;第五信元为TDOA-MeasList。
在现有方案中,第二信元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中包括一个第四信元PRS-ID-Info,该第四信元PRS-ID-Info用于承载接入网设备对应的频率层的指示信息,例如该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PRS ID、PRS资源ID、PRS资源集合ID、频率层(ARFCN)中的一种或多种。
而本申请中的方式(1)中,对第二信元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第二信元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中包括第三信元PRS-ID-InfoList,该第三信元PRS-ID-InfoList中包括多个第四信元PRS-ID-Info。第四信元PRS-ID-Info可以通过列表(list)的方式发送给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集合的方式发送给网络设备。这样,每个频率层上报一个定位参考接入网设备,通过频率来找到参考接入网设备和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对应关系,以便于网络设备可以识别出哪些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是基于哪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该种方式利用已有的信息,实现非参考接入网设备与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可以节省信令,节省资源。
例如,第三信元的长度(包括的第四信元DL-PRS-ID-Info的数量)为频率层的数量nrmaxFreqLayers。
一种可选的示例中,第三信元DL-PRS-ID-InfoList的第一个元素用于指示主(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若某频率层没有上报参考接入网设备,则默认为该频率层上的非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为主参考接入网设备。
另外,第二信元NR-DL-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中还包括第五信元TDOA-MeasList(例如信元NR-DL-TDOA-MeasList-r16)。可选的,第五信元中包括每个 第六信元中包括信元nr-margin(例如信元nr-margin-r16)。上文已经介绍,定位测量结果可以包括第四指示,第四指示用于指示定位测量结果的定时误差范围。所述第四指示包含在信元nr-margin(例如信元nr-margin-r16)中。也就是在第六信元NR-DL-TDOA-MeasElement中加入nr-margin标识。通过nr-margin标识来指示定位测量结果的定时误差范围。
一种可选的示例,UE若没有上报nr-margin(例如信元nr-margin-r16),则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上报nr-TimeStamp(例如信元nr-TimeStamp-r16)判断nr-margin取值,或默认nr-margin指示定时误差范围为:定时误差超过±32Tc。
另外,在第五信元TDOA-MeasList(例如信元NR-DL-TDOA-MeasList-r16)中的每个第六信元携带上文提及的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PRS ID、频率层、PRS资源ID、PRS资源集合ID。
上文介绍,每个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包含在第六信元中,第六信元包含在第五信元(TDOA-MeasList)中。第五信元TDOA-MeasList的长度为新无线最大传输接入点的数量(nrMaxTRPs)。
在方式(2)中,所述第三指示包括: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也就是对于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上报其关联参考接入网设备,这样可以支持多频率层共用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也可以适用于每个频率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指定参考接入网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参考资源的配置,适用的场景较多,更加灵活。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含在第二信元中;所述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包含在第四信元中;多个所述第四信元包含在第三信元中;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三指示包含在第七信元中;所述每个所述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及对应的所述第七信元包含在第六信元中;多个所述第六信元包含在第五信元中;所述第二信元包含所述第三信元和所述第五信元。
前文已经介绍,第二信元为信元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第三信元为信元PRS-ID-InfoList,第五信元为信元TDOA-MeasList,第七信元为信元ReferenceID。
在第六信元MeasElement中增加一个信元ReferenceID,通过第七信元ReferenceID来指示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测量结果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标识。
示例性的,第四信元包含在第三信元PRS-ID-InfoList中,第三信元PRS-ID-InfoList的长度(包括的第一信元的数量)为nrmaxInfoNum-r16。nrmaxInfoNum表示最多允许包括多少个元素,即包含的元素的最大数量。
nrmaxInfoNum=nrmaxFreqLayers(频率层的数量),可以适用于每个频率层确定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nrmaxInfoNum=nrmaxReferenceNum,可适用于每个频率层确定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场景,协议规定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最大数量(阈值)。nrmaxInfoNum=nrmaxReferenceNum*nrmaxSampleNum,可以适用于多参考接入网设备多测量样点的上报。最大数量(nrmaxInfoNum)为:参考接入网设备最大数量(nrmaxReferenceNum)与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测量样点的数量(nrmaxSampleNum)的乘积。
示例性的,第六信元中包括信元nr-margin(例如信元nr-margin-r16)。上文已经介绍,定位测量结果可以包括第四指示,第四指示用于指示定位测量结果的定时误差范围。所述第四指示包含在信元nr-margin(例如信元nr-margin-r16)中。也就是在每个第六信元NR-DL-TDOA-MeasElement中加入nr-margin标识。通过nr-margin标识来指示定位测量结果的定时误差范围。
一种可选的示例,UE若没有上报nr-margin(例如信元nr-margin-r16),则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上报nr-TimeStamp(例如信元nr-TimeStamp-r16)判断nr-margin取值,或默认nr-margin指示定时误差范围为:定时误差超过±32Tc。
上文介绍,每个辅(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包含在第六信元MeasElement中,第六信元MeasElement包含在第五信元TDOA-MeasList中。第五信元TDOA-MeasList的长度为nrMaxTRPs。第五信元包含在第二信元NR-DL-TDOA-SignalMeasurementInformation中。
前文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文中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方法、装置是基于同一技术构思的,由于方法、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为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这些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具体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基于与上述方法的同一技术构思,参见图6,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600结构示意图,该装置6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610,可选的,还包括接收模块620a、发送模块620b、存储模块630。处理模块610可以分别与存储模块630和接收模块620a和发送模块620b相连,所述存储模块630也可以与接收模块620a和发送模块620b相连。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的接收模块620a和发送模块620b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定义为收发模块。
[根据细则91更正 04.08.2022] 
在一种示例中,该装置60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功能单元。该装置600具有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任意功能,例如,该装置600能够执行上述图5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所述接收模块620a,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接收动作。
所述发送模块620b,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发送动作。
所述处理模块61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动作中,除发送动作和接收动作外的其它动作。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接收模块620a,用于接收来自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
发送模块620b,用于发送定位测量结果,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610,用于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 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610,在用于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时,具体用于:在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位于多个频率层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第一方式,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方式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一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一个频率层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至少两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接收模块620a,还用于接收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支持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不支持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发送模块620b,还用于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不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存储模块630,可以存储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处理模块610和接收模块620a和发送模块620b执行上述示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示例的,存储模块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设备、电路中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的器件。存储模块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模块可以和处理模块集成在一起。存储模块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模块可以与处理模块相独立。
所述收发模块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
[根据细则91更正 04.08.2022] 
在一种示例中,该装置600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功能单元。该装置600具有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的任意功能,例如,该装置600能够执行上述图5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所述接收模块620a,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接收动作。
所述发送模块620b,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发送动作。
所述处理模块61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动作中,除发送动作和接收动作外的其它动作。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发送模块620b,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指示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620a,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测量结果,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发送模块620b,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支持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不支持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接收模块620a,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不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存储模块630,可以存储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 以使处理模块610和接收模块620a和发送模块620b执行上述示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示例的,存储模块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设备、电路中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的器件。存储模块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模块可以和处理模块集成在一起。存储模块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模块可以与处理模块相独立。
所述收发模块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
[根据细则91更正 04.08.2022] 
图7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通信装置700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图2A,图2B,或图2C中终端设备,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终端设备的方法。所述通信装置也可以是图2A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或图2B,图2C中的RAN中的网络设备,如CU,DU,CU-CP,或CU-UP,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网络设备的方法。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通信装置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处理器701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所述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包括:基带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应用处理器,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图像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视频编解码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等。所述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所述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700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和/或处理数据。不同的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例如,集成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上。
可选的,通信装置700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702,用以存储指令7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通信装置7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器7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指令703(有时也可以称为代码或程序),所述指令703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7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处理器701中可以存储数据。
可选的,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705以及天线706。所述收发器7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收发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用于通过天线706实现通信装置700的收发功能。
可选的,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部件:无线通信模块,音频模块,外部存储器接口,内部存储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电源管理模块,天线,扬声器,麦克风,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模块,马达,摄像头,或显示屏等等。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UE 7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部件,或者某些部件集成,或者某些部件拆分。这些部件可以是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701和收发器705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电子设备等上。实现本文描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独立设备(例如,独立的集成电路,手机等),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中的一部分(例如,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具体可 以参照前述关于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装置700在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终端设备的方法时:
所述收发器705,用于接收来自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发送定位测量结果,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器701,用于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处理器701,在用于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时,具体用于:在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位于多个频率层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第一方式,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方式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一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一个频率层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至少两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收发器705,还用于接收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支持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不支持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收发器705,还用于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不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装置700在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网络设备的方法时:
所述收发器705,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指示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测量结果,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收发器705,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支持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不支持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收发器705,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不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根据细则91更正 04.08.202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为描述方便,称为UE)可用于前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用以实现图1,图2A,图2B,图2C,图3,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UE功能的相应的手段(means)、单元和/或电路。例如,终端设备,包括收发模块,用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收发功能;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以支持终端设备对信号进行处理。
图8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设备800可适用于图1,图2A,图2B,图2C所示的系统中。为了便于说明,图8仅示出了终端设备800的主要部件。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8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 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800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麦克风,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以终端设备800为手机为例,当终端设备800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800时,控制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8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8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800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8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终端设备800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800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800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800的收发单元810,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800的处理单元820。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800包括收发单元810和处理单元820。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8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8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8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根据细则91更正 04.08.202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用于前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用以实现图2A,图2B,图2C,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功能的手段(means)、单元和/或电路。例如,网络设备包括收发模块,用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收发功能;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以支持网络设备对信号进行处理。
[根据细则91更正 04.08.2022] 
图9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网络设备20可适用于图1,图2A,图2B,图2C所示的系统中。网络设备20例如为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基带装置201,射频装置202、天线203。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202通过天线203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将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201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201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202,射频装置202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203发送给终端设备。
基带装置201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2011,存储单元2012和接口2013。其中处理单元2011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存储单元2012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或数据。接口2013用于与射频装置202交互信息,该接口包括接口电路,用于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在一种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或者这些类集成电路的组合。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存储单元2012与处理单元2011可以位于同一个芯片中,即片内存储元件。或者存储单元2012与处理单元2011也可以为与处理元件2011处于不同芯片上,即片外存储元件。所述存储单元2012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器或存储元件的统称。
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例如实现图5中网络设备的相应的功能。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以支持同一种制式的无线接入技术,也可以支持不同种制式的无线接入制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紧凑型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通用串行总线闪存盘(universal serial bus flash disk)、移动硬盘、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另外,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 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或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 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定位测量结果,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包括:
    在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位于多个频率层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第一方式,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方式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一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一个频率层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至少两个频率层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支持所述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不支持所述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6. 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信息指示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测量结果,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信息确定,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RSTD。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支持所述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不支持所述终端设备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或者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上报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
  9. 如权利要求1至5或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STD包括: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其中,至少两个RSTD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不同。
  10. 如权利要求1至5或6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含在第一信元中,所述第一信元包括多个第二信元;每个第二信元包括一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及基于所述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的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
  11. 如权利要求1至5或6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测量结果还 包括:第三指示,所述第三指示用于指示每个RSTD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包括:
    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
    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与所述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所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所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相同。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含在第二信元中;
    所述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包含在第四信元中;多个所述第四信元包含在第三信元中;
    所述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及对应的频率层指示信息包含在第六信元中;多个所述第六信元包含在第五信元中;
    所述第二信元包含所述第三信元和所述第五信元。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包括:
    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对应的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标识。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测量结果包含在第二信元中;
    所述每个参考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信息包含在第四信元中;多个所述第四信元包含在第三信元中;
    每个非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三指示包含在第七信元中;
    所述每个所述非参考接入网设备的RSTD、及对应的所述第七信元包含在第六信元中;多个所述第六信元包含在第五信元中;
    所述第二信元包含所述第三信元和所述第五信元。
  16. 如权利要求1至5或6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STD包括:每个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其中,所述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对应的RSTD基于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多个参考接入网设备包括一个第二参考接入网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一参考接入网设备。
  17. 如权利要求1至5或6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测量结果还包括:第四指示,所述第四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定位测量结果的定时误差范围。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误差范围为:无定时误差,或定时误差在±32Tc内,或定时误差超过±32Tc。
  19.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或9-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20.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现如权利要求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21.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或9-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或9-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 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与存储介质耦合;
    所述处理电路,用于执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或9-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或9-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或者实现权利要求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25.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或9-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2/103064 2021-07-09 2022-06-30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3280052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9044.9 2021-07-09
CN202110779044.9A CN115604813A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80052A1 true WO2023280052A1 (zh) 2023-01-12

Family

ID=84801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03064 WO2023280052A1 (zh) 2021-07-09 2022-06-30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4813A (zh)
WO (1) WO2023280052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1260A (zh) * 2016-11-04 2019-06-1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可能的多径传播条件下的到达时间(toa)估计的定位支持信息
CN111356075A (zh) * 2018-12-22 202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站点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0146829A1 (en) * 2019-01-11 2020-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 reporting of user equipment measurements in multi-round trip time positioning
WO2021070148A1 (en) * 2019-10-10 2021-04-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x-tx time difference generation,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with neighboring base st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1260A (zh) * 2016-11-04 2019-06-1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可能的多径传播条件下的到达时间(toa)估计的定位支持信息
CN111356075A (zh) * 2018-12-22 202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站点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0146829A1 (en) * 2019-01-11 2020-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 reporting of user equipment measurements in multi-round trip time positioning
WO2021070148A1 (en) * 2019-10-10 2021-04-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x-tx time difference generation,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with neighboring base st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4813A (zh) 2023-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93451A1 (en)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30108914A1 (en) Positioning signal prioritization
CN115104348A (zh) 一种定位信息上报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1021851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s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082535A1 (zh) 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EP4271066A1 (en) Positioning capability report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20330041A1 (en) Method for angle based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061290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a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CN113194531A (zh) 定位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6686323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280052A1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200197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4095855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5023987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06168A1 (zh) 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93252A1 (zh) 上行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71938B2 (en) Device positioning for multi-SIM user equipment
WO2023116273A1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EP4152839A1 (e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23011541A1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EP4207656A1 (en) Downlink position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4031590A1 (zh) 用于定位的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3024948A1 (zh) 位置确定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51434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20630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8368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